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十章 DNA的生物合成復制(replication):以DNA為模板,合成兩個完全相同的雙鏈子代DNA的過程。轉錄(transcription):在DNA分子上合成出與其核苷酸順序相對應的RNA的過程。翻譯(translation):在RNA控制下,根據核酸鏈上每三個核苷酸決定一個AA的三聯體密碼規則,合成出具有特定順序的蛋白肽鏈過程。遺傳學的中心法則:DNA通過復制將遺傳信息由親代傳遞給子代;通過轉錄和翻譯,將遺傳信息傳遞給蛋白質分子,從而決定生物的表現型。DNA的復制、轉錄和翻譯過程就構成了遺傳學的中心法則。 在RNA病毒中,其遺傳信息貯存在RNA分子中。它們的遺傳信息的流向是RNA通過
2、復制,將遺傳信息由親代傳遞給子代;通過反轉錄將遺傳信息傳遞給DNA,再由DNA通過轉錄和翻譯傳遞給蛋白質,這種遺傳信息的流向就稱為反中心法則。第一節 DNA復制的特點一、半保留復制 4071958年由M. Meselson 和 F. Stahl 證明DNA的半保留復制。l 半保留復制:l 以DNA為模板,合成兩個完全相同的雙鏈子代DNA的過程。其中,每個子代分子的一條鏈來自于親代DNA,另一條鏈為新合成的二、有復制起始點 l 復制子(replicon):基因組能獨立進行復制的單位。含有控制復制起始的起點,也可能含有一個復制終點。l 起始位點(原點origin):具有特定核苷酸排列順序的片段l
3、原核生物的復制子通常為一個;l 真核生物則為多個復制子。 三、復制方向 多數:雙向復制低等生物:單向復制(滾環復制)四、需要RNA引物 l DNA聚合酶以一段具有3端自由羥基(3-OH)的RNA作為引物(primer) ,聚合子代DNA鏈。 l RNA引物的大小: 原核生物通常為50100個核苷酸,真核生物約為10個核苷酸。l RNA引物的堿基順序,與模板DNA的堿基順序相配對。 五、半不連續復制 418l DNA聚合酶只能以53方向聚合子代DNA鏈,即模板DNA鏈的方向必須為35。l 因此,分別以兩條反平行的DNA鏈作為模板聚合子代DNA時的方式是不同的。l 以35方向的親代DNA鏈作模板時
4、,子代鏈的聚合方向為53, 復制是連續進行的,該鏈稱為領頭鏈(leading strand)。l 親代DNA雙鏈復制時是逐步解開的,以53方向的親代DNA鏈為模板時, 子鏈的合成是不連續的,該鏈稱為隨從鏈(lagging strand)。l 復制時,由隨從鏈所形成的一些子代DNA短鏈稱為岡崎片段(Okazaki fragment)。l 岡崎片段的大小 原核生物中約為10002000 bp (base pair), 真核生物約為100 bp。 六 、DNA復制的酶學 410(一)、拓撲異構酶(topoisomerase) 419生物體內的DNA分子常處于負超螺旋態(三級結構)。復制前,需改變DN
5、A分子拓撲構象,避免DNA分子打結、纏繞、連環。 1、拓撲異構酶l 最初是從大腸桿菌中分離到的w-蛋白;l 先將雙鏈中的一條鏈切斷,松開雙螺旋后再將DNA鏈連接起來,從而避免出現鏈的纏繞。l 反應不需ATP供能2、拓撲異構酶l 又稱DNA旋轉酶(DNA gyrase),l 可切斷DNA雙鏈,使DNA的超螺旋松解后,再將其連接起來。l 需ATP供能。(二)解螺旋酶helicase:421 大腸桿菌中發現的解螺旋酶為DnaB。 可以將DNA雙鏈解開成為單鏈。 每解開一對堿基,需消耗兩分子ATP。(三)、單鏈DNA結合蛋白 421l single strand binding protein, SS
6、B,又稱螺旋去穩蛋白(HDP),為與單鏈DNA結合的蛋白質因子l 作用: 穩定DNA解開的單鏈;阻止復性、保護單鏈DNA,避免核酸酶的降解。(四)引物酶primase:一種RNA聚合酶,在復制起點處以DNA為模板,催化合成一小段互補的RNA。 引物酶能直接在單鏈DNA模板上催化游離的NTP合成一小段RNA。 作用:提供3-OH, 以用于DNA聚合酶催化鏈的延伸。(五)DNA聚合酶 4101、DNA聚合酶的反應特點(1)、底物:dNTP, N=A,T,C,G (2)、模板:DNA (3)、引物: 提供3-OH末端 (4)、子鏈的延伸方向:53:2、DNA聚合酶的活性: 53 的聚合活性 53核酸
7、外切酶活性 35核酸外切酶活性 復制修復切除引物、修復功能2040400分子數/細胞1011亞基數 -+5 3外切酶活性+3 5外切酶活性+5 3聚合酶活性pol IIIpol IIpol Ipol 為單一肽鏈的大分子蛋白質,可被特異的蛋白酶水解為兩個片段pol 多亞基酶。它參與DNA損傷的應急狀態修復。pol 由十種亞基組成,亞基:具有53聚合DNA(復制)功能;亞基:35外切酶(校正)功能功能:是原核生物復制延長中真正起催化作用的酶。4.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417DNA-pol a 起始引發,有引物酶活性DNA-pol b 參與低保真度的復制 DNA-pol g 在線粒體DNA復制中起催
8、化作用DNA-pol d 延長子鏈的主要酶,有解螺旋酶活性DNA-pol e 校讀、修復和填補缺口(六)、DNA連接酶 DNA ligase,催化DNA片段之間磷酸二酯鍵的形成,而使兩段DNA連接起來。第二節 DNA生物合成過程一、原核生物DNA生物合成 421(一)起始 421E.coli復制起始點 oriC: 由245個bp構成。關鍵序列在于兩組短的重復:三個13bp的序列和四個9bp序列。 引發體和引物含有解螺旋酶、DnaC蛋白、引物酶和DNA復制起始區域的復合結構稱為引發體。引物是由引物酶催化合成的短鏈RNA分子。(二)延長階段復制的延長指在DNA-pol催化下,dNTP以dNMP的方
9、式逐個加入引物或延長中的子鏈上,其化學本質是磷酸二酯鍵的不斷生成。 (三)終止階段 原核生物基因是環狀DNA,雙向復制的復制片段在復制的終止點(ter)處匯合。 隨從鏈上不連續性片段的連接二、真核生物DNA生物合成424(一)DNA的復制只發生在S期(二)多復制子(三)真核細胞含有5種DNA聚合酶(四)端粒復制 染色體兩端DNA子鏈上最后復制的RNA引物,去除后留下空隙。1.端粒telemer:指真核生物染色體線性DNA分子末端的結構。 2.結構特點:(1)由末端單鏈DNA序列和蛋白質構成。(2)末端DNA序列是多次重復的富含G、C堿基的短序列。3.功能:(1)維持染色體的穩定性(2)維持DN
10、A復制的完整性 4.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質組成(1)RNA發揮模板作用(2)蛋白質發揮逆轉錄酶活性第三節 逆轉錄一、概念逆轉錄reverse transcription是RNA指導下的DNA合成過程,即以RNA為模板,四種dNTP為原料,合成與RNA互補的DNA單鏈。二、逆轉錄酶(reverse transcriptase) 催化逆轉錄過程的酶稱逆轉錄酶,RNA病毒中都含有此酶。 具有三種酶活性:l RNA指導的DNA聚合酶l RNA酶l DNA指導的DNA聚合酶三、合成過程RNA 模板逆轉錄酶DNA-RNA 雜化雙鏈RNA酶單鏈DNA逆轉錄酶雙鏈DNA試管內合成cDNA (compleme
11、ntary DNA)以mRNA為模板,經逆轉錄合成的與mRNA堿基序列互補的DNA鏈。 分子生物學研究可應用逆轉錄酶,作為獲取基因工程目的基因的重要方法之一,此法稱為cDNA法。 第四節 DNA的損傷與修復一、DNA的損傷(突變)l 由自發的或環境的因素引起DNA一級結構的任何異常的改變稱為DNA的損傷,也稱為突變(mutation)。 l 常見的DNA的損傷包括堿基脫落、堿基修飾、交聯,鏈的斷裂,重組等。 (一)、突變的意義(1)突變是進化、分化的分子基礎(2)突變導致基因型改變(3)突變導致死亡(4)突變是某些疾病的發病基礎(二)引起突變的因素:1自發因素: (1)自發脫堿基:由于N-糖苷
12、鍵的自發斷裂,引起嘌呤或嘧啶堿基的脫落。每日可達近萬個核苷酸殘基。 (2)自發脫氨基:胞嘧啶自發脫氨基可生成尿嘧啶,腺嘌呤自發脫氨基可生成次黃嘌呤。每日可達幾十到幾百個核苷酸殘基。 (3)復制錯配:由于復制時堿基配對錯誤引起的損傷,發生頻率較低。 2物理因素:X射線和電離輻射:常常引起DNA鏈的斷裂;紫外線:引起嘧啶二聚體的形成,如TT,TC,CC等二聚體。這些嘧啶二聚體由于形成了共價鍵連接的環丁烷結構,因而會引起復制障礙。 3、化學因素: 二、突變的分子改變類型(一)錯配 (mismatch) DNA分子上的堿基錯配稱點突變(point mutation)。 1.轉換:發生在同型堿基之間,即
13、嘌呤代替另一嘌呤,或嘧啶代替另一嘧啶。 2.顛換:發生在異型堿基之間,即嘌呤變嘧啶或嘧啶變嘌呤。正常成人Hb (HbA)亞基(二)缺失 (deletion)、插入 (insertion) 1.缺失:一個堿基或一段核苷酸鏈從DNA大分子上消失。 2.插入:原來沒有的一個堿基或一段核苷酸鏈插入到DNA大分子中間。 3.缺失或插入都可導致框移(frame-shift)突變。框移突變是指三聯體密碼的閱讀方式改變,造成蛋白質氨基酸排列順序發生改變。 (三)重組(recombination) DNA分子內較大片段的交換,稱為重組或重排。三、DNA損傷的修復 (一)直接修復: 1光復活:light repa
14、iring 修復任何嘧啶二聚體的損傷。 過程:光復活酶識別嘧啶二聚體并與之結合形成復合物在300600nm可見光照射下,酶獲得能量,將嘧啶二聚體的丁酰環打開,使之完全修復光復活酶從DNA上解離。2轉甲基作用:在轉甲基酶的催化下,將DNA上的被修飾的甲基去除。此時,轉甲基酶自身被甲基化而失活。 3直接連接:DNA斷裂形成的缺口,可以在DNA連接酶的催化下,直接進行連接而封閉缺口。 (二)取代修復: 1切除修復(excision repairing):適用于多種DNA損傷的修復。修復機制:分別由兩種不同的酶來發動,一種是核酸內切酶,另一種是DNA糖苷酶。 2重組修復(recombination r
15、epairing):一種有差錯的修復方式。 3SOS修復l 在DNA分子受到較大范圍損傷并且使復制受到抑制時出現的修復機制(細胞處于危急狀態)。 l DNA分子受到長片段高密度損傷誘導一種特異性較低的新的DNA聚合酶,以及重組酶等的產生繼續催化損傷部位DNA的復制 保留許多錯誤的堿基,從而造成突變。 第十一章 RNA的轉錄第一節 RNA轉錄合成的條件 一、底物四種核糖核苷酸,ATP、GTP、CTP、UTP 二、模板以一段單鏈DNA作為模板。 三、RNA聚合酶(DDRP 455) 該酶在單鏈DNA模板以及四種核糖核苷酸存在時,不需要引物,可從53聚合RNA。 1、原核生物中的RNA聚合酶全酶:2
16、。 2被稱為核心酶,與RNA鏈的聚合有關; 亞基與轉錄起始點的識別有關,而在轉錄合成開始后被釋放.四、終止因子 蛋白:一種六聚體蛋白質,亞基分子量為50kd。能識別終止信號,并能與RNA緊密結合,導致RNA的釋放。 五、激活因子降解產物基因激活蛋白(CAP),又稱為cAMP受體蛋白(CRP), 是一種二聚體蛋白質,亞基分子量為23kd。該蛋白與cAMP結合后,刺激RNA聚合酶與起始部位結合,從而起始轉錄過程。 第二節 RNA轉錄過程一、原核生物的轉錄(一)、識別 原核生物RNA聚合酶中的因子識別轉錄起始點,并促使核心酶結合形成全酶復合物。 識別部位:位于轉錄起始點-35區的TTGACA序列。
17、酶與-35區結合后,形成疏松復合物。酶與-35區結合后,形成疏松復合物,然后沿模板35方向滑動至-10區的TATAATG序列(Pribnow框),此時聚合酶與模板DNA呈緊密結合狀態形成穩定的復合物(open-promoter complex) 。開始轉錄T T G A C AA A C T G T-35 區(Pribnow box)T A T A A T Pu A T A T T A Py-10 區1-30-5010-10-40-205 3 3 5 原核生物啟動子保守序列RNA-pol辨認位點(recognition site) 55RNA聚合酶保護區結構基因33(二)、起始 不需要引物。
18、RNA聚合酶促使DNA雙鏈局部解開后,根據DNA中的一條鏈的堿基序列選擇第1個或第2個核苷三磷酸,催化ATP或GTP與其聚合,形成第一個3,5-磷酸二酯鍵。 (三)、延長階段 1.s亞基脫落,RNApol聚合酶核心酶變構,與模板結合松弛,沿著DNA模板前移; 2.在核心酶作用下,NTP不斷聚合,RNA鏈不斷延長。(NMP) n + NTP (NMP) n+1 + PPi53DNA原核生物轉錄過程中的羽毛狀現象核糖體RNARNA聚合酶(四)、終止階段指RNA聚合酶在DNA模板上停頓下來不再前進,轉錄產物RNA鏈從轉錄復合物上脫落下來。分類: 1.依賴Rho (r)因子的轉錄終止 2.非依賴Rho
19、因子的轉錄終止 DNA模板上靠近終止處,有些特殊的堿基序列,轉錄出RNA后,RNA產物形成特殊的結構來終止轉錄。莖環結構使轉錄終止的機理 使RNA聚合酶變構,轉錄停頓; 使轉錄復合物趨于解離,RNA產物釋放。二、真核生物的轉錄過程(一)起始階段 轉錄起始上游區段多樣化; RNA-pol不直接結合模板; 起始過程更復雜。轉錄起始點TATA盒CAAT盒GC盒 增強子1. 轉錄起始前的上游區段 切離加尾 轉錄終止點 修飾點 內含子 OCT-1 外顯子 AATAAAOCT-1:ATTTGCAT八聚體consensus oligonucleotide 結構基因DNA分子上轉錄出RNA的區段順式作用元件真
20、核生物啟動子保守序列l 順式作用元件就是指可影響自身基因表達活性的 DNA序列。在不同真核基因的順式作用元件中會時常發現一些共有序列,如 TATA盒、CCAAT盒等。這些共有序列就是順式作用元件的核心序列,它們是真核RNA聚合酶或特異轉錄因子的結合位點。l 順式作用元件通常是非編碼序列。l 順式作用元件并非都位于轉錄起點上游(5端)。l 順式作用元件是特異轉錄因子的結合位點,按功能特性,真核基因順式作用元件分為啟動子、增強子及沉默子。 1)、啟動子l 真核基因啟動子是 RNA聚合酶結合位點周圍的一組轉錄控制組件,每一組件含720bp的DNA序列。l 啟動子包括至少一個轉錄起始點,以及一個以上的
21、功能組件,如TATA盒,通常位于轉錄起始點上游-25至30bp,控制轉錄起始的準確性及頻率。l 典型的啟動子由TATA盒及上游的CCAAT盒和(或)GC盒組成,這類啟動于通常具有一個轉錄起始點及較高的轉錄活性。 2)、增強子 l 所謂強子就是遠離轉錄起始點、決定基因的時間、空間特異性表達、增強啟動子轉錄活性的DNA序列,其發揮作用的方式通常與方向、距離無關,可位于轉錄起始點的上游或下游。l 從功能上講,沒有增強子存在,啟動子通常不能表現活性;沒有啟動子時,增強子也無法發揮作用。 3)、沉默子某些基因含有負性調節元件沉默子,當其結合特異蛋白因子時,對基因轉錄起阻遏作用。 2. 轉錄因子 能直接、
22、間接辨認和結合轉錄上游區段DNA的蛋白質,現已發現數百種,統稱為反式作用因子(trans-acting factors)。 反式作用因子中,直接或間接結合RNA聚合酶的,則稱為轉錄因子(transcriptional factors, TF)。 l 真核生物RNApol需與轉錄因子(TF)結合后才結合模板。l 相應于RNA-pol、的TF,分別稱為TF 、TF 、TF。l TF又分為TFA、TFB等。l TFD是唯一能結合TATA盒的蛋白質。l TBP: TATA Binding Proteinl TAF: TBP Associated Factorl CTD:Carboxyl Termina
23、l Domain 羧基末端結構域: RNA-pol最大亞基的C末端氨基酸序列為由含羥基氨基酸(酪、絲、蘇)為主體組成的重復序列,稱為CTD。l 上游因子:與上游序列如GC、CAAT等順式元件結合的蛋白質。l 可誘導因子:能結合應答元件,只在某些特殊生理情況下,才被誘導產生的蛋白質。3. 轉錄起始前復合物(pre-initiation complex, PIC) 真核生物RNA-pol不與DNA分子直接結合,而需依靠眾多的轉錄因子,組成RNA-pol-轉錄因子-DNA復合物而啟動轉錄。4. 拼板理論(piecing theory) 一個真核生物基因的轉錄需要3至5個轉錄因子;轉錄因子之間互相結合
24、,生成有活性,有專一性的復合物;再與RNA聚合酶搭配而有針對性地結合、轉錄相應的基因。 (二)延長階段l 真核生物轉錄延長過程與原核生物大致相似,但因有核膜相隔,沒有轉錄與翻譯同步的現象。 l RNA-pol前移處處都遇上核小體。 l 轉錄延長過程中可以觀察到核小體移位和解聚現象。 第三節 RNA轉錄合成的特點 一、轉錄的不對稱性 以雙鏈DNA中的一條鏈作為模板對于不同的基因來說,其轉錄信息可以存在于兩條不同的DNA鏈上。能轉錄RNA的那條DNA鏈為有意義鏈(模板鏈),互補的另一條DNA鏈為反意義鏈(編碼鏈)。不對稱轉錄的含義 一是DNA鏈上只有部分的區段作為轉錄模板(有意義鏈或模板鏈),二是
25、模板鏈并非自始至終位于同一股DNA單鏈上。 二、轉錄的連續性 連續合成一段RNA鏈三、轉錄的單向性所依賴的模板DNA鏈的方向為35,而RNA鏈的合成方向為53。 四、有特定的起始和終止位點轉錄單位 一個轉錄單位(transcription unit)就是從啟動子到終止子的一段序列,是一段以一條單鏈RNA分子為表達產物的DNA片段,包括上游調控區、結構基因區、下游轉錄終止區三個部分。 原核生物的轉錄單位稱為操縱子,通常由2個以上的編碼序列與啟動序列、操縱序列以及其他調節序列在基因組中成簇串聯組成。啟動序列是RNA聚合酶結合并起動轉錄的特異DNA序列。mRNA啟動子iPOZYa調節基因操縱基因復制
26、與轉錄的區別轉 錄復 制DNA雙鏈DNA的一條鏈(不對稱轉錄)dNTP(NA,G,C,T)NTP(NA,G,C,U)需要不需要DNA聚合酶(有校對功能)RNA聚合酶(無校對功能)DNA (半保留復制)RNAAT、GCAU、TA、GC模 板原 料引 物酶產 物配 對真核生物與原核生物RNA的轉錄的區別原核生物在擬核區發生轉錄;真核生物RNA的轉錄在細胞核內進行的。 原核生物的一個mRNA分子通常含有多個基因。真核生物一個mRNA分子一般只含有一個基因,編碼一條多肽鏈。3、 在原核生物中只有一種RNA聚合酶,催化所有RNA的合成;l 真核生物中則有RNA聚合酶、R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三種不同酶
27、,分別催化不同種類型RNA的合成。三種RNA聚合酶都是由10個以上亞基組成的復合酶。l RNA聚合酶存在于細胞核內,催化合成除5SrRNA以外的所有rRNA的合成;RNA聚合酶催化合成mRNA前體,即不均一核RNA(hnRNA)的合成;RNA聚合酶催化tRNA和小核RNA的合成。 原核生物中RNA聚合酶可以直接起始轉錄合成RNA l 真核生物中,三種RNA聚合酶都必須在蛋白質轉錄因子的協助下才能進行RNA的轉錄。 第四節 真核生物RNA轉錄后的加工修飾 幾種主要的修飾方式(一)首、尾修飾 5端形成 帽子結構(m7GpppGp ) 3端加上多聚腺苷酸尾巴(poly A tail)2加尾(addi
28、ng tail)由核酸外切酶切去3-端一些過剩的核苷酸,然后再加入polyA。polyA結構與mRNA的半壽期有關。 (二)mRNA內含子的剪接 1. hnRNA 和 snRNA l 核內的初級mRNA稱為雜化核RNA (hetero-nuclear RNA, hnRNA)l snRNA (small nuclear RNA) 2.斷裂基因(splite gene)真核生物結構基因,由若干個編碼區和非編碼區互相間隔開但又連續鑲嵌而成,去除非編碼區再連接后,可翻譯出由連續氨基酸組成的完整蛋白質,這些基因稱為斷裂基因。 外顯子(exon)和內含子(intron) 外顯子:在斷裂基因及其初級轉錄產物
29、上出現,并表達為成熟RNA的核酸序列。 內含子:隔斷基因的線性表達而在剪接過程中被除去的核酸序列。 3. 內含子的分類 根據基因的類型和剪接的方式,通常把內含子分為4類。 I:主要存在于線粒體、葉綠體及某些低等真核生物的 rRNA基因;II:也發現于線粒體、葉綠體,轉錄產物是mRNA; III:是常見的形成套索結構后剪接,大多數mRNA基因有此類內含子; IV:是tRNA基因及其初級轉錄產物中的內含子,剪接過程需酶及ATP。4. mRNA的剪接l (1)內含子兩端的序列:5GUAG 3l 5GU可結合U1-snRNAl 分支點A可結合U2-snRNA(2)U1-snRNA, U2-snRNA等
30、形成并接體將內含子切除5內部甲基化:由甲基化酶催化,對某些堿基進行甲基化處理。 二、tRNA的轉錄后加工主要有以下幾種加工方式: 切斷。 剪接。 化學修飾:第十二章 蛋白質的生物合成蛋白質的生物合成,即翻譯,就是將核酸中由 4 種核苷酸序列編碼的遺傳信息,通過(三聯體)遺傳密碼破譯的方式解讀為蛋白質一級結構中20種氨基酸的排列順序 。第一節 蛋白質生物合成體系 一、翻譯模板mRNA及遺傳密碼(一) mRNA是遺傳信息的攜帶者l 遺傳學將編碼一個多肽的遺傳單位稱為順反子(cistron)。l 原核細胞中數個結構基因常串聯為一個轉錄單位,轉錄生成的mRNA可編碼幾種功能相關的蛋白質,為多順反子(p
31、olycistron)。l 真核mRNA只編碼一種蛋白質,為單順反子(single cistron) 。(二) mRNA上存在遺傳密碼 mRNA分子上從5至3方向,由AUG開始,每3個核苷酸為一組,決定肽鏈上某一個氨基酸或蛋白質合成的起始、終止信號,稱為三聯體密碼(triplet coden)。(三) 遺傳密碼具有以下特點:511 連續性:密碼子無標點符號從mRNA 5端起始密碼子AUG到3端終止密碼子之間的核苷酸序列,各個三聯體密碼連續排列編碼一個蛋白質多肽鏈,稱為開放閱讀框架(open reading frame, ORF)。 基因損傷引起mRNA閱讀框架內的堿基發生插入或缺失,可能導致框
32、移突變(frameshift mutation)。 2.簡并性(degeneracy) 512 簡并性同一種氨基酸有兩個或更多密碼子的現象 Trp, Met僅有一個密碼。 起始密碼子:AUG (在序列中間為Met) 終止密碼子:UAA, UAG, UGA 同義密碼對應于同一種氨基酸的不同密碼。l 前兩個堿基均相同,只是第三個堿基不同。l 若頭兩個堿基發生點突變,可譯出不同AA,而第三個堿基的突變,不會影響AA的翻譯。l 密碼子簡并性的生物學意義:減少有害突變。 3.變動性(wobble) 密碼的專一性主要取決于前兩位堿基。tRNA的反密碼與mRNA上的密碼反向配對時密碼子的第一和二位配對是嚴格
33、的,而第三位堿基可有一定的變動。密碼子、反密碼子配對的擺動現象tRNA反密碼子第1位堿基IUGACmRNA密碼子第3位堿基U, C, AA, GU, CUGGly的密碼子為GGUGGCGGA和GGG,請寫出它們所有可能的反密碼子。 l 根據 密碼子、反密碼子配對的擺動現象mRNA密碼子第3位堿基U, C, AA, GU, CUGtRNA反密碼子第1位堿基IUGACmRNA密碼GGUGGCGGAGGGGCCICCACCtRNA反密碼GCCICCUCCICCCCCUCC結論: (a) 反密碼子中3末端第一個堿基和中間位堿基決定密碼的特異性。 (b) 與 GGU配對的 GCC、ICC,與 GGC配對
34、的 ICC,與 GGA配對的 ICC,與 GGG配對的UCC含有擺動堿基。 (c)密碼子GGU對反密碼ACC,GGC對GCC,GGA對UCC,GGG對CCC,均為三個位置都是WatsonCrick堿基配對。 4.通用性(universal)和變異性513l 指各種低等、高等生物,包括病毒、細菌及真核生物,基本上共用同一套遺傳密碼。 l 密碼的通用性進一步證明各種生物進化自同一祖先。 l 已發現少數例外,如線粒體(mtDNA)、植物細胞的葉綠體。5.密碼的防錯系統515l 同義密碼子在密碼表中的分布十分規則,其堿基排列順序與相應的AA的理化性質有關。l 氨基酸的極性由密碼子的第二堿基決定:l 密
35、碼中的一個堿基被置換,仍能編碼相同的AA;或以理化性質最接近的AA所取代l 可降低由于基因突變造成的危害二、核糖體是蛋白質合成的工廠522種類原核細胞核糖體真核細胞核糖體亞基70S80S小亞基30S50S40S60SrRNA16S5S、23S18S5S、28S、(哺乳動物5.8S)蛋白質21種36種33種49種核蛋白體: 1小亞基: 30S亞基能單獨與mRNA結合為30S核糖體mRNA復合體 再與起動tRNA結合。 250S大亞基: (1)具有兩個不同的tRNA結合點。 A位(aminoacyl site, 右) 受位或氨酰基位,可與新進入的氨基酰tRNA結合; P位(peptidyl sit
36、e, 左)給位或肽酰基位,可與延伸中的肽酰基tRNA結合。(2)具有轉肽酶活性:將給位上的肽酰基轉移給受位上的氨基酰tRNA,形成肽鍵。 (3)具有GTPase活性,水解GTP,獲得能量。 (4)具有啟動因子、延長因子及釋放因子的結合部位。 三 、tRNAl 在氨酰tRNA合成酶催化下,特定的tRNA可與相應的 氨基酸結合,生成氨基酸tRNA,從而攜帶氨基酸參與蛋白質的生物合成。 l tRNA反密碼環中部的三個核苷酸構成三聯體,可以識別mRNA上相應的密碼,此三聯體就稱為反密碼(anticoden)。 四、起動因子(IF) l 原核生物:3種IF,分別稱為IF1-3。l 真核生物:9種eIF。
37、l 作用:促進核蛋白體小亞基與起動tRNA及模板mRNA結合。 原核、真核生物各種起始因子的生物功能 起始因子生物功能原核生物IF-1占據A位防止結合其他tRNAIF-2促進起始tRNA與小亞基結合IF-3促進大小亞基分離,提高P位對結合tRNA敏感性真核生物eIF-2促進起始tRNA與小亞基結合eIF-2B eIF-3最先結合小亞基促進大小亞基分離eIF-4AeIF-4F復合物組分,具解螺旋酶活性,促進mRNA結合小亞基eIF-4B結合mRNA,促進mRNA掃描定位起始AUGeIF-4EeIF-4F復合物組分,結合mRNA 5帽子eIF-4GeIF-4F復合物組分,結合eIF-4E和PABe
38、IF-5促進各種起始因子從小亞基解離,進而結合大亞基eIF-6促進核蛋白體分離成大小亞基五、延長因子(EF) l 原核生物:3種延長因子(EFTU,EFTS,EFG)l 真核生物:2種(EF1,EF2)。作用:促使氨基酰tRNA進入核蛋白的受位,并可促進移位過程。l 延長因子(elongation factor, EF)原核延長因子生物功能對應真核延長因子EF-Tu促進氨基酰-tRNA進入A位,結合分解GTP (GTPase)EF-1-EF-Ts調節亞基EF-1-EFG有轉位酶活性,促進mRNA-肽酰-tRNA由A位前移到P位,促進卸載tRNA釋放EF-2六、釋放因子(release fact
39、or, RF) :終止相關的蛋白因子l 原核:RF-1,RF-2,RF-3真核:eRFl 作用:識別終止密碼,協助多肽鏈的釋放。功能: 識別終止密碼,如RF-1特異識別UAA、UAG;而RF-2可識別UAA、UGA。 誘導轉肽酶改變為酯酶活性,使肽鏈從核蛋白體上釋放。 七、 氨基酰-tRNA合成酶(aminoacyl-tRNA synthetase)存在于胞液中,與特異氨基酸的活化以及氨基酰tRNA的合成有關。 1.氨酰-tRNA合成酶對底物AA和tRNA都有高度特異性,保證tRNA能夠攜帶正確的AA對號入座。2.氨酰-tRNA合成酶具有校正活性(proofreading activity)
40、。八、供能物質和無機離子l 多肽鏈合成時,需ATP、GTP作為供能物質,并需Mg2+、K+參與。 第二節 蛋白質生物合成過程 蛋白質生物合成過程包括:l 氨基酸的活化;l 活化氨基酸在核蛋白體上的縮合;l 多肽鏈合成后的加工修飾。 一、氨基酸的活化l 20種氨基酸均需先活化才能參加合成l 每種tRNA只能攜帶特定的氨基酸l 1種氨基酸可以與26種tRNA特異地結合l 已發現的tRNA有4050種(一)、氨酰-tRNA的 合成氨基酸 + tRNA氨基酰- tRNAATP AMPPPi氨基酰-tRNA合成酶第一步反應氨基酸 ATP 氨酰-AMP PPi 氨基酸活化消耗2分子ATP 第二步反應l 特
41、異的tRNA3端CCA上的2或3位自由羥基與相應的活化AA以酯鍵相連接,形成氨酰tRNA;可使AA 活化;搬運;定位。 l 氨基酸活化時需消耗2分子高能磷酸鍵。l 氨酰-tRNA 合成酶具有高度的專一性,只能識別一種相應的 tRNA。l 每一種氨基酸至少有一種對應的氨酰-tRNA 合成酶。氨酰-tRNA在mRNA模板指導下組裝成蛋白質l 氨酰-tRNA的反密碼子識別mRNA上相應的遺傳密碼,并將所攜帶的AA按mRNA密碼的順序安置在特定的位置,最后在核糖體中合成肽鏈。氨酰-tRNA的表示方法:Ala-tRNAAla Ser-tRNASerMet-tRNAMet (二)起始肽鏈合成的氨基酰-tR
42、NA起動tRNA: 識別mRNA中5端起動密碼AUG原核生物:fMet-tRNAifMet真核生物: Met-tRNAiMetl 注:肽鏈延長中攜帶Met的tRNA表示為tRNAeMet。l fMet-tRNAifmet的生成二、活化氨基酸的縮合l 在核蛋白體上進行蛋白質合成中 mRNA模板的方向:53 蛋白質的合成方向:N端 C端(一)、肽鏈合成起始l mRNA和起始氨酰-tRNA分別與核蛋白體結合而形成翻譯起始復合物(translational initiation complex)。1、原核生物翻譯起始復合物形成(1). 核蛋白體大小亞基分離(2). mRNA與小亞基結合真核:核蛋白體小亞基首先結合在mRNA 5端,然后向3端移動,直到AUG序列被tRNAiMet上的反密碼識別。l 原核生物mRNA 起始密碼上游8-13個核苷酸處,常存在-AGGAGG-序列,稱為SD序列(發現者Shine-Dalgarno)。l 核糖體小亞基上的16S rRNA近3-端有與此序列互補的-UCCUCC- ,因此又稱SD序列為核蛋白體結合位點(ribosomal binding site,RBS)核糖體小亞基上的16SrRNAUAU C 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浙大寧波理工學院《創業創新實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唐山師范學院《國際營銷英語》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文化創意與傳播》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藥科職業大學《多媒體影像創作》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金華科貿職業技術學院《桃李物流管理實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石家莊鐵路職業技術學院《非線性系統理論與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承包師生食堂小賣部合同
- 房地產財務顧問服務合同
- 建筑安裝工程施工勞務分包合同
- 手房房屋買賣轉讓合同
- 【新課標】Unit 1 C Story time第7課時單元整體課件
- 12《風向和風力》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科學四年級上冊青島版
- 2024年度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最 新稅收政策解析及操作規范專題培訓(洛陽稅務局)
- 2024年司法鑒定科學研究院事業編制招聘筆試真題
- 2025年公務員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全真模擬試題1000題及答案
- 第19課《十里長街送總理》 統編版語文(五四學制)六年級上冊
- 上海市閔行區區管國企招聘筆試沖刺題2025
-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24年修訂版)
- 福建省廈門市湖里區2023-2024學年五年級下學期期中數學試卷
- 精品資料(2021-2022年收藏)旅行社組織架構及薪酬體系籌備調研DOC
- 無砟軌道施工質量驗收標準(最終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