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傳教案(共3頁)_第1頁
阿Q正傳教案(共3頁)_第2頁
阿Q正傳教案(共3頁)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阿Q正傳教案一、 教材基本把握 把阿Q正傳這樣一部中篇小說的全文放進中學語文教材,這在語文教材編寫史上是第一次,因為篇幅太長,只有突出重點,做到了解全貌和具體體味的結合。魯迅的小說數量不多,但質量很高。它思想的深刻,技巧的精練,不僅在中國文學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世界文學史上也是罕見的。阿Q正傳是魯迅小說中最著名的一篇,也是中國現代文學中最重要的杰作。它寫于1921年,最初分章發表于晨報副鐫,后收入吶喊。 阿Q正傳向我們展現了辛亥革命前后一個畸形的中國社會和一群畸形的中國人的真面貌。它以未莊為歷史舞臺,以主人公阿Q的活動為線索,以批判阿Q的病態心理精神勝利法為重點來組織

2、材料,使得作品具有深刻的典型意義。 阿Q,上無片瓦,下無寸土,孤苦伶仃地寄住在土谷祠里,只靠給人家打短工來維持生計。在他身上,最顯著的特點是“精神勝利法”:麻木健忘,自輕自賤,自欺自慰。在塑造阿Q這個典型形象時,魯迅先生非常講究情節的張弛、明暗的詳略:對主人公阿Q的活動是露,對其他陪襯人物則是藏;對阿Q在未莊的活動描寫得繁,在城里的活動則輕描淡寫。此外,魯迅先生還特別工于諷刺手法和幽默語言。 二、 補充資料 魯迅,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他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毛澤東語)。他于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紹興一個破落的封建官僚家庭里,原名叫周樟壽,字豫才,1

3、8歲改名樹人。“魯迅”這個筆名是他在1918年發表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時才開始用的。 魯迅先生在荊天棘地的艱苦環境里運用小說這一藝術形式進行戰斗,為我們留下了吶喊和彷徨兩個集子(歷史小說故事新編除外)。吶喊收集了從1918年到1922年創作的小說14篇,于1923年8月出版。彷徨收集了從1924年至1925年創作的小說11篇,于1926年8月出版。 吶喊和彷徨這兩本小說集,集中反映了19世紀末到20世紀20年代中國的社會生活。概而言之,它控訴了封建禮教的罪惡,揭示了勞動人民所受的迫害,反映了知識分子的命運和道路,鞭撻了封建衛道者的丑惡靈魂,提出了啟發群眾覺悟的問題。就藝術特色而言,魯迅先生的

4、小說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結構嚴謹,往往采用“雜取種種人,合成一個”的方法去塑造典型人物,語言極富民族化、個性化。 據周遐壽先生研究,阿Q這個藝術形象里有兩個極原始的模型。一個叫謝阿桂,他住在紹興新臺門東面的戴家臺門里。還有一個是謝阿桂的弟弟叫阿有。這兩個人都是流浪漢,常常住在土谷祠內。又據評論家的分析,魯迅先生創作阿Q正傳的意圖可作如下陳述:著眼于啟蒙,寫出中國的人生,主要是廣大受剝削壓迫的勞動人民的苦難、悲憤而又愚昧落后的人生,希望改良這悲慘的人生,喚醒那沉睡的民眾。 阿Q正傳享有世界聲譽,已有近40種不同文字的譯本。 三、教學步驟 (一)走近阿Q,了解阿Q 1預習課文,熟悉內容。2就下列問題

5、搜集材料,準備討論發言:。 阿Q是個怎樣的人?如何看待阿Q的革命?阿Q的悲慘結局說明了什么? 【說明】問題延伸到課外,全班4個小組,1、2、3組分別準備三個問題,第4組同學自由選擇問題。各組確定一至兩個發言人。發言人說完,別的同學可以自由補充。答案要點是:阿Q是農村的雇農,靠出賣勞動力維持生活,經濟上一無所有,政治上深受壓迫,思想上麻木不仁,特別是在失敗、屈辱面前不敢正視現實,不敢承認自己失敗,而是用虛假的勝利在精神上自我安慰,自我麻醉。他是受剝削受壓迫、愚昧落后民眾的代表,他的“精神勝利法”是整個國民的劣根性的集大成。(學者林興宅對阿Q性格的十個方面的概括可供參考)阿Q是個受壓迫者,有革命的

6、潛在的要求,表現在辛亥革命高潮到來的時候,他比較快地振奮起來,高喊“造反了,造反了”。但是阿Q的革命脫離不了他的愚昧,他的革命綱領就是拿點東西,“我要什么就是什么”。還有,阿Q敵我不分,成功后,要殺趙太爺,但小D也要殺掉,這一切非常真實地表現了自發的農民斗爭的某些特點。阿Q要求革命而不可得,革命后反而被槍斃,他成了革命的犧牲品。這個悲慘結局深刻地說明了辛亥革命后的中國社會仍然是一團漆黑;辛亥革命后的中國人,依然是那樣麻木。 (二)尋找幽默,體會嚴肅 1閱讀練習四的文字,圍繞“喜劇的外套,悲劇的內核”這一點,閱讀課文及“旁批”,標出悲喜交織融合的語句,分析歸納,形成觀點,找出例證。2小組相互交流

7、。座位前后數人自由交換意見,形成發言提綱。3全班討論 【說明】見仁見智,不求一致。大致的答案要點是:阿Q的一生是悲劇性的,他的下場令人同情,令人感嘆。這一切又是通過阿Q日常生活中富有喜劇性的事件表現出來的。其表現形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小說的前面大部分章節喜劇性較強,集中表現在“優勝紀略”“續優勝紀略”和“戀愛的悲劇”三章中;后面兩章的悲劇色彩越來越濃,喜劇色彩越來越淡,尤其到了“大團圓”這一章,讀者幾乎笑不出來了。另一種是喜劇情節中包含著悲劇的因素,比如阿Q被趙太爺剝奪了生活來源之后,阿Q去靜修庵偷蘿卜的情節,表面看起來似乎是個喜劇,令人忍俊不禁,其實卻是阿Q落魄時的真實寫照。請記住,笑,只是

8、看懂了文字;悲,才算悟出了內涵。 (三)品味語言,把握風格 1選讀課文,品味語言,把握風格,揣摩人物性格,從而學習魯迅小說的語言特色。 2討論回答“旁批”中有關語言運用的提問。【說明】以上兩個問題融合在一起進行,邊讀邊答。內容太長,有些要跳過去,不朗讀的文字由教師概括大意,用串聯詞連接上下文。 如“序”一節,可以這樣實施: 師:第一章是小說的序言,主要交代了給阿Q作傳的緣起,概略介紹了阿Q的身世、處境。作者首先交代了小說的名目,批判了“正名論”,諷刺了遺老遺少保存“國粹”的主張。其次交代了阿Q沒有姓氏。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朗讀一下這部分文字,思考并回答“旁批”中的有關提問。 生:朗讀“第二,立傳的通例”至“所以我終于不知道阿Q究竟什么姓”。 朗讀之后,由學生回答“會”“配”等詞的妙用。(答案要點:姓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東西,本不存在會不會姓什么、配不配姓什么的道理,只因為趙太爺心里認為阿Q如果姓趙,是丟了他們趙家的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