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九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教案課 題:逢入京使渡漢江比較閱讀課 型:鑒賞評論課 時:1單 位:棗莊市第三十九中學姓 名:張 會上課日期:2014年3月17日言淺意深話鄉愁 筆簡情豐見真淳 逢入京使渡漢江比較閱讀【教學設想】逢入京使以本色的語言,質樸的形式,表達了游子深厚的思鄉之情。寫離鄉之遠,寫思鄉之悲,都極真切深摯。渡漢江沒有平列空間的懸隔、音書的斷絕、時間的久遠這三層意思,而是依次層遞,逐步加以展示,這就強化和加深了貶居蠻荒期間苦悶的感情。這兩首詩形象生動,意境深遠。我們知道形象的塑造,意境的創造,憑借的是凝煉優美的語言,因此,詩詞教學必須通過品味語言,啟發想象,展開畫面,分析形象,揣摩意境來
2、尋求破解之策。其次是引導學生剖析關鍵詞語,突出詩詞的形象,善抓“詩眼”,識微知著,才能走進作者的情感世界。【相關課程標準】“能利用圖書館、網絡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資料。”“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能根據自己合理想象,進行擴寫。”【教學目標】1.朗讀背誦并當堂默寫這兩首詩。2.學會抓住重點詞語品味詩詞的方法。3.體味兩首鄉愁詩的思想情感。【評價任務】1.通過反復誦讀、化詩為文理解文章內容。2.結合時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情感。3.通過比較鑒賞,體會兩首鄉愁詩的濃濃情思。
3、【教學過程】導入新課:鄉愁,在中國的詩歌史上是成千上萬首詩表現的主題。有人說:“鄉愁是裊裊的炊煙,轉輾的石磨,老寨的明月,望夫石淌淌的眼淚。”也有人說:“鄉愁是彎曲的山路,搖晃的小橋,雨打芭蕉傳出蛙鼓蟲鳴的詩韻。”邊塞詩人岑參“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宋之問“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濃濃的鄉愁無不折射出英雄詩人的邊塞豪情和溫情男子的柔美情思。學習逢入京使一、溫情男子的柔美佳作(感受鄉愁)(板書)岑參是唐代邊塞詩派的代表詩人之一。他的邊塞之作,不但描繪了西北邊境的奇異景色,描繪激烈的戰爭場面,表現將士們不畏艱苦的斗爭精神,以及暗含著對統治者窮兵黷武不滿的思想,而且還表現出幕府生活和風
4、俗人情,甚至還有表現思鄉念親的情懷。逢入京使就是其中的一篇代表作。此詩約寫于天寶八載(749),這年岑參第一次從軍西征,他辭別了居住在長安的妻子,躍馬踏上了漫漫的征途,充任安西節度使高仙芝的幕府書記。“入京使”即奉命到京城長安去的使者。活動一:“故園東望”-探尋方位的變化思考:作者第一次離別在長安的家人和妻子,請結合“東望”,品讀第一句詩的茫茫愁緒。要點把握:1.“故園”指自己的家園。2.“東望”點明家園的位置,也說明詩人現在正在走馬西行。3.“路漫漫”:“漫漫”就是遙遠的樣子。不但說明離家之遠,而且也表現出望鄉時的沉重心情。小結:這一句從詩歌的寫作來說,詩人通過方位的變化表現出了詩歌的空間,
5、情蘊其中,營造出了高遠的審美境界。活動二:“雙袖龍鐘”-感受英雄的溫情思考:能否從夸張手法運用的角度,分析“雙袖龍鐘淚不干”呈現出怎樣的溫情婉約。要點把握:1.“龍鐘”即流淚的樣子,此為眼淚沾濕的意思。2.“淚不干”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突出地表現內心的情感的深厚與激烈。小結:從寫作方法來說,詩歌是講究形象的,也注重含蓄蘊藉,因而,詩人岑參寫內心的傷痛,不是直接表達,而是借助于外在的描寫,特別是“龍鐘”這一細節描寫,并運用了“淚不干”這一夸張的修辭手法,形象而生動地表現了思鄉念親之情,而且所描寫的形象,最易引發讀者的想象,引起讀者的思考,從而產生情感共鳴。二、英雄詩人的邊塞豪情(虛實對照)(板
6、書)活動三:“馬上相逢”-破解“來不及”的窘迫思考:強調的是“馬上相逢”,為什么要突出馬上相逢?“無紙筆”,這里要紙筆干什么?要點把握:1.“逢”字點出了“逢入京使”之題。2.“馬上相逢”說明了詩人在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都是戎馬倥傯,來去匆匆。3.“無紙筆”,這里要紙筆干什么?這里設置也一個懸念,相逢互不問候,卻說“無紙筆”,讓人有所不解。其實,從詩歌的表現來說,這是因為詩人的故人回長安,西行去安西的詩人,因長安觸動了積郁于心的情感,馬上想到的就是在長安的家人,因此,要“無紙筆”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看似出人意外,實則在情理之中。活動四:“憑君傳語”-品味“倉促間”的無奈思
7、考:你覺得“憑君傳語報平安”作結,對全詩來說,有什么意味在其中。要點把握:1.“君”指入京使者,即詩人的朋友。這一句緊承上句馬上相逢故人想給家人寫信而無紙筆,而這一句順勢而下,無奈詩人只好托故人帶個口信,向家人報平安。這就暗示了時間的緊迫。2.傳語平安,說明他身在邊疆,不但自己思念親人,而且也深知家人同樣思念自己。這樣的思念就形成了虛實對照:實寫自己,虛寫家人。二者息息相通。3.“憑君傳語報平安”, 看似明白曉暢結尾,實則很有意味的。這樣的結尾,從寫作方法上說,收束得得很干凈利落,表意和目的也是清楚的。從意義上說,這里不但表現出詩人遠離故園和親人,心中總是依依不舍,用“傳語報平安”來表明自己對
8、親人的思念,同時,也暗含著唐代邊塞詩人所具有的“功名只向馬上取”的理想與壯志豪情。可謂,柔美與壯美同在,英雄內心的柔弱處長滿思念。課堂訓練:逢入京使的背誦默寫。1.同桌互查,教師抽查。2.指名學生到黑板上默寫,集體點評。學習渡漢江三、空間時間渲染濃烈鄉愁(依次層遞)(板書)宋之問,一名少連,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陽市)。宋之問特別擅長五律,對后世影響很大,所以,其詩歌深受時人的喜愛。渡漢江的寫作背景是,此時詩人宋之問從被貶之地的嶺南逃回洛陽,途經漢江。活動五:“嶺外”“冬春”-橫在時空距離上的鄉愁思考:詩的前兩句追敘久居嶺外的情況,你能概括出作者的“苦”體現在哪些方面嗎?明確: “嶺外”,即五
9、嶺之外的嶺南,現在的廣東、廣西一帶;“音書絕”,音訊隔絕。詩人被貶蠻荒之地,此一苦;故鄉音空信渺、家人境況未知,此二苦;在仕途失意孤苦無望、心憂家人牽腸掛肚的情況下捱過一個又一個春夏秋冬,此三苦。層層遞進,三苦疊加,將詩人謫居蠻荒時那種與世隔絕的處境,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以及度日如年、難以忍受的精神痛苦,鮮明地呈現了出來。空間距離大,音書斷絕的時間長,這就加深了思念之情。思考:“斷”、“復”二字,在渲染作者的思念之痛上有什么表達效果?明確:“斷”、“復”二字,看似平平道出,實則是詩人在“痛苦嘗盡”之后的辛酸語。仔細體味就會發現,“斷”的何止是家鄉的音訊、“復”的又何止是時間的冬春?詩人
10、所有美好的希望、所有華年的回憶、所有情感的皈依,似乎都斷了。詩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反反復復咀嚼的只是無盡的孤獨與凄涼。四、情深情怯蘊含矛盾心理(兩極發展)(板書)活動六:“近鄉情怯”-豎在矛盾內心處的不安思考:有人在默寫“近鄉情更怯”時,把“怯”寫成了“切”。請結合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分析一下他出錯的原因。解讀:這是沒有從根本上理解作者“近鄉情怯”的矛盾心理。按常理講,經歷了長時間痛苦的煎熬,對于故鄉親人的思念異常的強烈,當在回鄉的路上遇到從故鄉來的人時,內心是非常想問一問故鄉親人的相關情況的,可是,宋之問卻寫出了“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宋之問寫“近鄉”之情為什么用“怯”而不用“切”呢?這
11、一切看似有悖于常理的寫法,其實最能把人內心深處最復雜的感情表達出來。試想,宋之問經歷了長時間的貶謫,故鄉親人的情況因為“音書斷”而無從得知,當他從遙遠的“嶺外”歸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擔心無疑會堆積在心頭,害怕自己的擔心會被無情的現實所證實,而長期以來夢寐以求的與家人團聚的愿望,似乎立即會像烈日下的肥皂泡一樣瞬間爆裂。正因為如此,越是“近鄉”,心里越害怕自己擔心的事情會變成無情的現實。所以,一方面是急于想知道故鄉親人的情況,想問“來人”;另一方面又害怕從“來人”那里證實自己對故鄉親人的擔心,“不敢問來人”。小結:可以說,“情更切”變成了“情更怯”,“急欲問”變成了“不敢問”。,我們可以強烈感
12、受到詩人此際強自壓抑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 “怯”字之中實際上又蘊含著“切”,這是“以反常之筆抒寫深情”的經典之筆。課堂訓練:渡漢江的背誦默寫。1.同桌互查,教師抽查。2.指名學生到黑板上默寫,集體點評。比較閱讀兩詩五、比探逢渡詩,升華鄉愁情(鑒賞評論)(板書)活動七:鑒賞兩詩言淺意深、筆簡情豐的藝術魅力指導語:請結合逢入京使渡漢江的思想內容,回答下面三個問題,把你的思考寫在課堂筆記上。班內交流。問題1:兩首詩同為思鄉之作。但表達的感情略有不同,請結合詩句做具體分析。明確:逢入京使表達了詩人對長安親人無限眷念的深情,從“故園東望“淚不干”等可以看出。也表現了詩人開闊豪邁的胸襟,從“無
13、紙筆”“報平安”可以看出。而渡漢江則表現了詩人思親心切,想問而又不敢問的矛盾心理,反映了詩人焦慮痛苦的心情。從“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可以看出。問題2:形象性是詩歌的重要特點。兩首詩各為我們塑造了怎樣的詩人形象?明確:逢入京使為我們塑造了一個長期征戰、思鄉心切又有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的詩人形象;渡漢江為我們塑造了一位遠離家鄉,思親不得,如今踏上歸途的游子形象。問題3:試結合具體語句簡析兩首詩語言特色方面的相同點。明確:兩首詩表達思鄉之情真摯深厚,但在語言上卻極為樸實,自然,簡約通俗。如“雙袖”“紙筆”“平安”“近鄉”“不敢”都淺顯易懂,樸實無華。在平易之中又顯出豐富的韻味,自能深入人心,歷久不
14、忘。全文小結:岑參的逢入京使不假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摯。這里,沒有了朝廷命官的架子,沒有了建功立業的豪情,沒有了為盛世唱贊歌的意識,而只有對家鄉、對親人的思念和牽掛。有時候,對于一個孤旅天涯的人來說,有什么能比故鄉家園更真實、更令人懷想的呢?詩人對故園的這份真切的思念,這番率真的表達,不正是我們感慨系之的原因嗎?宋之問的渡漢江描寫了詩人被貶久離家鄉而逃歸途中時的矛盾心理。在藝術手法上,詩歌的語言淺近,但蘊含的意義很深刻,特別是通過心理的描寫,在運用反常手法中揭示出詩人內心的矛盾。【板書設計】逢入京使渡漢江一、溫情男子的柔美佳作(感受鄉愁)二、英雄詩人的邊塞豪情(虛實對照)三、空間時間渲染濃烈鄉愁(依次層遞)四、情深情怯蘊含矛盾心理(兩極發展)五、比探逢渡詩,升華鄉愁情(鑒賞評論)【教后反思】兩詩語極淺,意頗深邃;描摹心理,熨貼入微;不事造作,自然至美。在教學工程中,注重了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與民族危機的加劇第5課 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中國狂潮教案設計
- 2024中建港航局春季招聘200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膽囊切除術的護理常規
- 2024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所屬單位崗位合集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7. 找規律教學設計
- 六年級下信息技術教學設計-我的興趣愛好-吉教版
- 《圓的面積(二)》(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
- 大氣環境生態信息法規重點基礎知識點
- 2025年河南省周口市項城市兩校聯考中考一模道德與法治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RGF國際招聘】2024年薪酬觀察報告-新加坡篇
- 大咯血的護理與急救
- 心肌炎病歷模板
- 玩具出口貿易分析-洞察分析
- 2024年度攜程集團鄉村旅游振興白皮書:農莊和TA的朋友們【攜程】
- 2025年內蒙古聯合交易控股集團(內蒙古產權交易中心)及所屬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退股資金分期退還合同樣本
- 2024年1月廣東省自學考試06270技術經濟學試卷答案
- 截樁頭合同模板
- 套扣式高支模專家論證施工方案
- 物業客服儀容儀表
- 《干部履歷表》(1999版電子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