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東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_第1頁
雞東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_第2頁
雞東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_第3頁
雞東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_第4頁
雞東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雞東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年)雞東縣人民政府二一一年六月第一章 規劃背景 第一節 上輪規劃實施評價一、主要指標執行情況一、主要指標執行情況1、耕地保有量、耕地保有量雞東縣2005年耕地面積為128530.18公頃,比1996年全縣耕地面積97935.3公頃增加30594.88公頃,比上輪規劃安排到2010年耕地保有量97499.86公頃多31030.32公頃。耕地保有量指標完成。2、基本農田保護指標、基本農田保護指標上輪規劃確定的基本農田保護面積為82893公頃。2005年雞東縣基本農田保護面積為82915.23公頃,完成了上輪規劃確定的指標。 3、新增建設用地及占用耕地、新增建

2、設用地及占用耕地新增建設用地主要集中在雞東縣區。這些地區經濟發展較快,煤炭資源豐富,其新增建設用地主要是城區改造和擴建、國道(省道)建設、煤炭資源開發等項目,尤其是隨著區域經濟發展保持持續強勁態勢,新開工建設的國家級、省級和市級重點項目、民生項目較多,因此建設用地增加較快。雞東縣19972005年新增建設用地236.68公頃,占上一輪規劃期內安排新增建設用地指標722.1公頃的32.8%,其中占用耕地82.11公頃,占上一輪規劃期內安排占用耕地指標383.8公頃的21.4%。4、生態退耕、生態退耕為改善生態環境,上一輪規劃實施期間,實施了生態退耕工程,加快退耕還林、還草。上一輪規劃實施以來,通

3、過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及建立城市綠地生態系統等方式提高了森林面積。雞東縣19972005年生態退耕面積為666.67公頃,超過上一輪規劃期內批準生態退耕329.9公頃的指標。5、土地開發整理補充耕地、土地開發整理補充耕地雞東縣19972005年土地開發整理補充耕地50.64公頃,占上一輪規劃期內安排補充耕地指標166公頃的30.5%。 第二節第二節 土地利用狀況土地利用狀況一、土地利用結構及特點一、土地利用結構及特點(一)土地利用結構(一)土地利用結構2005年雞東縣土地總面積為年雞東縣土地總面積為323335.50公頃(縣屬公頃(縣屬290179.17公頃)。其中農用公頃)。其中農用地面積為地

4、面積為299646.86公頃(縣屬公頃(縣屬267798.61公頃),占全縣土地總面積的公頃),占全縣土地總面積的92.67%(縣屬(縣屬82.82%),建設用地面積為),建設用地面積為14790.30公頃(縣屬公頃(縣屬14035.67公頃),占全公頃),占全縣土地總面積的縣土地總面積的4.57%(縣屬(縣屬4.34%),其他土地面積為),其他土地面積為8898.34公頃(縣屬公頃(縣屬8344.89公頃),占全縣土地總面積的公頃),占全縣土地總面積的2.75%(縣屬(縣屬2.88%),主要為水域和自),主要為水域和自然保留地。然保留地。在農用地中,耕地面積為在農用地中,耕地面積為12853

5、0.18 公頃(縣屬公頃(縣屬115542.54公頃),占農用地總公頃),占農用地總面積的面積的42.89%(縣屬(縣屬38.56%);園地面積為);園地面積為731.48公頃(縣屬公頃(縣屬691.91公頃),公頃),占農用地總面積的占農用地總面積的0.24%(縣屬(縣屬0.23%);林地面積為);林地面積為163222.87 公頃(縣屬公頃(縣屬145040.43公頃),占農用地總面積的公頃),占農用地總面積的54.47%(縣屬(縣屬48.40%);其他農用地面);其他農用地面積為積為7162.33公頃(縣屬公頃(縣屬6523.73公頃),占農用地總面積的公頃),占農用地總面積的2.39%

6、(縣屬(縣屬2.18%)。)。在建設用地中,城鄉建設用地面積為在建設用地中,城鄉建設用地面積為12129.35公頃(縣屬公頃(縣屬11411.02公頃),占公頃),占建設用地總面積的建設用地總面積的82.01%(縣屬(縣屬77.15%);交通水利用地面積為);交通水利用地面積為2525.94公頃公頃(縣屬(縣屬2493.81公頃),占建設用地總面積的公頃),占建設用地總面積的17.08%(縣屬(縣屬16.86%);其他建);其他建設用地面積為設用地面積為135.01公頃(縣屬公頃(縣屬130.84公頃),占建設用地總面積的公頃),占建設用地總面積的0.91%(縣屬(縣屬0.88%)。)。在其他

7、土地中,水域面積在其他土地中,水域面積2851.12公頃(縣屬公頃(縣屬2683.48公頃),占其他土地的公頃),占其他土地的32.04%(縣屬(縣屬32.16%);自然保留地面積);自然保留地面積6047.22公頃(縣屬公頃(縣屬5661.41公頃),公頃),占其他土地的占其他土地的67.96%(縣屬(縣屬67.84%)。)。 (二)土地利用特點(二)土地利用特點1、農用地比重大,分布相對集中、農用地比重大,分布相對集中全縣共有農用地面積299646.86公頃(縣屬267798.61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92.67%(縣屬82.82%),以耕地和林地為主。雞東縣自然地理環境非常適合農、林業的

8、發展。近幾年在雞東縣政府的領導下,更加重視生態發展建設及農業結構調整。2、建設用地規模不大,農村居民點用地是主要用地類型、建設用地規模不大,農村居民點用地是主要用地類型2005年雞東縣建設用地總面積為14790.30公頃,建設用地率為4.57%,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建設用地中農村居民點面積8775.73公頃,占建設用地面積的59.33%,城鎮用地1879.97公頃,僅占建設用地面積的12.71%。3、各鄉鎮土地利用存在較大差異、各鄉鎮土地利用存在較大差異雞東縣林地絕大部分分布在縣域的北部和南部,耕地分布在中部地區,各個鄉鎮土地利用現狀差距較大,耕地和領地在空間上的分布相對集中。二、土地利用存在

9、的問題二、土地利用存在的問題雞東縣經過多年開發利用,土地利用水平有所提高,用地結構和布局基本趨于合理,但也存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1、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加劇、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加劇隨著城市化、工業化進程加快,主城區人口大量增加,建設用地需求量加大,采礦用地與農用地矛盾比較突出,農村宅基地占用農用地現象未能杜絕,進一步導致了供需矛盾的加大。三農建設占用耕地,在部分鄉鎮情況較多,在未來的工作中,應按相關的文件和規定進行調整,控制土地供需矛盾的加大。2、城鄉建設用地較為粗放,節約集約利用程度不高、城鄉建設用地較為粗放,節約集約利用程度不高受傳統用地觀念的影響,雞東縣部分城鄉用地存在粗放利用的現象,城鄉建設

10、用地布局較為分散,特別是農村居民點用地比較粗放,集約利用程度不高。 第二章第二章 土地利用規劃目標土地利用規劃目標一、土地利用規模調控指標一、土地利用規模調控指標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目標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目標 確定到確定到2010年雞東縣耕地保有量穩定在年雞東縣耕地保有量穩定在109169.30公頃(其中:縣屬公頃(其中:縣屬94225.53公頃、農墾公頃、農墾14943.77公公頃),到頃),到2020年雞東縣耕地保有量穩定在年雞東縣耕地保有量穩定在103675.34公頃(其中:縣屬公頃(其中:縣屬90730.18公頃、農墾公頃、農墾12945.16公頃)。規劃期內確保公頃)。規劃期內確保82

11、893.42公頃(縣屬公頃(縣屬75080公頃)的基本農田指標落實。公頃)的基本農田指標落實。合理安排建設用地,嚴格控制建設用地規模。到合理安排建設用地,嚴格控制建設用地規模。到2020年全縣建設用地控制在年全縣建設用地控制在15530.30公頃(縣屬公頃(縣屬14773.57公頃)以內,其中城鄉建設用地規模控制在公頃)以內,其中城鄉建設用地規模控制在12530.69公頃(縣屬公頃(縣屬11670公頃),城鎮工礦用公頃),城鎮工礦用地規模控制在地規模控制在3979.22公頃(縣屬公頃(縣屬3812.35公頃),交通水利用地規模控制在公頃),交通水利用地規模控制在2725.94公頃(縣屬公頃(縣

12、屬2693.81公頃),其他建設用地控制在公頃),其他建設用地控制在273.67公頃(縣屬公頃(縣屬409.76公頃)。公頃)。新增建設占用農用地和耕地指標。到新增建設占用農用地和耕地指標。到2020年,新增建設用地占用農用地規模控制在年,新增建設用地占用農用地規模控制在740.4公頃(縣公頃(縣屬屬737.9公頃)以內,新增建設用地占用耕地規模控制在公頃)以內,新增建設用地占用耕地規模控制在511.21公頃(縣屬公頃(縣屬476.61公頃)。公頃)。全面推進土地整理復墾開發,穩定增加耕地面積,提高耕地質量。規劃期內,通過實施田、水、全面推進土地整理復墾開發,穩定增加耕地面積,提高耕地質量。規

13、劃期內,通過實施田、水、路、林、村土地綜合整治,工礦廢棄地及時進行復墾,后備資源得到適度開發。到路、林、村土地綜合整治,工礦廢棄地及時進行復墾,后備資源得到適度開發。到2020年,通過土地年,通過土地開發整理復墾新增耕地開發整理復墾新增耕地570公頃。公頃。二、土地利用結構調控指標二、土地利用結構調控指標規劃期內通過土地利用結構調整,穩步增加農用地面積,控制建設用地規模,減少其他土地面積。到規劃期內通過土地利用結構調整,穩步增加農用地面積,控制建設用地規模,減少其他土地面積。到2020年,農用地面積年,農用地面積299834.89公頃(縣屬公頃(縣屬267753.62公頃),建設用地面積公頃)

14、,建設用地面積15530.3公頃(縣屬公頃(縣屬14773.57公頃),其他土地面積公頃),其他土地面積7970.34公頃(縣屬公頃(縣屬7651.98公頃)。與公頃)。與2005年相比,結構比例有年相比,結構比例有92.67:4.57:2.75調整為調整為92.73:4.80:2.47。三、城鄉用地布局優化指標三、城鄉用地布局優化指標按照統籌城鄉用地發展的要求,加快中心城區建設,大力發展各鄉鎮建設,逐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按照統籌城鄉用地發展的要求,加快中心城區建設,大力發展各鄉鎮建設,逐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鼓勵農村建設用地整理與城鎮建設用地增加相掛鉤,規劃期內城鄉用地增減掛面積建設,鼓

15、勵農村建設用地整理與城鎮建設用地增加相掛鉤,規劃期內城鄉用地增減掛面積293.82公頃公頃(縣屬(縣屬215.52公頃)。公頃)。四、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指標四、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指標按照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要求,嚴控建設用地總量,用好增量,盤活存量,促進節約集約利用建設按照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要求,嚴控建設用地總量,用好增量,盤活存量,促進節約集約利用建設用地,緩解建設用地供需矛盾,實現土地利用方式的轉變。規劃期內人均城鎮工礦用地指標用地,緩解建設用地供需矛盾,實現土地利用方式的轉變。規劃期內人均城鎮工礦用地指標2005年為年為113.69平方米平方米/人,到人,到2010年增加到年增加到136.

16、22平方米平方米/人,到人,到2020年人均城鎮工礦增加到年人均城鎮工礦增加到146.83平方米平方米/人。人。五、土地生態環境保護指標五、土地生態環境保護指標20062010年,使雞東農業示范區實現良好的生態目標,生態修復取得突破性進展,生態環境明顯改年,使雞東農業示范區實現良好的生態目標,生態修復取得突破性進展,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大部分地區水土流失強度減輕,部分地區不再有流失現象的發生,植被覆蓋度達到善,大部分地區水土流失強度減輕,部分地區不再有流失現象的發生,植被覆蓋度達到98%以上。社以上。社會經濟進一步發展,人居環境得到改善。會經濟進一步發展,人居環境得到改善。20112020年,使

17、適宜生態修復的地方,得到有效保護和全年,使適宜生態修復的地方,得到有效保護和全面修復,提高生態經濟整體效益和人民生活水平。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到面修復,提高生態經濟整體效益和人民生活水平。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到2020年,雞東縣林地面年,雞東縣林地面積為積為187678公頃(縣屬公頃(縣屬169495.49公頃),實現較好的生態建設目標。公頃),實現較好的生態建設目標。 第三章第三章 土地利用結構和布局調整土地利用結構和布局調整第一節第一節 農用地結構調整農用地結構調整一、合理調控耕地規模,穩定基本農田一、合理調控耕地規模,穩定基本農田2005年,全縣耕地面積為128530.18公頃(縣屬

18、115542.54公頃),占全縣農用地總面積的42.89%(縣屬38.56%),到2010年,全縣耕地面積保持在109169.30公頃(縣屬94225.53公頃),到2020年,全縣耕地面積保持在103675.34公頃(縣屬90730.18公頃),規劃期內耕地面積減少24854.84公頃(縣屬24812.36公頃)。2005年雞東縣基本農田面積為82915.23公頃,規劃期內確保82893.42公頃(縣屬75080公頃)的基本農田指標落實。二、合理調整園地規模二、合理調整園地規模2005年,全縣園地面積為731.48公頃(縣屬691.91公頃),占全縣農用地總面積的0.24% (縣屬0.23%

19、),到2010年,園地面積保持在486(縣屬405.07公頃),到2020年,園地面積保持在536(縣屬437.97公頃),規劃期內園地面積減少195.48公頃(其中:縣屬減少253.94公頃,農墾增加58.46公頃)。三、有效增加林地面積三、有效增加林地面積2005年,全縣林地面積為163222.87公頃(縣屬145040.43 公頃),占全縣農用地總面積的54.47%(縣屬48.40%),到2010年全縣林地面積保持在181678公頃(縣屬165495.49公頃),到2020年,全縣林地面積保持在187678公頃(縣屬169495.49 公頃),規劃期內林地面積增加24455.13公頃(縣

20、屬24455.06公頃)。四、適當增加牧草地面積四、適當增加牧草地面積2005年,全縣牧草地面積為0公頃,到2010年全縣牧草地面積保持在925公頃(縣屬749.72公頃),到2020年,全縣牧草地面積保持在825公頃(縣屬668.46公頃),規劃期內牧草地面積增加了825公頃(縣屬668.46公頃)。規劃期內應精良增加牧草地面積,增加牧草地可以改善生態環境,保護水土,涵養水源。五、合理安排其他農用地五、合理安排其他農用地合理安排畜禽養殖等設施農用地,結合土地整治和新農村建設,優化農村道路、農田水利用地等其他農用地。2005年雞東縣其他農用地面積為7162.33公頃(縣屬6523.73公頃),

21、到2010年和2020年其他農用地面積分別為7690.61公頃(7102.47公頃)和7120.55公頃(6421.52公頃),分別減少41.78公頃和102.21公頃。 第二節第二節 建設用地結構調整建設用地結構調整一、嚴格控制建設用地總量一、嚴格控制建設用地總量雞東縣2005年建設用地總面積為14790.30公頃(縣屬14035.67公頃),占全縣總面積的4.57%(縣屬4.34%),到2020年全縣建設用地總面積控制在15530.3公頃(縣屬14773.57公頃),占全縣總面積的4.80%(縣屬5.09%)。二、合理安排城鎮工礦用地規模二、合理安排城鎮工礦用地規模城鎮工礦用地合理有序擴展

22、。根據雞東縣城鎮村布局調整和雞東縣城鄉一體化建設,有序增加城鎮工礦用地規模,適當減少農村居民點用地規模,開展城鎮工礦用地增加與農村居民點減少的結構調整工作。2005年全縣城鎮工礦用地總面積為3353.62公頃(縣屬3243.35公頃),占全縣總面積的1.04%(縣屬1.00%),到2020年全縣城鎮工礦用地總面積控制在3979.22公頃(縣屬3812.35公頃),占全縣總面積的1.23%(縣屬1.18%),規劃期內城鎮工礦用地面積增加了625.6公頃(縣屬569公頃)。三、適當縮減農村居民點用地三、適當縮減農村居民點用地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農村人口逐年減少,結合新農村建設,2005年雞東縣共

23、有農村居民點用地8775.73公頃(縣屬8167.67公頃),人均用地447.62平方米。規劃期內通過逐步實施居民點整理,優化村莊內部用地結構,到2020年農村居民點用地減少293.82公頃(縣屬215.52公頃),實現村莊建設用地由粗放式的外延擴張向集約式的內涵挖潛的轉變。四、統籌安排交通水利設施用地規模四、統籌安排交通水利設施用地規模根據雞東縣城鄉的規模和空間分布,結合縣區及周邊市縣基礎設施發展布局,進一步優化縣域交通路網配置,保障國家和省重點交通運輸工程建設用地。保障大中型水庫建設及城鎮配套基礎設施用地需求,防止重復建設,到2010年和2020年,雞東縣交通水利設施用地分別增加到2525

24、.94公頃(縣屬2493.81公頃)和2725.94公頃(縣屬2693.81公頃)。五、控制其他建設用地五、控制其他建設用地2005年全縣其他建設用地面積135.01公頃(縣屬130.84公頃),到2020年,雞東縣其他建設用地為273.67公頃(縣屬409.76公頃)。第三節第三節 其他用地結構調整其他用地結構調整規劃期間,到2010年和2020年,雞東縣其他用地面積分別調整為8409.46公頃(縣屬8062.09公頃)和7970.34公頃(縣屬7651.98公頃),2020年比2005年減少了928公頃(縣屬692.91公頃)。 第四章第四章 優化土地利用空間布局優化土地利用空間布局第一節

25、第一節 農用地布局農用地布局一、農用地總體布局一、農用地總體布局依據雞東縣自然條件和農業生產現狀的差異,對縣域的農用地進行科學布局,對結合各部門規劃和縣域經濟發展重點,對耕地、林地、園地、牧草地進行統籌布局。二、基本農田調整和布局二、基本農田調整和布局根據雞東縣經濟社會發展要求,依據基本農田調整范圍,全縣共調出基本農田989.73公頃,占全縣基本農田總面積比例為1.19%。全縣調入基本農田808.31公頃,占全縣基本農田總面積的0.97%,調整后的基本農田重點保證了糧食重點生產區域內的耕地和基本農田。在全縣調整后的基本農田主要分布在東海鎮、向陽鎮、下亮子鄉和平陽鎮等幾個鄉鎮。合理劃定基本農田整

26、備區,作為期內基本農田補劃和補充的重點區域。重點將期內通過土地整治,可逐步形成的集中連片、具有良好水利和水土保持設施的耕地集中分布區域劃定為基本農田整備區。本規劃建立基本農田儲備區646公頃(縣屬200公頃)。規劃期內,要加大對整備區的土地整治綜合投入,引導區內建設用地及未利用地逐步退出,形成集中連片的、高標準的糧食生產基地,有重點項目建設占用基本農田的時候,在控制面積范圍內,可以不用補充。三、林業用地布局三、林業用地布局規劃期內以重點生態林業工程建設為龍頭,構筑全縣生態林業骨架。一是穩定和保護現有林業資源,保持林業生態功能;二是保證林地面積穩中有增,在縣域內三北防護林建設區實施植樹造林,同時

27、對超坡耕地實施生態退耕;三是結合侵蝕溝治理,建造侵蝕溝防護林;至2020年,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58.04%(縣屬58.41%)。四、園地布局四、園地布局結合縣域發展規劃,全縣園地主要安排在平陽鎮、東海鎮、興農鎮等幾個鄉鎮。 第二節第二節 保障基礎設施用地保障基礎設施用地一、統籌安排交通用地一、統籌安排交通用地二、優化水利設施用地二、優化水利設施用地三、保障能源產業用地三、保障能源產業用地四、保障礦產資源勘察開發用地四、保障礦產資源勘察開發用地第三節第三節 優化安排城鄉建設用地優化安排城鄉建設用地優化雞東縣城鄉建設用地布局。根據雞東縣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保障重點區域、重點項目用地,推進工業向園區集

28、中,人口向城鎮集中、住宅向社區集中,提高基礎設施運行能力和效益,有效控制城鄉建設用地規模,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一、集中配置城鎮工礦用地一、集中配置城鎮工礦用地根據雞東縣以產業發展帶動城鄉用地布局優化的城鎮化和產業發展戰略,保障重點地區、重點項目用地,按照“產業積聚、布局集中、用地集約”的原則,推進工業項目向產業集聚區集中,統籌安排采礦用地,培育形成以雞東鎮為中心發展軸的城鎮發展格局。 二、整合規范農村居民點用地二、整合規范農村居民點用地雞東縣2005年農村居民點面積為8775.73公頃(縣屬8167.67公頃),規劃安排到2020年減少農村居民點面積293.82公頃(縣屬215.52公頃)

29、。結合村鎮規劃,逐步拆除分散、零星的自然村屯,建立中心村。對農村居民點進行調整,縮減的農村居民點面積用于彌補新增城鎮用地指標的不足。同時結合全縣新農村建設,通過農村居民點用地內部調劑做好中心村建設用地安排。規劃期內擬調整后全縣農村居民點用地面積8481.91公頃(縣屬7952.15公頃)。 第五章 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保護第一節第一節 落實耕地保護責任落實耕地保護責任嚴格保護耕地,從控制耕地減少和加大補充耕地力度兩方面強化耕地保護,確保耕地保有量不低于上級規劃下達指標。規劃期內,全縣因建設占用、農業結構調整等原因減少耕地24854.84公頃,土地整理復墾補充耕地282.06公頃。到2020年,全

30、縣耕地保有量為103675.34公頃。第二節第二節 嚴格控制耕地減少嚴格控制耕地減少嚴格控制非農建設占用耕地。建設發展應積極挖掘存量用地潛力,非農業建設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盡量不占或少占耕地。到2020年,全縣新增建設用地占用耕地控制在282.06公頃以內。切實落實國家生態退耕政策。除已納入生態退耕規劃的項目外,規劃期內原則上不安排新的生態退耕用地。嚴防耕地災毀。加強耕地承包責任制度建設,禁止耕地閑置與荒蕪,積極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合理利用化肥、農藥等,嚴禁耕地重用輕養,提高抵抗自然災害能力,防止耕地災毀。適度調整農業結構。合理引導農業內部結構調整,協調各

31、行業發展供給與需求,確保不因農業結構調整降低耕地保有量。規劃期內,全縣因農業結構調整減少耕地控制在24854.84公頃以內,且不得破壞耕作層。 第三節第三節 加大補充耕地力度加大補充耕地力度嚴格執行占用耕地補償制度。嚴格執行占用耕地補償制度。非農業建設經批準占用耕地的,按照“先補后占”的原則,在占用耕地前先補充與占用耕地數量和質量相當的耕地。建立土地開發復墾專項基金,加強對開發整理補充耕地的管理,確保補充耕地質量與數量。到2020年,全縣通過土地復墾、整理補充耕地282.06公頃。加強對居民點用地和工礦廢棄地復墾。加強對居民點用地和工礦廢棄地復墾。通過對廢棄工礦等建設用地整理,關、停、并、轉一

32、批規模小、污染重的企業,加大農村居民點整治力度。大力推進農用地整理。大力推進農用地整理。大力推進農用地整理,對田、水、路、林、村等實行綜合整治,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積和有效耕地面積,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 第六章 建設用地調控允許建設區:規劃期內,全縣允許建設區總面積為12530.69公頃(縣屬11670.00公頃),規劃期內共增加478.19公頃(縣屬475.69公頃)。管制規則:1、區內土地主導用途為城鎮、工礦、村莊建設發展空間,具體土地利用安排應與依法批準的相關規劃相協調。2、區內新增城鄉建設用地受規劃指標和年度計劃指標約束,應統籌增量與存量用地,促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3

33、、規劃實施過程中,在允許建設區面積不改變的前提下,其空間布局形態可依程序進行調整,但不得突破建設用地擴展邊界。4、允許建設區邊界(規模邊界)的調整,須報規劃審批機關同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審查批準。 有條件建設區:規劃期內,全縣有條件建設區總面積為196.76公頃在雞東縣。管制規則:1、區內土地符合規定的,可依程序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同時相應核減允許建設區用地規模。2、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規模提前完成,經評估確認折舊建設用地復墾到位,存量建設用地達到節約集約用地要求的,區內土地可安排新增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3、規劃期內建設用地擴展邊界原則上不得調整,如需調整按規劃修改

34、處理,嚴格論證,報規劃審批機關批準。限制建設區:全縣限制建設區總面積為306074.21公頃。限制建設區管制規則: 1、區內土地主導用途為農業生產空間,是發展農業生產,開展土地整治和基本農田建設的主要區域; 2、區內禁止城、鎮、村建設,控制線型基礎設施和獨立建設項目用地。禁止建設區:規劃期內,全縣禁止建設區總面積為46512公頃。禁止建設區管制規則:1、區內土地的主導用途為生態與環境保護空間,除安排國家、省重點基礎設施及生態環境保護設施外,嚴格禁止與主導功能不想符的各項建設。2、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規劃期內禁止建設用地邊界不得調整。第七章 土地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 第一節第一節 加強生態用地保

35、護加強生態用地保護一、生態環境保護工程一、生態環境保護工程二、加強生態公益林保護二、加強生態公益林保護第二節第二節 加大土地生態恢復治理加大土地生態恢復治理一、逐步恢復工礦廢棄地生態功能一、逐步恢復工礦廢棄地生態功能二、加強水土流失治理二、加強水土流失治理第三節第三節 注重生態用地的建設注重生態用地的建設一、加快城鄉生態屏障建設一、加快城鄉生態屏障建設加強林地管理和建設加強林地管理和建設 注重其他生態用地的建設注重其他生態用地的建設第四節第四節 協調土地利用與生態建設的主要策略協調土地利用與生態建設的主要策略第八章 土地整治工程安排 第一節第一節 耕地保護工程耕地保護工程耕地保護工程在重視耕地

36、數量增加的同時,強調耕地質量的提高,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土地整理、土地復墾等,完成的耕地補充任務282.06公頃,規劃期末耕地保有量達到103675.34公頃(縣屬90730.18公頃),保質保量落實82893.42公頃(縣屬75080公頃)的基本農田保護任務。一、高標準農田建設一、高標準農田建設針對雞東縣集中連片耕地,在已完成土地整理、旱片改造、農田基礎設施建設的基礎上,加大土地整理力度建設高標準農田,完善現有農田水利、農田防護林和農業機械化體系,將現代化農業技術進行綜合組裝配套應用,做到旱能灌、澇能排,增強防災減災能力,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是農業生產達到可持續健康發展要求。規劃期間落實平陽鎮

37、、東海鎮、永和鎮、向陽鎮、下亮子鄉等鄉鎮共計近五萬公頃高標準農田建設。二、一般耕地整理二、一般耕地整理耕地整理對象為集中兩篇耕地,規劃耕地整理項目重點分布在明德鄉、雞林鄉和永安鎮等鄉鎮。土地整理工程規模共計6900公頃。第二節第二節 村莊綜合整治工程村莊綜合整治工程結合新農村建設,城鎮建設、造福工程等模式對村莊進行綜合整治。規劃期間完成293.82公頃(縣屬215.52公頃)村莊整治。一、城鎮化改造一、城鎮化改造城鎮和城郊結合部的農村居民點,考慮在原有基礎上發展,通過適當安排新增建設用地進行統籌安排、統一規劃,對村莊內部的老宅基地進行“城中村”、“空心村”改造。城鎮化改造主要布局在雞東鎮。二、

38、就地整治二、就地整治結合新農村建設試點,造福工程及地在安置點等特殊工程的農村居民點采取就地整治的改造方式,不改變其農村居住形式。對經濟基礎好,規模較大的村,采取整理改造舊村的方式,充分利用舊宅基地,拆舊建新,讓有條件的農民向中心村集聚;對經濟基礎一般的村,采取以整治為主,拆除危房、改造舊房,重點開展以治理“臟、亂、差”為主要內容的就地整治活動,同步建設污水管網、垃圾收集設施等,保持環境整潔,改善村容村貌。第三節第三節 工礦廢棄復墾工程工礦廢棄復墾工程規劃期內擬將廢棄的工礦復墾,以增加耕地的面積,主要分布在雞東鎮。 第九章第九章 土地用途分區管制土地用途分區管制基本農田保護區:規劃期間,雞東縣基

39、本農田保護面積為85208.58公頃(縣屬75595.16公頃)。其中基本農田面積為82893.42公頃(縣屬75080公頃)。 一般農地區:規劃安排全縣一般農業發展區18466.76公頃(縣屬15135.02公頃)。 林業用地區:規劃期內全縣林業用地區面積為133222.87 公頃(縣屬115040.43公頃)。城鎮村建設用地區:規劃期間,雞東縣城鎮村建設用地區面積控制在2139.97公頃(縣屬2110.52公頃)。 獨立工礦用地區:規劃期間,雞東縣獨立工礦用地區面積控制在2144.94公頃(縣屬2112.41公頃)。 風景旅游用地區:本地區面積135.01公頃(縣屬130.84公頃)。 自

40、然與文化遺產保護區:該區共46512公頃,其中:曙光自然保護區總面積19942公頃,保護區類型為野生生物類、野生動物類型;鳳凰山自然保護區總面積為26570公頃,是以溫帶針闊混交林及珍稀瀕危動植物物種為主要保護對象的森林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 第十章 中心城區和鄉(鎮)土地利用調控 第一節第一節 中心城區土地利用中心城區土地利用一、中心城區土地利用結構調整一、中心城區土地利用結構調整(一)農用地2005年中心城區農用地面積為10443.21公頃,規劃期內調整到8780.59公頃,減少1258.59公頃。其中,耕地減少1546.36公頃,園地減少62.77公頃,林地增加208.94公頃,牧草地

41、增加60.77公頃,其他農用地增加18.06公頃,農用地減少主要為城鎮規模的擴張和建設占用。規劃期內,中心城區設置基本農田保護區指標為5793.53公頃。(二)建設用地2005年中心城區建設用地面積為2278.09公頃。規劃期內,到2020年新增建設用地433.1公頃,新增城鎮工礦用地264.6公頃,建設用地總規模控制在2711.19公頃。(三)其他土地本著生態優先、兼顧發展的原則,合理開發利用未利用地,建設占用、需補充的耕地、林地和園地數量,按照耕地占補平衡原則,合理安排其他土地調控指標。2020年中心城區其他土地面積為276.23公頃,比2005年減少了75.16公頃,主要是占用建設占用荒

42、草地等。二、中心城區用地主要拓展方向規劃期內雞東縣土地利用方向為:規劃確定城市建設用地發展方向以向東南、西北兩個方向放射式發展。三、中心城區內部用地結構優化引導在城市用地總規模控制下,優先安排城市交通、供排水、電力、通訊、污水和垃圾處理等城市基礎設施用地,重點保障教育、衛生、文化、體育、城市綠化等社會事業和公共服務設施用地,統籌安排居住、辦公、商貿、工業、倉儲物流等用地,優化城市用地結構和利用的整體效益。嚴格保護區內自然山體、水系、公園、綠地和植被,加強城市內河流水系的疏通和綜合整治,穩定并逐步擴大城市綠色空間范圍,促進城市人居環境的持續改善和城市可持續發展。中心城區規劃布局:根據依托中心、由

43、內向外、由近及遠、緊湊成片和留有發展余地原則,將工業按不同性質,將“三廢”較為嚴重的工業置于城南,盛行風向的下方向,與居住區之間設置衛生隔離帶,在規劃的公路站場兩側預留工業備用地。城市生活居住用地,根據有利生產、方便生活的原則,城市公共活動中心及大型公共建筑的安排,充分利用商業服務中心,結合總體布局適當均勻分布。城市道路系統是方格、放射、環形混合道路網結構形式,并考慮了小區組織形式,使工業區、居住區、倉庫、公園以及城市公共活動中心之間都有比較便捷的主次干道聯系。各項專業工程規劃包括道路廣場規劃、給水工程規劃、排水工程規劃、供電工程規劃、電訊工程規劃、園林綠化系統規劃六個部分。 四、建設用地空間

44、管制規則中心城區允許建設區 :規劃期內安排中心城區雞東鎮允許建設區面積2321.94公頃。中心城區有條件建設區:規劃確定的中心城區雞東鎮有條件建設區面積147.52公頃。中心城區限制建設區 :規劃在允許建設區、有條件建設區之外的其他區域劃定了中心城區限制建設區,中心城區劃定的限制建設區內除安排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礎設施用地外,不準安排新增城市建設用地。 第二節第二節 鄉級土地利用指標落實鄉級土地利用指標落實 雞東鎮土地利用調控指標。2020年耕地保有量不低于6279.35公頃,基本農田保護面積控制在5793.53公頃以上,建設用地總規模不突破2711.19公頃,其中城鄉用地規模不突破2321.94公頃,城鎮工礦用地不突破14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