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 第一課 散步_第1頁
八年級上冊 第一課 散步_第2頁
八年級上冊 第一課 散步_第3頁
八年級上冊 第一課 散步_第4頁
八年級上冊 第一課 散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課散步(一)教學目標1. 本課的重點詞語。要求會讀、會寫理解并運用:散步、嫩芽、嚴冬、初春、強壯、挺、信服、熬、分歧、兩全、拆、各得其所、盡頭、聽從。需要理解的詞語委屈、畢竟 、 取決、目睹、阻攔、粼粼、霎時、平坦、感到、隨意、習慣、拆、自然、總算、信服2. 通過比較、分析漢字結構學習漢字:嫩、粼、桑、塘、散、挺、熬、分、歧、密、慣、竟3. 學習本課的句型,能夠結合情景使用。4. 能夠掌握課文的內容和結構。5. 培養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6. 學會交際,體會父母、子女和兄弟姐妹之間真摯的親情。培養尊老愛幼的思想感情。(二)教學重點、難點重點: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正確掌

2、握、理解課文的內容。3. 新詞語在實際生活當中的正確運用。難點:1理解文章內容和作者的情意。2.新句型的正確運用。(三)能力訓練點1.運用邊讀邊記的讀書方法,讀懂每一句話,理解課文的內容。2.利用課文材料,聯系實際生活,培養聽說讀寫的交際能力。(四)德育滲透點培養和父母之間的親情情感,體諒老人的疾苦,關心家人。培養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五)教具:圖片、小黑板、多媒體(六)資料庫:筆名: 周平安、章大明,性別: 男 , 出生年月: 1951 民族: 漢族 ,重慶人。1982年畢業于四川大學中文系。1969年上山下鄉,1972年參加工作,歷任重慶電影公司職員,重慶川劇院樂隊隊員,第

3、三軍醫大學新聞干事,重慶師范學院中文系教師,副教授。199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小說集詩禮人家、大律師現實錄等。(七)教學步驟 第一節課為課文一散步檢查詞語預習,第二、三節課為理解學習課文,第四節課為課文二送小龜回家檢查詞語預習交際運用,第五節課為課文二送小龜回家理解學習課文,第六節課為真實交際(拓展閱讀)。第一課時 第一課散步檢查詞語學習(一)教學任務:通過預習、檢查、課堂討論和講練答疑,使學生熟練地掌握本課的詞語,特別是重點詞語,要求做到會讀、會寫,正確理解并能運用。(二)教學重點、難點:1. 詞語的正確運用。2. 能聯系生活實際,正確交際。處理方法:要求學生先根據學習提示中的要求,通

4、過自查詞典或相互討論等方式解決不會的詞語,弄懂、弄會詞語的意思,也可在小組中相互討論,或提交到課堂上在老師的引導下解決。【前提測評】1. 事先準備好的測試題請學生上黑板進行測試2. 檢查學生自學詞語的情況。【導入新課】 在南方初春的田野上,到處是濃濃的淡淡的綠,密密疏疏的綠芽,還有咕咕嘟嘟冒著水泡的冬水。金色的菜花,整齊的桑樹,還有水波粼粼的魚塘。遠遠望去,在溫暖的陽光下,有一家三代四口人在慢慢的散步白發蒼蒼的奶奶、高大強壯的兒子、溫柔美麗的妻子、活潑可愛的孫子這幅畫充滿了濃濃的親情,洋溢著生命的贊歌。這是一幅多么和諧的人間美景啊!【教學過程】 (一) 復習舊課;(二)檢查詞語預習本課的詞語比

5、較多,要分清重點掌握和一般掌握,保證重點詞語的理解運用。一般詞語則通過課文的學習逐漸識讀理解1。每個人在小組中匯報詞語預習情況。 讀準每一個詞語。 能弄清每一個詞語的意思。 運用重點詞語造句。2。清理出不理解的詞語,提出需要幫助的內容。3。小組互相交流,互相幫助,討論解決疑難詞語。注意本課詞語中出現的多音字的不同的意思不同讀音。4。提出需要全班解決的疑難詞語。5。詞語學習方式提示。(三)學習詞語。看拼音,查詞典,掌握下列詞語的讀音和詞義。1.嫩芽(名)嫩綠的枝芽,形容剛出生而柔弱的生命。 2.桑樹(名)桑樹屬桑科桑屬,為落葉喬木。桑葉呈卵形,是喂蠶的飼料。落葉喬木,高16m,胸徑1m。樹冠倒卵

6、圓形。從漢字的意義和組合方式理解下列詞語。3.嚴冬(名)“嚴”有“程度深”之義,故“嚴冬”也就成了極其寒冷的冬天的又一代稱。指非常寒冷的冬天。注意區分隆冬和嚴冬和寒冬隆冬 嚴冬的反義詞盛夏 酷暑4.初春(名)春季的第一個月5.兩全(組)(做一件事)顧全兩個方面,使兩個方面都很好。用于成語“兩全其美”同:一舉兩得 反 :兩敗俱傷在電腦上練習打字,即學習了漢語,又學了電腦知識,真是兩全其美的好事。他想了一個兩全其美的好辦法。聯系已學過的詞語或詞語解釋,掌握下列詞語。6. 各得其所:(組)每一個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適的安排。要做好戰士的復員轉業工作,使他們各得其所在各自的崗位上發揮積極作用。在公私合營時

7、,政府對私營工商業中的資方人員都做了適當的安排,使他們各得其所。 狗有狗窩,雞有雞窩,鳥有鳥籠,一切各得其所。7.盡頭(名)末端,終點(與“起點”相對) 一眼望不到盡頭/生命世代續,知識無盡頭/林蔭路旁峙立著一排像是沒有盡頭的漂亮的黃墻。同義詞比較學習8 聽從(動)依照別人的意思行動;服從。同:順從 服從 反; 抵制我們所有的行動要聽從指揮。你要聽從大家的勸告。 軍人要服從指揮。9. 強壯(形)結實;健壯;強健。同:強健 壯實 健壯 進:發達 結實 反; 瘦弱 虛弱 軟弱強壯的體魄:身體強壯:我的身體很強壯。詞語解釋10 .信服(動)相信并佩服。 同:服氣 折服讓人心服:你的話不能讓人信服。足

8、以信服 :這些證據足以讓人信服,信服他 :他為人誠實,大家都很信服他。難以信服:他能做出這些事,真叫人難以信服。11. 挺不住(動)勉強支撐。他有病還硬挺著上班。/ 幾棵老松樹挺立在山坡上。12. 熬(動)忍受(疼痛和艱苦的生活等)熬夜:昨夜我熬了一夜。我們的苦日子總算熬過去了。/熬下去:這個苦日子你一定要熬下去:/我好累呀!快熬不住了13. 分歧(名)(思想、意見、觀點)不一致;有差別同:異義 反:一致 有分歧:我和大家的意見有分歧。分歧很大:他們之間分歧很大消除分歧:我們之間的分歧消除了。產生分歧:在這件事上,他們產生了分歧。14. 拆:(動)把合在一起的東西打開。拆信:我的好朋友來信了,

9、我趕緊拆開信。/拆開:我把玩具拆開了需要掌握的1.粼粼:(形)<書>形容水、石等明凈: 水波粼粼 :波光粼粼;粼粼碧波:2.霎時:(副)霎時間。極短時間。同:剎(chà)那 反:長久一聲巨響,霎時天空中出現了千萬多美麗的火花。風雨過后,霎時間電閃雷鳴,大雨傾盆。3.平坦:(形)沒有高低不平(多指地勢)同:平直 平整 反;崎嶇 坎坷平坦的馬路:我們在寬闊平坦的馬路上行駛。大路平坦:大路平坦,我們走大路吧。生活的道路,不可能總是筆直平坦的。4.遲(形)慢;晚。遲到:趕快走,要不遲到了。 遲誤:這事很重要,不得遲誤。遲鈍:他反應遲鈍。5.淡:(形)(顏色)淺。 淡青 淡綠 輕描

10、淡寫6.濃:(形)(顏色、程度)深。 濃厚 :濃厚的黑煙。 濃重:山谷中的霧越發濃重了。/ 沙棗花發出濃重的香味。濃淡:他畫的這幅畫濃淡適宜。7.感到(動)覺得。從他的話里我感到事情有點不妙。8.便:(副)就。她說完話,便走了。/考卷發下來,同學們便埋頭寫起來。9.隨意:(副)隨便。 請大家隨意點菜。/超市里隨意出入。10.散步(動)隨便走一走。 吃完飯,我們去馬路上散步吧。/他每天都要散步。11.本(副)原來;本來。他本來就是我的親人。/ 我原本想買這件衣服,可錢不夠了。我本想出去玩,可家里來了客人,就不能出去了。12.總算(副)表示相當長的時間以后,某種愿望終于實現。我總算考及格了。/總算

11、考完試了/ 我的作業總算做完了。13.鋪(動)把東西展開或攤開鋪床:媽媽在鋪床。/鋪毯子:媽媽正在客廳鋪毯子。/鋪開:老師讓我把這張報紙鋪開。/ /養路隊正在鋪平道路。鋪平道路:尖刀班沖鋒在前,為革命的勝利鋪平道路。14.密(形)事物之間距離近;事物的部分之間空隙小。一陣狂風過后,黒云密布。/樹林里的樹長得很密。/這里的草密得很。 15. 習慣(動)常常接觸某種新的情況而逐漸適應。同:習俗 習氣少先隊員要養成愛清潔講衛生的習慣。對氣候不習慣:我剛到這里時,對這里的氣候不習慣。生活已習慣:我們已對這里的生活習慣了。16.委屈:(形、動)受到不應該有的指責或待遇,心里難過。覺得委屈 /感到委屈 /

12、十分委屈/覺得委屈 :這事又不是我做的,老師批評我,我覺得很委屈。感到委屈 :爸爸無故批評了我,我感到特別委屈。17.畢竟:(副)究竟;終歸;到底。表示追根究底的結論。同:究竟 近:終歸 終究 這事我們應該原諒他,他畢竟還是個孩子。畢竟老了:爸爸畢竟老了,不能再讓他干這事了。畢竟不清楚:這事不是他干的,他畢竟不清楚。8.自然:(副)表示某種現象的發生是理所當然的。自然不同意:你不跟他講,他不知道,他自然不同意。自認能成功:他刻苦專研,自然能成功。自然有好處:你好好學習自然對你有好處的。自然會考上:你努力學習了,自然會考上的。9.取決(動)由某方面或某種情況決定。“后面多跟有于字“取決于自己:學

13、習的好壞取決于自己的努力。取決于知識的多少:你能否考上大學取決于你平時掌握知識的多少。取決于有沒有決心:這次能不能成功,取決于大家有沒有決心:lèi(勞累)li(罪行累累)léi(果實累累) Zhuàn(旋轉)Zhun(轉機 ) Bi (背負)Bèi (背心)Sàn (散步)Sn (散文)(五)多音字: 【能力測評】一、 組成詞組兩全 聽從 強壯二、 組詞磷( ) 鋪( ) 喂( ) 概( ) 粼( ) 捕( ) 偎( ) 即( )【小結】 這一節課我們學習了詞語,學到了許多新詞語,希望大家認真做好筆記,要求大家會

14、讀、會寫、理解詞的意思、會造句。另外,把課文認真讀一讀,看一看詞語在課文中是怎樣運用的。下節課我們要學習課文,看一看一家人外出散步給我們一個什么樣的啟迪? 【作業】1背誦詞語,要做到能流利讀,寫,運用。2運用動詞、副詞、形容詞造句。3抄寫詞語(每個詞抄兩行)4.認真預習課文。用圈點勾畫法找出疑難部分和句型。【課后反思】【組長意見】 第三課時 理解閱讀(課文1 )【教學任務】 通過自己閱讀理解、交流、講解,讓學生完全理解課文的內容和結構,掌握課文的敘述順序,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疑難句型,并能模仿造句。【教學要點】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明確課文主旨;品讀課文,美點尋蹤,包括對一些

15、或用詞生動、或句式精美、或辭格豐富、或描寫細膩、或情感豐厚、或意蘊深刻的句段的品析;悟讀課文,學習說話,表現自己生活中對親情的感悟。【教學的重點、難點】1.教學重點:一家三代四口散步成形的原因。(1)田野散步成形:三代四口;母親身體不好,說服母親散步;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春天總算來了。(2)田野景物:春光明媚,景色迷人(3)親情無限:兒背老母,妻背兒,親情無限,擁有整個世界。2.教學難點:(1)能夠概括段意,準確地把握課文的結構,通過對文中人物形象的描寫,準確把握任務的性格特點和內心世界。(2)能用“正因為才”、“雖然然而.”等句式造句 處理方法:要求同學們自己先閱讀課文,根據課后練習中的問題自

16、己先找出答案,如果解決不了的,則提交到課堂上,在老師的引導下解決。【前提測評】檢查學生詞語積累情況。(1)根據拼音寫漢字或給加粗的漢字注音。fn qí()xìn fú()chi sàn()霎()時水波粼粼()嫩()芽熬()過(2)解釋下列詞語的意思。 各得其所 不知所措 委屈教師選兩位同學回答。明確:(1)分歧信服拆散shàlínnènáo (2)各得其所:每一個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適的安頓。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辦才好,形容受窘或發急。 委屈:受到不應有的指責或待遇,心里難過。【導入課文】媽媽,是這個世界上最美的稱呼

17、;媽媽,是我們每個人情感世界的主角。我們愛媽媽!寒冷的時候,媽媽是棉被;饑餓的時候,媽媽是美食;困難中,媽媽是手杖;黑暗中,媽媽是燭光;幸福中,媽媽是微笑。當我們長大成人時,媽媽衰老了,我們該如何回報媽媽呢?今天,我們一起學習莫懷戚先生的散步,去感受成熟生命對衰老生命的呵護。(板書文題)六、學生自己閱讀課文第一至第七自然段(3-5分鐘)。要求帶著以下問題進行閱讀:(1)母親為什么不愿意出去散步?(2)“我“為什么堅持要帶母親出來散步?(3)第三段說了些什么?為什么要把母親和其他老人對比?(4)南方初春的田野有著怎樣的景色?(5)一家人為什么聽了兒子的話都笑了?(6)作者為什么感到責任重大?七、

18、串講課文1.第一段(1-4自然段)講述“我”帶全家人出來散步的原因,交代時間和背景。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1. 母親為什么不愿意出去散步?身體不好,走遠一點就覺得很累。2.我“為什么堅持要帶母親出來散步?正因為身體不好,才應該多走走3.第三段說了些什么?為什么要把母親和其他老人對比? 第三段寫了冬天對老人的殘酷。對比下來,母親算是堅強的,因為她熬過了這個冬天。4.課文第四段描寫了初春的景色,作者僅僅是描寫實景嗎?有沒有其他的用意?作者描寫的初春景色令人向往,但作者的用意是在歌頌生命的莊嚴和偉大這一切都讓人想起一樣東西生命。5.一家人為什么聽了兒子的話都笑了?因為兒子的話雖然充滿了幼稚,但卻又是事

19、實。這是一個三代四口之家。6.我為什么感到責任重大?在這個家庭中,“我”正好處在中間,上有老下有小,如果一旦抉擇錯誤就會傷害家中成員的感情,破壞家庭的和睦,破壞家中這份濃濃的親情。(這個祖孫三代人家中包含著祖孫情、母子情、夫妻情、父子情)正是由于這四種親情糾纏在一起,而他們又取決于“我”,所以“我”感到了作為中年人責任的重大。 7. 一家人最后選了哪一條路,為什么要選這條路? 選了小路。因為小路風景好,散步更有趣,會讓全家人更加快樂,同時因為有我和妻子背著老人和孩子,走起來也沒有什么困難,親情更濃。學生可能提出的詞語1. 熬:忍受;忍耐;堅持。/用桑葉熬水洗頭2.取決(動)由某方面或某種情況決

20、定。“后面多跟有于字“取決于自己:學習的好壞取決于自己的努力。取決于知識的多少:你能否考上大學取決于你平時掌握知識的多少。取決于有沒有決心:這次能不能成功,取決于大家有沒有決心:3.霎時:(副)霎時間。極短時間。同:剎(chà)那 反:長久一聲巨響,霎時天空中出現了千萬多美麗的火花。風雨過后,霎時間電閃雷鳴,大雨傾盆。【探究】(1)我們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提問:這四個人的次序能否調換?為什么?明確:不能。可從再現生活和體現兒子對母親的匠心獨運的愛這兩個角度思考。(2)雖然春天來得太遲太遲,但我堅持要母親出來散步。表明什么?明確:親情的流露。(3)她現在很聽我的話

21、,就像我小時候聽她的話一樣。提問:這句話在句式上有何特點?你還能找出類似的句子嗎?明確:句式整齊、對稱,有一種獨特的對稱美,互相映襯,很有情趣,寫出了慈母孝子之間愛的深沉,和睦家庭的寧靜溫馨。這種對稱的句子為文章內容服務,作者站在人生的中點上,一邊是長輩,一邊是后代,這樣寫既表現了作者強烈的責任感,又體現了作者摯愛生活,品嘗人生甜美的無窮韻味。(4)深刻理解“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這句話。體會作者對母親深深的敬愛和擔憂的心情。 (5)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提問:去掉“熬”好不好?為什么?明確:不好,從母親的現狀(思想壓力和身體狀況)角度考慮,“熬”字有“忍耐壓力、折磨,承受艱苦”的意思

22、。(6)第四段是對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寫,“新綠”“嫩芽”“冬水”的水泡分明是春的氣息的透露,它顯示了不可遏止的生機,這是對生命的高歌和禮贊。(7)我決定委屈兒子,因為我伴同他的時日還長。我說:“走大路。”但是母親摸摸孫兒的小腦瓜,變了主意:“還是走小路吧。”提問:“我”為什么要委屈兒子,“我”處事的原則是什么?明確:“我”“走大路”的原因表現了“我”對老人的孝敬;母親改變主意,順從孫子,是對孫子的憐愛。這段話表現了一家人尊老愛幼的骨肉親情,從中看出“我”處事的原則是“孝”. 這一選擇深刻體現了母親寬厚無邊的愛,烘托出了母親的無私和偉大。【能力測評】一、給下列各句中帶點的詞語選擇恰當的解釋。 1.

23、 我走不過去的地方,你就背著我。 ( )A背面 B離開 C憑記憶讀出 D用背馱2.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了。 ( )A背面 B離開 C憑記憶讀出 D用背馱 3.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坦。 ( )A平緩 B安全 C平穩 D不高不低4.他的眼隨小路望去。 ( )A隨便 B跟 C沿著 D順便5.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 )A意義 B意見 C趣味,有趣 D目的【小結】 從這篇課文中,我們看到一家人幸福無比的情景,也感受到了祖孫情、母子情、夫妻情、父子情,兒子很孝順,媳婦很溫柔,孫子很可愛,老人很疼愛孫子,通過學習,希望大家要尊老愛幼,體會父母、子女和兄弟姐妹之間真摯的親情【 布置作業】1。熟讀課文,理解

24、課文內容。2。熟讀課文,達到能用自己的話復述。3。用本節課所學的句型造句。【課后反思】【組長意見】 第三課時 理解閱讀(課文2)【教學任務】 通過自己閱讀理解、交流、講解,讓學生完全理解課文的內容和結構,掌握課文的敘述順序,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疑難句型,并能模仿造句。【教學要點】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明確課文主旨;品讀課文,美點尋蹤,包括對一些或用詞生動、或句式精美、或辭格豐富、或描寫細膩、或情感豐厚、或意蘊深刻的句段的品析;悟讀課文,學習說話,表現自己生活中對親情的感悟。【教學的重點、難點】1.教學重點:一家三代四口散步成形的原因。(1)田野散步成形:三代四口;母親身體不好

25、,說服母親散步;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春天總算來了。(2)田野景物:春光明媚,景色迷人(3)親情無限:兒背老母,妻背兒,親情無限,擁有整個世界。2.教學難點:(1)能夠概括段意,準確地把握課文的結構,通過對文中人物形象的描寫,準確把握任務的性格特點和內心世界。(2)能用“正因為才”、“雖然然而.”等句式造句 處理方法:要求同學們自己先閱讀課文,根據課后練習中的問題自己先找出答案,如果解決不了的,則提交到課堂上,在老師的引導下解決。【前提測評】1.母親為什么會答應出來散步?2.怎樣理解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3.初春的田野有著什么樣的景色?4.我作了怎樣的決定?母親又作了怎樣的決定?【導入新課】

26、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從這篇課文中,看到一家人幸福無比的情景,也感受到了祖孫情、母子情、夫妻情、父子情,兒子很孝順,媳婦很溫柔,孫子很可愛,老人很疼愛孫子,通過學習,我們要了解什么呢?那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課文的最后兩自然段。學習課文6-7自然段。1. 請同學們齊讀課文。2. 注意人物神態描寫的語句和所用的語氣。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1.文中最后一句話有什么深意?“整個世界”指的是什么?老人們創造了今天的一切,是世界的寶貴的財富,孩子們則是未來的世界的主人。當然“我”和妻子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整個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組成。2.文中多次采取了對比方法,描寫相關的兩個方面。找出這些句

27、子,分析這樣寫有什么用處?對稱的句式有的濃,有的淡。我和母親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兒子走在后面。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后面也是媽媽和兒子。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讓學生自己找出來,體會它們的對稱美,語言美、情景美,可以互相映襯,富有情趣)【探究】1.第七自然段“她的眼隨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兩行整齊的桑樹,盡頭一口水波粼粼的魚塘。” 明確:這句描寫了充滿詩情畫意的田

28、園風光,點明了走小路的原因,展現了母親充分理解孫兒愿望的內心世界。感悟意境美2.朗讀最后一個自然段,體會文章的深層內涵,如“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如何理解? 點拔:文中“我”和妻子就代表著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贍養老人,又要撫養孩子,肩負著承前啟后的責任,體現了“我”對生活的一種責任感、使命感。整個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組成。一個家庭是這樣,一個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嘗不是這樣?所以說背起的是整個世界。這樣大詞小用,透露出作者大有深意,他想說的意思,超出了事情本身。“我”背母親,妻背兒子,從表面上看,“我”害怕他們摔著,其實也就是對老的尊敬,對小的愛護。作者

29、在字里行間流露出一種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的珍愛,生命就像一只永不熄滅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傳遞。(以小見大)3.學完課文后,誰來表述概括一下介紹課文的內容;可能有如下一些表述:(1)三代人之間深沉的愛;(2)愛是橋梁,愛是紐帶;(3)親情、真情、責任感、使命感;(4)一曲尊老愛幼的頌歌;(5)沉重的責任,自需背負;(6)互相愛護、尊重、體貼的一家人;(7)幸福家庭;等等。4.題目“散步”是從文章主要事件的角度確定的,你覺得這個標題好嗎?請你換 一個角度為本文擬一個標題,并說明理由。 明確:文章選取家庭生活中平凡而又內涵豐富的一個鏡頭散步,加以渲染,展示人間真情,表現千百年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以小

30、見大,很有藝術性。句型學習:1)正因為如此,才應該多走走。正因為,才表示由于某種原因,然后這么樣。“正”放在因為之前,用來加強肯定的語氣。 正因為我媽不讓我玩電腦,我才生氣的。 正因為我的鞋小了,我才買新的。正因為他是老師,我才聽他的話。2)她現在很聽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 “就像一樣”,表示情況相似。她的臉就像紅蘋果一樣。我們的老師就像媽媽一樣關心我們。綠油油的麥苗就像綠地毯一樣。3)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這兩個句型都是表示轉折關系的,都是表示承認甲事為成立,但乙事并不因為甲事而不成立 。然而:連詞,用在句子的開頭,表示轉折。與

31、“但是、可是”等用法相同。畢竟:副詞,表示追更久地說得的結論。與“究竟、終歸、到底”等用法基本相同。例:雖然他努力了,但是沒有考好。例: 雖然這件事我知道是誰干的,但是我不能告訴你。 學生可能提出的詞語1.粼粼:粼粼:(形)<書>形容水、石等明凈: 水波粼粼 :波光粼粼;粼粼碧波:【板書設計】                   (母親)     

32、0;                                    (我、妻子)       衰老的生命尊老     &#

33、160;                          成熟的生命                      

34、60;          人生的一種責任感、使命感                        幼小的生命愛幼              

35、                                      (兒子)        【中心思想】1.散步敘寫了祖孫三代人在一起散步的平

36、凡小事,表現出一家人之間互敬互愛的真摯感情,體現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2.文章通過散步這件小事,反映了敬老愛幼的思想和中年人承擔起人生的職責的思想。【能力測評】1.根據課文內容選擇恰當的答案。(略)2.P5頁:三、五 3.請一位學生大概復述課文內容【作業 】1.熟讀課文2.用本節課所學的句型造句。3.P5頁:二、四4.完成練習冊【課后反思】【組長意見】 第四課時 課文二送小龜回家【學習目標】 1、學習并掌握本課生字和詞語。2、朗讀并了解課文內容,感悟孩子對小龜深厚的同情心。3、教育學生要保護動物,關愛動物。4.培養學生的同情心和愛心。【教學重點、難點:】1.詞語的正確運用。

37、2.能聯系生活實際,正確交際。3.正確理解課文內容。處理方法:要求學生先根據學習提示中的要求,通過自查詞典或相互討論等方式解決不會的詞語,弄懂、弄會詞語的意思,也可在小組中相互討論,或提交到課堂上在老師的引導下解決。【前提測評】1事先準備好的測試題請學生上黑板進行測試2.檢查學生自學詞語的情況。【導入新課】人類有自己的家,動物也有自己的家,有自己的爸爸和媽媽。這個故事中的小龜開到主人公的家里,為什么一連幾天都不吃不喝呢?他也想自己的家了嗎?【教學過程】 (一) 復習舊課;(二)檢查詞語預習1每個人在小組中匯報詞語預習情況。 讀準每一個詞語。 能弄清每一個詞語的意思。 運用重點詞語造句。2清理出

38、不理解的詞語,提出需要幫助的內容。3小組互相交流,互相幫助,討論解決疑難詞語。注意本課詞語中出現的多音字的不同的意思不同讀音。4提出需要全班解決的疑難詞語。(三)學習詞語。1想念(動)對敬仰的人、離別的人或環境不能忘懷,希望見到。親人他們在國外,時時著祖國。2.吟(動)吟詠歌唱。3.粗獷(形)粗野;粗魯:無理。性格粗獷粗豪;豪放:歌聲的筆觸。作品風格粗獷。 4.瀟灑(形)(神情、舉止、風貌等)自然大方,有韻致,不拘束:風姿這幅畫構思別致,筆墨。也作蕭灑。 (神情瀟灑) (衣著瀟灑文雅)。(多用于男子)(四)學習課文。一.請學生的課文。學生可能提出的詞語1. 溫情:溫柔的感情;溫和的態度。如:充

39、滿溫情,溫情柔意。2. 央求:懇求之意。如:我再三央求,他才答應。3. 紛紛:多而雜亂。如:落葉紛紛,議論紛紛,秋雨紛紛,紛紛談論4. 恬靜:安靜;寧靜。如:這這真是個優雅恬靜地方。5. 飛舞吟唱:6. 小心翼翼:恭敬慎重的樣子。形容謹慎小心,一點不敢疏忽。7. 漣漪:指細小的波紋。如:微風吹過,湖面上泛起層層漣漪。 蜻蜓縱情的吮吸著荷葉上的露水,葉子下的水面泛起陣陣漣漪。 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1. 為什么說這是一個溫情的世界?因為我們都充滿了愛。2.為什么要送小龜回家?小龜不吃不喝,想念爸爸媽媽;兒子不忍,要送它回家,去找爸爸媽媽。)3.小龜不吃也不喝,是不是因為小龜想它的爸爸媽媽了?也許是小龜希望自由自在地生活。也許是小龜在想自己的爸爸媽媽。小龜是從市場上買來的,也許小鬼還不適應新的環境。4兒子為什么央求我和媽媽帶著小烏龜去找它的爸爸?兒子希望小龜能和爸爸媽媽在一起5.送走小烏龜,兒子為什么很興奮?因為兒子認為小烏龜能找到自己的爸爸媽媽,從此就能得到爸爸媽媽的愛了。6.我為什么要給兒子編這樣的一個童話? 我希望兒子快樂。當然我也希望從小培養孩子的愛心。8. 送小龜回家說明了什么?送小龜回家,一方面說明了兒子的純真、無邪,反映全家(主要是兒子)對小龜失去父母的同情、憐憫;同時也寄寓著作者不能人為地制造骨肉分離的思想。9.“我們給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