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下面關于傅科擺的描述,錯誤的是() A. 北半球傅科擺軌跡順時針轉動 B. 赤道處,傅科擺軌跡轉動最快 C. 南北極點處,傅科擺軌跡不轉動 D. 傅科擺軌跡轉動一圈,最快是24小時 答案: B, C1983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地球系統科學委員會將( )作為地球系統科學的最終目標。A. 探討地球的本質問題 B. 地球與宇宙的關系探索 C. 人與地球之間的相互作用研究 D. 透視和理解地球系統隨時間的演化 答案: D用“鈾鉛原子鐘”測定巖石年齡,需要知道巖石中最初的鈾鉛元素含量。答案: 非麥哲倫船隊的環球航行,是人類第一次用自己的足跡證明地球是個球體。答案: 是導致海底巖石的磁記錄呈
2、條帶狀分布的原因是() A. 海底不斷擴張 B. 地磁極周期性地倒轉 C. 海底巖石對稱地形成 D. 地磁場強度不穩定 答案: A, B下列哪些能源,使用后會向大氣中排放二氧化碳氣體()A. 木材 B. 煤 C. 石油 D. 核能 答案: A, B, C地球之所以成為人類唯一的家園,最關鍵的幾個因素是()A. 有土壤 B. 表面溫度適宜 C. 有液態水 D. 有大氣 答案: A, B, C, D用“鈾鉛原子鐘”測定巖石年齡,需要知道巖石中最初的鈾鉛元素含量。答案: 非以下關于行星運動三大定律的描述中,不正確的是()A. 行星沿著各自的橢圓軌道圍繞太陽運行。 B. 太陽位于行星橢圓軌道的一個焦點
3、上。 正確 C. 在相等時間內,太陽與行星之間的連線掃過的橢圓面積并不是一定相等的。 D. 橢圓軌道半長軸越大,行星公轉周期就越長。 答案: C恒星的結局因其質量不同而有三種可能:形成白矮星、形成中子星、形成黑洞。答案: 是亞里士多德推測地球是個球體的證據有()正確 A. 在不同緯度北極星相對人的位置 B. 麥哲倫船隊的環球航行 C. 日食現象 正確 D. 月食現象 答案: A, D下列關于多普勒效應的描述中,正確的是()正確 A. 當物體向我們高速接近時,聲波頻率會變高。 B. 當物體向我們高速接近時,光波頻率會紅移。 正確 C. 當物體向我們高速離開時,聲波頻率會變低。 D. 當物體向我們
4、高速離開時,光波頻率會藍移。 答案: A, C根據提丟斯?波德定則,在太陽系的哪兩顆行星間還應有顆大行星()正確 A. 火星和木星之間 B. 水星和金星之間 C. 地球和火星之間 D. 木星和土星之間 答案: A下列表述中,不正確的是()A. 宇宙大爆炸發生于約137138億年前。 B. 宇宙目前仍處于不斷膨脹之中。 C. 當宇宙中的物質密度小于5×1027kg/cm3時,便形成一個封閉的宇宙。 D. 太陽系形成于約46億年前。 答案: C我們所處的太陽系僅是銀河系2000億個恒星系統之一。()答案: 是下列表述中,不正確的是()A. 質量較小的恒星死亡時,形成光度很弱的白矮星。 B
5、. 大質量恒星死亡時會發生超新星爆發,產生極大的亮度。 C. 超新星爆發后,恒星核心以外的物質被高速拋出,形成星云,并能再次聚合為恒星或行星。 D. 黑洞即表面黑色的巨洞。 答案: D地球上的元素根據分布不同可分為親氣和親水、親石、親硫、親鐵四種,其中親石元素主要分布在地核中。()答案: 非太陽系八大行星中,距離地球最近的兩顆行星是()A. 水星和火星 正確 B. 金星和火星 C. 金星和木星 D. 水星和金星 答案: B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對北極星和月食的觀察使羅素意識到“地球是個球體”。 B. “蓋天說”、“宣夜說”和“渾天說”都是中國古人的宇宙觀。 C. “地心說”這一太陽系模
6、型影響了人類1500年。 D. 宇宙是由包括銀河系在內的大約1000億個星系所構成的。 答案: A太陽系最邊緣的部分稱為柯伊伯帶。()答案: 非下列關于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 是一種充滿宇宙空間的微波信號 B. 輻射強度在宇宙不同方向上差別很大 C. 大約相當于溫度3K的黑體發射的輻射強度 D. 宇宙學說認為,微波背景輻射是宇宙大爆炸的殘余“尾音” 答案: B根據隕石的“冷凝模式”,請將下列化合物按照其冷凝的溫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確 A. 鋁、鈣、鈦的氧化物 正確 B. 鐵鎳合金 正確 C. 鐵氧化物 正確 D. 冰 答案: A, B, C, D下列表述中,正確的是()正確
7、A. 隕石的年齡與地球一樣老,成分和太陽一樣原始 正確 B. 球粒隕石是一類未分異的隕石,其中鐵與硅酸鹽的比值接近于地核、地幔中的鐵與硅酸鹽的比值 正確 C. 分異的隕石有玄武質無球粒隕石和鐵隕石兩種 D. 落在地球上的隕石,80%都是鐵隕石 答案: A, B, C地球的雛形與哪種隕石有關()正確 A. 球粒隕石 B. 玄武質隕石 C. 鐵隕石 D. 鎳隕石 答案: A哪塊隕石被稱為地球年齡研究史上的“羅塞塔碑”()A. 阿林隕石 B. 孟伯希隕石 正確 C. 阿連德隕石 D. 威拉姆特隕石 答案: C放射性元素的發現才真正解決了測定地球年齡的工具問題。()答案: 是下列表述中,正確的是()正
8、確 A. 自然界存在兩套鈾-鉛時鐘,其中鈾的半衰期分別為45億年和7.04億年 B. 盧瑟福在鈾鉛衰變的基礎上提出了“鈾-鉛時鐘” 正確 C. 由于鉛比氦的移動性差,所以“鈾-鉛時鐘”比“鈾-氦時鐘”更準確 D. 鉛的四種同位素分別為鉛205、鉛206、鉛207和鉛208 答案: A, C帕特森用Pb同位素測(Pb207/Pb204,Pb207/Pb204)比值,結果測得的海水、海相沉積巖、夏威夷玄武巖、隕石等值都處在同一條直線上,說明()A. 這些物質都來自于同一個母體 B. 這些物質的年齡都一樣 C. 這些物質的成分都一樣 D. 這些物質的年齡都能代表地球的年齡 答案: A我們看到的流星實
9、際上是宇宙中的A. 太陽高能粒子 正確 B. 小行星 C. 隕石 D. 彗星 根據地層學原理,不同地區的地層中如發育同一地質年代的同種化石,那么這兩個地層一定是形成于地球的同一時期。()答案: 是地震波有體波和面波兩種,體波又分為橫波(S波)和縱波(P波),其中能造成較大損害的是縱波(P波)。答案: 非下列有關巖石圈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 巖石圈強度大、硬度高,深度達100公里 B. 巖石圈包括地殼和上地幔的頂部 正確 C. 巖石圈中物質密度處處一樣 D. 均衡補償面以上為巖石圈,以下為軟流圈 答案: C下列關于地磁場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A. 磁性礦物在地殼及地幔中的不均勻分布造成了地
10、磁場的局部差異 B. 地磁場的磁極并不固定,每30萬年左右會發生一次倒轉 C. 每當磁極倒轉時,地球上的生物就會出現一次大滅絕 D. 通過對巖石磁性條帶的研究可以了解地球的歷史 答案: C隨著緯度的增加,地球自轉的線速度越來越大。()答案: 非下列關于地幔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 地幔大部分由榴輝巖組成 B. 地幔自淺而深分為上地幔、過渡層、下地幔三部分 C. 地幔頂部大規模的物質對流造成了板塊運動 D. 地幔是塑性的 答案: A下列表述中,正確的是()A. 地殼密度最大,地幔次之,地核密度最小 B. 地幔密度最大,地核次之,地殼密度最小 C. 地核密度最大,地幔次之,地殼密度最小 D. 地
11、核密度最大,地殼次之,地幔密度最小 答案: C橫波與縱波到達同一地震臺的時間差,與震中離地震臺的距離成正比,由此可求出震中距。答案: 是下列表述中,不正確的是()A. 地震儀記錄的地震譜曲線越密,表明大地震動的頻率越高 B. 地震發生后,縱波(P波)最先到達震中 C. 縱波(P波)的傳播方向與地殼振動方向是一致的 D. 面波最后到達震中,震幅大,波長長,破壞力不大 答案: D組成地幔的巖石十分堅硬,即使在高溫、高壓條件下也不可壓縮。答案: 非下列關于地核的表述,正確的是() A. 地核的密度高達13.5 g/cm3 B. 外核中可能含有大量的硅 C. 內核的主要成分是鐵、硅 D. 固態內核處于
12、高速自轉狀態 答案: A, D“牛眼模式”下,溶解物蒸發析出的先后順序是()正確 A. 碳酸鹽、石膏、石鹽 B. 碳酸鹽、石鹽、石膏 C. 石膏、碳酸鹽、石鹽 D. 石膏、石鹽、碳酸鹽 答案: A通過復原擬合后的“泛大陸”是由以下哪些大陸構成() A. 岡瓦納古陸 B. 勞亞古陸 C. 盤古大陸 D. 西伯利亞古陸 答案: A, B最早提出“大陸漂移假說”的人是()A. 洪堡 正確 B. 魏格納 C. 赫頓 D. 萊伊爾 答案: B公元前1500年左右,圣多里尼火山噴發毀滅了下面哪個古代文明正確 A. 米諾斯文明 B. 邁錫尼文明 C. 古埃及文明 D. 古希臘文明 答案: A海底擴張最直接的
13、證據是()A. 地震帶的分布 正確 B. 深海沉積物的年齡 正確 C. 海底地磁條帶 D. 環太平洋火山帶 答案: B, C古老的加里東山系在大西洋兩岸對稱性出現,如北美的阿巴拉契亞山脈與歐洲的加里東山脈,大陸漂移理論認為,這些山脈在2億多年前大陸連在一起時,同屬于一個大的古造山帶。答案: 是下列關于板塊構造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 板塊構造理論建立了新的全球學說,將大量雜亂的發現協調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幾乎包含了地球科學的各領域。 B. 板塊構造系統可以有效解釋礦產資源分布,是理論找礦的基礎 C. 喜馬拉雅山脈是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碰撞形成的,屬于洋殼與陸殼的碰撞 D. 俯沖帶處板塊受向下拉力的
14、影響,地殼凹陷,形成海溝 答案: C下列關于曾經干涸的地中海的說法正確的是() A. “格洛瑪.挑戰者”號發現的M反射層的幾何形態與古地中海的海底基本一致 B. M-反射層就是古地中海曾干涸成荒漠時的地表面。 C. 地中海底部發育的硬石膏證明它曾一度蒸干過 D. 阿斯旺大壩下發現的深溝是地中海曾經干涸的證據之一 答案: A, B, C, D越往地球內部溫度越高,所以海底海溝處的熱流值比海嶺洋中脊處高。答案: 非火山熱泉中可能形成生命,原因在于()正確 A. 熱泉中溶解了各種化學物質 正確 B. 熱泉中有水的存在 正確 C. 高溫導致各種化學反應容易進行 D. 熱泉中的放射性元素促進化學反應的進
15、行 答案: A, B, C下面關于疊層石的論述,不正確的是()A. 疊層石主要由死亡的藻類生物沉積形成 B. 是世界上第一種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生物 正確 C. 現在世界上已經不存在現生疊層石 D. 疊層石表面生活的藻類生物是藍綠藻。 答案: C最早登上陸地的脊椎動物是兩棲類動物,它們由魚類進化而來。答案: 是包括人類在內的任何生命,都會經歷發生發展消亡的過程。答案: 是小行星撞擊后,地球呈現出哪些景象()正確 A. 巖石碎屑滯留在大氣層中,長期暗無天日 正確 B. 巖石以熔融狀態從天而降,地球一片火海 正確 C. 撞擊形成的酸性物質造成全球范圍的酸雨 D. 絕大部分陸生動植物和海洋生物死亡 答案
16、: A, B, C“拉伊托里的足跡”將東非的古人類活動推至()正確 A. 370萬年前 B. 320萬年前 C. 200萬年前 D. 150萬年前 答案: A關于植物登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正確 A. 發生在約4億年前 正確 B. 為動物登陸做好了準備 正確 C. 完善了全球生態系統 正確 D. 提高了大氣中的氧含量 答案: A, B, C, D二疊紀末生物滅絕事件中,滅絕的主要是()A. 淺海海洋生物 B. 深海海洋生物 C. 爬行動物 D. 兩棲動物 答案: A關于恐龍滅絕原因的猜測,較為流行的觀點的是() A. 小行星撞擊地球 B. 大規模火山活動 C. 異常寒冷的冬季 D. 長年的沙
17、塵暴天氣 答案: A, B下面關于蕨類植物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 蕨類植物以孢子進行繁殖 B. 蕨類植物是最早的陸生維管植物 C. 蕨類植物已能完成脫離水生環境生活 D. 古生代蕨類植物比現生蕨類植物種類多得多 答案: C生命中最基本的劃分并不在植物與動物之間,而是在單細胞之間。答案: 是被認為是現代歐洲人祖先的是()A. 海德堡人 B. 尼安德特人 C. 克羅馬農人 D. 凱爾特人 答案: C全球洋流系統貫穿所有大洋,使熱量、氧氣和營養物質在全球海域間循環。答案: 是下列關于巖石循環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巖石循環按特定順序進行 B. 巖石之間可以互相轉換 C. 巖石循環最早由赫頓
18、提出 D. 溫度、壓力會導致巖石變質 答案: A氣候系統的演變具有復雜性,是大氣圈、生物圈、水圈和巖石圈四個亞系統相互作用的結果。答案: 是大氣圈的密度與其高度成正比。答案: 非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正確 A. 水在某種程度上支配著地表的地質運動 正確 B. 地球上的水以氣態、液態和固態三種狀態存在 正確 C. 水對某些化合物具有溶解、搬運和沉積作用 正確 D. 水是生物的組成部分 答案: A, B, C, D陸地河流搬運的物質入海后均呈帶狀分布。答案: 非有關現在大氣組成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 大氣中最多的是氮 B. 氧在大氣中約有21% 正確 C. 二氧化碳含量僅次于氮和氧 D. 大
19、氣中含有少量的甲烷 答案: C水對陸地的剝蝕作用包括化學侵蝕和機械剝蝕。答案: 是下列對于大氣圈各圈層的描述正確的有() A. 對流層空氣分布均勻,高度分布不均勻 B. 平流層臭氧集中,塵埃很少,透明度高 C. 中層大氣在其中進行強烈的化學反應 D. 熱層即電離層,大氣溫度隨高度增加 答案: A, B, C, D大洋傳送帶是一個閉合的環流,由低緯度地區的低溫高鹽深層洋流和高緯度地區的較暖低鹽表層洋流組成。答案: 非仙女木事件可能是一次大洋熱鹽傳送帶中斷的異常現象,其形成原因是()正確 A. 氣溫升高 B. 火山爆發 C. 海平面上升 D. 海平面下降 答案: A比冰島緯度更高的格蘭陵島卻有著“
20、綠色之地”的美名,是因為A. 發現冰島時,全球氣候較冷 正確 B. 發現格陵蘭島時,全球氣候較暖 C. 發現格陵蘭島時,是春天 D. 發現冰島時,是冬天 答案: B新仙女木事件是一次千年尺度的氣候突變。答案: 是全球變化的空間尺度包括正確 A. 全球尺度 正確 B. 區域尺度 正確 C. 地方尺度 正確 D. 局部尺度 答案: A, B, C, D最早提到地球曾被大面積冰川所覆蓋的是瑞士人克羅爾。答案: 非近5000萬年來,全球氣溫逐漸升高。答案: 非通過對樹的生長紋和樹年代學的研究,可以判斷一段樹木的相對年齡。答案: 非關于京都議定書,錯誤的是 A. 是一個關于保護臭氧層的協議 B. 約定在
21、2012年前削減溫室氣體排放 C. 約定幫助發展中國家應變變暖帶來的災害 D. 于1997年在日本京都簽訂 答案: A就中國而言,過去2000年間,有哪些時期平均氣溫明顯偏低?正確 A. 魏晉南北朝 B. 唐代 C. 宋代 正確 D. 清代 答案: A, D下列關于厄爾尼諾現象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A. 每隔幾年發生一次 B. 發生在赤道附近的東太平洋上 C. 會造成印尼地區的干旱 正確 D. 正常年份洋流由西向東,發生厄爾尼諾現象時出現逆轉 答案: D中國古代典籍中,對研究古氣候最有幫助的是()A. 詩詞 B. 傳記 C. 經書 正確 D. 方志 答案: D下面哪些信息是研究古氣候的主要資料
22、來源()錯誤 A. 巖石中的放射性元素含量 正確 B. 歷史記錄 正確 C. 樹木生長紋 正確 D. 南極冰芯 答案: B, C, D地表能量的主要來源是正確 A. 太陽輻射能 B. 地球內部放射性元素衰變產生的能量 C. 流星等太空物質帶來的能量 D. 火山噴發的能量 答案: A目前,全球范圍內的石油需求正在穩步增長。答案: 是不透水層可視作含水層的頂和底板,保護含水層中的水不被污染。答案: 是下列哪些描述,符合我國目前生態環境的現況()正確 A. 水土流失嚴重 正確 B. 土地沙漠化不斷擴大 正確 C. 草原退化 D. 森林面積穩中有升 答案: A, B, C我國的水分資源比較豐富,但變異
23、性大,不易把握。答案: 是中國有著豐富的氣候資源,且分布均勻,質量優異。答案: 非世界上的動植物資源很豐富,利用率也很高。答案: 非農業灌溉中水資源利用率最高的方式是()A. 漫灌 B. 滴灌 C. 噴灌 D. 溝灌 答案: B風能是太陽輻射產生的能量,由大氣運動能轉換而來。答案: 非下列哪種用途,用水和耗水量最大()A. 工業 正確 B. 農業 C. 城市 D. 水庫 答案: B石油產地的高度集中會帶來哪些嚴重問題()正確 A. 全球石油供給受制于少數幾個國家 B. 石油運輸成本高昂 正確 C. 石油從源地轉移時安全運輸的問題 D. 石油儲量的不確定性 答案: A, C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對于生物資源的需求正在不斷減少。答案: 非增長的極限一文中,對人類命運具有決定意義的因素,除人口和污染外,還有()A. 工業發展 B. 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源 C. 糧食 D. 淡水 答案: A, B, C據1998年統計,日輸油量最多海峽是()正確 A. 霍爾木茲海峽 B. 馬六甲海峽 C. 曼德海峽 D. 博斯布魯斯海峽 答案: A非金屬礦產的用途有()A. 化工原料 B. 燃料 C. 填涂料 D. 絕緣材料 答案: A, C, D目前我國土地資源開發利用的主要對策有() A. 加強以水利建設為中心的農田基本建設 B. 改造中低產田 C. 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農村房子歸屬合同樣本
- 停車協議終止合同標準文本
- 企業授權服務合同標準文本
- 2025民宿租賃經營合同
- 代加工合作合同標準文本
- 公司股東投資合同樣本
- 出售餐飲椅子合同樣本
- 農業項目用工合同標準文本
- 公司合作養雞合同標準文本
- 三方合同樣本
- 部編三年級語文下冊《中國古代寓言》整本書閱讀
- 北師大版數學八年級下冊全冊教案及反思
- 佛教協會會議室管理制度
- 畢業研究生登記表(適用于江蘇省)
-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下冊第一單元位置與方向(一)(雙減)作業設計案例
- 24.1.4-圓周角-第1課時說課課件-
- 土石壩設計計算書
- 2024年湖南省長沙市中考英語試卷真題(含答案)
- JT-T-496-2018公路地下通信管道高密度聚乙烯硅芯塑料管
- 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范GCP考試試題及完整答案
- 2024年江西省三校生高職英語高考試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