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中考語文考點_第1頁
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中考語文考點_第2頁
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中考語文考點_第3頁
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中考語文考點_第4頁
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中考語文考點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6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這一考點一般直接獨立設題,是文言文閱讀的基礎,是不可忽視的考查重點。綜觀近年考情,該考點主要呈現出以下幾個考查特點:1 .從考查方式看,中考對文言實詞的考查主要有以下三種方式:(1)單獨考查,即從文言文中選出四個語句,要求解釋加點的實詞的意思。考查時,以單音節詞居多,雙音節詞也時有出現。(2)偶爾在選擇題中與虛詞混合在一起考查。(3)常與文言文翻譯放在一起考查,且實詞往往是得分點。2 .從考查內容方面看,“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主要涉及五個考查點:一詞多義、通假字、 詞類活用、古今異義詞和偏義復詞等現象。其中,前三種是重中之重

2、。3 .從文言實詞的根本來源看,中考考查的文言實詞基本上都在課本中出現過,重點考查考生的知識遷 移能力。中考文言文中出現的相關實詞看似與我們學過的課文沒有聯系,但認真分析后可以看出,這些詞 的意思與我們學過的課文密不可分。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岳陽樓記范仲淹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 今人詩賦于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 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

3、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橘傾楫摧,薄暮 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 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 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 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 噫!微斯人,吾誰與歸?時六年九月十五日。解釋下列加點詞。(1

4、)謫守巴陵郡:(2)增其舊制:(3)予觀夫巴陵勝狀:(4)橫無際涯:(5)朝暉夕陰:(6)南極瀟湘:【答案】(1)謫:貶官。(2)制:規模。(3)勝:美好。(4)際涯:邊際。(5)暉:日光。(6)極:至、 到達。【解析】本題考查文言實詞。要根據文意進行推斷,答題時注意分析詞語前后搭配是否得當,還要注意文言文在出題中常常出以今釋古類型的題。同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古今異義、一詞多義等。如此題中的“制”就是古今異義詞,在這里是“規模”的意思。注意千萬不要以今釋古。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小石潭記柳宗元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31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

5、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地,為嶼,為蟆,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解釋下列加點的字。(1)潭中魚可百許頭:.(2)斗折蛇行:.(3)不可久居:.(4)乃記之而去:.【答案】(1)可:大約。(2)蛇:像蛇一樣。(3)居:停留。(4)去:離開。【解析】本題考查文言實詞

6、。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內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據句意和對文言常用詞的掌握來判斷字詞義。解釋時要注意辨析詞義和用法的變化,根據語境判斷字詞義。此題中都是古今異義詞,如“可”:大約。所以千萬不要以今釋古。理解好上下文內容是作答的關鍵。三、古文閱讀。與朱元思書吳均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 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鶯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 在晝猶昏;疏條交映

7、,有時見日。五柳先生傳陶淵明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 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 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 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贊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其言茲若人之傍乎?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解釋下列加點字詞。(1)猛浪若奔: (2)千轉不窮:(3)親舊知其如此:(4)造飲輒盡:【答案】(1)飛奔的馬;(2)通“嘴”,鳥叫聲;(3)親

8、戚朋友;(4)就。【解析】這道題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點實詞的解釋,是初中生學習文言文最基礎的一項。只有對重點字詞解釋正確了,才能進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其中要特別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現象的理解。“奔” 動詞用作名詞,指“飛奔的馬”,“轉”是通假字,通坪",鳥叫聲。名師點睛理解文言實詞的含義“五注意”1 .注意古今詞義的變化。一些同學在學習文言文時,往往以詞的含義去理解古義,這就會鬧出笑話。要注意了解古今詞義的變化。(1)詞義的縮小。就是古義反映事物的范圍大,而今義反映的事物范圍變小。(2)詞義的擴大。就是古義所反映事物的范圍小,而今義反映事物的范圍變大。如“江”、“河”在古代專

9、指長江、黃河。而今天的“江”、“河”泛指河流。(3)詞義的轉移。就是在古文中是這個意思,而今義卻是另一個意思,詞義反映客觀事物的范圍發生了變化。2 .注意一詞多義現象。“一詞多義”,就是指一個詞既有本義,又有引申義,甚至有幾個引申義,要注意實詞在不同語境中表示的不同意義。3 .注意詞類活用。詞類活用,是某些詞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臨時改變它的詞性或用法,使詞的意義 發生一定的變化。文言文中的名詞可用作動詞,形容詞可用作名詞,還有使動、意動等用法。4 .注意詞的感情色彩變化。即古貶今褒,或古褒今貶,或中性向兩極轉化。5 .注意字詞的通假特征。“通假”也叫“通借”,“通”是通用,“假”是借用。兩個字的

10、形體不同,意義也不同,由于讀音一樣或相近,古人就常用甲字來代替乙字,被借作乙字的甲字,就叫“通假字”。其基本類型有:(1)同音通假。如:滿坐(通座)寂然,無敢嘩者。(2)近音通假。如:河曲智叟亡(wang, 通無,讀 wu)以應。(愚公移山)(3)異音通假。(如果探討它們的古音,也相同或相近。現代的讀音 不同是古今語音演變的結果)如:將軍被(通披,音 p)堅執銳。(陳涉世家)1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題。齊人有好獵者齊人有好獵者,曠日持久而不得。入則羞對其家室,出則愧對其知友。其所以不得之故,乃狗劣也。 欲得良狗,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獵者曰:“何為?”人不對。獵者自思,得無欲吾致力于耕

11、作, 有獲,而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耕。疾耕則家富,家富則市得良犬,于是獵獸之獲,常過人矣。非獨獵 也,百事也盡然。解釋下列各句中的帶點詞。(1)齊人有好,獵者()(2)其所以不得之故()(3)君宜致力于耕作()(4)百事也盡然()(2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題。晏平仲嬰者,萊之夷維人也。事齊靈公、莊公、景公,以節儉力行重于齊。既相齊,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語及之,即危言;語不及之,即危行。國有道,即順命;無道,即衡命。以此三世顯名于諸侯。越石父賢,在縹繼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駿贖之,載歸。弗謝,入閨。久之,越石父請絕。晏子恨然,攝衣冠謝曰:“嬰雖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絕之速也?&

12、quot;石父曰:“不然。吾聞君子訕于不 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縲紲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贖我,是知己;知己而無禮,固不如在縲紲之中。”晏子于是延入為上客。為齊相,出,其御之妻從門間而窺其夫。其夫為相御,擁大蓋,策駟馬,意氣揚揚甚自得也。既而歸,其妻請去。夫問其故。妻曰:“晏子長不滿六尺,身相齊國,名顯諸侯。今者妾觀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長八尺,乃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損。晏子怪而問之,御以實對。晏子薦以為大夫。(節選自管晏列傳 )【注】萊:國名,在今山東平度以西。越石父:齊人。縹繼:拘禁犯人的繩索,引申為囚犯。,慢然:震驚的樣子。訕:通“

13、屈”。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1 )既相齊()2)延入為上客()3)夫問其故()4)晏子怪而問之 ()3閱讀下面的短文,回答后面的問題。(甲)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節選自曹劌論戰 )(乙)狄青為樞密副使,宣撫 廣西。時儂智高 守昆侖關。青至賓州,值上元節,令大張燈燭,首夜燕 將佐,次夜燕從軍官,三夜饗軍校。首夜樂飲徹曉。次夜

14、二鼓時,青忽稱疾,暫起如內。久之,使人諭孫元規 ,令暫主席行酒,少服藥乃出,數使人勸勞座客。至曉各未敢退忽有馳報者云:“是夜三鼓,青已奪昆侖矣。”(選自夢溪筆談 )【注】撫:朝廷派遣大臣赴某一地區傳達皇帝命令并安撫軍民、處置事宜。儂智高:宋朝壯族首領。皇祐四年(公元1052年)起兵反宋,自稱仁惠皇帝。燕:通“宴”,宴請。孫元規:宋朝會稽人,為湖南安撫使兼廣南東路、廣南西路安撫使。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1 )小信未孚 ()( 2 )小大之獄()( 3 )數使人勸勞座客()( 4 )青忽稱疾()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

15、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解釋下列加點的字。( 1)陳太丘與友期 行()( 2)尊君在不()( 3)去后乃 至()( 4)元方入門不顧()5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甲】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 其所為, 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

16、慮而后作;征于色發 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 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乙】上 問侍臣:“創業與守成 孰 難?”房玄齡曰:“草昧 之初,與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創業難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艱難,失之于安逸,守成難矣。”上曰:“玄齡與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創業之難。征與吾共安 天下,常恐驕奢生于富貴,禍亂生于所忽 ,故知守成之難。 然創業之難,既已往矣,守成之難,方當與諸公慎之。”(選自資治通鑒唐紀)【注】上:指唐太宗。守成:保持成就。草昧:蒙昧、模糊不定的狀態。忽:不注意,不重視。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 1)

17、行拂亂 其所為 亂: ( 2)發 于聲而后喻發: ( 3)創業與守成孰難孰: ( 4)征與吾共安天下安: 1 【2019年中考江蘇泰州卷】 閱讀下面的文言語段,完成各題。任元受 事 母盡孝,母老多疾病,未嘗離左右。元受自言:“老母有疾,其得疾之由,或以飲食,或以燥濕,或以語話稍多,或以憂喜稍過。盡言皆朝暮候之,無毫發不盡,五臟六腑中事皆洞見曲折,不待切脈而后知, 故用藥必效, 雖名醫不迨 也。 ”張魏公作都督, 欲辟 之入幕。 元受力辭 曰: “盡言方養親,使得一神丹可以長年,必持以遺老母,不以獻公。況能舍母而與公軍事耶?”魏公太息而許之。(節選自宋陸游老學庵筆記)【注】任元受:名盡言。事:侍

18、奉。迨( dd):及。辟:征召。辭:推辭。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未嘗離左右 或以語話稍 多盡言方 養親必持以遺老母2 【2019 年中考江蘇徐州卷】 閱讀文言文選段,完成小題。吳既赦越,越王勾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于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曰:“女忘會稽之恥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織,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節下賢人,厚遇賓客,賑貧吊死,與百姓同其勞。欲使范蠡治國政,蠡對曰:“兵甲之事,種 不如蠡;鎮撫國家,親附百姓,蠡不如種。”于是舉國政屬大夫種,而使范蠡與大夫柘稽行成 ,為質 于吳。二歲而吳歸蠡。至明年春,吳王北會諸侯于黃池,吳國精兵從王,惟獨老弱與太子留守。勾踐伐吳,吳師敗,遂殺

19、吳太子。吳告急于王。王方會諸侯于黃池,懼天下聞之,乃秘之。吳王已盟黃池,乃使人厚禮以請成越。其后四年,越復伐吳。吳士民罷 弊,輕銳盡死于齊、晉。而越大破吳。勾踐已平吳,乃以兵北渡淮,與齊、晉諸侯會于徐州,致貢于周。周元王使人賜勻踐胙 ,命為伯。勾踐已去,渡淮南,以淮上地與楚,歸吳所侵宋地于宋,與魯泗東方百里。當是時,越兵橫行于江、淮東,諸侯畢賀,號稱霸王。選自史記越王勾踐世家,有刪改)【注】種:指越國大夫文種。成:講和,和解,質:人質。罷:通“疲”,昨:祭肉。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越王勾踐反國厚遇 賓客為 質于吳勾踐已去3 【2019 年中考貴州貴陽卷】 古代詩文閱讀。滄浪亭記(節選)(宋)蘇舜

20、欽一日過郡學,東顧草樹郁然,崇阜 廣水,不類乎城中。并 水得微徑于雜花修竹之間。東趨數百步,有棄地,縱廣 合五六十尋,三向皆水也。杠 之南,其地益闊,旁無民居,左右皆林木相虧蔽 。訪諸舊老,云錢氏有國,近戚孫承右之池館也。坳 隆勝勢,遺意尚存。予愛而徘徊,遂以錢四萬得之,構亭北旖,號滄浪焉。前竹后水,水之陽又竹,無窮極。澄川翠干,光影會合于軒戶之間,尤與風月為相宜。予時榜 小舟,幅巾 以往,至則灑然 忘其歸。箕? 而浩歌,踞? 而仰嘯,野老不至,魚鳥共樂。形骸? 既適則神不煩觀聽無邪則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 ? 榮辱之場,日與錙銖利害相磨戛? ,隔此真趣,不亦鄙哉!【注】阜(f 0 : 土山。并

21、(bcng):靠近。縱廣:縱橫。杠(gang:獨木橋。虧蔽:掩映。坳():低洼。旖(q九彎曲的堤岸。榜(bmg):搖槳,劃船。幅巾:男子用布包頭,不戴帽子, 古人認為這是很隨意的裝束。灑然:暢快的樣子。?箕:坐時臀部著地兩腿分開前伸,形如箕。?踞:蹲坐。 ? 形骸:身體。 ? 汩汩:沉浮。 ? 磨戛:折磨。A .其地益.闊自以為大有所益.(資治通鑒孫權勸學)B.旁無民居,居無何(史記周亞夫軍細柳)C.水之陽又竹在山(歐陽修醉翁亭記 )D 不亦鄙 哉肉食者鄙(左傳曹劌論戰)4 【2018年中考廣西梧州卷】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衛南之戰澤 兵進至衛南,度將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先驅云 前

22、有敵營,澤揮眾直前與戰,敗之。轉戰而東,敵益生兵 至。王孝忠戰死,前后皆敵壘。澤下令曰:“今日進退等死,不可不從死中求生。”士卒知 必死,無不一當百,斬首數千級,金人大敗,退卻數十余里。澤計敵眾十余倍于我,今一戰而出其不意, 勢必復來。使悉其鐵騎夜襲吾軍,則危矣。乃暮徙其軍,金入夜至,得空營,大驚,自是憚澤,不敢復 出兵。【注】澤:宗澤,南宋將領。云:報告。生兵:新兵。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思。( 1 )今日進退等 死()( 2 )澤計敵眾十余倍于我()85 【2018年中考江蘇泰州卷】 閱讀下面的文言語段,完成下列小題。京師花木最古者,首給孤寺。呂氏藤花,次則余家之青桐,皆數百年物也。呂

23、氏宅后售與高太守兆煌,又轉售程主事振甲,藤今猶在,其架用梁棟之材,始能支拄。其陰覆廳事一院,其蔓旁引,又覆西偏書室一院。花時如紫云垂地,香氣襲衣。慕堂 在日,或自宴客,或友人借宴客,觴詠殆無虛夕 。迄今四十馀 年,再到曾游,已非舊主,殊深鄰笛之悲 。(節選自清紀的閱微草堂筆記,有刪減)【注】給孤寺:寺名。慕堂:呂元龍,乾隆時舉人,曾與作者同窗。觴詠殆無虛夕:飲酒賦詩,幾乎沒有空過一個晚上。馀:同“余”。鄰笛之悲:是哀念亡友的典故。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皆 數百年物也 ()藤今猶 在()始能支拄()其蔓旁引 ()闖關檢測1 ( 1)喜歡、喜愛。( 2 )原因、緣故。( 3 )應該、應當。(

24、4 )這樣。【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點是文言實詞的理解。 解答此類題目, 一定要先翻譯句子, 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釋詞語,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特殊情況,平時要注意積累并識記一些常見的實詞。本題需要注意的詞語是:好:喜歡、喜愛。故:原因、緣故。2 ( 1)既:已經。( 2 )延:邀請。( 3 )故:原因。(4)怪:對感到奇怪。【解析】 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的意義。解答此類題目時,應先理解詞語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據句子的翻譯推斷詞語的意思。課外文言文的詞語解釋既要充分調動知識積累,回憶該詞的常用義,還要結合上下文來判斷。此題要注意“延”的意思不同于現代漢語,在這里是“請”的意思; “怪

25、”在這里是意動用法。3 ( 1)為人所信服( 3 )多次( 4 )生病【解析】 這道題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點實詞的解釋,是初中生學習文言文最基礎的一項。只有對重點字詞解釋正確了,才能進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其中要特別注意通假字、古今異義詞、詞類活用現象、一詞多義的理解。其中“孚”意思是“為人所信服” , “獄”意思是“案件” 。4 ( 1)約定。( 2 )通“否”。( 3 )才。( 4 )回頭【解析】回答此題,注意第小題中“不”為通假字,通“否”。5 ( 1)擾亂;( 2 )顯露、流露;( 3 )哪一個;( 4)使安定。【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詞語意思的能力。文言實詞的學習和積累是學習文言文的首要環節,這就要求考生不僅要理解和掌握常見實詞的基本意義和用法,而且還要注意詞語在上下文中的特殊含義和用法。注意“安”是詞類活用,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安定。中考鏈接1 身邊。稍微。正。給。【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類題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