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考化學專題訓練實驗探究題甘肅省平涼七中九年級化學組1 .某中學探究學習小組在幫助整理化學試劑時,發現一個盛有無色溶液(九年級化學常用試劑)的試劑瓶,標簽破損如右圖,請你對試劑作出猜想,并設計實驗驗證。(1)猜想:這種試劑可能是溶液或溶液。(2)實驗驗證:(要求寫出操作、現象、結論)2 .某校學生在探究金屬的化學性質時,實驗情況如下:實驗操作10%的稀立酷稀立酷= =-相片m的稀前移-話片實驗現象鋁片表回后氣泡廠生沒有明顯現象提出問題從上述實驗現象中,你發現了什么問題?;猜想針對你發現的問題,分析其原因,大膽提出你的一個.猜想:一設計方案根據你的猜想,任選下列實驗用品,進行實驗設計。實驗用品:
2、10%的稀硫酸、30%的稀硫酸、相同大小的鋁片(若干)、氯化鈉試管、試管夾、酒精燈、鐐子、藥匙、砂紙操作步驟(用圖示說明或文字敘述均可)可能觀察到的實驗現象相應的結論3.炎熱的夏季,你一定想喝一杯冰水解暑。某冷飲店出售一種特制的冰水,由服務員在水中加入一些雪狀的物質,該物質一放入水中立即冒出大量氣泡,很快就得到一杯清涼可口的冰水,飲用時有碳酸飲料的口感。(1)請你判斷雪狀的物質是。(2)請你設計兩個實驗分別驗證這種物質的成分。(注意按序號填寫答案)操作步驟實驗現象方造 L方法二4.小明和小紅對市場上銷售的一種分袋包裝的蛋糕發生了興趣,因為蛋糕包裝在充滿氣體的小塑料袋內,袋內的氣體充得鼓鼓的,看
3、上去好像一個小“枕頭”。他們認為這種充氣包裝技術,主要是為了使食品能夠較長時間地保鮮、保質。那么,這是什么氣體呢?小紅猜想是氮氣,小明猜想是二氧化碳。( 1 )請 你 幫 助 他 們 設 計 一 個 簡 單 的 實 驗 方 案 , 來 判 斷 小 明 的 猜 想 是 否 正 確 , 簡 要 寫 出 操 作 步 驟 :(2)小明的猜想如果正確,現象應是(3)你認為食品充氣包裝,對所充氣體的要求是:5.氧化銅是一種黑色固體,可溶于稀硫酸。某同學想知道是稀硫酸中的哪種粒子化銅溶解。請你和他一起通過圖中I、n、出三個實驗完成這次探究活動。(1)你提出的假設是。弋(2)通過實驗I可證明。苫(3)要證明另
4、外兩種粒子能否溶解氧化銅,還需要進行實驗n和出,在印中應該加入。品(4)探究結果為。你認為除實驗n和出所用試劑外,銅U還能夠溶解氧化銅的一種常見物質是。6.小明、小強和小紅三位同學在一起對堿式碳酸銅CU2(OH)2CO3,相對分子質量為222受熱完全分解后黑色固體產物的成分進行探究。他們稱取5.0g堿式碳酸銅在試管中加熱使之完全分解,冷卻至室溫,稱第 1 頁,共 10 頁量黑色固體產物為3.6g。他們根據堿式碳酸銅的化學式對黑色固體產物做出了以下猜想:可能是氧化銅;可能是碳粉;可能是氧化銅和碳粉的混合物。1 1)小明設計的實驗方案是:向盛有少量該黑色固體的試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振蕩,靜置
5、后觀察現象。如果猜想正確,現象應是;如果猜想正確,現象應是。2 2)小強進一步思考后,根據碳的化學性質,認為猜想可以排除。他的理由是:3 3)小紅通過對得到的實驗數據進行計算,排除了猜想。她的理由是:。4 4)科學探究的方法和途徑有多種。若證明某黑色粉末確由氧化銅和碳粉組成。你還可用什么方法:7 .化學復習課上,老師將CO2分別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和NaOH溶液中,我們觀察到前者變渾濁,后者無明顯現象,CO2和NaOH是否確實發生了化學反應?(1)我設計了甲、乙兩個實驗來驗證,如圖所示,實驗現象為:甲一一軟塑料瓶變癟,乙一一“瓶吞雞蛋”。小虎同學認為上述實驗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_O小余同學提出
6、了質疑,他認為上述實驗還不足以證明CO2與NaOH確實發生了反應,其理由是:。我思考后,又補充了一個實驗來回答,這個實驗是:8.小明、小鵬和小芳三位同學在一起探究蠟燭燃燒,他們將短玻璃導管插入焰心,發現另一端也可以點燃。提出問題導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氣體,氣體成分可能會是什么呢?猜想小明認為:可能是蠟燭不完全燃燒時產生的CO。小鵬認為:可能是蠟燭受熱后產生的蒸氣。小芳認為:可能上述兩種情況都有。設計實驗方案請你幫他們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方案,來判斷哪一種分析是正確的。(4)現象和結論如果小明的猜想正確,現象應是。如果小鵬的猜想正確,現象應是。如果小芳的猜想正確,現象應是。如果用CnH2n+2表示蠟燭
7、的主要成分,則其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9 .下圖是探究物質燃燒條件的3個對比實驗:(1)根據各實驗得到相應的燃燒條件有(填入下表)水箝/岐/建/小人條煤層實驗1實驗2實驗3實驗步驟和方法;實驗現象實驗結論力殺1建UP面a*-A,4kCO2和NaOH確實發生了化學反應力殺2(2)小余同學認為可利用與上述實驗不同的原理,設計如下實驗方案,我來幫他完成:寫出方案2中所涉及的化學方程式(3)由此探究,我得到的啟示是:(2)干粉滅火器中的干粉主要成分碳酸氫鈉,受熱時分解實或1、三吟:2一案嚏:為碳酸鈉、二氧化碳和水,在滅火過程中二氧化碳的作用是,水的作用是。10.在“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實驗探究中,甲生
8、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在燃燒匙內盛過量紅磷,點燃后立即插入集氣瓶內,塞緊橡皮塞,待紅磷火焰熄滅,集氣瓶冷卻至室溫,打開鐵夾,水注入集氣瓶。第 2 頁,共 10 頁(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的主要現象是。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O(2)乙生用上述實驗裝置測定的結果是:空氣中氧氣含量與正常值有較大的偏差,其操作上的原因可能是(要求答出兩種):。(3)丙生也設計了一個實驗方案,裝置和操作同上,只不過用木炭代替了紅磷。當木炭停止燃燒,集氣瓶冷卻至室溫,打開鐵夾后,水能否進入集氣瓶?為什么?O(4)若仍然用木炭代替紅磷,丙生的實驗方案應作何改進,才能保證實驗成功?(只需答出實驗方
9、案中須改進的地方)11. (05安徽)圖11是同學們經常使用的鉛筆,在組成鉛筆的各種材料中:咿寫材第漆4電遒壁里含梭牘)圖11(1)能導電的是,含有單質的是,含有有機物的是,燃燒產物中有二氧化碳的是廢液來源檢測方法與結果推斷廢液成分(填化學式,酚酬:和水不填)A班觀察廢液呈無色,測得pH=2廢液中含有_B班觀察廢液呈紅色廢液中沒有含有(1)請你幫助他們分析廢液中的成分,并填寫在上表中的空格中。(2)據悉,目前我國許多高校、中學以及科研單位的化學實驗室排放的各類廢液大都未經嚴格處理便進入了下水道,A班的廢液若直接排入鑄鐵管下水道,會造成的危害是;你建議處理這些廢液的方法是14.(05大連)某同學
10、在探究物質燃燒的條件時,作出了如下三種猜想,并得出了相應的結論。請你在卜表空格中,填寫實驗操作和實驗現象。實驗猜想實驗操作實驗現象結論(1)燃燒與物質的性質有關物質必須具有引燃性第 3 頁,共 10 頁燃燒與氧氣有關燃燒需要氧氣(3)燃燒與溫度有關溫度必須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15.(05南京)為了測定蠟燭中碳、氫兩種元素的質量比,某化學興趣小組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實驗步驟如下:先分別稱量蠟燭、裝置n、裝置出的質量。按圖示連接好儀器裝置,點燃蠟燭,同時從a導管抽氣。一段時間后熄滅蠟燭,再分別稱量蠟燭、裝置實驗目的實驗方法實驗現象驗證魚螺內含02驗證魚螺內含C02氫M M留揩液1 1圖砧融13.
11、(05南京)國家環保總局規定,從今年1月1日起將各類實驗室納入環保監管范圍。某中學九年級A、B兩個班同學分別做常見酸和堿與指示劑反應的實驗,使用的試劑如圖13所示。實驗后廢液分別集中到各班的一個廢液缸中,研究小組對兩個班的廢液進行檢測,結果如下表:;與理由有關的化學方程式是(2)探究魚螺內氣體的成分。現有兩瓶魚螺內的氣體,請你幫助小明設計實驗進行驗證。n、裝置出的質量。實驗數據如下表。(1)該實驗中測得水的質量為g,二氧化碳的質量為g。(2)由該實驗數據計算,蠟燭中碳、氫元素的質量之比為。(3)裝置n和裝置出的順序能否顛倒?(填“能”或“不能”)。(4)理論上,裝置n和裝置出增加的總質量大于蠟
12、燭失去的質量,其原因是(5)該實驗能否準確測出蠟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質量?(填“能”或“不能”),理由是16 .(05宜昌)小兵在一本參考書上發現鎂居然能在二氧化碳氣體中燃燒!于是他迫不及待的做起了這個實驗:將鎂條點燃后迅速伸入盛有二氧化碳氣體的集氣瓶中,發現鎂條劇烈燃燒,發出白光,產生一種白色粉末和一種黑色粉末。(1)根據實驗現象,我能寫出這個化學方程式。(2)這個實驗還引發了我對過去某些知識的反思,從而有些新的發現:,17 .在實驗室開放日,我與小娜、小佳、小麗等同學來到實驗室,看到實驗桌上擺放著4瓶無標簽的試劑,分別是兩瓶固體和兩瓶液體,我們決定對“固體與液體”之間的反應進行一些探究
13、。(1)小娜同學從一瓶固體和一瓶液體中各取少量試劑于試管中進行混合,立即產生了一種無色氣體,對氣體是何物質,同學們進行了大膽的猜想,小佳同學猜想產生的氣體可能是,(2)我想設計一個實驗證明小佳同學猜想是正確的,實驗設計如下:實驗步驟現象及結論-苗(3)小華想用給定的收集裝置(如圖)收集一瓶小佳同學猜想中的氣體則氣體由(選a”或b”)端進入。(4)小麗同學從另外兩瓶試劑中各取少量試劑于試管中,發現混合后固體發生了變化,但無氣泡放出。同學們對加入試管中的固體和液體從不同的反應類型、物質類別等方面進行了大膽的猜想:猜想一:猜想二:猜想三:18. (05揚州)小明同學在學習酸的性質時,他用大小,外形均
14、相同的鋁片分別和H+濃度相同的稀鹽酸、稀硫酸反應。他意外地發現:鋁片與稀鹽酸反應放出氣泡的速度明顯快于與稀硫酸反應放出氣泡的速度。是什么原因導致了反應現象的差異呢?小明從微觀角度分析得出,不同。小明提出了以下猜想:C能促進鋁和酸的反應,SO42-對反應無影響;Cl-對反應無影響,SO42-能抑制鋁和酸的反應;C能促進鋁和酸的反應,SO42-能抑制鋁和酸的反應;他進行了如下實驗探究:組相同的鋁片濃度相同的酸反應片刻后添加某種試劑(少量)添加試劑后的反應現象結論11g鋁片5mL鹽酸Na2SO4無明顯變化和離子對反應無形響21g鋁片5mL鹽酸NaCl明顯加快離子對反應后促進作用針對上述探究過程回答下
15、列問題:(1)請將表格中的空格補充完整;第 4 頁,共 10 頁蠟燭裝置n裝置出反應前的質量/g15.8182.3212.2反應后的質里/g14.4184.1216.6H+濃度相同的鹽酸、硫酸中,只是所含汁液新鮮西紅柿的汁液放周的西紅柿的汁液滴數1220你從中得到的啟示是_21. (05蘭州)常溫常壓下1體積水溶解1體積二氧化碳氣體,氫氧化鈉溶液與二氧化碳反應時沒有明顯的現象變化。 某研究小組設計了下列實驗裝置(所有裝置的氣密性良好)明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發生了反應。C,試圖通過觀察現象來間接證所選裝置操作方法實驗現象A將充滿二氧化碳的試管倒扣在水中試管內的液面略有上升B將充滿二氧化碳的試管倒扣
16、在氫氧化鈉溶液中C將氫氧化鈉溶液滴入燒瓶D將氫氧化鈉溶液滴入錐形瓶E將膠頭滴管中氫氧化鈉溶液擠入燒瓶22. (05宿遷)化學反應往往伴隨著一些現象發生,第但CO2與NaOH溶液的反應沒有明顯的5 頁,共 10 頁(2)上述猜想是成立的;(3)若將第2組實驗中添加的試劑NaCl改為HCl氣體,能否完成探究任務?請說明原因。19. (05佛山)對大量實驗進行分析,找出一些規律,并根據這些規律和物質的內在聯系,對一些物質的性質進行分析作出猜測,是化學學習和研究的重要方法。試仿照下表中事例,以初中學過的酸、堿、鹽的化學性質為例,填寫所有表格(所填規律不得重復):實驗事實(每空至少舉2實例)規律推測同類
17、物質具有相同性質示例:鹽酸、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酸溶液都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醋酸也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1)碳酸鈉、碳酸鈣都能與稀鹽酸反應, 聲稱是澄清石灰水變混濁的無色無味氣體(2)20. (05濰坊)維生素C又名抗壞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能與碘反應。人體缺乏維生素C可能引發多種疾病。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對它研究如下:(1)猜想:維生素C可能具有酸性?(2)實驗方案:提供試劑:維生素C片、蒸儲水、紫色石蕊試液、無色酚酗:試液、氫氧化鈉溶液、pH試紙。根據以上試劑,請你幫助他們設計出兩種實驗方案,并寫出試驗現象:實驗內容實驗現象力殺力殺(3)結論:維生素C具有酸性。根據維生素C的性質,
18、判斷下列物質中能與維生素C發生反應的是()A.金屬鎂B.氯化鉀C.氫氧化鈉D.硫酸銅(4)某同學聯想到西紅柿等蔬菜、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放置時間長短是否對維生素C的含量產生影響。他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I把新鮮西紅柿和放置一周的西紅柿分別搗碎,用紗布將汁液擠入兩個燒杯中;n取兩只盛有2mL藍色碘淀粉溶液的試管,分別滴加上述兩種汁液,邊加邊振蕩,直到藍色剛好消失,記錄滴數如下:請回答下列問題:你認為西紅柿中維生素C含量高的是OC C口氣體COAfrCOAfrB水水CQCQ氣悻必,體IWHDIWHDNWHNWH溶流E(2)若再分別向A、B裝置的燒杯中滴入少量氯化鈣溶液,將會看到的現象是:;B:
19、(1)請根據如圖所示實驗裝置和下表的操作方法,將可能觀察到的實驗現象填入下表中:N&0HN&0H溶液現象。為了通過一些現象說明CO2與NaOH發生了反應,某班同學分兩組作了如下探究實驗:(1)第一組同學把一支收集有CO2的試管倒立在裝有飽和NaOH溶液的燒杯中(如圖),看到試管內液面上升。發生這種現象是因為試管內外產生(A.溫度差B.重力差)C.壓強差(2)第二組同學從中得到啟發,也設計發如圖所示實驗裝置進行探究:A現象為象為能達到實驗要求的是(3)同學們經過分析討論,B現,C現象為O你認為以上設計(填序號)認為第一組的實驗中產生液面上升的現象的原因可能有兩種。與溶液中的NaO
20、H反應,消耗了CO?,你認為另一種原因是(4)為了進一步證實CO2與NaOH溶液已經發生了反應,他們設計了如下方案:取上述實驗后的溶液,一種是因為CO2O第一組同學滴加,現象為,現象為;第二組同學滴加。他們雖然看到的現象不同,但都可以證實CO2與NaOH溶液已發生了反應。23.(05武漢)利用右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該裝置氣密性完好)(1)打開止水夾a,裝入藥品后連接裝置,可觀察到試管I中發生的現象是;引起該現象的原因是(2)當試管I中的反應進行到一定時間時,夾緊止水夾,試管中有沉淀生成。原因24.用右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圖中鐵架臺等儀器均已略去)。在I中加入試劑量后,塞緊橡皮塞,立即打開止水夾
21、,n中有氣泡冒出;一段時間后關閉止水夾,n中液面上升,溶液由無色變渾濁。符合以上實驗現象的I和n中應加入的試劑是()ABCDICaCO3、稀HClNa2CO3、稀H2SO4Zn、稀H2SO4Cu、稀H2SO4nKNO3NaCIBaCl2Ba(OH)2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實驗結論取少量氫氧化鈉溶液于試管中,滴加該氫氧化鈉溶液已變質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實驗結論該氫氧化鈉溶液變質研究方案先稱取12.3g的NaOH樣品(雜質為Na2CO3),配成溶液,然后向溶液中逐滴加入質量分數為14.6%的稀鹽酸,根據生成CO2的質量測定Na2CO3的質量。從而進解決問題實驗測得加入稀鹽酸的質量與產生CO2氣體的質量關系如
22、右圖所示。填寫下表:(計算結果保留小數點后面一位)步確定樣品中NaOH的變質程度。m(CO2)/gNa2CO3的質量變質NaOH的質量/gNaOH的變質程度(用質量分數表示)2.2|1.0|第 6 頁,共 10 頁-I50-I75m(鹽酸)/g浮力差一一集氣航集氣航NQHNQH溶液溶液D.成塑料瓶成塑料瓶25.(05宜昌)做中和反應實驗時,我將稀鹽酸滴入氫氧化鈉溶液中,意外看到有氣泡產生。小偉提醒:是不是拿錯了藥品?我查驗后確認藥品沒有錯,只是在瓶口發現有白色粉末狀物質。我認為是氫氧化鈉溶液變質了。(1)氫氧化鈉溶液變質的原因是。(2)利用與上述實驗不同的原理,我又設計了一個實驗再次確認該氫氧
23、化鈉溶液已變質。(3)該氫氧化鈉溶液是部分變質還是全部變質?寫出(3)中所涉及到的一個化學方程式(4)如何用該變質的溶液來制取氫氧化鈉溶液?簡述實驗步驟。26.(04南通)研究性學習課題:探究實驗室中久置的NaOH的變質程度繼續探究計算實驗過程中與NaOH反應消耗鹽酸的質量。發現問題根據“與NaOH反應消耗鹽酸的質量”,對照圖像,你發現了什么問題?27.碳酸鈣在高溫下煨燒一段時間后,得到白色固體。兩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為了確定白色固體的成分,對其可能的組成進行探究。提出問題白色固體的成分是什么?I組:作出猜想白色固體的成分可能是CaCG和Ca0的混合物。實驗驗證(請你寫出實驗的步驟和現象廣【實
24、驗結論白色固體的成分是CaCG和CaO的混合物。II組:作出猜想】白色固體可能全部是氧化鈣。設計方案】取試樣于試管中,加入水,再通入二氧化碳,變渾濁。II組的方案正確嗎?,理由是I組為了進一步研究碳酸鈣分解的質量分數,設計了如下的實驗方案:稱取一定量白色固體,用足量鹽酸溶解,產生的氣體經除雜、后,被已稱量好的足量的“吸收劑”吸收“吸收劑”宜選用,該方案中還需補充的步驟是。28.將爐甘石(ZnCO,、赤銅礦(CU2O)和過量的炭混合后,加熱至800c左右,即得金光閃閃的“假黃金”。有同學對“假黃金”的組成進行了以下探究。查閱資料高溫時炭可將金屬活動順序表中鋁以后的金屬氧化物還原成金屬單質;ZnC
25、O3高溫可分解成金屬氧化物。提出問題“假黃金”的化學組成可能是什么?猜想甲同學對該“假黃金”的組成作了以下三種猜想:猜想1)可能的單質有:C、Zn、Cu猜想2)可能的氧化物有:ZnO、CuO、CU2O猜想3)可能是單質和氧化物組成的混合物論證乙同學經思考和推理后,首先排除了猜想(選填或),理由進而再排除了猜想(選填或);對余下的一種猜想,乙同學又排除了其中的一種物質,依據是。對余下的兩種物質,甲和乙同學用實驗鑒定該兩種物質確實是“假黃金”的成分。28.29.甲同學在某食品包裝袋內,發現有一個裝有白色顆粒狀固體A的小紙袋,上面寫著“生石灰干燥劑,請勿食用”。甲同學隨手將小紙袋拿出來放在空氣中,經
26、過一段時間后,發現紙袋內的白色顆粒粘在一起成為塊狀固體B。請你與甲同學一起對塊狀固體B進行探究。(1)猜想一:塊狀固體B中除氧化鈣外還可能有:、。寫出白色顆粒狀固體A在空氣中轉化為塊狀固體B的化學反應方程式:;。(2)猜想二:塊狀固體B溶于水可能有現象(填“放熱”或“吸熱”)。請設計實驗方案驗證你的這一猜想(至少寫出兩種方案) :;。(3)取適量塊狀固體B加入盛有一定量水的試管中,振蕩、靜置、過濾,得到少量白色固體Co就白色固體C的成分,甲同學與乙同學進行討論,一起猜想。甲同學認為,白色固體C可能是:氫氧化鈣;乙同學認為,白色固體C可能是:碳酸鈣;你認為,白色固體C還可能是:。請設計實驗證明你
27、的猜想(填寫下表):方案現象和結論30.小剛在復習物質的化學性質時,列出了以下物質:C、H2、O2、Fe、CO、CO2、CuO、CaCO3、稀鹽酸、NaOH溶液、CuSO4溶液他發現上述物質中,有些物質能與其他三種或三種以上的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反應。例如:CuO與C、H2、CO、稀鹽酸都能反應。請你仿照示例填寫表內空格。編 P示例(1)(2)(3)物質CuO02稀鹽酸能與其反應的所有物質C、H2、CO、稀鹽酸C02、稀鹽酸、CuSO4溶液第 7 頁,共 10 頁31.一同學收集了一些家庭裝修時廢棄的大理石碎片,并設計了如圖所示裝置來制取二氧化碳時控制反應的發生。請回答問題:【設計實驗】向盛有
28、少許黑色粉末的試管中加入適量試劑瓶中的無色溶液;用試管收集氣體;檢驗氣體(寫出操作方法)實驗現象【實驗結論】(1)黑色粉末與無色溶液混合時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茶葉、肉松、膨化食品等常采用真空充氣包裝,即將食品裝入包裝袋,抽出包裝袋內空氣,再充人防止食品變質的氣體,然后封口。真空充氣包裝能使食品保持原有的色、香、味及營養價值,防止食品受壓而破碎變形。【提出問題】充入食品包裝袋中的氣體是什么?【猜想與驗證】可能是Nao實驗初步驗證的方法及現象:充人的氣體還可能是:35.請你用化學方法設計一組對比實驗,并填寫實驗報告。實驗目的:利用氧氣的性質,通過對比實驗驗證氧氣的密度大于空氣。實驗器材:已
29、集滿氧氣蓋上玻璃片的集氣瓶2個;木條1根;火柴;酒精燈。實驗報告:(答案)1.答:(1)Zn(NO3)2ZnSO4(2)取少量(12mL)該溶液置于潔凈試管中,滴加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則該溶液是ZnSO4溶液,否則是Zn(NO3)2溶液。2提出問題鋁片放到稀硫酸中為什么沒有現象?猜想可能是鋁片表面的氧化膜阻礙了反應的發生;設計萬案,該裝置能隨大理石應放在中,裝置A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裝置A中的粗銅絲能否用粗鐵絲代,原因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用裝置B收集CO2,驗滿時應把燃著的木條放在(母填字)處實驗室常用石蕊試紙檢驗物質的酸堿性:酸性物質使藍色石蕊試紙變紅,堿性物質使紅色的石蕊試紙
30、變藍。某學生欲探究碳酸具有酸性而二氧化碳不具有酸性,按下圖進行實驗。該學生通過上述實驗能否得出滿意的結論?請回答:若能,請說明理由;若不能,請你設計還需要進行的實驗,以得出滿意結論。還需要進行下列實驗:32人呼吸中各種氣體的體積分數如右表所示:(1)請你判斷:表中X是(填化學式,下同)(2)欲證明人呼出的氣體中含有水蒸氣,其實驗方法是(3)X氣體在呼吸過程中沒有參與化學反應,但在呼出的氣體中體積分數卻減少了,其原因是:33.課外活動小組的同學為了探究實驗室的一種黑色粉末和一瓶標簽破損的氣體吸入氣體呼出氣體X78%75%Yr21%15%CO20.03%3.68%H2O0.02%5.44%其它0.
31、95%0.88%無色溶液(如圖)可能是什么物質,大膽猜想并設計實驗進行驗證,請你參與他們的探究。【發現問題】當把黑色粉末與無色溶液混合時,立即產生氣泡。【查閱資料】初中化學實驗室常見的黑色粉末有CuO、MnO2、Fe3O4、鐵粉、炭粉等。【提出假設】黑色粉末是,無色溶液是。(只寫一種假設)(2)此氣體是34.(1)市場上銷售的香腸、使大多數微生物因缺少,原假設鹽水鴨、榨菜、豆腐干等食品,常采用真空包裝。真空包裝的目的是除去空氣,氣而受到抑制,停止繁殖,同時防止食品發生緩慢而變質。實驗名稱驗證氧氣的密度大于空氣。實驗過程實驗現象解釋結論經上述對比實驗得出:相同條件下,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操作步驟(
32、用圖示說明或文字敘述均可)可能觀察到的實驗現象相應的結論將打磨后的鋁片放入試管中,加入 10%的稀硫酸若有氣泡產生若沒有氣泡產生猜想正確猜想錯誤稀 HClB帶孔塑料小藥瓶第 8 頁,共 10 頁3.答:(1)干冰(或固體二氧化碳或固體CO2),(2)取少量雪狀物質置于容器中;該物質直接氣化沒有液體留下;取少量雪狀的物質放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4.答:(1)用注射器抽取袋內氣體通入到少量澄清石灰水(或紫色石蕊試液)中,觀察現象;(2)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或紫色石蕊試液變紅);(3)無毒;不與食物反應;廉價易得5 .答:(1)溶液中H+使CuO溶解。(2)H2O不能溶解CuOo(3)鹽酸或
33、硫酸鈉溶液(4)溶液中的H+可以使CuO溶解,H2OSO42-不能使CuO溶解;稀HNO3或HCl6 .答:化學反應過程中元素的種類不變且氧化銅和炭粉都是黑色固體。(1)試管中溶液變成藍色,黑色固體消失;試管中溶液變成藍色,仍有黑色固體剩余。(2)在加熱的條件下氧化銅和單質碳能發生反應。(3)5.0g堿式碳酸銅中含碳:12/222x5.0g=0.27gv3.6g。將混合物在大試管中加熱將生成的氣體通過澄清石灰水中,觀察現象。7,答:(1)都是一個密閉的體系里設法消耗CO2,使得氣體壓強減少,從而觀察到明顯現象。NaOH溶液中有水,CO2又能溶于水,究竟是CO2溶于水使氣壓減小的結果?還是CO?
34、與NaOH反應使氣壓減小的結果?做個對比實驗:取一個與甲裝置同樣大小的軟塑料瓶,充滿CO2后,注入與氫氧化鈉溶液體積相同的水,振蕩,比較瓶子變癟的程度,即可判斷。(2)產生氣泡將CO2通入NaOH溶液后,再滴加CaCl2溶液(或石灰水或BaCl2溶液或Ba(OH)2溶液或)出現白色渾濁(或產生白色沉淀)化學方程式略(3)由于氫氧化鈉能與二氧化碳反應,所以保存氫氧化鈉的方法應密封保存8 .答:(3)點燃蠟燭,將一根長尖嘴導管插入焰心,用冷濕毛巾包在長導管外,尖嘴處用酒精燈點燃,一段時間后打開冷毛巾觀察。(4)尖嘴處能點燃,去掉毛巾,導管內壁看不到冷凝的固體。尖嘴處不能點燃,去掉毛巾,導管內壁可看
35、到冷凝的固體。尖嘴處能點燃,但火焰較小去掉毛巾,導管內壁看不到冷凝的固體。(5)2CnH2n+2+(3n+1)O2點燃2nCO2+(2n+2)H2O9.答:(1)可燃物氧氣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2)隔絕空氣降低可燃物的溫度使其低于著火點10 .(1)紅磷燃燒生成大量白煙注入集氣瓶中的水約占其體積的1/5。4P+5O2,-2P2O5(2)瓶塞未塞緊造成裝置漏氣紅磷不足集氣瓶未冷卻至室溫就注入水。(3)不能木炭燃燒生成的CO2與消耗的氧氣的體積相等,木炭燃燒前后集氣瓶內的壓強不變(4)在集氣瓶內壁上預先灑一層氫氧化鈉溶液11.答:(1)或,或,或或,或或或(2)有氣泡產生,金屬鋁逐漸溶解,2Al
36、+6HCl=2AlCl3+3H2T12.答:(1)B魚螺內CO2能溶于水;CO2+H2O=H2CO3(由此收集到的氣體體積比實際氣體體積小。)(2)將燃著的木條放入含有魚螺內氣體的集氣瓶中;木條繼續燃燒。向另一含有魚螺內氣體的集氣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蕩;石灰水變混濁(2)廢液會腐蝕鑄鐵水管、污染水體;用堿中和或用石灰石處理或將兩班的廢液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中和14.答:分別夾取一張紙和一小塊玻璃放在酒精燈火焰上點燃;紙燃燒,而玻璃不燃燒。取兩支相同的蠟燭點燃后,一支放在空氣中,另一支用玻璃杯罩住;放在空氣中的蠟燭繼續燃燒,而罩玻璃杯的蠟燭過一會兒熄滅了。用鐐子分別夾一根小本條、一塊煤,放到酒
37、精燈火焰上;小木條很快燃燒,而煤不燃燒。15.答:(1)1.8g;4.4g(2)6:1(3)不能(4)因為忽略了氧氣的質量(5)不能;空氣中的水和二氧化碳也能被裝置n、裝置出吸收16.答:(1)2Mg+CO2點燃2Mg+C(2)二氧化碳也能支持燃燒活潑金屬著火時不能用二氧化碳來滅火(或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燒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燃燒不一定有氧氣參加等)18.酸根離子;(1)Na+SO42-;Cl-(2)(3)不能,由于HCl氣體溶于水生成鹽酸,增加了溶液中氫離子濃度,實驗條件發生了變化。19. (1)碳酸鹽都能與稀鹽酸反應,生成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碳酸鎂(或其他碳酸鹽也可)也能與稀鹽酸反應,生
38、成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無色無味的氣體。(2)氯化鈉、氯化鈣都能與硝酸銀溶液反應,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可溶性氯化物(或鹽酸鹽)都能與硝酸銀溶液反應,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20.將維生素C片溶于蒸儲水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石蕊試液;溶液變紅色。將維生素C片溶于蒸儲水配成溶液,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試紙上,跟標準比色卡比較;pH試紙變紅或pH小于7。將維生第 9 頁,共 10 頁13.答:(1)A班NaCl、CaCl2、HClB班HCl;NaCl、CaCl2、NaOH、Ca(OH)2素C片溶于蒸儲水配成溶液,把維生素C的溶液逐滴滴入氫氧化鈉的酚酗:溶液;紅色消失。21. (1)B.試管
39、內的液面明顯上升;C.水槽中的水倒吸入燒杯中;D.盛氫氧化鈉溶液的試劑瓶內的長導管口有氣泡產生;E.燒瓶內形成噴泉。(2)A:無明顯的現象;B:產生白色沉淀。22. (1)C(2)A現象:塑料瓶變癟了,B現象:雞蛋進入(或部分進入)瓶中,C現象:氣球脹大。(3)CO2溶于水(或與水反應),消耗了CO2。(4)稀酸,冒氣泡;C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23. (1)有氣泡生成鐵與稀硫酸反應生成了氫氣(2)試管I中反應生成的硫酸亞鐵溶液通過導管進入n中,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氫氧化亞鐵沉淀(用化學方程式表示也可)24.C25. (1)與空氣中的CO2反應或用化學方程式表示:CO2+2NaOH=N
40、a2CO3+H2O(2)Ba(OH)2或BaCl2或Ba(NO3)2或CaCl2或Ca(NO3)2生成白色沉淀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實驗結論取少量樣品于試管中,加入足量的BaCl2過濾,在濾液中滴加幾滴無色酚酗:試液生成白色沉淀酚Mt試液變紅 酚Mt試液不變紅氫氧化鈉部分變質氫氧化鈉全部變質(3)BaCl2+Na2CO3=BaCOsJ+2NaCl(4)取原變質的溶液,加入適量的Ca(OH)2溶液,過濾,所得溶液即為氫氧化鈉溶液。26.繼續探究m(NaOH)=13.3g-5.3g=8gNaOH+HCl=NaCl+H2O4036.58gm(HCl)m(HCl)=8gx36.5/40=7.3gm(鹽酸)=7.3g/14.6%=50.0g發現問題NaOH被鹽酸中和后,繼續滴加鹽酸,為什么沒有立即產生CO2氣體?27 .【實驗驗證】取試樣于試管中,加入稀鹽酸,有氣泡產生不正確因為生成的氫氧化鈣微溶于水,不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電商平臺建設合同協議
- 《2025份辦公樓開發前期策劃合同書》
- 2025鋼材供銷合同模板
- 干菜外貿采購合同范本
- 2025年的簡易室內裝修合同模板
- 2025年度建設施工設備減震夾具采購合同+減震夾具技術要求規格書
- 寬帶耗材采購合同范本
- 2025廣告公司合作協議合同范本
- 2025合同解除全流程解析
- 手寫購房合同范本個人
- 工業機器人控制系統課件
- 2024年涉密人員考試試題庫保密基本知識試題及答案解析
- 院內突發心跳呼吸驟停、昏迷、跌倒事件應急預案及程序
- 北京聯合大學2021年招聘輔導員試題及答案
- 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三單元 寄情山水名勝 11 醉翁亭記教案 新人教版
- 2024年拍賣師資格考試題庫大全(含答案)
- CJ/T 124-2016 給水用鋼骨架聚乙烯塑料復合管件
- 【正版授權】 ISO 21940-11:2016/Amd 1:2022 EN Mechanical vibration - Rotor balancing - Part 11: Procedures and tolerances for rotors with rigid behaviour - Amendment 1
- DL-T-1798-2018換流變壓器交接及預防性試驗規程
- 抖音火花合同電子版獲取教程
- 2024年青海省電力交易員競賽選拔考試題庫(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