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工程概論期末試題B答案_第1頁
環境工程概論期末試題B答案_第2頁
環境工程概論期末試題B答案_第3頁
環境工程概論期末試題B答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環境工程概論期末考試試卷參考答案(B)一、選擇題(6分,每小題1分)BDBDBA二、填空(15分,每空1分)1. 豎流式、斜流式(或斜板(管)沉淀);2. 大阻力配水系統、小阻力配水系統;3. 氯消毒、紫外線消毒(臭氧消毒);4.0.3;5. 風玫瑰圖;6. 水體浸泡、雨水淋溶;7. 最終處置或無害化處置;8. 常壓或低壓下的稀溶液、溶液中末發生化學反應的那部分溶質的分子濃度;9. 電暈電極、集塵極;三、名詞解釋(20分,每小題4分)(本題評分主體意思23分,其他情況酌情加分) 1. 虧氧量是指在某一溫度時,水中溶解氧的平衡濃度(即該溫度下的飽和溶解氧量)與實際濃度(即實際溶解氧量)之差。 2

2、. 投配率指每日加入消化池的新鮮污泥體積或高濃度污水容積與消化池客積的比率3. 氣體吸附指氣體混合物與適當的多孔性固體接觸時,利用固體表面存在的未平衡的分子引力或化學鍵力,把混合物中其一組分或某些組分吸留在固體表面上的分離氣體混合物的過程。4. 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與大氣中原有成分之間,或幾種一次污染物之間,經過一系列化學或光化學反應而生成與一次污染物性質不同的新污染物。5. 固體廢物與垃圾:凡人類一切活動過程產生的,且對所有者己不再具有使用價值而被廢棄的固態或半固態物質,通稱為固體廢物。各類生產活動中產生的固體廢物俗稱廢渣;生活活動中產生的固體廢物則稱為垃圾。四、簡答題(30分,每小題6分

3、)(評分依據詳見各題) 1. 簡述分析自由沉淀與絮凝沉淀過程的區別。答:根據懸浮顆粒的濃度及特性可將其在水中的沉降過程分為四種基本類型:自由沉降沉淀過程中懸浮固體之間互不干擾,顆粒各自單獨進行沉淀,顆粒沉淀軌跡呈直線。沉砂池、初次沉淀池內的初期沉淀為此類型。絮凝沉降在沉降過程中各顆粒之間相互粘結,其尺寸、質量隨深度增加而逐漸增大,沉速亦隨深度而增加。混凝沉淀池、初次沉淀池的后期、以及二次沉淀池的初期為此類型。(每部分3分,其他情況酌情加分)2. 簡述活性污泥膨脹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控制?答:可分為絲狀菌大量繁殖和非絲狀菌引起的膨脹。絲狀菌膨脹原因:含溶解性碳水化合物多的污水往往發生由浮游球衣

4、細菌引起的絲狀膨脹;水溫較低;營養物質、溶解氧不足等;非絲狀菌性膨脹主要發生在污水水溫較低而污泥負荷太高時。微生物的負荷高,細菌吸收了大量的營養物,但由于溫度低,代謝速度較慢,就積貯起大量高黏性的多糖類物質。(3分)措施:可調整、加大空氣量,及時排泥,在有可能時采取分段進水,以減輕二次沉淀池的負荷等。營養物質等不足時采用投加營養物質等方法。(3分)3. 簡述生物膜法處理廢水的基本原理。答:當污水與濾料等載體長期流動接觸,在載體的表面上就會逐漸形成生物膜。闡述有機物、氧氣向附著水層傳遞,經生物膜消耗,放出二氧化碳等。隨著生物膜的厚度的增加,內部厭氧,活性降低脫落。(大意對可給56分)4. 簡述布

5、袋除塵機理及優缺點。答:(1)分為兩階段:含塵氣體通過清潔濾布,開始除塵效率不高;由于篩濾、截留等作用在濾料表面形成粉塵層,含塵氣體的過濾通過粉塵層進行,去除效率得到提高。除塵過程持續,粉塵層變厚,效率增加,到壓力損失逐漸增大,考慮清灰。(2)優點:除塵效率高;適應性強;操作彈性大;結構簡單靈活;缺點:應用受濾布的耐溫、耐腐等性能的限制;不適合去除粘結性強和吸濕性大的粉塵。(機理4分,優缺點2分)5. 簡述生物脫氮過程機理答:(1)氨化反應:主要是有機氮和氨氮,被氨化細菌分解、轉化為氨氮。(2分)(2)硝化反應。亞硝酸菌和硝酸菌等硝化菌將氨氮轉化成硝酸鹽。(2分)(3)反硝化反應。硝酸還原菌和

6、亞硝酸還原菌等反硝化菌將硝酸鹽轉化為氮氣而脫氮。(2分)五、計算(每小題10分,共20分)1. 現有一理想沉降室長6.0m,高為10.0m,入口氣速25cm/s,空氣溫度303K,塵粒密度 2.5g/cm3 。(1)求該沉降室能 100% 捕集的最小粒徑(30下空氣粘度系數為1.87×10-5PaS)。(5分)(2)該除塵器對粒徑為50m的粉塵的去除效率為多少?(5分)解:重力沉降室除塵效率:則能100%去除的粉塵的最小粒徑為(=1):(3分),代入數據有50um粉塵的最終下沉速度為(3分)除塵效率為(2分)2. 某城市擬建設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廠,設計流量為10 000m3/d,經初

7、沉池后,進曝氣池污水的BOD5濃度為200mg/L,要求出水BOD5濃度小于10mg/L。(1)繪出常見活性污泥法的工藝流程圖。(3分)(2)試確定曝氣池體積、每天排出的剩余污泥量和污泥回流比。(設曝氣池污泥濃度X=3000mg/L,污泥負荷Fw=0.4kg(BOD5)/kgMLSS ·d,污泥齡c=4d,二沉池污泥排出污泥濃度為10 000mg/L)解:(1)流程圖(3分)進水曝氣池二沉池污泥回流出水剩余污泥(2)曝氣池體積:可利用污泥負荷計算:(2分)由污泥齡有:得(2分)污泥回流比:通過系統的物質守恒有, 出水污泥量Xe比較小忽略,(3)六、論述(每小題9分,共9分)近年來,國內“三湖”“水體富營養化”嚴重,“藍藻”頻發,水污染防治形式日益嚴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