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與人生》第一單元練習_第1頁
《哲學與人生》第一單元練習_第2頁
《哲學與人生》第一單元練習_第3頁
《哲學與人生》第一單元練習_第4頁
《哲學與人生》第一單元練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哲學與人生第一單元練習題一、單項選擇題1、“哲學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這句話說明( )A、學會哲學,生活就一定會更美好 B、哲學是藝術的一個種類C、哲學與生活相互作用、相互決定 D、哲學對人們的生活有指導作用2、哲學的兩個基本派別分別是( )A、有神論和無神論 B、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C、唯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 D、宿命論和唯意志論3、“按圖索驥”這一成語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 )A、要繼承前人經驗,不能割斷歷史 B、要重視實踐,不能思想僵化C、要發揮能動性,不能消極等待 D、要從實際出發,不能迷信書本4、中國古代思想家荀況指出:“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2、天不為人之惡寒也輟冬,地不為人之惡遼遠也輟廣。”這主要強調規律是( )A、發展變化的 B、事物本質的必然的聯系C、事物發展過程自身固有的 D、可以被人們認識和利用的5、“揠苗助長”的寓言故事告誡我們,想問題、辦事情( )A、要不斷地發現、揭示規律B、發揮主觀能動性必須以尊重客觀規律為基礎和前提C、要敢于創新,堅持與時俱進D、只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就沒有做不成的事情6、俗話說:“劈柴不照紋,累死劈柴人”。這說明( )A、尊重客觀規律是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B、客觀條件制約著主觀能動性的發揮C、按規律辦事常常是事半功倍D、人們辦事有無成效,取決于主觀能動性發揮的程度7、厄爾尼諾是太平洋赤道地區因海洋和

3、大氣相互作用失去平衡出現的一種全球氣候異常現象。由于人類活動對地球環境的破壞使它發生的頻率越來越快,引起了海嘯、暴雨、干旱等自然災害,對人類的危害也越來越大。這表明( )A、人類改造自然的活動完全是被動的 B、人不能利用和改造自然C、人在自然規律面前無能為力 D、人的活動要受到自然規律的制約8、客觀實際是人生選擇的前提和基礎,我們做任何事情,只能從自己的基礎和條件出發。這個觀點表明( )A、人生選擇、人的活動要受到自身條件的制約B、人不能改善人自身在整個世界中的地位C、人的自身條件是先天形成的,不可能得到改變D、只要外部條件具備,人就可以實現自己的發展9、人區別于動物的根本特點是( )A、能夠

4、改變環境 B、有心理活動 C、具有自覺能動性 D、能反映外部事物10、規律是客觀的,但是人們在規律面前不是消極被動的,而是能夠( )A、能動地改造規律 B、能動地創造規律C、能動地認識和利用規律 D、能動地消滅規律11、根據唯物主義要求,我們想問題、辦事情的基本出發點是( )A、一切從人民群眾的愿望出發 B、一切從實際出發,使主觀符合客觀C、一切從領導的決策出發 D、一切從書本出發12、從整個物質世界來看,一切都處在運動中,沒有不運動的物質。這說明運動是( )A、普遍的、無條件的、絕對的 B、普遍的、有條件的、相對的C、普遍的、無條件的、相對的 D、普遍的、有條件的、絕對的二、多項選擇題1、下

5、列說法蘊含客觀規律性和主觀能動性辯證關系的有( )A、量力而行,盡力而為 B、人有多大膽,地有多高產C、把革命精神和科學態度結合起來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2、下列選項中主張發揮主觀能動性,表現積極進取、自強不息精神的有( )A、沒有比人更高的山峰,沒有比腳更長的道路 B、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C、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 D、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3、關于主觀能動性和客觀規律的關系,正確的表述有( )A、尊重客觀規律就不能發揮主觀能動性B、發揮主觀能動性就不能尊重客觀規律C、尊重客觀規律是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基礎和前提D、只有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才能認識和利用客觀規律4、規律的客觀性是指(

6、 )A、規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B、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C、規律是事物或現象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系 D、規律既不能創造也不能消滅5、“刻舟求劍”的寓言故事中,那個楚國人的做法錯在( )A、承認了事物之間的聯系 B、否認了事物是運動的C、用靜止的觀點看問題 D、承認了船、水、劍是客觀存在的6、要選擇適合自己發展的人生道路,應該( )A、自己想怎樣選就怎樣選B、客觀地認識自己,使主觀愿望符合客觀實際C、由父母或家中親人決定D、了解社會發展的實際,使主觀愿望適應時代需要三、解釋名詞1、發展2、新事物3、規律4、聯系5、一切從實際出發四、問答題1、哲學有哪兩大基本派別?它們各自的主張是什么?

7、2、人生路是自己走出來的,因此我們要敢于行動,善于行動。怎樣才能做到敢于行動和善于行動?3、對“心想事成”這一成語的含義,甲乙二人從哲學上進行了分析。甲認為“心想”是“事成”的前提,因此,心想一定可能事成。乙認為事情是人做出來的,不是想出來的,因此,心想不一定能事成。你認為甲乙二人誰的觀點正確?為什么?五、論述題結合有關事例論述自信自強對人生發展的作用。哲學與人生第二單元練習題一、單項選擇題1.“城門失火, 殃及池魚”這一成語包含的哲學道理是( )A 、一切事物總是和其他事物有條件地聯系著 B、一切事物總是和其他事物無條件地聯系著C、事物是變化發展的 D、意識反作用于物質2.孟子說:“天時不如

8、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這種說法說明了( )A、 人際和諧的重要性 B.物質決定意識C.事物是變化發展的 D.客觀決定主觀 ,主觀反映客觀3.“只要你對著飛馳的流星許個愿,你的愿望就能實現。”這種說法( )A、 肯定了聯系的普遍性和多樣性 A、揭示了意識能夠正確反映客觀事物C、否定了意識的能動作用 D、忽視了聯系的客觀性4.當前,在大大小小的城鎮飯店里,為了減少疾病傳染機會,人們都實行一次性衛生筷,有關專家指出,這隨手一扔的不是一雙雙木筷,而是一片森林!專家的看法體現的哲理是( )A. 物質世界是客觀的 B.意識是物質的反映 C.事物是普遍聯系的 D.世界是變化發展的5.“君子之交淡如水”,說明

9、人際交往要( )A.適度 B.互惠互利 C.因人而異的 D.主動熱情6.“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這句話蘊含的哲理是( )A、 新事物代替舊事物是客觀世界發展的普遍規律 B、事物的發展是量變與質變的統一C、事物發展的曲折性是不可避免的 D、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7.新出現的事物不一定都是新事物,這是因為新出現的事物不一定都是( )A. 符合事物發展規律的 B、強大和完善的C、吸取了舊事物的精華 D、有新的名稱和旗號8.“言今日難于前日,安知他日不難于今日乎?”對這句話的正確理解是( )它揭示了新事物發展的道路是艱難曲折的它肯定了新事物的發展是一帆風順的它不懂得前進性與曲折性

10、的統一是一切新事物發展的途徑它看不到新事物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A. B. C. D.9.某中學召開“關于京劇的前途和命運”的討論會,會上同學們各抒己見,爭論激烈。下列觀點中正確的是( )A、 京劇太古老了,已失去了觀眾,應當淘汰B、 京劇是國粹,應結合時代特點加以發展,推陳出新C、 京劇節奏太慢,跟不上時代節奏,應任其自生自滅D、 京劇是傳統文化精華,沒有必要進行改革10.唐代詩人劉禹錫在一首詩中寫到:“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這句詩說出了這樣一條哲理( )A. 新舊事物是普遍聯系的B. 事物發展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C. 事物是不斷發展的,舊事物阻擋不住新事物的產生和成長D. 事

11、物內部的矛盾是推動事物發展的原因11.如果說人生是一首優美的樂曲,那么痛苦則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音符;如果說人生是一望無際的大海,那么挫折則是一朵驟然翻起的浪花;如果說人生是湛藍的大海,那么失意則是一片漂浮的白云。運用辯證觀點看這首小詩,我們領悟到( )A. 矛盾著的兩個方面相反相成 B、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C、部分影響著整體,制約著整體功能的發揮 D、意識對于人體生理活動具有調節和控制作用12.塑料袋出現百年以后,被人們稱為“人類最糟糕的發明之一。”目前,我國每天要用掉各種塑料袋20億個以上,塑料帶在給人們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成為“白色污染”的禍首,嚴重危害了自然環境。這表明( )

12、任何事情都有好有壞 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 任何事物都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A、 B. C. D. 13.有一則寓言:刺猬曾經上過很多次當,于是不再相信任何一個表示友好者,長了一身刺來保護自己。刺的效果當然明顯,只是從此刺猬失去了很多好友。這則寓言說明的哲學道理有( )A. 事物具有兩面性 B.任何事物都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C.事物是普遍聯系的 D.矛盾雙方依據一定的條件互相轉化14.哲學上所說的對立是指( )A.矛盾雙方互相依存 B、矛盾雙方互相對抗C. 矛盾雙方互相分離 D.矛盾雙方依據一定的條件互相轉化15.不能把政治用語的斗爭等同于哲學意義上的斗爭。這主要是

13、因為( )A政治上講的斗爭和哲學上講的斗爭是兩個不同的概念B政治用語斗爭是絕對的、無條件的,而哲學意義上的斗爭是相對的、有條件的C政治上講的斗爭僅僅是矛盾斗爭的一種具體表現,而不能概括事物矛盾斗爭的全部內容D政治用語的斗爭是看得見的,哲學意義上的斗爭是看不見的二、理解說明題 (30分) 1. 據人民日報報道,天津市薊港鐵路在征地拆遷補償中,由于薊縣有關部門在評估中不講原則,弄虛作假,慷國家之慨,使大筆拆遷補償費落入了個人腰包,使國家和集體的財產蒙受了不小損失,嚴重損害了國家和集體的利益。后該部門有關人員受到黨紀國法的處罰,斷送了自己的美好前程。運用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的辯證關系分析上述材料中的錯

14、誤做法,并說明對我們的人生成長有 何啟示? 2. 各抒己見有人說:“只要你有一顆不屈的靈魂,腳下總會有一片堅實的土地。”的確,人們最容易放下的是斗志,人們最難挫敗的恰恰是精神,只要斗志不消,壯心不移,我們應該相信,逆境和挫折不過是對弱者的挑釁,對強者而言,逆境和挫折只是礫石。你同意此觀點嗎?請談談你的看法。3.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互聯網不可阻擋地走進了人們的生活。對此人們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認為,在網上發郵件、查詢資料、下載軟件、購物等,大大拓展了人們的視野,豐富了人們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有些人則認為,網上出現了一些虛假信息、不健康的內容,對人們的精神世界帶來了消極影響。更為嚴重的是,有些

15、學生沉迷于網吧中,嚴重影響了學業和身心健康。(1) 運用辯證法的相關知識對上述兩種看法進行分析。(2) 對互聯網存在的弊端,你認為應該如何治理? 三 、簡答題 (25分)1.有人說“人多力量大”。也有人說“人多力量未必大”。 (8分)2.為什么有的人說,“機遇總是擦肩而過”。我們應怎樣正確對待機遇? (9分)3. 如何正確處理內因與外因的關系,促進人生發展? (8分)哲學與人生第三單元練習題一、填空題1、實踐是認識的 ,是認識發展的 。2、本質與現象是既 ,又 的 關系。3、任何現象都從一定方面表現 ,任何本質都是通過 表現出來。4、創新思維的基本方法: 、 、 、 。5、現象有 、 和 之分

16、。6、把握事物的本質,必須把握科學的 方法。7、 是認識的初級階段, 是認識的高級階段,哲學上的思維方法特指以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為目的的 認識方法。8、辯證思維的主要方法有 、 、 。9、 是一個民族的靈魂。10、21世紀的競爭,實際就是 和 的競爭,歸根到底是具有創新能力的高素質 的競爭。二、單項選擇題1、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活動是 ( )A、意識 B、思想 C、實踐 D、認識2、下列對認識和實踐關系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B、認識是在實踐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C、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D、認識決定實踐,實踐對認識有反作用3、“發明大王”愛迪生,經過了8000多次失敗,

17、才發明了1000多件新產品。這說明 ( )A、成功的獲得不經過失敗是不可能的 B、失敗是成功之母,成功和失敗相互依存C、要獲得成功,付出的代價太大了 D、經過失敗就一定可以獲得成功4、下列對事物本質的認識,正確的是 ( )A、本質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聯系 B、本質是能被我們的感官和儀器觀察到的C、本質是事物的根本性質和內部聯系 D、事物的本質隱藏在里面,不需要探究5、下列屬于現象的是 ( )A、萬有引力 B、地球的自轉C、太陽從東邊升起,從西邊落下 D、植物的新陳代謝6、下列現象中是真相的是 ( )A、晚上看到皓月當空 B、筷子半截插入水中,外面看是彎曲的C、軍事上的“聲東擊西” D、太陽是

18、發光的7、下列關于創新能力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 B、創新能力是培養科學思維方法C、創新能力是與生俱來的,后天是無法提高的 D、一個人的創新能力將決定他未來的發展前途8 、人們常說:“會看的看門道,不會看的看熱鬧。”這里的“門道”“熱鬧”從哲學上講分別是( )A、現象和本質 B、本質和現象 C、客觀和主觀 D、主觀和客觀9、“知人知面不知心”主要是告誡我們:( )A、知人知面就行了 B、一個人的外表容易認識 C、只認識外表就可以D、不要輕信一些人的外表,要透過其外表看其本質。10、“實踐是知識的母親,知識是生活的明燈”。這句諺語的哲學寓意是( )A、學習知識比實踐更

19、重要B、在實踐基礎上形成的正確認識能夠更好也指導實踐C、有時候實踐比認識重要,有時候知識比實踐重要D、知識既源于書本,又源于實踐11、水有三態:液態、氣態和固態,但都是氫和氧原子結合成的,其分子式都是H2O。這一自然科學常識包含的哲學道理是( )A、現象和本質是統一的 B、現象和本質是對立的C、認識了現象就等于認識了本質 D、現象和本質既有區別又有聯系三、多項選擇題1、下列屬于實踐的特性的是 ( )A、客觀性 B、目的性 C、歷史性 D、方向性2、“不讓下田怎會耕田”充分說明 ( )A、實踐和認識是辯證統一的B、認識依賴于實踐,離開實踐,認識就不可能產生 C、要想獲得正確認識,必須要親自實踐D

20、、下田實踐是獲得耕田認識的前提3、要想讓失敗轉化為成功,就必須 ( )A、正視失敗,承認失敗 B、回避失敗,無視失敗C、把失敗看作一種財富 D、切實加強學習,提升素質4、下列屬于現象與本質的區別的是 ( )A、現象是表面的特征,本質是根本性質 B、現象是多變的,本質是穩定的C、現象是個別的,本質是共同的東西 D、現象和本質沒有明顯的區別5、科學思維方法 ( )A、是人們正確認識事物的工具 B、必須以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為指導C、要求我們運用辯證思維的方法 D、它能引導我們正確地認識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四、判斷題1、認識是實踐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又要回到實踐中去 ( )2、從實踐到認識就是認識事物的

21、最高標準 ( )3、現象與本質是根本對立的,沒有統一性 ( )4、人的認識能力的高低突出表現在能否透過現象把握本質上 ( )5、明辨是非,是做人的基本條件 ( )五、簡答題1、人生發展是一個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實踐過程,只有做到知行統一 ,才能體驗人生的成功。試回答,青年學生怎樣才能做到知行統一?2、在復雜的社會中,怎樣才能透過現象認識事物的本質?3、中職學生應如何培養創新精神?哲學與人生第四單元練習題一、選擇題1、社會的發展是由 作用決定的。A、某個小團體 B、某個杰出人物 C、一個機構 D、無數人共同的想法2、下列關于理想信念的關系正確的是( )A、信念是人們對自己所追求的理想目標表現出來

22、的孜孜以求的,不懈奮斗的意志力B、信念是理想的延伸和體現C、信念是理想的基礎和支撐D、信念是人們在一定認識基礎上確立的對某種思想和理想堅信不疑并身體力行的一種狀態3、信念對實現理想的重要作用有( )A、戰勝各種困難的支撐力量 B、精力集中的凝聚力量C、持之以恒的穩定力量 D、聚集各方的感召力量4、人在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是( )A、科學技術 B、文化知識 C、物質資料的生產 D、經濟建設5、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矛盾是( )A、生產力和上層建筑的矛盾 B、生產關系和經濟基礎的矛盾C、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 D、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的矛盾6、個人活動與社會發展的關系是( )A、相互聯系 B、相互促進

23、C、相互依存 D、相互制約7、人生目標對人的發展有哪些作用( )鼓舞作用約束作用明確前進的方向,規劃一個人的發展鞭策作用激發人的潛能A、 B、 C、 D、8、下列關于人生目標的說法正確的是( )A、人生目標就是明確的努力方向B、人有什么樣的目標,就是怎樣的人C、人生活動動機的表現,那一個人想要做什么,成為怎樣的人D、以上說法都對9、社會歷史的發展有其客觀規律性,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是( )A、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 B、社會發展的基本矛盾C、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 D、歷史發展的基本矛盾10、理想實現的主觀條件是( )A、堅定的信念 B、頑強的意志 C、自覺的責任 D、以上答案都正確11、下列

24、對理想,對人生發展作用的說法錯誤的是( )A、理想指引人生前進的方向 B、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C、理想對人生發展起阻礙作用 D、理想是人生進步的力量源泉12、要樹立正確的信念就要( )A、有熾熱的感情 B、要刻苦學習C、要有良好的精神狀態和行為狀態 D、保持相對穩定二、判斷題1、理想的實現只需要具備主觀條件,不需要具備客觀條件 ( )2、社會發展是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中實現的( ) 3、個人理想包括生活理想、職業理想、道德理想和政治理想 ( )4、社會主義社會是我們的最高理想 ( )5、判斷人生目標的正誤最重要的是看是否對個人有利 ( )6、信念具有復合性,穩定性,多樣

25、性和復雜性等特點 ( )7、責任是指分內應做之事,做好應當做好的工作 ( )8、正確確立人生目標,不必完全投身于學習和實踐中 ( )三、簡答題1、如何確立崇高的人生理想?2、社會理想和個人理想的關系是怎樣的?哲學與人生第五單元練習題一、填空題1.人的屬性有( )和( )。2.人的自然屬性是人生存發展的( )。3.人的社會屬性在人的社會生活方面的特點:( )。4.個人和集體是( )( )的。5.人身的價值包括( )。 6.個人的素質包括( )( )( )。7.勞動是體現人的( )、( )。8.人的全面發展和自由發展是( )。9.人的全面發展包括( )( )( )。10.社會進步有兩方面含義:(

26、)。二、名詞解釋1.人的個人價值:2.人的社會價值:3.個性自由:4.人的全面發展:三、單項選擇題1.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是( )A、生產力要適應生產關系的發展B、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狀況,上層建筑一定要適應經濟基礎的狀況C、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D、經濟基礎要適應上層建筑的狀況2.下列對于人生目標的理解,錯誤的是( )A、人生要有目標 B、人生目標應該遵循歷史的發展規律C、人生目標對于個人的成長有著重要的作用 D、人生目標只有正確的沒有錯誤的3.下列關于對意志的說法正確的是( )A、意志是天生就有的,不需要培養 B、意志是脆弱的C、意志是實現理想必要的客觀條件 D、頑強的意志需

27、要經過刻苦訓練才能形成4.下列關于理想與信念的關系說法錯誤的是( )A、理想與信念密切聯系又有區別 B、理想是信念的延伸和體現C、信念是理想的基礎和支撐 D、理想與信念毫無聯系5.人的本質屬性( )A、自然屬性 B、社會屬性 C、階級屬性 D、物質屬性6.人生價值包括兩個方面,它們是( )A、人的經濟價值和政治價值 B、人的物質價值和精神價值C、人的潛在價值和現實價值 D、人的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7.“生不逢時”所包含的哲學道理( )A、人生價值的實現需要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 B、人生價值的實現需要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C、人生價值的實現首先需要一定社會歷史條件 D、人生價值的實現需要發揮主觀能動性8

28、.社會進步的最高目標是( )A、人的全面而自由發展 B、實現共產主義C、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D、實現共同富裕四、多項選擇題1.下列對人的社會價值與自我價值的辯證關系的說法,正確的有( )A、社會中的每個成員,都應為社會創造財富,實現個人的社會價值B、社會必須根據每個人對社會的貢獻程度,對每個人需要給予相應的滿足,從而實現人的自我價值C、社會價值與自我價值毫無關系 D、社會價值是人的根本價值,是自我價值實現的基礎2.個人對社會的貢獻是多方面的,但歸根結底是( )A、物質貢獻 B、精神貢獻C、思想道德方面的貢獻 D、文化教育方面的貢獻3.下列對個人與社會的關系

29、,說法正確的有( )A、個人是社會中的個人,個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B、社會是由個人組成的,任何社會的存在和發展都是每個人及其集體努力的結果C、社會起著根本的、決定的作用 D、個人可以離開社會而獨立存在五、簡答題1.人的社會屬性的內涵有哪些?2.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哲學與人生檢測題(一)一、填空題1、本質與現象是既( ),又( )的( )關系。2、“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說明( )。3、( )是認識事物的根本方法。4、事物的現象有( )、( )、( )的區別。5、( )與( )構成當代思維方法的主要框架。6、創新思維的基本方法:( )、( )、( )、( )。7、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

30、:(1)( );(2)( )。8、( )的矛盾、( )的矛盾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9、個人理想是( )向往和設想。10、社會理想是( )要求和設想。11、信念是( ),對某種( )深信不疑,并把它奉為自己的( ),( )的精神狀態。 12、一個意志活動的完成大致要經過( )、( )、( )。13、社會責任感的形成離不開( )、( )、( )。14、人存在雙重進化:( )和( )。15、在討論人的本質時,既要看到( ),又要注意其中的( )。16、個人價值是指( );社會價值是指( )。17、對人的價值的評價,主要是看( )。18、( )是一切價值的源泉。19、人的全面發展不只是指( ),更是指

31、( )。二、單選題1、“一葉知秋”是運用( )的結果。A、發散思維 B、原點思維 C、聯動思維 D、逆向思維2、“窺一斑而知全豹”是( )的例子。A、發散思維 B、聯動思維 C、原點思維 D、逆向思維3、下列各項正確的是( )。A、歷史事件有重復性 B、歷史現象是個別的、具體的、不可重復的C、歷史現象是獨一無二的 D、歷史必然性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4、我們每個人在社會生活中確立目標、開展行動,都需要明確( )所在。A、國家利益 B、集體利益 C、自己的利益 D、他人的利益5、關于個人理想錯誤的是( )。A、有主觀性 B、有個體差異性 C、有實現可能性 D、有超越性6、人的本質是( )A、人的

32、自然屬性即食欲、情欲、求生欲 B、自私就是人的本質C、追求自由 D、社會關系的總和三、多選題1、同自然規律一樣,社會發展規律也具有( )。A、創造性 B、客觀性 C、重復性 D、普遍性2、歷史規律的特點( )。A、形成于人的實踐活動之中 B、通過人的有目的有意識的活動才能體現出來C、主要表現為統計規律 D、具有主觀性3、生產力是( )。A、最革命、最活躍的因素 B、體現了人與自然的關系C、體現了人與人的關系 D、包括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三要素4、理想是人們( ),體現著對美好未來的追求與向往。A、在實踐中形成的 B、同奮斗目標相聯系C、符合事物發展規律 D、具有實現的可能性5、社會理想的

33、特點( )。A、有整體性 B、有超越性 C、有階段性 D、有客觀性6、人是以( )求得生存和發展。A、生理的適應 B、交往活動 C、社會關系 D、生產力7、人的全面發展是指( )。A、社會的每一個成員的發展 B、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C、人的各方面發展條件在相互促進中實現和諧的整體發展 D、包括人的活動尤其是勞動自由展開、人的社會關系全面豐富、人的生活豐富多彩、人的素質全面提高四、判斷題1、現象是一般的、抽象的、同一的東西。2、本質是表現在外部的、可以被人們的感官直接感知。3、現象具有多變、易逝的特點。4、現象上的一致并不說明本質相同,同樣是微笑有的發自內心有的出于客套。5、

34、現象決定本質。6、本質決定現象。7、真相是客觀的現象,假象和錯覺由主觀的幻想和臆想造成。8、假象也是事物本質的表現。9、錯覺是以虛假的、歪曲的、否定的形式反映事物本質的現象。10、“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這是一種錯覺。11、科學思維方法主要有歸納和演繹、分析和綜合、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等方法。12、科學思維方法就是辯證思維方法,辯證思維方法也要遵循科學思維方法的要求,所以沒有必要把二者分開。13、科學思維方法不同于辯證思維方法,但它包含了辯證思維方法。14、社會歷史是有意識的人的活動構成的,所以它就是人的動機、目的決定的。15、事物的發展是由必然性引起的,因而完全可以忽視偶然性。16、個人理想等

35、于個人奮斗。17、意志的實質在于執行決定、克服困難、實現目的。18、一個人是奴隸還是奴隸主,原因不在人的自然本性而在社會關系。19、人的本質隨著社會生產關系的變化而變化的。20、個人利益等于個人主義。五、簡答題1、科學思維方法與辯證思維方法的關系。2、例舉5個教材中關于科學創新思維的事例。3、歷史必然性與偶然性的關系。4、怎樣堅持利己與利他的統一?六、論述題: 結合自己的實際談談個人理想和社會理想的關系。哲學與人生檢測題(二)一、 填空題(30分)1、在空間尺度上,現代科學將整個世界劃分為 、 、 。2、事物具有多樣化的存在形態: , 。3、世界的統一性就在于它的 ,意識是對 的反映。4、人生

36、道路的選擇,人生境界的高低決定于對 的理解和把握。5、一切從實際出發,既包括 ,也包括 。6、 與發揮自覺能動性是辯證的統一。在實際生活中,要反對兩種錯誤傾向,即 和 。7、在人際交往中,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要 和 。在具體的交往實踐中,就要遵守 。8、心態是以情感為主要形式的價值取向。就這種取向的方向說,一是 。二是 。9、實踐具有三種基本形式,即 、 和 。二、判斷題1、在我國古代,啟蒙教育和哲學教育幾乎是同步的。2、人們通常所具有的世界觀是自發的,而不是自覺地。3、哲學的主題是人。4、意識是物質世界在人腦中的客觀映像。5、靜止的絕對性和運動的相對性是物質運動的兩個屬性。6、自然規律是客觀的

37、,歷史規律是主觀的。7、說一個人不需要實踐,不需要學習就可以把自我的潛能發掘出來,這是唯心主義的天才論。8、“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說明矛盾的對立性。9、楚人即認為自己的矛無堅不摧,又認為自己的盾牢不可破,是一種辯證關系。10、真相和假象都是客觀的現象。三、多選題1、關于“人之初,性本善”,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A、人有趨善、向善之心 B、這句話是孟子說的C、人的本性是善良的 D、這句話是孔子說的2、人生條件的選擇性,意味著個人的人生選擇只能根據( )A、客觀實際 B、自身實際 C、隨心所欲 D、無所作為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 B、運動是有規律的C、規律是客觀的

38、D、人們可以通過改變條件而改變規律起作用的方式4、關于自覺能動性說法正確的是( )A、人所特有的能動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B、動物也有自覺能動性C、是對客觀世界的改造,使客觀世界發生合乎人的目的的變化D、創造出許許多多世界本沒有的東西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聯系是普遍的 B、聯系的普遍性通過聯系的多樣性表現出來C、事物的聯系可分為自在事物的聯系與人為事物的聯系D、自在事物的聯系與人為事物的聯系都是主觀的6、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區別點( )A、事物處于永恒發展過程中 B、用發展的觀點看待世界C、用靜止孤立的觀點看待世界 D、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7、判斷一個事物是否是新事

39、物的根本標準,是看其( )A、是否符合客觀規律 B、是否成熟完善C、有沒有強大的生命力 D、有沒有遠大的發展前途8、關于發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一切事物都處在運動、變化、發展之中 B、發展是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C、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 D、順境與逆境是人生發展中的兩種境遇9、正確處理人際關系要( )A、懂得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 B、把握適度原則C、判斷一個事物是處在量變狀態,還是處在質變狀態,關鍵要看事物的變化是否超出了度的范圍 D、“過猶不及”“矯枉過正”都是錯誤的10、解決矛盾重要的是( )A、外部條件 B、改變內因C、不斷提高自身的水平和處理矛盾的能力 D、改變、創造外部條件四

40、、簡答題1、為什么人的意識是物質的產物?2、為什么說新生事物是不可戰勝的?3、怎樣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4、怎樣才能在發揮自覺能動性過程中實現自我發展。5、“逆境用來磨煉意志,順境用來發展事業”,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應對順境與逆境?6、為什么說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7、順境和逆境的辯證關系?8、面對我國就業政策的改變和嚴峻的就業形勢,有的同學感嘆自己生不逢時,沒趕上”包分配”的好年頭;還有的同學把對現狀的不滿都歸罪于家庭,說什么:”不怨天,不怨地,就怨爹娘不爭氣。” 請回答:實現人生價值需要哪些條件?怎樣對待這些條件?9、“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

41、身,行佛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在科學的大道上面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機會到達光輝的頂點。”“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1)以上名人警句包含了哪些哲學道理?(5分)(2)給我們有哪些人生啟示?(10分)哲學與人生檢測題(三)一、單項選擇題:1、哲學的兩個基本派別分別是( )A、物質和意識 B、有神論和無神論 C、唯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 D、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 2、我國古人崇尚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這種觀點在現在仍具有積極意義。比如道家強調“道法自然”,認為人類應該以自然為師,順應自然。這一思想啟示我們( )A、認識和利用規

42、律必須以發揮主觀能動性為基礎B、認識和改造自然必須以承認自然界的客觀性為前提和基礎C、自然界和人類社會沒有本質區別 D、只能順應自然,尊重自然,而不能改造自然3、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物質的固有屬性和存在方式是( )A、客觀實在 B、運動 C、可知的 D、事物的現象4、信息技術革命的浪潮一浪高過一浪。據統計,電子計算機芯片技術每18個月就要更新一次。這一事實表明( )A、事物的運動是相對的、有條件的 B、物質是運動的主體C、靜止是一種不顯著的運動,是運動的特殊狀態 D、事物總是運動變化的5、成語“守株待兔”的哲學寓意主要在于( )A、想問題,辦事情必須使主觀符合客觀 B、世界的本質是物質C、不能把

43、事物的部分當作整體 D、不能把事物的偶然聯系當作規律6、“西氣東輸”工程是根據我國資源分布不均,各地發展不平衡所做出的重大能源調配政策。它蘊含的哲理是( )A、物質決定于意識,一切從實際出發 B、事物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C、物質決定意識,一切從實際出發 D、認識總是不斷升華的7、“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是毛澤東七律長征中的詩句。其體現的哲學道理是( )A、想問題、辦事情必須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B、只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就沒有辦不成的事情C、發揮主觀能動性,必須尊重客觀規律D、信念、意志、激情是取得成功的決定因素8、“揠苗助長”的寓言故事告誡我們,想問題、辦事情( )A、發揮主觀能動性必須以尊重客觀規律為基礎和前提B、要不斷地發現、揭示規律C、要敢于創新,堅持與時俱進 D、只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就沒有做不成的事情9、鳥能筑巢,人能蓋房。但人的活動和其他動物的活動有本質區別。這是因為( )A、人有大腦,其他動物沒有大腦 B、人具有主觀能動性C、其他動物的思維能力是有限的 D、其他動物的主觀能動性不如人類10、客觀實際是人生選擇的前提和基礎,我們做任何事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