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殘損的手掌》教案3_第1頁
《我用殘損的手掌》教案3_第2頁
《我用殘損的手掌》教案3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我用殘損的手掌?教案3這首詩寫于抗日戰爭的最艱辛年代。當時祖國半壁江山淪于敵手,民族處于危亡關頭。在詩中,作者面對現實,把個人的不幸同國家的命運融為一體,以深沉的思想、熾熱的感情,抒發了對災難深重的祖國的由衷關注和真誠的愛。同時,借助于詩的想象,表達了對遼遠一角的解放區的向往。戴望舒(1905-1950)筆名有戴夢鷗、江恩、艾昂甫等。生于浙江抗州。是中國現代著名的詩人。1923年,考入上海大學文學系。1925年,轉入震旦大學法文班。1926年同施蟄存、杜衡創辦?瓔珞?旬刊,在創刊號上發表處女詩作?凝淚出門?。1928年與施蟄存、杜衡、馮雪蜂一起創辦?文學工場?。1929年4月,第一本詩集?我

2、的記憶?出版,其中?雨巷?成為傳誦一時的名作,他因此被稱為雨巷詩人。1932年參加施蟄存主編的?現代?雜志的編輯工作。11月初赴法留學,入里昂中法大學。1935年春回國。1936年10月,與卞之琳、孫大雨、梁宗岱、馮至等創辦?新詩?月刊。抗戰爆發后,在香港主編?大公報?文藝副刊,發起出版?耕耘?雜志。1938年春在香港主編?星島日報·星島?副刊。1939年和艾青主編?頂點?。1941年底被捕入獄。在獄中寫下了?獄中題壁?、?我用殘損的手掌?、?心愿?、?等待?等詩篇。1949年6月,在北平出席了中華文學藝術工作代表大會。建國后,在新聞總署從事編譯工作。不久在北京病逝。出版的詩集還有?

3、望舒草?1933、?望舒詩稿?1937、?災難的歲月?1937、?戴望舒詩全編?1989。一、 學習本文,掌握如下字詞。1、為以下加紅字注音河堤 錦幢 荇藻 徹骨 蓬蒿 螻蟻 2、詞語積累灰燼 憔悴 蘸二、課文內容分析。1、把握詩中用無形的手掌撫摸中國地圖生發聯想的抒情線索。這首詩以我用無形的手掌撫摸祖國地圖時的聯想為抒情線索。無形的手掌指的是詩人的思緒、聯想、心理和情感,而撫摸那么是思緒和聯想的展開,心理和情感的流動。2、找出詩中的比喻句,分別說明其含義。(1)像戀人的柔發,嬰孩手中乳是明喻,以情侶關系與母子關系的比喻,把詩人對這一角的溫順感情抒發得細致動人。(2)不像牲口一樣活,螻蟻一樣死

4、是明喻,很形象地描繪出可以把握自己命運確實民的新生活。(3)堤上繁花錦障是明喻,用繁花錦障來形容家鄉百花盛開的美妙圖景。(4)探究這廣闊的土地是借喻,用廣闊的土地借喻整個中國。(5)那里是太陽,是春是暗喻,用太陽和春來比喻解放區的欣欣向榮與勃勃活力。(6)無形的手掌是隱喻,用來比喻詩人的思想、聯想、心理和情感。3、分別說明詩中運用暗示、襯托、對照手法的語句有何表達作用。嶺南的荔枝寂寞地憔悴,暗示敵占區人民的苦悶憂傷。我蘸著南海沒有漁船的苦水,暗示那里人民在侵略者的騷擾下無法安居樂業的痛苦處境。全詩運用對照手法,陷落區的今昔比照,陷落區與解放區的對照,鮮明地表現出詩人的愛憎感情。三、學習本文,要注意詩的前后兩局部感情色彩和描寫手法明顯不同,從感情色彩上來說,詩歌的前半局部是消極的、冷色彩的,如詩中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