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動物生物學復習重點第一章動物的細胞和組織Ø 動物細胞間的連接方式主要有哪幾種?是如何連接的?(了解)橋粒:上皮之間呈紐扣狀結構,與質膠中的中間纖維連接,形成細胞骨架網。多見于皮膚、子宮頸等部位。緊密連接:膜與膜之間的緊密連接。多見于腸壁。間隙連接:細胞之間存在間隙,有一系列通道貫穿在間隙之間。細胞質通過細胞之間存在的間隙相通。動物細胞最多的一種連接方式。Ø 動物細胞(小題):動物細胞是在結構上不具有細胞壁、液泡、葉綠體等,但有中心粒(體);在連接方式上有緊密連接、間隙連接、橋粒三種方式,以間隙連接為主要連接方式的細胞。Ø 植物細胞(小題):植物細胞是在結構上具有細
2、胞壁、液泡、葉綠體等;在連接方式上以胞間連絲連接的細胞。Ø 骨、軟骨、血液、脂肪是結締組織(選擇、判斷)第二章多細胞動物的胚胎發育Ø (名詞解釋)真體腔:在中胚層之間形成的腔稱為真體腔,有兩種形成方式:裂體腔法,腸腔法。Ø (名詞解釋)假體腔:是體壁肌肉層和消化管壁之間的空腔,是囊胚腔的殘留,是動物進化中最早出現的一種原始體腔。假體腔一般只有體壁肌肉,無腸壁肌肉,并且沒有體腔膜包圍,假體腔中充滿體腔液。Ø 真體腔有裂體腔法和腸腔法2種基本形成方式。(填空)Ø 卵裂的方式分為2種:1.完全卵裂2.不完全卵裂(判斷、選擇)Ø 完全卵裂的兩
3、種模式1.輻射卵裂2.螺旋卵裂 (判斷、選擇) Ø (問答題)試比較原腸動物與后口動物的差別。胚孔的比較:原腸腔的開口稱為胚孔。原口動物:胚胎發育中的胚孔發育為動物的口。后口動物:胚胎發育中的胚孔發育為動物成體的肛門,口在胚孔另一端重新形成。體腔的方式比較:原口動物都是以端細胞法形成中胚層和體腔。后口動物是以腸體腔法形成體腔。卵裂的方式比較:原口動物的卵裂方式是螺旋卵裂,后口動物的卵裂方式是輻射卵裂。小結:動物有性生殖的發育過程從受精開始,卵細胞受精后即開始分裂、發育。卵裂的形式有完全卵裂和不完全卵裂2種。完全卵裂有輻射型卵裂和螺旋型卵裂2種主要形式,不完全卵裂有盤裂、表裂等形式。三
4、胚層的多細胞動物中,根據體腔的有無和形成方式,分為三胚層無體腔動物、假體腔動物和真體腔動物。假體腔動物的中胚層只形成了體壁的肌肉層,也有腸壁肌肉層。真體腔有裂體腔法和腸腔法2種基本形成方式。無脊椎動物發育一般經歷囊胚、原腸胚、中胚層和體腔的形成、胚層的分化和器官的形成幾個階段,脊椎動物還有神經胚階段。根據動物卵裂和體腔的形成方式等,三胚層的動物又可以分為原口動物和后口動物。第三章動物的類群及其多樣性3.1動物的分類和系統發生Ø 雙名法,即用拉丁文的屬名和種名來表示物種。(判斷、選擇)小家鼠的學名:Mus musculus Linne 人的學名:Homo sapiens小結:動物界有著
5、異常豐富的多樣性。人類對物種多樣性的認識在人類的生產和生活中非常重要。種的概念是互交繁殖的自然群體,與其他群體在生殖上相互隔離,并在自然界占據一個特殊的生態位。對物種的命名采用了林奈倡用的國際通用的雙命名法,即屬名加種名。傳統的分類學以形態學為基礎,現在采用的多種分類法根據不同層次的特征來源,如不同類群中的同源分子、核糖體RNA的堿基序列等來確定它們的譜系關系。地球上的生物分為原核生物界、原聲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動物界5界。動物界包括原生動物以外的所有多細胞后生動物門類,其分類的7個階元為界、門、綱、目、科、屬、種。后生動物起源于原始得單細胞真核生物祖先,經歷了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的
6、系統發育的進化歷程,而個體發育則是系統發育的簡短而迅速的重演。3.2動物體的基本結構Ø 對稱類型:非對稱型輻射對稱型兩側對稱型(了解)體腔類型:無體腔動物假體腔動物真體腔動物分節:同律分節異律分節脊椎動物的脊椎骨和脊神經有明顯分節現象頭部形成:骨骼化:外骨骼內骨骼小結:動物體的結構機包括對稱類型、體腔類型、身體是否分節、頭部是否形成以及骨骼化程度等,在與環境的不斷適應過程中得到發展它們不僅反映一個動物體的整個結構和功能,也反映了動物體的進化水平。3.3 單細胞的真核生物原生動物門(第六題待定)Ø 生物學特征:1) 原生動物是單細胞個體或單細胞群體2) 營養類型:光合自養性營
7、養(植物性營養)、吞噬性營養(動物性營養)、腐生性營養3) 生殖方式:具有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進化地位:原生動物是一類目前已知的最原始的真核生物。原生動物寄生部位引起疾病傳播媒介癥狀利什曼原蟲巨噬細胞黑熱病白蛉子肝脾腫大、發燒錐蟲腦、脊髓非洲昏睡病舍蠅昏睡、致死痢疾內變形蟲 腸道 阿米巴痢疾經口大便血多膿少瘧原蟲血液、肝臟瘧疾按蚊發冷發熱 小結:原生動物是真核生物中最原始的類群之一,一般是單細胞個體,也有多細胞構成的群體。原生動物的細胞分化出能夠完成不同生理功能的胞器,如伸縮泡、胞口、胞咽、鞭毛、眼點和胞肛等。原生動物的運動有兩種基本形式。一種是鞭毛或纖毛運動,另一種是變形運動。它們的運動機制不
8、同,前者靠鞭毛或纖毛打動水流運動,后者靠胞內原生質的流動形成偽足運動。原生動物的水分調節和排泄主要靠伸縮泡實現,沒有專門的胞器進行呼吸,氣體的交換靠細胞膜的滲透作用完成。原生動物有植物性營養、動物性營養和腐生性營養3種類型。有的種類兼有2種或3種營養方式。原生動物的生殖分為無性生殖 (二裂生殖、復分裂生殖、質裂和出芽生殖)和有性生殖 (配子生殖、接合生殖)2類。原生動物的主要類群有鞭毛綱、肉足綱、孢子蟲綱、絲孢子蟲綱和纖毛蟲綱,它們分布廣泛,在自然界中起著重要作用。其中有些寄生種類會引起人畜的疾病,給人類造成危害。3·4 無脊椎動物類群3·4·1中生動物門3
9、83;4·2 側生動物海綿動物門Ø (名詞解釋)逆轉現象:由于這種胚胎發育與其他多細胞動物原腸胚形成正相反(其他多細胞動物的植物極大細胞內陷成為內胚層,動物極小細胞形成外胚層),因此將海綿動物胚胎發育的這種現象稱為逆轉現象。小結:海綿動物體制不對稱或輻射對稱,在水中營固著生活;身體由2層細胞及其之間的中膠層構成;胚胎發育中有"逆轉"的現象;具特殊的水溝系統;細胞沒有組織分化;通常具有鈣質、硅質或角質的骨骼;沒有消化腔,只行細胞內消化;沒有神經系統;海綿動物仍然保存了領鞭毛細胞。綜上所述海綿動物是一類極為原始的多細胞動物,是多細胞動物進化中的一個側支。(考
10、有關結構特點的判斷、選擇題)3·4·3 輻射對稱的動物腔腸動物門Ø 腔腸動物的身體有兩種基本形態:水螅型和水母型(填空題)Ø 珊瑚是腔腸動物門(填空、選擇)Ø 櫛水母類在進化上是一盲端支流,與高等動物沒有直接關系。(小題)小結:腔腸動物是輻射對稱或兩輻射對稱的兩胚層動物,身體有2種基本形式,一種是適應固著生活的水螅型,另一種是適應漂浮生活的水母型。腔腸動物的體壁圍繞身體縱軸成為一個消化循環腔,但是消化循環腔只有一個開口,能進行胞外消化和胞內消化;腔腸動物出現了組織分化和簡單的器官;有神經細胞和網狀神經系統;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2種生殖方式;有些生
11、活史中有世代交替現象;一些群體生活的有多態現象;海洋中的種類一般有浮浪幼蟲期;若將海綿動物看作多細胞動物進化中的一側支,那么腔腸動物就是多細胞動物中最為原始的一類。3·4·4 三胚層無體腔動物扁形動物門Ø (問答題)為什么中胚層的出現是水生動物向陸生動物進化的基本條件之一?意義:中胚層的產生引起了一系列的組織,器官和系統的分化.為動物體結構的進一步復雜提供了物質條件,如:1)中胚層可以分化出肌肉組織,增強了運動機能,再加上兩側對稱的體型,使動物有可能在更大的范圍內攝取更多的食物。2)高等種類:在消化管壁上也有了肌肉,使消化管蠕動的能力也加強了。3)促進了新陳代謝機
12、能的加強,產生的代謝廢物也增多,因此促進了排泄系統的形成。扁形動物開始有了原始的排泄系統原腎管系。4)又由于動物運動機能的提高,經常接觸變化多端的外界環境,促進了神經系統和感覺器官的進一步發展,集中為:梯形神經系統5)由中胚層所形成的實質組織有儲存養料和水分的功能,耐饑餓、抗干旱。因此,中胚層的產生,不僅引起了一系列組織、器官、系統的分化,為動物體結構進一步復雜,進一步完備提供了基礎,并且使機能也加強,促進了動物新陳代謝的能力,使動物進一步發展進化。 所以,中胚層的形成是動物由水生進化到陸生的基本條件之一。Ø 華枝睪吸蟲引起的疾病稱為華枝睪吸蟲病。(了解)姜片蟲成蟲寄生于人或豬的小腸
13、內 。可使患者營養不良、消瘦、貧血,兒童可引起發育障礙。在我國流行的為日本血吸蟲,它所引起的疾病,簡稱血吸蟲病。細粒棘球絳蟲又稱包生絳蟲,引起包蟲病或稱棘球蚴病。牛帶絳蟲,豬帶絳蟲引起絳蟲病。小結:扁形動物門、紐形動物門和顎胃動物門3個類群均為三胚層、無體腔的動物,它們身體為兩側對稱的體制,具有中胚層,在體壁和消化管之間沒有體腔,身體出現了完備的器官系統,代表了動物進化中一個新的階段。扁形動物身體背腹扁平;體壁由表皮和肌肉層共同形成皮肌囊結構;消化管與體壁之間為實質所充填;消化管有口,無肛門,神經系統為梯狀神經系統,出現了多種感覺器官,排泄系統為原腎型;沒有呼吸和循環系統。扁形動物分為3個綱,
14、渦蟲綱是自由生活的種類;吸蟲綱成蟲體表不具纖毛和腺細胞,有12個吸盤,消化系統趨于退化,原始種類營體外寄生,高等種類營體內寄生。絳蟲綱全部營體內寄生生活,成蟲體表不具纖毛,幼蟲頭節具鉤,多數身體有節片,消化系統完全退化。吸蟲綱和絳蟲綱中有很多是人類和家畜的寄生蟲。3.4.5 具有假體腔的動物Ø 假體腔動物包括:線蟲動物門、腹毛動物門、輪形動物門、動吻動物門、線形動物門、棘頭動物門、內肛動物門、鎧甲動物門、鰓曳動物門。(看得眼熟即可)Ø 線形、線蟲、輪行、棘頭動物有寄生的種類,其中棘頭動物全部是寄生。小結:假體腔動物外部形態差異很大,但都是具有3個胚層,體壁與消化管之間有假體
15、腔結構的動物,包括:腹毛動物門、輪形動物門、動吻動物門、線蟲動物門、線形動物門、內肛動物門、鎧甲動物門、鰓曳動物門和棘頭動物門。它們的共同特征除都有假體腔外,還有:卵裂均為螺旋卵裂,由端細胞法形成中胚層,假體腔內充滿了體腔液,具有完整的消化管,排泄系統仍為原腎型,沒有循環系統和呼吸器官。這類動物中有很多是寄生的種類,廣泛寄生在動物和植物等體內,給人體健康和農、牧、漁業的生產帶來危害。3.4.6真體腔不分節的動物軟體動物門Ø 貝殼由外到內分為角質層、棱柱層、珍珠層。(小題)小結:軟體動物分布很廣,是目前已知最早能夠在陸地上生活的動物。(小題)身體兩側對稱或不對稱,具有3個胚層,出現了不
16、發達的真體腔。身體分為頭、足、內臟團和外套膜4個部分,多數有石灰質的貝殼。排泄系統是后腎型,出現了循環系統和呼吸器官。除頭足綱屬于盤狀卵裂外,其余均為螺旋卵裂,屬于原口動物。海洋中生活的間接發育的軟體動物有擔輪幼蟲期。腹足類不對稱的體制是由于在進化過程中的旋轉和扭轉造成的。3·4·7 分節的真體腔原口動物環節動物門 Ø (名詞解釋)同律分節:除前端2節及末端的1節外,其余各節形態基本相同(形態、機能)這種分節方式稱為同律分節。節與節之間以隔膜分割,體表形成節間溝。所以分節不僅表現在體表,內部器官也按節重復排列,例如:排泄、神經、循環系統。體節的數目因種而異。
17、16; (名詞解釋)異律分節:同律分節的體節進一步分化,不同部位的體節在功能上分工,完成不同的功能,各器官也集中于一定體節中,逐漸分化出頭、胸、腹這就從同律分節發展成異律分節。Ø (問答題)發達真體腔有什么生物學意義?1. 次生體腔的出現,使消化管壁有了肌肉層,增強了蠕動,提高了消化機能。2. 腸壁有了中胚層的參與,為腸的進一步分化提供了條件。 真體腔把消化管和體壁隔開,對循環、排泄、生殖等系統的形成及功能起到促進作用。使動物體的結構進一步復雜,各種機能更趨完善。小結:環節動物廣泛分布在海洋、淡水、土壤甚至陸地上,它們多為身體細長,呈圓柱形,兩側對稱,具體3個胚層,身體同律分節,有發
18、達的真體腔和閉管式的循環系統,體壁向外延伸成扁平的疣足和剛毛,神經系統為鏈狀神經系統。環節動物既有自由游泳的,也有爬行的,還有居穴生活和寄生的種類。一般自由游泳的多毛類頭部明顯,有眼和觸手等感覺器官,是環節動物中最原始的類群;穴居的寡毛類頭部和感覺器官均不發達;蛭類的身體有口吸盤和后吸盤,體腔被間質所占據,形成血竇。海洋中生活的環節動物都有擔輪幼蟲期。2.4.8 身體分節有附肢的原口動物節肢動物門Ø (問答題)昆蟲的口器主要有哪幾種?最原始的口器的是哪種?口器是由頭部3對附肢和部分頭部組成。1.咀嚼式口器2.剌吸式口器3.虹吸式口器4.嚼吸式口器5.舐吸式口器咀嚼式口器:最原始的口器
19、類型,適合取食固體食物。如蝗蟲。Ø (l)增節變態:體節逐步增加。 (2)表變態:觸角及尾須節數增多;成蟲期仍然繼續蛻皮。(3)原變態:短暫的亞成蟲期。亞成蟲外形與成蟲相似。(4)不完全變態:具卵、幼蟲和成蟲3個蟲期。(5)完全變態 :具卵、幼蟲、蛹和成蟲4個蟲期Ø 節肢動物是原口動物中演化程度最高的類群,也是動物界中種類最多的一個動物門。小結:節肢動物的身體異律分節,不同的體節在一定程度上愈合,形成頭部、胸部、腹部等形態不同的體區,完全不同的生理機能。與環節動物的疣足不同,節肢動物偶帶關節的附肢,附肢可以形成口器、觸角、步足等各種類型的足。節肢動物的身體表面有幾丁質的外骨
20、骼,生長過程中有蛻皮現象。體腔是混合體腔形式,體液與血液合在一起,循環系統式開管式。水生種類的呼吸器官有腮、書腮,陸生種類的有書肺、氣管。水生節肢動物的排泄器官為后腎型的基節腺、綠腺、鄂腺等,陸生節肢動物的是馬氏管。節肢動物門是動物界中種類最多的動物門,分布在海洋、淡水、陸地等各種環境中,與人類的關系非常密切,在自然界生態系統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的多足綱和昆蟲綱具有對陸生生活的高度適應。2.4.9 原口動物與后口動物之間的過渡類群觸手冠動物小結:觸手冠動物既有原口動物的某些特征,又有后口動物的某些特征。它們一般都有真體腔,并且發育過程中出現前體腔,中體腔和后體腔;都有兼作生殖導管的發達后
21、腎;海洋生活的種類均有與擔輪幼蟲相似的幼蟲期;受精卵的卵裂是輻射卵裂;以腸腔法形成中胚層和體腔。這些特征可將觸手冠動物是為原口動物和后口動物之間的過度類群。2.4.10 無脊椎后口動物輻射對稱的棘皮動物門Ø (問答題)棘皮動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1.體呈五輻射對稱通過口面到反口面的中央軸,可做五次切割,所切除的兩部分基本對稱。2.骨骼由中胚層產生,并向體表突出成棘;3.具有由一部份體腔演交而成的水管系統和圍血系統;4.沒有神經節、中樞神經系統;5.輻射型卵裂,內陷法形成原腸胚,腸腔法形成中胚層和真體腔;口在原口相對的一端另行形成。小結:棘皮動物與前面各類多細胞三胚層動物的螺旋型卵裂不
22、同,都是輻射型卵裂。早期的胚胎發育時不是端細胞法產生中胚層,而是以腸腔法形成中胚層和真體腔。原腸口(即胚孔)最終形成了成體的肛門,而成體的口則在原腸孔相對的一端另外形成,屬于最原始的后口動物。棘皮動物的幼蟲都是兩側對稱,而成體都是次生性五輻射對稱。成體身體表面有棘和刺突出體壁外。棘皮動物全部營海洋底棲生活,活動能力不強。有體腔形成的水管系統,血系統和圍血系統,骨骼全部起源于中胚層,沒有中樞神經系統和神經節。半索動物的胚胎發育與棘皮動物相似,鰓裂及中空的神經又與脊索動物相似,說明半索動物與棘皮動物和脊索動物均有親緣關系。根據對半索動物組織與胚胎的研究,證明口索與脊索既不同功又不同源。是非索動物和
23、脊索動物之間的一種過渡類型。3.5 脊索動物類群 3.5.1 最高等的動物門類脊索動物門Ø (問答題)脊索動物門有哪些共同特征?分為哪幾個亞門?1)具有脊索、背神經管和鰓裂三大特征。 2)肛后尾、閉管式循環系統、心臟位于腹面等次要特征。3)脊索在低等種類終身保存,以后被脊柱取代。背神經管在脊椎動物分化為腦和脊髓。分屬于3個亞門:尾索動物亞門、頭索動物亞門(無頭類)、脊椎動物亞門Ø (名詞解釋)逆行變態:變態時,失去一些脊索動物應具有的特征,在發育過程中,失去了一些重要的構造,形體變得更加簡單的變態,稱為逆行變態。小結:脊索動物門的動物在生命周期中的某一階段或一生具有縱貫全身
24、的脊索,并因此而得名。脊索動物和棘皮動物可能有共同的生活在前寒武紀的祖先。所有脊索動物具有3大特征即脊索、背神經管和鰓裂,以及肛后尾及其他次要特征。本門分為3大亞門。尾索動物亞門和頭索動物亞門僅由脊索為支持結構,無頭部分化。在尾索動物中,其幼體具有上述特征,脊索僅在尾部,自由游泳,經過逆行變態而成為成體,大部分成體固著生活。頭索動物魚形,是典型脊索動物的縮影,代表動物是有名的文昌魚。脊椎動物亞門動物具有由脊椎骨組成的脊柱作為支持結構,其中圓口綱因具雛形脊椎骨而被包括在脊椎動物中。脊椎動物有頭的分化,而且重要的是出現了內骨骼即脊柱等中軸骨和成對附肢,使動物有較大體型,并提供肌肉附著,大大加強了運
25、動能力,伴隨其他系統的完善,使脊椎動物有很強的適應輻射。3.5.2低等的無頜脊椎動物圓口綱小結:圓口綱動物是最原始的有頭但無頜的脊椎動物,包括盲鰻和七鰓鰻。身體鰻形,無成對附肢,具軟骨(雖然其祖先甲胃魚具有硬骨骼,脊索終生存在,有雛形脊椎骨。具口吸盤以吮吸方式取食,管寄生或半寄生生活。寒武紀晚期底棲的甲胃魚類與圓口類有共同的祖先。3.5.3適應水生生活的魚類Ø 鰾:絕大多數硬骨魚類通過鰾調節比重。鰾內氣體的調節有2種方法:吞咽或吐出空氣管鰾類,依靠紅腺分泌氣體閉鰾類。Ø 軟骨魚和硬骨魚形態結構上的相同點:有頜、以腮呼吸、變溫。不同點:軟骨魚綱1) 骨骼為軟骨。2) 體被盾鱗
26、。3)口在腹面,腸中有螺旋瓣。4)鰓隔發達,鰓裂一般5對,無鰾。5)體內受精,雄性有鰭腳,卵生或卵胎生。6)尾屬歪尾型。硬骨魚綱1) 骨骼一般為硬骨。2) 體被骨鱗,有一部分種類被硬鱗,少數種類無鱗(次生型退化)。3) 口通常端位。鰓裂不直接開口于體外,有鰓蓋遮護.4) 鰾常存在。5) 多數是體外受精,卵生.6)尾多呈正尾形。Ø 魚類的鱗、鰭和尾有哪些類型?鱗的類型:盾鱗、硬鱗、骨鱗(園鱗、櫛鱗)鰭的類型:奇鰭(背鰭、臂鰭、尾鰭)和偶鰭(胸鰭、腹鰭)尾的類型:原尾型、歪尾型、正尾型。小結:魚類是有頜、以鰓呼吸、變溫的水生脊椎動物。1. 具有偶鰭,體被鱗片,最早出現于奧陶紀,祖先可能是
27、由原始有頭類在進化中向有頜的方向發展的一支。2. 現存魚類分為2大類,軟骨魚類和硬骨魚類。它們在體型、行為、棲息地及適 應性方面具有多樣性.3. 大多數在水中生活的硬骨魚靠鰾來獲得浮力,鰾是有效的調節氣體以調節浮力 的結構。4. 水中的氧氣和魚體內的血液在鰓部以逆流接觸的方式進行高效的氣體交換。5. 魚類有發達的滲透壓調節系統。 6. 魚類進行有性生殖,體外受精或體內受精,雄性軟骨魚類有交配器(鰭腳)。卵生、卵胎生或假胎生,后兩種方式較為少見。3.5.5 由水生向陸生轉變的過渡動物兩棲Ø 敘述兩棲動物的主要類群,代表動物和主要特點。(小題)無足類是小型熱帶無四肢的類群,身體細長,適于
28、穴居生活,我國僅有一種即版納魚螈。有尾類具尾,并具有幾乎等長的四肢如中國大鯢、泥螈等。無尾類是現代兩棲類中最大的類群,無尾,身體粗短,后肢發達,特化為適合于跳躍運動方式,常見的有:黑斑蛙,大蟾蜍、花背蟾蜍等。小結: 兩棲類是變溫的、具有典型五指 (趾)型四肢的、水陸兩棲的脊椎動物,是低等四足類。在由水生向陸生環境轉變的過程中,產生了許多對陸生環境的適應特征,兩棲類大多數以肺作為呼吸器官,但同時輔以皮膚呼吸,有的終生水生的種類終生具有鰓。兩棲類發展了陸生動物所具有的骨骼結構,包括在脊柱、四肢、肩帶、腰帶方面的改造,嗅、視、聽器官的變化和腦的相應的發達有利于在復雜的陸生環境中生活。但由于結構的不完
29、善,至少在繁殖期要走向水中,身體不能抵抗寒冷、干旱等,限制了它們的生活環境,不能完全脫離水環境。現代兩棲類包括3個生要類群:無足類是小型熱帶無四肢的類群,身體細長,適于穴居生活。有尾類具尾,并具有幾乎等長的四肢。無尾類是現代兩棲類中最大的類群,無尾,身體粗短,后肢發達,特化為適合于跳躍運動方式。大多數兩棲類在其生活史中具有變態階段,最初是由水生的幼體蝌蚪開始的,蝌蚪結構似魚,以鰓呼吸,經變態后產生陸生的以肺呼吸的成體。在繁殖期返回水中產卵。無足類和一些有尾類體內受精,大多數兩棲類生殖期雄性發出特有的鳴叫以吸引異性,雌雄兩性有抱對現象,體外受精.3.5.5 真正陸生的變溫、羊膜動物爬 行 綱
30、216; (問答題)為什么說羊膜卵的出現是脊椎動物進化史上的一個重大進步事件?(1) 羊膜卵的結構 卵殼:堅韌避免機械損傷,減少微生物侵入 不透水防止卵內水分蒸發 透氣保證胚胎發育時氣體代謝的正常進行 卵黃囊:內有大量營養物質,保證胚胎不經過變態而直接發育的可能(2) 胚胎發育期出現胚膜 羊膜:羊膜包圍胚胎形成的羊膜腔內有羊水,使胚胎處于胎內水環境中發育,免于干燥和機械損傷 尿囊膜:形成尿囊充當胚胎發育時排泄器官 絨毛膜:和尿囊膜共同充當胚胎的呼吸器官,因二者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可通過多孔的卵膜和卵殼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 由于羊膜卵有以上的特點,所以可產在陸地上借日光孵化。從而使個體發育擺脫了水的
31、束縛,是脊椎動物有完全陸生的可能性。因此,羊膜的出現是脊椎動物進化史中的一大重大進步事件。Ø 顳窩在頭骨兩側眼眶后部有1-2個空洞,是顳肌附著部位,它的出現與咀嚼肌有效地執行咀嚼功能有關,為咀嚼肌的收縮提供足夠的空間。顳窩主要有3種類型:無顳窩類、雙顳窩類、合顳窩類。(小題)小結:爬行類在系統發生上是起源于古生代末期的古兩棲類,是3億年前出現的真正適應陸生的脊椎動物,其成功主要歸于羊膜卵的進化。產于陸地的羊膜卵不僅具有堅硬的殼,重要的是胚胎發育得到卵內3層膜(羊膜、絨毛膜和尿囊)的保護,使胚胎在干燥陸地上仍得以在水中發育,使爬行類徹底脫離了水的束縛。爬行類還具有干燥的有角質鱗片保護的
32、皮膚,有效防止水分蒸發;以及進步的骨骼支持、循環、呼吸、排泄、體內受精神神經系統等,使爬行類真正生活在陸地。爬行類與兩棲類一樣仍是變溫動物,但大多數種類以其更有效的行為來控制體溫以適應陸地溫度的變化。中生代爬行動物種類極大繁盛,被稱為爬行動物時代。爬行類在古生代末期的3大分支即無顳窩類、合顳窩類和雙顳窩類是以在頭骨上出現的顳窩數目來區別的。無顳窩類衍生出現生的龜鱉類,合顳窩類是似哺乳動物類群,最后演化出現生的哺乳類,雙顳窩類進化出其他爬行動物和鳥類。新西蘭喙頭蜥已面臨絕滅,其形態特征與中生代雙顳窩類化石相同。龜鱉類是一群特化動物,具有沉重的骨質板,無牙齒,均為卵生。有鱗目的蜥蜴和蛇類占現生爬行
33、類的95%,體被角質鱗片。許多種類在炎熱和干旱貧瘠的地帶生活。鱷類是初龍類支系留下的唯一生存的爬行類代表,是最高等的爬行類。3.5.6 適于飛翔生活的恒溫脊椎動物動物鳥類Ø (問答題)鳥類與爬行類共同的特征:1.皮膚干燥且缺乏皮膚腺。2.羽毛和爬行類的鱗片均是表皮角質層的產物。3.頭骨僅有一個枕髁和第一頸椎相關節。4.兩者的受精卵都是盤狀卵裂,以尿囊作為胚胎的呼吸器官。都屬于羊膜動物。5.尿液的主要成分是尿酸。Ø 鳥類的進步性特征(小題)1.具有高而恒定的體溫(約為37.0一44.6),減少了對環境的依賴性。2.具有迅速飛翔的能力,能借主動遷徙來適應多變的環境條件。3.具有
34、發達的神經系統和感官,以及與此相聯系的各種復雜行為,能更好地協調4.體內外環境的統一。5.具有較完善的繁殖方式和行為(造巢、孵卵和育雛),保證了后代有較高的成活率。6.心臟四腔,完全雙循環,動脈血和靜脈血完全分開,大大提高了鳥類的新陳代謝水平,成為真正的恒溫動物。小結:世界上大約有9800種鳥類,是全身被羽、前肢變為翼、產大型羊膜卵、恒溫的脊椎動物。鳥類是從初龍類爬行動物進化而來,與中生代的獸腳類恐龍最接近。最早已知的來自侏羅紀的化石鳥始祖鳥具有許多爬行動物的特征,除具有羽毛外,幾乎與某些獸腳類恐龍相同。鳥類對飛行的適應主要表現在2個方面:減少體重和加強飛翔的力量。鳥類最明顯的特征是具有羽毛,
35、羽毛是從爬行類角質鱗片演變來的,輕而堅韌,在維持體溫和飛行中起重要作用。減輕體重表現在骨骼高度愈合,且為氣質骨;輕便的角質喙以代替爬行類沉重的牙齒和頜骨;內臟結構簡化,如無膀胱,一側卵巢退化等。適應飛翔的特點有前肢變為翼,高效的雙重呼吸系統,發達的胸肌和腿部肌肉,有效的血液完全雙循環,伴隨能量豐富的食性,使鳥類具有高的新陳代謝率和較高的恒定的體溫。此外,鳥類還具有敏銳的視力,良好的聽力;小腦發達,對飛行有極好的協調能力。鳥類飛行的力學原理與飛機飛行的原理相同,翼的形狀、小翼羽的結構和運用、尾舵的作用等均使鳥類能在空中獲得所需的上舉力和推進力。所有鳥類都是從能飛行的祖先進化而來,但不是所有現生鳥
36、類均能飛行,它們分成兩大類,一是失去飛行能力的平胸鳥類,以及具良好飛行能力的突胸鳥類,而其中一部分突胸鳥類也失去飛翔能力。鳥類具有復雜的社會和繁殖行為。(判斷題)3.5.7 最高等的脊椎動物哺乳綱Ø (問答題)哺乳動物有哪些進步性持征?1.具有高度發達的神經系統和感官,能協調復雜的機能活動和適應多變的環境條件。2.出現口腔咀嚼和消化,大大提高了對能量的攝取。3.具有高而恒定的體溫(約為25一37),減少了對環境的依賴性。4.具有在陸上快速運動的能力。5.胎生、哺乳,保證了后代有較高的成活率。Ø (問答題)胎生和哺乳的生物學意義:胎生方式為胚胎提供了保護、營養以及穩定的恒溫發
37、育條件,使外界環境對胚胎的不利影響減低到最低。乳汁含有水、蛋白質、脂肪、糖、無機鹽、酶和多種維生素。以乳汁哺育幼獸,是使后代在較優越的營養條件下迅速成長。原獸類(卵生)、后獸類(育兒袋)、真獸類(真正的胎生)并不是所有的哺乳類動物都是胎生。(判斷題)角:頭部表皮及真皮部分特化的產物,為有蹄類所具有,主要分2類:洞角(不分叉,終生不脫換,雌雄均有,如牛羊角)實角(分叉,多數雄性發達,每年脫換一次,如鹿角)。小結:1.哺乳類是具有乳腺、有哺乳和撫育后代能力的動物,絕大多數哺乳動物具有胎盤,極大提高了幼仔成活率和向成體成長過渡的能力。 2.最原始的現生哺乳類是產卵的原獸單孔類,其他哺乳類均為胎生哺乳
38、類。 3.除原獸亞綱動物外,均有再生性的異型槽生齒,并由于不同食性而產生很大變異。食性又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動物的體型、器官結構和生理機能。4.哺乳類全身被毛,具有汗腺,其神經系統有較強的感覺整合能力和調節體溫的能力,有靈活快速的運動能力,有冬眠、半冬眠以及遷徙的習性,有極強的行為可塑性。 5.哺乳類的祖先是一支似哺乳的合顳窩類爬行動物,經中生代二疊紀的盤龍類、三疊紀的獸孔類、獸齒類,在三疊紀末期進化出真正的哺乳類。6.哺乳類在中生代的白堊紀和新生代的第三紀得到空前大發展,迅速輻射開來,形成現在的、在多種生態環境中的哺乳類多樣性。第四章 動物體的生命活動4.1 動物身體的保護、支持和運動小結:
39、動物體的保護和運動能力是生命活動的基本條件。 動物體由保護性的皮膚包圍,其結構可像一個原生動物的細胞膜那樣簡單,也可像哺乳類的皮膚那樣復雜。無脊椎動物的皮膚基本上是單層表皮細胞,以及由這層細胞分泌的角皮組成,并可能由于鈣化而堅硬。這種皮膚不隨身體長大而長大,因而必須周期性蛻皮以允許動物體生長。脊椎動物的皮膚由表皮和真皮組成,并產生多種衍生物參與保護、運動、分泌、排泄等活動。陸生脊椎動物表皮為防止干燥而角質化,并有蛻皮或脫落現象。 動物體的支持系統可能是流體靜力的或堅硬的。具有柔軟體壁的無脊椎動物類群由于體內不能被壓縮的液體而產生流體靜力骨骼。節肢動物具有不隨身體長大的外骨骼,脊椎動物發展了隨身
40、體長大的、由軟骨或硬骨組成的內骨骼支架。(填空題)肌肉或附著在外骨骼的內表面或附著在內骨骼的外表面,構成運動裝置。3種運動方式即變形運動、纖毛運動和肌肉運動(填空題),均依賴于特化的有收縮性的蛋白質,其中最重要的是肌球蛋白系統,在ATP提供能量的情況下,肌小節中的粗肌絲和細肌絲在收縮時相向滑行,產生肌肉運動。4.2 動物的排泄和體內水鹽平衡調節 小結: 動物保持體液的穩定主要靠將代謝物移出體外的排泄和調節體液水鹽濃度的平衡機制。無脊椎動物的滲透壓調節和排泄器官有伸縮泡、原腎、后腎和馬氏管;脊椎動物的滲透壓調節和排泄器官主要是腎,另外還有鹽腺、直腸腺等腎外排鹽結構。(填空題) 動物攝入的蛋白質必
41、須釋放出氨基,轉化為糖原或脂肪后在細胞中貯存,或者進入三羧酸循環而被氧化。放出的氨基則轉化為無機氮NH4+排出體外。動物的代謝廢物主要是細胞呼吸產生的CO2和蛋白質等分解產生的含氮廢物,而其中NH3、尿素、尿酸等含氮廢物則是由排泄系統排出。 一般水生動物代謝產生的NH3可直接通過細胞膜透過體表而溶于外界水中。也有一部分NH3被水稀釋,毒性減弱后從排泄系統排出。所以水生動物尿中的含氮廢物主要是NH3。陸生哺乳類動物代謝產生的含氮廢物主要以尿素形式排出。尿素是氨經氧化而生成的產物,易溶于水,毒性較小,同時排出的水分也就較少。陸生動物代謝的另一種產物為尿酸,(填空題)這是將氨轉化為不溶于水的尿酸排出
42、的方式,幾乎不損失體內水分。4.3 動物的循環、呼吸、淋巴和免疫Ø 脊椎動物的血液循環系統 :(了解,小題)魚類:一心房和一心室的雙腔心。單循環。兩棲類:心臟均有3個腔:右心房接受體循環的缺氧血,左心房接受肺循環的多氧血;兩心房將血排入單一心室。不完全雙循環。爬行類:心室被部分分隔,而鱷魚的心室幾乎被完全分隔。 鳥類:心臟4室,僅具右體動脈。完全雙循環。右心房將體循環的缺氧血泵入兩肺,左心房將兩肺的多氧血泵入體循環。 哺乳類:心臟4室,僅具左體動脈。完全雙循環。Ø 呼吸色素:(了解,小題)血液中通常含有對氧有特殊親和力的呼吸色素,這種呼吸色素可以使血液的氧容量增加許多倍。
43、呼吸色素是1種含有金屬物質鐵、銅的卟啉與蛋白質的結合體。 動物中的血液中有4種呼吸色素:血紅蛋白、血綠蛋白、血藍蛋白和蚯蚓血紅蛋白。無脊椎動物的呼吸色素多存在于血漿中而不存在于血細胞中,有少數無脊椎動物血紅蛋白在體腔液的血紅細胞中,脊椎動物中的呼吸色素則存在于紅細胞中。Ø 小結: 無脊椎動物的血液循環系統與體腔的形式有關系,分為開管式循環和閉管式循環。循環系統結構復雜的程度往往與動物的呼吸形式,以及呼吸器官的結構有關系。當呼吸器官比較集中,它們的循環系統就相對復雜。脊椎動物循環系統都是由心臟、動脈、毛細血管、靜脈和血液等部分所組成。 動物中的血液中有4種呼吸色素。呼吸色素是1種含有金
44、屬物質鐵、銅的卟啉與蛋白質的結合體。血紅蛋白是動物中普遍存在的l種呼吸色素。無脊椎動物的呼吸色素多存在于血漿中而不存在于血細胞中,有少數無脊椎動物血紅蛋白在體腔液的血紅細胞中。脊椎動物中的呼吸色素則存在于紅細胞中。哺乳動物的血液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血細胞可分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 3類,均來自造血干細胞。 淋巴系統由淋巴管、淋巴液和淋巴器官構成。淋巴液中有大量淋巴細胞,沒有紅細胞。毛細淋巴管末端封閉。組織液可從毛細淋巴管壁滲入到淋巴管中成為淋巴液。淋巴液的流動和血液的循環流動不同,淋巴液始終是向心臟方向流動的。淋巴結、胸腺、脾、扁桃體等是淋巴器官。淋巴系統具重要的免疫機能。4.4 消化和吸收小
45、結: 動物的消化有細胞內消化和細胞外消化2種方式。二胚層的腔腸動物出現了消化循環腔,有了胞外消化的機能,但有口、無肛門。假體腔動物具有了完全的消化管,軟體動物出現了肝等消化腺。節肢動物的消化管更加復雜,而且出現了各種適應不同食物類型的口器。脊椎動物的消化管則更加復雜化,人的消化管由口腔、食管、胃、小腸、結腸 (大腸)、直腸等部分組成。在唾液腺、胰腺、肝等消化腺的作用下,完成對糖、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的消化與吸收。小腸是動物主要的消化和吸收器官。 (小題)4·5 動物的神經調節Ø (名詞解釋)突觸:神經元軸突分支的末端膨大,并可與其他神經元的樹突、細胞體的 表膜形成接點,這
46、種細胞間的功能接點稱為突觸。根據神經沖動通過方式的不同,突觸分為電突觸和化學突觸2種。Ø (名詞解釋)反射弧:反射弧是神經系統活動的基本單位,反射弧從感受器到效應器一般要經過感覺神經元、中間神經元和運動神經元。Ø 無脊椎動物神經系統的特點和進化:(了解,小題) 原生動物沒有神經系統,但在體內有多種神經肽存在。 海綿動物已經有神經元,但是這些神經元之間沒有突觸。 腔腸動物已有神經系統(網狀,也見于棘皮動物和海鞘),它們的神經元與效應器之間已經存在突觸傳遞,但由于神經細胞多是多極神經元,因此神經傳導是不定向的,也沒有神經中樞。 扁形動物出現了原始的梯狀中樞神經系統。 環節動物和
47、節肢動物等的神經系統(鏈狀,也見于軟體動物)是神經細胞集中,形成神經節,神經細胞的胞體部分集中在神經節的外周,這是無脊椎動物神經節的共同特征。小結: 最原始的多細胞無脊椎動物的神經系統為網狀神經系統,扁形動物出現了原始的中樞神經系統,稱為梯狀神經系統,環節動物和節肢動物等的神經系統形成神經節,出現有中樞神經系統和外周神經系統2部分的鏈狀神經系統。脊椎動物的神經系統高度集中,腦和脊髓是脊椎動物的中樞神經系統,高等脊椎動物的腦分為大腦、間腦、中腦、腦橋、小腦和延腦。從腦發出的腦神經和從脊髓發出的脊神經屬外周神經系統。無羊膜動物有10對腦神經,而羊膜動物有12對腦神經。脊椎動物的脊神經多是由脊髓兩側的背根和腹根混合成的,是既有感覺神經,又有運動神經的混合神經。植物性神經系統的主要特點是不受意志的支配,分為交感神經系統和副交感神經系統,機能是支配動物內臟器官的活動,保持正常的生理機能。 神經元是神經系統的基本結構和機能單位、由細胞體、樹突和軸突構成。(判斷題)反射弧是神經系統活動的基本單位,反射弧從感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一年級數學上冊 五 20以內的進位加法 3 7,6加幾教學設計 西師大版
- 一年級語文上冊 課文 4 口語交際:小兔運南瓜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九年級化學上冊 第2單元《課題1 空氣》教學設計2 (新版)新人教版
- 近七年四川中考英語真題及答案2024
- 一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 和小樹一起長大3教學設計 浙教版
- 財務分析培訓班
- 人教版 (PEP)五年級下冊Unit 4 When is Easter綜合與測試教案
- 成本管理知識培訓
- 三年級語文下冊 第三單元 11 趙州橋第1課時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六單元課題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學設計
- 高二下學期《家校攜手凝共識齊心協力創輝煌》家長會
- (二模)滄州市2025屆高三總復習質量監測 生物試卷(含答案詳解)
- 2024-2025學年人教版數學八年級下冊期中檢測卷(含答案)
- 江蘇省南京市聯合體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英語試卷
- 一年級20以內加減法練習(每頁100題可直接打印)
- 北京版英語小學四年級下冊單元測試卷
- 鉆孔灌注樁鋼筋籠自動計算公式
- 固體物理(黃昆)第一章
- 認識餐飲環境(課堂PPT)
- 常用拉鉚螺母規格表
- 橡膠壩畢業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