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語文教學與情感教育的契合_第1頁
中學語文教學與情感教育的契合_第2頁
中學語文教學與情感教育的契合_第3頁
中學語文教學與情感教育的契合_第4頁
中學語文教學與情感教育的契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學語文教學與情感教育的契合建陽二中 林堅鋒摘要教育的過程是一個以心理活動為基礎的認知過程和情感過程的統一,積極的情感對認知活動有促進作用。那么情感教育與語文教學究竟有什么樣的聯系?它在語文教學中有什么地位,意義和作用?情感教育與中學語文教學之契合之處何在?關鍵詞:情感教育;中學語文教學;契合我國近代教育學家夏丐尊先生說過:“教育沒有感情,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起其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边@句話充分說明了情感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然而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和工具性學科,語文是學好其它學科的前提和基礎,提倡和實施情感教育已成為教育界的共識,在此本文僅從情感教育如何與中學語文教學相

2、契合作一探討和分析。一、何為情感和情感教育(一)何謂情感:心理學研究表明,情感包括愛好、快樂、嫌惡、憤怒、恐懼和悲哀六種基本情緒,有激情、心境、熱情三種方式。情感是指人在認識客觀事物的過程中所引起的人對客觀事物的某種態度的體驗或感受。這是人對客觀事物所產生的心理與態度上的反映。人們在與任何事物的接觸中,總是會產生多種多樣的情感。并非無動于衷,常常會產生滿意或不滿意,愉快或不愉快,熱愛或厭惡,欣賞或遺憾等態度體驗。同時情感是人們對客觀事物是否適合個人需要和社會需求而產生的態度體驗,是人類文明的凝聚、內化與升華,是衡量個體與社會文明的重要尺度。(二)何為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就是促進學生身心感到愉快的

3、教育。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1培養學生的社會性情感社會性情感的培養,換句話說,也就是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的培養。通過情感教育,使學生產生愛國主義情感、民族自豪感和社會責任感;使學生學會關心,學會愛,學會尊重別人,產生親情、友情,學會用自己正確、健康的心理去體驗社會,分辨真善美、假惡丑。2培養學生對情緒情感的調控能力培養學生能夠調控情緒情感,對自己對別人的喜怒哀樂能做出正確的情緒反應。想別人之所想,急別人之所急;視他人的幸福就是自己的幸福。對自己,勝不驕,敗不餒,經得住挫折、打擊、委屈、勝利,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感情,同時又不乏感情,實現人格的健康、和諧發展。二、情感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地位和作

4、用情感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尤其是在語文教學中更是舉足輕重。情感教育作為一個古老而年輕的話題,劉勰曾說:“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隨著學生中不斷出現的新問題,時代已賦予其新的內涵。作為教師“以德化人”、“以才服人”固然重要,但如果離開了“以情感人”,那么“德”和“才”都很難收到理想的效果。現代教學過程中不再單純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同時也是師生雙方情感和思想的交流互動。師生關系直接制約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克服困難的意志,影響學生的認知活動效率。因此,教師要重視感情投資,把自己真摯的愛傳遞給學生,用親切鼓勵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學生產生不

5、怕錯誤敢于求異的良好的學習心理。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睆闹胁浑y看出“好”“樂”是學生在學習中情感的體現,如無情感,“好”“樂”無從談起。因此,語文教學必須重視情感教育,在教學活動中充分開發利用情感因素,擴寬學生的精神空間。在語文教學中,如果師生雙方心靈相通,則教學順利、效果明顯、目標達成;如果師生雙方情感交流出現隔膜,那教學便無好的效果可言,甚至出現相反的結果。情感教育之重要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習興趣就是認識需要的情感表現,是對學習所抱的積極態度,是學習的內動力。在語文教學中,若師生情感相投、彼此親近,學生學習興趣就

6、會油然而生,并達到“親其師而信其道”的境界,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二)調節學生情緒。老師在課堂上的冷漠、埋怨、煩躁等情緒,會遏制學生認知和良好情感體驗的形成。反之,若教師滿腔熱情,不斷表揚與鞭策,那學生就會產生在良好刺激中獲得知識和健康情感的體驗。所以,語文教師要充分注意這一點,并有效地發揮其積極肯定的情感來刺激和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三)促進師生間雙向互動。教師在教學中表現出來的尊重、信任、理解、關心,使學生從內心產生對教師的尊敬、好感和依賴。隨之,自尊、自信、自強的學習熱情油然而生。這種積極的情緒,使學生處于亢奮的學習狀態,求知欲增強,參與的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明顯提高。教師接受了這

7、些良好的反饋之后,就會自覺強化這種情感,教師也會以更大的熱情投入教學之中,并給予學生更多的愛和指導。如此雙向交流、雙向反饋,必然極大地提高學習效果,而這就是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所謂的“皮格馬利翁”效應,無論是心理學家的實驗,還是教育教學的實踐,都有力地說明,教育教學的成功離不開情感教育。三中學語文教師如何把握和加強情感教育和語文教學的契合語文教師作為情感教育的設計師、遷移者,教師應運用情感教育的方法,把傳授知識和學生接受知識這種相互的思想交流和心靈活動融為一體,使教師、學生、作品三者情感產生共鳴,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內驅力,從而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師生間情感交流程度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興趣和參與程度

8、。教師是情感交往的主體,要將全身心的愛傾注在學生身上,贏得學生愛戴,共同創造美,享受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要以自己的情感去撥動學生情感的琴弦,使之產生共鳴,這樣才能融洽,愉快地完成教與學的任務,因此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應注意抓好以下幾方面的環節。(一)深入挖掘教材內涵,調動情感功能心理學研究表明,情感包括愛好、快樂、嫌惡、憤怒、恐懼和悲哀六種基本情緒,有激情、心境、熱情三種方式,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努力促使學生實現良好的情感體驗,使之有利于語文教學。教材中的許多課文是飽含著作者的深厚情感體驗,我們就要深入鉆研教材,挖掘全面的情感因素,把累積的情感和知識內容的傳播有機結合起來。課文中作者對人

9、和物的深厚情感,作者對大自然愛的情感,對生活愛的情感,以及對祖國愛的情感,貫穿于其作品之中。這些都是教材的結合點,都能激發學生的各種積極情感,可以成為我們教學的著力點。濟南的冬天是現代著名作家、人民藝術家老舍在1931年初寫的一篇描繪濟南冬天美麗景色的寫景散文。老舍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著名的語言大師,這篇文章描繪景物,語言準確生動,多使用比喻、擬人手法,融情于景,表達了作者鮮明的印象和感受。其中描寫最形象最生動的是第3段和末段。而作者感情的抒發也非常別致,非同一般,不是采取直抒胸臆的方式,而是采取表達一種感受的方式,將自己對濟南冬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不露痕跡的依附在對景物的描寫之中,因此顯得格外自

10、然真摯,富有感染力。 陶冶了學生的情操,培養了對大自然的熱愛情懷。在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教學中,恰如歌曲所啟示我們的,人生的路途總是從坎坎坷坷中走過來的,“試一試就能行,拼一拼就會贏”是應對一切艱難險阻的積極有為的心態。美國作家莫頓·亨特從自己童年時一次“脫險”的人生體驗,獲得了一生享用不盡的精神財富,教師要抓住文章情感,啟迪和鼓勵學生在逆境中去拼搏奮斗。教學魯迅先生的社戲應多元解讀童年主題,分析作品的思想意義,在感染和熏陶中培養健康人格,童年是我們最值得珍藏和回憶的美好時光,教學中可以運用討論交流法,讓學生追思童年的歡樂,和大家共同分享,達到珍惜童年時光,憧憬未來的情感教

11、學目的。音樂巨人貝多芬一文在學生的情感、態度方面,對于處于青少年時期的學生來說,他們更推崇有天賦、有杰出成就及有獨特身世的偉人,他們對這一類人有一種崇拜,一種模仿,一種心理的渴求。這些文章不但在結構安排上適當,而且文章中的詞語,句子飽含著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祖國誠摯而熾熱的愛。對偉人我們在嘗試教學中,可以努力讓學生去感受作者的情感,努力使學生與作者“心心相印”,從而使他們受到真情實感的熏陶,受到愛國主義的教育。(二)創設教學情境,激發情感功能情境教學是教師在課堂上利用幻燈、實驗、圖畫、故事、游戲、語音等各種教學手段,創設出妙趣橫生的教學情境,達到激發學生的積極情感的目的。如我們可以利用實物及現

12、代化先進教學設備創設實在的教學情境。中學生求知欲強,思維活躍敏捷,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和各式各樣的教學手段。把多媒體教學引入課堂,或者我們可以把課堂搬到教室外面,借助投影、實物、錄像等直觀教具恰當運用,創設情境,誘發情趣。在綠色蟈蟈一文中,農村中學教師可嘗試尋找幾只蟈蟈活體,放在玻璃瓶中,以及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蟬、甲蟲、蟋蟀等小昆蟲。拿到教室中現場展示,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學生觀察和教師講解中了解蟈蟈的生活特征和習性。再和其它昆蟲做比較,在比較中掌握更多的生物知識。城市中學教師可充分運用多媒體或生物標本、圖片等,最大程度在感官上讓學生接觸到昆蟲。在模擬實體的輔助

13、下,加上適當的引導,使學生在上了該課文后感到收獲很大。培養了學生觀察小事物和熱愛自然的習慣和情懷。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以愛心和平和的態度創設“關心、愛護”的教學情境。如運用溫和的目光進行提醒,暗示,鼓勵和支持,運用微笑、親切的語氣去開導、啟發,運用熱情開放的姿態縮短師生間的心理距離。在特殊的場合,如學生有錯誤,違紀的情況下,我們應該用情于意料之外,運用愛的行為糾正學生的錯誤,引起學生情感的震動和覺醒,創設“和藹,寬容”的教學情境,激發語文教學的情感功能。(三) 努力實現情知交融,升華情感功能我們要把握“情感態度和知識能力”的相互融合,努力使教材中的“情感和知識”教育相互結合,達到相互促進,相互

14、強化的目的,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豐富自己的情感,并使情感體驗強化認知活動,使認知更清晰深刻,情感感悟更加刻骨銘心。教學的導入以“快樂、有趣、愉悅”為原則,組織課堂教學,如春我們把小蜜蜂帶進課堂,學生的興趣一下子會調動起來;三峽錄像導入,學生眼前的三峽美景讓有愉悅的美的享受。探索討論時以積極的情感影響學生,引起學生的積極情感反應,創設師生情感交融的氛圍。社戲中母親的“焦急”而“耐心”的情感要學生深入體會,我們可以配于背景音樂,飽含深情的朗讀課文,激起學生積極的情感反應。孤獨之旅中我們在討論為什么時,以體驗作者的感受心態為主,啟發學生領悟作者的內心情感。總結反饋時讓學生充分體驗成功,產生更高漲的

15、學習熱情,形成良好的學習定勢。春酒一文教學結尾,不妨設計一個親身體驗的情景環節,激起學生體驗文章中的表述,從而產生成功的喜悅,并把這種情感體驗帶到下階段的學習中去,產生正面的學習遷移。四.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的方法和技巧語文教學中,教師的情感不僅要與學生實際相統一(學生的年齡特征、認知水平等),還要與教材本身的情感和諧統一。因為情感總是隨著認識的產生而引發的。作為教師,應該認真鉆研教材,領會德育滲透的目標,把教材本身的內容所表達的情感恰當地表現出來,把課文講活,講透??梢哉f,教師離開教材內容本身隨心所欲地發揮,是收不到好的教學效果的。如果能夠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灌注情感教育,恰當適時把自己的情感

16、融入到教學當中,教學效果將會好得多。而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從多方位、多角度創造教學中師生之間的情感。首先,確保學生自始至終精神飽滿,興趣高漲。師生交流親切自然。教師要熟悉學生的個性,家庭狀況以及學習狀態等,以便在結合學生實際時得心應手。教師要勤動腦,努力備好每一個教案,對每一個教學環節、步驟、方法應了如指掌。否則教師照本宣科,學生聽起來,索然無味。另外,輕松活潑的課堂氣氛,性情開朗、儀態自然的教師,學生自然會受感染。這樣,教師教得趣味盎然,學生學得津津有味,一個生氣勃勃、輕松愉快的教學環境就水到渠成了。這樣,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就非常近,學生學習勁頭十足,情感教學就會持續不斷地滋生。情感教育實

17、施的基本方法主要體現在:(一)培養自己真摯深厚的情感。在教學中,要想感染學生,從而產生師生情感共鳴,那么,教師本身的情感必須是發自內心的、真誠的、深厚的。這種情感來自于語文教師對學生無私的愛和強烈的責任感。先感動自己,才能打動學生。先尊重信任、理解學生,學生才會敬佩、體諒老師。這即是古人所說的:“信人者,人恒信之”。一個對學生冷漠、言不由衷的老師,絕不可能勝任崇高的教書育人的工作。(二)準確生動地傳達情感。要做到“誠于中,形于外”的境界,除真情是遠遠不夠的,它還需要把握和恰當表達真情的教育教學藝術技巧。教師的情感,是通過有聲語言和形體語言(動作表情、神態等)來實施教學活動的。教師生動而富有感情

18、色彩的教學語言,能引人入勝,使情境更鮮明,還可用于學生的各種感官。這樣,學生的認知活動和情感活動聯系更緊密,也就能更快地把學生帶入意境,激發學生情感。在教學中,教師根據教育教學的目的和內容,運用準確的有聲語言和恰當的形體語言。實施情感教育基本技巧,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1.要愛學生,更要使學生學會愛人。教師的愛具有巨大的作用,它是教育的橋梁。有了愛,師生之間才能思想相通、情感交融,才有一條心靈通道。愛心也是教師一切教育藝術、技巧、方法產生的基礎與源泉,也是教師對學生實施情感教育的起點。人非草木,孰能無情?要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感和情操,就應該關心學生、熱愛學生,這是情感教育賴以實施的基礎。在教育

19、過程中,教師只有懷著一顆關切的愛心去接觸學生,才可能深入到他們的內心世界,及時發現問題,防微杜漸。如果一個學生經常感到教師對他的愛,他就會對人生充滿著希望和愉快,老師對學生真誠的愛可以在他們的心靈深處留下痕跡,為學生情感的升華打下必備的基礎,從而使他們學會關心和愛護別人。正是因為有了教師的愛,才鑄就了教師在人們心中的崇高形象。教師如果和學生建立了真正的感情,達到信任的程度,就會成為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2.要理解和寬容學生。理解是一種心理換位,是指能站在他人的立場,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教師雖為人師,但不應就此將自己束之高閣,而應走進學生、融入學生,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了解并理解學生的需

20、要。人非圣賢,孰能無過? 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犯了錯誤,作為教師應該冷靜思考,在最大程度上把握原則地用理解和寬容的心態去處理,讓學生深刻反省錯誤并使之改正,而非機械地責備或嚴懲。3.要尊重學生。人們對尊重的需要有自尊和來自他人的尊重兩個方面。自尊包括對獲取信心、能力、本領、成就、獨立和自由等的愿望。來自他人的尊重包括承認、接受、關心和賞識等。因此一個具有足夠自尊心的人總是更有信心、更有能力、更有效率,而最健康的自尊是以別人給予的尊重為基礎的。教師尊重學生,就會使學生感到自己不僅是一個學生,而且也不是被動的容器,而是一個獨立的人,具有獨立的人格,因此也會覺得教師一直對他是欣賞的、尊重其意見,能讓他自由提出意見,發表見解。教師尊重學生實質上就是對學生個性的尊重。尊重學生的個性也是學生樂學的一大秘密。4.要信賴學生。前蘇聯著名的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這樣告戒過青年教師:“在任何時候不要急于給學生打不及格的分數,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