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第一單元測試題_第1頁
七上第一單元測試題_第2頁
七上第一單元測試題_第3頁
七上第一單元測試題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七上第一單元測試題一、選擇題(共20分)題號12345678910答案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1人和動物與很多的相同之處,你知道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是A會不會使用天然火       B會不會制造工具C會不會語言交流         D會不會直立行走22007年1月19日,全國第七屆殘疾人運動會“和諧圣火”的“文明之火”在云南省楚雄州元謀縣點燃,大會組織者選擇在元謀縣采集圣火的主要原因是A.元謀縣我國海拔最高的地方  

2、;  B. 元謀縣我國氣溫最高的地方     C.元謀縣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    D. 元謀縣是我國遺留人類化石最多的地方3下列古人類處于黃河流域的有:元謀人 河姆渡人 半坡人大汶口人A B C D4“生活在距今約七十萬年前,還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腳分工明顯,能夠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經會使用天然火”。根據這些特點,請你判斷他屬于A.元謀人     B.北京人   C.山頂洞人   D.半坡原始人5右面的文物出土于下列哪一著名

3、的考古遺址 A.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遺址     B. 陜西西安半坡遺址C.浙江余姚河姆渡遺址       D. 陜西臨潼姜寨遺址6在半坡遺址的許多窯穴、房屋和墓葬中,發現了大量的粟粒,其中一座窯穴內,貯藏的粟多達數斗。這說明了A半坡人生產能力比以前提高了B勞動產品有一定的剩余,生活有一定的保證 C半坡人會種植農作物了 D出現了私有財產和貧富分化現象7我國長江流域原始農耕文化的代表是A河姆渡遺址 B半坡遺址 C大汶口遺址 D紅山文化遺址8不符合黃河流域原始農耕時代居民生活實際的是A.飼養豬狗家畜&#

4、160;        B.種植粟等農作物C.住干欄式房屋         D.住半地穴式房屋9.下列哪一考古遺址能夠證明我國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國家之一A.元謀人遺址              B.半坡原始居民遺址C.河姆渡原始居民       

5、   D.大汶口原始居民10下列哪一地區原始居民的房屋,對后世的閣樓和樓房樣式的出現影響最大A陜西西安半坡原始居民            B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居民C陜西臨潼姜寨原始居民            D河南新政裴李崗原始居民11.促使原始人過定居生活的根本原因是A自然環境的優劣 B原始農業的發展C氏族公社的形成 D學會建造房屋技術12下列農作物中,哪

6、些是我國最早種植的:水稻小麥玉米粟蔬菜棉花A B C D13孫中山先生曾在一篇祭文中這樣說道:“中華開國五千年,神州軒轅自古傳,創造指南車,平定蚩尤亂,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孫先生這里贊揚的是A女媧     B黃帝      C炎帝      D大禹14臺灣各黨派首腦如連戰、宋楚喻等到大陸訪問時都拜謁黃帝陵,是因為A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 B他自己打敗的蚩尤C他的部落形成華夏族的基礎  D他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15傳說中的黃帝被

7、后人尊稱為“人文初祖”,是因為他對中華民族作出了杰出的貢獻。下列圖片反映黃帝貢獻的是A       B        C      D16黃帝聯合炎帝打敗蚩尤的地點在A涿鹿 B阪泉 C牧野 D城濮17我國神話傳說中,黃帝之后,黃河流域先后出了三個有名的人物叫堯、舜、禹,他們都是通過推舉的方式成為部落聯盟首領的。歷史上把這種產生首領的辦法稱為 A.選舉制   B.分封制   C.世襲制 &

8、#160;  D.禪讓制18在原始社會的大部分時間內,整個社會呈現“天下為公”局面的最根本原因是A人們按血緣關系組成        B生產力水平極端低下C人們之間互相謙讓          D沒有戰爭,和睦相處19標志著我國漫長的原始社會結束,奴隸社會開始的標志是(   )A炎帝和黃帝部落聯合        B大禹建立起夏朝C堯成為部落聯

9、盟首領        D原始農耕的出現20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建立于( ) A約公元前3070年              B約公元前2070年 C約公元前1800年              D約公元前1600年 二非選擇題(共30分)2

10、1.觀看下面兩幅圖片,回答問題(6分)圖片1是        人頭部復原像,發現的地點在_,其距今約        年。圖片2是        人頭部復原像,發現的地點在_,其距今約        年。 22觀察下面兩幅圖片,回答問題(4分) (1)寫出圖A和B房屋樣式的名稱。 (2)最早

11、建造AB房屋的分別是哪里的居民?23以下是北京人生活的想象圖,七年級某位同學據此想象完成的一份家庭作業:描述北京人一天的生活,其中有5處錯誤,請你指出來,并簡單說明理由。(10分) 在距今約70萬年前的某一天,當黎明降臨到北京西南龍骨山的時候,北京人便開始了一天的生活。我們的主人公小毛,是一個10歲的孩子,說是孩子,其實在北京人當中算是中青年了,因為北京人生活環境惡劣,人們的壽命都不長。一大早,小毛獨自走出小木屋,他穿著獸皮縫制的衣服,手里拿著一把鐮刀。他來到河邊,在一棵大數上摘了一些野果,又割了一些粟。時間過的真快,轉眼已到了中午,小毛急忙往回趕,回去就可以吃到香噴噴的熟飯了。&#

12、160; 錯誤1:           原因:  錯誤2:                 原因: 錯誤3:               原因: 錯誤4:  &

13、#160;          原因: 錯誤5:                     原因:24閱讀下列材料:(4分)下面是我國著名的歷史學家郭沫若在參觀某一古代人類遺址時寫下的詩句:“彩陶精美,畫紋亦多珠。或則呈人面,或則呈雙魚。農耕既普及,人群已群居。護壕深二丈,其廣亦相如。何奈遺址中,獨不見

14、文書。”請回答:(1)根據材料中詩歌的內容請你猜測出這是對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繪? (2)你能舉出“或則呈人面,或則呈雙魚”的一個彩陶文物代表嗎? (3)“農耕既普及”詩中描繪的原始居民耕種的是什么農作物? (4)郭沫若參觀此遺址最大的遺憾是什么?   25材料解析(6分)材料一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               

15、60;                    韓非子材料二  “在北京人遺址中,發現了大量木炭和幾處較大的灰燼堆,還有在火中燒過的石塊、獸骨和樹子等。”      課文材料三   “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鉆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說之,使王天下,號之曰燧人氏。”   

16、60;     韓非子回答:  (1)在材料一所述的險惡的環境下,北京人只有過什么樣的生活?  (2)材料二證明了什么?它所證明的事實有什么意義?     (3)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會人們生活的一個什么重大變化?從什么人生活的時代開始出現這種現象?    參考答案一.題號12345678910答案BCCBBCACCB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DBADADBBB二.21.圖片1:北京人、北京周口店龍骨山的山洞里、70-20萬年 圖片2:山頂洞人、北京周口店龍骨山山頂的洞穴、3萬年22半地穴式房屋、干欄式房屋 半坡原始居民、河姆渡原始居民23.錯誤:獨自 原因:北京人過集體生活,個人無法生存 錯誤:小木屋 原因:北京人住在山洞里,不會建造房屋 錯誤:縫制的衣服 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