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奉賢2013高三一模考試試題--語文_第1頁
上海奉賢2013高三一模考試試題--語文_第2頁
上海奉賢2013高三一模考試試題--語文_第3頁
上海奉賢2013高三一模考試試題--語文_第4頁
上海奉賢2013高三一模考試試題--語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上海奉賢2013高三一模考試試題-語文一、閱讀下文:完成16題(16題)西洋鏡里的中國文化面目與出路苗蠻子“崇洋媚外”這個詞,近些年在中國有些火,那些對西方文明熱情擁抱的國人,很自然地被歸入這個詞條之下。殊不知,早在18.19世紀,許多西方人也曾對中國文明充滿著近乎狂熱的崇拜,而且其中不乏有像伏爾泰這樣的啟蒙思想家。兩個世紀之前,中國的文官制度與科舉考試.語言文字與文學藝術.圣哲文化與賢明統治等等,無一不受到思想啟蒙家們的盛贊。伏爾泰在風俗論中說,“哲學家在東方發現了一個新的精神和物質的世界。”據說伏爾泰在盛贊儒家學說的同時,甚至還在禮拜堂里掛起孔子像,朝夕膜拜。而在霍爾巴哈.波維爾等人眼里,

2、“中國是世界上唯一的將政治和倫理道德相結合的國家”,“如果中國的法律變為各國的法律,中國就可以為世界提供一個作為歸向的美妙境界。”在英國詩人拜倫筆下,中國更被描繪成一個美麗的幻影:“遙遠的中國開來的船無一不為他卸下馨香的產品”。看著歐洲思想家(而不是普通老外)筆下這些炫目的詞句,親愛的同胞.尤其是那些據說是“愛國分子”的國人,是不是有些暈乎得飄飄然了呢?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就是一種無知與譫妄了。啟蒙思想家們將十八九世紀的中國描繪成天堂,當然有歐洲人多激情浪漫的因素,至于像拜倫這類瘋子式的天才詩人,將中國虛化為一個理想物也就更不足為奇。但我們不能因此而說啟蒙思想家們是由于腦袋發熱,而看不到閉關鎖

3、國的中華帝國的種種缺陷。比如同時代的盧梭就認為,中國人考慮更多的是規矩,他們的倫理更多是掩飾,而他們的人性則多為屈尊和崇上;而中國人的這種特點,以至于在孟德斯鳩看來,不免有些悲觀地不確信“一個能夠保證政治自由的政府是否適合中國”。歐洲啟蒙時代的中國觀,當然是不完整的,也更是功利的啟蒙思想家筆下的中國,不過是他們按照“既定需要”主動剪裁了的文明片段。歐洲啟蒙時代,啟蒙思想家急需一種外力作為傳統思想堡壘的突破口。而中國文化里恰好有他們所需要的東西:比如孔子思想中“有教無類”的不分貴賤的平等觀念.中國科舉制相對開放的人才選拔等等。于是,中國文化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挑戰神權的絕好武器。有人比喻說,中國文

4、化之于歐洲思想啟蒙運動,結果是“拿東方之火煮熟了西方的肉”,此話雖有自大之嫌,卻也不無道理。可盡管如此,對于啟蒙思想家來說,中國文化也僅僅是一種工具而已,而不會改頭換面全盤中國化。西方人歷來認為歐洲是世界的中心,潛意識中有一種強烈的優越感,自然是不屑于“以華為師”的。據說當年腓特烈大帝在伏爾泰思想的蠱惑下,曾試著向乾隆皇帝提出要求通商。只可惜這位專制而又開明的君主,被吃了個閉門羹。腓特烈大帝后來在給伏爾泰的信中,惱羞成怒地稱中國人“不過是些少見多怪的野蠻人”。這其中,雖然有乾隆的夜郎自大,但也可看出歐洲人蒂固根深的東方落后論。這樣我們再來看今天外國人學習中國文化的熱潮漢語、孔子、kongfu(

5、功夫)、書法、京劇、飲食這些中國文化符號,無一例外地受到了老外的關注。面對這股前所未有的“中國熱”,我們無疑有必要省思:老外是真的對這些東西感興趣嗎?是真正認同中國文化,還是更多出于一種獵奇心態?在我看來,答案恐怕更多地傾向于后者。而且還要警惕這樣一種盲目樂觀心態:看著發燙的“中國熱”,便天真地以為中國文化征服了全世界。正如不能因為最近莫言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便以為中國文學站上了世界文學的巔峰一樣這樣的看法,顯然是無邏輯的。這當然不是否認莫言的文學成就,但事實上,莫言的作品能夠進入西方主流視野,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翻譯”以及“影視”的傳播。因此, 如官方所說的“莫言獲獎是文學的勝利”, 說是翻譯

6、(傳播)的勝利, 至少說是兩者的勝利。“中國熱”以及莫言獲諾獎,說明中國文化正逐步走向世界。但也必須清醒認識到,中國文化的國際話語權還存在著很大的落差,甚至根本就無從說起。個中原因恐怕不在于中國文化的國際傳播力不夠,而在于中國當代文化對世界的吸引力不足諸如京劇.書法等傳統藝術形式無疑是有魅力的,然而較之傳統文化符號的“繁盛”,則是中國當代文化的乏善可陳,我們從中實在拿不出足夠吸引老外的東西。何況,中國一些傳統文化也因保護不力或墨守成規,而呈現衰敗模樣,致使吸引力大打折扣;更為尷尬的是,像書法.茶道等傳統文化,在儒家文化圈的其他國家如日本.韓國,反而做得有聲有色,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削減了中國傳統文

7、化的吸引力。傳統文化“強”而當代文化“弱”這種不平衡狀態,并不是向世界所展示的一個完整而有活力的中國。顯然,未來中國能否在國際文化交流和世界文明格局中具有話語權,取決于中國能否在接續傳統的前提下,創造出反映時代精神和普世價值的文化符號。當然,在此過程中,我們不能妄自菲薄,老是仰西方人之鼻息,而有必要培養自己的文化評價標準和價值取向,畢竟無論是“中國熱”還是莫言獲諾獎,背后都有著強烈的歐洲中心主義色彩;但與此同時,我們也要警惕那種文化自戀的心態,而盲目搞出一套標準與人類文明相隔絕,否則便怡人笑柄了。1.簡析第4段的作用。(3分)2.第5段加點詞“煮熟”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3.根據文章的意思,

8、可依次填入第8段空格處的一組詞語是( )(2分)A.不僅 更可以 或 B.與其 不如 或C.不僅 更可以 甚至 D.與其 不如 甚至4.通讀全文,概括“西洋鏡里的中國文化”除第三副外的另外兩 副“面目”:(2分) 在當代國際文化交流和世界文明的格局中,中國文化是缺乏國際話語權和吸引力的。5.對文意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3分)A.作者對“崇洋媚外”者(第1段)和“愛國分子”(第8段)都持否定態度。B.中國古代的政治和倫理道德曾受到部分歐洲哲學家的熱情追捧。C.作者記述腓特烈大地批評中國人“不過是些少見多怪的野蠻人”,目的在于揭示其不完整而功利的中國觀。D.作者提醒人們,要警惕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

9、獎而滋生國人的盲目樂觀心態。6.從2004年至今,孔子學院已在全球106個國家的350多個教育機構落戶么,成為推廣漢語教學.傳播中國文化全球品牌和平臺。以孔子學院為例,結合文章觀點,分析改變當前西洋鏡里的中國文化面目之出路。(4分)二、閱讀下文,完成7-12題(22分)流年(節選) 彭學明我家的吊腳樓,是隱沒在一片翠竹叢中的。竹,是湘西最常見的植物,竹在湘西,最受歡迎。正像一粒火可以燎原一樣,一根竹可以發遍千山。它預示著興旺的人丁,預示著蓬勃的生命,預示著財源的茂盛。因此房前養魚,屋后栽竹,是湘西人最樂意做的美差。 我家的竹,是母親和妹妹在修了小屋后栽的。那年,母親從一個親戚家挖來兩根楠竹栽下

10、,第二年,就變幾十根了,第三年,就變幾百根了。轉眼,就是綠蒙蒙的,一大片了。風一吹,綠意一片片招搖,一片片倒伏,綠色的聲音從屋頂上沙沙響過。茂密的綠色,生長出茂密的詩意,溫柔而堅挺。堅挺的是齊刷刷拔地而起的身姿,溫柔的是整齊齊俯首而立的頭。陽光落在翠竹上,陽光是綠的。鳥翅落在翠竹上,鳥翅是綠的。母親和妹妹的歌聲落在翠竹上,母親和妹妹的歌聲是綠的。霞光燒過的時候,母親和妹妹,總會坐在吊腳樓的坪院里,看綠竹枝頭百鳥跳躍,聽綠竹枝頭百鳥和鳴。那被霞光和綠色染過了的鳥聲,一聲比一聲脆,一聲比一聲甜。特別是一場春雨過后,當竹筍像詩歌一樣,從竹林里密密麻麻地冒出來時,母親和妹妹聽得到竹筍破土的聲音,聽得到

11、詩歌激動的喘息。那詩尖尖的,小小的,一圈一圈.一寸一寸地從地里旋出來,帶著一點點葉芽,含著一點點嫩殼,像成千上萬只鳥嘴,對著藍天,唧唧合唱。我家的吊腳樓,建起來很簡單,也就是在小木屋的兩頭,各接了一排廂房。也就是說,兩頭各接了兩間懸空和吊腳的樓房。小草一樣的母親,被生活的大山重壓了一輩子,她也該在寬敞的吊腳樓里,輕松而敞亮地過她的晚年了。像一個抱著雙手,單腿獨立,靠在墻上,望著遠方的思想者,我家的吊腳樓,也正背依青山綠水,默默凝望。凝望滄桑的歲月,凝望新生的希望,凝望母親遠去的鳳凰。是的,母親像鳳凰一樣遠去了,母親的吊腳樓卻地久天長地留了下來。吊腳樓的一些章節,吊腳樓的一些畫面,吊腳樓的一些質

12、地,都帶著母親的體溫,在民間閃光。開始,我家的木窗都是簡單地把十幾根木條,一根一根整齊地隔開,留出空隙,透出光亮。母親從外面請來最好的木匠,把窗子和門,都重新改成花格的,雕上花鳥蟲魚.飛禽走獸,刻上神話傳說.民間故事。把呆頭呆腦的木頭,硬是變成了一本有生命.生活.生氣及藝術的活畫圖。你看,門框上刻著的草地和樹叢里,有一只鹿,有一群蜂,有一只猴渾然地連在一起,那意思是“一路封侯”;門板上的一株臘梅怒放著,有一只喜鵲停在梅梢,就是“ ”。想想看,一路封侯了,哪能不喜上眉梢?而窗格上雕刻的鯉魚.雄雞.牡丹.百合.蔬菜.瓜果等萬事萬物,都栩栩如生地表達著年年有余.百年好合等吉祥的愿望。母親,真是人間最

13、偉大的寫手,任何作家藝術家,都在母親富于詩意的想象里, 。吊腳樓下懸空的兩個廂房里,母親在一個廂房安上了碓.磨,在一個廂房堆放著雜物和柴火。久而久之,那里就成了母親另一個勞作的空間。舂碓時,一只腳在踏板上使勁一踏一放,碓頭就高高揚起,高高落下。人在踏板上起起伏伏,谷在碓窩里越春越爛。把春爛的谷米在篩子里一篩,殼是殼,米是米,干干凈凈。母親舂碓時,還拿著一根長長的竹篙,竹篙上裝著一把彎彎的棕樹葉桿子,邊春邊用竹篙攪拌碓窩里的谷米,以便受力均勻,把所有的谷米都春到。母親在踏板上左右搖晃的身影,母親邊踩踏板邊攪勻谷米的姿勢,是那么的協調,那么的勻稱,那么的優美,簡直就像一個天才的舞蹈家,在跳一種別開

14、生面的勞動舞。是的,這是勞動,這是舞蹈,這是母親的勞動.母親的舞蹈,是母親奉獻給世界的最質樸偉大的舞蹈。其實,母親又何止是一個天才的舞蹈家?她腳下踩著的那個踏板不是一把琴嗎?她手里拿著的那根竹篙不是一張弓嗎?她一彈一撥的聲響,不是世界上最動聽的音樂嗎?母親,是世界上最偉大的鄉村音樂演奏家!母親就在這樣的舞蹈和音樂里變老變瘦,我們就在這樣的舞蹈和音樂里變美變俊,日子就在這樣的舞蹈和音樂里變富變好。從流浪的屋檐,到暫住的油坊,從簡單的倉庫,到溫馨的小木屋和寬敞的吊腳樓,我歷經艱辛而終獲幸福的家,像小小的一滴水,反射著時代的光輝;我看似奇崛但卻快樂的平民生活,像淡淡的一點綠,映襯著這個時代的底色。時

15、代在變,家也在變。家,國,和時代,是一根血脈上的同一個細胞,相親相愛,相生相息。正像老母親說的,好的國家社會,好的時代年頭,都被我們趕上了,還有什么不滿意的?7.賞析第8段劃線句的表達效果。(3分)8.第6段兩處空格應該填入的成語分別是:(2分)A B 9.吊腳樓是作者描述的重點,對此分析不恰當的兩項是( )(6分)A.第1段獨句成段,點出了“我家”的吊腳樓的位置,創設意境,引起注意。B.第2.3段描寫“我家”的竹,翠綠而生機勃勃,襯托了吊腳樓的美好。C.第4段中劃線的“也就是”一詞表明“我家”吊腳樓的搭建十分容易。D.第6段詳寫了門上的雕刻,意在突出母親對兒女“封侯”的渴望。E.第7段描寫了

16、母親在吊腳樓下的廂房里勞作的場景,樸素而富有詩意。F.第8段表明我家的生活越變越好,寬敞的吊腳樓是母親晚年的安身之所。10.有人評論彭學明的文字“質樸而厚重”,結合這一評論,賞析第5段。11.第6、7段最后作者都將母親比作藝術家么,但在內容和感情上有所不同,對此加以分析。(4分)12. “流年”在文章中未出現,請從文章的內容和主旨談談其作用。(三)名句默寫(6分)【任選6孔,超過6空,按前6空評分】13.(1) ,盡西風,季鷹歸未?(南宋·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2)夕陽下,酒旆閑, 。(元·馬致遠雙調·壽陽曲·遠浦帆歸)(3)郴江幸自繞

17、郴山, 。(北宋·秦觀郴州旅社)(4)熊咆龍吟殷巖泉, 。(唐·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5) ,故克之。左傳·曹劌論戰(6)鄉書何處達? 。(唐·王灣次北固山下(7)瀚海闌干百丈冰, 。(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8)與君離別意,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仍蜀州)(四)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1416題。(8分)夜歸鹿門歌 孟浩然 山寺鐘鳴晝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喧。人隨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歸鹿門。 鹿門月照開煙樹, 忽到龐公棲隱處。 巖扉松徑長寂寥, 唯有幽人獨來去。注釋:鹿門:詩人當時所居的襄陽鹿門山。漁梁:地名,在河北省襄陽東。:龐公:龐

18、德公,東漢隱士。14.根據詩歌韻律,可以推斷出這首詩歌的體裁是 。(1分)15.對這首詩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一二句寫傍晚江行見聞,聽著山寺傳來黃昏報時的鐘響,望見渡口人們搶渡回家的喧鬧。B.三四句述說世人回家,自己離家去鹿門,透露出世人與自己同樣的心情,不同的歸途。C.五六句寫夜晚攀登鹿門山山路,不知不覺就到了歸宿地,原來龐德公就是隱居在這里。D.隱逸詩的尾句往往頗有蘊蓄,結合全詩,分析“唯有幽人獨來去”一句的內涵。(4分)16. 分析詩歌最后兩句的意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五)閱讀下文,完成17-21題。(16分)范滂傳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厲清節,為州里所服,舉孝廉.

19、光祿四行。遷光祿勛主事。時陳蕃為光祿勛,滂執公儀詣蕃,蕃不止之,滂懷恨,投版棄官而去。郭林宗聞而讓蕃曰:“若范孟博者,豈宜以公禮格之?今成其去就之名,得無自取不優之議也?”藩乃謝焉。太守宗資先聞其名,請署功曹,委任政事。滂在職,嚴整疾惡。其有行違孝悌,不軌仁義者,皆掃跡斥逐,不與共朝。顯薦異節,抽拔幽陋。滂外甥西平李頌,公族子孫,而為鄉曲所棄,中常侍唐衡以頌請資,資用為吏。滂以非其人,寢而不召。資遷怒,捶書佐朱零。零仰曰:“范滂清裁,猶以利刃齒腐朽。今日寧受笞死,而滂不可違。”資乃止。郡中中人以下,莫不歸怨,乃指滂之所用以為“范黨”。建寧二年,遂大誅黨人,詔下急捕滂等。督郵吳導至縣,抱詔書,閉

20、傳舍,伏床而泣。滂聞之,曰:“必為我也。”即自詣獄。縣令郭揖大驚,出解印綬,引與俱亡,曰:“天下大矣,子何為在此?”滂曰:“滂死則禍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離乎!”其母就與之訣。滂白母曰:“仲博孝敬,足以供養,滂從龍舒君歸黃泉,存亡各得其所。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母曰:“汝今得與李.杜齊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復求壽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辭。顧謂其子曰:“吾欲使汝為惡,則惡不可為;使汝為善,則我不為惡。”行路聞之,莫不流涕。時年三十三。(選自后漢書,有刪改)17.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4分)(1)藩乃謝焉( ) (2)即自詣獄( )(3)引與俱亡( ) (4)既

21、有令名( )18.下列各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2分)A.藩乃謝焉 擊之,必大捷焉B.猶以利刃齒腐朽 以逞寡君之志C滂死則禍塞 輕則寡謀D.再拜而辭 今人有大功而擊之19.用現代漢語翻譯文章劃線句子。(5分)(1)(2)20.從朱零“寧受笞死”的行為可以看出范滂是一個怎樣的人?(2分)21.文末用不少筆墨邪惡范母,簡析這樣寫的好處。(3分)(六)閱讀下文,完成第22-26題(12分)答李翊書韓愈六月二十六日,愈白。李生足下:生之書辭甚高,而其問何下而恭也。能如是,誰不欲告生以其道?道德之歸也有日矣,況其外之文乎?抑愈所謂望孔子之門墻而不入于其宮者,焉足以知是且非邪?雖然,

22、不可不為生言之。生所謂“立言”者,是也;生所為者與所期者,甚似而幾矣。抑又有難者。愈之所為,不自知其至猶未也;雖然,學之二十余年矣。始者,非三代兩漢之書不敢觀,非圣人之志不敢存。處若忘,行若遺,儼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當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惟陳言之務去,戛戛乎其難哉!其觀于人,不知其非笑之為非笑也。如是者亦有年,猶不改。然后識古書之正偽,與雖正而不至焉者,昭昭然白黑分矣,而務去之,乃徐有得也。當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汩汩然來矣。其觀于人也,笑之則以為喜,譽之則以為憂,以其猶有人之說者存也。如是者亦有年,然后浩乎其沛然矣。吾又懼其雜也,迎而距之,平心而察之。雖然,不可以不養也,行之乎仁義之途,游之

23、乎詩書之源,終吾身而已矣。問于愈者多矣,念生之言不志乎利,聊相為言之。愈白。22.“兩漢之書”指兩漢的史書,高中我們學過的課文有司馬遷的 (篇目)(1分)23.對“其觀于人,不知其非笑之為非笑也”一句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2分)A.我看待別人,不把別人的非難和譏笑放在心上。B.把文章拿給別人看時,不把別人的非難和譏笑放在心上。C.我看待別人,不把別人的非難和譏笑放在心上。D.把文章拿給別人看時,不了解別人非難和嘲笑的原因。24.第8段中,韓愈提出了 寫作準則。(用原文語句回答)(2分)25.通讀全文,列舉作者之所以會答復“答李翊書 ”的原因。的原因。(3分)26.結合原文,從學習方法的角度談

24、談韓愈“學之二十余年”經歷給你的啟示。(4分)二、寫作(70)27.閱讀下面的材料,自擬題目,自選角度,寫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泰囧暴熱與1942的走冷2012 年末的賀歲片,輕松.搞笑,散發著草根精神和自嘲意識的徐崢導演處女作泰囧票房突破10億,成為華語片史上最賺錢電影;沉重、冷靜,滿眼烽火連天,餓殍遍野,完整還原河南饑荒動蕩歷史的“賀歲大師”馮小剛作品1942虧1億。有網友憤怒:中華名族不知恥、光臭美;影評家們說:泰囧成為票房冠軍真是中國電影的悲哀。但是也有評論不以為然:在現實而清晰的生活壓力下,比起所謂的苦口良藥,我們更需要爆米花。參考答案(一)( 16 分)1 . ( 3 分)承接上

25、文歐洲啟蒙思想家們對中國文明的盛贊,表明他們并沒有因此而忽略中華帝國的缺陷;從而引出下文啟蒙思想家為功利的目的對中國文化進行了“剪裁”的觀點。(意思對即可,1 點2 分,2 點3 分。)' 2 . ( 2 分)中國文化慢慢培育或養成了歐洲啟蒙運動3 . ( 2 分)B (選A 得1 分)4 . ( 2 分) 歐洲啟蒙時代,中國文化是美好的,是啟蒙思想家用來挑戰神權的武器; 今天,中國文化更多地成為外國人滿足其獵奇心態的文化符號。(意思對即可)5 . ( 3 分)C 6 . ( 4 分)答案示例: 利用好孔子等受外國人關注的中國文化傳統符號,增強中國傳統文化的吸引力,從而擴大中國文化的國

26、際影響力; 提升當代中國文化的國際話語權,創造出反映時代精神和普世價值的文化符號; 不妄自菲薄,培養自己的文化評價標準和價值取向; 不夜郎自大,警惕文化自戀的心態,將中國文化與人類文明相融合。(二)( 22 分)7 . ( 3 分)化實為虛,將新筍比作詩歌,又將筍尖比作鳥嘴,獨特新奇,運用疊詞,音韻和諧,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筍的生命活力,襯托了母親和妹妹面對新筍(新生事物).面對生機的快樂愉悅的心情。(手法寫到一處即可)8 . ( 2 分)喜上眉梢黯然失色(相形見細)9 . ( 6 分)CD 10 . ( 3 分)答案示例:吊腳樓是作者一家人生活的地方,是湘西最普遍的建筑,作者描寫關于它的“章節”

27、.“畫面”.“質地”,親切而又質樸作者把它比喻成一個思想者,在歲月的凝望中,又包含了過去的滄桑,母親的樂觀,新生的希望等作者對生活的感悟,是厚重的。11 . ( 4 分)第 段將母親比喻成寫手,將窗子和門雕刻上花紋,使他們充滿生氣和藝術氣息,表達了對母親熱愛生活的贊美。第 段將母親比喻成鄉村音樂演奏家,她勞作的工具就成了一個個樂器,而她的勞作也成了舞蹈,表達了對母親辛勤勞作的贊美。12 . ( 4 分)“流年”雖未在文中出現,但卻與文章的內容和主旨息息相關。 在歲月的流轉中,母親種上了竹子,建起了吊腳樓,美化了窗子和門,用她的樂觀與勤勞將我們的生活越變越好,而她自己卻越來越蒼老。 在作者不動聲

28、色的敘述中,暗含了對母親深深的愛和依戀,它不會因為“流年”而淡漠,反而越來越清晰。 同時,作者的家的變遷也是時代的變遷,“流年”也能以小見大,反映我們這個時代越變越好,表達作者對家國的熱愛與祝福。(一點2 分,2 點即得4 分)(三)( 6 分)13 . ( 1 )休說妒魚堪膾(2 )兩三航未曾著岸(3 )為誰流下瀟湘去( 4 )栗深林兮驚層巔(5 )彼竭我盈(6 )歸雁洛陽邊( 7 )愁云慘淡萬里凝(8 )同是宦游人(四)( 8 分)14 . ( 1 分)(七言)古體詩(古詩)15 . ( 3 分)B 16 . ( 4 分)例:幽,指隱,隱居者;幽人,指隱士,這里既指龐德公,也是詩人自指。最

29、后兩句寫“龐公棲隱處”的境況,隱者在這里幽居獨處,過著恬淡而寂寥的生活。“惟有”流露出作者對龐公的仰慕,“獨來去”抒寫了作者清高隱逸的情懷志趣和道路歸宿。(五)( 16 分)17 . ( 4 分)( 1 )道歉.認錯.謝罪(2 )到· 去(3 )拉.牽引(4 )美好的18 . ( 2 分)C 19 . ( 5 分)( 1 )郭林宗聽說后,責備陳蕃說:“像范滂這樣的人才,難道應該用一般的禮節來要求他嗎?" ( 2 )范滂認為外甥李頌不是好人,就把這件事壓下來不辦理。20 . ( 2 分)范滂為人清廉.正直.剛正不阿.秉公辦事.不任人唯親。21 . ( 3 分)表現出范母的深明

30、大義,也暗示其家皆為顧全大義之人。同時也襯托出范滂的性格,說明他的性格是受到其母影響的。(一點2 分,兩點3 分)參考譯文范流字孟博,是汝南征羌人。從小就嚴格要求自己,有廉潔的節操.高尚的品質,被州里的人所佩服,連續被舉薦為孝廉.光祿。.(后來)升遷為光祿勛主事。入這時陳蕃擔任光祿勛。范滂拿著大家的意見去拜訪陳蕃,陳蕃卻不接見他。范滂心中覺得很遺憾,打算棄官而去。郭林宗聽說后,責備陳蕃說:“像范滂這樣的人才,難道應該用一般的禮節來要求他嗎?現在你成全他辭官的美名,豈不是自己選擇了沒有用優禮相待人才的非議嗎?陳蕃于是向范滂道歉。太守宗資先聽說范滂美好的名聲,請求朝廷任命范汾為功曹,并處理政事。范

31、滂上任后,痛恨那些壞人壞事。那些在行為上不孝順長輩.不尊敬兄長,不遵循仁義的禮制要求的人,都不與他們交往。推薦品德特別高尚的人,使他們能夠顯貴,提拔貧寒之士,使他們能夠身居高位。范滌的外甥是西平的李頌,是達官貴友的子弟,被同鄉的人所不齒。中常侍唐衡因為李頌的緣故向宗資先請求,宗資先任命他做了小官,范滂卻.為外甥李頌不是好人,就把這件事壓下來不辦理。宗資先十分生氣,把怒氣轉嫁到書童朱零的身上,鞭打朱零。朱零仰起頭說:“范滂是一個清廉公正,好像用鋒利的刀刃去鋸斷腐朽的東西,今天我寧愿受鞭打而死,但范汾是無法改變他的想法的。”宗資先只好不了了之。郡中中等富裕的人,沒有一個不把怨恨的矛頭指向范汾的,他

32、們竟然都指責范汾所任用的人,認為他們都是范房的同黨。建寧二年,朝廷大肆誅殺勻黨之人。詔書下來后,立即逮捕范汾等人。督郵吳道到了縣里后,抱著詔書,自己關在旅館中,伏在床上哭泣。范房聽說這件事后,說:“這一定是因為我!”于是自己立刻趕到監獄。縣令郭揖十分吃驚,拿出官印,想要拉著范汾和他一起死。郭揖說:“天下這么大,你何必還要在這里不走呢?”范汾說:“我死了災禍就可以平息了,怎么敢因為我的事連累你們呢,又使得我的老母親流離他鄉!”他的母親走近他和他分別,范汾告訴母親說:“弟弟仲博是一個孝敬的人,他完全可以贍養你們,我跟隨先父去了,是死得其所的。只是希望母親大人要割舍這難以割舍的恩情,不要再增添悲傷了。”他的母親說:“你現在可以和前輩李杜齊名了,死了又有什么遺憾呢!既然有了美好的名聲,又要追求長壽,好事是很難兼得的!' 范汾跪下來接受母親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