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臨床路徑21-婦科參考模板_第1頁
中醫臨床路徑21-婦科參考模板_第2頁
中醫臨床路徑21-婦科參考模板_第3頁
中醫臨床路徑21-婦科參考模板_第4頁
中醫臨床路徑21-婦科參考模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婦科中醫臨床路徑目錄絕經前后諸證(更年期綜合征)中醫臨床路徑513 盆腔炎中醫臨床路徑517 胎動不安(早期先兆流產)中醫臨床路徑520 痛經(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腺肌?。┲嗅t臨床路徑527531 / 22 512 婦科中醫臨床路徑絕經前后諸證(更年期綜合征)中醫臨床路徑路徑說明:本路徑適合于西醫診斷為更年期綜合征的患者。一、絕經前后諸證(更年期綜合征)中醫臨床路徑標準門診流程(一)適用對象中醫診斷:第一診斷為絕經前后諸證(TCD 編碼:BFY220)。 西醫診斷:第一診斷為更年期綜合征(ICD-10 編碼:N95.101)。(二)診斷依據1疾病診斷(1)中醫診斷標準:參照 2007 年國家食

2、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中藥、天然藥物治療 女性更年期綜合征臨床試驗技術指導原則”和中醫婦科學(羅頌平主編,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8 年)。(2)西醫診斷標準:參照臨床診療指南-婦產科分冊(中華醫學會主編,人民 衛生出版社,2009 年)。2證候診斷 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重點??茀f作組絕經前后諸證(更年期綜合征)診療方案”。 絕經前后諸證(更年期綜合征)臨床常見證候: 腎虛肝郁證心腎不交證 陰虛火旺證 腎陰虛證 腎陽虛證 腎陰陽俱虛證(三)治療方案的選擇 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重點??茀f作組絕經前后諸證(更年期綜合征)診療方案”。1診斷明確,第一診斷為絕經前后諸證(更年期綜合征)。2

3、患者適合并接受中醫治療。(四)標準治療時間為56 天/療程。(五)進入路徑標準1第一診斷必須符合絕經前后諸證(TCD 編碼: BFY220)和更年期綜合征(ICD-10編碼:N95.101)。2年齡大于 40 周歲。3患者同時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療期間不需特殊處理也不影響第一診斷的臨床 路徑流程實施時,可以進入本路徑。43 個月內使用性激素治療的患者,不進入本路徑。5抑郁癥、焦慮癥等精神病患者,不進入本路徑。(六)中醫證候學觀察 四診合參,收集該病種不同證候的主癥、次癥、舌、脈特點。注意證候的動態變化。(七)門診檢查項目1必需的檢查項目(1)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2)(2)婦科檢查(

4、3)婦科超聲2可選擇的檢查項目:根據病情需要而定,如血脂、血糖、肝功能、腎功能、尿 常規、甲狀腺功能、心電圖、乳腺 B 超、TCT、骨密度等。(八)治療方法1辨證選擇口服中藥湯劑、中成藥(1)腎虛肝郁證:補腎疏肝。(2)心腎不交證:滋腎寧心。(3)陰虛火旺證:滋陰降火。(4)腎陰虛證:滋腎養陰。(5)腎陽虛證:溫腎扶陽。(6)腎陰陽俱虛證:陰陽雙補。2中醫情志治療:出現情志異常者在辨證使用中藥同時配合中醫情志治療。3針灸治療(1)耳穴貼壓(2)體針(3)灸法4其他療法(九)完成路徑標準1烘熱汗出、情志異常等臨床癥狀改善。2絕經前后諸證中醫證候評分達到改善及以上。3國內改良 Kupperman

5、量表評定達到改善及以上。(十)有無變異及原因分析1治療期間病情加重,需要特殊處理,可導致治療時間延長、費用增加。2出現嚴重并發癥,退出本路徑。3治療期間出現其他疾病需要治療,退出本路徑。4因患者及其家屬意愿而影響本路徑的執行,退出本路徑。二、絕經前后諸證(更年期綜合征)中醫臨床路徑門診表單適用對象:第一診斷為絕經前后諸證(更年期綜合征)(TCD 編碼: BFY220,ICD-10 編碼: N95.101) 患者姓名: 性別:年齡: 門診號: 進入路徑時間: 年 月 日結束路徑時間: 年 月 日標準治療時間56 天實際治療時間: 天時間年 月 日第1天 年 月 日第 2-14 天 年 月 日第

6、15-30 天 年 月 日第 31-45 天 年 月 日第 45-55 天 年 月 日第 56天 主要診療工作詢問病 史與 體格檢查中醫四 診信 息采集進行患 者病 情程度評估進行必 要的 輔助檢查FSH、E2婦科檢查婦科超聲完成初 步診 斷中醫辨證確定治 療方 法辨證口服中 藥湯劑或中成 藥中醫情志治 療針灸治療完成首 診門 診病歷與患者 或家 屬溝通,交代病 情及注意事項。中醫四診信息采集注意證候變 化根據病情變 化調整治療方 案完成復診記 錄中醫四診信息采集注意證候變 化根據病情變 化調整治療方 案完成復診記 錄中醫四診信息采集注意證候變 化根據病情變 化調整治療方 案完成復診記 錄中醫

7、 四診 信息采集注意 證候 變 化根據 病情 變 化調整 治療 方 案完成 復診 記 錄療效評估制定隨訪計 劃病情變異記錄無有,原因:1.2.無有,原因:1.2.無有,原因:1.2.無有,原因:1.2.無有,原因:1.2.無有,原因:1.2.醫師簽名盆腔炎中醫臨床路徑一、盆腔炎中醫臨床路徑標準門診流程(一)適用對象第一診斷為盆腔炎(ICD-10 編碼:N73.901)。(二)診斷依據1疾病診斷(1)中醫診斷標準:參照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規劃教材中醫婦科學第 7 版(張 玉珍主編,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2 年)。(2)西醫診斷標準:參照臨床診斷指南(中華醫學會編著,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 年

8、1 月第一版)、婦產科學第 7 版(樂杰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 年)。2證候診斷 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重點專科協作組盆腔炎診療方案”。 盆腔炎臨床常見證候:濕熱瘀結證 氣滯血瘀證 寒濕瘀滯證 腎虛血瘀證 氣虛血瘀證(三)治療方案的選擇 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重點專科協作組盆腔炎診療方案”。1診斷明確,第一診斷為盆腔炎。2患者適合并接受中醫治療。(四)標準治療時間為56 天。(五)進入路徑標準1第一診斷必須符合盆腔炎(ICD-10 編碼:N73.901)的患者。2慢性盆腔炎,即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癥(慢性盆腔痛、盆腔炎反復發作)的患者。3患者同時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療期間不需要

9、特殊處理也不影響第一診斷的臨 床路徑流程實施時,可以進入本路徑。(六)中醫證候學觀察 四診合參,收集該病種不同證候的主癥、次癥、舌、脈特點。注意證候的動態變化。(七)門診檢查項目1. 必需的檢查項目(1)婦科檢查(2)血常規(3)尿常規(4)盆腔超聲(5)陰道分泌物常規檢查。2可選擇的檢查項目:根據病情需要而定,如血沉、宮頸管分泌物檢測支原體、 衣原體、淋病奈瑟菌,宮頸管分泌物培養及藥敏、C-反應蛋白、CA125、免疫學檢查等。(八)治療方法1. 辨證選擇口服中藥湯劑、中成藥(1)濕熱瘀結證:清熱除濕,化瘀止痛。(2)氣滯血瘀證:疏肝行氣,化瘀止痛。(3)寒濕瘀滯證:祛寒除濕,化瘀止痛。(4)

10、腎虛血瘀證:補腎活血,化瘀止痛。(5)氣虛血瘀證:益氣健脾,化瘀止痛。2外治法(1)直腸給藥:中藥保留灌腸根據各證型選用不同的方藥進行直腸給藥,或用中 藥直腸栓劑肛門納藥。(2)中藥外敷:根據病情、證型選擇中藥封包、中藥藥渣、中藥研末調敷下腹部 或相關穴位。(3)中藥離子導入:根據病情需要選擇,根據各證型選用不同的方藥進行中藥離 子導入。(4)中藥熏蒸治療:選用電腦中藥熏蒸多功能治療機或中藥熏蒸床治療。3灸法:根據病情和證型需要選擇艾灸、溫盒灸、雷火灸等,亦可選用艾灸治療儀。4物理療法:根據病情選擇盆腔炎治療儀、微波治療儀、光子治療儀等治療。(九)完成路徑標準1病情好轉,下腹或腰骶部疼痛消失或

11、減輕。2. 盆腔體征消失或減輕。(十)有無變異及原因分析1治療期間合并其他疾病需要治療時,退出本路徑。2治療期間病情加重,需用抗生素治療時,退出本路徑。3治療過程中發生了病情變化,出現其他嚴重合并癥時,退出本路徑。4. 因患者及其家屬意愿而影響本路徑執行時,退出本路徑。二、盆腔炎中醫臨床路徑門診表單適用對象:第一診斷為盆腔炎(ICD-10編碼:N73.901)患者姓名: 性別: 年齡: 門診號: 進入路徑時間: 年 月 日結束路徑時間: 年 月 日標準治療時間56天實際治療時間: 天時間 年 月 日( 第1天) 年 月 日(第214天) 年 月 日(第1528天)主要診療工作詢問病史,完成體格

12、檢查、婦科檢查采集中醫四診信息進行中醫證候判斷進行必要的輔助檢查初步擬定中醫綜合治療 方案辨證口服中藥湯劑或中成藥外治法:中藥直腸給藥中藥外敷中藥離子導入中藥熏蒸治療灸法物理治療完成首診門診病歷與患者及家屬溝通,交 代病情及注意事項采集中醫四診信息進行中醫證候判斷根據病情,調整治療方案完成復診門診記錄采集中醫四診信息進行中醫證候判斷根據病情,調整治療方案完成復診門診記錄療效評估病情變異 記錄無有,原因:1.2.無 有,原因:1.2.無有,原因:1.2.醫師簽名時間 年 月 日(第2942天) 年 月 日(第4355天) 年 月 日(第56天)主要 診療 工作采集中醫四診信息復查必要的檢查項目根

13、據病情調整治療方案完成復診門診記錄采集中醫四診信息根據病情調整治療方案完成復診門診記錄采集中醫四診信息根據治療情況進行必要的輔助檢查。完成復診門診記錄。療效評估制定隨訪計劃病情變異記錄無有,原因:1.2.無 有,原因:1.2.無有,原因:1.2.醫師 簽名盆腔炎中醫臨床路徑一、盆腔炎中醫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一)適用對象第一診斷為盆腔炎(ICD-10 編碼為:N73.901)(二)診斷依據1疾病診斷(1)中醫診斷標準:參照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規劃教材中醫婦科學第 7 版(張 玉珍主編,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2 年)。(2)西醫診斷標準:參照臨床診斷指南(中華醫學會編著,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

14、 年 1 月第一版)、婦產科學第 7 版(樂杰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 年)。2證候診斷 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重點??茀f作組盆腔炎診療方案”。 盆腔炎臨床常見證候:濕熱瘀結證 氣滯血瘀證 寒濕瘀滯證 腎虛血瘀證 氣虛血瘀證(三)治療方案的選擇 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重點??茀f作組盆腔炎診療方案”。1診斷明確,第一診斷為盆腔炎。2患者適合并接受中醫治療。(四)標準住院日為28 天。(五)進入路徑標準1第一診斷必須符合盆腔炎(ICD-10 編碼為:N73.901)的患者。2慢性盆腔炎,即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癥(慢性盆腔痛、盆腔炎反復發作)的患者。3患者同時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療期間

15、不需要特殊處理也不影響第一診斷的臨 床路徑流程實施時,可以進入本路徑。(六)中醫證候學觀察 四診合參,收集該病種不同證候的主癥、次癥、舌、脈特點。注意證候的動態變化。(七)入院檢查項目1必需的檢查項目(1)婦科檢查(2)血常規、尿常規、便常規+潛血(3)肝功能、腎功能、血沉(4)心電圖(5)盆腔超聲(6)陰道分泌物常規檢查(7)宮頸管分泌物檢測支原體、衣原體、淋病奈瑟菌2可選擇的檢查項目:根據病情需要而定,如宮頸管分泌物培養及藥敏、C-反應 蛋白、CA125、免疫學檢查等。(八)治療方法1辨證選擇口服中藥湯劑、中成藥(1)濕熱瘀結證:清熱除濕,化瘀止痛。(2)氣滯血瘀證:疏肝行氣,化瘀止痛。(

16、3)寒濕瘀滯證:祛寒除濕,化瘀止痛。(4)腎虛血瘀證:補腎活血,化瘀止痛。(5)氣虛血瘀證:益氣健脾,化瘀止痛。2外治法(1)直腸給藥:中藥保留灌腸根據各證型選用不同的方藥進行直腸給藥,或用中 藥直腸栓劑肛門給藥。(2)中藥外敷:根據病情、證型選擇中藥封包、中藥藥渣、中藥研末調敷下腹部 或相關穴位。(3)中藥離子導入:根據病情需要選擇,根據各證型選用不同的方藥進行中藥離 子導入。(4)中藥熏蒸治療:選用電腦中藥熏蒸多功能治療機或中藥熏蒸床治療。3灸法:根據病情和證型需要選擇艾灸、溫盒灸、雷火灸等,亦可選用艾灸治療儀。4物理療法:根據病情選擇盆腔炎治療儀、微波治療儀、光子治療儀等治療。(九)出院

17、標準1病情好轉,下腹或腰骶部疼痛消失或減輕。2盆腔體征消失或減輕。(十)有無變異及原因分析1病情加重,需要延長住院時間時,增加住院費用。2合并有其他系統疾病者,住院期間病情加重,需要特殊處理;或因輔助檢查結 果異常需要復查和明確異常原因,或病情變化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等導致住院時間延 長、費用增加。3治療過程中發生了病情變化,出現其他嚴重合并癥時,退出本路徑。4因患者及其家屬意愿而影響本路徑執行時,退出本路徑。二、盆腔炎中醫臨床路徑住院表單適用對象:第一診斷為盆腔炎(ICD-10編碼:N73.901)患者姓名: 性別: 年齡: 門診號: 住院號: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出院日期: 年 月 日標準

18、住院日28天實際住院日: 天時間 年 月 日(第1天) 年 月 日(第27天)主要診療工作詢問病史,完成體格檢查采集中醫四診信息進行中醫證候判斷完成首次病程記錄及住院記錄初步擬定中醫綜合治療方案觀察下腹痛、腰骶痛和帶下情況與患者及家屬溝通,交代病情及注意事項采集中醫四診信息進行中醫證候判斷上級醫師查房,根據病情調整治療 方案據檢查結果,并予相應處理觀察下腹痛、腰骶痛和帶下情況重 點 醫 囑長期醫囑婦科護理常規分級護理普食中醫辨證口服中藥湯劑或中成藥外治法中藥直腸給藥中藥外敷中藥離子導入中藥熏蒸治療灸法物理療法臨時醫囑完善入院檢查:婦科檢查血常規,尿常規、便常規+潛血血沉,肝功能、腎功能心電圖,

19、盆腔超聲檢查陰道分泌物檢查宮頸管分泌物檢測支原體、衣原體、淋病奈瑟 菌其他檢查對癥處理長期醫囑婦科護理常規分級護理普食中醫辨證口服中藥湯劑或中成藥外治法中藥直腸給藥中藥外敷中藥離子導入中藥熏蒸治療灸法物理療法臨時醫囑對癥處理主要 護理 工作護理常規完成護理記錄按照醫囑執行診療護理措施進行入院健康教育中醫辨證施護按醫囑進行治療情志疏導、健康教育與生活護理飲食起居調攝指導中醫辨證施護病情 變異 記錄無有,原因:1.2.無有,原因:1.2.責任護士 簽名醫師簽名時間 年 月 日(第814天) 年 月 日(第14-21天)主要診療工作上級醫師查房,根據患者調整治療方案,確定出院時間完成上級醫師查房及病

20、程記錄采集中醫四診信息進行中醫證候判斷觀察下腹痛、腰骶痛和帶下情況上級醫師查房,根據患者調整治療方案,確定出院時間完成上級醫師查房及病程記錄采集中醫四診信息進行中醫證候判斷觀察下腹痛、腰骶痛和帶下情況進行必要的輔助檢查重 點 醫 囑長期醫囑婦科護理常規分級護理普食口服中藥湯劑口服中成藥外治法中藥直腸給藥中藥外敷中藥離子導入中藥熏蒸治療灸法物理療法臨時醫囑對癥處理長期醫囑婦科護理常規分級護理普食口服中藥湯劑口服中成藥外治法中藥直腸給藥中藥外敷中藥離子導入中藥熏蒸治療灸法物理療法臨時醫囑對癥處理主要 護理 工作按醫囑進行治療情志疏導、健康教育與生活護理飲食起居調攝指導觀察下腹痛情況中醫辨證施護按醫

21、囑進行治療情志疏導、健康教育與生活護理飲食起居調攝指導觀察下腹痛情況中醫辨證施護病情 變異 記錄無有,原因:1.2.無有,原因:1.2.責任護士 簽名醫師簽名時間 年 月 日(第2227天) 年 月 日(第28天,出院日)主要診療工作上級醫師查房,根據患者調整治療方案,確定出院時間完成上級醫師查房及病程紀錄采集中醫四診信息進行中醫證候判斷觀察下腹痛、腰骶痛和帶下情況完成必要的出院前輔助檢查向患者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項完成出院小結療效評估通知出院預約復診日期重 點 醫 囑長期醫囑婦科護理常規分級護理普食口服中藥湯劑或中成藥外治法中藥直腸給藥中藥外敷中藥離子導入中藥熏蒸治療灸法物理療法臨時醫囑對癥處理

22、出院醫囑出院帶藥交代相關注意事項門診繼續治療或隨訪主要 護理 工作按醫囑進行治療情志疏導、健康教育與生活護理飲食起居調攝指導觀察下腹痛情況中醫辨證施護出院健康指導協助患者辦理出院手續幫助患者收拾物品,并送離病房病情 變異 記錄無有,原因:1.2.無有,原因:1.2.責任護士 簽名醫師簽名胎動不安(早期先兆流產)中醫臨床路徑路徑說明:本路徑適合于西醫診斷為早期先兆流產的患者。一、胎動不安(早期先兆流產)中醫臨床路徑標準門診流程(一)適用對象中醫診斷:第一診斷為胎動不安(TCD 編碼:BFR040)。 西醫診斷:第一診斷為先兆流產(ICD-10 編碼:O20.001)。(二)診斷依據1疾病診斷(1

23、)中醫診斷標準:參照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規劃教材中醫婦科學(羅頌平主 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年)。(2)西醫診斷標準:參照全國高等院校教材婦產科學(豐有吉、沈鏗主編,人 民衛生出版社,2006 年)。2疾病分期 早期先兆流產:妊娠 12 周。 晚期先兆流產:妊娠 12 周至 28 周。3證候診斷 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重點專科協作組胎動不安(早期先兆流產)診療方案”。 胎動不安(早期先兆流產)臨床常見證候: 腎虛證脾腎兩虛證 腎虛血熱證 氣血虛弱證 腎虛血瘀證(三)治療方案的選擇 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重點專科協作組胎動不安診療方案”。1診斷明確,第一診斷為胎動不安(早期先兆

24、流產)。2患者適合并接受中醫治療。(四)標準治療時間為28 天。(五)進入路徑標準1第一診斷必須符合胎動不安(早期先兆流產)(TCD 編碼:BFR040,先兆流產 ICD-10 編碼:O20.001)。2 疾病分期屬于早期先兆流產。3當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在治療期間無需特殊處理也不影響第一診斷時,可以 進入路徑。4由生殖系統畸形引起的先兆流產患者,不進入本路徑。(六)中醫證候學觀察 四診合參,收集該病種不同證候的主癥、次癥、舌、脈特點。注意證候的動態變化。(七)門診檢查項目1必需的檢查項目(1)血常規+血型、尿常規、便常規(2)肝功能、腎功能(3)乙肝、HIV、RPR、TPPA(4)血 HCG

25、,E2、P 測定(5)TORCH(6)甲狀腺功能(7)B 超檢查胚胎情況2可選擇的檢查項目:根據病情需要而定,如婦科檢查、白帶常規、BV 檢查、衣 原體支原體淋球菌培養、TCT、宮頸分泌物培養+藥敏、封閉抗體檢查、空腹血糖、血型 抗體、腹部 B 超、心電圖等。(八)治療方法 辨證選擇口服中藥湯劑、中成藥(1)腎虛證:補腎益氣安胎。(2)脾腎兩虛證:固腎健脾安胎。(3)腎虛血熱證:滋腎涼血安胎。(4)氣血虛弱證:益氣養血安胎。(5)腎虛血瘀證:益腎祛瘀安胎。(九)完成路徑標準1一般情況良好,陰道出血、小腹疼痛及腰酸脹痛等癥狀消失或減輕。2子宮大小、胚胎發育與孕周基本相符。(十)有無變異及原因分析

26、1治療過程中,如發現異常,確定保胎失敗或異位妊娠,應及時終止妊娠,退出 本路徑。2治療過程中發生妊娠合并癥需相關科室治療,退出本路徑。3因患者本人或其家屬意愿而影響本路徑執行時,退出本路徑。二、胎動不安(早期先兆流產)中醫臨床路徑門診表單適用對象:第一診斷為胎動不安(早期先兆流產)(TCD 編碼:BFR040,ICD-10 編碼:O20.001) 患者姓名: 性別:年齡: 歲門診號: 時間 年 月 日( 第1天) 年 月 日(第27天) 年 月 日(第814天)主要診療工作詢問病史,完成體格檢查、婦科檢查采集中醫四診信息進行中醫證候判斷進行必要的輔助檢查初步擬定中醫綜合治療方案中醫辨證口服中藥

27、湯劑或中成藥完成首診門診病歷與患者及家屬溝通,交代病情及注意事項采集中醫四診信息進行中醫證候判斷復查必要的檢查項目,根據病情調整治療方案完成復診門診記錄采集中醫四診信息進行中醫證候判斷復查必要的檢查項目,根據病情調整治療方案完成復診門診記錄病情 變異 記錄無有,原因:1.2.無 有,原因:1.2.無有,原因:1.2.醫師簽名進入路徑日期: 年 月 日結束路徑時間: 年 月 日 標準治療時間28 天實際治療時間: 天時間 年 月 日(第1521天) 年 月 日(第2227天) 年 月 日(第28天)主要 診療 工作采集中醫四診信息復查必要的檢查項目,根據病情調整治療方案完成復診門診記錄采集中醫四

28、診信息復查必要的檢查項目,根據病情調整治療方案完成復診門診記錄療效評估制定隨訪計劃病情變異記錄無有,原因:1.2.無 有,原因:1.2.無有,原因:1.2.醫師 簽名痛經(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腺肌?。┲嗅t臨床路徑路徑說明:本路徑適合于西醫診斷為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腺肌病的患者。一、痛經(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腺肌?。┲嗅t臨床路徑標準門診流程(一)適用對象中醫診斷:第一診斷為痛經(TCD 編碼為:BFY070)。 西醫診斷:第一診斷為子宮內膜異位癥(ICD-10 編碼為:N80.901)或/和子宮腺肌?。↖CD-10 編碼為:N80.003)。(二)診斷依據1疾病診斷(1)中醫診斷標準:參照全國高

29、等中醫藥院校研究生規劃教材中醫婦科臨床研 究(肖承悰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 年)。(2)西醫診斷標準:參照臨床診療指南-婦產科學分冊(中華醫學會編著,人 民衛生出版社,2009 年)。2. 證候診斷 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重點專科協作組痛經(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腺肌病)診療方案”。 痛經(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腺肌病)臨床常見證候: 寒凝血瘀證氣滯血瘀證 腎虛血瘀證 濕熱瘀阻證(三)治療方案的選擇 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重點??茀f作組痛經(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腺肌?。┰\療方案”。1診斷明確,第一診斷為痛經(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腺肌?。?。2患者適合并接受中醫治療。(四)標準治療

30、時間為:3 個月經周期。(五)進入路徑標準1第一診斷必須符合痛經(TCD 編碼為: BFY070)和子宮內膜異位癥 ICD-10 編碼 為:N80.901)或/和子宮腺肌?。↖CD-10 編碼為:N80.003)的患者。2患者同時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療期間不需特殊處理也不影響第一診斷的臨床 路徑流程實施時,可以進入路徑。3符合西醫診斷但無痛經者,不進入本路徑。4患者有以下情況者,不進入本路徑:(1)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直徑>5cm 或短期內明顯增大者。(2)疼痛節律改變,痛經進展或呈持續性。(4)影像檢查有實性或乳頭狀結構,彩色多普勒超聲示病灶血流豐富,阻力指數(RI)低。(5)血清 CA125 明顯升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