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高考古詩鑒賞十三種提問及答題模式怎樣把握一首詩的主旨六看:1、看題目 2、看作者 3、看注釋 4、看意象 5、看體現情感的詞(直接的、間接的) 6、看體現主旨的關鍵句詩歌常用的表現手法修辭手法:比喻、擬人、對比、襯托、夸張、用典。描寫手法:動靜結合、遠近結合、視覺聽覺嗅覺觸覺、虛實結合、點面結合。抒情手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間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觸景生情、以樂景寫哀情、以景結情、托物言志、借古諷今。第一種模式:分析形象型第一種模式:分析形象型規范答題技巧:(1)什么形象;(2)形象的基本特征;(3)形象的意義。試簡要分析詩中“蓑笠翁”的形象。 江 雪 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2、。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在寒冷、寂靜的環境中,老漁翁竟然不怕天寒地凍,專心釣魚,形體孤獨,性格顯得清高孤傲。(形象的特征)這正是詩人擺脫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寫照。(形象的意義)詩中描寫了一個孤獨清高的老漁翁形象。(什么形象) 賦得自君之出矣 張九齡自君之出矣,不復理殘機。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本詩塑造了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步驟一 :塑造了一位因為丈夫遠出久而未歸,因為思念日益憔悴的思婦形象。步驟二: 詩歌的前兩句寫出妻子因為丈夫外出,內心空虛,無心勞作。后兩句采用比喻的手法,寫出了思婦因為日夜的思念,容顏憔悴,宛如那圓圓的明月,在逐漸的減弱其清輝,漸變為缺月。 步驟三
3、:表達了思婦對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詩歌形象:身份+性格+形象的意義詩歌意象、含義:表層含義+深層含義(即解釋詩句) 第二種模式:分析意境型第二種模式:分析意境型一般提問方式: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 變式提問: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題步驟:答題步驟:(1)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我們應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描述時一要忠實于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想和想象加以再創造,語言力求優美。 (2)概括景物所營造的環境氛圍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詞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靜優美、清新明麗、雄渾壯闊、悲壯慷慨、蕭瑟凄涼等,注意要能準確地體現景物的特點和情調
4、。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體。比如光答“表達了作者感傷的情懷”是不行的,應答出為什么而“感傷”。解答分析:解答分析: 意境,是指寄托詩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綜合起來構建的讓人產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個方面。 答題時三方面缺一不可。 常見錯誤常見錯誤:我們在解答此類問題時常見的失誤有兩點: 一是描摹景物時采用直譯的方法,變描摹為翻譯; 二是學生往往著重于“思與境偕、情景相融”的正襯模式,而忽略了一些詩歌是通過景物來反襯思想感情,造成理解思想感情的錯誤。 在這種情況下,應多從詩人的生平、抱負或標題來思考,在這種情況下,應多從詩人的生平、抱負或標題來思考,避免出錯。避免
5、出錯。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絕句二首(其一) 杜 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注:此詩寫于詩人經過“一歲四行役”的奔波流離之后,暫時定居成都草堂時。 此詩描繪了怎樣的景物此詩描繪了怎樣的景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請簡請簡要分析。要分析。 答:1、此詩描繪了一派美麗的初春景象:春天陽光普照,四野青綠,江水映日,春風送來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濕,燕子正繁忙地銜泥筑巢,日麗沙暖,鴛鴦在沙洲上靜睡不動 2、這是一幅明凈絢麗的春景圖3、表現了詩人結束奔波流離生活安定后愉悅閑適的心境 第三種模式:分析技巧型第三種模式:分析技巧型提問方式:
6、這首詩用了怎樣的藝術手法? 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表現技巧(或藝術手法,或手法)。詩人是怎樣抒發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藝術手法是詩人用以抒發感情的手段方法,要準確答題,必須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現手法。藝術手法分抒情手法、表現手法、修辭手法三大類。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間接抒情兩種。間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觸景生情、情景交融和托物言志、托物寓理等。 表現手法主要有:(1)襯托,分正襯和反襯;(2)聯想和想象,又叫虛實結合;(3)對比;(4)白描;(5)渲染;(6)象征;(7)動靜結合;(8)以動襯靜;(9)以樂景抒哀情;(10)卒章顯志;(11)欲揚先抑等。 修辭手法在古詩中經常出現的
7、有:(1)比興,即先言它物引起所詠之物;(2)比喻;(3)借代;(4)擬人;(5)夸張;(6)雙關;(7)對偶;(8)用典。另還有設問、反問、反語等。 答題步驟:答題步驟:(1)準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2)結合詩句闡釋說明作者是怎樣運用了這種手法的;(3)此手法有效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感情 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早行 陳與義 露侵駝褐曉寒輕,星斗闌干分外明。 寂寞小橋和夢過,稻田深處草蟲鳴。 此詩主要用了什么表現手法?有何效果? 答:答:1、主要用了反襯手法。2、天未放亮,星斗縱橫,分外明亮,反襯夜色之暗;“草蟲鳴”反襯出環境的寂靜。3、兩處反襯都突出了詩人出行之早,心中由漂泊
8、引起的孤獨寂寞。 第四種模式:分析語言型第四種模式:分析語言型提問方式:這首詩在語言上有何特色?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語言風格。談談此詩的語言藝術。能用來答題的詞一般有:清新自然、樸實無華、華美絢麗、清新自然、樸實無華、華美絢麗、明白曉暢、委婉含蓄、雄渾豪放、明白曉暢、委婉含蓄、雄渾豪放、筆調婉約、簡練生動筆調婉約、簡練生動等。答題步驟答題步驟:(1)用一兩個詞準確點明語言特色。(2)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3)指出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越女詞(其三) 李 白 耶溪采蓮女, 見客棹歌回。 笑入荷花去, 佯羞不出來。請分析此詩的語言特色。答:步驟答:步驟1、此詩語言清新自然,不事雕
9、琢。 步驟步驟2、詩人用“見客”“笑入”“不出來”這一連串似乎很平常的動詞短語塑造了一個美麗動人的采蓮女的形象,“佯羞”一詞寫其對意中人的心理和情態,十分自然。步驟步驟3、詩人用“清水出芙蓉”般的語言抒發了對純真愛情的贊美。第五種模式:第五種模式: 一詞領全詩型一詞領全詩型提問方式:提問方式:某詞是全詩的關鍵,為什么? 古詩非常講究構思,往往一個字或一個詞就構成全詩的線索,全詩的感情基調、全詩的思想,抓住這個詞命題往往可以以小見大,考出考生對全詩的把握程度。答題步驟:答題步驟: (1)該詞對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從該詞在詩中結構上所起的作用考慮。 例例 : 春夜洛城聞笛 李 白 誰家玉笛
10、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折柳”二字是全詩的關鍵,“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關鍵”之說,為什么?答: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別懷遠”,而詩歌的主旨正是思鄉之情(步驟一步驟一)。 這種思鄉之情是從聽到“折柳”曲的笛聲引起的(步驟二步驟二)。 可見“折柳”是全詩的關鍵。 第六種模式:第六種模式: 煉字型、詩眼型煉字型、詩眼型提問方式: 這一聯中最生動傳神的是什么字?為什么? 提問變體:某字歷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它好在哪里?答題步驟:答題步驟: (1)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 (2)展開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
11、感情。 南 浦 別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 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認為,“看”字看似平常,實際上非常傳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這種說法嗎?為什么 答:同意。看,在詩中指回望(步驟一)。離人孤獨地走了,還頻頻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腸寸斷。此字讓我們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淚眼朦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驟二)。只一“看”字,就淋漓盡其所有致地表現了離別的酸楚(步驟三)。第七種模式:第七種模式: 觀點不同型觀點不同型提問方式:有人這樣認為,有人那樣認為,你覺得呢? 提問變體:有人認為某字用得好,有人認為某字用得不好,你認為呢? 答題步驟:答題步驟: 找到原詞句中的關鍵
12、幾點,分條作答,用翻譯的形式就可以。 例例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江 漢 杜 甫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遠,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蘇。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 有人認為這首詩洋溢著詩人自強不息的精神,也有人有人認為這首詩洋溢著詩人自強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認為這首詩表達了詩人的怨憤之情,你同意哪種看法認為這首詩表達了詩人的怨憤之情,你同意哪種看法?請說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見。請說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見。 答答:(“自強不息”的要聯系“落日心猶壯,答“怨憤”的要聯系“不必取長途”。)第一種答案:第一種答案:同意洋溢著詩人自強不息的精神這種說法。詩中提到“心猶壯”病欲蘇”存
13、老馬”等,從中看出詩人不怕病、不服老,希望為國效力。第二種答案:第二種答案:同意表達了詩人的怨憤之情的說法。詩中寫到“思歸客”腐儒”“片云”落日”等,特別是結尾兩句;難道我這腐儒,連一匹老馬也不如了嗎?表達了詩人一生漂泊的滄桑之感和報國無門的怨憤之情。第八種模式:煉句型第八種模式:煉句型提問方法:這句詩好在哪里?提問變體:1、這句詩有什么含義和作用?2、表達上有什么特點或簡析這句詩的作用和藝術效果 答題步驟答題步驟:闡明語表義,有時要發掘它的深層意思;分析詩句在寫景或抒情或寫人方面的表達作用。有時還可簡要說明藝術效果。答題示例:答題示例: 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水檻遣心二首(其一)
14、杜 甫去郭軒檻敞,無村眺望賒。澄江平少岸,幽樹晚多花。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城中十萬戶,此地兩三家。 注水檻:江邊的欄桿,可供垂釣、眺望。在杜甫成都草堂附近。 賒:遠。這首詩的第五、六句是為人傳誦的名句,南宋葉夢得石林詩話稱其“緣情體物,自有天然之妙”。請你談談這兩句詩的“妙”處,并結合全詩說說作者表達了怎樣的感情。答:答:這兩句詩,寫細雨輕灑,魚兒嬉戲于水面;微風吹拂,燕子斜掠過天空。“出”,寫魚兒的歡欣,“斜”,寫燕子的輕盈。 詩人觀察細致入微,遣詞自然平易而又精巧生動。詩歌描繪草堂的自然環境,字里行間蘊含著作者對大自然、對春天的熱愛和優游閑適的心情。 第九種模式:分析構思型第九種模式:
15、分析構思型提問方法:這首詩是怎樣構思的?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構思之妙。解答分析:詩歌思有路,整首詩,句與句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系。那么,分析詩的結構思路,必須把握詩句的關系。有的詩先寫景后抒情,有的先敘事后抒情,還有鋪墊、過渡、烘托、起承轉合之說 答題步驟:揭示詩句之間的聯系。概括詩句描繪的內容。指出這種構思傳達出什么思想感情。答題示例 : 東 坡 蘇軾雨洗東坡月色清,市人行盡野人行。莫嫌犖確坡頭路,自愛鏗然曳杖聲。 注此詩為蘇軾貶官黃州時所作。東坡,是蘇軾在黃州居住與躬耕之所。 犖確:山多大石。第一句在全詩中有何作用?請簡要賞析 答:答:第一句是全詩的鋪墊。 描繪出一幅雨后東坡月夜圖,營造了
16、一種清明幽靜的氣氛,以映襯作者心靈明澈的精神境界。 第十種模式:情感、主旨型第十種模式:情感、主旨型提問方式:提問方式: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這首詩的主旨是什么 提問變體:提問變體:這首詩反映了怎樣的社會現實?這首詩表現了怎樣的情趣?或者結合意境提問,或就某一句某一聯發問。 答題步驟:答題步驟:()詩歌各句(或相關的句子)分別寫了什么內容 ()運用了何種表達技巧 ()抒發什么情感 答題示例:答題示例: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8分)(年全國卷2) 南柯子王炎山冥去陰重,天寒雨意濃。數枝幽艷濕啼紅。莫為惜花惆悵對東風。蓑笠朝朝出,溝塍處處通。人間辛苦是三農。要得一犁水足望年豐。 注三農:
17、指春耕、夏耘、秋收 試分析下闕的內容,以及作者在詞中所抒發的思相感情。 答:描寫了農民不避風雨、辛勤勞作的生活,發出了“人間辛苦是三農”的感嘆, (因為沒有什么特別的表達技巧,所以步驟二跳過)表達了農民盼望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的心情。 第十一種模式:評價題型第十一種模式:評價題型提問方式:提問方式:評價題是先列舉出一首或幾首詩詞,再引用一段古代詩詞評論家或后世人對詩詞特點的評論語,要求你先判斷這個評論是否正確,是否合理,然后闡明理由。這種題型酷似政史考試中的判斷說理題。其實這類題型只是前幾類題型的變體,沒有直接提出問題,需要自己分析問的是內容、主旨,還是表達技巧,然后結合問題和詩歌進行恰當的表述
18、 答題思路:答題思路:()認真審題 ()深入閱讀理解詩詞()結合詩歌內容、結合評論答題 答題注意:緊扣詩文內容,點面結合地分析;闡明理由時,緊扣評論關鍵詞 赤 壁 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來概括這首詩的藝術特色。你同意這種觀點嗎?請作簡要說明 分析:這是一首典型的詩詞評價題型。詩歌本意很明了,但命題者借用西方一句詩來概括其藝術特色,回答時思維要稍稍轉個彎。所謂“一粒沙里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就是以小見大,管中窺豹的寫法。本文借出土的文物折戟和吳國二女二喬來展現三國時期的政治風云變幻。 答案參考: 這
19、是一首詠史詩,抒發的是對國家興亡的感慨,可謂大內容,大主題,但詩人卻通過“小物”“小事”來表現的。 詩由一個小小的文物“折戟”,聯想到漢末分裂動蕩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戰中的英雄人物,可謂說是“一粒沙里見世界”。后兩句把“二喬”不曾被捉這件小事與東吳霸業、三國鼎立的大主題聯系起來,寫得具體可感,有情味,有風韻,可謂“半瓣花上說人情”。第十二種模式:比較評價題型第十二種模式:比較評價題型提問方式:提問方式:給出兩首或幾首詩詞,要求學生比較閱讀后,對其異同進行分析評價。 答題思路:答題思路:()要通讀這幾首詩詞,把握其思想內容和主要的寫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識。 ()要結合題干中的比較角度(思想內容
20、、感情、藝術手法、寫法、修辭方法等)來尋求詩詞的差異性。 ()要注意點面結合,既有總體分析,又有具體分析。表述時要注意條理清楚,層次分明。 閱讀下面兩首古詩,然后回答問題。 齊安郡中偶題 杜 牧兩竿落日溪橋上,半縷輕煙柳影中。多少綠荷相倚恨,一時回首背西風。 暮熱游荷池上 楊萬里細草搖頭忽報儂,披襟攔得一西風。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 這兩首詩都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來刻畫“荷”的形象?請指出兩首詩中“荷”所表現出來的不同情感特點,并作簡要分析。 解析:題目有兩問,第一問是問表現手法上的共同點,不要求分析,所以只寫出表現手法就可以,當然如果具體說明,也沒錯。第二問要求分析這這兩首詠物詩表達
21、兩首詠物詩表達出的情感的不同,出的情感的不同,因此答題時,要按照情感主旨型模式答全兩方面的內容 答:第一問:都用了擬人表現手法。 第二問:前一首的“綠荷”有“恨”而“背西風”,含有詩人之恨,表露了傷感不平之情,基調凄怨低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風吹動而躲藏于荷葉之中,似是“愁熱”,卻呈現嬌羞之態,表露了作者的憐愛喜悅之情,基調活潑有趣。特別提示:不論回答何種問題,都應盡量涉及三方面的內容:詩歌相關內容、表達技巧、詩歌主旨詩歌相關內容、表達技巧、詩歌主旨。例如第五種模式的示例,答案中已包含內容和主旨兩方面的內容,如果加上“折柳運用了雙關修辭,既指聽到的折柳曲,又指聯想到的現實生活中的折柳相送的生
22、活場景”,那么就萬無一失了。第十三種模式第十三種模式 情景鑒賞題型:情景鑒賞題型:1. 即用什么樣的“景”表現了什么樣的“情”,如果要回答關系還要用一個表示情景關系的詞語加以概括。2. 情景鑒賞題:記住下列公式即可關系+景+情。關系術語:1)純寫景情景交融、景中含情2)前景后情觸景生情3)前情后景以景襯情 山居即事 王 維寂寞掩柴扉,蒼茫對落暉。鶴巢松樹遍,人訪蓽門稀。綠竹含新粉,紅蓮落故衣。渡頭煙火起,處處采菱歸。(2)詩的后四句寫出了怎樣的景與情? 答:該詩后四句情景交融(關系)。寫出了綠竹青翠、紅蓮花謝,炊煙四起,人們采菱而歸的清新之景(景),表達了作者對鄉村生活的喜愛以及陶醉于自然美景
23、的閑適之情(情)。參考答案:寫出了夕陽西下,炊煙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愛,人們采菱而歸的景象。表現出作者悠然閑適的心情。分析:這類題目標準答法必須要答關系,參考答案給出的是采分點,掌握規范答法永遠處于不敗之地。特別需要提醒的是,回答作者情感時,要考慮兩個方面:1、對外物的情感;2、作者本身的心情。用什么樣的景表現了什么樣的情的表述思路:景+特點+意境+(效果)+感情,表述模式為:描繪了的景,創設了的意境,表達了的感情。回顧:1、詩歌形象: 身份+性格+形象的意義2、詩歌意象、含義: 表層含義+深層含義(即解釋詩句)3、所抒感情: 通過什么內容+抒發(寄寓/揭露)什么感情4、體會意境: 客觀形象+
24、主觀感受+交融了什么意境5、品味關鍵詞句: 含義+手法+表達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6、賞析修辭方法: 揭示手法+分析表達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7、賞析表達方式: 怎樣敘(描寫)+敘(描寫)什么+抒什么情8、賞析表現手法: 手法+表達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9、體會詩歌情感: 憂國憂民之感慨、國破家亡之痛楚、游子逐客之凄涼、征夫思婦之幽怨、懷才不遇之寂寞、報國無門之激憤、建功立業之豪邁、自由悠閑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熱愛、親情友情之真摯、歸耕隱居之樂、黑暗官場之苦、離別思念之緒、貶官謫居之恨、時光易逝韶光不再之感慨等 10、概括詩歌內容: 這是一首什么樣的詩 詩歌各句分別寫了什么 通
25、過什么手法 抒發什么情感 評價(總分總式)“寫什么”方面:寫景抒情,詠物言志(情),懷古詠史,即事感懷,邊塞征戰,山水田園,意象,意境,背景,主旨。“怎樣寫”方面:浪漫主義,現實主義,詩眼,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直抒胸臆,虛實相濟,繪形繪聲繪色,動靜結合,化靜為動,煉字,起承轉合,賦比興 “為何寫”方面:抒發的思想感情,反映的社會現實,表現的情趣,寄托的情懷(愛慕、愁緒、惆悵、苦悶等),表達的追求,流露的傾向,發出的感慨,袒露的心跡,造就的情致。這首詩采用了(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技法,寫出了(意象)的(某某)特點,表現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古典詩詞常見
26、象征性意象集釋:古典詩詞常見象征性意象集釋: 1.歲寒三友:歲寒三友: 松:松:堅韌挺拔的性格。堅韌挺拔的性格。 竹:竹:剛正有節的節操。剛正有節的節操。 梅:梅:傲霜斗雪的風骨。傲霜斗雪的風骨。 3.杜鵑:杜鵑:代表一種悲劇氛圍。代表一種悲劇氛圍。 4.冰雪:冰雪:心志的忠貞、品性的高潔。心志的忠貞、品性的高潔。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5.月亮:月亮:引發思鄉懷人之愁。引發思鄉懷人之愁。(天山雪后海風寒,橫笛(天山雪后海風寒,橫笛遍吹遍吹行路難行路難。磧里征人三十萬,一時回首月中看。磧里征人三十萬,一時回首月中看。李益李益從軍北征從軍北征)
27、 6.柳、折柳:柳、折柳:惜別,引發離愁別緒。惜別,引發離愁別緒。(今宵酒醒何處,(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楊柳岸曉風殘月。) 7.蟬:蟬:喻喻品性高潔品性高潔之人。(古人以為蟬餐風飲露,是高之人。(古人以為蟬餐風飲露,是高潔的象征。)潔的象征。) 8.草木繁盛:草木繁盛:反襯反襯荒涼荒涼,以抒發,以抒發盛衰興亡盛衰興亡的感慨,是為的感慨,是為“黍離之悲黍離之悲”。 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寫今日揚州城的荒涼,抒寫今日揚州城的荒涼,抒發發昔盛今衰昔盛今衰的感慨的感慨。 9.夕陽:衰敗夕陽:衰敗景象,抒發景象,抒發低落、消沉、失落低落、消沉、失落的情緒的情緒。 向晚意
28、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商隱(李商隱樂游原樂游原)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劉禹錫烏衣巷烏衣巷)(委婉含蓄地)(委婉含蓄地抒發了抒發了盛衰興亡盛衰興亡的感慨的感慨) 10.落紅落紅(落花):(落花):殘敗殘敗景象,景象,惜春惜春之情。之情。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況落紅無數。(辛棄疾(辛棄疾摸魚兒摸魚兒) 11.落葉落葉(落木)
29、:(落木):蕭瑟蕭瑟景象,景象,悲秋悲秋情感,情感,失落失落情緒。情緒。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杜甫登高登高) 12.朝露:朝露:感嘆感嘆人生之短暫人生之短暫。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曹操短歌行短歌行) 13.香草、美人:香草、美人:喻喻品性高潔品性高潔的人或的人或賢明的君王賢明的君王。 14.哀鴻:哀鴻:比喻比喻哀傷苦痛哀傷苦痛、流離失所的人流離失所的人。成語。成語“哀鴻哀鴻遍野遍野”中中“哀鴻哀鴻”即此意。即此意。
30、15.鴻雁:鴻雁:鴻雁傳書,代指書信,鴻雁傳書,代指書信,思鄉懷人思鄉懷人;秋雁南飛,;秋雁南飛,悲秋悲秋。 回雁峰相傳大雁南飛到衡陽而返,故衡陽市南有一座秀回雁峰相傳大雁南飛到衡陽而返,故衡陽市南有一座秀麗挺拔的山峰,稱為回雁峰,秋冬之際,成群的大雁就麗挺拔的山峰,稱為回雁峰,秋冬之際,成群的大雁就落在這里等待來年開春時又返飛北方。唐代詩人王勃在落在這里等待來年開春時又返飛北方。唐代詩人王勃在滕王閣序滕王閣序中寫道:中寫道:“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孤雁,有時用以抒獨自飄泊他鄉的孤雁,有時用以抒獨自飄泊他鄉的羈旅之愁羈旅之愁。 16.雙鯉:雙鯉:代指代指書信書信。
31、漢樂府漢樂府飲馬長城窟行飲馬長城窟行詩云:詩云:“客從遠方來,遺我雙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后來即以雙鯉借代后來即以雙鯉借代遠方來信。遠方來信。 敦煌曲子詞敦煌曲子詞魚游春水魚游春水:“鳳簫聲絕沆孤雁,望斷鳳簫聲絕沆孤雁,望斷清波無雙鯉。云山萬重,寸心千里。清波無雙鯉。云山萬重,寸心千里。”字面上好像是清字面上好像是清波上波上無雙鯉跳躍無雙鯉跳躍,其實是指千里之外,煙波浩淼,其實是指千里之外,煙波浩淼,音信音信全無全無。 17.莼羹鱸膾:莼羹鱸膾:指指家鄉風味家鄉風味,后用來借指,后用來借指思鄉之情思鄉之情。 徐自華徐自華慧僧先生解職歸見
32、慧僧先生解職歸見:“轉瞬西風又起,忽搖轉瞬西風又起,忽搖動莼鱸鄉思。動莼鱸鄉思。” 18.白衣蒼狗:白衣蒼狗:亦叫白云蒼狗,比喻亦叫白云蒼狗,比喻世事變幻無常世事變幻無常。 杜甫杜甫可嘆可嘆:“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古住今來共一時,人生萬事無不有。古住今來共一時,人生萬事無不有。”人事變化,猶如人事變化,猶如浮云,一會兒像白衣,一會兒像灰狗,變化無常,難以浮云,一會兒像白衣,一會兒像灰狗,變化無常,難以逆料。逆料。 19.巴歌:巴歌:亦稱巴唱、巴謳、巴人之曲。借指亦稱巴唱、巴謳、巴人之曲。借指鄙俗之作鄙俗之作,多作謙詞。多作謙詞。 元人謝應芳元人謝應芳
33、水調歌頭水調歌頭再和寄酬袁子英蕭寺再和寄酬袁子英蕭寺:“多多謝寄來雙鯉,白雪陽春數曲,為我和巴謳。謝寄來雙鯉,白雪陽春數曲,為我和巴謳。” 20.吳鉤:吳鉤:泛指泛指寶刀、利劍寶刀、利劍。 辛棄疾辛棄疾水龍吟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登建康賞心亭:“落日樓頭,斷鴻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聲里,江南游子。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臨意。”通過看吳鉤,拍欄桿,表達了自己通過看吳鉤,拍欄桿,表達了自己意欲報效祖意欲報效祖國,建功立業,而又無人領會的失意情懷國,建功立業,而又無人領會的失意情懷。 21.紅豆:紅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愛情的信物,比喻即相思豆,借
34、指男女愛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男女愛情或朋友情誼愛情或朋友情誼。 王維王維相思相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勸君多采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勸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擷,此物最相思。”詩人抒發的是詩人抒發的是對友人的眷念之情對友人的眷念之情。 22.莊周夢蝶:莊周夢蝶:莊子莊子齊物論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莊子以此說明莊子
35、以此說明物物我為一,萬物齊等我為一,萬物齊等的思想。后來文人用來借指的思想。后來文人用來借指迷惑的夢迷惑的夢幻和變化無常的事物幻和變化無常的事物。 如陸游如陸游冬夜冬夜:“一杯罌粟蠻奴供,莊周蝴蝶兩俱一杯罌粟蠻奴供,莊周蝴蝶兩俱空空。” 23.采薇:采薇:借指借指隱居生活隱居生活,后來也表,后來也表堅守節操堅守節操。 史記史記載:載:“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于首陽山,采薇而食之。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于首陽山,采薇而食之。” 孟郊孟郊感懷感懷:“舉才天道信,首陽誰采薇。去去荒澤舉才天道信,首陽誰采薇。去去荒澤遠,落日當西歸。遠,落日當西歸。” 文天祥文天祥南安軍南安軍:“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時非。饑死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時非。饑死真吾志,夢中行采薇。真吾志,夢中行采薇。”(此處表(此處表堅守節操堅守節操) 24.碧血:碧血:借指借指為正義事業所流的血為正義事業所流的血。 語出語出莊子莊子外物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員流于江,萇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為碧玉。伍員流于江,萇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為碧玉。”后來也用后來也用“碧血碧血”“”“長弘化碧長弘化碧”比喻比喻蒙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管理學碩士畢業答辯
- 集中隔離點院感知識培訓
- 文化產業管理考試的重要技能與現代職業要求的裂變分析試題及答案
- 翼狀胬肉試題及答案
- 激光工程師角色與職責考題試題及答案
- 直播燒烤面試題及答案
- 文化產業管理品牌價值試題及答案
- 高校專利轉化的現實情況與對策研究試題及答案
- 計算機二級考試模擬題庫試題及答案
- 月亮陰影測試題及答案
- (完整版)《衛生事業管理學》知識點
- 正文新毒品形勢下對農村禁毒教育宣傳策略的探討
- 砂石篩校驗方法
- 點亮小燈泡說課稿(課堂PPT)
- 不干膠基礎知識
- 服務外包合同
- 立管改造施工方案
- FZ15—100型(C2型)翻車機壓車梁故障分析
- 常用建筑材料容重表
- 智慧樹知到《求職那點兒事-大學生就業指導》章節測試答案
- 土方工程投標文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