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文學三十年第一章文學思潮與運動(精)_第1頁
現代文學三十年第一章文學思潮與運動(精)_第2頁
現代文學三十年第一章文學思潮與運動(精)_第3頁
現代文學三十年第一章文學思潮與運動(精)_第4頁
現代文學三十年第一章文學思潮與運動(精)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章文學思潮與運動(一一、文學革命的發生與發展1917年文學革命標志著古典文學的結束,現代文學的起始。條件:文化基礎:晚清以來的文學變革的態勢與思想資源。(傳統文學內部結構 調整清末民初域外小說翻譯大盛。報刊大量創辦 社會基礎:科舉廢除,知識分子的角色轉變。現代稿費制度規范化1911年辛亥革命結束了封建帝制。軍閥混戰,政治局面混亂,無法進行嚴密思想控制。中國民族工業得到發展,為中國近代化運動提供物質基礎。 直接推動:新文化運動:本質上是企求中國現代化的思想啟蒙運動。抨擊了中國傳統封建思想。(存在偏激部分廣泛引進和吸取運用西方文化。北大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文化學術氛圍。過程:開始:胡適發表

2、文學改良芻議,提出 八事”初步闡明了推行白話文立場。須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須講求文法,不作無病之呻吟務去濫調套語,不用典。不講對仗,不避俗字俗語評價:1.是在對中西文學深入研究的基礎上的深入認識,對文學發展規律的總結符合世界文學發展的趨勢。2以形式為重點,強調文學內容與形式的雙重改革。陳獨秀發表文學革命論,提出 三大主義”。周作人發表人的文學,提出以人道主義為文學之本。和復古逆流的辯論:批判黑幕小說和鴛鴦蝴蝶派以及舊戲曲文化保守主義(國粹家林紓對新文學的攻擊與學衡派”新文學保守主義的辯論。(文學革命的激進性與甲派”政治復古逆流的論爭在與守舊派的反復論爭中,新文學運動的理論逐漸完善清晰。新文學

3、運動是在激進而浮躁的歷史氛圍中發生的,難于思考文化轉行和選擇的復雜性,也難于接受對 立面某些可能正確的意見。新文學運動的成果:最重要成果:白話文的全面推廣外國文學思潮的涌入和新文學社團的蜂起文學理論建設取得初步成果文學創作取得引人注目的實績。文學革命的歷史意義:思想意義:否定封建,提倡民主和科學,進行思想啟蒙文學觀念:白話文,人”的文學,審美多樣聯結中外:繼承中國文學傳統,吸取了外國文學營養,形成開放態勢。形象更新:帝王將相、佳人才子的文學形象被平民百姓所取代。文學革命的局限:缺乏對具體事物的具體分析、具體對待的歷史主義態度。初期存在著偏激情緒和簡單化傾向范圍局限于小資產階級的圈子內,未能真正

4、廣泛普及到工農大眾中。二、外國文藝思潮的涌入和新文學社團的蜂起外國思潮的影響:文學革命是文學發展自身孕育的結果,是社會變革和文化轉型的產物,而外國文 藝思潮的影響,則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外因。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深受歐美詩壇意象主義運動影響。陳獨秀的文學革命論中的三大主義是以十九世紀西方資產階級文學作為藍 本。周作人的人的文學完全是以西方資產階級人道主義為基礎,直接理論來源 是日本文壇 白樺派”人道主義文學理論。李大釗在什么是新文學中對歷史唯物論的初步解釋,是接受了馬克思主義 理論和俄國現實主義文學觀點的影響。新文學社團的蜂起:受不同文藝思潮和藝術方法影響的不同創作的作家群 ,各自聚集為文學社團。文

5、學研究會:1921年周作人注重文學的社會功利性,注重對社會黑暗的揭示,表現新舊沖突,寫法偏向十九世 紀俄國和歐洲現實主義,也借鑒自然主義。創造社:1921年郭沫若郁達夫傾向于啟蒙主義和浪漫主義,主張 為藝術而藝術”要求文學忠實表達作者內心 感受,重視文學的美學作用,也注重文學表達時代的使命”。以1925年為界,后期轉向 表同情于無產階級”的革命文學。創造了現代文學史上浪漫主義的一個高峰。新月社:1923年胡適徐志摩聞一多梁實秋思想上傾向自由主義,前期提倡新格律詩,致力于新詩藝術形式探索,提出三 美”建筑美、音樂美、繪畫美,促使新詩藝術走向成熟。語絲社:1924年語絲周刊周作人魯迅錢玄同林語堂多

6、發表針砭時弊的雜感小品,創造了著重社會批評的隨筆文體,在現代散文發展 中產生重大影響。淺草社:1922年淺草季刊致力于介紹外國文學,多抒寫知識青年苦悶的生活和憂郁情感,富于感傷色彩。三、新文學初期理論建設就文學革命整體而言,是理論現行,即先有輿論倡導,再有創作實踐。在文學革命醞釀、發動和發展的過程中,先驅者始終在探討如何建設新型文學 核心是文學現代化問題最初的理論思考集中在為文學革命(白話文運動尋找根據,代表作有文學改良 芻議和文學革命論等,都體現了一種共識,就是堅信文學革命體現了歷史發展 的趨勢。代表人物:胡適:對新文學理論建設的貢獻主要是在語言、形式及思想內容方法上的貢 獻。代表理論:白話

7、文學”和 歷史的文學觀念”論,兩者相輔相成,構筑了文學革命指 導思想的基本架構。 一時代有一時代之文學”文學革命理論:文學歷史只是一部文學形式新陳代 謝的歷史,文學是表達時代情感思想的工具,工具僵化了,必然要被替換。 文學改良芻議:具體提出從 八事”入手,實現文學變革,從工具”語言形式 角度肯定白話文的合理性,作為擺脫舊文學,創建新文學的突破口。 對傳統文學的思考:整理國故”主張對過去的文化進行整理,吸取精華。力圖 對傳統文學進行現代化闡述。新文學的思想方法:重視宣揚個性主義,主張寫實主義,提出 詩體解放”成就:正是胡適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主要貢獻白話文的運用迅速增長,終于取 代了文言文在書面

8、表述上的支配地位,也開辟了現代中國文學的嶄新紀元。周作人:新文學的思想建設。代表理論:人的文學”標示了新文學區別于舊文學的本質特征,要求新文學必須以 人道 主義”為本,觀察社會問題,描寫社會問題,根本目的在于助成人性健全發展。 平民文學”:人的文學”的具體化,提出以通俗的白話文學語體描寫人們大眾 的真實情狀,強調文學是人性的,是人類的,也是個人的。 后期反思 人的文學”的功利性提出 自己的園地”強調尊重創作個性,這對新 文學初誕生時的功利主義有著清醒地制約作用。對現代散文問題的理論確認:1921年,周作人發表美文,將那種以抒情敘事的 藝術性散文作為美文,實際上闡明了藝術性散文的文類品格。文學革

9、命的其他代表貢獻魯迅主張白話文運動應當以 灌輸正當的學術文藝”為第一事;沈雁冰提出相對 完整的 為人生”文學觀;李大釗用馬克思主義闡釋新文學;郭沫若注重內在情感的 自 我表現”說。四、文學創作潮流和趨向五四”時期,新舊思潮交戰,東西方文化碰撞,造成了紛繁多變的文學現象,縱觀這 一時期的創作,也可以發現一些文學共同趨向。理性精神的顯現注重將文學作為改造社會人生的工具,強調以現代科學與民主的精神去指導改 造社會人生的工具,所以使第一個十年的現代文學具有強烈理性批判色彩。現實主義作家重在對封建制度的徹底揭露和批判,對傳統思想進行價值重新估 定。浪漫主義作家也往往在表現自我的同時,也用批判的眼光探求人

10、生社會。作家們對人的生存價值以及人生觀的探討,表明中國新一代作家開始有了現代 意味的自我認識。理性批判精神和理性探索精神,貫穿于第一個十年幾乎所有作 品。在這種理性精神影響下,中國涌現了一批濃厚理性色彩的文學作品不過這種理性精神,并沒有形成自己獨有的哲學思想,很快被社會現實所淹沒,沒 有形成歐洲那樣純粹的思辨思維。(局限于現實感傷情調的流行新文學的第一個十年,籠罩于整個文壇的氣氛主要是感傷的。許多文學作品在 抒發對美好理想的熱情追求的同時,仍然伴隨著沉郁感傷的情緒。感傷成為了這時期新文學的一種精神標記,映照著五四”歷史轉折時期的社會 普遍心理。現代意識促使青年追求人生價值和美好理想 ,但現實的

11、壓迫又讓他們感 到苦悶和失望。感傷作為一種普遍的文學現象,主要反映著中國知識分子艱難追求新生的精神 歷程。它與一代人最深刻的焦慮和思索聯接在一起,預示著一個新的歷史巨大起步, 是現代中國民族和文學進入歷史青春期時必有的情感標記和心理氣氛。個性化的追求五四”時期是提倡個性解放,鼓勵個性發展的年代。自我表現”成為自覺的文學追求,作品帶有較強的主觀性,以至于某些作品中的 人物形象,和作家個人形象甚至難以區分。這時期的小品散文成就遠遠在小說戲曲等其他文體之上,就是因為小品散文是 不拘一格的問題,最適合作家表現作家個性。標新立異,突出個性,是所有作家的藝術追求,在一個文體尚不夠成熟的時代,作家 的風格卻是千姿百態的。多種創作手法的嘗試新文學受到歐洲尤其是俄國現實主義影響頗深,但是 五四”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