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九、神經系統1.簡述坐骨神經的起始、行程、分支和體表投影。 答:坐骨神經是全身最粗大的神經,起于骶叢,經梨狀肌下孔出骨盆,在臀大肌深面,過大轉子與坐骨結節之間至大腿后面,多在腘窩上角附近分為脛神經和腓總神經二終支。在大腿后面從坐骨神經干發出肌支支配大腿后群肌,脛神經支配小腿后群肌和足底肌,腓總神經支配小腿前、外側群肌和足背肌。 坐骨神經的體表投影:為坐骨結節與大轉子之間的中點稍內側,到股骨內、外側髁之間的中點連線的上2/3。2.簡述迷走神經的行程。 答:迷走神經經頸靜脈孔出顱后,在頸部于頸內靜脈與頸內動脈、頸總動脈之間的后方下行,經胸廓上口入胸腔,通過肺根的后方沿食管下降。兩側分支組成食管叢。
2、至食管下端,左側續為迷走神經前干,右側續為迷走后干。兩干伴食管向下經膈的食管裂孔入腹腔。3.試述迷走神經的主要分布范圍。 答:迷走神經以副交感纖維為主,主要管理頸、胸、腹部大部分內臟器官的運動和腺體的分泌;軀體運動纖維支配咽喉肌;內臟感覺纖維主要分布至頸、胸、腹部大部分內臟器官,管理內臟感覺;軀體感覺纖維分布于耳郭背側和外耳道皮膚。4.試述內囊的位置、組成、分部及各部所通過的纖維束。 答:內囊為位于背側丘腦、尾狀核和豆狀核之間的白質區,由上、下行的纖維密集而成。可分為三部:內囊前肢位于豆狀核和尾狀核之間;內囊后肢位于豆狀核與背側丘腦之間;前、后肢匯全處為內囊膝。內囊膝有皮質核束通過。內囊后肢主
3、要有皮質脊髓束、丘腦皮質束、聽輻射和視輻射通過。5.脊髓灰質主要由何構成?可分為幾部?各部有何功能? 答:脊髓灰質主要由多極神經元的胞體及樹突構成。在橫切面上呈“H”形,可分為前角、側角、后角和灰質連合。 前角為運動神經元胞體所在,其軸突經前根隨脊神經,直接支配軀干和四肢的骨胳肌。 側角僅見于胸1腰3節段,側角細胞屬于交感神經的低級中樞,另外在骶2-骶4節段,屬于副交感神經低級中樞。 后角細胞屬于感覺性,接受后根感覺纖維傳來的神經沖動,并將其傳到腦或在節段內、節段間起聯絡作用。6.脊髓白質由何構成?可分為幾個索?各索內有哪些重要傳導束?它們的功能如何? 答:脊髓白質由神經元的軸突構成,位于灰質
4、的周圍,可分為前索、外側索和后索。 后索內有薄束和楔束,將來自同側軀干四肢的意識性本體感覺和精細觸覺傳導至腦。 外側索內有脊髓丘腦側束,傳導來自對側軀干四肢皮膚的痛、溫覺沖動;還有皮質脊髓側束,直接或間接止于同側前角細胞,控制骨胳肌的隨意運動。 前索內有脊髓丘腦前束,傳導來自對側軀干四肢皮膚的粗觸覺;還有皮質脊髓前束,該束一般只見于中胸節以上,終止于前角細胞。7.分布到手指掌面和背面皮膚的神經有哪些? 答:分布到手指掌面皮膚的神經有:尺神經,分布于尺側1個半指的皮膚;正中神經,分布于橈側3個半指的皮膚。分布于手指背面的神經有:尺神經,分布于尺側2個半指的皮膚(第3、4指相對緣末兩節除外);正中
5、神經,分布于橈側3個半指背面末兩節的皮膚;橈神經,分布于橈側2個半指近節背面的皮膚。8.肱骨中段、肱骨內上髁、腓骨頸骨折時,最有可能損傷什么神經?會出現什么癥狀? 答:肱骨中段骨折可能損傷橈神經,因橈神經在此處于橈神經溝內緊貼肱骨。橈神經損傷后,主要運動障礙是前臂伸肌癱瘓,表現為“垂腕癥”;感覺障礙以第1、2掌骨間隙背面皮膚最為明顯。 肱骨內上髁骨折可能損傷尺神經,因尺神經在此處行于尺神經溝內。尺神經損傷后,運動障礙主要表現為屈腕能力減弱,呈“爪形手”;感覺障礙以手的內側緣為主。 腓骨頸骨折時可能損傷腓總神經。損傷后運動障礙主要表現為足不能背屈,足下垂,并有內翻,趾不能伸;感覺障礙在小腿前外側
6、面下部和足背較為明顯。9.為什么說脊神經是混合性神經? 答:脊神經是由前根和后根在椎間孔處匯合而成。前根是運動性,后根是感覺性,所以脊神經是混合性。10.腦干包括幾個部分?各部有何重要結構?各部有哪些腦神經進出? 答:腦干包括延髓、腦橋和中腦三部分。 在延髓前面有錐體和錐體交叉;后面有薄束結節、楔束結節、小腦下腳和菱形窩下半。進出延髓的腦神經有舌咽神經、迷走神經、副神經和舌下神經四對。 在腦橋前正中線上有基底溝,兩側有小腦中腳,在后面有小腦上腳和菱形窩上半。進出腦橋的腦神經有三叉神經、展神經、面神經和前庭蝸神經四對。 在中腦的前面有大腦腳和腳間窩,后面有上丘和下丘,內部有中腦水管。進出中腦的有
7、動眼神經和滑車神經二對。11.間腦位于何處?主要包括哪幾部分?各部有何功能? 答:間腦位于中腦的前上方。主要包括背側丘腦、后丘腦、下丘腦等。 背側丘腦是全身軀體感覺傳入大腦皮質前的中繼站,是皮質下軀體感覺中樞.后丘腦可分為內、外側膝狀體,前者是皮質下聽覺中樞,后者是皮質下視覺中樞。 下丘腦不僅是皮質下內臟神經活動中樞,而且對體溫、攝食、水的平衡及情緒反應等也有重要作用。12.分布到舌的神經有哪些?它們各執行什么功能? 答:分布到舌的神經有:三叉神經:管理舌前2/3粘膜的一般感覺。面神經中的內臟感覺纖維分布于舌前2/3,管理味覺。舌咽神經的感覺纖維分布于舌后1/3,管理一般感覺和味覺。舌下神經,
8、支配舌肌的運動。13.試述十二對腦神經的名稱、性質和出入顱的部位。腦神經名稱性質出入顱部位1嗅神經感覺性篩孔2視神經感覺性視神經管3動眼神經運動性眶上裂4滑車神經運動性眶上裂5三叉神經混合性眼神經 眶上裂上頜神經 圓孔下頜神經 卵圓孔6展神經運動性眶上裂7面神經混合性莖乳孔8前庭蝸神經感覺性內耳門9舌咽神經混合性頸靜脈孔10迷走神經混合性頸靜脈孔11副神經運動性頸靜脈孔12舌下神經運動性舌下神經管14.分布到眼球的神經有哪些?它們各執行什么功能? 答:分布到眼球的神經有:視神經,傳導視覺沖動。動眼神經,其軀體運動纖維支配提上瞼肌、上、下、內直肌和下斜肌;副交感纖維支配瞳孔括約肌及睫狀肌。滑車神
9、經,支配上斜肌。三叉神經,管理眼球的感覺。展神經,支配外直肌。交感神經,由頸上神經節發出的節后纖維隨頸內動脈及其分支眼動脈入眼眶,再穿睫狀神經節,然后入眼球,分布于瞳孔開大肌。15.支配面部表情肌運動的是什么神經?管理面部感覺的又是什么神經? 答;支配面部表情肌運動的是面神經;管理面部感覺的是三叉神經。16.當第3、7、11、12對腦神經一側被損傷時,其主要癱瘓癥狀各表現如何? 答:當第3對腦神經(動眼神經)一側損傷時,可出現提上瞼肌、上、下、內直肌和下斜肌癱瘓,引起上瞼下垂、眼外斜視以及瞳孔散大和對光反射消失(瞳孔括約肌癱瘓)等癥狀。當第7對腦神經(面神經)一側損傷時,表現為患側表情肌癱瘓;
10、主要癥狀為:患側額紋、鼻唇溝消失、口角歪向健側、患側不能閉眼。當第11對腦神經(副神經)一側損傷時,引起胸鎖乳突肌癱瘓,頭不能屈向患側,面不能轉向對側;斜方肌癱瘓,患側肩不能上提現而下垂。當第12對腦神經(舌下神經)一側損傷時,患側舌肌癱瘓,伸舌時,舌尖偏向患側。17.內囊出血、脊髓橫斷、半橫斷、小兒麻痹癥、周圍神經損傷,均能引起神經傳導阻滯而發生運動和感覺障礙,你能加以區別嗎? 答:內囊出血能引起對側偏身運動和感覺障礙,如果累及視輻射,還可產生兩眼對側視野同側偏盲,臨床上稱為“三偏癥狀”。脊髓橫斷能引起損傷平面以下運動及感覺障礙,臨床上稱為“截癱”。脊髓半橫斷能引起損傷平面以下同側運動障礙和
11、深感覺及精細觸覺障礙以及對側淺感覺障礙。小兒麻痹癥又稱脊髓前角灰質炎,只有損傷側周圍性癱瘓,并無感覺障礙。周圍神經損傷表現為該神經支配的肌肉呈周圍性癱瘓,以及該神經所管理的皮膚區感覺障礙。18.什么叫上運動神經元和下運動神經元?在臨床上怎樣區別上、下運動神經元的病變? 答: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葉前部的錐體細胞稱為上運動神經元,而脊髓前角細胞和腦神經軀體運動核細胞則稱為下運動神經元。 上運動神經元病變引起硬癱(肌緊張度增高,腱反射亢進,病理反射陽性,肌不萎縮);下運動神經元病變則引起軟癱(肌緊張度降低,腱反射減弱或消失,病理反射陰性,肌有萎縮)。19.針刺合谷穴時,感到手背皮膚疼痛,問此痛覺沖動如
12、何到達大腦皮質的軀體感覺中樞? 答:針刺合谷穴(手背虎口區)橈神經淺支橈神經臂叢后束脊神經節后根后角細胞 脊髓白質前連合交叉脊髓丘腦側束背側丘腦 丘腦皮質束中央后回中1/3。20.陳某,女,65歲,有高血壓史,三天前情緒激動,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經醫院搶救逐漸蘇醒,檢查發現: A、左側上下肢呈痙攣性癱瘓,肌張力增高,腱反射亢進,并出現病理反射; B、左鼻唇溝消失,嘴歪向右側,伸舌時舌尖偏向左側; C、左半身淺、深感覺全部消失; D、雙眼視野出現左側半偏盲(患者看不見左邊的物像)。 根據上述癥狀,你認為此病人患什么病?病變在何處?為什么? 答:此病人患的是腦溢血(中風),病變在右側內囊。 出現上述
13、A癥狀是因為損傷了皮質脊髓束;B癥狀是損傷了皮質核束;C癥狀是損傷了丘腦頂葉束;D癥狀是因為損傷了視輻射。21.試述腦的被膜名稱和其結構特點。 答:腦的被膜可分為硬腦膜、蛛網膜和軟腦膜三層。硬腦膜由二層合成,內層形成大腦鐮和小腦幕。在某些部位,內、外兩層分開形成硬腦膜竇,有上矢狀竇、橫竇、乙狀竇和海綿竇等。蛛網膜是一層透明的膜,它與軟膜之間的腔隙稱為蛛網膜下隙。腦的蛛網膜還形成蛛網膜粒,突入上矢狀竇內,是腦脊液的回流通路。軟腦膜緊貼腦的表面,含有豐富的血管。在腦室的一定部位,軟腦膜和毛細血管一起推頂腦室壁上皮進入腦室形成脈絡叢。22.腦脊液由何處產生?其循環途徑如何?如果室間孔阻塞結果怎樣?
14、答;腦脊液由脈絡叢產生。其循環途徑如下;左、右側腦室室間孔 第三腦室 中腦水管 第四腦室 第四腦室正中孔和外側孔蛛網膜下隙 蛛網膜粒上矢狀竇。 如果室間孔阻滯,側腦室脈絡叢產生的腦脊液瘀積,形成腦室擴大、腦積水、顱內壓增高。23.大腦中動脈分布在何處?其重要性如何? 答:大腦中動脈的皮質支主要營養大腦半球的上外側面,此區有感覺、運動、語言等許多中樞,如大腦中動脈的皮質支有阻塞時,可產生對側面部和上、下肢癱瘓及感覺障礙。若發生在左側還有語言功能障礙。 大腦中動脈的中央支主要營養尾狀核、豆狀核及內囊等處,它們被阻塞或破裂出血時,可累及內囊而引起“三偏癥狀”。24.試述交感干的組成、分部。 答:交感
15、干由位于脊柱的椎旁神經節,借節間支相互連接而成。交感干上起自顱底,下至尾骨,兩干的下端合并,終于單個尾節。交感干分為頸、胸、腰、骶、尾五部。頸部每側有頸上、上、下三個節;胸部每側有10-12個節;腰部每側有4-5個節;骶部每側有2-3個節;尾部兩側合為一個尾節。25.一兩歲男孩因高燒、頭痛、嘔吐入院,醫生疑為"化膿性腦膜炎",作腰穿取腦脊液檢查以明確診斷,并給予抗菌素靜脈(頭皮靜脈)注入和物理降溫。請分析: 腰穿一般在何處進針?為什么?如何借體表標志確定穿刺點?進入蛛網膜下隙要經過哪些層次? 腦脊液產生于何處?如何進入蛛網膜下隙? 經頭皮靜脈給藥,抗菌素通過何具體途徑到達腦
16、和腦膜? 答:腰穿一般在腰3與腰4與腰5棘突之間進行。因為成人脊髓下端(脊髓圓錐)平對第1腰椎下緣,新生兒平第3腰椎,故此處已無脊髓,比較安全。 確定穿刺點的方法是:首先觸摸兩側髂嵴最高點,然后劃一連線,在后正中線上此線上般平對第4腰椎棘突,可在其上、下進針。 進入蛛網膜下隙經過的層次是:皮膚 皮下組織(淺筋膜) 棘上韌帶 棘間韌帶黃韌帶硬膜外隙 硬脊膜 蛛網膜 蛛網膜下隙(終池)。 腦脊液由腦室內的脈絡叢產生。 左、右側腦室脈絡叢產生的腦脊液經左、右室間孔進入第三腦室,與第三腦室脈絡叢產生的腦脊液一起經中腦水管進入第四腦室,與第四腦室脈絡叢產生的腦脊液一起經第四腦室的兩個外側孔和一個正中孔進
17、入蛛網膜下隙,最后經蛛網膜粒滲透入上矢狀竇。 腦脊液不斷產生和循環的生理功能是:A形成水墊保護腦和脊髓免受外力震蕩;B營養腦細胞并帶走代謝產物;C維持顱內壓的恒定,如腦脊液循環受阻,可引起腦積水和顱內壓升高。 前支 面靜脈 頸內靜脈 頭皮靜脈顳淺靜脈下頜后靜脈 后支 頸外靜脈 鎖骨下靜脈 頭臂靜脈上腔靜脈右心房 右心室肺動脈 肺毛細血管肺靜脈左心 頸總動脈頸內動脈 房左心室升主動脈主動脈弓 腦 鎖骨下動脈椎動脈26.簡述內臟運動神經與軀體運動神經的區別。軀體運動神經內臟運動神經支配對象骨胳肌平滑肌、心肌和腺體從低級中樞到效應器只有一個神經元二個神經元:節前神經元、節前纖維、節后神經元、節后纖維神經纖維只有一種纖維兩種纖維: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纖維支配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幼兒園中學小學家長會130
- 初中數學期中提升訓練+2024-2025學年北師大版數學七年級下冊
- 1《開開心心上學去》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表格式)-2
- 傣族民間舞動作組合
- 幼兒聲勢律動《外婆的澎湖灣》
- 酒店管理培訓項目合作開發合同
- 2025標準個人之間的借款合同協議
- 2025年住宅裝修施工合同示范文本
- 項目技術咨詢合同范本匯編
- 2025版合同范例匯編
- 頭盔安全教育課件
- 藥品研發合作合同范例
- 八大危險作業培訓課件
- 曲面的面積重心轉動慣量引力
- 3DMAX創建之美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鄭州信息工程職業學院
- 2024屆九省聯考英語試題(含答案解析、MP3及錄音稿)
- 醫院新技術項目鑒定審批表
- 合同工期延期補充協議書
- 2024年司法考試刑法真題及答案
- 《工程倫理》練習題集
- 港航實務 皮丹丹 教材精講班課件 52-第2章-2.5.3-鋪面面層施工-2.5.4-鋪面連接施工-2.5.5-堆場構筑物施工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