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組合06現代文閱讀+文言文+語言文字運用板塊一現代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 15題。材料一茶起源于中國。雖然神農氏最早發現并利用茶只是傳說,但中國茶文化的形成源于我國唐代卻是不爭 的事實。自唐開元年間起,唐人上自天子,下至黎民百姓,幾乎所有人都不同程度地飲茶。唐人飲茶已開始注 重品飲藝術,這與唐之前的茶主要作為藥用或者是粗放型解渴的飲用形式相比,是一個質變的過程。唐朝 中葉盛行煎茶法,煎茶用的是餅茶,將餅茶加工成細末狀的茶末,再進行煎煮。陸羽的茶經將飲茶分 為賞茶、鑒水、列具、烹煮、品飲等若干環節,每個環節都使人置身于美的境界之中,這就把飲茶的方法 程序化了,并輔以美
2、學思想, 從而形成優美的意境和韻律 ,將飲茶上升到藝術的高度。在宋代,茶不僅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是 開門七件事”之一,而且飲茶的風俗深入到民間生活的各個方面。當時,開封、臨安兩都茶肆、茶坊林立,客來敬茶的禮俗也已廣為流傳。與唐代相比,宋代茶文化有了明顯的變化,飲茶方法在唐代陸羽的基礎上又邁進了一步,由原來的煎茶法發展成為更為高雅的點茶法。點茶法比唐代煎茶法更講究,追求茶的真香、真味,不摻任何雜質,當時的時尚還十分注 重點茶過程中的動作優美協調。較之于唐代煎茶,宋人更喜愛典雅精致的點茶藝術。元代雖然歷史較短,但在飲茶法上卻進一步走向成熟。唐宋時期人們飲茶時加入蔥、姜、鹽等調料與 茶
3、混煮的習慣, 到了元代逐漸被挨棄,采用更為簡單的精飲”方式。元代人已開始普遍使用茶葉或茶末煎煮飲茶,不加或少加調料。這種簡便、純粹的清飲”方式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茶文化發展到明代,發生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變革。隨著茶葉加工方法的簡化,茶的品飲方式也走向簡單化,盛行了幾個世紀的唐宋煎點飲茶法變革成了用沸水沖泡的滴飲法,輸”有 浸、漬”的意思。渝飲法,即以沸水直接沖泡茶葉的方法。這種沸水沖泡散茶的飲用方法逐漸取代了煎點法的主導地位,成為中國人 至今都普遍使用的飲茶方法。(取材于姜天喜論中國茶文化的形成與發展)1 .根據材料一,下列對中國茶文化發展歷史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茶起源于中國,
4、茶文化的形成可追溯到神農氏時期。B.唐之前粗放型解渴的飲茶方式到唐代演變為煎茶法。C.宋代點茶法比唐代更高雅,注重動作的優美協調。D.從元至明的飲茶法越來越簡單化,并流傳至今。1. A【解析】本題考查對文本內容的辨析。首先瀏覽選項,然后到文中找到與選項相關的語句,進行 比較、辨析。A項,茶文化形成于唐代。所以選 A項。2 .根據材料一,下列對從唐至今飲茶風俗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3分)A.沸水沖泡是一貫的飲茶方法B.中國人普遍喜歡飲茶C.飲茶講究典雅精致的藝術D.飲茶追求茶葉的真香、真味2 B【解析】本題考查對文本內容的辨析。首先瀏覽選項,然后到文中找到與選項相關的語句,進行比較、 辨析。 對
5、從唐至今飲茶風俗的理解,A 項沸水沖泡是明代至今的飲茶法;C D 項都是宋代飲茶風俗。所以選 B 項。材料二從詞義上說,茶道指基于茶自身的性質而淬煉出的精神世界。茶道正是以茶為載體在品茗中以茶說事、以茶喻理、以茶論道。從與中國傳統思想的關聯角度上看,中國茶道的具體內容可以表達為如下三個方面,即閑、隱、樂。三者統一到人,媒介是茶。“閑 ”就是有工夫,并且肯在茶上下功夫,茶因閑得以成就,閑因茶得以充實。時間上的閑只是一個方面,重要的是心理上、精神上的閑,關鍵在于一種生活態度,即從容應對,等閑看待苦難滄桑,視榮辱或聲譽為身外物,置之度外,心中只有茶,將我融于茶,將茶化作我。這樣的“閑 ”正是精神成長
6、、自我發掘和自由意志伸張所必備的思想品質,得閑之真諦的人才會在意向內觀照,求取獨立的自我。茶道中的“隱 ”揭示的是茶人、飲者在社會生活中如何立身的大問題。隱后返本,身處鬧市求心安,身處高位知進退,隱與顯是一對相互依托的對立統一,隱后再顯的是本真的我,不忘初心,為人處世不忘己身。“隱 ”要有強大的內心支持才可持久,避喧囂而處落寞,離繁華而安清貧,這非一般人可為。陸羽在茶經里說 “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他不是說喝茶后,人就自動獲得了“精行儉德”,相反,那些本就“精行儉德之人”是最宜飲茶的,陸羽的意思十分明了,那就是人選擇了茶,茶的德行是人的德性之外顯,飲者之品性投射到茶這一實
7、物上?!皹?”是中國文化傳統的重要主張??鬃釉?,“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孟子提出“與民同樂”, 太平經云: “人最善者,莫若常欲樂生,汲汲若渴,乃后可也?!敝袊幕瘋鹘y更加傾心于“德樂合一”, 如助人為樂、樂于助人、樂善好施,都是將行善、助人與快樂聯系在一起。這樣的快樂是一種因所認同的價值得到實現而產生的內心愉悅,是一種精神快樂,體現了 “眾樂樂 ”般的精神快感。中國茶道之樂重申了對人身處其中境遇的關切,因此,中國茶道具有平實的表現形式和生活化的現實關懷。(取材于李萍中國文化傳統與茶道四境說)3根據材料二,下列對茶道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3 分)A “閑 ”不是指時間上的閑,重要的是一
8、種生活態度。B.茶道中的 隱”是指要避開喧囂繁華而隱居山林。C.陸羽認為飲茶可以使人成為精行儉德之人D.茶道體現了中國文化中德樂合一 ”的樂觀精神。3 D【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對茶道內容的理解。立足材料二,A項,時間上的閑也是一方面;B項,隱居山林 ”原文無依據;C 項,應為“精行儉德之人”最宜飲茶。所以選D 項。材料三明代的書畫家徐渭被世人稱為“茶癡 ”, 他明確提出了宜茶境界說,認為物境、藝境、 人境、心境俱美者乃宜茶最高境界。物境指飲茶的環境,主要指不是人為建造的居室、樓宇,而是自然天成、幽靜清雅的場所,如竹海、梅林、泉邊、湖畔等。藝境指使用器具的造型、沖泡或飲用之法的得體、撫琴弄簫的聲樂
9、等共同構成的雅致脫俗的氛圍。人境則指嘉賓來客與主人的融洽關系,專心于飲茶,彼此聲氣相投、趣味相和。心境指在飲茶中忘卻世間萬象,人與茶、茶與人合二為一,一心悟道,由此求得心胸的物我兩忘、豁然開朗。茶道四境界不是人生境界,也非道德境界,它只是對生活情趣的關注,在匆忙、庸常的日常生活中尋找情投意合的同道,在刻意營造出的人為環境中折射當事人的思緒和體悟,這就是生活的閑、人生的隱和現世的樂。中國傳統茶道的四境說所講的茶道不是在用時間來衡量,相反,只在乎空間。中國人喝茶可以從早到晚,時間似乎停滯了,時間的意義消逝了,重要的是喝的什么茶、用的什么茶具、所處怎樣的環境和心境,這些都是空間要素。中國茶道弱化了時
10、間維度,突出了空間維度,飲者共處的空間的屬性得到充分闡發。據說真正諳茶者在頭三杯不事任何言語,靜靜品茶,全身心關注茶主泡茶的一舉一動,用心體會茶湯之味、茶器之美、茶藝之精、茶席之雅等等。品茶過程中茶者的思想溝通不是靠語言傳遞,而是靠共感,情感共鳴,這樣的情感分享與特定的場景及其要素相匹配,它是以彼此共在、身心在場為其表現形式的。(取材于李萍中國文化傳統與茶道四境說)4根據材料三,下列對茶道四境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3 分)A.徐渭認為飲茶的物境包括使用的器具、沖泡的方法、聲樂氛圍等。B.茶道四境不僅體現了生活的情趣,也體現了道德境界的追求。C.傳統茶道的四境只在乎空間要素而弱化了時間維度。D.
11、真正懂茶的人在品茶的全過程中是不能用語言交流的。4 C【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文本信息篩選。對茶道四境的理解,A 項, “物境 ”應為 “藝境 ”; B 項, 原文是 “非道德之境”; D 項,原文是“真正諳茶者在頭三杯不事任何言語”。所以選C 項。5當代人應如何繼承傳統茶道蘊含的文化精神呢?請根據三則材料的內容,提三條建議。( 6 分)5 飲茶不只是解渴,還要通過飲茶得到審美的藝術享受;飲茶不只是外在的形式,更要追求閑適、平和、樂觀的人生態度;飲茶時選擇幽靜的環境、精美的茶具、志同道合的飲者,在飲茶中注重心靈的感悟?!窘馕觥窟@是一道探究的題目,既涉及到文章的內容,又要拓展。首先立足文本談談當代人
12、應如何繼承傳統茶道蘊含的文化精神,提出建議要切實可行,如飲茶不只是解渴,還要通過飲茶得到審美的藝術享受;飲茶不只是外在的形式,更要追求閑適、平和、樂觀的人生態度。板塊二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18分)(一)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 6-10題。曹彬字國華,真定靈壽人。彬始生周歲,父母以.百玩之具羅于席,觀其所.取。彬左手持干戈,右手持俎豆,斯須取一印,他無所視,人皆異之。五年,使吳越,致命訖即還。私覿 之禮,一無所.受。吳越人以.輕舟追遺之,至于數四,彬猶不受。既 而曰: 吾終拒之,是近名也?!彼焓芏?之以歸,悉上送官。初,太祖典.禁旅,彬中立不倚,非公事未嘗造門,群居燕會,亦所罕預,由是器重
13、焉。建隆二年,自 平陽召歸,謂日: 我畸昔常欲親汝,汝何.故疏我?”彬頓首謝日: 臣為周室近親,復忝內職,靖恭守位,猶 恐獲過,安敢妄有交結 ?”七年,伐江南。長圍中,彬每緩師,冀李煜歸服。城垂克,彬忽稱疾不視事,諸將皆來問疾。彬曰:余之疾非藥石所能愈,惟須諸公誠心自誓,以克城之日,不妄殺一人,則自愈矣?!敝T將許諾。明日,稍愈。又明日,城陷。煜與其臣百余人詣軍門請罪,彬慰安之,待以賓禮,請煜入宮治裝,彬以數騎待宮門外。左右密謂彬曰:煜入或不測,奈何?"彬笑曰: 煜素懦無斷,必不能自引決。”煜之君臣,卒賴保全。初,彬之總師也,太祖謂曰:俟克李煜,當以卿為使相。”副帥潘美預 以為賀。彬曰
14、: 不然。夫是行也,仗天威,遵廟謨,乃能成事,吾何.功哉?況使相極品乎。"美日:何謂也?”彬日:太原未平爾?!奔斑€, 獻俘。上謂曰: 本授卿使相,然劉繼元未下,姑少待之?!奔嚷劥苏Z,美竊視彬微笑。上覺,遽詰所以,美不敢隱,遂以實對。上亦大笑,乃賜彬錢二十萬。彬退曰:入生何必使相,好官亦不過多得錢爾?!毕唐蕉?,被疾。上趣駕臨問,手為和藥,仍賜白金萬兩。六月薨,年六十九。上臨哭之慟。(取材于宋史曹彬列傳 注釋:覿(d j:相見。6.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哪.的一項是(3分)A.遂受而籍.之以歸籍:登記造冊B.太祖典.禁旅典:主管,掌管C.副帥潘美預.以為賀預:參與,加入D.仍賜
15、白金萬兩仍:于是,又6. C【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答題時要把實詞放回到原文中進行理解,結合上 下文的語境推測意思和用法的正誤。根據上下文可知,曹彬開始統帥軍隊時,太祖曾允諾,等到他攻克李 煜,就任命曹彬為使相,此時李煜已成階下囚,因此潘美對曹彬提前表示祝賀,所以C項,預”是 提前、預先”的意思。所以選C項。7.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不相網.的一項是(3分)A.以百玩之具羅于席吳越人以輕舟追遣之B.觀其所取一無可受C.汝何故疏我吾何功哉D.彬之總師也上臨哭之慟7 D【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文言文虛詞的用法比較靈活,要確定一個虛詞的用
16、法就必須聯系語境做具體分析,做到“字不離句,句不離篇”。 B 項, “所 ”字后均接了一個動詞,為結構助詞,加動詞變為名詞性結構。A 項, 兩個 “以 ”都是介詞,但意義不同,前一個 “以 ”表示對事物的處置,譯為 “把 ”;后 “以 ”表示工具、憑借,譯為“用 ”。 C 項,前一個“何 ”放在 “故 ”這個名詞前面修飾“故 ”字,是疑問代詞,譯為“什么 ”;后一個“何 ”是代詞,表疑問,譯為“什么 ”。 D 項,前一個“之 ”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無實義;后一個“之 ”用于謂語和補語之間,譯為“得 ”。所以選D 項。8下列對文中語句的解釋,不符合 文意的一項是(3 分)A.使吳越,致
17、命訖即還出使吳越,傳達旨意完畢即刻返回B.吾終拒之,是近名也我如果一直拒絕收禮,就會得到好的名聲C.邀煜入宮治裝請李煜進入宮殿收拾行裝D.上覺,遽詰所以皇帝察覺了,急忙追問其中的緣故8 B【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翻譯時首先要找出關鍵字或句式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除一些帶有比喻性的詞語然后再整體翻譯,并按現代漢語的規范,達到詞達句順。文言文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虛詞,把握語境推斷。解答此題,可將各選項的譯文代入原文,考查其是否合乎上下文語境。不難發現,B 項,原本應是判斷句,而且下文說曹彬“遂受而籍之以歸 ”,此項的解釋顯然不合文意。正確的是:此
18、處的“近名 ”是 “追求名聲”之意。所以選B 項。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 文意的一項是(3 分)A.曹彬拒絕借公務而取私利,不過他做人處事也講究變通,收下禮品后如數上交。B.曹彬為官清正,對宋太祖不巴結逢迎,對同僚也不結黨營私,深得太祖的賞識。C.曹彬突然稱病,意在要求部下破城后不妄殺一人。他尊重降者人格,以禮相待。D.曹彬富有智慧,才能出眾,宋太祖雖然器重他,但是又心存戒備,并有所防范。9 D【解析】本題考查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解答此類題目,要將各選項內容同原文仔細對照,尤其要注意命題者在時間、人物、地點、將然或已然、必然或或然等等方面設置的“陷阱 ”。此題還要注意題干要求的是選
19、出的是“不符合文意的一項”。各項逐一對照之后,發現D 項的理解和分析有誤,選項所說“心存戒備 ”“ 有所防范”,在原文中并無此意,原文是太祖器重他,不斷委他以重任。所以選D 項。10文中第5 段寫道 “美竊視彬微笑”、 “上亦大笑”,請分別簡述兩處“笑 ”的緣由。(6 分)10. 美竊視彬微笑”:曹彬已經料到太祖不會兌現許諾,甚至預見到太祖要說的理由。潘美會心的一笑,表達了對曹彬的欽佩。T亦大笑”:太祖被臣下猜透了心思,大笑中含有自嘲和對曹彬的賞識?!窘馕觥勘绢}考查篩選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題,要先弄懂上下文的意思。聯系上文,第一處笑的是潘美私下看著曹彬微笑,是因為當初攻打南唐時皇帝曾許諾
20、封他為使相,潘美預先恭喜他時,曹彬說過皇帝還不會封他為使相,因為太原劉繼元尚未攻克。果然被曹彬說中,皇帝以此為緣由暫緩封相。知道了這點,答案就容易得出:潘美會心的一笑,表達了對曹彬的欽佩。第二處笑是皇帝聽了他們的解釋之后也大笑,是因為曹彬的確猜中了自己的心思,大笑中含有自嘲和對曹彬的賞識。同時也有自我解嘲之意,為了補償曹彬,之后賞賜曹彬錢財。此題主要是概括大意,稍加理解,只需要說明兩人為什么笑的原因即可,不用逐字翻譯,也可用原文回答。【參考譯文】曹彬字國華,真定靈壽人。剛滿一周歲時,他的父母把各種玩具擺在席子上,看他選取什么。曹彬左手拿盾牌戈戟,右手拿禮器,一會兒又拿起一枚官印,其他什么東西都
21、不看,人們都認為他不尋常。(后周顯德)五年,出使吳越,傳達旨意完畢即刻返回。私人相見贈送的禮物,一件也沒有接受。吳越人駕小船追上送給他,送了好幾次,曹彬仍不接受。然后說:“我若一直拒絕,就是在追求虛名了。”于是接受下來登記帶回,全部上交官府。起初,太祖趙匡胤(當時還不是太祖)掌管禁軍,曹彬保持中立,不偏不倚,沒有公務不登門拜訪。大臣們在一起宴會聚飲,也很少參與,所以太祖很器重他。建隆二年,太祖從平陽把他召回來,對他說: “我過去經常想親近你,你為什么故意疏遠我?”曹彬叩頭道歉說:“我是后周皇室的近親,又是朝廷重臣,恭敬地任職,還唯恐招致過錯,哪里敢隨便結交呢?”(北宋太祖)開寶七年,征伐江南。
22、在長期圍城期間,曹彬常常延緩軍隊的進攻,希望李煜出降。城池即將攻破之時,曹彬忽然稱病不處理軍務,部下諸將都來探望。曹彬說:“我的病不是藥物能治愈的,只要諸位誠心誠意地發誓:在攻下城池那天,不隨便殺害一個人,我的病自然就會好了?!敝T將答應了,共同焚香立誓。第二天,曹彬的病情稍有好轉。第三天,金陵被攻陷。李煜和他的大臣一百余人來到軍營門前請罪,曹彬安慰他們,以賓客的禮儀相待,請李煜回皇宮收拾行裝,曹彬率數人騎馬守候在宮門外。旁邊的人悄悄對他說:“李煜進宮一旦發生意外,怎么辦 ?”曹彬笑著說:“李煜向來懦弱沒有決斷,必定不會自殺。”李煜和他的大臣終于得以保全性命。當初,曹彬率軍出征李煜的時候,太祖對他說:“等打敗李煜,一定封你為使相。”副統帥潘美預先向他道賀,曹彬說:“不可能。這次出征,依仗皇上的天威,遵循朝廷的謀略,才能成功。我有什么功勞,更何況使相是最高的品級啊。”潘美說:“為什么這么說呢?”曹彬答道:“太原還沒有平定呢。”等到回師還朝,獻上俘虜,太祖對曹彬說:“本來應該封你為使相,但是劉繼元還沒有平定,暫時還得等等。”聽到這話,潘美偷偷地看著曹彬微笑,太祖察覺了,急忙追問其中的緣故,潘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視頻監控技術支持與服務合同模板
- 北京房產交易合同書
- 專升本文化課課件
- 普法宣講【模板四】新員工入職培訓
- 山東力明科技職業學院《健身運動的理論與方法》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鹽城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中國文學史(三)》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凱里學院《文化與翻譯(1)》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鹽城市重點小學2024-2025學年五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考試模擬試題含答案
- 朔州陶瓷職業技術學院《Web頁面設計核心Ajax》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南京市建鄴區重點名校2025屆初三第五次模擬化學試題試卷含解析
- GB/T 9119-2010板式平焊鋼制管法蘭
- GB/T 19466.4-2016塑料差示掃描量熱法(DSC)第4部分:比熱容的測定
- 2023年漳州龍海市廣播電視臺(融媒體中心)招聘筆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最新蘇教版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材分析課件
- 地基基礎規范8章
- 從敦煌壁畫看中國古代山水畫的發展演變
- DB12-537-2014企業事業單位內部治安保衛規范
- 建筑工地項目部人員職責劃分表
- 工程量確認單表樣
-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解析
- 數字化語音存儲與回放系統(畢業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