【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四(優質教案)_第1頁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四(優質教案)_第2頁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四(優質教案)_第3頁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四(優質教案)_第4頁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四(優質教案)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2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語文園地四第一課時 教 學 目 標1 .知道能借助關鍵語句或關鍵語句的提示概段話的大意,把握關 鍵語句的/、同位置。2 .能仿照例子,寫卜自己的觀察和思考。3 .學習“對調”和“移動”兩種修改符號,并嘗試運用。4 .朗讀、背誦占詩滁州西澗。教 學 重 點1 .引導學生掌握尋找關鍵句的訣竅,了解關鍵句在文中所起 的作用。2 .通過“詞句段運用”的練習,學會觀察與思考生活現象并 體會語言的表達技巧,肩效提升運用語言義字的能力。3 .朗讀、積累山水詩滁州西澗,感受詩人筆卜的自然之 趣。課 時 安 排2課 時71 .知道能借助關鍵語句或關鍵語句的提示概括一段話的大意,把握關鍵語句 的不同位置,能夠在今

2、后的語文學習中實踐運用。2 .運用所學的觀察方法和描寫方法寫一寫某種生活現象。1 .集體回顧整理,體會并掌握關鍵句在文中的位置和作用, 初步培養整合學 習內容的能力。2 .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體會主動思考、 提出問題的好處,有效提升語言文字 的表達能力。 守一、談話導入導語:同學們,在閱讀的時候,我們是怎么把一篇長文章讀“短”,把一本 厚書讀“薄”的呢?比如,你讀了一個有趣的故事,你要怎么才能跟別人說清楚,這個故事講的是什么內容,有哪些地方你覺得很有趣。當然,你不可能拿著書對 別人從頭到尾念一遍,除非你們都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閑。 怎樣才能用盡量簡短的 語言敘述清楚你想說的意思呢?這就需要我們學會概

3、括。我們平常對“概括”的訓練有很多,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提煉中心思想,概括某一部分的主要內容, 概括一段話的中心意思也就是段落大意等。有些同學可能覺得這有點難,但其實 只要我們掌握了一些訣竅,就能很快學會概括。今天,老師將和大家一起,從課 文學習中找到一種最簡便的概括方法一一借助關鍵語句概括一段話的大意。二、交流平臺1 .出示富饒的西沙群島課文片段。西沙群島也是鳥的天下。島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樹林,樹林里棲息著各種海鳥。 遍地都是鳥蛋。樹下堆積著一層厚厚的鳥糞,這是非常寶貴的肥料。(1)自由朗讀。思考:這段話寫了什么?你發現了什么?(2)交流段落第1句話,明確:段落中有些句子能直接概括整段話的大意

4、。2 .出示花鐘第2自然段。不同的植物為什么開花的時間不同呢?有的植物開花的時間, 與溫度、濕度、 光照有著密切的關系還有的花, 需要昆蟲傳播花粉,才能結出種子,它們開 花的時間往往跟昆蟲活動的時間相吻合。(1)自由朗讀。思考:這段話寫了什么?你發現了什么?(2)交流段落第1句話,明確:段落中有些句子能提示整段話的大意。小結:是的,關鍵句有時候雖然和段意有關,但是還需要改一改,才能真正 符合段意。根據第1句話的提示,這個自然段的大意可以概括為:植物開花的時 間與溫度、濕度、光照、昆蟲活動的時間有關。3 .比較閱讀花鐘第1自然段與小蝦第3自然段。鮮花朵朵,爭奇斗艷,芬芳迷人。要是我們留心觀察,就

5、會發現,一天之內, 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是不同的。凌晨四點,牽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缸里的小蝦十分有趣。它們有的獨自蕩來蕩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緊貼住 缸壁。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動動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蝦(1)這兩段話的關鍵句分別是什么?(花鐘第1自然段的關鍵句是第2句話,小蝦第3自然段的關鍵句是第1句話。)(2)比較這兩句話在段落中的位置,你有什么發現?(關鍵句位置不固定, 位置可靠前也可靠后。)(3)思考交流:如何判斷一句話是否是段落關鍵句?(主要看這句話是否 與段意有關,有關就是,無關就不是。)4 .教師小結,進一步引導學生明確:關鍵句與段意有關,位置不固定。小結:關鍵句有的能直接概括段意,有的與

6、段意有關,但是需要改變一下才 能準確概括段意;關鍵句的位置并不固定,有時是第一句,有時是最后一句,有 時在中間。判斷關鍵句的關鍵是是否與段意有關。5 .拓展運用:從學過的課文或讀過的文章中找出一些段落關鍵句并概括段 意。(1)學生自己找一找,與同桌交流。(2)集體匯報交流。指名介紹自己找出的段落及關鍵句,概括段落大意。三、詞句段運用(一)1 .出示“詞句段運用”第一部分的兩句話。 先自己讀一讀,再指名讀。注意 要讀得正確、流利。這時候刮起了狂風,蜜蜂飛得很低,幾乎要觸到地面,大概這樣可以減少 阻力。我想,它們飛得這么低,怎么能看到遙遠的家呢?這個路口總是很暢通,那個路口卻總是堵車。兩個路口才相

7、距一百米,差 別卻這么大。到底是什么原因呢?2 .讀一讀題目,同桌交流:這次仿寫給我們提出什么要求?(觀察記錄、主 動思考、提出問題。)(1)要求我們寫一段觀察記錄。(2)要求把觀察時的不明白、有疑惑的地方提出來。3 .再讀這兩段話,說一說,這幾句話有什么特點?先寫了什么,后寫了什么?明確:前半部分是作者在生活中觀察到的現象, 后半部分是作者的思考(提 出的問題)。4 .教師點撥具體寫法,引導學生發散思維。過渡:觀察時,我們應該像這樣一邊觀察,一邊思考,提出自己的問題。那第一段話中的問題么,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來思考呢?再回過頭看看這兩段話是根據具體現象提出的。“我”由蜜蜂飛得低的現象,想到了它

8、們能不能找到家的問題。第二段話中的問題是經過對比提出的。 把兩條路的情況進行對比,提出 了兩條路距離較近,為什么情況卻如此不同的問題。除此以外,在觀察時,我們 還可以根據事物發生的變化提出問題,如看到樹的葉子慢慢變黃了,就可以提出: 樹的葉子變黃的原因是什么呢?當然, 提出問題的角度遠不止這些,只要我們主 動思考,一定會從生活中找到許多許多“問號”來。(1)根據具體現象提出問題。(2)經過對比提出問題。(3)根據事物的變化提出問題。5 .學生仿照示例進行練筆,寫一寫自己的觀察記錄。示例:藍天上,一架架飛機駛向遠方,肉眼看上去就像玩具飛機一樣大小。 其實,我們在停機坪上見到的飛機可是個長著翅膀的

9、龐然大物哩。飛機那么重, 它們是怎么飛上天的?機翼的作用和鳥的翅膀的作用是一樣的嗎?天黑了,很多動物都進入睡眠狀態,貓頭鷹卻才開始活動,為什么它們的 生物鐘和其他動物不一樣呢?6 .指名朗讀自己的觀察記錄,師生集體評議。2)。第二課時1 .學習“對調”和“移動”兩種修改符號,并嘗試運用2 .朗讀、背誦古詩滁州西澗懸邪1 .通過在語文實踐活動中的不斷運用,鞏固、積累修改符號的用法。2 .朗讀滁州西澗,想象詩歌畫面及意境,感受詩歌中的景物美,豐富古 詩文化積累。、詞句段運用(二)1.回顧上冊,我們學習了哪些修改符號?學生交流后出示相關符號 (1)(亍0是(改正)號,用來對文句中的錯別字、詞進行改正

10、。 (2) 丁是(增補)號,用來增補文句中漏掉的部分。(3) 占 是(刪除)號,用來刪除文句中多余的部分。過渡: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下新的修改符號:對調符號和移動符號2 .出示第58面習題第一題,完成練習。下面這段話只修改了一部分。讀一 讀,看看還有什么問題,用修改符號改一改。我養了L在蟹F西,他眼睛、嘴巴都不怎么顯眼.鉗壬 倒是很大。它最愛莖擺它的鉞甲廠有一次,我輕輕點了它 一下用一根小棍,它立刻投動身體,向衰,高高舉冬駐柑 金蓼刀加訪L我又點了人匚 它鉗于越軍建高二三整 耳加了過去它意亍飛腿和鉗子在空中亂算,好不 容易才借助玻璃缸壁潮身過來。3 .仔細觀察修改前后句子,進行對比,學習了解修改

11、符號。(1)交流討論:觀察一下,這兩種符號分別有什么作用?分別在什么時候 使用?明確:第一個是對調符號,可調整對調位置顛倒相鄰的部分, 第二個是移動 符號,是對位置顛倒、不相鄰部分的調整。(2)集體交流,分析句子還有什么問題,補充修改病句。修改如下:我養了罡妒苫,國眼睛、直J都不怎么顯眼,鈍王仔 倒是很大。它最士顯擺它的期元一有一次我睦輕點了它 一下片雪網飛立刻轉動身體,向我高工舉色蜉鉗 七力篡刀似何廣爰1點了”.它鉗子越舉越高,突然,整 而了過去它總亍飛)腿和包子在空中亂舞,好不容易才借助玻璃缸壁翻值回來G4 .學生拿出自己的習作,用修改符號嘗試修改5.投影出示部分學生的修改情況,集體評價。

12、評價標準做到的給一顆修改的內容是否正確?修改符號運用得是否恰當?書面是含整潔?、日積月累過渡:本單元的課文,讓我們讀到了一個奇妙的大自然, 有在不同時刻開放 的花,有擁有神奇本能的蜜蜂,還有活潑可愛的小蝦。大自然激發了文人墨客的 靈感,他們的筆下流淌出一首首雋永的詩篇。 今天,我們就來積累一首山水詩滁 州西澗。1 .出示古詩,學習生字。滁州西澗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鵬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1)引導學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讀,把古詩讀正確。 (2)教師范讀,學生跟讀。互相交流識記生字。2 .出示作者簡介。韋應物(737 791) 唐代詩人。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今傳有 10

13、 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因出任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詩風恬淡高遠,以善于寫景和描寫 隱逸生活著稱。3 .學生對照插圖,嘗試自行理解詩意。(1)小組合作,交流體會詩句的意思,在小組內解決自己的疑問。(2)借助文中的插圖,想象古詩描述的情境,聯系上下文推測不理解的詞 句的意思。4 .全班交流,提出交流過程中的疑問并互助解決。 教師相機點撥,出示相應 的詞語解釋。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西澗:在滁州城西,俗名上馬河。獨憐:唯獨喜歡。幽草:幽谷里的小草。深樹:枝葉茂密的樹。春潮:春天的潮汐。野渡:郊野的渡口。橫:指隨意漂浮。5 .指名說說詩意。教師可逐句

14、出示圖畫與詩句,根據學生回答明確相應的譯 文。詩歌大意我喜愛生長在澗邊的幽草,黃鵬在深密的樹枝上啼鳴。春潮夾帶 著暮雨流得湍急,唯有無人的小船橫在江心。6 .圖文對照,想象畫面,看作者描寫了大自然的哪些景物, 按照怎樣的順序 寫的。提示:小草,深澗,黃鵬,深樹(由下至上,從視覺到聽覺);春潮,雨, 舟(由近及遠)。7 .教師引導學生體會詩歌的思想感情。(1)這首詩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呢?再讀讀這首短小的七言絕句,看看 能否從中找出最能表現詩人情感的一個詞。(獨憐、自橫。)(2)教師簡單點撥,集體賞析詩歌。詩歌賞析滁州西澗是寫景的名篇,描寫春游滁州西澗時的見聞。一、二句寫春景,獨愛幽草而輕視黃鵬

15、,用來喻示詩人樂于守節操而痛恨攀附權貴; 三、四句寫帶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橫的景象, 蘊含一種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無 可奈何的憂傷。全詩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憂傷的情懷。過渡:思欲歸隱,故獨憐幽草;無所作為,恰同水急舟橫。這一幅看似沒有 主人公的山水畫,詩人的靈魂卻無處不在,全詩沒有一處不寓有作者的寄托。讓 我們再好好地朗讀一番,做做詩人遠隔時空的知音吧!8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讀出韻味。注意把握詩歌的朗讀節奏。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鵬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 /舟自橫。9 .在理解和會讀的基礎上,反復朗讀,熟讀成誦對于本次“語文園地”的教學,我不是局限于對單元學習的簡單復習鞏固,而是借助幾個板塊的內容巧妙進行了對學生探究、發現、延伸、內化等學習能力的綜合培養,注重了課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