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單元分析 :風起去涌,潮漲潮落,奇花異木,高山深谷大自然像一位魔術師,它的杰作,常常令人驚嘆與震撼。本組課文再一次展現了大自然的神奇。讓我們一邊讀課文,一邊想畫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體會作者生動的描寫。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還可以搜集有關自然奇觀的資料,以豐富我們的見聞。 周次計劃課時:實際授課課時:課題1、觀潮課時2教材解讀“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這是北宋大詩人蘇東坡詠贊錢塘秋潮的千古名句。千百年來,錢塘江以其奇特卓絕的江潮,不知傾倒了多少游人看客。本文記敘的就是一次觀潮的盛況,寫的是作者耳聞目睹的潮來前、潮來時、潮頭過后的景象,描寫了大潮由遠而近、奔騰西去的全過程,描繪出江潮由風平浪靜到
2、奔騰咆哮再到又恢復平靜的動態(tài)變化,寫出了大潮的奇特、雄偉、壯觀。 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1.學習本課14個生字,正確讀寫“觀潮、據說、籠罩、薄霧、若隱若現、悶雷、水天相接、沸騰、猶如、浩浩蕩蕩、山崩地裂、霎時、余波、風號浪吼、恢復”等詞語。2.按時間順序給課文分段,正確概括段意。過程與方法1.動用電教手段,把學生帶入情境,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展開想象,促進朗讀。 2.結合課文理解“橫貫”、“天下奇觀”、“人聲鼎沸”、“風號浪吼”、“漲”等詞語及比喻句。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了解錢塘江大潮雄偉壯麗的自然景觀,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壯美河山的思想感情。重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感受錢塘潮的神奇壯觀
3、。難點體會課文中的有關語句,想象課文描繪的大潮景象。 教法與學法教法點撥教學與朗讀教學。學法朗讀、討論、朗讀。學情分析學生的語文能力主要是通過學生自己的語文實踐活動“習得”的,不是老師教會的。所以語文教學中要特別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愿學、樂學,才能真正提高學習的實效。我們在設計教學時,牢牢地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并且力求在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體現出來。 預習作業(yè)預習生字,熟讀課文。教學策略與方法(教學過程)學生個體學習過程第一課時一、激趣釋題,教師朗誦課文。用談話法引出課題:同學們,你們到過江邊嗎?你們可知道,大江大海不僅有風平浪靜的時候,有波濤洶涌的時候,還有由于月亮和太
4、陽的吸引力的作用,水面會發(fā)生定時漲落的現象,這就叫作“潮”。板書“潮”。一位曾親眼看見潮水漲落的人,把他的所見所聞生動地描繪了出來。板書“觀”。范讀課文。聽讀思考。下面請你們聽一聽他的描繪。請你們聽的時候注意:他看到的是怎樣的一次大潮?按照他描述的順序,使你在頭腦中出現了幾個畫面。教師在音樂的伴奏下有感情地朗誦課文。讀后學生逐一回答問題。根據回答板書錢塘江大潮,天下奇觀。追問:“天下奇觀”的“觀”當什么講?什么叫“天下奇觀”?二、理清文路,分段精讀。目的:知道作者是按照“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后”的時間順序寫的,并按照這一順序正確地給文章劃分段落。理解各段主要內容,并能抓住要點準確概括段意。步驟
5、:1.理清文路,劃分段落。請大家打開書,快速默讀一遍課文,看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可以分為幾段?2.分段細讀,學習第一段。方法:默讀。要求:邊默讀邊思考:作者在這一段里交代了什么?主要描寫了什么?學生應弄懂,交代了觀潮的時間農歷八月十八日早晨;觀潮地點海寧縣鹽官鎮(zhèn)的海塘大堤上,描寫了觀潮人的心情急切地等待;觀潮的場面人山人海;潮來前江面的景象平靜、霧蒙蒙。(這是主要的)要求學生抓住主要意思概括段意。學習第二段。目的:理解作者由遠及近,從聲、形、色等方面描述了大潮的磅礴氣勢和壯麗景象,從中感受大自然的美與力,激發(fā)學生贊美、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教學手段:錄像教學方法:質疑探索法、組織討論法、總
6、結歸納法和邊議邊讀。教學形式:學生自學、小組議論、全班討論三種教學形式相結合。指名學生讀第二段。要求其他學生邊聽邊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順序寫大潮來時的景象的?又是從哪幾方面來描述的?讀后引導學生依次討論這兩個問題。通過討論明確:a.作者是按照遠稍近再近更近的順序寫大潮中景象的。b.作者是從聲音、形狀、顏色這三方面來描述大潮的。啟發(fā)質疑。讓學生提出初讀時不懂的問題。引導學生觀看錄像。釋疑解惑,幫助理解,邊看邊引導“圖”“文”對號。導入學生自學。剛才你們看了錢塘江大潮的錄像,現在再來看看作者是怎樣把大潮那種驚心動魄、奇異壯觀的景象生動、形象而又逼真地描述出來的,請你們仔細地閱讀,很好地體會一下。在學
7、生自學的基礎上,小組議論。組織學生討論。邊討論邊自由讀。需討論明確下列問題:a.大潮從遠處出現,人們看到了什么?這是把什么比作什么?為什么這樣比?b.“橫貫”是什么意思?c.“形成一道白色城墻”是什么景象?這樣比,說明了什么?d.“千軍萬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千萬輛坦克同時開動,發(fā)出山崩地裂的響聲”是怎樣的景象?這里把什么比作什么?這樣比,表現出什么?e.大潮由遠及近,從聲音、形狀上的發(fā)展是怎樣的?f.剛聽到大潮的聲音時人們是什么心情?剛看到大潮的樣子時,人們是什么心情?大潮越來越近時,人們聞其聲、見其形后心情又怎樣?理解后朗讀。指名學生讀,其他學生看錄像聽讀。再次感受大潮的美與力,
8、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概括段意。誰能用一句話把潮來時聲音、形狀由遠及近的發(fā)展表述出來。學習第三段。指名學生讀。理解“風號浪吼”、“漲”等詞的意義。抓住主要內容概括段意。小結如果你是一個觀潮者,面對如此壯觀的景象,你會感到怎樣?教師在學生發(fā)言的基礎上小結:是啊,同學們還曾記得吧,那神奇美麗的五彩池;雄偉壯麗的瀑布;四季如畫的小興安嶺;還有這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這就是我們可愛祖國的山山水水,我們怎能不感到自豪,作者也正是把這種熱愛與自豪之情蘊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間。(四)再讀全文。方式:指兩名學生讀第一、三段,全班齊讀第二段。第二課時一激趣導入,引出壯觀1談話,板題。2理解“觀”的意思,引出“天下奇觀”
9、。3導入3、4自然段。4出示學習目標。(目標教學法)二、觀看錄像,感受壯觀。看看畫面,聽聽聲音,感受這一天下奇觀。三、小組合作,感悟壯觀1談話激發(fā)學習興趣。2合作學習提示:a.你喜歡文中的那一句,為什么?你能把你喜歡的這句話讀的讓你們組內的同學也喜歡上它嗎?b.你在學習中有什么問題,你們小組是怎樣幫助你解決的?c.通過小組合作,你都學懂了些什么?3組建合作小組4組內合作學習(感悟發(fā)現法)5反饋合作成果,構建全體讀書感悟氛圍。6引導小組感悟。a.朗讀文中描述大潮的句子;b.課件展示描述的情景;c.引導發(fā)現大潮雄偉壯觀(想象和實踐表演);d.感情朗讀。(引導發(fā)現法)四、聽聽讀讀,發(fā)現作者觀潮順序1
10、范讀課文,聽后練習。剛才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讀了這些描寫潮水的語句。不過,把“觀潮”的順序給打亂了。其實,作者寫得可有順序了。下面,我們就先來做一個聽的練習。聽老師讀這段話(出示)看誰本事大,能聽清作者是用哪些詞語把這四處的描寫給連接起來的。待會兒,請你把聽到的詞語寫下來。師讀生聽:午后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兩大多高的白色城墻。(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zhàn)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
11、顫動起來。2感悟發(fā)現:作者是按從遠到進順序來描寫潮水的;抓住了大潮的聲音和大潮的變化描述出了大潮的雄偉壯觀。3齊讀課文,感受壯觀。五、思路引導,背誦壯觀1出示思路提示句子2出示音樂、畫面,激發(fā)背誦興趣3評價:背誦得多有感情啊!我們仿佛站在錢塘江畔,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來越近,聲音(越來越響),浪頭(越來越高),氣勢(越來越大)。錢塘江大潮真不愧為(天下奇觀)!我們?yōu)橹院溃瑸橹湴粒×?chuàng)設情境,運用語句1積累詞匯今天,我們學習的兩個自然段里,詞語非常豐富,你們想不想把它們積累起來?聽老師說詞語的意思,看誰的反應快,老師語音剛落,就能很快地站起來說出哪個詞語表達了這個意思。(人聲鼎沸、山
12、崩地裂)2運用詞匯看得出,同學們在閱讀課文的時候,還挺注意詞語的積累,不過,會不會用了呢?咱們來自我檢驗一下,我這兒有一段話,可是不完整,你們能不能在括號中用上今天學到的詞語,使這段話表達得清楚通順呢?師出示一段話:今天,我去海寧觀潮。潮來之前,江面上()。可潮來時,卻一浪一浪(),一浪一浪()。湖水聲猶如(),海堤上盡管(),但竟聽不出他們在說些什么。漸漸的,潮過去了,消失在()的地方。(學生分四人一小組討論,然后選派一代表報告)3師生共同評價。學生聽讀。學生思考。學生回答問題。學生默讀課文,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可以分為幾段?學生細讀課文。學生默讀課文,思考問題。學生概括段落學生觀看錄像
13、。指名朗讀第二段。學生思考問題。學生討論問題。學生提出初讀時不懂的問題。學生觀看錄像。學生自學,描述。學生進行自學討論。學生討論,自由讀。學生朗讀課文。指名讀,其他學生聽讀。學生概括段落大意。指名讀。學生理解相關詞語的意思。概括段落大意。學生思考回答。學生齊讀。學生理解“觀”的意思。學生觀看錄像,進行感受。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學生朗讀文中描述大潮的句子。學生通過觀看,了解課件展示描述的情景。學生思考發(fā)現大潮雄偉壯觀。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生聽寫練習。學生連接詞語。學生聽讀。學生齊讀課文。學生積累詞語。學生對新學的詞語進行應用。布置作業(yè)1把下列句中用得不妥的詞改過來。(1)遠處,幾座小山在云霧中
14、時隱時現。(若隱若現)(2)午后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的滾動,頓時人聲沸騰。(人聲鼎沸)(3)過了很久,錢塘江才重復了平靜。(恢復)2填空: 鼎查()部,再查()畫,第六筆是_“人聲鼎沸”的意思是_“屹立”的意思是_板書觀潮 悶雷滾動出白線 潮頭怒吼貫江面 山崩地裂城墻現 錢塘奇觀天下傳課題2、雅魯藏布大峽谷課時2教材解讀這篇課文為我們描繪的是大自然留給我們的珍貴遺產雅魯藏布大峽谷。課文首先介紹了雅魯藏布大峽谷所處的地理位置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與珠穆朗瑪峰為鄰。高聳入云的山峰與低陷的峽谷形成了近萬米的地形反差,因而產生了這樣壯麗的景觀。接著,課文列舉確切的數字,與世界上
15、其他幾個著名大峽谷進行比較,說明了雅魯藏布大峽谷是世界第一大峽谷這一無可爭辯的事實。然后,課文從大峽谷的雪山冰川、原始林海以及生物的多樣性等方面描繪了峽谷的奇異景觀。在這一部分,作者運用了“從到”的排比句式,氣勢非凡,讓人感到雅魯藏布大峽谷的自然景觀真如神來之筆。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1.認識7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邊讀邊想象,體會課文描寫的壯麗景觀,并能用自己的話介紹課文內容。3.在閱讀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進而產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過程與方法這是一篇略讀課文,主要應由學生自己通過朗讀的方式來完成學習任務。要把指導朗讀、抓住課文敘述的要點、品味文中生動的語言結合起來,并把它
16、轉化為學生自己的語言轉述課文內容。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閱讀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進而產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重難點 重點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雅魯藏布大峽谷有哪些壯麗景觀難點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激發(fā)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法與學法教法讀議法。學法自主閱讀,合作探究,學情分析課前調查學生都沒有去過雅魯藏布大峽谷,只是從資料中略知道一些,可以說雅魯藏布大峽谷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塊神秘的境地。第一課時學生已經初步讀了課文,學習了生字,對課文內容有了一定了解,介紹了一些資料,對雅魯藏布大峽谷有了初步的認識。 預習作業(yè)預習生字,熟讀課文。教學策略與方法(教學過程)學生個體學習過程一. 學習生字、新詞1. 讀
17、準課文中標有音節(jié)的詞語2. 學習生字穆瑪涓滔脈卉罕二. 分析1. 邊讀邊思考,理解文章大意我國的青藏高原被稱為離太陽最近的地方,是“世界屋脊”。這塊高原上還有兩個世界之最: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和最深、最長的河流峽谷雅魯藏布大峽谷。思考:(1)為什么說雅魯藏布大峽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峽谷?”作者用什么方法來說明的?思考:(2)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哪些景觀使你感到特別神奇?為什么?2. 學習詞語、句子,感受文章寫作特點(1)豐富的語言例:“高峰與深谷咫尺為鄰,近萬米的強烈地形反差,構成了堪稱世界第一的壯麗景觀。”例:“堪稱”“號稱”“美譽”例:“世界屋脊”“植物類型博物館”“動物王國”(2)特定
18、作用的句子例:“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峽谷” “映襯著雪山、冰川和郁郁蒼蒼的原始林海”“大峽谷的奇異景觀還體現在生物的多樣性上”三. 總結全文課文為我們描繪的是大自然留給我們的珍貴遺產雅魯藏布大峽谷。開始介紹地理位置接著列舉數字說明雅魯藏布大峽谷是世界第一大峽谷然后寫大峽谷的雪山冰川、原始林海,從生物的多樣性等方面描繪峽谷的奇異景觀。四. 資料袋的學習雅魯藏布大峽谷2003年08月20日15:00 深圳晚報相關鏈接雅魯藏布大峽谷不僅以其深度、寬度名列世界峽谷之首,更以其豐富的科學內涵及寶貴資源而引起世界科學家的注意。世界最大降水帶分布在布拉馬普特拉河雅魯藏布江流域;世界最北的熱帶氣候帶和自然帶
19、分布在雅魯藏布大峽谷;世界上瀕臨絕種的古老物種生息繁衍在雅魯藏布大峽谷;世界上最豐富的水能資源、稀有生物資源分布在雅魯藏布大峽谷。大峽谷地區(qū)是西藏自治區(qū)生物資源最為豐富的地方。其中有利用價值的經濟植物不下千種,具體可分為:藥用植物、油料植物、纖維植物等。大峽谷地區(qū)茂密的森林及高山灌叢草甸棲息著種類繁多的動物,其中不少是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動物如云豹等。由于遭到長期大量捕殺,許多已瀕于滅絕。大峽谷地區(qū)有不同類型的自然帶,除海拔4200米林線以上為雪原冰漠和草甸灌叢外,幾乎都被森林覆蓋著,天然林區(qū)面積廣、森林資源豐富,僅次于中國東北和西南兩個林區(qū),居全國第二位。大峽谷有兩個基本特點:奇特的大拐彎和青
20、藏高原最大的水汽通道,這兩大特點本身構成世界上珍奇的自然奇觀,構成最有特點的生態(tài)旅游資源。壯觀、奇特、雄偉、秀美、原始、自然、潔凈、環(huán)境獨特、資源豐富無與倫比。前者最好從空中來立體觀賞它,特別在空中能一睹它那全景的壯觀和秀麗,后者的水汽和熱量為大峽谷地區(qū)生態(tài)旅游帶來山地齊全的垂直自然帶,生物的多樣性和季風型海洋性溫性冰川、高山湖泊的無窮魅力和神奇壯秀以及變化無窮獨特壯麗的萬千氣象。雅魯藏布江遇南迦巴瓦峰阻擋,改向南流,以南迦巴瓦峰為中心,形成世界上極為奇特的馬蹄形大拐彎峽谷。大峽谷入口處古堡遺址目睹了大峽谷的歷史變遷。學生認讀生字。學生認識生字。學生讀課文,思考,理解課文大意。學生思考并回答問
21、題。學生學習詞語。學生學習句子。學生學習,閱讀相關短文,了解知識,豐富自己的資料袋。布置作業(yè)一. 看拼音寫詞語:hu huì shn mài zh ch kn chng()()()()xiá g mi yù rén jì hn zhì()( )()jun jun xì liú bù róng zhì yí()()二. 比一比,組詞語瑪()滔()卉()涓()嗎()稻()奔()捐()拔()狹()姿()愧()撥()峽()資()槐()三. 擴句和縮句:擴句:列車開動了。_
22、縮句:星期天,學校舉行一年一度的秋季田徑運動會。_四. 給下面句子加上合適的標點:許多珍貴的林木和花卉生長在人跡罕至的地方各種野生動物攀援穿梭其間真不愧植物類型博物館和動物王國的美譽五. 把下列詞語按順序重新排列成通順的句子,寫出來1. 像青松一樣在哨兵山崖上屹立2. 爸爸在黃沙的工地上彌漫戰(zhàn)斗一直板書雅魯藏布大峽谷(西藏)神奇的大拐彎“驚嘆不已”奇觀世界峽谷之最“不可思議”瑰麗的自然博物館“鬼斧神工”“地球最后一塊秘境”“無與倫比”課題3.鳥的天堂課時2教材解讀鳥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選作課文時有改動。作者記敘了他和朋友兩次經過“鳥的天堂”的所見所聞,具體描寫了傍晚靜態(tài)的大榕樹和第
23、二天早晨群鳥活動的景象。寬闊清澈的河流,充滿生機的大榕樹,活潑可愛的小鳥,構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風景畫,展示了一派美麗動人的南國風光,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生命力的熱愛和贊美。 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1學習本課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課后練習題3的9個詞語;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三個自然段;3默讀課文,理解內容,感受文中描寫的“鳥的天堂”那人與自然友好相處的和諧之美,增強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意識;4領悟作者抓景物特點進行聯(lián)想的表達方法,體會文章語言的準確、生動。過程與方法1.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想象畫面,感受大自然的和諧美好。2.讓學生在讀中感悟作者細膩、生動的描寫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增強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
24、意識。重難點重點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積累、運用語言;難點體會“鳥的天堂”的美。鼓勵學生在閱讀中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發(fā)表自己的獨特見解,并能用各種方式表達個人閱讀感受。教法與學法教法朗讀教學法。學法讀文、讀句相結合。學情分析根據本班學生情況,緊緊圍繞本組訓練重點項目,著重抓了以下幾點。在教學目標上,注意簡化頭緒,集中目標。在教學結構上,注意以“疑”為線索,以“思”為核心。在教學方法上,形式多樣,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預習作業(yè)預習生字,熟讀課文。教學策略與方法(教學過程)學生個體學習過程 第一課時一、引題、創(chuàng)設情境。1、(播放群鳥齊鳴的聲音)聽一聽,你想到了什么?2、說一說。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25、。1、師:多么令人向往的鳥的樂園啊!如果大家讀了巴金先生的鳥的天堂(板書)一定會有更多的體會的!2、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帶有生字、新詞的句子多讀幾遍。標出自然段序號。想一想,課文描寫了什么景象?3、檢查。標出帶有生字、新詞的句子,讀一讀。組成小組、輪讀課文,互相檢查讀音。課文寫了什么景象?(相機板書:榕樹鳥)三、再讀課文,細細體會,把最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1、“榕樹”、“鳥”這兩部分,喜歡哪部分就認真讀讀直接描寫它的段落。2、你特別喜歡的語句用“”畫出,想一想你為什么喜歡它?3、自讀相關段落、語句,圈圈畫畫。四、按照學生意見,選擇學習內容,隨機學下任一方面:重點學習第七、八自
26、然段,體會榕樹靜態(tài)美。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找出作者描寫榕樹的句子勾畫體會,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2、交流自學情況,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在學生談體會的過程中,利用簡筆畫板書讓學生了解“綠葉的多”、“枝上生根”等特點。學生提出不理解的地方,教師組織學生討論,啟發(fā)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聯(lián)系生活實際和平時的感受,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重點體會:“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鼓勵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和感受,教師對學生各自的見解均給予肯定。通過教師參與的反復朗讀,表達自己對課文重點部分的理解、感受。通過自己對這段描寫的體會和感悟,由衷地贊嘆“這美麗的南園的樹。”重點學習第12、13自然段,體會“群鳥紛飛
27、”的動態(tài)美。1、播放“群鳥紛飛”的課件,讓學生形象感受這部分動態(tài)美的描寫。2、教師引導:讓我們走進課文,欣賞熱鬧的場面,盡情地感受這部分語言文字描繪的美。(學生可站、可坐、可請老師、可找小伙伴)3、利用學生美術課上畫的小鳥,并把它們“放飛”到大榕樹上(配上歡快的音樂)4、引導學生想象小鳥在榕樹上生活的情景,交流感受:你想到了什么?5、再讀課文,共同感悟:這“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五、拓展思維,深化主題。1、播放“小畫眉”。2、提示:假如你是小畫眉,你想用怎樣的方式來表達心中的感受?(可寫一段文字,讀一讀;可寫一首小歌,唱一唱;可用五彩的筆,畫一畫)讓學生自主選擇其中一種,用自己最喜歡的方
28、式表達自己學習的感受。3、交流感受,教師相機評價,指導第二課時一、復習導入。二、講讀第二段。學生瀏覽第二段,理清觀察順序,分清哪幾個自然段寫的是遠看大榕樹,哪幾個自然段寫的是近看大榕樹(第5、第6自然段寫遠看,第7、第8自然段寫近看)。學生自由讀第5、第6自然段,思考:遠看大榕樹給作者留下什么印象?(大、茂盛)你從哪兒看出來的?師:遠看大榕樹這么大,這么茂盛,那么近看又是什么樣的呢?誰愿意讀第7自然段?請你抓住重點詞語來說一說。指名讀第2句,區(qū)別兩個“真”的意思。(真面目:真正、本來;真是:的確,確實)學生讀句、體會作者情感。(自由讀、指名讀)師:枝干的數目為什么不可計數呢7請大家齊讀第3句。
29、師:(出示投影片、一邊指示一邊與學生共同敘述)大家請看,只見它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里,又長成新的枝干,因此枝干的數目不可計數。師:你們還能從最后一句中的哪個詞語看出榕樹很大?(臥)師:這個“臥”字展示了榕樹姿態(tài)的龐大。老師告訴大家,這是一株已經生長了500年的古樹,它村冠的遮蓋面積相當于200多個教室多么大,真是一株罕見的、龐大而又奇特的榕樹啊!這段課文,作者主要抓住榕樹枝干的奇麗多姿來介紹它的真面目。(板書:枝干)作者接著觀賞的是榕樹的葉子。(板書:葉子)學生齊讀第8自然段第1句,思考:這句寫什么?學生自學第2、第3句,邊默讀邊劃出表現榕樹茂盛的詞語,并想想該怎么理解。然
30、后交流匯報學習體會。(教師教給匯報方法:先讀句子,再找詞語,最后談理解。)(從“那么多”。“一簇”“堆”“不留一點縫隙”等詞語中體會樹葉多和密;從“翠綠”“照耀”“新的生命”“顫動”等詞語體會大榕樹充滿活力的樣子。)師:(出示投影片)這株榕樹枝繁葉茂,簡直是一種奇觀。它那鮮嫩翠綠的葉子在陽光照耀下明亮耀眼,生機勃勃,多么可愛的榕樹呀!因此作者在結尾處由衷地贊嘆道:“這美麗的南國的樹。”這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板書:喜愛)指導朗讀。(體會讀,指名讀,范讀,齊讀)師:作者這次去鳥的天堂是在黃昏,鳥兒都歸巢休息了,因此,他一只鳥也沒有看到,只看到了這棵茂盛的榕樹。他從枝、干、葉的顏色、形狀、位置
31、等方面進行描寫,突出了樹大、干多、枝美、葉茂的特點。這種描寫方法就叫作靜態(tài)描寫,這種靜態(tài)描寫展示了鳥的天堂的靜態(tài)美。那么,作者第二次到鳥的天堂又看到什么場面呢?請大家一邊看錄像,一邊聽朗讀。三、講讀第三段看錄像,聽朗讀。思考:作者看到什么場面?(群鳥齊飛的熱鬧場面)哪兒寫出熱鬧場面?教師引讀(鳥的叫聲和影子作者是怎么寫的,形狀呢,顏色呢)。師:為了突出鳥多,作者不僅寫了鳥的叫聲、影子,還寫了形狀、顏色和它們的活動情況,寫得很具體。這些鳥在樹上有哪幾種活動呢?請用書上的詞概括。(板書:叫、飛、撲)師:這里的鳥的確很多,據有關材料介紹,在這棵榕樹上大約生活著10多萬只鳥,光鶴類就多達七八萬只。而在
32、課文中。作者既沒有用一個“多”字,也沒有列舉一個具體的數字,就使我們感到這里的鳥確實很多、可見作者遣詞造句的功夫是很深的。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指導學生結合上下文理解“應接不暇”。指導學生體會作者感情。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師出示投影片:這里的鳥真多,它們生活得很快活有的( ),有的( ),有的( )。要求學生:(1)按書上的內容齊說;(2)想象下,這些鳥是怎樣叫的、飛的、撲的,指名學生具體說一說它們當時的姿態(tài)或叫聲。師:作者這次看到了這個熱鬧場面,于是他先寫了群鳥的活動,又具體地寫了一只畫眉鳥歡叫、雀躍的情景,寫出了鳥叫、飛、撲的活動變化。上段是靜態(tài)描寫,這段就是:(師生齊說)動態(tài)描寫。(板書:
33、動態(tài))師:作者看到了茂盛的榕樹,歡快的鳥,感受到了鳥的生活是很快樂的,而此時作者的感情是什么樣的呢?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四、講讀第四段。齊讀,思考:作者的心情怎么樣?(留戀)指導學生結合上下文理解“留戀”。作者此時對大榕樹不僅僅是“留戀”,還有什么感情?(板書:贊美)指名讀最后一句。出示投影片: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師:在這句話中,為什么第一個“鳥的天堂”加引號,而第二個“鳥的天堂”卻沒加引號?(第一個“鳥的天堂”是對大榕樹的特殊稱呼,所以加引號;第二個鳥的天堂指能讓鳥幸福生活的地方,因此沒有引號)討論:這茂盛的大榕樹為什么能成為鳥的天堂呢?(榕樹枝繁葉茂,鳥能在上面筑巢;周圍環(huán)境幽
34、靜,適合鳥生活和繁衍;樹旁就是河,榕樹因而長得茂盛。鳥也能戲水;農民保護鳥,鳥生活得無憂無慮)學生思考。學生嘗試著說一說。學生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學生在讀課文的時候標出自然段序號。學生讀新詞、讀新句。學生組成小組,輪讀課文。學生再讀課文,把自己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用橫線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自讀課文相關段落。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找出作者描寫榕樹的句子。學生交流學習情況,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學生理解相關詞語的意思。學生討論。學生反復朗讀課文,表達自己對課文重點部分的理解、感受。學生觀看課件。學生想象、交流。學生再讀課文。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學習感受。學生瀏覽課文,回答問題。學生自
35、由讀第5、第6自然段,思考回答問題。指名讀,回答問題。學生齊讀課文,思考、回答問題。學生朗讀課文。學生聽讀。學生思考。學生理解詞語。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生按照書上的內容回答問題,展開想象,說出鳥當時的姿態(tài)和叫聲。學生齊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學生齊讀,思考問題。學生討論。作業(yè)一、給下面的字加上偏旁,組成新字再組兩個詞。二、多音字組詞。 板書課題4.火燒云課時2教材解讀這是一篇非常優(yōu)美的寫景之作。著名女作家蕭紅以熱情酣暢的筆墨給我們勾畫了一幅絢麗多姿的火燒云圖景。 課文寫了火燒云上來和下去的全過程。重點寫“上來”部分。先寫火燒云上來時,大地籠罩在柔和明亮的霞光中,萬物都改變了自己原有的顏色。第
36、一自然段中,作者連用7個“了”的句子,不僅展示了栩栩如生的美景,同時渲染了人們歡樂的心境。一個“燒”字極其形象地寫出了火燒云的特點,“紅彤彤的,好像是天空著了火”,以“著火”作喻,言其鮮艷無比,光亮耀眼。 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1.認識本課的16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3個字。能正確讀寫“火燒云、喂豬、笑盈盈、高壽、百合色、茄子紫、跪著、模糊、兇猛、廟門、蹲著、鎮(zhèn)靜、必須、揉眼睛”。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火燒云的絢麗多彩和美妙奇異,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力,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觀察自然的興趣。4.摘抄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句,積累語言。過程與方法1.指導學生通讀全文,讀準生字的字
37、音,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2.本課描寫火燒云色彩、形狀變化的語句,用詞十分準確,寫得十分生動、形象,可以引導學生在讀中想象,體會意思。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及豐富的想象力和仔細觀察事物的良好習慣。重難點 重點按提綱背誦第三自然段。難點抓住火燒云形狀變化的特點展開想像,嘗試寫一段話。教法與學法教法設疑,引導。學法朗讀,討論、解疑。學情分析火燒云一課在描繪火燒云變化的情景時,形象生動,語言優(yōu)美。教學中,教師要抓住這一特點,加強聽、說、讀、寫訓練,使學生在學習課文的同時受到美的熏陶,并落實單元訓練重點注意積累材料。 預習作業(yè)預習生字,熟讀課文。教學策略與方法(教學過
38、程)學生個體學習過程 第一課時一、揭題,引起興趣。、師出示火燒云的圖片,問:同學們,你們看,這是什么?、出示課題的圖片,今天我們學習第課"火燒云"、關于火燒云,你知道一些什么呢?、你想再從課文中知道什么呢?二、初讀,感知內容。、自己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的音。、開火車讀課文。(出示生字卡片)、你認為課文中哪些地方把火燒云寫得很美,找出來讀讀看。三、精讀,積累語言。(一)學習課文第小節(jié)、我們先來看第三小節(jié)美在什么地方?、讀第小節(jié),圈出表示顏色的詞。、你們想看這么多的顏色嗎?、師出示,要求學生自己看像哪種顏色。、看了這么多,這么美的顏色,你想用哪些詞來形容呢?(五顏六色、五彩繽
39、紛、五光十色、絢爛多彩、色彩鑌紛)、既然顏色這么美,我們能把它讀得美嗎?(小組內讀,派代表比賽,誰讀得好)、這么多描寫顏色的詞,誰已經把它記住了嗎?師出示幻燈片,課文填空。(二)我們再來看、小節(jié),它們是寫火燒云的什么呢?(板書)。、分組自學、節(jié),要求:a、你認為哪一節(jié)寫得好,為什么?b、你能把它讀好嗎?、交流,小組派代表比賽誰讀得好。、這么多的形狀,你也想用哪個詞來概括?、這三小節(jié)寫得都好,因為作者把云想象成馬、狗、獅等等,把云寫活了,下面教師要讓大家學著作者的樣子來想象,看誰想得好,看誰想得有趣。、學生看圖想象。(先自己說,再小組說,最后比賽誰想得妙。)四、熟讀,理清脈絡。、課文中除了寫火燒
40、云的顏色,形狀外,還寫了什么?、火燒云上來了火燒云下來了五、想象,知識升華。 把剛才的想象用一段話寫下來。 第二課時一、讀課題,導入:課文講的是什么時候的火燒云?你從哪里知道?師述:晚飯過后的火燒云是怎樣的呢?讓我們一起到天空中遨游,領略一下大自然的壯美,好嗎?二、新課:(一)快速讀課文,想: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寫火燒云的?(投影出示)學生答后板書:上來了變化著下去了(二)學習第一段1、自讀,想:火燒云剛上來時,作者著重抓了什么景物來寫?板:霞光2、問:天空的霞光使地面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用“”畫句),指名讀有關句子。3、學到這,你會有什么疑問?(地面的這些人、物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4、導讀:
41、假如,當時,你也在場,你的心情會怎樣?5、小結:火燒云剛上來,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幅色彩絢麗的“鄉(xiāng)村夕照圖”。6、過渡:這么耀眼的霞光,不光使地面鍍上了一層絢麗的色彩,連天上的云也變得更迷人了。三、學習第二段。1、問:你想知道些什么?2、自由讀,想:這段怎樣寫火燒云的變化?3、討論交流,板書:顏色形狀4、學習顏色變化部分:(1)邊看圖,邊畫句。(“-”畫出寫火燒云顏色的句子)(2)投影出示“天上的云-著了火”著重理解這句話。進行換詞練習:把“燒”字換成“紅”字,比較哪個詞用得好,好在哪?(3)問;火燒云顏色變化怎樣?(看圖)投影出示句子“這地方-半百合色”齊讀。問:這句子說明火燒云的顏色怎樣?
42、理解“半-半-”“梨黃”的構詞法。板書:多快(4)問:還有什么顏色?(看圖、補充)(5)說話練習:顏色這么多,這不是天空,分明是(調色盒)。(6)問:可用一個什么詞來形容這么多、美的顏色?(7)閉眼,聽讀,回憶,欣賞。過渡:火燒云色彩如此繽紛,那它的形狀變化又怎樣?5、學習形狀變化部分:(1)問:火燒云形狀的變化有什么特點?從哪看出?(看投影片)問:這些馬、狗、獅子是真的嗎?這是作者通過什么寫出來的?(2)重點學“馬”的一節(jié)。(投影出示)馬是怎樣的?馬是怎樣變化的?馬是怎樣消失的?(3)參考“馬”的問法,一問一答。(4)指導背誦。(5)指名讀,品評,重點理解“那狗-不見了”這句,寫得好在哪?(
43、6)談話:還可以想象成什么? 說話:這天空分明成了一個(動物園),問:可用一個什么詞來形容火燒云形狀的變化?6、小結:色彩如此斑斕,形狀變幻莫測的火燒云,簡直讓人看得樂此不憊。過渡:可惜,火燒云很快就下去了。四、學習第三段:1、讀后問:哪個詞寫出火燒云很快就下去了?2、哪句寫出看火燒云真實的感受?3、導讀,背誦。五、總結全文:1、作者按什么順序寫火燒云?這樣寫有什么好處?2、你覺得作者寫這火燒云美嗎?為什么能寫得這么美?學生觀察、思考問題。學生初讀課文。學生開火車。選擇相關語句。學生精讀課文,積累詞語。學生讀第三小節(jié),圈出相關詞語。學生辨別顏色。學生積累詞語。小組比賽。識記、填空。學生分組自讀
44、。選派代表。學生思考、回答。看圖想象。學生齊讀課文、思考回答問題。寫作小練習。學生快速讀課文,回答問題。學生自讀課文。指名讀句子。思考、回答問題。回答問題。學生自由讀課文。學生討論交流。畫出寫顏色的句子。學生看圖回答問題。學生思考、回答問題。學生回憶、欣賞。學生思考、回答問題。學生回答問題。背誦。指名讀。思考、回答問題。背誦。布置作業(yè)一、按課文原句填空,想一想所填詞語的作用,把自己思考的結果說給同學聽聽。1天上的云從西邊一直()東邊,紅通通的,好像是()。2這地方的火燒云(),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二、摘錄課文中描寫火燒云顏色多,而且變化快的句子,邊抄邊想,作者為什么
45、能把火燒云描寫得那樣生動具體,你從中學到了哪些觀察的方法?在小組中交流。三、在作者的眼里火燒云是那么好看,那么有趣,你從中受到什么啟示。把自己的想法與同學交流,再簡要地寫下來。板書變化(多):紅彤彤金燦燦半紫半黃半灰半白百合色顏色 葡萄灰梨黃茄子紫火燒云變化(快):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變化(多):馬狗獅子(又像這個,又像那個) 形狀 變化(快):一會兒過了兩三秒鐘忽然接著一轉眼課題語文園地一課時4教材解讀本次口語交際和習作的內容沒有分開安排,是整合在一起以自然景觀為主題展開的。口語交際的話題是交流各自了解的自然奇觀。在這組教學的過程中,要結合課文教學,事先布置學生觀察自然奇觀或搜集有關自然
46、奇觀的資料。通過這次交際活動,使學生有意識地去發(fā)現、去體驗身邊的自然美,進一步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豐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并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不斷提高口語表達的能力。習作的要求是寫一處自然景觀,要寫出自然景觀的特點,按一定順序寫。 這次“我的發(fā)現”抓住了這組課文的共同特點,引導學生交流:讀書,就要進入文字所描繪的意境,邊讀邊想象,在頭腦中形成畫面。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讀一讀小林和小東的對話,啟發(fā)學生發(fā)現:他們在對話中談的是什么內容?接著,讓學生像小林和小東那樣舉例說說自己讀書時想象到的畫面。教師還可以另外提供一兩篇文章,讓學生讀讀,說說讀后頭腦中浮現出了什么畫面。 本次“日積月累”安排的是有關自
47、然景觀的四副對聯(lián)。閱讀對聯(lián)能使學生感受到漢語的節(jié)奏美,體驗句子的對稱美。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熟讀,讀后用自己的話簡單說說每一副對聯(lián)的大概意思,然后引導學生發(fā)現對聯(lián)中上下聯(lián)的對偶關系。如:單個字相對,霧天,鎖連;兩個字組成的詞語對應,綠水青山,皺面白頭;還有疊詞的對應,處處時時。這些對偶的知識不要進行孤立講解,而是從欣賞的角度,在朗讀指導的過程中,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并在學生有所領悟的基礎上熟讀、背誦,以達到積累的目的。教學時,還可以引導學生發(fā)現第一、三副對聯(lián)可以順讀也可以倒讀的特點。如果有條件,也可以選幾則對聯(lián),讓學生試著填字。 “趣味語文”安排了兩項有趣的語文活動。第一項活動是結合對聯(lián)的內容,辨析“好”字的讀法,將對聯(lián)的意思表達正確。第二項趣味活動是讀回文句。 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1、 通過多渠道搜尋,了解并介紹美麗的自然景觀這一過程,讓學生從中感受美,熱愛美,從而學會捕捉美!2、 舉辦自然景觀展示會,讓學生走進大自然,熱愛祖國的山山水水。3、 尋找身邊的美麗的自然景觀,用自己的語言把它表達出來,讓大家一起分享。4、 背誦4組句子,并課外搜集積累,了解漢語遣詞造句的微妙。過程與方法啟發(fā)談話。教師啟發(fā)學生回顧平時的生活經歷,喚起對某一景物的表象。學生個人準備。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這次交際活動,使學生有意識地去發(fā)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今天山西高考語文作文
- 5-7MSI同步計數器2-74161實現模長小于16任意進制計數器
- 湖北省部分重點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數學下學期五月聯(lián)考試卷含答案
- 上海閔行區(qū)2025屆高三高考化學試題系列模擬卷(4)含解析
-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第一中學2025屆高三下學期第二次階段考試數學試題含解析
- 山西醫(yī)科大學晉祠學院《中西醫(yī)臨床診療技術》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吉林省長春市第151中學2025屆高三下學期線上周語文試題含解析
- 泉州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軟件項目》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市華師大二附中2025屆高三下學期第二次診斷性測驗生物試題試卷含解析
- 南通大學《DSP原理與應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3-2024學年天津市紅橋區(qū)八年級(下)期中數學試卷(含解析)
- 國開2024年《機械設計基礎》形考任務1-4答案
- ifix培訓教程課件
- 社會單位消防安全風險自查評估報告表模板
- 精神科出院康復指導
- 2024年貴州建筑安全員B證考試題庫及答案(推薦)
- sls打印工藝流程
- PHQ-15軀體癥狀群健康評定量表
- 中醫(yī)針灸美容技術操作規(guī)范2023版
- 汽車保險防災防損課件
- 無期限的六合公式匯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