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基礎知識要點_第1頁
初中語文基礎知識要點_第2頁
初中語文基礎知識要點_第3頁
初中語文基礎知識要點_第4頁
初中語文基礎知識要點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5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部分數字歸納記憶,兩種語言類型:口語、書面語。兩種論證方式:立論、駁論。兩種說明語言:平實、生動。兩種說明文類型:事理說朋文、事物說明文。兩種環境描寫:自然環境描寫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氣氛;社會環境描寫交代時代背景。兩種論據形式:事實論據、道理論據。三種感情色彩:褒義、貶義、中性。小說三要素:人物( 根據能否表現小說主題思想確定主要人物) 、情節、環境。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議論文結構三部分:提出問題(引論)、分析問題(本論)、解決問題(結論)。三種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語言運用三原則:簡明、連貫、得體。四種文學體裁:散文、小說、詩歌、戲劇四種論正方法:舉例論證、

2、道理論證、比喻論證、對比論證。句子的四種用途: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小說情節四部分:開端、發展、高潮、結局。記敘的四種順序:順敘、倒敘、插敘、補敘。引號的四種用法:表引用;表諷刺或否定;表特定稱謂;表強調或著重指出。五種表達方式:記敘、說明、議論、描寫、抒情。破折號的五種用法:表注釋;表插說;表聲音中斷、延續;表話題轉換;表意思遞進。六種主要說明方法:舉例子、打比方、作比較、列數字、分類別、下定義。六種邏輯順序1.總-7分;2.現象-一本質;3.原因一一結果;4.概括-一具體;5.部 分<-> 整體;6.主要 <-> 次要。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

3、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六種人物的描寫方法:外貌描寫、語言描寫、行動描寫、心理描寫、神態描寫、細節描寫。六種常見病句類型:1. 成分殘缺;2. 搭配不當;3. 關聯詞語使用不恰當;4. 前后矛盾; 5. 語序不當;6. 誤用、濫用虛詞( 介詞 ) 。省略號的六種用法:1. 表內容省略;. 表語言斷續;3. 表因槍白話未說完;4 心情矛盾; 5. 表思維跳躍;6. 表思索正在進行。六種常用寫作手法:象征、對比、襯托( 鋪墊 ) 、照應 ( 呼應 ) 、直接 ( 間接 ) 描寫、揚抑。七種常見短語類型:并列短語、偏正短語、主謂短語、動賓短語、后補短語、“的”字短語、介賓短語七種主要復句類型:1. 并列

4、復句2. 轉折復句;3. 條件復句;4. 遞進復句5. 選擇復句; 6. 因果復句;7. 假設復句。八種常用修辭方法1. 比喻使語言形象生動,增加語言色彩。2. 擬人把事物當人寫,使語言形象生動。3. 夸張為突出某一事物或強調某一感受。4. 排比增強語言氣勢,加強表達效果。5. 對偶使語言簡練工整。6. 引用增強語言說服力、7. 設問引起讀者注意、思考,8. 反問起強調作用,增強肯定 (否定 )語氣。第二部分記敘文一、常見敘事線索1. 人物線索:人物的見聞感受或者事跡。2. 物品線索:某一有特殊意義的物品,3. 感情線索: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變化。4. 事件線索:中心事件。5. 時間

5、線索6. 地點變換線索找線索:1. 文章的標題;2. 各段反復出現的事物;3. 文中議論抒情的語句;4.作者的思想感情( 變化 ) ; 5. 某一人物的見聞感受。作用:使文章內客井然有序地組合在一起,展現人物的思想性格,表明事情的來龍去脈。一、記敘順序1. 順敘:即按照事情的發生、發展和結局的順序寫(時間先后 )。作用:使文章脈絡清楚,有頭有尾,給人鮮明的印象。2. 倒敘:把后發生的事情寫在前面,然后再按順序進行敘述。作用:避免平鋪直敘,增強文章的生動性,使文章引人入勝、3. 插敘:在敘述過程中,由于內容的需要,中斷原來情節的敘述,插入有關的情節或事件,然后再繼續原來的敘述。( 比如回憶往事)

6、作用:補充、襯托出文章的中心內容( 人物或事件) ,豐富了情節,深化了主題。三、人物描寫方法1. 外貌描寫:人物容貌、衣著、神情、姿態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處境、經歷以及心理狀態、思想性格等。2. 語言描寫3. 動作描寫:表現出人物的心理( 心情 ) ,并反映了人物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質。有時還推動了情節的發展。4. 心理描寫: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品質。四、環境描寫方法1. 自然環境 (描寫自然景觀如天氣、季節、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渲染環境氣氛,烘托人物情感,預示人物命運,推動故事情節發展。2. 社會環境 描寫社會狀況或者人物活動的場景和周圍( 室內 ) 的布局、陳設 ;

7、交代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渲染環境氣氛。五、記敘文的詞語或句子的含義辨析1. 結合特定語境(即具體的句、段、篇、上下文),分析詞語的含義。2. 要注意詞語的感情色彩( 褒義、貶義、中性) ,明了詞的本義、引申義、比喻義、一詞多義等。3. 注意語氣或語調。4. 著眼于詞句之間的搭配。5. 著眼于詞義范圍的大小、輕重程度。6. 注意言外之意( 如挖掘比喻句中的本體或者事物的象征意義,用平實的語言表達)。六、記敘文開頭句子的作用1,開篇點題。2,總額全文。3、引起下文,為下文作鋪墊。4. 設置懸念,引起讀者的興趣或思考。5. 為下文埋下伏筆。七、記敘文中間句子的作用1. 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2. 段末

8、起總結作用( 總結上文;引出下文) 。3. 為下文埋下伏筆。4,為下文情節作鋪墊。5. ,推動情節約發展。八、記敘文結尾旬子的作用1. 篇末點題。2. 總結全文,深化中心。3. 令人深思,給人啟示,讓人覺得回味無窮。4. 前后照應 ( 首尾呼應 ) 。5 / 8九、歸納記敘文的中心意思1. 找文章標題、首尾的抒情議論句子。2. 綜合概括主要段落大意( 特別是抒情散文中)3,分析時代背景4,從作者對人物或事物的態度判斷十、概括段意1. 摘句法:找出中心句作為段意(有時要進行適當的刪改)。2. 概括法例 1 記敘:人+時地+做法+結果( 注意原文強調的是什么)例 2 描寫:景物+特征。例 3 議論

9、:運用什么論證方法(或論據 )+從什么角度(方面)+論證了什么觀點。3. 合并法:有些文段有兩個以上的主要內客,就要把表達這些內容的短語組合成句。第三部分說明文1. 怎樣把握說明對象的特點1)題目,2)首段,3) 關鍵詞句 ( 比如 : 運用了說明方法的語句、中心句) 。2. 說明方法分類和作用( 1)舉例子:具體真切地說明事物的特點( 2)分類別:條理清楚地說明事物的特點。( 3)打比方:形象生動地說明事物的特點。( 4)列數字:準確地說明事物的特點。( 5)作比較:突出地說明事物的特點( 地位、影響等) 。( 6)下定義;科學準確地說明事物的特點。( 7)列圖表:直觀形象地說明事物的特點。

10、(1)下定義:是,這就是,叫(2)分類別:有幾類(種),一種是,另一種是。( 3)舉例子:例如、又如、比如、再如、如( 舉例只舉一部分) 。(4)作比較;而,比,和兩種東西比。( . 說明順序( 1 )空間順序:說明事物的形狀、構造,多在建筑物的結構,如上下、遠近、左右、內外,東西南北中等( 2)時間順序:說明事物的發展變化( 3)邏輯順序:說明事理,多說明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A. 先總說后分說:總分;分總;總分總B. 先主要后次要。C. 先原因后結果。D.由現象到本質。E. 由性能到功用。F. 白一般到特殊。G.有整體到局部。5. 說明文語言的特點準確、平實、簡明( 科學小品:生動) 。6.

11、 說明文分類( 1)按說明對象分:事物說明文、事理說明文( 說明事物原理或者使用方法等 )。( 2)按語言特點分:平實性說明文、文藝性說明文( 科學小品或知識小品)(語言生動形象的說明文,多用描寫)第四部分議論文議論文的三要素:鮮明的論點,確鑿的論據,嚴密的論證一、論點l ,特點:(1 )正確;(2)鮮明2. 論點位置:(1)標題;(2)文章開頭;(3)結尾;(4)中間3. 總結論點的方法( 1)通過總結論據共同點來推斷出論點;( 2)總結性的詞語體現中心論點的句子(例如,由此可見,我認為,總之)( 3)先明確文章論題,依據論題在文中找出反復出現的論斷性的語句,最后歸納。注意:歸納論點的句子必

12、須是完整而鮮明的肯定,注的語句。二、論據1. 事實論據:如現實事件、歷史事實、統計材料、具體數字等。理論論據:包括人們公認的原理、公式、定義、法則、規律、名言警句等。2. 歸納論據的要點:人+故法( 與論點密切相關的方面)+結果。注意:在引用中可能有些不是名言,而是具體的事實,那是事實論據。三、論證方法及其作用1. 舉例論證(擺事實):具體有力地論證論點,具有說服力。2. 道理論證( 講道理) :科學準確地論證論點,具有說服力。3. 比喻論證( 講道理) :形象生動地論證論點,具有說服力。4. 對比論證( 講道理) :鮮明突出地論證論點,具有說服力。四、分析議論文的表達方式1. 議論文中的記敘

13、,往往概括性很強,用事實證明某一觀點或主張。2. 議論文中時而有生動形象的描寫,更鮮明生動地證明某一觀點。3. 議論文中的抒情,會使議論更有感染力,更深入人心。五、議論文的語言特點:嚴密、準確。一、小說三要素:人物、情節、環境2. 發展:刻畫人物,反映性格。3. 高潮:表現沖突,揭示主題。4. 結局:深化主翔,留下思考。情節的作用:使小說變的豐富、生動、曲折,可以強化人物性格、深化主題和增強藝術感染力。二、表達方式:記敘、說明、議論、描寫、抒情。1. 記敘:對人物經歷和事物發展變化所作的交代、陳述。作用:可以把描寫的各個方面聯成一體,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加深讀者對人物、事件的理解。在議論文中,

14、作為事實論據,用來證明論點。2. 說明:對事物與事理進行的解釋和介紹。作用:使讀者清楚明白地了解被說明的事物和特點。例如:這張桌子是方的。3. 議論:作者直接在作品中對人物、事件表明自己的態度、情感和評價。作用:(1)在記敘性文體中,議論有兩種方式:先敘后議和先議后敘。前者見解獨到,令人深思,具有啟發性;后者可使讀者很快進入對將要敘述的事物的思考,引起讀者對下文的注意。(2)議論在散文中會對形象的特征或意義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3)議論在議論文中主要是闡述觀點。4. 描寫: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對人物、事件和環境所作的具體的描繪與刻畫。作用:能實現文學形象的具體性、生動性和可感性。5. 抒情:作者在作品中抒發由某種媒介觸發起來的主觀感受和思想感情,以強化某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