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初一語文閱讀解題方法 - 1 - 基礎知識: 1.景物描寫的作用: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動情節發展,表現人物的品質,襯托中心意思 2.運用描寫方法的作用: 表現人物性格,反映作品主題 3.文章題目的作用: 概括內容;揭示主題;提示線索 4. 用自己的話回答問題: 、這種題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語句來回答,從另個層面上來說,
2、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關語句,所以你首先應該找出原文中的相關語句; 、現在要考慮的就是如何將原文中的語句變成自己的話,可以采用下列方法: 概括大意法,適用于原文相關句子較長的情況; 翻譯句子法,適用于文言文語段; 解釋重點詞法,適用于原文語句中有生僻詞; 變換句式法,適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問、設問、反問的語意未能完全明確的句子,而題目又要求作出明確表達的情況。 5.中間句、段的作用: 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 6.結尾議論性句子的作用:總結全文,照應開頭,點明中心,深化主題&
3、#160; 7.寫作人稱的好處: 第一人稱,真實可信; 第二人稱,親切自然 第三人稱,可以多角度描寫,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8. 容易弄錯的術語: (1)表達技巧 = 藝術手法=表達方式+表現手法+修辭手法 (2)表達方式 = 記敘+描寫+抒情+議論+說明 (3)表現手法 = 象征、對比、襯托、烘托、伏筆鋪墊、照應(呼應)、直接(間接)描寫
4、、 揚抑(欲揚先抑、欲抑先揚)、借景抒情、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4)修辭手法 = 比喻、擬人、夸張、排比、反問、設問、引用、反復 (5)語言特點 = 通俗易懂/ 嚴謹/ 優美、生動、鮮明/ 充滿感情色彩(常與修辭手法合用) 9.在哪兒找線索: 標題;反復出現的某個詞語或某個事物;抒情議論句 10. 引號的作用: 表引用(引用人物對話、詩文句等); 表特定稱謂(特殊含義); 表否
5、定、反語、諷刺等意味; 表強調。 初一語文閱讀解題方法 - 2 - 記敘文閱讀: 一、記敘文基礎知識: (一)記敘線索的形式:實物;人物;思想感情變化;時間;地點變換;中心事件 (二)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記敘文的順序:順敘、倒敘、插敘 (三)記敘文第一段的作用: 1)環境描寫:點明故事發生的地點,環境,引出下文
6、,為下文情節發展作鋪墊 2)其他:開篇點題,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調;總領全文或引起下文,為下文情節發展作鋪墊 二、語段閱讀題答題總原則: 、快速瀏覽全篇文章。 答題前應快速瀏覽文章,弄清文章的人物、事件、結果。可適當做標記 、帶著問題讀文章的相應段落。 注意整體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意思,找出中心句、主旨句。 開頭、結尾、過渡句段、修辭句、抒情議論句畫上角標記號。 注意從題干中找出答題關鍵點,帶著問題讀文中相應段落。 3、答題。 具體題目涉及到相關段落,要對這些段落反復研讀;如涉及全篇
7、,則要再讀全文。 運用下文常見答題技巧回答;如無法判斷,可摘抄文段原文原句。 字跡工整,卷面干凈;可用等序號對答案進行標注。 二、常見題型答題技巧 (一)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也就是說一定要結合具體語境來考慮。 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記敘文、小說),埋下伏筆(記敘文、小說),設置懸念(小說),為下文作輔墊;總領下文; 2、文中:承上啟下(過渡句);總領下文;總結上文; 3、文末:點明中心(記敘文、小說);深化主題(記敘文、小說);照應開頭(議論文、記敘文、小
8、說) 答題格式:這句話運用了 的修辭手法, 表現了 的特點(使語言更加 ), 表達了 的感情(反映了 的形象)。
9、初一語文閱讀解題方法 - 3 - (二)修辭手法的作用: 可以從2個方面談:(1)它本身的作用;(2)結合句子語境。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運用 的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 的 特點。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 答題格式:運用排比的手法,強調了 &
10、#160; 的語氣。 3;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答題格式:使用設問,引起讀者對 的注意和思考。 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4、對比:強調了 突出了 。 5、反復:強調了 加強了語氣。
11、(三)根據閱讀短文的感受談自己的看法或體會: 、用第一人稱; 、采用或的形式:先用一句話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體會,再用兩三句話談談理由,可以擺事實、也可以講道理,如題目有相關要求,還要注意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 答題格式:我認為(覺得) 。因為
12、0; 。 (四)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為什么? 動詞:不行。因為該詞準確生動具體地寫出了 形容詞:不行。因為該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 副詞(如都、大都、非、只有等): 不行。因為該詞準確地說明了的情況(表程度,表限制,表時間,表范圍等),換了后就變成,與事實不符。 (五)一句話中某兩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么? 不能。因為(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由淺入深、由表入里、由現象到本質)規律不一致;(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
13、應的關系;(3)這些詞是遞進關系,環環相扣,不能互換。 (六)提煉中心、主題: 注意體會本文的主要內容和作者寫作本文的目的以及蘊涵在文中的思想感情。 注意一些常用詞語,如概括主要內容一般用:本文記敘了,描寫了,介紹了,通過,等等;如概括寫作目的和思想感情一般用:表達、抒發、贊美、歌頌、揭露、鞭撻、諷刺、說明、揭示、反映等 說明文閱讀: 一、常見的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常見的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下定義、 分類別、作詮釋、摹狀貌、引用 二、常用的答題技巧: (一)說明方
14、法及其作用分析題: 答題格式:本句用了 的說明方法,生動形象(具體直觀/深入淺出/科學準確)地說明了 (說明內容),使讀者 。 (二)“××”詞好在哪里? 答題格式:用了“××”詞,生動地(準確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夠激發讀者的興趣(符合實際情況,具有科學性)。 (三)“××”詞能不能刪掉?
15、0;答題格式: 不能,用了“××”詞,生動地說明了,能夠激發讀者的興趣,去掉就沒有這種效果。 不能,刪掉“××”詞,句子的意思就變成了,顯得太絕對化;用了“××”詞,準確地說明了,符合實際情況,留有余地,具有科學性。 (四)說明文中的主觀題 、對文中的內容進行簡明、準確的改寫。如:根據提示給事物下定義、文字圖表式處 理、圖表文字化、簡要概述所舉例子等。 、對文中內容進行合理的補寫。如:加標題、結合語境補寫句子、對文章說明的對象按要求進行補充說明。 、聯系實際舉例說明
16、。(要符合文段的說明中心的要求) 、對文章說明的現象提出合理化建議與設想。(要有科學性,切忌胡編亂造) 、對語言的表達特色進行評說。(結合說明順序、說明方法、說明文語言特色來考慮1、文章開頭一段的某一句話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間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對于這種題型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回答:對于第一段的問題,從結構上來說,是落筆點題,點明文章的中心,開門見山,總領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從內容上來說,是為下文作鋪墊和襯托,為后面某某內容的描寫打下伏筆。中間某段的問題,在結構上是起到承上啟下、過渡的作用。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總結全文,點明文章主旨,讓人回味無窮,并
17、與題目相照應。2、文章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這需要根據文章的具體內容來回答,常見的有歌頌、贊美、熱愛、喜愛、感動、高興、渴望、震撼、眷念、惆悵、淡淡的憂愁、惋惜、思念(懷念)故鄉和親人、或者是厭倦、憎惡、痛苦、慚愧、內疚、痛恨、傷心、悲痛、遺憾等。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從文章的字里行間可以看出來的,有的也許寫得比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3、概括文章主旨。對于這種題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細看幾遍,然后可以用這樣的關鍵詞來進行回答:“通過 故事,歌頌(贊美)了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我們也可以從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別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
18、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達的主題。4、文中劃線句子運用了什么表達方式?有什么作用?看到這種類型的題目,我們首先要看一看這一句用了那種表達方式,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特別是描寫中又分為人物描寫、景物描寫和帶綜合性的場面描寫。而人物描寫還可細分為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肖像描寫和細節描寫,描寫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動、形象、感人。抒情的運用,能增強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話故事、民間傳說以及自然界當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是增加了所寫內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讀者的興趣。5、文中某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修辭有很多,常用的有8種,比喻、比擬、夸張、排比、對偶、
19、反復、設問、反問。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擬人、夸張、排比,比喻的作用有三:一是使深奧的道理淺顯化,幫人加深體味;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體化,叫人便于接受;三是使概括的東西形象化,給人鮮明的印象。擬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讀者不僅對所表達的事物產生鮮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對該事物的強烈感情,運用擬人表現喜愛的事物,可以把它寫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親切自然;表現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寫得丑態畢露,給人以強烈的厭惡感。夸張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現作者對事物的鮮明的感情態度,從而引起讀者的強烈共鳴;通過對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們豐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質和特征。排比的作用在于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達強烈奔放的
20、情感,增強語言的氣勢;是提高表達效果的重要環節。還有疊詞、短句使用,使文章富有節奏感,具有音韻美,讀起來朗朗上口。還有一種修辭用的比較多的就是引用,有時閱讀理解中會有引用的詩句、名人故事、還有名人語言或名人著作中的有關內容,問題會有“文章中引用的內容有什么作用?”,這種題目回答時要注意答到這樣兩個關鍵詞,一個是“襯托了記述對象的品質,突出了主人公的某種精神”。對以上類型的問題必須要結合文章的具體內容來回答。6、文中某句話有什么含義?或告訴我們什么深刻的道理?請說說你的理解。這種問題的回答不是簡單地從文中尋找現成的句子就可以解決的,這需要我們的同學平時多讀多看多積累,多看并記住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名
21、言警句,這樣才能真正地理解文章的意思,豐富回答內容,用自己的語言把自己對文章的理解準確地表達出來。7、比較閱讀理解。有時考試會把課內文章和課外與之相似內容的文章進行比較閱讀,對于這種類型的題目,我們可以從文章的內容、寫作特色、感情基調等方面進行比較。8、說明文的閱讀理解。 對于說明文的閱讀理解,我們可以抓住三點:說明對象、說明順序、說明方法。說明順序就是三種:包括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最重要的是說明方法及其作用,常用的說明方法有分類別、舉例子、打比方、列數據、作比較、下定義、作詮釋、畫圖表、引資料。其中涉及較多的是分
22、類別、舉例子、打比方、列數據、作比較。分類別的作用是可以將復雜的事物說清楚。舉例子可以起到使內容具體、加強說服力的作用。打比方的說明方法跟修辭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這種方法可以突出事物的性狀特點,增強說明的形象性和生動性。列數據可以使說明的事物更具體,便于讀者理解相關內容。作比較跟修辭格上的對比是類似的,在說明某些抽象的或是人們比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體的或者大家已經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較,使讀者通過比較得到具體而鮮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較中顯現出來。在回答有關說明文的語言問題時,要注意說明文講求語言的準確性,語言風格又可以分為平實和生動兩種。
23、 中考閱讀常見的就是記敘文和說明文,議論文較少,限于篇幅,不再贅述。希望對你在學習和考試時有所幫助. 現代文閱讀試題答題技巧方法 1、基本要領:整體把握, 抓住關鍵語句, 在文中找答案 2、步驟:(讀文章共兩遍) 第一遍:通讀全篇,大致了解。先整體粗略閱讀全文,大致感知文章大意即可;閱讀時憑感覺劃出自認為重點的詞語、句子;可以稍快
24、 第二遍:審清題意,回讀原文。看一遍題目,確定回答問題的閱讀范圍,再結合試題(順藤)找到相關的段、句,截取關鍵性文字;找出或歸納出答案(摘瓜)。宜慢,仔細,并回讀檢查 最后:理清要點,認真答題。根據答題要求,加工改造,概括提煉。(盡可能利用原文中的關鍵性文字答題)一解答現代文閱讀題應分的三個步驟詳解: 第一步,通讀全篇,大致了解。 第一遍先整體粗略閱讀全
25、文,大致了解文章大意即可,做到心中有數。那么我們要大致了解文章的哪些東西呢? 1、了解文章的大致內容。哪些人?什么事?什么景?什么物?什么話題?怎么寫的?為什么要這樣寫?你是怎么看的?2、了解文章的大致結構,主要思路。了解文章敘述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記敘的人物、事情、時間、地點是什么)? 作者的情感變化是怎樣的? 材料有哪些?是怎樣安排的? 文章是怎樣過渡的?弄清文章的線索、順序、層次等
26、。3、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主旨。 注意事項:用以下幾種方法可以達到上面的目的: 一、抓住文章中關鍵的詞句。文章中關鍵的詞句:標題、開頭句、結尾句、獨立成段的句子、中心句、警句、比喻句、連問句、過渡句、抒情句、議論句、反復出現的詞句、重點關聯詞(如段落開頭的詞:不但而且 因為 何況 但是 然而 因此)等等,應特別注意那
27、些體現作者立場觀點、反映文章深層次內容、內涵較為豐富、形象生動的詞句。注意文章的主旨往往就隱藏在這些句子里。有的散文采用托物言志、象征等手法,相當隱晦,我們也能從這些詞句中找到蛛絲馬跡。 二、弄清文章的結構。 從結構形式入手比較容易把握文章的思想內容,也就是說,把結構層次弄清了,也就比較容易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從這一點來講,弄清結構是記敘文閱讀的基礎。 弄清記敘文的結構,可從下面幾方面進
28、行。 ( l )找出文章的線索。記敘文的線索形式有:以時空轉移為線索,以一人、一事、一物為線索。 閱讀文章要設法找出文章的線索,就能沿著它弄清段落層次結構。 ( 2 )明確文章的順序。記敘的順序,要求我們掌握順敘、倒敘和插敘三種順序方法。 順敘,指記敘的時候按照事情發生、發展和結局的時間順序來寫。如皇帝的新裝。倒敘,指
29、記敘的時候把后發生的事情寫在前面,把先發生的事情寫在后面。插敘:如羚羊木雕 閱讀時,注意倒敘、插敘的起止點,對找出記敘的線索,把握文章的結構將有所幫助。 ( 3 )理清文章的層次。理清文章的層次是弄清文章結構的重要一環。 ( 4 )把握文章的詳略。文章在選擇和使用材料時要有主有次,有詳有略。 第二步,審清題意,回讀原文
30、。 在對文章有了整體把握后,我們再仔細閱讀題干,找出每一題的出題點,回讀原文,將題干和文章對應起來,那么回讀原文的方法和步驟是什么呢? 1、找準了原文中對應題目的相關區域。看題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區域,和哪些語句有關。2、聯系上下文,抓住關鍵詞句。只要找準了原文中的相關區域,認真揣摩上下文意,就能準確抓住關鍵詞句,大多數題目的答案是能夠在原文中找到的。3、分析綜合,順藤摘瓜。結合試題(順藤)找到相關的關鍵段、句,深入理解文章,分析綜合,歸納出答案(摘瓜)
31、。 第三步,理清要點,認真答題。 1、引用原文。題目要求引用原文答題的,直接找出答案認真的寫上。 2、抓住對應的關鍵詞句。沒有明確要求引用原文答題的,不能機械地照抄原文的句子。一般來說,答案中涉及到的一些關鍵詞語、句子就在原文中,我們應抓住這些重要的詞句,進行有效的提取、剪輯、概括、重組、歸納。 3、組織好語言作答。先
32、根據分值理清好答幾個要點,再作答。答題時要緊扣題意,盡量包含文中對應的關鍵詞句,選用恰當的句式,選取適宜的角度作回答,即如何問就如何答,按照題干要求將文中的已知信息重新進行排列組合,使所答充分、到位、準確、有條理。但還有一些題目無法用簡單的重組文章語言的方法來回答,那就需要把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語言組織起來進行表述。 4、還有一些題目是以選擇題形式出現,所以我們要了解這類題錯誤選項設置的規律(如斷章取義、偷換概念、范圍不清、無中生有、強加因果、偶然必然已然未然有意混淆),把選項和原文中的相關語句進行一對一的比較,做出準確的判斷
33、和選擇即可。 現代文閱讀題答題模式 一、 概括題: (一)、概括文章內容題:按敘述的基本要素(行為、經歷)或小說情節或人物言行或作者的情感變化,篩選材料,組合回答。 示例: 請以朱丹的言行為發展線索,概括敘述小說的主要情節。(不超過80個字)(5分)
34、 請概括敘述“我的奇特經歷”。 (不超過60個字) 概括的操作思路是: 1、依據中心句進行概述總括。一篇文章內容的具體化,通常表現為圍繞某個中心展開敘述、議論或說明,因此,抓住了中心句,它就把握了具體的要旨。 2、通過提煉要點,關鍵詞句進行概述總括。有的文章中,很難找到提示具體內容要旨的中心句,那就需要把有關的要點提煉
35、出來。 3、通過辨認相關性進行概述總括。任何一篇文章的具體內容,都是由局部構成的一個整體,從局部之間的關系入手,即辨認語句之間或語段之間的相關性,是進行概述總括的重要途徑。例如朱自清的春,全文共有10個自然段,除了自然段為“盼春”,自然段為“送春”,至自然段為“繪春”。為什么說至自然段為“繪春”呢?自然段寫春草,自然段寫春花,自然段寫春風,自然段寫春雨,自然段為寫迎春。將其統而攝之,我們不難發現作者從各個側面描寫著春天,所以我們可以將至自然段內容概括為“繪春”。
36、160;4、通過牽頭接尾進行概述總括。牽頭,就是抓住具體內容的起始;接尾,就是連接具體內容的終結。通過牽頭接尾進行概述總括,其內容的要旨就浮出水面了。請看魏巍我的教師第10段。對這段文字的內容概述總括,我們可以把它的第一句話和最后一句話連接起來,其內容要旨就概括出來了。它的內容要旨是:慈愛、偉大、公正的蔡老師在那時占據了“我”的心靈。 5若問某一文段大意:找中心句,注意段首句、段尾句。(如無中心句)歸納段意:本段(概括或具體)寫了“誰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樣”) &
37、#160;(二)歸納中心意思題1、歸納中心意思的方法 抓題目。題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題目總能或顯或隱地傳達出文章的主題。白楊禮贊 抓住文中材料直接告訴讀者中心意思的句子。例如一面 抓住文章的開頭、結尾段中的提示中心意思的點題句,關鍵句,一般都是抒情、議論句。例如誰是最可愛的人、驛路梨花 通過結構分析歸納中心意思。
38、把文章的各部分的大意連貫起來,加以綜合概括,然后指出作者借以表達的思想、感情、態度。例如荔枝蜜 從時代背景入手,好的文章都有時代的烙印,分析作者的寫作背景。例如風箏 2、概括記敘文的中心有一套常用的格式: 本文記敘了(描寫了)的故事(事跡、經過、事件、景物),表現了(反映了、歌頌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實質),抒發了作者的 &
39、#160; 的感情。 (三)問文章結構題 1、問文章、段落的結構形式: 注意總分式(A總分、B分總、C總分總);層進式;并列式;對比式。 2、問文章線索:注意那些在文中多次出現的字眼。 3、問文章的順序。(1)記敘的順序,要求我們掌握順敘、
40、倒敘和插敘三種順序方法。 順敘,指記敘的時候按照事情發生、發展和結局的時間順序來寫。如皇帝的新裝。倒敘,指記敘的時候把后發生的事情寫在前面,把先發生的事情寫在后面。倒敘方法先把事情的結局說了出來,便吸引讀者急于了解起因和過程,對照就比較顯著,給人的印象也較深刻。如朱德的(回憶我的母親)一文,采用的是倒敘方法,先把結果寫出,再弓!出對母親的回憶,人題非常自然,而且吸引人。倒敘方法,適用于那些動人的、有特點的結局,必須能夠引起讀者的興趣,順乎讀和寫的思路。插敘:如羚羊木雕
41、; 閱讀時,注意倒敘、插敘的起止點,對找出記敘的線索,把握文章的結構將有所幫助。 (2)說明文順序: 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現象本質、原因結果、整體部分、概括具體、特點用途、主次、總分) 4問文章的層次。 分析結構層次,一般有以下幾種方法: 以寫事為主的文章: 1按事情發生發展的先后時間分析; 2按事
42、情發生發展的地點轉換分析; 3按事情發展的階段分析。 以寫人為主的文章: 1按人物成長的階段分析; 2按人物所在的不同地點分析; 3按表現人物不同性格特征的不同條件分析; 4按人物感情的變化分析。 以寫景狀物為主的文章: 1按人物觀察景物的觀察點的變化,即空間變化分析; &
43、#160; 2按不同時間的不同景致的變化,即時間變化分析。 5問文章的詳略。記敘文在選擇和使用材料時要有主有次,有詳有略。詳寫略寫是指文章材料的處理。我們寫文章,在題目確定之后,就要圍繞題目確定的中心思想去選擇作文材料,然后把這些材料進行詳略處理,使之各得其所,各盡其材。文章寫得好不好,很大程度決定于材料處理安排得好不好。材料處理得當,是指在結構上合理安排,分量上有重有輕,篇幅上有詳有略。 詳細寫,充分運用的材料,必須與文章中心思想緊密關聯,可以
44、明確地、充分地突出中心思想,這些材料寫得詳盡、具體、生動,就能加深讀者對文章的印象,并為之折服。閱讀記敘文必須弄清文章詳寫什么,略寫什么,并從中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把握文章的重點和中心。 二、理解、品味詞句題 1、注音、解釋題:“積累運用”部分一般考查字詞的注音、解釋,成語和名言警句的背記運用,此類題目要求平時要多積累字詞和點滴知識,對于確實未見過的陌生詞語可結合語境(上下文)揣摩分析。
45、;2、問指示代詞“這、那”所指內容:多從代詞前面文字中找答案。 3、問某詞能否去掉,或者調換另一詞題型解題模式: A、 回答可以還是不可以;(一般情況不可以,特別是書上的原文時)。 B、 解釋詞義,比較兩個詞含義上的差別,并結合句子分析為何要用該詞(強調突出了或限制說明了或修飾限制了+句子具體表達效果,哪個表達效果更好
46、,更能形象或恰如其分地表現某物某特點) C、不用或調換后,語境有何變化(不用,不能體現語言的準確、嚴密、生動、形象或與事實不符或太絕對,用了,體現語言的準確、生動、形象或嚴密。) 4、品味詞語: A、 分析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等,若沒有,則不寫這一點。 B、表面意義(表面上的意思)和表達效果(生動形象地寫出了
47、。特點) C、深層含義(聯系上下文、主題、作者意圖,蘊涵有什么道理、思想、感情等)肯定了/褒揚了/贊美了/歌頌了或批判了/諷刺了/否定了/反駁了,或者給了我們。的印象、啟示,道理等。 5、 問文中的關鍵詞語、句子的位置能否調換: A、 能否 B、 詞語:分別解釋兩個詞,句子:簡單概括這兩段或兩部分的內容
48、160; C、 詞語:為何這樣安排先后順序(強調其中一個或與前文順序一致或符合搭配習慣,內在的順序) 句子:指出這兩句有什么關系,所以不能調換(若是說明文則看是時間順序或空間順序或邏輯順序;若是其他文體則看是并列式或層進式或總分式) 三、理解、品味句段題1、理解語句、語段的作用: (要從三方面考慮)
49、0; 一從結構上,常起A承上啟下,過渡、B總領全文,開啟下文或C總結上文的作用; 二從寫作手法上,常有A開篇點題,B為后文設伏筆、C作鋪墊、D深化中心、E點明主旨(畫龍點睛)F、襯托G、渲染H呼應、照應I對比J象征K先抑后揚, L預示性作用等特點。 三從內容上(語面的象征義、喻指義 , 表現的人物思想性格,點明全文思想意義)
50、60; 2、談寫作手法和作用 環境描寫:社會環境描寫作用:交代時代背景、社會習俗、思想觀念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自然環境(包括人物活動的地點、季節、氣候、時間和景物、場景)作用:交代時間背景、渲染氣氛、表現人物某性格、烘托人物某心情、推動情節的發展、深化主題 人物描寫:(語言 動作 外貌 神態 心理)表現了人物某種思想感情或某種性格特征
51、0; 對比、反問、排比等的作用 突出或強調該對象的××特征 ,排比:增強了氣勢。 比喻、擬人、夸張等的作用 A比喻、擬人的相比兩物的相似點;B生動形象地表現(描寫)該對象的××特征 象征的作用 象征該事物某種精神(品質、思想) 示例: 以下是有關
52、對主人公朱丹的描寫,根據文意,分別指出其表達作用。(4分) 一身黑色云錦衣衫仿佛把他也緊束成一棵梅樹。(暗示朱丹對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的深切悼念) 小心謹慎地從絨套中取出他的木笛。(小心謹慎表現出朱丹對民族音樂的摯愛) 3問記敘文的表達方式和作用 記敘文的表達方式以記敘為主兼用描寫、議論、說明、抒情。記敘文中的抒情有
53、直接抒情,有間接抒情。直接抒情是在記敘的基礎上直接抒發自己對事物的思想感情。間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寄情于人、事、物,在敘述描寫的字里行間自然滲透作者的感情。 記敘文中恰當的穿插議論往往使文章錦上添花,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尤其是文章末尾的議論。就是段與段之間用上一兩句議論,也能起到承上啟下的妙用。 四、問文章寫作特色:可從文章選材、結構布局、語言、立意等角度考慮,要結合該文寫作的手法。 1
54、、選材:材料典型、真實,詳略得當,表現、突出了中心 2、結構布局:布局合理、巧妙、結構嚴謹, 3語言:樸實或生動、形象、準確;或豪放或婉約;或清新或凝重;或直白或含蓄或流暢,修辭的運用等。 4立意: 思想深刻、新穎,以小見大、富有哲理等。 五、 評價、鑒賞人物、文章主旨(談談自己對人物、主題的認識)
55、0; 通觀全文,篩選重要信息,從人物的言行中分析其中蘊涵的精神或品質。答案可以這樣組成:由文中××(言或行)表現該人物××的精神(品質性格 思想 個性)。 一般地說,答案由三部分組成,A前半部分簡要概括文章內容,可以這樣表述:文章通過的敘述;本文由(某件事)寫起,運用了。 B第二部分概括文章內容中蘊含著
56、的思想意義, 可以這樣表述:表現了 揭示了 批判了 贊美了 勸誡(某種思想道理)。有時題目就可成為答案的一部分,而且是必須的內容。 C、陳述同意哪種觀點,并闡明理由。在整體感知文本的基礎上,找出文中能表現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題的句子,聯系具體材料展開回答。(03年橡數之謎) 六、問在文中某一具體情境下你的感受、體驗、做法。
57、160;A指出這一具體情境下蘊含著的思想意義,道理; B結合文中具體的事例談你的感受、體驗、做法,并說明理由。 C總結你的觀點 七、問閱讀后的體會、體驗、啟示、見解:要注意觀點正確、健康,注意言之有理。 按總分總的順序答題:A你從文中得到的收獲、體會,明白的道理,可找出文中能表現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題的句子回答。
58、160; B結合文中和生活中具體的事例、材料加以舉例說明,闡明理由 C所以我們應該怎樣怎樣一、初中語文基礎知識點歸納第一部分1.二種常見敘事線索:物線、情線。2.二種語言類型:口語、書面語。3.二種論證方式:立論、駁論。4.二種說明語言:平實、生動。5.二種說明文類型:事理說明文、 事物說明文。6.二種環境描寫:自然環境描寫-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氣氛。7.社會環境描寫-交代時代背景。8.二種論據形式:事實論據、道理論據。第二部分1.三種人稱: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第三人稱
59、。1. 三種感*彩:褒義、 貶義、 中性。2. 小說三要素:人物(根據能否表現小說主題思想確定主要人物)情節(開端 /發展 /高潮 /結局)環境(自然環境/ 社會環境。)3. 人物主要掌握通過適當的描寫方法、角度刻畫人物形象,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閱讀技巧。4. 情節主要了解各部分的基本內容及理解、分析小說情節的方法、技巧。5. 開端 交代背景,鋪墊下文。例:孔乙己開端部分敘寫咸亨酒店的格局和兩種不同身份、地位的酒客(短衣幫、長衫主顧)來往的情景,交代了當時貧富懸殊、階級對立的社會背景,為下文孔乙己這一特殊的人物的出場作下鋪墊。6. 發展
60、 刻畫人物,反映性格。例:孔乙己發展部分敘寫孔乙己第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遭人恥笑的情景,通過刻畫孔乙己的肖像、神態、動作、語言等,揭示其貧困潦倒、自欺欺人、迂腐可笑、死要面子、好逸惡勞的思想性格。7. 高潮 表現沖突,揭示主題。例:孔乙己高潮部分敘寫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遭人恥笑的情景,通過側面反映丁舉人的橫行霸道、心橫手辣和正面描寫孔乙己的身殘氣微,表現其悲慘遭遇,從而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科舉制度的罪惡。8. 結局 深化主題,留下思考。例:孔乙己結局部分以“大約”、“確實”這樣一組意味深長的詞句,不僅為孔乙己的悲慘命運增添了悲劇意味,還給讀者留下了無窮的思考。9.
61、0;環境 主要理解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作用。自然環境描寫自然景觀,渲染氣氛、襯托情感、預示人物命運、揭示社會本質、推動情節發展。例1:孔乙己高潮部分通過描寫秋天悲涼的景象,渲染了凄涼的氣氛,預示著孔乙己即將死亡的悲慘結局。例2:我的叔叔于勒高潮和結局部分通過描寫兩處對比鮮明海上景象,分別襯托出人物歡快和失落、沮喪的心情。例3:在烈日和暴雨下全文極力描寫烈日、狂風暴雨,不僅步步亦趨地推動著情節發展,還表現了拉車人牛馬不如的悲慘命運,更深刻地揭示了當時社會的炎涼。社會環境描寫社會狀況,交代故事背景,揭示社會本質,鋪墊下文內容。例:孔乙己開端部分通過描寫咸亨酒店的格局和來往酒客的情形,交代了當時階級
62、對立、貧富懸殊的社會現實,為下文孔乙己這一特殊的人物的出場作下了鋪墊。10.議論文三要素:論點、 論據、 論證。11.議論文結構三部分:提出問題(引論)、分析問題(本論)、解決問題(結論)。12.三種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13.語言運用三原則:簡明、 連貫、 得體。14.記敘的三種順序:順敘、 倒敘、插敘。(補敘屬于插敘一種)。第三部分1 .四種文學體裁:小說、 詩歌、 戲劇、散文。2.句子的四種用途:陳述句、 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3.小說情節四部分:開端、 發展、 高潮、 結局。第四部分1.五種論證方法:舉例論證、 道理論證、比喻論證、對比論證、引用論證。2.
63、五種表達方式:記敘、 描寫、 說明、抒情、議論。3.引號的五種用法:表引用 表諷刺或否定表特定稱謂 表強調或著重指出特殊含義4.破折號的五種用法:表注釋 表插說 表聲音中斷、延續 表話題轉換 表意思遞進第五部分1.六種邏輯順序:一般個別 現象本質 原因 結果概括具體 部分整體 主要次要2.記敘文六要素:時間、 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3.六種人物的描寫方法:肖像描寫、語言描寫、行動描寫、心理描寫、細節描寫、神態描寫。4.六種病句類型:成分殘缺 搭配不當 關聯詞語使用不恰當 前后矛盾 語序不當 誤用濫用虛詞(介詞)5.省略號的六種用法:表內容省略 表語言斷續 表因搶白話未說完 表心情
64、矛盾 表思維跳躍 表思索正在進行第六部分1.說明方法:舉例子、 打比方、作比較、列數字、分類別、下定義、作引用。2.七種短語類型:并列短語、偏正短語、主謂短語、動賓短語、后補短語、的字短語、介賓短語。第七部分1.八種復句類型:并列復句 轉折復句 條件復句 遞進復句 選擇復句 因果復句 假設復句 承接復句2.八種常用修辭方法: 比喻-使語言形象生動,增加語言色彩。擬人-把事物當人寫,使語言形象生動。夸張-為突出某一事物或強調某一感受。排比-增強語言氣勢,加強表達效果。對偶-使語言簡練工整。引用-增強語言說服力。設問-引起讀者注意、思考。反問-起強調作用,增強肯定(否定)語氣。3.十種常用寫作手法
65、:象征、對比、襯托、烘托、伏筆鋪墊、照應(呼應)、直接(間接)描寫、揚抑(欲揚先抑、欲抑先揚)、借景抒情、借物喻人。象征通過某一特點的具體形象,表達某種人和某種社會現象的本質特點。例:白楊禮贊白楊樹的偉岸、正直、樸質,不缺少溫和而又堅強挺拔的內在風格不但“象征了北方農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們民族斗爭中所不可缺的樸質、堅強、力求上進的精神”。襯托以他體從正面、反面兩個角度陪襯本體,突出本體的主要特征。例:白楊禮贊開頭描寫白楊樹的生長環境-西北高原的雄壯,襯托出白楊樹傲然挺立的高大形象。對比把兩種相反的事物或一種事物相對立的兩個方面作比較,鮮明的突出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例:海燕以海燕的高
66、大形象與海鴨、海鷗、企鵝的卑怯形象作對比,突出海燕勇猛、敢于斗爭的鮮明特征。借景抒情通過描寫具體生動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場景,表達作者真摯的思想感情。例: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文章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淋漓盡致的描摹百草園聲色趣俱全的景觀和三味書屋枯燥乏味的生活場景,表現作者熱愛大自然,喜歡自由快樂生活和不滿束縛兒童身心發展的封建教育的思想感情。借物喻人描寫事物,突出其特點,并以此設喻,表現作者高尚的思想情操。例:白楊禮贊以白楊樹比喻北方軍民,以白楊樹正直、樸質、嚴肅、挺拔、力爭上游的特點比喻北方軍民為我國的解放事業而抗爭、戰斗的頑強精神。先抑后揚先否定或貶低事物形象,爾后深入挖掘事物特點及內在意義,再對
67、事物予以肯定、褒揚,更突出地強調事物的特征。例:白楊禮贊先說白楊樹不是“好女子”,而后稱頌其是“偉丈夫”,更突出的強調了白楊樹的外在形象和內在神韻二、初中語文基礎知識點歸納第一部分二種語言類型:口語、書面語。二種論證方式:立論、駁論。二種說明語言:平實、生動。二種說明文類型:事理說明文、 事物說明文。二種環境描寫:自然環境描寫-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氣氛。社會環境描寫-交代時代背景。二種論據形式:事實論據、道理論據。第二部分三種感*彩:褒義、貶義、中性。小說三要素:人物(根據能否表現小說主題思想確定主要人物)情節(開端 /發展 /高潮 /結局 ) 環境(自然環境/ 社會環境。)議論文三要素:論點、
68、論據、論證。議論文結構三部分:提出問題(引論)、分析問題(本論)、解決問題(結論)。三種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語言運用三原則:簡明、連貫、 得體。第三部分四種文學體裁:小說、詩歌、戲劇、 散文。四種論證方法:舉例論證、道理論證、 比喻論證、對比論證。句子的四種用途:陳述句、疑問句、 祈使句、感嘆句。小說情節四部分:開端、發展、 高潮、 結局。記敘的四種順序:順敘、倒敘、 插敘、 補敘。引號的四種用法:表引用 表諷刺或否定表特定稱謂 表強調或著重指出第四部分五種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說明、 抒情、 議論。破折號的五種用法:表注釋 表插說 表聲音中斷、延續 表話題轉換 表意思遞進
69、第五部分六種說明方法:舉例子、打比方、 作比較、列數字、 分類別、下定義。六種邏輯順序:總分 現象本質 原因 結果慨括具體 部分整體 主要次要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 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六種人物的描寫方法:肖像描寫、語言描寫、行動描寫、心理描寫、細節描寫、神態描寫。六種病句類型:成分殘缺 搭配不當 關聯詞語使用不恰當 前后矛盾 語序不當 誤用濫用虛詞(介詞)省略號的六種用法:表內容省略 表語言斷續 表因搶白話未說完 表心情矛盾 表思維跳躍 表思索正在進行六種常用寫作手法:象征、對比、襯托(鋪墊)、照應(呼應)、直接(間接)描寫、揚抑。第六部分七種短語類型:并列短語、偏正短語、主謂
70、短語、動賓短語、后補短語、的字短語、介賓短語。七種復句類型:并列復句 轉折復句 條件復句 遞進復句 選擇復句 因果復句 假設復句第七部分八種常用修辭方法:比喻-使語言形象生動,增加語言色彩。擬人-把事物當人寫,使語言形象生動。夸張-為突出某一事物或強調某一感受。排比-增強語言氣勢,加強表達效果。對偶-使語言簡練工整。引用-增強語言說服力。設問-引起讀者注意、思考。反問-起強調作用,增強肯定(否定)語氣 初中語文閱讀解題方法(第二部分)一、記敘文閱讀(一)、記敘文閱讀規則1.景物描寫的作用: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動情節發展,表現人物的品質,襯托中心意思2.運用描寫方法的作用:表現人
71、物性格,反映作品主題3.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的作用:運用了的修辭,生動形象地寫出了4.運用排比的作用:增強語言啟示,生動形象地寫出了5.反問句的作用:加強語氣,引起下文,承上啟下6.設問句的作用:引起讀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啟下7.題目的作用:概括內容;揭示主題;提示線索8.記敘文第一段的作用:1.環境描寫:點明故事發生的地點,環境,引出下文,為下文情節發展作鋪墊2.其他:開篇點題,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調;總領全文或引起下文,為下文情節發展作鋪墊9.中間句段的作用:承上啟下的過度作用10.結尾議論性句子的作用:總結全文,照應開頭,點明中心,深化主題11.記敘順序:順敘,倒敘,插敘12.寫作人
72、稱的好處:第一人稱,真實可信;第二人稱,親切自然;第三人稱,可以多角度描寫,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13.記敘線索的形式:實物;人物;思想感情變化;時間;地點變換;中心事件14.找線索的方法:標題;反復出現的某個詞語或某個事物;抒情議論句15.賞析句段從三方面考慮:內容(寫了什么,選材有什么獨特之處);形式(寫作方法,語言特色,修辭);感情(文章的社會價值,意義,作用等)議論文閱讀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需要對人、事、物或某些現象表明態度,發表意見,闡述觀點,這就是議論。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章就叫議論文,也叫論說文。這種文體有較高的實用價值,報紙雜志中的社論、評論、雜感等,還有生活中的演講、辯論
73、等都屬于這種文體。 議論文有論點、論據、論證三個要素。一篇議論文,無論是立論、駁論還是兩者相結合,都有明確的論點。議論文的論據包括事實和道理兩種基本形式。論點和論據是通過論證組織起來的。那么,怎樣閱讀議論文呢?一、找準論點論點是作者對議論的問題所持的見解和主張,是議論文的靈魂。議論文一般只有一個中心論點,有的議論文還圍繞中心論點提出幾個分論點。有些文章,標題就是中心論點,如儉以養德;有的文章開頭就提出論點,如談骨氣一開頭就提出了“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有些文章的中心論點出現在篇末;有些文章則是在論述過程中提出中心論點,如想和做;也有些
74、文章對論點的表述不很集中,這就需要讀者從諸多的信息中篩選提取,歸納概括。二、分析論據論據是被論點統率,為論點服務的。常用的論據有兩種類型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事實論據:包括具有代表性的確鑿的事例或史實。道理論據:指經過人們的實踐檢驗的、為社會所公認的正確理論,包括社會科學理論,如哲學理論,也包括自然科學的原理、定律、公式及廣為流傳的諺語、名言、警句等。三、明確論證方法論證方法多種多樣,常見的有四種:舉例論證:列舉確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證明論點;道理論證:用馬列主義經典著作中的精辟見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們公認的定理公式等來證明論點;對比論證:拿正反兩方面的論點或論據做對比,在對比中證明論點;比喻論證:用人們熟知的事物做比喻來證明論點。多數議論文綜合運用幾種方法。四、分析文章的結構議論文的結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租房合同期內,房東是否可以單方面提高租金-
- 2025年終止合同協議書
- 《硒與免疫功能》課件
- 公文寫作與處理(第二版)
- 健身行業聯盟協議書
- 個人兼職代理協議書
- 圖文廣告合伙協議書
- 校服采購協議書模板
- 飛機引進協議書范文
- 電器買賣協議書范本
- 多聯機施工組織方案
- 電子商務師中級題庫
- 2023年住宿服務行業分析報告及未來五至十年行業發展報告
- 汽車租賃公司應急救援預案
- 矯形器裝配工(四級)職業技能鑒定考試題庫(含答案)
- 機關院落無線網絡(WiFi)覆蓋項目方案
- 砌石頭清包協議書
- 2024年廣西中考道德與法治試卷真題(含答案解析)
- QBT 5243-2018 手包行業標準
- 內科學課件:胰腺炎修改版
- 2024年河南省信陽市小升初數學試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