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工程課后習習題答案_第1頁
基礎工程課后習習題答案_第2頁
基礎工程課后習習題答案_第3頁
基礎工程課后習習題答案_第4頁
基礎工程課后習習題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1 某建筑物場地地表以下土層依次為:(1)中砂,厚,潛水面在地表以下1m處,飽和重度 ;(2)粘土隔離層,厚,重度;(3)粗砂,含承壓水,承壓水位高出地表(取)。問地基開挖深達 1m 時,坑底有無隆起的危險 若基礎埋深,施工時除將中砂層內地下水位降到坑底外,還須設法將粗砂層中的承壓水位降幾米才行【解】 (1)地基開挖深1m時 持力層為中砂層承壓含水層頂面以上土的總覆蓋壓力:20×119×2=58kPa承壓含水層頂部凈水壓力:10×(2+2+2)=60kPa因為 58<60 故坑底有隆起的危險!(2)基礎埋深為時承壓含水層頂面以上土的總覆蓋壓力:20

2、15;19×2=48kPa承壓含水層頂部凈水壓力=10× 得: ;故,還應將承壓水位降低 =。2-2 某條形基礎底寬 b=,埋深 d=,地基土為粘土,內摩擦角標準值 =20°,粘聚力標準值 =12kPa,地下水位與基底平齊,土的有效重度 ,基底以上土的重度。試確定地基承載力特征值 。【解】 根據題給條件可以采用規范推薦理論公式來確定地基的承載力特征值。由=20°查表2-3,得因基底與地下水位平齊,故取有效重度,故:地基承載力特征值2-3 某基礎寬度為2m,埋深為1m。地基土為中砂,其重度為18kN/m³,標準貫入試驗錘擊數N=21,試確定地基承

3、載力特征值。【解】 由題目知,地基持力層為中砂,根據標貫錘擊數N=21查表2-5,得:因為埋深大于d=1m>,故還需對進行修正。查表2-5,得承載力修正系數,代入公式(2-14)得修正后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為:2-4 某承重墻厚240mm,作用于地面標高處的荷載,擬采用磚基礎,埋深為。地基土為粉質粘土,。試確定磚基礎的底面寬度,并按二皮一收砌法畫出基礎剖面示意圖。 【解】 因為基礎埋深d=>故需先進行地基承載力深度修正,持力層為粉質粘土,查表2-5得 ,得修正后的地基承載力為:此基礎為墻下條形基礎,代入式2-20得條形基礎寬度:m為符合磚的模數取b=,磚基礎所需的臺階數為:所以按二皮

4、一收砌法的基礎截面如圖所示:2-5 某柱基承受的軸心荷載,基礎埋深為1m,地基土為中砂,。試確定該基礎的底面邊長。 【解】 因為基礎埋深d=>故需先進行地基承載力深度修正,持力層為中砂,查表2-5得 ,得修正后的地基承載力為:柱下獨立基礎代入公式2-19,基礎底面邊長:m取基底邊長為。2-6 某承重磚墻厚240mm,傳至條形基礎頂面處的軸心荷載。該處土層自地表起依次分布如下:第一層為粉質粘土,厚度,;第二層為淤泥質土,厚度,;第三層為中密中砂。地下水位在淤泥質土頂面處。建筑物對基礎埋深沒有特殊要求,且不必考慮土的凍脹問題。(1)試確定基礎的底面寬度(須進行軟弱下臥層驗算);(2)設計基礎

5、截面并配筋(可近似取荷載效應基本組合的設計值為標準組合值的倍)。 【解】 (1)確定地基持力層及基礎埋深考慮到第二層不宜作為持力層并結合“寬基淺埋”的設計原則,確定第一層粉質粘土作為持力層,其下第二層為軟弱下臥層,故可按最小埋深條件確定基礎埋深d=。(2)初步確定基礎底面尺寸因為d=故不需要進行地基承載力特征值埋深修正,即:=130kPa。磚下條形基礎代入公式2-20得基礎寬度m取=<3m,故無需再進行寬度修正。 (3)軟弱下臥層承載力驗算 由,查表2-7得。 下臥層頂面處的附加應力為: (可以) (4)基礎設計 依題意采用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采用C20混凝土,鋼筋用HPB235級,。

6、基礎埋深為荷載設計值 基底凈反力 基礎邊緣至磚墻計算截面的距離 m基礎有效高度 取基礎高度mm,mm(mm)。配鋼筋,墊層用C10混凝土。 2-7 一鋼筋混凝土內柱截面尺寸為300mm×300mm,作用在基礎頂面的軸心荷載。自地表起的土層情況為:素填土,松散,厚度,;細砂,厚度,標準貫入試驗錘擊數N10;粘土,硬塑,厚度較大。地下水位在地表下處。試確定擴展基礎的底面尺寸并設計基礎截面及配筋。 【解】 (1)確定地基持力層 根據承載力條件,及最小埋深的限制,綜合“寬基淺埋”的設計原則,選擇細沙層作為持力層(素填土層厚度太小,且承載力低;硬塑粘土層埋深太大不宜作持力層) (2)確定基礎埋

7、深及地基承載力特征值 根據基礎盡量淺埋的原則,并盡量避開潛水層,可取埋深=。查表2-5,得細砂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為: (3)確定基礎底面尺寸 m取m。 (4)計算基底凈反力設計值 (5)確定基礎高度 采用C20混凝土,鋼筋用HPB235級,。取基礎高度mm,mm。因m<b=,故按式(2-57)作沖切驗算如下: (可以)(6)確定底板配筋。本基礎為方形基礎,故可取 配鋼筋雙向,。 2-8 同上題,但基礎底面形心處還作用有彎矩。取基底長寬比為,試確定基礎底面尺寸并設計基礎截面及配筋。 【解】 可取基礎埋深為,由上題知地基承載力特征值。 (1)確定基礎底面尺寸 考慮到荷載偏心作用,可將軸心

8、荷載下所得到的基底面積之增大30得初選基底面積:取邊長比n=得基礎寬度:m,取m。m 驗算偏心距:(可以)(可以)(2)計算基底凈反力設計值 平行于基礎短邊的柱邊-截面的凈反力: (3)確定基礎高度 采用C20混凝土,鋼筋用HPB235級,。取基礎高度mm,mm。 因,故按式(2-57)作沖切驗算如下(以取代式中的): (可以) (4)確定底板配筋 對柱邊-截面,按式(2-65)計算彎矩: 配鋼筋,平行于基底長邊布置。 按構造要求配筋,平行于基底短邊布置。 如圖所示3-4 以倒梁法計算例題3-1中的條形基礎內力。【解】 (1)用彎矩分配法計算肋梁彎矩沿基礎縱向的地基凈反力為: 邊跨固端彎矩為:

9、 中跨固端彎矩為: 1截面(左邊)伸出端彎矩: 節點1234分配系數 0 0固端彎矩 分配結果(kN·m) 1011-1011 10111011 (2)肋梁剪力計算1截面左邊的剪力為: 計算1截面的支座反力 1截面右邊的剪力: 取23段作為脫離體:按跨中剪力為;零的條件來求跨中最大負彎矩: 23段對稱,最大負彎矩在中間截面: 由以上的計算結果可作出條形基礎的彎矩圖和剪力圖 344 344 彎矩圖M(kN·m)1011 1011 剪力圖V(kN) 補充題:設一箱形基礎置于粘性土()地基上,其橫剖面上部結構及上部結構荷重如圖,上部結構總重為48480KN,箱形基礎自重為18000KN,箱形基礎及設備層采用C20混凝土,上部結構梁、柱采用C30混凝土,框架柱×,框架梁×,求矩形基礎縱向跨中的整體彎矩。【解】 (1)箱型基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