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工基礎 期末總復習 重點(張學學)_第1頁
熱工基礎 期末總復習 重點(張學學)_第2頁
熱工基礎 期末總復習 重點(張學學)_第3頁
熱工基礎 期末總復習 重點(張學學)_第4頁
熱工基礎 期末總復習 重點(張學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熱工基礎總復習第一章1.系統:在工程熱力學中,通常選取一定的工質或空間作為研究的對象,稱之為熱力系統,簡稱系統。2.系統內部各處的宏觀性質均勻一致、不隨時間而變化的狀態稱為平衡狀態。3.狀態參數:用于描述系統平衡狀態的物理量稱為狀態參數,如溫度、壓力、比體積等。 工程熱力學中常用的狀態參數有壓力、溫度、比體積、比熱力學能、比焓、比熵等,其中可以直接測量的狀態參數有壓力、溫度、比體積,稱為基本狀態參數。4.可逆過程:如果系統完成了某一過程之后可以沿原路逆行回復到原來的狀態,并且不給外界留下任何變化,這樣的過程為可逆過程。 準平衡過程:所經歷的每一個狀態都無限地接近平衡狀態的過程。可逆過程的條件:

2、準平衡過程無耗散效應。5. 絕對壓力 p、大氣壓力pb、表壓力pe、真空度pv 只有絕對壓力 p 才是狀態參數第二章1.熱力學能:不涉及化學變化和核反應時的物質分子熱運動動能和分子之間的位能之和(熱能)。 熱力學能符號:U,單位:J 或kJ 。 熱力系統儲存能=宏觀動能、宏觀位能+熱力學能儲存能:E ,單位為 J 或 kJ 2. 熱力學第一定律實質就是熱力過程中的能量守恒和轉換定律 ,可表述為 :a.在熱能與其它形式能的互相轉換過程中,能的總量始終不變。b.不花費能量就可以產生功的第一類永動機是不可能制造成功的。c.進入系統的能量離開系統的能量 = 系統儲存能量的變化 3.閉口系統:與外界無物

3、質交換的系統。系統的質量始終保持恒定,也稱為控制質量系統閉口系統的熱力學第一定律表達式對于微元過程7對于單位質量工質的可逆過程 , 對于可逆過程對于單位質量工質對于單位質量工質的可逆過程4.開口系統穩定流動實現條件 1)系統和外界交換的能量(功量和熱量)與質量不隨時間而變; 2)進、出口截面的狀態參數不隨時間而變。開口系統的穩定流動能量方程對于單位質量工質:對于微元過程5.技術功:在工程熱力學中,將工程技術上可以直接利用的動能差、位能差及軸功三項之和稱為技術功,用Wt 表示對于單位質量工質6.節流:流體在管道內流動,遇到突然變窄的斷面,由于存在阻力使流體的壓力降低的現象稱為節流。工程上由于氣體

4、經過閥門等流阻元件時,流速大時間短,來不及與外界進行熱交換,可近似地作為絕熱過程來處理,稱為絕熱節流。注意:絕熱節流過程不是定焓過程第三章1. 理想氣體是一種經過科學抽象的假想氣體,它具有以下3個特征:(1)理想氣體分子的體積忽略不計;(2)理想氣體分子之間無作用力;(3)理想氣體分子之間以及分子與容器壁的碰撞都是彈性碰撞。 理想氣體狀態方程式 Rg為氣體常數,單位為J/(kg·K)質量為m 的理想氣體物質的量為 n 的理想氣體的狀態方程式2.比熱容:物體溫度升高1K(或1)所需要的熱量稱為該物體的熱容量,簡稱熱容比熱容(質量熱容) :單位質量物質的熱容,c ,J/(kg·

5、K)理想氣體邁耶公式 理想氣體的熱力學能與焓都是溫度的單值函數。 理想氣體的熵 3.理想混合氣體:由相互不發生化學反應的理想氣體組成混合氣體,其中每一組元的性質如同它們單獨存在一樣,因此整個混合氣體也具有理想氣體的性質。 混合氣體的性質取決于各組元的性質與份額分壓力與道爾頓定律分壓力:某組元i單獨占有混合氣體體積V并處于混合氣體溫度T 時的壓力稱為該組元的分壓力。用 pi 表示道爾頓定律:混合氣體的總壓力等于各組元分壓力之和(僅適用于理想氣體)分體積與分體積定律分體積:混合氣體中第 i 種組元處于與混合氣體壓力和溫度時所單獨占據的體積稱為該組元的分體積,用 Vi 表示分體積定律:理想混合氣體的

6、總體積等于各組元的分體積之和 理想混合氣體的成分:成分:各組元在混合氣體中所占的數量份額質量分數:某組元的質量與混合氣體總質量的比值稱為該組元的質量分數。摩爾分數:某組元物質的量與混合氣體總物質的量的比值。體積分數:某組元分體積與混合氣體總體積的比值稱為該組元的體積分數。各成分之間的關系:理想氣體的熱力過程第四章1.自發過程:不需要任何外界作用而自動進行的過程自發過程是不可逆的!2.熱力學第二定律表述:克勞修斯表述:不可能將熱從低溫物體傳至高溫物體而不引起其它變化。開爾文-普朗克表述:不可能從單一熱源取熱,并使之完全轉變為功而不產生其它影響3.熱力循環:工質經過一系列的狀態變化,重新回復到原來

7、狀態的全部過程。正向循環:將熱能轉變為機械能的循環,也稱為動力循環或熱機循環。正向循環的循環熱效率: 循環熱效率ht用來評價正向循環的熱經濟性。顯然, ht < 1。逆向循環:消耗功將熱量從低溫熱源轉移到高溫熱源的循環,如制冷裝置循環或熱泵循環制冷系數:制冷裝置工作系數供熱系數:熱泵工作系數4.卡諾循環:由兩個可逆定溫過程和兩個可逆絕熱過程組成卡諾循環熱效率:卡諾定理:一、在相同的高溫熱源和低溫熱源間工作的一切可逆熱機具有相同的熱效率,與工質的性質無關。 二、在相同高溫熱源和低溫熱源間工作的任何不可逆熱機的熱效率都小于可逆熱機的熱效率。5.克勞修斯積分等式克勞修斯積分不等式合寫 6.孤立

8、系統的熵增原理對于孤立系統:上式表明:孤立系統的熵只能增大,或者不變,絕不能減小。這一規律稱為孤立系統熵增原理第五章1.水蒸氣的產生過程:蒸氣是由液體汽化而產生的。 2.濕飽和蒸氣(濕蒸氣)的干度x mv-濕蒸氣中干飽和蒸氣的質量 mw-濕蒸氣中飽和水的質量 3.水蒸氣的基本熱力過程:4.濕空氣:含有水蒸氣的空氣。露點:濕空氣中的水蒸氣分壓力pv對應的飽和溫度Td稱為露點溫度,簡稱露點。 結露:定壓降溫到露點,濕空氣中的水蒸氣飽和,凝結成水結霜:5.濕度:濕空氣中水蒸氣的含量絕對濕度:1m3的濕空氣中所含水蒸氣的質量稱為濕空氣的絕對濕度,即濕空氣中水蒸氣的密度: 飽和濕空氣的絕對濕度達到最大值

9、相對濕度:濕空氣的絕對濕度 與同溫度下飽和濕空氣的絕對濕度之比稱為濕空氣的相對濕度。相對濕度越小,空氣越干燥,吸水能力越強;相對濕度越大,空氣越濕潤,吸水能力越低。含濕量:在濕空氣中,與單位質量干空氣共存的水蒸氣的質量,稱為濕空氣的含濕量或比濕度。第六章1.朗肯循環的凈功:在朗肯循環中,每千克蒸汽對外所作出的凈功朗肯循環的熱效率為a.提高吸熱平均溫度或降低放熱平均溫度都可以提高循環的熱效率b.為了提高蒸汽動力循環的熱效率,應盡可能提高蒸汽的初壓和初溫,并降低乏汽壓力c.再熱可以增加蒸汽的干度,以便在初溫限制下采用更高的初壓,從而提高循環熱效率d.回熱循環提高了吸熱平均溫度,提高了循環熱效率2.

10、內燃機的混合加熱循環(薩巴德循環) 12:可逆絕熱壓縮過程;23:可逆定容加熱過程;34:可逆定壓加熱過程;45:可逆絕熱膨脹; 51:可逆定容放熱過程 混合加熱循環的熱效率表達式由上式可見,混合加熱循環的熱效率與多種因素有關,當壓縮比 e 增加、升壓比 l 增加以及預脹比 r 減少時,都會使混合加熱循環的熱效率提高。3. 定容加熱循環 (奧圖Otto循環) 定壓預脹比:汽油機和煤氣機的理想循環循環熱效率:4.定壓加熱循環(狄塞爾循環) 定容升壓比:循環熱效率:5.影響內燃機理想循環熱效率的主要因素(1) 壓縮比 e 的影響 提高壓縮比是提高內燃機循環熱效率的主要途徑之一(2)絕熱指數k 的影

11、響 k 值大小取決于工質的種類和溫度(3)升壓比l 和預脹比r 的影響 當壓縮比 e 和絕熱指數 k 一定時,第八章1.熱傳導(簡稱導熱):在物體內部或相互接觸的物體表面之間,由于分子、原子及自由電子等微觀粒子的熱運動而產生的熱量傳遞現象。2.l: 材料的熱導率(導熱系數):表明材料的導熱能力,W/(m·K)3. 導熱熱阻:表示物體對導熱的阻力,單位為K/W4.熱流密度q: 單位時間通過單位面積的熱流量5.熱對流:由于流體的宏觀運動使不同溫度的流體相對位移而產生的熱量傳遞現象牛頓冷卻公式:F = Ah(tw tf) q = h(tw tf) F = Ah(tw tf)h 稱為對流換熱

12、的表面傳熱系數(習慣稱為對流換熱系數),單位為W/(m2×K)對流換熱熱阻:F = Ah(tw tf) 稱為對流換熱熱阻,單位為 W/K。6.熱輻射:由于物體內部微觀粒子的熱運動而使物體向外發射輻射能的現象。特點:(1)所有溫度大于0 K的物體都具有發射熱輻射的能力,溫度愈高,發射熱輻射的能力愈強。發射熱輻射時:內熱能 輻射能 ;(2)所有實際物體都具有吸收熱輻射的能力物體吸收熱輻射時:輻射能 內熱能(3)熱輻射不依靠中間媒介,可以在真空中傳播;(4)物體間以熱輻射的方式進行的熱量傳遞是雙向的7.傳熱過程的熱阻網絡第九章1.溫度場:在t 時刻,物體內所有各點的溫度分布稱為該物體在該時刻的溫度場。2.溫度梯度:自然界中氣溫、水溫或土壤溫度隨陸地高度或水域及土壤深度變化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