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南省中考語文試卷含答案及詳細解析(共30頁)_第1頁
2017年河南省中考語文試卷含答案及詳細解析(共30頁)_第2頁
2017年河南省中考語文試卷含答案及詳細解析(共30頁)_第3頁
2017年河南省中考語文試卷含答案及詳細解析(共30頁)_第4頁
2017年河南省中考語文試卷含答案及詳細解析(共30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2017年河南省中考語文試卷一、積累與運用(共28分)1(2分)(2017河南)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每對讀音都不同的一項是()A踏實/踏青 奢靡/風靡一時 低聲悄語/悄然淚下B孵化/浮雕 鞠躬/笑容可掬 風流倜儻/絲綢之路C角色/角逐 推磨/磨杵成針 煙熏火燎/星火燎原D曠野/粗獷 剽悍/膘肥體壯 躊躇滿志/鑄就輝煌2(2分)(2017河南)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A壁壘 易拉罐 嬌生慣養 獨豎一幟B咋舌 頂梁柱 責無旁貸 黯然失色C靜謐 蒸溜水 花枝招展 立竿見影D提練 滿堂彩 無動于衷 別出心裁3(8分)(2017河南)古詩文默寫(1)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

2、學則殆。(論語)(2)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范仲淹岳陽樓記)(3)馬致遠在天凈沙秋思中借景抒情,表達羈旅之思的句子是:“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4)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辛棄疾破陣 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勾勒出英雄馭馬挽弓、沖鋒陷陣的場面,“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李賀雁門太守行)顯示出英雄仗劍殺敵、報效朝廷的氣概。4(4分)(2017河南)名著閱讀。(任選一題作答)殿宇藏魔君,仙觀有靈根。請從下面兩個選項中任選一個,簡述在該地發生的故事。龍虎山伏魔之殿(水滸)萬壽山五莊觀(西游記)5(2017河南)歷險時有伙伴,困境

3、中存溫情。請從下面兩個選項中任選一個,簡述體現人物間的深情厚誼的故事。格列佛與葛蘭達克利赤(格力佛游記)阿廖沙與小茨岡(童年)6(4分)(2017河南)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這兩年,民謠歌曲走進大眾視野,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一首民謠歌曲走紅,民謠歌曲走紅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口語化的故事,靠的是淺吟低唱的曲調,靠的是簡譜的風格。歸根結底,(民謠歌曲走紅)靠的是真實。那些或詩意或質樸的歌曲,是當下年輕人生活的真實寫照,是他們情感的真實流露。7(8分)(2017河南)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題。材料一 2016 年 11 月 30 日,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被列

4、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 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 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和社會實踐。材料二 二十四節氣圖材料三: “二十四節氣”春秋時出現,西漢時完善,使用至今。比如,人們會按“清明前后,種瓜種豆”等諺語來組織農事活動,中醫養生與治病也會跟著節氣走,還有很多活動與節氣 的內涵相關,如某集團推行“驚蟄計劃”,以彰顯“不甘潛伏,用于探索”的精神。(1)仔細觀察材料二中的二十四節氣圖,按照一定順序介紹畫面內容。(2)根據以上幾則材料的內容寫一段話,介紹“二十四節氣”的文化意義和社會功能。(70 字以內)二、現代文閱讀(共

5、28分)8(16分)(2017河南)閱讀下文,完成 下列各題。惟有垂楊管別離病房里的岳老師和那個小病號互不相識,他們一個是一所小學的語文老師,但那所小學已 經關閉多年,岳老師事實上好多年每當老師了;一個是只有七歲的小男孩,三歲就生了骨病, 自此便在父母帶領下到處求醫,學校,他一天都沒踏足過。在病房里,他們首先是病人,其次,他們竟然變做老師和學生。四十多歲的岳老師,早已 被疾病和疾病所帶來的爭吵、傷心。背棄折磨得滿頭白發。可是,【A】當她將病房當做課 堂以后,某種奇異的喜悅降臨了,她將那終年蒼白的面容上竟然現出一絲紅暈。【B】每一 天,只要兩個人一輸完液,就馬上開始給小病號上課。雖說從前她只是語

6、文老師,但這里她卻什么都教,古詩詞、加減乘除、英語單詞每當病人和陪護者擠滿病房之時,便是岳老師一天之中神采奕奕的時刻她總是有意 無意地提出許多問題來考小病號。如果小病號能在眾人的贊嘆中結束考試,那簡直就像是有 一道神賜之光破空而來,照得她通體發亮。但小病號生性頑劣,只要病情稍好,就在病房里 奔來跑去,岳老師的問題他便經常答不上來。比如那兩句詩,上句是“長安陌上無窮樹”, 下一句,小病號一連三天都沒背下來。這可傷了岳老師的心。到最后,小病號也憤怒了:“我反正活不了幾年了,還背這些干 什么?”小病號問完,岳老師借口去打開水,到了走廊,就開始大哭。說是大哭,其實并沒 有發出聲音她用嘴巴緊緊地咬住袖子

7、,一邊走,一邊哭。走到開水房前,她沒有進去, 而是靠在潮濕的墻壁上,繼續哭。自此之后,岳老師沒有罷手,反倒是教他更多,甚至,跟他在一起的時間也更多。她跛 著腳,跟在小病號后面,給他喂飯,讓他喝水,還陪他去院子里,采一朵叫不出名字的花回 來。小病號的病更重了,要轉院去北京。聽到這個消息,她夜夜難眠。深夜,借著走廊里的微光,她坐在長條椅上寫寫畫畫。她要在小病號離開之前,給他編 一本教材。這本教材上什么內容都有,有古詩詞,有加減乘除,也有英語單詞。微光映照下的她,讓人感慨:無論如何,這一場人世,終究值得一過。死亡是人人都無 法逃脫的命運,但是你至少要留下抗爭的痕跡。一大早,小病號就要去北京了。他跟病

8、房里的人一一道別,自然也跟岳老師道別。可是, 那本教材,雖說只差一點點就要編完,終究還是沒編完。岳老師將它放在小病號的行李中, 然后捏了捏他的臉,跟他揮手。如此,告別便潦草地結束了。幾分鐘后,有人在樓下呼喊著岳老師。開始,她全然沒有注意,只是呆呆地坐在病床上 不發一語。突然,她跳下病床,跛著腳,狂奔到窗戶前,打開窗子。于是,全病房的人都聽 到喊聲,是小病號。他在院子里扯著嗓子喊出來的竟然是一句詩:“唯有垂楊管別離!”可 能怕岳老師沒聽清楚,他繼續喊,“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楊管別離!”喊了一遍,再喊 一遍,“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楊管別離!” 離別的時候,小病號終于完整地背出了那兩句詩。岳老師

9、卻并沒有應答,她正在哭泣一如既往,她沒有哭出聲來,而是用嘴巴緊緊地咬住袖子。除了隱忍的哭聲,病房里只剩 下巨大的沉默。似乎人人都知道,此時此地,哭泣,就是她唯一的垂楊。(作者:李修文。有刪改)(1)面對厄運,岳老師帶著小病號留下了哪些“抗爭的痕跡”?請簡要概括。(2)岳老師兩次大哭的原因分別是什么?請具體分析。(3)根據括號內的要求,賞析第段中畫橫線的句子【A】可是,當她將病房當做課堂以后,某種奇異的喜悅降臨了,她那終年蒼白的面容上竟 然出現了意思紅暈。(從描寫方法的角度)【B】每一天,只要兩個人一輸完液,她馬上就開始給小病號上課。(從詞語運用的角度)(4)本文以“唯有垂柳管別離”為題有何妙處

10、?請簡要分析。9(12分)(2017河南)閱讀下文,完成下列各題。宣紙的“前世今生”“宣紙制作技藝”與 2009 年 10 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 作名錄。宣紙雖為世人熟知,但不少人對其發展演進級內涵變化并不十分了解,仍將不同歷 史時期具有不同內涵的宣紙混為一談,因為有必要對選址的“前世今生”一探究竟。“宣紙”二字連用,成為表示紙張的專有名詞,始于唐代歷代名畫記:“江東地潤無 塵,人多精藝,好事家宜置宣紙百幅,用法蠟之,以備摹寫。”這種“宣紙”還不是用青檀 皮和沙田稻草為原料生產出來的紙張,而是“蠟之”后才可以用的皮紙。可見唐代“宣紙” 是宣州地區所產高級紙張的總稱,是

11、以產地而稱的。宋末元初,“以蔡倫術為生業”的曹氏一支因避亂遷徙到安徽涇縣小嶺,根據當地條 件開始了以青檀皮為原料的宣紙試制和生產。宋末經元到明中葉之前,皖南山區社會相對穩 定,文化繁榮,促進了當地造紙業的快速發展。小嶺盛產優質青檀皮,而當地的兩股山泉一股偏堿,一股偏酸,為宣紙制漿時需要偏堿、撈紙時依賴弱酸的用水要求提供了恰到好處的 保障。天時之機、地利之便加上人之勤奮,沾著黃山,九華山的秀氣,染著巢湖、太平湖的 靈氣,涇縣宣紙開始嶄露頭角。當然這時的宣紙還是稚嫩,主要用于裝裱托紙等,還不宜用于書畫。明朝中葉后,選址的原料已非采用青檀皮一中,而是摻和了沙田稻草。由于青檀皮的纖維較長,單一用青檀皮

12、漿作為原料,成紙性質較硬,柔韌性不足,在這種紙上進行書法繪畫時,潤墨性稍遜。而稻草的纖維較短,用青檀皮漿摻和稻草漿造紙,則增加了成紙的綿柔度和書法繪畫的潤墨效果。及至清代,宣紙已經普遍采用青檀皮和沙田稻草兩種原料制成。 宣紙因其質地綿韌、紋理純凈、不蛀不腐、潤墨性強的獨特稟賦,成為書畫家們的最愛。如今,宣紙產地早已由小嶺傳播到涇縣及其周邊地區。國內少數地方曾在原產地技術人員指導下生產過仿宣,但產品質量難與正宗宣紙相比。今天所謂正宗宣紙,就是用生產自 安徽涇縣及周邊地區的青檀皮和沙田稻草做原料,用涇縣特有的山泉水以及傳統工藝精制而 成的書畫、裱拓用紙。宣紙是中國書畫藝術的重要載體,中國的書法和繪

13、畫離了它便無從表達藝術的妙味。經歷 了上千年歲月,獨占天時地利、絕活秘笈的宣紙,依然花信尚存,青春不衰。(作者:曹天生。有刪改)(1)“宣紙”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內涵,請按時間順序加以說明。(2)第段中劃橫線的句子主要運用了哪種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簡要分析第段中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三、古詩文閱讀(共14分)10(10分)(2017河南)閱讀下面兩個語段,完成下列各題。 (一)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 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 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

14、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 似與游。者相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 而去。(節選自柳宗元小石潭記) (二) 順宗即位,王叔文、韋執誼用事,尤奇待宗元,與監察呂溫密引禁中,與之圖 事。轉尚書禮部員外郎。叔文欲大用之,會居位不久,叔文敗,與同輩七人俱貶。宗元為邵 州刺史,在道,再貶永州司馬,即罹竄逐,涉履蠻瘴,崎嶇堙厄,蘊騷人之郁悼,寫情 敘事,動必以文。為騷文十數篇,覽之者為之凄惻。注:用事:執掌政權。奇特:器重禮遇。禁:宮禁,帝王的住處。罹竄逐:遣 遇放

15、逐。涉履蠻瘴:精力蠻地瘴癘之苦。堙(yin)厄:指道路艱難。蘊:積聚。(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DA聞:隔篁竹,聞。水聲/不求聞。達于諸侯B出:卷石底以出。/出。則無敵國外患者 C游:皆若游。無所依/似與游。著相樂D環:四面竹樹環。合/環。滁皆山也(2)把語段(一)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3)語段(一)是怎樣從岑冕寫出小石潭水“清”的特點的?請結合相關內容具體分析。(4)結合語段(一)(二)的內容,分條概括語段(一)做著感到“凄神寒骨”的原因。11(4分)(2017河南)閱讀下邊一首詞,完成下列各題。漁家傲 范仲淹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

16、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 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1)“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抒發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2)從寫景的角度賞析“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四、作文(50分)12(50分)(2017河南)任選一題作文。題目:越來越堅強的我要求:現在橫線上填寫合適的內容,把題目補充完整,然后作文。除詩歌外,文體不限,600 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13(2017河南)讀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燕子每次高飛前,總要現在低處飛行一段距離,積蓄力量,然后倏然向上,在天空中劃出一道漂亮

17、的弧線。讀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聯想或感情?請任選角度,自定立意,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要求:除詩歌外,文體不限,600 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2017年河南省中考語文試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積累與運用(共28分)1(2分)(2017河南)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每對讀音都不同的一項是()A踏實/踏青 奢靡/風靡一時 低聲悄語/悄然淚下B孵化/浮雕 鞠躬/笑容可掬 風流倜儻/絲綢之路C角色/角逐 推磨/磨杵成針 煙熏火燎/星火燎原D曠野/粗獷 剽悍/膘肥體壯 躊躇滿志/鑄就輝煌【考點】12:易誤讀常見字;11:多音字菁優網版權所有【分析】本題考查字音,需要結合所學和詞義加以

18、判斷【解答】At/tà mí/m qio/qio;Bf/fú j/j tì/chóu;Cjué/jué mò/mó lio/liáo;Dkuàng/gung pio/bio chóu/zhù故選:D【點評】解決此題的關鍵是平時善于積累,對于易錯的字要善于總結,可以專門建立一個錯題本,這樣就能防止自己出錯2(2分)(2017河南)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A壁壘 易拉罐 嬌生慣養 獨豎一幟B咋舌 頂梁柱 責無旁貸 黯然失色C靜謐 蒸溜水 花枝招展 立竿見影D提練

19、 滿堂彩 無動于衷 別出心裁【考點】14:常見易錯字菁優網版權所有【分析】本題考查字形,對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聲字要能準確辨析寫漢字題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辨析此類題關鍵是平時的積累,積累生字詞,要注意字詞的音形義【解答】A“獨豎一幟”應寫作“獨樹一幟”;B正確;C“蒸溜水”應寫作“蒸餾水”;D“提練”應寫作“提煉”故選:B【點評】本題較為簡單,只要平時留意這些基本字詞的書寫即可當然認真審題確定詞語在句中的意思是也很重要3(8分)(2017河南)古詩文默寫(1)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2)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范仲淹岳陽樓記)(3)馬致遠在天凈沙秋思中借景

20、抒情,表達羈旅之思的句子是:“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4)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辛棄疾破陣 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勾勒出英雄馭馬挽弓、沖鋒陷陣的場面,“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李賀雁門太守行)顯示出英雄仗劍殺敵、報效朝廷的氣概。【考點】EF:名篇名句默寫菁優網版權所有【分析】本題考查了學生古詩文名句默寫能力【解答】答案:(1)思而不學則殆(重點字:殆)(2)予嘗求古仁人之心(3)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4)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點評】該題要求要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要循序漸進積累所學的應背誦并默寫的內容,不

21、要太急于求成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內容;其次是在默寫時要注意不要出現錯、別、漏、添字的情況4(4分)(2017河南)名著閱讀。(任選一題作答)殿宇藏魔君,仙觀有靈根。請從下面兩個選項中任選一個,簡述在該地發生的故事。龍虎山伏魔之殿(水滸)萬壽山五莊觀(西游記)【考點】F2:名著情節菁優網版權所有【分析】本題考查了故事情節的積累考生一方面需熟悉文學名著的主要故事情節,另一方面需要對人物心理和性格有充分的了解,能夠概括作者的寫作目的和名著的主要內容【解答】本道題考查學生對西游記和水滸傳名著情節的掌握程度示例:示例:在龍虎山伏魔之殿,洪太尉不聽勸阻,執意打開封條和大鎖,放倒石碑,掘動石龜,致使被鎮鎖的

22、一百單八個魔君出世示例:唐僧師徒路經萬壽山莊觀,徒弟們偷吃了觀里的人參果,悟空又推倒了人參果樹,師徒被扣留,兩番逃走都被抓回悟空請來觀音菩薩,醫活果樹,師徒繼續西行【點評】學習中要注意積累的廣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識,如作者、背景、寫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節,甚至要知道一些細節,并且及時做筆記,做到積少成多,常讀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題時才能信手拈來,得心應手5(2017河南)歷險時有伙伴,困境中存溫情。請從下面兩個選項中任選一個,簡述體現人物間的深情厚誼的故事。格列佛與葛蘭達克利赤(格力佛游記)阿廖沙與小茨岡(童年)【考點】F2:名著情節菁優網版權所有【分析】本題考查了人物形象和故事情節的

23、積累考生一方面需熟悉文學名著的主要故事情節,另一方面需要對人物心理和性格有充分的了解,能夠概括作者的寫作目的和名著的主要內容【解答】童年 是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說童年是講述阿廖沙個人成長和生活經歷的自傳小說,是阿廖沙(高爾基的乳名)三歲到十歲這一時期的童年生活阿廖沙結識了小伙子茨岡,他成了阿廖沙最好的朋友,每次阿廖沙挨打時,他總把胳膊伸出去幫他擋著每逢禮拜六,他帶著阿廖沙做各種各樣的游戲他擅長跳舞,幻想著有一副好嗓子答案:示例:格列佛剛到大人國,被一位老夫利用,巡回表演掙錢農夫的女兒心疼格列佛,成為他的葛蘭達克利赤(小保姆),并一路照顧格列佛到皇宮得寵后,仍請她做小保姆,不忍分離示例:阿廖沙染壞了

24、外祖父的桌布,因此挨打,小茨岡替他擋鞭子,阿廖沙很感激他【點評】本題考查了人物形象和故事情節的積累考生一方面需熟悉文學名著的主要故事情節,另一方面需要對人物心理和性格有充分的了解,能夠概括作者的寫作目的和名著的主要內容6(4分)(2017河南)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這兩年,民謠歌曲走進大眾視野,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一首民謠歌曲走紅,民謠歌曲走紅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口語化的故事,靠的是淺吟低唱的曲調,靠的是簡譜的風格。歸根結底,(民謠歌曲走紅)靠的是真實。那些或詩意或質樸的歌曲,是當下年輕人生活的真實寫照,是他們情感的真實流露。【考點】75:續寫 補寫 改寫

25、句子菁優網版權所有【分析】本道題考查學生補寫語句的能力,要注意通讀句子,根據句子前后語境來補寫【解答】第一空,要注意前半部分闡述民謠走紅的現象,“靠的是口語化的故事,靠的是淺吟低唱的曲調,靠的是簡譜的風格”這三句是闡述走紅原因,可知前面填“民謠歌曲走紅靠的是什么?”第二空,“歸根結底”提示后面的空格是對前面原因的提煉,因此可以填“(民謠歌曲走紅)靠的是真實”答案:民謠歌曲走紅靠的是什么 (民謠歌曲走紅)靠的是真實【點評】書面表達中句與句之間的組合與銜接自然,保持語言連貫這方面需要兼顧話題(有共同的話題)、句序(合理的句序)和語言的運用(語言的銜接與呼應)三個方面,同時還要注意語境、句式的協調一

26、致7(8分)(2017河南)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題。材料一 2016 年 11 月 30 日,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 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 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和社會實踐。材料二 二十四節氣圖材料三: “二十四節氣”春秋時出現,西漢時完善,使用至今。比如,人們會按“清明前后,種瓜種豆”等諺語來組織農事活動,中醫養生與治病也會跟著節氣走,還有很多活動與節氣 的內涵相關,如某集團推行“驚蟄計劃”,以彰顯“不甘潛伏,用于探索”的精神。(1)仔細觀察材料二中的二十四節氣圖,按照一定順序介

27、紹畫面內容。(2)根據以上幾則材料的內容寫一段話,介紹“二十四節氣”的文化意義和社會功能。(70 字以內)【考點】C7:材料閱讀菁優網版權所有【分析】本題圍繞“二十四節氣”給出三則材料,材料一,報道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 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材料二,給出二十四節氣圖;材料三,指出“二十四節氣”從春秋時出現一直使用至今【解答】(1)本題考查圖文轉換的能力解答此題要先仔細的觀察圖畫,理解圖畫內容,再按一定的順序,如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將畫面內容簡述出來從整個畫面來看,古人將全年等分為“二十四份”,中間的每一份代表一個節氣,畫面的四角有四幅小畫,上面分別有文字標注,并

28、與節氣圖中的時間相對應介紹時可按由整體到部分的順序來進行,先介紹圖的布局,再分別介紹四個小圖畫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2)本題考查根據材料內容介紹事物的能力解答此題首先要讀懂材料,對說明的對象有個整體的了解,再組織語言進行介紹從材料一可見,“二十四節氣”是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們的祖先認識“時 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材料三可見,“二十四節氣”現在仍在使用,其中每個節氣蘊含的精神內涵還可對人們起到一定的激勵作用根據這些理解整理出答案答案:(1)二十節氣圖由中間的二十四節氣時間表和兩邊的四幅有關節氣的插圖構成中間的時間表將一年劃分為24個時段,每個時段為一個節氣兩邊的

29、四幅插圖依次畫出與“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個節氣相關的農事活動或時令(物候)特征(4分)(2)示例:“二十四節氣”凝結了中國人的孩子智慧,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認可,它對農事活動和日常生活仍有使用價值,已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源泉(“文化意義”2分,“社會功能”2分,共4分)【點評】圖文轉化應注意:注重整體閱讀對這類考題,應當先對材料或圖表資料等有一個整體的了解,把握一個大主題或方向要通過整體閱讀,搜索有效信息注意圖的細節圖中一些細節不能忽視,他往往起提示作用如圖畫中的字、圖下的“注”等把握題目要求根據題目要求進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同時題目要求往往對內容有一定的提示性這樣,比較分析有關內容,

30、就可準確回答問題二、現代文閱讀(共28分)8(16分)(2017河南)閱讀下文,完成 下列各題。惟有垂楊管別離病房里的岳老師和那個小病號互不相識,他們一個是一所小學的語文老師,但那所小學已 經關閉多年,岳老師事實上好多年每當老師了;一個是只有七歲的小男孩,三歲就生了骨病, 自此便在父母帶領下到處求醫,學校,他一天都沒踏足過。在病房里,他們首先是病人,其次,他們竟然變做老師和學生。四十多歲的岳老師,早已 被疾病和疾病所帶來的爭吵、傷心。背棄折磨得滿頭白發。可是,【A】當她將病房當做課 堂以后,某種奇異的喜悅降臨了,她將那終年蒼白的面容上竟然現出一絲紅暈。【B】每一 天,只要兩個人一輸完液,就馬上

31、開始給小病號上課。雖說從前她只是語文老師,但這里她卻什么都教,古詩詞、加減乘除、英語單詞每當病人和陪護者擠滿病房之時,便是岳老師一天之中神采奕奕的時刻她總是有意 無意地提出許多問題來考小病號。如果小病號能在眾人的贊嘆中結束考試,那簡直就像是有 一道神賜之光破空而來,照得她通體發亮。但小病號生性頑劣,只要病情稍好,就在病房里 奔來跑去,岳老師的問題他便經常答不上來。比如那兩句詩,上句是“長安陌上無窮樹”, 下一句,小病號一連三天都沒背下來。這可傷了岳老師的心。到最后,小病號也憤怒了:“我反正活不了幾年了,還背這些干 什么?”小病號問完,岳老師借口去打開水,到了走廊,就開始大哭。說是大哭,其實并沒

32、 有發出聲音她用嘴巴緊緊地咬住袖子,一邊走,一邊哭。走到開水房前,她沒有進去, 而是靠在潮濕的墻壁上,繼續哭。自此之后,岳老師沒有罷手,反倒是教他更多,甚至,跟他在一起的時間也更多。她跛 著腳,跟在小病號后面,給他喂飯,讓他喝水,還陪他去院子里,采一朵叫不出名字的花回 來。小病號的病更重了,要轉院去北京。聽到這個消息,她夜夜難眠。深夜,借著走廊里的微光,她坐在長條椅上寫寫畫畫。她要在小病號離開之前,給他編 一本教材。這本教材上什么內容都有,有古詩詞,有加減乘除,也有英語單詞。微光映照下的她,讓人感慨:無論如何,這一場人世,終究值得一過。死亡是人人都無 法逃脫的命運,但是你至少要留下抗爭的痕跡。

33、一大早,小病號就要去北京了。他跟病房里的人一一道別,自然也跟岳老師道別。可是, 那本教材,雖說只差一點點就要編完,終究還是沒編完。岳老師將它放在小病號的行李中, 然后捏了捏他的臉,跟他揮手。如此,告別便潦草地結束了。幾分鐘后,有人在樓下呼喊著岳老師。開始,她全然沒有注意,只是呆呆地坐在病床上 不發一語。突然,她跳下病床,跛著腳,狂奔到窗戶前,打開窗子。于是,全病房的人都聽 到喊聲,是小病號。他在院子里扯著嗓子喊出來的竟然是一句詩:“唯有垂楊管別離!”可 能怕岳老師沒聽清楚,他繼續喊,“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楊管別離!”喊了一遍,再喊 一遍,“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楊管別離!” 離別的時候,小病

34、號終于完整地背出了那兩句詩。岳老師卻并沒有應答,她正在哭泣一如既往,她沒有哭出聲來,而是用嘴巴緊緊地咬住袖子。除了隱忍的哭聲,病房里只剩 下巨大的沉默。似乎人人都知道,此時此地,哭泣,就是她唯一的垂楊。(作者:李修文。有刪改)(1)面對厄運,岳老師帶著小病號留下了哪些“抗爭的痕跡”?請簡要概括。(2)岳老師兩次大哭的原因分別是什么?請具體分析。(3)根據括號內的要求,賞析第段中畫橫線的句子【A】可是,當她將病房當做課堂以后,某種奇異的喜悅降臨了,她那終年蒼白的面容上竟 然出現了意思紅暈。(從描寫方法的角度)【B】每一天,只要兩個人一輸完液,她馬上就開始給小病號上課。(從詞語運用的角度)(4)本

35、文以“唯有垂柳管別離”為題有何妙處?請簡要分析。【考點】9E:小說閱讀綜合菁優網版權所有【分析】這篇文章講述了因病住院的岳老師在病房中和小病號成了一對師生她們總在一輸完液后就開始學習,岳老師也為自己能在病中找到自己的價值而高興而小病號時常因詩歌的難背而生氣,以自己的生命快結束背這些沒用為借口不愿背詩,岳老師感到痛苦當小病號有一天因病重要轉院了,岳老師趕緊為他編寫了一本教材,看著小病號的離去無比的傷感,而聽到窗外小病號流利地背出了那首難背的詩句,她再也無法控制住自己的淚水文章寫了兩個病人,他們因病結識,又因病分離,這道傷感的離別詩更人讓人無限傷感【解答】(1)本題考查內容的歸納與概括解答此題首先

36、要理解題目中的“生命的抗爭”指什么,然后再從文中找到相關內容加以概括岳老師與小病號都因病住院,他們的生命受到了疾病的威脅,“抗爭”指的就是他們在這種情況下表現出的不畏疾病的行為縱觀全文可見,主要表現在:二人不顧病重而成為師生,仔細的學習;岳老師日夜細心的關愛小病號并照顧他;小病號病重轉院前夕,岳老師趕緊為小病號編寫一本教材;在離別時,小病號終于背出了那首很難記住的詩(2)本題考查內容的理解與分析解答此題要結合具體事件來分析第一次哭,是因為岳老師讓小病號背的詩,他三天都沒背下來,生氣地說自己的生命快結束了,背這些沒用岳老師躲出去哭,一是為小病號年紀小卻病情嚴重而傷心,另一方面是為孩子太小還不懂得

37、生命的意義而傷心;第二次哭是因為小病號在離別時終于背出了那首難背的詩,岳老師感到無比的高興,同時想到小病號病重轉院,為他的病情而擔憂(3)本題考查句子的賞析解答此題分別按后面的要求,從人物描寫及詞語的運用角度來賞析即可第一句,是對岳老師的神態描寫,“蒼白”表現了她身體很差;“一絲紅暈”則形象地表現出岳老師為小病號講課時的激動,她為自己能在病中繼續發揮自己的生命價值而高興第二句是對岳老師的動作描寫,“一輸完、馬上”表現了岳老師心情的急切,說明岳老師認為教小病號學習是她最幸福的事(4)本題考查標題作用的分析解答此題關鍵要掌握標題在小說中的一般作用,主要有:突出主題,對主題的表現起畫龍點睛作用;設置

38、懸念;指明文章線索;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務;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或轉折,化解人物矛盾沖突本文的標題是一句詩,首先可以想到吸引讀者閱讀興趣的作用;再結合全文的內容,可以看出全文的內容主要圍繞著這首難背的詩而展開,標題就是本文的線索,同時標題又暗示了別離,與結尾情節相符答案:(1)岳老師在病房里給從未踏足過學校的小病號上課岳老師在小病號憤怒發問后,不僅教他更多,還給他喂飯,讓他喝水,陪他采花岳老師聽說小病號要轉院,為小病號編寫教材岳老師聽到小病號離別時背出了詩,大哭起來(共4分) (2)第一次大哭的原因:小病號“反正活不了幾年”的話深深刺痛了她為自己只顧教學,忽視了小病號的感受自責(2分) 第二次

39、哭的原因:為與小病號離別而傷感為小病號背出詩而欣慰、激動(2分)(3)【A】示例:從“終年蒼白”到“一絲紅暈”,抓住臉色變化這一細節,表現出岳老師成為小病號老師后的成就感和喜悅之情(2分)【B】示例:“每一天”“一輸完液”“馬上”等表示時間的詞語連用,寫出了岳老師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時間抓緊給小病號上課的情形(2分)(4)暗示文章的主要情節是岳老師叫小病號背誦這句詩奠定了全文哀而不傷的感情基調凝聚了小病號對岳老師的留戀、感激之情詩意地揭示了文章的主旨:面對厄運,唯有抗爭才能體現生命的意義(答出任意兩點,意思對即可一點2分,共4分)【點評】分析標題的作用,可分為以下幾種情況:(1)以人物為題的作用:

40、突出人物形象;展開故事情節;緊扣中心,突出主題(2)以形象特征為題的作用:鋪陳情節,呼應細節;對比諷刺,強化效果(3)以物象為題的作用:表層含義,深層含義;線索,貫穿全文;概括故事情節;懸念,引發聯想,吸引讀者;寄托某種情感,突出文章主題(4)以事件為題的作用:突出主要故事情節;緊扣中心,突出主旨(5)以時間、地點、環境為題的作用:點明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創設故事背景;渲染環境氛圍;具有隱喻象征意義9(12分)(2017河南)閱讀下文,完成下列各題。宣紙的“前世今生”“宣紙制作技藝”與 2009 年 10 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 作名錄。宣紙雖為世人熟知,但不少人對其發

41、展演進級內涵變化并不十分了解,仍將不同歷 史時期具有不同內涵的宣紙混為一談,因為有必要對選址的“前世今生”一探究竟。“宣紙”二字連用,成為表示紙張的專有名詞,始于唐代歷代名畫記:“江東地潤無 塵,人多精藝,好事家宜置宣紙百幅,用法蠟之,以備摹寫。”這種“宣紙”還不是用青檀 皮和沙田稻草為原料生產出來的紙張,而是“蠟之”后才可以用的皮紙。可見唐代“宣紙” 是宣州地區所產高級紙張的總稱,是以產地而稱的。宋末元初,“以蔡倫術為生業”的曹氏一支因避亂遷徙到安徽涇縣小嶺,根據當地條 件開始了以青檀皮為原料的宣紙試制和生產。宋末經元到明中葉之前,皖南山區社會相對穩 定,文化繁榮,促進了當地造紙業的快速發展

42、。小嶺盛產優質青檀皮,而當地的兩股山泉一股偏堿,一股偏酸,為宣紙制漿時需要偏堿、撈紙時依賴弱酸的用水要求提供了恰到好處的 保障。天時之機、地利之便加上人之勤奮,沾著黃山,九華山的秀氣,染著巢湖、太平湖的 靈氣,涇縣宣紙開始嶄露頭角。當然這時的宣紙還是稚嫩,主要用于裝裱托紙等,還不宜用于書畫。明朝中葉后,選址的原料已非采用青檀皮一中,而是摻和了沙田稻草。由于青檀皮的纖維較長,單一用青檀皮漿作為原料,成紙性質較硬,柔韌性不足,在這種紙上進行書法繪畫時,潤墨性稍遜。而稻草的纖維較短,用青檀皮漿摻和稻草漿造紙,則增加了成紙的綿柔度和書法繪畫的潤墨效果。及至清代,宣紙已經普遍采用青檀皮和沙田稻草兩種原料

43、制成。 宣紙因其質地綿韌、紋理純凈、不蛀不腐、潤墨性強的獨特稟賦,成為書畫家們的最愛。如今,宣紙產地早已由小嶺傳播到涇縣及其周邊地區。國內少數地方曾在原產地技術人員指導下生產過仿宣,但產品質量難與正宗宣紙相比。今天所謂正宗宣紙,就是用生產自 安徽涇縣及周邊地區的青檀皮和沙田稻草做原料,用涇縣特有的山泉水以及傳統工藝精制而 成的書畫、裱拓用紙。宣紙是中國書畫藝術的重要載體,中國的書法和繪畫離了它便無從表達藝術的妙味。經歷 了上千年歲月,獨占天時地利、絕活秘笈的宣紙,依然花信尚存,青春不衰。(作者:曹天生。有刪改)(1)“宣紙”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內涵,請按時間順序加以說明。(2)第段中劃橫線的句子

44、主要運用了哪種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簡要分析第段中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考點】A7:說明文閱讀綜合菁優網版權所有【分析】本文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引出說明的對象,交代探究的原因;第二部分(),按時間順序,介紹宣紙的起源、發展與演變的過程;第三部分(),總結全文,再次強調宣紙在中國書畫藝術中重要作用,并表達深情的贊美【解答】(1)本題考查說明對象的特征解答此題盡量從原文中找原詞原句,若沒有,則注意段意、中心句文章在第段,按時間順序,從唐朝宣紙的起源,一直到現代社會宣紙的使用,對宣紙的發展演變做了具體的介紹,從這些段中篩選內容概括即可(2)本題考查說明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題首先要了解說

45、明文的常用說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據文字信息來判斷,根據文段內容從說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說明什么問題方面來表達其作用根據句子內容,可以看出作者將單一用青檀皮纖維成紙和摻加了沙田稻草纖維的紙進行了比較,運用了作比較的說明方法,來突出摻加了沙田稻草纖維的紙綿柔度高、潤墨效果更好(3)本題考查說明文語言的特點解答第一個加點詞,可先說明詞語的意思,說明用了該詞句子的意思,再說明刪去此詞句子的意思,最后強調詞語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與嚴密性“相對”在句子中起到了限制作用,表現皖南山區社會穩定的程度第二個詞“嶄露頭角”用了擬人的修辭寫宣紙,則可從修辭的角度來進行分析答案:(1)唐代宣紙是宣州地區所產高級紙張

46、的總稱,是以 產地命名的宋末至明朝中葉,“宣紙”以青檀皮為原料制成的紙張,用于裝裱托紙等明清時期,“宣紙”是用青檀皮和沙田稻草兩種原料制成的高級書畫紙張如今,“宣紙”用涇縣及周邊地區的青檀皮和沙田稻草作原料,用傳統工藝精制而成的書畫、裱托用紙(意思對即可,一點1分,共4分)(2)作比較;(1分)把單一用青檀皮纖維成紙和摻加了沙田稻草纖維的紙作比較,突出強調后者綿柔度高、潤墨效果好的特點(意思對即可,3分)(共4分)(3)“相對”示例:“相對”表限制,準確地說明了皖南山區社會穩定的程度,強調了當地造紙業快速發展物條件(2分)“嶄露頭角”示例: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地說明了涇縣宣紙的獨特品質開始

47、顯示出來,引起了人們的關注(2分)(共4分)【點評】本閱讀第(2)題是說明文閱讀的典型題,常見說明方法的作用:、舉例子:通過舉具體的事例對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說明,從而使說明更具體,更有說服力、列數字:用具體的數據對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說明,使說明更準確更有說服力、分類別:對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門別類加以說明,使說明更有條理性、作比較:把_和_加以比較,突出強調了事物的特征/事理、打比方:將_比作_,從而形象生動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三、古詩文閱讀(共14分)10(10分)(2017河南)閱讀下面兩個語段,完成下列各題。 (一)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心樂之。伐竹取道,

48、下見小潭, 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 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 似與游。者相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 而去。(節選自柳宗元小石潭記) (二) 順宗即位,王叔文、韋執誼用事,尤奇待宗元,與監察呂溫密引禁中,與之圖 事。轉尚書禮部員外郎。叔文欲大用之,會居位不久,叔文敗,與同輩七人俱貶。宗元為邵 州刺史,在道,再貶永州司馬,即罹竄逐,涉履蠻瘴,

49、崎嶇堙厄,蘊騷人之郁悼,寫情 敘事,動必以文。為騷文十數篇,覽之者為之凄惻。注:用事:執掌政權。奇特:器重禮遇。禁:宮禁,帝王的住處。罹竄逐:遣 遇放逐。涉履蠻瘴:精力蠻地瘴癘之苦。堙(yin)厄:指道路艱難。蘊:積聚。(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DA聞:隔篁竹,聞。水聲/不求聞。達于諸侯B出:卷石底以出。/出。則無敵國外患者 C游:皆若游。無所依/似與游。著相樂D環:四面竹樹環。合/環。滁皆山也(2)把語段(一)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3)語段(一)是怎樣從岑冕寫出小石潭水“清”的特點的?請結合相關內容具體分析。(4)結合語段(一)(

50、二)的內容,分條概括語段(一)做著感到“凄神寒骨”的原因。【考點】DA:課內文言文閱讀菁優網版權所有【分析】參考譯文:(一)從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著竹林,可以聽到水聲,就像人身上佩帶的佩環相碰擊發出的聲音,(我)心里感到高興砍倒竹子,開辟出一條道路(走過去),沿路走下去看見一個小潭,潭水格外清涼小潭以整塊石頭為底,靠近岸邊,石底有些部分翻卷過來露出水面成為了水中高地、小島、不平的巖石和石巖等各種不同的形狀青翠的樹木,翠綠的藤蔓,遮掩纏繞,搖動下垂,參差不齊,隨風飄拂潭中的魚大約有一百來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什么依靠都沒有陽光直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動不動

51、,忽然間(又)向遠處游去了,來來往往,輕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樂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水流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而看得見,時而看不見兩岸的地勢像狗的牙齒那樣相互交錯,不能知道溪水的源頭我坐在潭邊,四面環繞合抱著竹林和樹林,寂靜寥落,空無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涼,寒氣入骨,幽靜深遠,彌漫著憂傷的氣息 因為這里的環境太凄清,不可長久停留,于是記下了這里的情景就離開了(二)唐順宗即帝位后,王叔文、韋執誼掌權用事,特別看重任用柳宗元,將他和監察呂溫悄悄地引入禁宮之中,和他們商議大事柳宗元又轉為尚書禮部員外郎王叔文想讓他當大官,但恰逢任職不久,王叔文就失敗了,柳宗元便和七名同輩

52、一起都被貶謫了柳宗元被貶為邵州(今湖南寶慶)刺史,在赴任途中,又被貶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馬柳宗元既遭貶逐,在南蠻瘴癘的地方,身處崎嶇阻塞的環境,內懷騷人抑郁的情懷,所以抒情敘事,只要一動筆就一定行走文章作騷體文章十多篇,閱覽的人都為之感動凄側哀婉【解答】(1)本題主要考查點是一詞多義為解答此類題目,一定要先翻譯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釋詞語A句意:隔著竹林,可以聽到水聲聞:聽到;不企圖飛黃騰達,使名聲傳播到諸侯諸侯之中聞:使聽到B句意:石底有些部分翻卷過來露出水面出:露出;國外如果沒有敵對的國家和外犯的禍害出:在國外C句意:都好像在空中游動,什么依靠都沒有游:游動;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樂游:游

53、玩的D句意:四面環繞合抱著竹林和樹林環:環繞;環繞著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環:環繞故選:D(2)本題主要考查點是對句子翻譯翻譯的要求是做到“信、達、雅”,翻譯的方法是“增、刪、調、換”,具體到某一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重點詞有:斗,像北斗七星蛇,像蛇句意: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水流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而看得見,時而看不見(3)本題考查的是學生對文章寫作方法的理解,解答此題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內容根據具體內容分析寫水的清澈集中在 第一段,采用的是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

54、方式只要讀懂文章不難回答 (4)本題考查的是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解答此題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內容根據具體內容分析本題中學生理解到作者寫作文章的背景和在文中是通過在寫景中傳達出他貶居生活中孤凄悲涼的心境答案:(1)D(2)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2分) (3)可以看到潭底的整塊石頭,寫出了水的清澈水中魚兒像在空中游動,寫出了水的清澈日光直照到潭底,石上有魚的影子,寫出了水的清澈(共3分) (4)參與王叔文政治改革失敗后被貶被貶之地荒遠小石潭環境凄清(3分)【點評】“之”的用法:如鳴珮環,心樂之(之:代詞)吾欲之南海,何如?(之:往,到去)水陸草木

55、之花(之:的)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之:用于主語和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之:補充音節)何陋之有(之:賓語前置的標志)11(4分)(2017河南)閱讀下邊一首詞,完成下列各題。漁家傲 范仲淹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 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1)“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抒發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2)從寫景的角度賞析“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考點】EJ:邊塞征戰詩菁優網版權所有【分析】這是一首抒懷詩,整首詞表現將士們的英雄氣概及艱苦生活,意境開闊蒼涼,形象生動鮮明上片描繪邊地的荒涼景象,下片寫戍邊戰士厭戰思歸的心情這首詞變低沉婉轉之調而為慷慨雄放之聲,把有關國家、社會的重大問題反映到詞里【解答】(1)此題考查詩歌的思想情感,一般要通過景物描寫,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濁酒一杯家萬里”,是詞人的自抒懷抱他身負重任,防守危城,天長日久,難免起鄉關之思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