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14在柏林】精品教學設計(兩篇)_第1頁
統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14在柏林】精品教學設計(兩篇)_第2頁
統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14在柏林】精品教學設計(兩篇)_第3頁
統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14在柏林】精品教學設計(兩篇)_第4頁
統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14在柏林】精品教學設計(兩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統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14在柏林】公開課精品教學設計(兩篇)【教學目標】1 .默讀課文,關注情節和人物,了解小說表現戰爭主題的方法。2 .感受小說結局構思的巧妙,體會作者對殘酷戰爭的控訴。【教學重點】能夠發現小說是通過老婦人一家的遭遇表現戰爭災難的, 了解以小見大的表 現手法。【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設計(一)一一【教學思路說明】教學設計一側重于根據略讀課文的閱讀提示展開學習活動,通過“經驗喚醒情節梳理一一細節猜讀一一結尾改換”的思路進行教學。借助學習活動支架, 緊扣重點,聚焦突破。通過猜讀細節背后的空白,梳理老婦人一家五口被戰爭摧 殘的遭遇,感受側面烘托、以小見大的震撼效果。再引導學生通過

2、改換結尾,比 較發現含蓄結尾中以少勝多的妙處。【教學過程】一、交流資料,初感戰爭殘酷1 .學生交流展示課前收集的有關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資料,梳理形成重要信息: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7月-1918年11月)是帝國主義之間為了爭奪世界霸 權和瓜分世界而爆發的一場非正義的戰爭。歷時 4年,30多個國家5億人口卷 入戰爭,彳亡人員3000萬,給人類帶來了空前的浩劫。2 .學生用一個詞語表現戰爭的傷害,并寫到黑板上。預設:血流成河 尸橫遍野 殘垣斷壁 國破家亡【設計意圖:呈現戰爭印象,引發學生原有認知經驗,為后續教學環節中的認知沖突埋下伏筆。】二、圈畫重點,梳理小說情節1 .學生自由讀課文,想想課文寫

3、了什么事。2 .學生依據課文情節線,概括小標題,把故事情節補充完整:火車駛出柏林匚*老婦數數婦人又數車廂平靜車廂寂靜3 .學生交流展示填寫的情節線索。火車駛出柏林老婦數數- j老頭掃視!婦人又數;j老兵解釋姑娘嗤笑 車廂平靜姑娘傻笑車廂寂靜4 .引導修正故事情節圖。【設計意圖:運用情節圖,重在理清故事發展的先后次序,凸顯情節的關鍵 處,便于學生聚焦要點,品讀發現。】三、猜讀細節,感受戰爭的殘酷1 .布置任務:看這一個個小標題,就像一個個凝固的鏡頭畫面。再默讀課文 中給你印象深刻的畫面,哪些細節觸動了你?圈出來寫一寫批語。2 .學生交流后,引導學生將課文中的細節寫在黑板上。幾乎看不見健壯男子,盡

4、是婦女和孩子:男人們大多數都上前線了,預示著 還有更多破碎的家庭。老婦人數“一二三”:不斷重復的數字背后是不再歸來的三位親人的命,是 母親難以承受的喪子之痛,是由此發瘋的悲劇。灰白頭發的后備役老兵上前線:年輕的死了,老的繼續打仗,甚至連年長的 后備役老兵也要投入戰場,表現了戰爭持續時間之長,規模之大,給普通人的生 活帶來的災難。把妻子送進瘋人院:可憐的老婦人已經失去了三個兒子, 又即將失去自己的 丈夫。3 .教師指著此前寫在黑板上的詞語,引發討論:對比之前大家所寫的表現戰 爭災難的詞語,你們所看到的小細節,不見刀光、不見血影,只是如此簡單的三 個數字,平常的灰白頭發,一句話你發現作者表現戰爭的

5、方式了嗎?(以小見大)【設計意圖:抓住細節,想象文字背后潛藏的戰爭畫面和家庭悲劇, 再引導 學生比較表現戰爭的已有經驗,感悟小說的表現手法。】四、改寫結尾,感受結尾的凝練1 .教師播放音樂朗讀課文,學生傾聽這個讓人心碎的故事。2 .學生改換續編故事結尾,用上細節的刻畫將結尾寫具體。預設1:車廂里的人都在默默地望著遠去的柏林城,小姑娘現在也一聲不吭 地聽著鐵軌發出的咔嚓聲。預設2:車廂里一片寂靜,靜得可怕。過了一會兒,老婦人又開始用嘶啞的 聲音數起“一二三”,伴隨著單調的鐵軌震響,再沒有人發出一聲嗤笑。預設3:大家都靜靜地坐著、一聲不吭,眼睛直愣愣地看著這個瘦小又多病 的老婦人,還有讓她依靠的后

6、備役老兵。3 .學生交流展示所寫的結尾,討論與課文結尾表達的差異。4 .小結:課文的結尾以“靜得可怕”戛然而止,留下巨大空白,卻更有感染 力。【設計意圖:改寫才能設身處地感受結尾處含蓄表達的妙處,再通過比較評 議,也讓學生試著能從文學的角度來解讀作品。】【板書設計】14在柏林盡是婦女和孩子pj血流成河尸橫遍野j一二三:以小兒大;殘垣斷壁國破家亡i灰白頭發的后備役老兵 :!教學設計(二)【教學思路說明】教學設計二側重于圍繞小說三要素展開學習活動, 并通過鏈接閱讀深化理解, 發展閱讀能力。通過“人物梳理一一品讀形象一一聚焦環境一一鏈接閱讀”的思路進行教學。先以人物關系圖梳理情節,品人物形象感悟戰爭

7、殘酷;再聚焦環境, 體驗作者以小見大的表達手法;最后鏈接閱讀直接表現戰爭的小說選段,進一步 感悟戰爭帶來的災難及作者表現戰爭的方式。 在加深人文主題感悟的同時,發展 學生的高階思維,提升閱讀力。【教學過程】一、初讀課文,借人物梳理內容1 .導入:這節課我們來學習美國作家奧萊爾創作的一篇小說,這篇小說很短,短到不足400字,卻打動了無數人。2 .學生齊讀課題3 .學生默讀課文,填寫人物關系圖4 .學生借助人物關系圖說小說情節。預設:老兵在上前線前把瘋癲的妻子送往瘋人院, 兩個小姑娘在車廂里笑神 志不清的老婦人,老兵說明原委后車廂寂靜。二、細讀課文,透過人物品主題1 .布置任務:小說中老婦人和老兵

8、的形象一定深深地印入了你的腦海。畫出 描寫老婦人和老兵言行的句子,批注你的體會。2 .反饋交流中引導深化理解。( 1)學生朗讀描寫老婦人的句子。顯然她在獨自沉思,旅客們聽到她在數著“一、二、三”,聲音蓋過了車 輪的咔嚓咔嚓聲。停頓了一會兒,她又重復起來。 “一、二、三”這個神志不清的老婦人又重復數著。( 2)引導學生展開聯想:從重復數著的“一、二、三”里,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3)學生朗讀描寫老兵的重點句子。 “小姐,”他說,“當我告訴你們這位可憐的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時,你們大概不會再笑了。我們剛剛失去了三個兒子,他們是在戰爭中死去的。現在輪到我上前線了。走之前,我總得把他們的母親送

9、進瘋人院啊!”( 4)引導學生展開聯想:被送進瘋人院的神志不清的老婦人和上前線的老兵,又會面臨什么?3 .小結:這就是戰爭,它讓多少人家破人亡,多少生命灰飛煙滅!小說沒有正面寫戰爭,卻通過老婦人一家的遭遇讓我們感受到了戰爭的可怕。【設計意圖:抓住小說的人物形象,引導學生展開聯想,既感悟戰爭的可怕,又發現作者的表達之妙。】三、聚集環境,對照課題品主題1 .布置任務:故事就發生在駛出柏林的一列車廂里,畫出所有關于車廂的語句,仔細讀一讀,看看有什么發現。2 .反饋交流中引導深化理解。( 1)學生讀句子說發現。一列火車緩慢地駛出柏林,車廂里盡是婦女和孩子,幾乎看不到一個健壯的男子。 在一節車廂里,坐著

10、一位頭發灰白的戰時后備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個身體虛弱而多病的老婦人。一個老頭狠狠掃了她們一眼,隨即車廂里平靜了車廂里一片寂靜,靜得可怕。預設1:引導學生發現車廂的不同尋常:車廂里盡是婦女和孩子,成年男子 去哪兒了?預設2:引導學生發現兩次寫到車廂的靜:結尾的“靜”與前面的“靜”有 什么不同?(結尾處的“靜”,是因為老兵的話引起了人們深深的反思,反思戰 爭的罪惡。而前面的“靜”只是基于老人眼光的威懾力,是外在的。 )(2)引導學生想象說話:車廂里一片寂靜,靜得可怕。人們在想:3.對比課題思考:課題是在柏林,小說寫的卻是一節車 廂里發生的事, 你是怎么理解的?【設計意圖:聚焦環境,引導學生閱讀發

11、現,既感悟戰爭的可怕,又發現作 者的表達之妙。】四、聯讀片段,拓展理解1 .創設聯讀情境:戰爭給人民帶來深重的苦難。讓我們來讀一讀曹文軒小說 火印中的片段。2 .鏈接閱讀火印節選。(1)學生默讀了解內容。(2)學生交流閱讀感想。(3)引導學生和課文比較,發現異同點。預設1:相同點:都表現了戰爭的災難。預設2:不同點:火印正面描寫戰爭;在柏林通過側面描寫戰爭。3.小結:不同的小說,從不同的角度,描述戰爭的災難,讓我們對戰爭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豐富了我們對小說的認識【設計意圖:聯讀火印片段,不僅深化對戰爭主題的認識,鍛煉學生的 閱讀力,習得小說表現主題的不同方法,也為課外閱讀整本小說做好了鋪墊。:【板書設計】14在柏林【教學資源】火印(節選)僅僅幾分鐘之后,日本軍隊對野狐塔村的炮擊便開始了。野狐峪的村民們雖然早有準備,但當炮彈真的落下來時,還是感到非常突然, 一片驚慌。他們躲到了地道、防空洞里,但有不少人還沒有來得及躲藏,炮 彈就已經在他們身邊爆炸,直被坍塌的房屋掩埋,或當場受傷和死亡。到處是哭 喊聲、呼救聲。牛欄和羊圈被炸開,牛和羊逃了出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