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第三單元練習_第1頁
七年級第三單元練習_第2頁
七年級第三單元練習_第3頁
七年級第三單元練習_第4頁
七年級第三單元練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七年級第三單元練習分課同步練習十一 鄧稼先一、 給下列加點字注音。宰割 ( ) 籌劃( ) 彷徨( )馬革裹尸( )鮮為人知( ) 可歌可泣 ( ) 鞠躬盡瘁( )二、 指出下列句中的錯別字,并改正。1、不知稼先在關鍵的方案上鑒字的時候,手有沒有顫抖?( )2、奧本海默是一個拔尖人物,鋒芒畢露。( )3、可是他們的性格和為人卻絕然不同。( )4、在這期間他和于敏聯(lián)合暑名寫了一封建議書。( )三、 解釋下列成語。1、可歌可泣 。2、婦孺皆知 。 3、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四、 選詞填空。 1、1971年,我在北京見到了 了22年的稼先 。( A、告別 B、闊別 C、離別 ) 2、那是中華民族任人

2、 的時代,是有亡國滅種的危險的年代。 ( A、分割 B、宰割 C、侮辱 )五、 閱讀語段,完成練習。 1949年到1966年我在普林斯頓高等學術研究所工作,前后17的時間里所長都是物理學家奧本海默(Oppenheimer,1904-1967)。當時他是美國家喻戶曉的人物,因為他成功地領導戰(zhàn)時美國的原子彈制造工作。高等學術研究所是一個很小的研究所,物理教授最多的時候只有5個人,包括奧本海默,所以他和我很熟識。奧本海默和鄧稼先分別是美國和中國原子彈設計的領導人,各是兩國的功臣,可是他們的性格和為人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說他們走向了兩個相反的極端。奧本海默是一個拔尖的人物,鋒芒畢露。他20幾歲的時候在德國

3、哥廷根鎮(zhèn)做波恩(Bom,182-1970)的研究生。波恩在他晚年所寫的自傳中說研究生奧本海默常常在別人做報告時(包括波恩做學術報告),走上講臺拿起粉筆說“這可以用底下的辦法做得更好”。我認識奧本海默時他已40多歲了,已是家喻戶曉的人物了,打斷別人的報告,使演講者難堪的事仍然不時出現(xiàn),不過比起以前要較少出現(xiàn)一些。奧本海默的演講十分吸引人。他善于辭令,聽者往往會著迷。1964年為了慶祝他60歲的生日,3位同事和我編輯了一期近代物理評論,在前言中我們寫道:他的文章不可以速讀。它們包容了優(yōu)雅的風格和節(jié)奏。它們描述了近世科學時代人類所面臨的多種復雜的問題。詳盡而奧妙。像他的文章一樣,奧本海默是一個復雜的

4、人。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歡他的人也不少。鄧稼先則是一個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談話幾分鐘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實的人。他真誠坦白,從不驕人。他沒有小心眼兒,一生喜歡“純”字所代表的品格。在我所認識的知識分子當中,包括中國人和外國人,他是最有中國農(nóng)民的樸實氣質(zhì)的人。我想鄧稼先的氣質(zhì)和呂格是他所以能成功地領導許許多多各階層工作者為中華民族作了歷史性貢獻的原因:人們知道他沒有私心,人們絕對相信他。鄧稼先是中國幾千年傳統(tǒng)文化所孕育出來的有最高奉獻精神的兒子。鄧稼先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理想黨員。1、從上文中找出一個“家曉戶喻”的同義詞。2、本文寫鄧稼先和奧本海默運用了 手法,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3、理解下

5、面兩句話的含義。(1)、鄧稼先是中國幾千年傳統(tǒng)文化所孕育出來的有最高奉獻精神的兒子。 (2)、鄧稼先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理想黨員。4、你認為鄧稼先是怎樣一個人?你從他的身上學到了什么? 十二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一、給加點字注音。地殼( ) 彌高( ) 寶藏( ) 鍥而不舍( )迥乎不同( ) 警報迭起( ) 氣沖牛斗( )二、先解釋加點的字,再解釋下列成語。 1、鍥而不舍( ) 。 2、兀兀窮年( ) 。 3、氣沖牛斗( ) 。 4、迥乎不同( ) 。 三、有兩個錯別字的一項是( )A、 在30年代國立青島大學的兩年時間,我對他有著深刻印象的。B、 他正向古代典藉鉆探,有如向地殼尋求寶藏。C、 深霄

6、燈火是他的伴呂,因他大開光明之路。D、 他是卓越的學者,熱情澎湃的詩人。四、選擇排列順序準確的一項。( ) 起先,只是昆明的青年聽得到;后來,聲音越來越大,他 , , , ! A、叫人民起來 向全國人民呼喊 爭取民主 反對獨裁 B、向全國人民呼喊 叫人民起來 反對獨裁 爭取民主 C、叫人民起來 向全國人民呼喊 爭取民主 反對獨裁 D、叫人民起來 向全國人民呼喊 反對獨裁 爭取民主五、課文內(nèi)容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 課文前半部分寫聞一多先生“做了再說,做了也不一定說”,體現(xiàn)他“學者”的一面;后半部分寫聞一多先生“說了就做”,言行一致,體現(xiàn)他“革命者”的一面。B、 本文詩一般的語言,抒情性的議

7、論,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C、 聞一多先生的“說”是對革命的宣傳和動員,也是對反動派的揭露和斥責。D、 聞一多先生是一位偉大的詩人、學者、評論家、民主戰(zhàn)士。六、 閱讀語段,完成練習?!叭思艺f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說。” “人家說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說?!?作為學者和詩人的聞一多先生,在30年代國立青島大學的兩年時間,我對他是有著深刻印象的。那時候,他已經(jīng)詩興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濃。他正向古代典籍鉆探,有如向地殼尋求寶藏。仰之彌高,越高,攀得越起勁;鉆之彌堅,越堅,鉆得越鍥而不舍。他想吃盡、消化盡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遠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給我們衰微的民族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

8、。1930年到1932年,“望聞問切”也還只是在“望”的初級階段。他從唐詩下手,目不窺園,足不下樓,兀兀窮年,瀝盡心血。杜甫晚年,疏懶得“一月不梳頭”。聞先生也總是頭發(fā)零亂,他是無暇及此的。飯,幾乎忘記了吃,他貪的是精神食 糧;夜間睡得很少,為了研究,他惜寸陰、分陰。深宵燈火是他的伴侶,因它大開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動不響,無聲無聞。一個又一個大的四方竹紙本子,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蟻排衙。幾年辛苦,凝結(jié)而成唐詩雜論的碩果。 他并沒有先“說”,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績。 “做”了,他自己也沒有“說”。他又由唐詩轉(zhuǎn)到楚辭。十年艱辛,一部“校補”赫然而出。別人在贊美,在驚嘆,而聞

9、一多先生個人呢,也沒有“說”。他又向“古典新義”邁進了。他潛心貫注,心會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樓”的主人。 做了再說,做了不說,這僅是聞一多先生的一個方面,作為學者的方面。 1、語段首尾照應,其中一、二段起 作用,最后一段起 作用。2、語段中,聞一多先生的成就有(1) ,(2) ( 3 ) 。3、引用杜甫之事起什么作用?4、理解下列句子的含義,注意加點部分的意思。 (1)、他要給我們衰微的民族開一劑救濟的藥方。(2)、他潛心貫注,心會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樓”的主人。 5、本文的語言富有節(jié)奏,有音樂美,請你舉一例加以分析。十三、音樂巨人貝多芬一、給加點字注音。 深邃( ) 躊躇( )( ) 磐石(

10、 ) 頭顱 ( ) 惹人注意 ( ) 門檻( ) 二、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1、 他的臉上呈現(xiàn)出悲劇,一張含蓄了許多愁苦和力量的臉。( )2、 你可想到我一座倒落了的火山,頭顱在熔巖內(nèi)燃燒,拼命巴望掙扎出來。( )3、 女傭一躊躇后,走上前去引起他 的注意。( )三、選詞填空。貝多芬沉郁的情緒深深 了來訪者,客人們也變得沉郁起來。 A、打動 B 、感動 C、激動 D、感染四、指出下列句中破折號的用法。 1、在這里,我孤零零地坐著,寫我的音符我將永遠聽不見的音樂。( ) 2、還有他那個流氓侄子,一天到晚來麻煩他瞧,他下來了,希望他不會責怪我。( ) 3你可想到我一座倒落了的火山,頭顱在熔巖內(nèi)燃

11、燒。拼命巴望掙扎出來。( ) 五、按要求連線。 海頓 德國 告別 貝多芬 法國 約翰克里斯多夫 羅曼羅蘭 奧地利 命運交響曲 七、 閱讀語段,完成練習。沉重的腳步聲踏在樓梯上清晰可聞。到第二層的時候,他稍稍停留。隨后他走進門來了。一個身高五英尺左右的人,兩肩極寬闊,仿佛要挑起整個生命的重荷及命運的擔子,而他給人明顯的印象就是他能擔負得起。 這一天他身上的衣服是淡藍色的,胸前的紐扣是黃色的,里面一件純白的背心,所有這些看上去都已經(jīng)顯得十分陳舊,甚至是不整潔的。上衣的背后似乎還拖著什么東西。據(jù)女傭解釋,那拖在衣服后面的是一副助聽器,可是早已失效了。 他無視屋內(nèi)的人,一直走向那只巨熊一樣蹲伏著的大鋼

12、琴旁邊,習慣地坐下來,拿起一枝筆。人們可以看見他那只有力的大手。 客人帶著好像敬畏又好像憐惜的神情,默不作聲地望著他。他的臉上呈現(xiàn)出悲劇,一張含蓄了許多愁苦和力量的臉;火一樣蓬勃的頭發(fā),蓋在他的頭上,好像有生以來從未梳過;深邃的眼睛略帶灰色,有一種凝重不可逼視的光;長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張緊閉的嘴,襯著略帶方形的下頦,整個描繪出堅忍無比的生的意志。 女傭略一躊躇后,走上前去引起他的注意,可是他的表情是不耐煩的。 “什么?又怎么了?”他大聲說。接下去倒像在自言自語:“倒霉,今天!哦,今天我碰到的是那些孩子,嘲笑我,捉弄我,模仿我的樣子?!?女傭向客人指了指。 貝多芬說:“誰?那是誰?” 他又粗著嗓子

13、喊道:“你們說的聲音大些,我是個聾子客人小心翼翼遞過去一張字條。貝多芬戴上眼鏡,專注地凝視了一會兒:“好,你們竟敢到獸穴里來抓老獅子的毛?!彼f,雖然嚴肅,但臉上浮現(xiàn)出善良的微笑,“你們很勇敢可是你們不容易了解我,也很難使我聽懂你們的話。過來坐在我旁邊,你們知道我聽不見的?!?他敲敲自己的耳朵,隨手拿過來一張紙一枝鉛筆給客人。 客人在紙上寫著:“我們要知道您的生平,把您的消息帶給萬千大眾,使他們了解您真實的好靈魂。” 看了這幾句話,一滴淚在大音樂家眼里閃光。他喃喃地如同獨語:“我的好靈魂!人家都當我是個厭世者,你們怎么會想到這個!在這里我孤零零地坐著,寫我的音符我將永遠聽不見音樂,但是在我心里

14、發(fā)出的回響,比任何樂器上演奏的都美。我有時不免嘆息,我真軟弱一個音樂家最大的悲劇是喪失了聽覺。” 貝多芬神往地說: “一個人到田野去,有時候我想,一株樹也比一個人好” 他接著說: “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頭顱在熔巖內(nèi)燃燒,拼命巴望掙扎出來?!?貝多芬激動而又沉郁的情緒深深感染了來訪者,客人不停地記下來。 命運加在貝多芬身上的不幸是將他的靈魂鎖閉在磐石一樣密不通風的“耳聾”之中。這猶如一座不見天日的囚室,牢牢地困住了他。不過,“聾”雖然帶來了無可比擬的不幸和1、 語段主要寫了哪兩件事?2、“你們竟敢到獸穴里來抓老獅子的毛”是什么意思? 3、 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頭顱在熔巖內(nèi)

15、燃燒,拼命巴望掙扎出來?!敝械摹暗孤淞说幕鹕健焙汀叭蹘r”分別指什么?4、“他誠然孤獨,可是有永恒為伴”,這里的“永恒”指的是什么?5、從語段可以看出貝多芬是這樣一個人? 6、劃出描寫貝多芬外貌的語句,并模仿這種寫法,用幾句話描寫你同桌的外貌。(不少于30個字)十四 福樓拜的星期天一、 加點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A、 但是不管什么事情一經(jīng)他的嘴講出,就都帶上非凡的魅(mei)力和極大的趣味。B、 他只用幾句話,就勾畫出某人滑稽的輪廓(kuo)。 C、 用手抓著自己的腳踝(guo),很細心地聽大家講。D、 當一種文學熱潮或一種藝術的陶醉使談話者激動了起來,并把他們卷入一些富于想像的人所喜愛的卻又

16、是極端荒謬(miu)、忘乎所以的學說中時,他就變得憂慮起二、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 樓拜轉(zhuǎn)動著藍色的大眼睛盯著朋友這張白析的臉。B、 他們的談話很少涉及日常鎖事,總是圍繞著文學史方面的事件。 C、 左拉中等身材,微微發(fā)胖,有一副樸實但很固執(zhí)的面龐。D、 他時而激情滿懷,時而義憤填膺;有時熱烈激動,有時雄辨過人三、解釋下列詞語1、 一拍即合 2、 尋歡作樂 3、 忘乎所以 4、 義憤填膺 四、選詞填空。1、 就像兩塊同樣的石頭碰到一起一樣,一束啟蒙的火花從他的話語里 出來。A 發(fā)射 B 迸發(fā) C 隱射 D 映射 2、 只用幾句話,就 出某人滑稽的輪廓。 A描寫 B 書寫 C 勾畫 D 描

17、摹五、文章內(nèi)容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A、全文好像是一出舞臺劇。時間:星期天。地點:福樓拜家,六層樓的一個單身宿舍。人物:以福樓拜為核心人物,屠格涅夫、都德、左拉逐個登場。B、文章基本上是按時間順序來寫的。“第一個”“過了一會兒”“接著”“漸漸地”都是語言標志。C、莫泊桑(18501893),英國作家,代表作有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D、作者善于抓住四位作家在肖像和性格上的特點,各有側(cè)重地描寫他們的肖像、行動和語言。六、閱讀語段,完成練習。第一個來到的往往是伊萬屠格涅夫。他像親兄弟一樣地擁抱著這位比他略高的俄國小說家。屠格涅夫?qū)λ幸环N很強烈并且很深厚的愛。他們相同的思想、哲學觀點和才能,共同的

18、趣味、生活和夢想,相同的文學主張和狂熱的理想,共同的鑒賞能力與博學多識使他們兩人常常是一拍即合,一見面,兩人都不約而同地感到一種與其說是相互理解的愉快,倒不如說是心靈內(nèi)在的歡樂。 屠格涅夫仰坐在一個沙發(fā)上,用一種輕輕的并有點猶豫的聲調(diào)慢慢地講著,但是不管什么事情一經(jīng)他的嘴講出,就都帶上非凡的魅力和極大的趣味。福樓拜轉(zhuǎn)動著藍色的大眼睛盯著朋友這張白皙的臉,十分欽佩地聽著。當他回答時,他的嗓音特別洪亮,仿佛在他那古高盧斗士式的大胡須下面吹響一把軍號。他們的談話很少涉及日常瑣事,總是圍繞著文學史方面的事件。屠格涅夫也常常帶來一些外文書籍,并非常流利地翻譯一些歌德和普希金的詩句。 過了一會兒,都德也來

19、了。他一來就談起巴黎的事情,講述著這個貪圖享受、尋歡作樂并十分活躍和愉快的巴黎。他只用幾句話,就勾畫出某人滑稽的輪廓。他用他那獨特的、具有南方風味和吸引人的諷刺口吻談論著一切事物和一切人 他的頭很小卻很漂亮,烏木色的濃密卷發(fā)從頭上一直披到肩上,與卷曲的胡須連成一片;他習慣用手捋著自己的胡子尖。他的眼睛像切開的長縫,瞇縫著,卻從中射出一道墨一樣的黑光。也許是由于過度近視,他的眼光有時很模糊;講話的調(diào)子有些像唱歌。他舉止活躍,手勢生動,具有一切南方人的特征。 1、語段以 和 這兩種表達方式為主,但也用到了議論和抒情,請你用橫線劃出第一段中的一個議論抒情句,并說說其作用。 2、語段對屠格涅夫和都德,

20、主要用了 、 和 等描寫方法。 3、 從語段中可以看出屠格涅夫和都德的性格特點。 4、“當他回答時,他的嗓音特別洪亮,仿佛在他那古高盧斗士式的大胡須下面吹響一把軍號。”這句話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十五、孫權勸學一、 填空本文的作者是 (朝代) 、 史學家 。本文選自 ,它是一部 史書,記載了 到 共1362年的史事。二、 解釋下列加點的字。1、孫權勸學 ( ) 2、卿今當涂掌事 ( )( ) 3、蒙辭以軍中多務 ( )( ) 4、卿言多務,孰若孤 ( ) 5、蒙乃始就學 ( )三、 朗讀下列語句,指出加點詞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中的哪個詞?1、 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 ( )2、 但當涉獵,

21、見往事耳。 ( )3、 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 )四、課文內(nèi)容理解有誤的一項的是( )A、 從孫權的話中可以看出他能夠關心下屬,鼓勵呂蒙要多學習,也體現(xiàn)他善勸。 B、 魯肅之所以與呂蒙結(jié)友,是因為為呂蒙的才略所折服。C、 魯肅見到呂蒙的談話,語氣重在驚嘆,表現(xiàn)出一種不以為然的態(tài)度。D、 本文語言精練,情節(jié)發(fā)展環(huán)環(huán)緊扣,自然而緊湊。八、 閱讀下列語段,完成練習。權曰:“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議論,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吳下阿蒙!”蒙曰:“ , ,大兄何見事之晚乎!”1、下列詞語,哪一項與現(xiàn)代漢語理解

22、不同( )A、博士 B、涉略 C 、多務 D、以為2、在橫線上填上所缺的語句,并翻譯這句話。3、孫權讓呂蒙讀書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4、文章主要通過 描寫來刻畫人物,請你舉一例并作分析。 歸類過關測試閱讀下列語段,完成練習。(一)1925年,華羅庚在金壇中學畢業(yè)后,進了上海中華職業(yè)學校,為的是能謀求個會計之類的職業(yè)養(yǎng)家糊口。后來由于交不起學費,沒有畢業(yè)就失學了?;丶亦l(xiāng)一面幫助父親在“乾生泰”這個只有一間門面的小雜貨店里干活、記帳,一面繼續(xù)鉆研數(shù)學?;貞洰敃r他 刻苦自學的情景,他的姐姐華連青說:“盡管是冬天,華羅庚依然在帳臺上看他的數(shù)學書。清水鼻涕流下時,他用左手在鼻子上一抹,往旁邊

23、一甩,沒有甩掉,就這樣伸著。右手還在不停地寫” 那時,華羅庚站在柜臺前,顧客來了就幫父親做生意,打算盤、記帳,顧客一走就又埋頭看書演算起來。有時入了迷,竟忘了接待顧客,甚至把算題的結(jié)果當作顧客應付的貨款,使顧客嚇了一跳。因為經(jīng)常發(fā)生類似莫名其妙的事情,時間久了,街坊鄰居都傳為笑談,大家就給他娶了個綽號,叫“羅呆子”。每逢遇到怠慢顧客的事情發(fā)生,父親又氣又急,說他念“天書”念呆了。要強行把書燒掉。爭執(zhí)發(fā)生時,華羅庚總是死死地抱著書不放。1、 這段文字記述了華羅庚哪一段時間的經(jīng)歷?側(cè)重記述了什么? 2、在文中摘出用細節(jié)來表現(xiàn)華羅庚專注于數(shù)學的一句話? 3、文中寫大家給華羅庚起綽號,表達作用是什么?

24、(二 )苦難天才(節(jié)選)他喜歡作畫,而且是個天才的畫家。但是,沒有一個人能讀懂他的畫的價值。他的畫只能在兄弟的小畫廊里寄售,幾年來,沒有售出一幅畫。那位管理小畫廊的兄弟差點被老板炒了魷魚。 他一生大概只售出過一幅畫,題目叫做紅色的葡萄園,價值是4英鎊。這幅畫是他的兄弟和朋友為了幫助他而買下的。他最大的希望是能找一家咖啡館展出自己的作品,可是,到死也沒有一家咖啡館愿意展出他的畫。他死在絕望和曠世孤獨中,他的安葬儀式也極其簡單。他就是梵高,偉大的畫家,他的成就現(xiàn)在無人能及。他的畫每一幅都價值連城,他的出生地和安息地荷蘭、法國都爭相把他當做自己的國民,他的畫在巴黎、倫敦、荷蘭的博物館都有收藏,并且都

25、被放在最顯著的位置。為什么上蒼如此虧待他?造就了他的天才,卻沒有造就出欣賞他的人。是不是一個天才的產(chǎn)生需要搭配相應的苦難,天才至極致,也就是苦難至極致,上帝在冥冥之中的那雙手,難道早已計算好了,盡在他的掌握之中?4、 前面的四個排比句段突出強調(diào)了什么?5、第五段內(nèi)容突轉(zhuǎn),同前面內(nèi)容形成鮮明 ,使人產(chǎn)生 的感覺。 5、 作者在最后一段對這種現(xiàn)象是如何總結(jié)的? 參考答案【分課同步練習】十一 鄧稼先一、 zai chou pang guo xian qi cui 二、1.“鑒”改成“簽” 2.“必”改成“畢” 3.“絕”改成“截” 4.“暑”改成“署” 三.1.值得歌頌贊美,令人感動淚下。2.婦女和

26、小孩都知道。 3.表示小心謹慎,不辭勞苦,盡力而為。四.1.B 2.B 五.1.婦孺皆知 2.對比 說明了只有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背景才能孕育出鄧稼先這樣品格高尚的人物,也只有鄧稼先這樣的人才適應中國社會的需要,為民族的發(fā)展做出巨大貢獻。 3.(1).中國幾千年傳統(tǒng)文化就講究人與人之間關系和諧,和睦相處,講究為人忠厚、謙虛、真誠、樸實。鄧稼先汲取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這些優(yōu)秀的部分,并變成了自己的氣質(zhì)品格。(2)是指“他沒有私心,人們絕對相信他”,“文革”中能說服兩派群眾組織,能說服工宣隊、軍宣隊。中國共產(chǎn)黨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是領導、團結(jié)廣大人民一起前進,鄧稼先就是把這些奉為自己的行動準則,

27、因此他是理想黨員。4.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讓學生自由發(fā)揮,不求統(tǒng)一。十二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 一、qiao mi zang qie jiong die dou 二、1.刻 鏤刻不停,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2.勞苦的樣子 辛辛苦苦一年到頭這樣做。3.泛指天空 形容氣勢之盛可以直沖云霄。 4.差得遠 很不一樣 三、C 四、B 五、D 六、1.領起下文 總結(jié)上文 2、寫了唐詩雜論 寫了楚辭校補 寫了古典新義3、表明聞一多先生全心致力于古代典籍研究。4、(1)指尋找使我國民族文化繁榮昌盛起來的方法,企圖從文化上尋找振興民族的途徑。 (2)都是說用心極專極深,除學術研究外,沒有別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 5、如“目

28、不窺園,足不下樓,兀兀窮年,瀝盡心血”,“潛心貫注,心會神凝”,“迥乎不同”,“一反既往”,“警報迭起,形勢緊張”,等等。這些詞語的結(jié)構(gòu)整齊,有節(jié)奏感。(其他語句也可以)十三音樂巨人貝多芬 一、sui chouchu pan lu re kan 二、1.包含 2.指望 3.猶豫 三、D 四、1.解釋說明 2.轉(zhuǎn)換話題 3. .解釋說明 五、海頓 奧地利 告別 貝多芬 德國 命運交響曲 羅曼羅蘭 法國 約翰克里斯多夫 六、1.貝多芬下樓并開始和“客人”談話 2. 這是一個比喻。貝多芬的意思是說,一般人都以為他很可怕,很難接近,而“客人”竟然來拜訪他,女傭也未經(jīng)他的允許就讓客人進門,他對他們的做法感到吃驚。 3.耳聾 創(chuàng)作激情 4. “永恒”指作為心靈載體的音樂藝術。 5. 獨立而驕傲,沉郁而堅強,嚴肅而善良,熱愛自然,追求自由,獻身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