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管及引流護理_第1頁
導管及引流護理_第2頁
導管及引流護理_第3頁
導管及引流護理_第4頁
導管及引流護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導管及引流護理Why?安全護理安全護理教學目的:教學目的:交流探討常見各種導管和引流的護理及注意事項交流探討常見各種導管和引流的護理及注意事項氣管插管縱膈引流管腦室引流管胸腔閉式引流管腹腔引流管三腔二囊管胃腸減壓管T字管引流管各類引流管各類引流管如何提升導管護理如何提升導管護理安全性?安全性?導管標識導管標識確保管道護理安全、快速識別各種管道確保管道護理安全、快速識別各種管道為患者提供高效、安全的護理措施為患者提供高效、安全的護理措施為治療和觀察病情以及判斷預后提供依據為治療和觀察病情以及判斷預后提供依據導管按風險程度分三類導管按風險程度分三類高危導管高危導管T T管管胸腔閉式引流管胸腔閉式引

2、流管心包引流管心包引流管動脈置管動脈置管氣管插管、氣管切開套管氣管插管、氣管切開套管腦室外引流管腦室外引流管胰腺引流管胰腺引流管前列腺、尿道術后導管前列腺、尿道術后導管透析管透析管鼻腸管鼻腸管漂浮導管漂浮導管中危導管中危導管腹腔引流管腹腔引流管各類造瘺管各類造瘺管普通切口引流管普通切口引流管鎮痛泵管鎮痛泵管三腔二囊管三腔二囊管低危導管低危導管普通吸氧管普通吸氧管普通胃管普通胃管導尿管導尿管管道的評估時間管道的評估時間高危(至少每班評估一次高危(至少每班評估一次) )中危、低危(至少每天評估一次,有情況隨時評估。中危、低危(至少每天評估一次,有情況隨時評估。) )中心靜脈導管、中心靜脈導管、PI

3、CCPICC導管每天評估一次。導管每天評估一次。評估的內容評估的內容臨床常見的引流管臨床常見的引流管胃胃 腸腸 減減 壓壓腹腔引流管腹腔引流管導尿管導尿管T T字管字管腸排列管腸排列管營養管營養管胸腔閉式引流管胸腔閉式引流管腦室引流管等腦室引流管等 引流的定義引流的定義引流:是將傷口內或腔隙中的分泌物、血液、膿液、滲出物、消化液等,通過引流管引流出體外是將傷口內或腔隙中的分泌物、血液、膿液、滲出物、消化液等,通過引流管引流出體外。 引流的目的引流的目的 排除膿腫或其他化膿性病變的膿液或壞死組織;排除膿腫或其他化膿性病變的膿液或壞死組織;預防血液、滲出液或消化液在體腔內蓄積;預防繼發感染、組織損

4、害;預防血液、滲出液或消化液在體腔內蓄積;預防繼發感染、組織損害;促使手術野死腔縮小或閉合;促使手術野死腔縮小或閉合;解除膽道、消化道的梗阻癥狀。解除膽道、消化道的梗阻癥狀。 引流的作用原理引流的作用原理 吸附作用;吸附作用;導流作用;導流作用;虹吸作用;虹吸作用;消化道的蠕動作用消化道的蠕動作用 普外科常見的各種管道護理普外科常見的各種管道護理 一、胃一、胃 腸腸 減減 壓壓目目 的的 利用負壓吸引作用,從胃管抽吸出胃腸道內的氣體和內容物,減輕胃腸道張力,協助診斷,利于利用負壓吸引作用,從胃管抽吸出胃腸道內的氣體和內容物,減輕胃腸道張力,協助診斷,利于傷口愈合。傷口愈合。適應癥適應癥 幽門梗

5、阻、腸梗阻、腸麻痹、腹脹;幽門梗阻、腸梗阻、腸麻痹、腹脹; 外科急腹癥術前、術后及保守治療,較大腹部手術及嚴重的腹部外傷;外科急腹癥術前、術后及保守治療,較大腹部手術及嚴重的腹部外傷;急性膽囊炎、膽石癥、急性胰腺炎;急性膽囊炎、膽石癥、急性胰腺炎;采集標本;采集標本;灌注藥物;灌注藥物;上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 1.1.妥善固定,防止打折,避免脫出。妥善固定,防止打折,避免脫出。 2.2.保持通暢,定時沖洗、抽吸胃液。保持通暢,定時沖洗、抽吸胃液。3.3. 觀察并記錄引流物的量、性質、顏色、觀察并記錄引流物的量、性質、顏色、2424小時總結一次,并填寫在病歷上。小時總結一次,并填寫在病歷上。3

6、.3. 灌注藥物,應夾管灌注藥物,應夾管2 2小時后,再接負壓吸引。小時后,再接負壓吸引。4.4. 每日更換引流袋,無菌操作。每日更換引流袋,無菌操作。 5.5.停止胃腸減壓時,先使胃管末端與引流裝置分離行夾管、令病人屏息,迅速將管拔出,置停止胃腸減壓時,先使胃管末端與引流裝置分離行夾管、令病人屏息,迅速將管拔出,置于彎盤中,擦拭鼻腔及膠布痕跡。于彎盤中,擦拭鼻腔及膠布痕跡。護理常規護理常規 1.1. 選擇胃管應光滑、通暢、無破損,減壓裝置應完好,無漏氣,各部分連接緊密。選擇胃管應光滑、通暢、無破損,減壓裝置應完好,無漏氣,各部分連接緊密。2.2. 胃管插入胃管插入4045cm4045cm表示

7、已達賁門,表示已達賁門,5060cm5060cm已達胃內(相當于病人鼻尖至耳垂再至劍已達胃內(相當于病人鼻尖至耳垂再至劍突的長度),突的長度),6065cm6065cm已達幽門。已達幽門。 3. 3.插管時如誤入氣管引起嗆咳,紫紺或胃管盤結于咽喉部及口腔時,應即撥出,重新插人。插管時如誤入氣管引起嗆咳,紫紺或胃管盤結于咽喉部及口腔時,應即撥出,重新插人。4.4. 沖洗胃管或注入藥物后,應打入沖洗胃管或注入藥物后,應打入10ml10ml氣體氣體, ,以便將胃管內的藥物全部注入胃內。以便將胃管內的藥物全部注入胃內。5.5. 負壓吸引力的大小要適中,過小起不到減壓目的,過大則易引起胃粘膜的充血、水腫

8、負壓吸引力的大小要適中,過小起不到減壓目的,過大則易引起胃粘膜的充血、水腫甚至出血,負壓一般不超過甚至出血,負壓一般不超過6.7kpa6.7kpa(50mmhg50mmhg)。)。 注意事項注意事項 6.6. 急性胃出血及食道靜脈曲張者,謹慎插管,若必須插管時,應請醫師在旁,并做好搶救急性胃出血及食道靜脈曲張者,謹慎插管,若必須插管時,應請醫師在旁,并做好搶救準備,置管前囑病人口服準備,置管前囑病人口服10ml10ml石臘油,多涂油于胃管,插管時動作要特別輕柔。石臘油,多涂油于胃管,插管時動作要特別輕柔。7.7. 如能聽到腸鳴音或病人已排氣、排便,說明腸蠕動已恢復,報告醫師,可考慮拔管。如能聽

9、到腸鳴音或病人已排氣、排便,說明腸蠕動已恢復,報告醫師,可考慮拔管。8.8. 減壓期間,加強口腔護理,協助病人刷牙、漱口,每日減壓期間,加強口腔護理,協助病人刷牙、漱口,每日2 2次,不能自理的病人給予特殊次,不能自理的病人給予特殊口腔護理,每日口腔護理,每日2-42-4次,口干者可勤用嗽口水嗽口,以保持口唇濕潤,囑病人不能將水咽次,口干者可勤用嗽口水嗽口,以保持口唇濕潤,囑病人不能將水咽下。下。9.9. 協助病人咳嗽、咳痰,必要時霧化吸入,預防肺部并發癥。協助病人咳嗽、咳痰,必要時霧化吸入,預防肺部并發癥。 注意事項注意事項 如何根據病情分析胃管內引流液的顏色、性狀、量?如何根據病情分析胃管

10、內引流液的顏色、性狀、量? 胃十二指腸疾病術后胃十二指腸疾病術后留置胃管,在手術當天出現出血,有鮮紅血液自胃管流出,伴有脈速、血壓下降、冷汗等留置胃管,在手術當天出現出血,有鮮紅血液自胃管流出,伴有脈速、血壓下降、冷汗等休克癥狀,應及時處理;如胃管內流出淡咖啡色液且量少,是原先陳舊血液,一般不用處休克癥狀,應及時處理;如胃管內流出淡咖啡色液且量少,是原先陳舊血液,一般不用處理。全胃切除的病人術后第一天開始可吸出膽液和腸液,約理。全胃切除的病人術后第一天開始可吸出膽液和腸液,約200-300ml 200-300ml ,術后第二天即可,術后第二天即可見金黃色的膽腸液。見金黃色的膽腸液。 問題分析問

11、題分析 如何根據病情分析胃管內引流液的顏色、性狀、量?如何根據病情分析胃管內引流液的顏色、性狀、量? 腸梗阻病人腸梗阻病人留置胃管,吸出胃腸道內的氣體和液體,減輕腹脹,降低腸腔內壓力,減少腸腔內的細菌留置胃管,吸出胃腸道內的氣體和液體,減輕腹脹,降低腸腔內壓力,減少腸腔內的細菌和毒素,改善腸壁血循環,有利于改善局部病變和全身情況,觀察引流物的顏色及量,如和毒素,改善腸壁血循環,有利于改善局部病變和全身情況,觀察引流物的顏色及量,如發現血性液體,應考慮腸絞窄可能,做好急診手術。發現血性液體,應考慮腸絞窄可能,做好急診手術。問題分析問題分析 胃大部手術:暫不予插回,應通知醫生,傾聽醫生的建議,并繼

12、續觀察腹部體征。胃大部手術:暫不予插回,應通知醫生,傾聽醫生的建議,并繼續觀察腹部體征。胃手術合并十二指腸手術:通知醫生,并請醫生在場下再次插回胃管。胃手術合并十二指腸手術:通知醫生,并請醫生在場下再次插回胃管。十二指腸手術:須再插回胃管。因十二直腸切口的愈合能力較胃切口的愈合能力弱。十二指腸手術:須再插回胃管。因十二直腸切口的愈合能力較胃切口的愈合能力弱。問題分析問題分析 如何證明胃管在胃內?如何證明胃管在胃內?問題分析問題分析 ?二、腹腔引流管二、腹腔引流管腹腔引流:是在腹腔內置一引流物(引流管或引流條)將液體等引流到體外的一種外引流術腹腔引流:是在腹腔內置一引流物(引流管或引流條)將液體

13、等引流到體外的一種外引流術。 預防血液、消化液、滲出液預防血液、消化液、滲出液等在腹腔或手術野內蓄積等在腹腔或手術野內蓄積 排除腹腔膿腫或膿液和壞死排除腹腔膿腫或膿液和壞死組織,防止感染擴散,促使組織,防止感染擴散,促使炎癥早日消退炎癥早日消退 促使手術野死腔縮小或閉合,促使手術野死腔縮小或閉合,保證縫合部位的良好愈合,保證縫合部位的良好愈合,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目目 的的 適應癥適應癥 1.1. 腹部手術部位滲血未能徹底制止,有繼續滲血、滲液可能者。腹部手術部位滲血未能徹底制止,有繼續滲血、滲液可能者。2.2. 腹腔或腹腔內臟器積膿、積液切開后,置引流物,不斷排出繼續形成的

14、膿液和分泌物,使膿腹腔或腹腔內臟器積膿、積液切開后,置引流物,不斷排出繼續形成的膿液和分泌物,使膿腔或積膿逐漸縮小而愈合。腔或積膿逐漸縮小而愈合。3.3. 腹部傷口清創處理后,仍不能控制感染或有壞死組織未能徹底清除者。腹部傷口清創處理后,仍不能控制感染或有壞死組織未能徹底清除者。4.4. 肝、膽和腹的手術后,可能有膽汁或胰液從縫合處外滲和積聚時。肝、膽和腹的手術后,可能有膽汁或胰液從縫合處外滲和積聚時。5.5. 消化道吻合或修補后,可能有消化液滲漏者。消化道吻合或修補后,可能有消化液滲漏者。護護 理理 1應妥善固定引流管和應妥善固定引流管和引流袋(或瓶),防引流袋(或瓶),防止病人變換體位時壓

15、止病人變換體位時壓迫引流管或牽拉而脫迫引流管或牽拉而脫出,并減少牽拉引流出,并減少牽拉引流管引起的疼痛。管引起的疼痛。 2注意觀察引流液顏色、注意觀察引流液顏色、量、氣味、殘渣等,量、氣味、殘渣等,準確記錄準確記錄24h引流量。引流量。并注意引流液量和質并注意引流液量和質的逐日變化,以了解的逐日變化,以了解病情發展的趨勢。病情發展的趨勢。 3注意觀察引流管周圍注意觀察引流管周圍皮膚,有無紅腫、破皮膚,有無紅腫、破損,觀察引流液是否損,觀察引流液是否外漏或滲出。外漏或滲出。 護護 理理 4 保持引流管通暢,如保持引流管通暢,如發現引流量突然減少,發現引流量突然減少,病人感到腹脹。伴發病人感到腹脹

16、。伴發熱,應及時檢查管腔熱,應及時檢查管腔有無阻塞或引流管脫有無阻塞或引流管脫落。落。 5更換引流袋(或瓶)更換引流袋(或瓶)及敷料時,應嚴格無及敷料時,應嚴格無菌操作,引流袋或瓶菌操作,引流袋或瓶內保持無菌,每日更內保持無菌,每日更換換1次無菌袋(或瓶),次無菌袋(或瓶),引流管遠端接引流袋引流管遠端接引流袋時,先消毒引流管口時,先消毒引流管口后再連接,以免引起后再連接,以免引起逆行性感染。逆行性感染。 6 護護 理理 7 89 腹腔引流管滑出的處理腹腔引流管滑出的處理由于腹引管的放置時的途徑較彎曲,故術后早期的滑脫不能再插回;由于腹引管的放置時的途徑較彎曲,故術后早期的滑脫不能再插回;術后

17、術后2 2周以上的引流管滑出,若已形成瘺道,再回插的可能性較大,但由于插的位置有所變動,周以上的引流管滑出,若已形成瘺道,再回插的可能性較大,但由于插的位置有所變動,其引流的效果不確定;其引流的效果不確定;發現脫管應及時通知醫生,持續觀察腹部的體征:如腹痛,腹脹,高熱等情況。發現脫管應及時通知醫生,持續觀察腹部的體征:如腹痛,腹脹,高熱等情況。 三、導尿管三、導尿管適應癥適應癥 (1 1)急性尿潴留;)急性尿潴留;(2 2)危重病人觀察尿量變化情況;)危重病人觀察尿量變化情況;(3 3)大型手術中防止膀胱過度充盈,利于觀察尿量;)大型手術中防止膀胱過度充盈,利于觀察尿量;(4 4)盆腔或會陰部

18、手術;)盆腔或會陰部手術;(5 5)尿道或膀胱損傷;)尿道或膀胱損傷;(6 6)測量殘余尿量,無菌法取尿標本。)測量殘余尿量,無菌法取尿標本。護護 理理 1. 1. 男病人,每日應用男病人,每日應用0 0、2%2%的碘伏溶液擦洗尿道口。女病人進行會陰沖洗。每日二次的碘伏溶液擦洗尿道口。女病人進行會陰沖洗。每日二次。2.2. 妥善固定導管,避免因翻身等活動造成引流管的脫出。妥善固定導管,避免因翻身等活動造成引流管的脫出。3.3. 0202年護理中心的規定年護理中心的規定: :留置導尿者更換導管根據尿液留置導尿者更換導管根據尿液PH,PH,大于大于6.86.8每二周更換一次每二周更換一次, ,小于

19、小于6.86.8四周更換一次四周更換一次. .更換尿袋每周二次更換尿袋每周二次( (若有尿液性狀、顏色改變,需每天更換)。若有尿液性狀、顏色改變,需每天更換)。4.4. 移動病人時應注意引流管、引流袋的位置(引流袋應低于插引流管的位置),防止尿液或引流液的移動病人時應注意引流管、引流袋的位置(引流袋應低于插引流管的位置),防止尿液或引流液的反流,引起逆行感染。反流,引起逆行感染。 護理護理 5 . .長期留置導尿時,需定期沖洗膀胱,每次長期留置導尿時,需定期沖洗膀胱,每次250ml250ml,滴速,滴速40604060滴滴/ /分;分;6.6.直腸癌根治術后病人,留置的導尿管一般予以夾閉,每直

20、腸癌根治術后病人,留置的導尿管一般予以夾閉,每34h34h開放一次,訓練膀胱功能。開放一次,訓練膀胱功能。四、四、 T 管管T 管管T T管是一根呈管是一根呈“T”T”型的橡皮管,放置于膽總管中,用于膽管術后。型的橡皮管,放置于膽總管中,用于膽管術后。 T T型上端水平線,一端通肝管型上端水平線,一端通肝管,一端通十二指腸,下面垂直部分經腹壁戳口引出。,一端通十二指腸,下面垂直部分經腹壁戳口引出。目目 的的1.1.引流膽汁,減輕膽道壓力;引流膽汁,減輕膽道壓力; 2.2.支撐膽道,防止膽管狹窄;支撐膽道,防止膽管狹窄; 3.3.減壓,防膽汁外漏;減壓,防膽汁外漏;4.4.排石;排石;5.5.

21、膽道造影和沖洗。膽道造影和沖洗。護理要點護理要點妥善固定妥善固定有效引流有效引流評估記錄評估記錄預防感染預防感染拔管護理拔管護理妥善固定妥善固定將將T T管用縫線固定于腹部皮膚管用縫線固定于腹部皮膚躁動病人應專人看護,加以適當約束躁動病人應專人看護,加以適當約束引流管的長度要適宜引流管的長度要適宜經常檢查引流管是否通暢經常檢查引流管是否通暢注意引流袋放置的高度注意引流袋放置的高度平臥時不能高于平臥時不能高于腋中線腋中線站立活動時不能高于腹部切口站立活動時不能高于腹部切口有效引流有效引流觀察記錄膽汁引流的量觀察記錄膽汁引流的量 正常成人每日分泌膽汁正常成人每日分泌膽汁8001200ml80012

22、00ml;術后;術后24h24h分泌分泌300300500ml500ml;恢復進食;恢復進食后后600600700ml700ml;以后每日減少至;以后每日減少至200ml200ml觀察膽汁的顏色和性狀觀察膽汁的顏色和性狀 正常膽汁黃綠色、正常膽汁黃綠色、清亮、沉渣有一定粘性、術后清亮、沉渣有一定粘性、術后1 12 2日顏色可呈淡黃色渾濁狀日顏色可呈淡黃色渾濁狀 、以后逐漸加深、以后逐漸加深、清亮,若突然減少甚至無流出:提示管道阻塞、扭曲、折疊或脫出,對癥處理;清亮,若突然減少甚至無流出:提示管道阻塞、扭曲、折疊或脫出,對癥處理;引流過多:提示膽道下梗阻引流過多:提示膽道下梗阻評估記錄評估記錄每

23、日更換引流袋(瓶),注意無菌操作,觀察引流管口有無膽汁滲出,若有大每日更換引流袋(瓶),注意無菌操作,觀察引流管口有無膽汁滲出,若有大量滲出,應立即更換敷料,必要時用氧化鋅軟膏保護皮膚。量滲出,應立即更換敷料,必要時用氧化鋅軟膏保護皮膚。預防感染預防感染拔管指征拔管指征術術后后2 2周周,試行夾管,試行夾管1 12 2日,日,病人無腹痛、發熱,黃疸消退;病人無腹痛、發熱,黃疸消退;血象、血清黃疸指數正常;血象、血清黃疸指數正常;膽汁引流量減少至膽汁引流量減少至200ml200ml,色清亮;,色清亮;膽管造影或膽道鏡檢查無狹窄、結石,膽道通暢,夾管試驗無膽管造影或膽道鏡檢查無狹窄、結石,膽道通暢

24、,夾管試驗無不適;不適;拔管后,傷口以凡士林紗布填塞,觀察滲出情況,滲液多時,及時更換敷料。拔管后,傷口以凡士林紗布填塞,觀察滲出情況,滲液多時,及時更換敷料。帶帶T T管出院病人的健康指導管出院病人的健康指導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度活動;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度活動;衣服應寬松柔軟,勿使引流管受壓;衣服應寬松柔軟,勿使引流管受壓;用防水貼膜覆蓋置管處后可淋浴;用防水貼膜覆蓋置管處后可淋浴;指導病人自己換藥,保持局部清潔干燥;指導病人自己換藥,保持局部清潔干燥;指導患者如何記錄引流量,以及如何觀察引流量、色、性狀;指導患者如何記錄引流量,以及如何觀察引流量、色、性狀;注意飲食調節,低脂、高蛋白、高

25、維生素飲食。注意飲食調節,低脂、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并發癥的處理并發癥的處理膽道出血:可局部經膽道出血:可局部經T T管注入去甲腎上腺素冰鹽水溶液(鹽水管注入去甲腎上腺素冰鹽水溶液(鹽水100ml100ml內加去甲腎上腺素內加去甲腎上腺素8mg8mg),注入后夾管半小時或注入其它止血藥物如凝血酶、),注入后夾管半小時或注入其它止血藥物如凝血酶、1%1%雙氧水等。雙氧水等。T T管阻塞:常見原因為結石、蛔蟲、血塊及壞死組織等,可用抗菌素生理鹽水沖洗,但壓管阻塞:常見原因為結石、蛔蟲、血塊及壞死組織等,可用抗菌素生理鹽水沖洗,但壓力不宜過在大。力不宜過在大。T T管滑脫:術后管滑脫:術后1212

26、天滑脫需再次手術重新置管;術后天滑脫需再次手術重新置管;術后3434天滑脫,試行插入導尿管,若不天滑脫,試行插入導尿管,若不成功需再次手術置管;術后成功需再次手術置管;術后5656天以后滑脫者可插入導尿管,一般都能順利插入。所有插天以后滑脫者可插入導尿管,一般都能順利插入。所有插入導尿管者都需密切觀察腹部有無腹膜炎。入導尿管者都需密切觀察腹部有無腹膜炎。問題分析問題分析膽汁的量太多或太少膽汁的量太多或太少多多:肝細胞功能差;炎癥感染后有炎性滲出液者;膽腸吻合術后十二指腸液倒流;膽:肝細胞功能差;炎癥感染后有炎性滲出液者;膽腸吻合術后十二指腸液倒流;膽總管下端梗阻;總管下端梗阻;少少:肝細胞壞死

27、,沒有制造膽汁功能;中毒性休克全身血容量低,導致肝血流量減少,:肝細胞壞死,沒有制造膽汁功能;中毒性休克全身血容量低,導致肝血流量減少,膽汁分泌相對減少。膽汁分泌相對減少。問題分析問題分析膽汁顏色異常膽汁顏色異常草綠色草綠色:膽紅素受到細菌作用或受到胃酸氧化;:膽紅素受到細菌作用或受到胃酸氧化;白色白色:由于長期梗阻,膽色素和膽鹽被吸收,由膽囊黏膜、膽管黏膜所分泌的黏性物質:由于長期梗阻,膽色素和膽鹽被吸收,由膽囊黏膜、膽管黏膜所分泌的黏性物質所代替;所代替;紅色紅色:膽道內有出血;:膽道內有出血;膿性及泥沙樣混濁膿性及泥沙樣混濁:膽道內感染嚴重及泥沙樣殘余結石。:膽道內感染嚴重及泥沙樣殘余結

28、石。五五、 腸排列管腸排列管目的:治療復雜性腸梗阻。目的:治療復雜性腸梗阻。置管:整個膠管長置管:整個膠管長34m34m,分兩段,前段長約,分兩段,前段長約2m2m,放置于空腸段;后段長約,放置于空腸段;后段長約1.52m1.52m,放置,放置于回腸段。于回腸段。作用:作用:促進手術后胃腸功能、營養狀況和免疫功能的恢復;促進手術后胃腸功能、營養狀況和免疫功能的恢復;促進腸壁炎癥水腫的消退和血液循環的改善;促進腸壁炎癥水腫的消退和血液循環的改善;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行腸內營養:從空腸上段造瘺管滴入。行腸內營養:從空腸上段造瘺管滴入。護理:護理:做好引流管的標識,正確識別;

29、做好引流管的標識,正確識別;其他護理同腹腔引流管;其他護理同腹腔引流管;行腸內營養時護理見腸內營養。行腸內營養時護理見腸內營養。引流管護理秘籍引流管護理秘籍安全安全妥善固定妥善固定有效的引流有效的引流觀察記錄觀察記錄無菌操作無菌操作并發癥并發癥拔管拔管六六、 各種營養管各種營養管無創置管技術(鼻胃無創置管技術(鼻胃/ /腸管)腸管) 鼻胃管:單腔、多腔鼻胃管:單腔、多腔 鼻十二指腸管:螺旋管,重力管鼻十二指腸管:螺旋管,重力管1.1. 鼻空腸管:單腔、多腔鼻空腸管:單腔、多腔六六、 各種營養管各種營養管微創(內鏡下)消化道造口技術微創(內鏡下)消化道造口技術 胃造口(含經胃造口空腸置管)胃造口

30、(含經胃造口空腸置管) 十二指腸造口十二指腸造口1.1. 空腸造口空腸造口六六、 各種營養管各種營養管 手術造口技術手術造口技術 胃造口胃造口 空腸造口空腸造口1.1. 腹腔鏡下空腸造口腹腔鏡下空腸造口評評 估估營養管的名稱標記和位置是否正確;營養管的名稱標記和位置是否正確;營養管固定方法是否妥當;營養管固定方法是否妥當;每班是否沖管保持清潔、通暢;每班是否沖管保持清潔、通暢;記錄是否齊全、準確:如營養液的名稱、計量、方法、速度,出入量計算等;記錄是否齊全、準確:如營養液的名稱、計量、方法、速度,出入量計算等;有無不良反應和記錄和處理。有無不良反應和記錄和處理。護護 理理心理護理:心理護理:術

31、前向病人宣傳留置營養管帶給患者的好處并告知患者營養管很細,會有輕微的不適但可術前向病人宣傳留置營養管帶給患者的好處并告知患者營養管很細,會有輕微的不適但可以耐受;以耐受;可以介紹成功的病例;可以介紹成功的病例;由于胃管時間為持續進行且時間長,病人可能出現厭煩的心理,護士應加強心理護理,解由于胃管時間為持續進行且時間長,病人可能出現厭煩的心理,護士應加強心理護理,解釋腸內營養管對術后康復的重要性,告之患者配合要點;釋腸內營養管對術后康復的重要性,告之患者配合要點;鼓勵其表達感受和想法,讓患者有充分的思想準備,積極配合,保證管飼的順利進行。鼓勵其表達感受和想法,讓患者有充分的思想準備,積極配合,保

32、證管飼的順利進行。護護 理理營養管營養液護理:營養管營養液護理:妥善固定營養管防止滑脫;妥善固定營養管防止滑脫;保持營養管通暢,避免喂養管扭曲、折疊、受壓;保持營養管通暢,避免喂養管扭曲、折疊、受壓;定時沖洗喂養管,輸注營養液前后及特殊用藥前后,用定時沖洗喂養管,輸注營養液前后及特殊用藥前后,用202030ml30ml溫開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喂溫開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喂養管,連續管飼時應每間隔養管,連續管飼時應每間隔4h4h沖洗一次,同時營養液要配置均勻以防堵塞營養管;沖洗一次,同時營養液要配置均勻以防堵塞營養管;恒速滴入營養液溫度恒速滴入營養液溫度37374040。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預防營養液污

33、染;。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預防營養液污染;保持營養管清潔,每天更換;配置容器每天清洗,每天消毒,。保持營養管清潔,每天更換;配置容器每天清洗,每天消毒,。每日更換固定于鼻部的膠布,清潔鼻部皮膚;胃造口及空腸造口處的敷料應每隔每日更換固定于鼻部的膠布,清潔鼻部皮膚;胃造口及空腸造口處的敷料應每隔2-32-3日更換日更換1 1次;次;喂養管的更換:聚氯乙烯管喂養管的更換:聚氯乙烯管7-10d7-10d更換;聚氨酯管更換;聚氨酯管6-8w6-8w更換;在另一側鼻腔放置新的管道。更換;在另一側鼻腔放置新的管道。護護 理理體位:床頭抬高體位:床頭抬高30304040或半臥位,以免嗆咳、嘔吐,注完后囑患者維持或半臥位,以免嗆咳、嘔吐,注完后囑患者維持30min30min或或1h1h,防,防止因體位過低,食物逆流發生誤吸。止因體位過低,食物逆流發生誤吸。口腔護理:留置鼻胃管和鼻腸營養管的病人每日口腔護理口腔護理:留置鼻胃管和鼻腸營養管的病人每日口腔護理2 2次,以保持口腔清潔,定時刷牙次,以保持口腔清潔,定時刷牙,以防止嘴唇干裂日用潤唇膏,咳嗽、咳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