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PMP播放器設計方案_第1頁
DSPMP播放器設計方案_第2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封面作者:PanHongliang僅供個人學習淮陰工學院DSP 技術及應用課程設計選題名稱:基于 DSP 的 MP3 播放器設計系(院):專業:班級:姓名:學號:指導教師:學年學期:20102011 學年 第_2_學期2010 年 7 月 2 日設計任務書課題 名稱基于 DSP 的 MP3 播放器設計設計 目的1.了解 MP3 播放器系統的功能;2.理解 DSP 應用系統開發的基本思路及方法;3.練習使用匯編語言編寫應用程序的基本步驟;4.學習軟件開發過程及資料收集與整理,學會撰寫課程設計報告;5.學會對所學知識進行總結與提咼;實驗 環境1. Windows 2000 以上操作系統;2.CCS

2、 開發環境;任務 要求1.利用課余時間去圖書館或上網查閱課題相關資料,深入理解課題含義及 設計要求,注意材料收集與整理;2.在第 18 周末之前完成預設計,并請指導教師審查。通過后方可進行下一 步工作;3.按指導書要求設計軟件,實現設計的功能,并顯示正確的結果;4.要求形成穩定的程序軟件,可以運行,方可申請參加答辯;工作進度計劃序號起止日期工作內容12011.6.272011628在預設計的基礎上,進一步查閱資料,完成硬件電 路設計。22011.6.282011629編寫軟件代碼,調試與完善。32011.6.292011630測試程序,優化代碼,增強功能,撰寫課程設計報 告。42011.6.3

3、02011.7.1提交軟件代碼、硬件電路成果和設計報告,參加答JLA亠 辯。指導教師(簽章):年月日摘要:在當今這個信息、科技高速發展的數字化時代,數字信號處理技術逐步體現出它 的優勢與拓展空間。越來越多的電子產品將數字信號處理作為技術核心,并廣泛應用 于控制、通信、圖像處理等各個領域。為了適應這一發展趨勢,基于DSP 的 MP3 播放器設計的這一課題也就如期而至,在這次接近實踐的實習中我們將針對DSP 的硬件實現原理和其結構特點,利用匯編語言設計相應的代碼來實現預期目的中所要達到的 MP3 播放器各項功能。與此同時,針對 DSP 的 MP3 解碼問題的理解和解決也成為了 我們這次設計中需要克

4、服的最大難題。相比專用芯片的MP3 解碼,采用 DSP 芯片進行軟解碼的靈活性、可移植性、通用性等都具有很大優勢。實習中需要用PROTEL 軟件對外圍電路進行設計和繪制,利用 CCS 軟件進行匯編程序的編譯和調試,在軟硬件 設計完成后將其結合進行仿真完成設計要求。關鍵詞:數字信號處理;MP3;解碼;PROTEL目錄1 課題綜述 01.1課題來源 01.2課題意義 01.3預期目標 01.4面對問題 02 系統分析 02.1涉及到的基礎知識 02.2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路 22.3軟件分析 22.4硬件分析 32.5總體方案 33 系統設計 33.1軟件設計 33.2硬件設計 43.3程序代碼 44

5、 電路設計 74.1電源電路 74.2 FLASH存儲器電路 84.3 USB接口電路 84.4 PCB圖 95 系統仿真與調試 9總 結 10致 謝 10參考文獻 111課題綜述1.1課題來源DSP 應用的快速發展為數字信息產品帶來廣闊的發展空間,并將支持通信、計算 機和消費類電子產品的數字化融合。與此同時,數字編解碼及壓縮技術也不斷進步, 在對于音視頻處理領域也成了當前的熱點之一。 MP3 在這時也應運而生,成為了當今 科技時尚潮流的代名詞,各種手持娛樂終端、消費類電子產品中對于MP3 播放器的功能,也是風靡一時。而對于 MP3 的壓縮解碼器技術理所應當的成為了我們實習的最好 課題。1.2

6、課題意義隨著各種 MP3 的不斷更新換代,對于 MP3 的壓縮編碼解碼的要求也就越來越 高,本課題采用基于 DSP 技術下的 MP3 播放器,采用慢速大容量外存加高速小容量 外存的組合方式,音樂文件先從慢速外存下載至高速外存再載入DSP 的高速 RAM ,下載一部分處理一部分的工作方式,充分體現了當今時代對 MP3 功能的需求。而研究 如何將 DSP 技術和 MP3 有機的結合就成為了我們這次實習的重要意義所在。1.3預期目標通過對軟硬件的設計,使基于 DSP 的 MP3 播放器實現播放、搜索、音量控制、 暫停、刪除、鎖定、瀏覽、停止、關機、播放模式控制、音場選擇等功能模塊。并針 對其不同的功

7、能設定不同的快捷鍵來方便使用。1.4面對問題在這次設計過程中,我們需要解決基于 DSP 芯片上的 MP3 軟件設計和硬件設計 兩大部分。對于軟件部分,要利用匯編語言來實現其解碼功能,并最終和其各項功能 結合在一起。硬件部分的難點是合理的將各模塊的 DSP 芯片有機的連接起來。2系統分析2.1涉及到的基礎知識2.1.1 MP3MP3 全稱是動態影像專家壓縮標準音頻層面3( 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Audio Layer III )。是當今較流行的一種數字音頻編碼和有損壓縮格式,它設計用來大 幅度地降低音頻數據量,而對于大多數用戶來說重放的音質與最初的不壓縮音頻相比

8、 沒有明顯 的下降。 它是 在 1991 年由 位 于德國埃 爾朗根 的研究組織 Fraunhofer- Gesellschaft 的一組工程師發明和標準化的。MP3 也是一個數據壓縮格式。它丟棄掉脈沖編碼調制( PCM )音頻數據中對人類 聽覺不重要的數據 (類似于 JPEG 是一個有損圖像壓縮) , 從而達到了小得多的文件 大小。 在 MP3中使用了許多技術其中包括心理聲學以確定音頻的哪一部分可以丟棄。 MP3 音頻可以按照不同的位速進行壓縮,提供了在數據大小和聲音質量之間進行權衡 的一個范圍。2.1.2 DSP數字信號處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簡稱 DSP

9、)是一門涉及許多學科而又廣泛 應用于許多領域的新興學科。 20 世紀 60 年代以來,隨著計算機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 展,數字信號處理技術應運而生并得到迅速的發展。數字信號處理是一種通過使用數 學技巧執行轉換或提取信息,來處理現實信號的方法,這些信號由數字序列表示。在 過去的二十多年時間里,數字信號處理已經在通信等領域得到極為廣泛的應用。DSP 的優點:對元件值的容限不敏感,受溫度、環境等外部因素影響小;容易實 現集成;VLSI 可以分時復用,共享處理器;方便調整處理器的系數實現自適應濾 波;可實現模擬處理不能實現的功能:線性相位、多抽樣率處理、級聯、易于存儲 等;可用于頻率非常低的信號。DSP

10、 的缺點:需要模數轉換;受采樣頻率的限制,處理頻率范圍有限;數字系統 由耗電的有源器件構成,沒有無源設備可靠。但是其優點遠遠超過缺點。2.1.3 PDIUSBD12PDIUSBD12 是一款性價比很高的 USB 器件。它通常用作微控制器系統中實現與 微控制器進行通信的高速通用并行接口,它還支持本地的 DMA 傳輸;這種實現 USB 接口的標準組件使得設計者可以在各種不同類型微控制器中選擇出最合適的微控制 器;這種靈活性減小了開發的時間、風險以及費用(通過使用已有的結構和減少固件 上的投資)從而用最快捷的方法實現最經濟的 USB 外設的解決方案;PDIUSBD12 完全符合 USB1.1 版的規

11、范,它還符合大多數器件的分類規格:成像 類、海量存儲器件、通信器件、打印設備以及人機接口設備。同樣,地 PDIUSBD12 理想地適用于許多外設,例如:打印機、掃描儀、外部的存儲設備( Zip 驅動器)和 數碼相機等等。它使得當前使用 SCSI 的系統可以立即降低成本;PDIUSBD12 所具有的低掛起功耗連同 LazyClock 輸出可以滿足使用ACPI、OnNOW 和 USB 電源管理的要求。低的操作功耗可以應用于使用總線供電的外設; 此外它還集成了許多特性,包括SoftConnetTM、 GoodLinkTM 、可編程時鐘輸出、低頻晶振和終止寄存器集合。所有這些特性都為系統顯著節約了成本

12、,同時使 USB 功能在外設上的應用變得容易。 PDIUSBD12 引腳圖如圖 2-1 所示。圖2-1 PDIUSBD12芯片引腳圖D0D7:雙向 8 位數據線;ALE: 地址鎖存使能信號;CLKOUT :可編程時鐘輸出;/INT: PDIUSBD12 中斷輸出;D-: USB D-數據線;D+: USB D+ 數據線。2.1.4 SDRAMSDRAM(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同步動態隨機存儲器, 同步是指 Memory 工作需要同步時鐘,內部的命令的發送與數據的傳輸都以它為基 準;動態是指存儲陣列需要不斷的刷新來保證數據不丟失;隨

13、機是指數據不是線性依 次存儲,而是自由指定地址進行數據讀寫。 SDRAM 從發展到現在已經經歷了四代, 分別是:第一代 SDRSDRAM ,第二代 DDR SDRAM ,第三代 DDR2 S DRAM ,第四 代 DDR3 SDRAM。2.2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路從基礎出發,不難看出對于本次課程設計我們需要從兩方面考慮,一方面是對于 軟件的設計,另一方面是其硬件問題的解決。對于軟、硬件的問題我們需要先分析其 設計的要求, 并根據其設計要求具體設計方案, 分派任務, 將一項工程分而治之, 各 個擊破。即化整為零,整理妥當后在合二為一的綜合設計思路。因為MP3 的編碼系統和各實現模塊電路在本次設計中是

14、重點,也是難點,所以對于這部分的工作還是要做 到細致入微的才行。2.3軟件分析通過系統的軟件要實現數據存儲介質中讀取 MP3 碼流數據,并保證數據讀取的速 度滿足系統的需要;能夠正確定位 MP3 文件數據的地址和文件長度,為后期進行歌曲 選擇打下基礎;與此同時,對 MP3 碼流進行解碼,并且以所需要的格式和方式輸出。 解碼算法要在目標系統中實現,因此,不但要保證算法的正確性,也要保證算法的適應性,充分利用目標系統性能特性,并滿足系統的運算速度要求;最后,要能正確協 調硬件各個模塊的工作,提供正確的芯片控制信號。2.4硬件分析對于 MP3 播放器的系統分析除了軟件分析,當然還有對其硬件的分析。首

15、先,做 出的硬件要能夠對 MP3 碼流進行解碼,從 MP3 格式恢復成 PCM 碼流。系統應該能夠 保證解碼過程的正確性,并能夠滿足解碼算法在實現過程中所需要的存儲空間、計算 速度等需求;而且可以存儲一定量的 MP3 碼流文件,供解碼系統使用。在系統初步實 現時,存儲的碼流長度至少要保證能夠從主觀上感受到音頻信號解碼的效果;在解碼 后輸出的 PCM 碼流通過揚聲設備,如耳機、音箱等播放出來,這樣才能夠從直觀上 判斷解碼的效果,并且方便后期在使用該系統方案時進行直觀性能評價和直接應用; 最后,能夠滿足系統的功率要求。一般情況下,對于電子類便攜式系統,或者嵌入式 應用方案來說,系統的功耗要比較低,

16、用電池供電能夠滿足系統的工作需要。2.5總體方案對于本次課程設計,我們將設計的工作分為兩個部分:即硬件系統部分和軟件系 統部分。其中硬件系統主要包括主譯碼模塊、控制模塊、模擬音頻模塊、電源模塊 等。軟件系統主要實現 MP3 解碼算法,存儲器訪問控制, MP3 文件播放控制等功 能。系統總體設計如圖 2-2 所示。圖2-2總體設計圖3系統設計3.1軟件設計考慮到 MP3 解碼軟件的復雜度和可讀性,整個解碼軟件采用 DSP C 語言編寫。 DSP C語言具有與標準ANSI C語言相同的語法特點, 同時還和 DSP硬件相結合, 能 夠直接控制 DSP的在片或外圍設備資源。隨著信號處理技術的不斷發展,

17、 DSP 的 C 語言編譯器編譯效率也越來越高, 54X 系列的 C 語言編譯器效率能達到 60%70%, 6000 系列的編譯器效率高達 80%。所以用 C 語言來對 DSP 進行編程是必然的趨勢。MP3 解碼算法雖然復雜,但是整個解碼過程分為各個模塊進行,各個模塊之間相 對比較獨立。在整個解碼軟件的設計過程中,對各個模塊采用子函數的方式,各個模 塊間的聯系表現為函數的參數傳遞。整個解碼軟件由一個主函數控制,調度各個模塊的有序運行軟件系統設計方案是用 DSP 軟件實現 MP3 解碼算法功能, 并完成相應的接口訪 問功能,包括控制子系統和 MP3 子系統兩部分。控制子系統包括通用驅動、 FLA

18、SH 文件系統、 HPI驅動等部分; MP3 子系統包括 HPI 驅動、 MP3 解碼、輸出均衡、 D/A 轉換等部分。軟件功能設計原理如圖 3-1 所示。圖3-1 MP3軟件系統設計圖3.2硬件設計對于硬件平臺設計的結構框圖如圖 3-2 所示。圖3-2硬件平臺結構圖從結構圖可以看出,整個硬件平臺分為以下幾個部分:核心處理器 TMS320VC5416,用來執行 MP3 解碼程序以及一些控制功能。可編程邏輯芯片 CPLD,作為各個模塊間的接口,包括地址譯碼、時序控制及格 式轉換等功能。存儲器模塊,包括程序存儲器、大容量與非數據存儲器,程序存儲器為FLASH器件,用來存儲 DSP 的可執行程序,上

19、電后加載到 DSP 內部程序空間運行解碼程 序,數據存儲器用來存儲 MP3 數據。音頻 CODEC,用來對 DSP 輸入/輸出地音頻流進行數模轉換,播放 MP3 音樂。與 PC 機的接口,即 USB 接口,用來傳送大容量 MP3 數據。 電源,用來給整個電路板供電。整個硬件平臺的工作流程如下:首先通過串口或USB 接口從 PC 機中下載 MP3數據,存儲在大容量數據存儲器中。 DSP 讀取存儲器中的數據進行解碼,還原出 PCM 信號,再通過 DSP 的緩沖串口送到音頻 CODEC,最終播放出 MP3 音樂。3.3程序代碼.title CVSDcoder.asm .mmregsSTACK .us

20、ect STACK,10h .global Init,BeginDeltaMax.set 1280hDeltaMin .set 65hDelta0CVSD .set 10h.dataTBL: .word 0,1,0.bss ThreeJudge,3.bss InData,1.bss OutData,1.bss DeltaCVSD,1.bss ValPreCVSD,1.textIn it:STM#ThreeJudge,AR5。將 ThreeJudge 的地址賦給 AR5RPT#3。重復執行以下指令 3 次MVPD TBL,*AR5+。將 TBL 的數據賦給 AR5 指定的地址空間STM#Thre

21、eJudge,AR5。將 ThreeJudge 的地址賦給 AR5ST#20,*(DeltaCVSD) 。將立即數 20 賦給 DeltaCVSDST#0,*(ValPreCVSD) 。將立即數 0 賦給 ValPreCVSDST#100,*(InData)。將立即數 100 賦給 InDataBegin: LD *(InData),A。將 In Data 的內容賦給 ASTLM A,AR1。將 In Data 的內容賦給 AR1LD *(ValPreCVSD),A。將 ValPreCVSD 的地址賦給 ASTLM A,AR0。將 ValPreCVSD 的內容賦給 AR0CMPR LT,AR1

22、。AR1-AR0 ,小于零置 TC 位為 1BC DiffNeg,TC。 TC=1 跳轉到 DiffNegSTM#1,*AR5+。 ThreeJudgeCVSD0=1ST#1,*(OutData)LD#1,A。OutData=1。判斷三連碼AND*AR5+,AAND*AR5+,ABC L1,ANEQ。A 不等于零,A=1(三連碼)跳轉到 L1STM#DeltaCVSD,AR6。將 DeltaCVSD 賦給 ASTM#Beta,T。將 Beta 賦給 TBeta.set 99hLD#0,AADD*AR5+,AADD*AR5+,ABC L5,ANEQ。A不為零(非三連碼)跳轉到 L5LD#Delt

23、aCVSD,ASTM#Delta0CVSD,AR3。ADD AR3,A。 DeltaCVSD+=Delta0CVSD 。MPY AR6,A。 DeltaCVSD*=Beta 。B L2L1:LD#DeltaCVSD,A。將 DeltaCVSD 賦給 ASTM#Delta0CVSD,AR3。將 Delta0CVSD 賦給 AR3ADD AR3,A。 DeltaCVSD+=Delta0CVSD 。判斷 Delta 是否超出最大值L2:STM#DeltaMax,AR0 。將 DeltaMax 賦給 AR0STL A,AR4。 A 的低 16 位賦給 AR4CMPR LT,AR4。 AR4 小于 AR

24、0 ,沒有超出最大值,置BC L3,TC。沒有超出最大值,跳轉LD AR0,A。如果超出最大值,置 A 為 AR0 ,即最大值。判斷 Delta 是否超出最小值L3:STM#DeltaMin,AR0。將 DeltaMin 賦給 AR0STL A,AR4。 A 的低 16 位賦給 AR4CMPR GT,AR4。 AR4 大于 AR0 ,沒有超出最小值,置BC L4,TC。沒有超出最小值,跳轉LD AR0,A。如果超出最小值,置 A 為 AR0 ,即最小值L4:STL A,*(DeltaCVSD)。將 A 的低 16 位值賦給 DeltaCVSDSTM#ValPreCVSD,AR4。將 ValPr

25、eCVSD 的地址賦給 AR4ADD*AR4,AAR4 所指向的內容與 A 相加STL A,*(ValPreCVSD)。將 A 低 16 位值賦給 ValPreCVSDB endingDiffNeg:STM#0,*AR5+。 ThreeJudgeCVSD0=0。ST#0,*(OutData)。 OutData=0判斷三連碼TC 為TC 為B L6L5:STM#DeltaCVSD,AR6STM#Beta,TMPY AR6,A。 DeltaCVSD*=Beta 。L6:STM#DeltaMax,AR0STL A,AR4CMPR LT,AR4。 AR4 小于 AR0 ,置 TC 為 1BC L7,T

26、C。沒有超出最大值LD AR0,AL7:STM#DeltaMin,AR0CMPR GT,AR4。 AR4 大于 AR0 ,置 TC 為 1BC L8,TC。沒有超出最小值LD AR0,AL8:STL A,*(DeltaCVSD)STL A,AR4STM#ValPreCVSD,AR6LD*(AR6),ASUB AR4,ASTL A,*(ValPreCVSD) ending:STL A,*(ValPreCVSD).END4電路設計4.1電源電路TMS320VC5416 的內核電壓典型值為 1.26V,電壓范圍為 1.11.8V;外部接口電 壓典型值為 3.3V,電壓范圍為 3.03.6V。另外單片

27、機需+5V 供電;電平轉換電路需 3.3V 供電;故電源系統有 5V、3.3V 和 1.26V 四種電壓。電系統的 5V 電壓由外部穩 壓電源供給;3.3V和 1.26V 由系統內部線性電壓調節器提供。采用 TPS70348 線性調 壓電路芯片,能滿足系統設計要求。TPS70348 為雙輸出低漏電壓調整器,具有快速瞬態響應功能; 3.3V/1.26V 可調電壓輸出;輸出電流范圍為 01A;200ms 延遲的雙通道上電復位;熱關斷保護;超低靜 態電流,典型值為 80uA;關斷電流為 1uA。采用 TPS70348 構成的電源電路如圖 4-1 所示。從外部穩壓電源引入5V 電壓。+ 5V 電壓一方

28、面輸入給TPS70348,經TPS70348 后輸出電壓 1.26V 和 3.3V,另一方面又直接供給內核電源。圖4-1電源電路圖4.2FLASH存儲器電路DSP 與 FLASH 是主從關系, 由 DSP 的相關輸出管腳控制 FLASH 的擦除和讀寫。其中,A0 一 A18 為地址線, DOD7 為數據線。 FLASH 用于存放引導程序段和用戶 代碼,由DSP 軟件編程來寫入。當系統脫機加電時, DSP 首先從外部 FLASH 指定的 引導程序段的起始位置處開始執行引導裝載。所謂引導裝載,就是將原先存儲在 FLASH 中的用戶代碼移植到 DSP 內部的高速執行單元,然后將程序指針設置為用戶 代

29、碼的起始地址。這樣,接下來就可以利用 DSP 資源高速執行用戶代碼了。對于 MP3 解碼器而言,存儲容量是非常關鍵的問題,一首 4 分鐘的 MP3 約占 4M 字節,因 此需要大容量存儲器來存儲這些數據。由于本系統 DSP 采用 ROM 加載方式,在上電復位之后首先將 CE1 空間的程序代 碼搬到片內地址 0 處開始運行,因此 FLASH 主要分配到 DSP 的外部 CE1 空間。為使 DSP 能夠正確地從 FLASH 引導并加載程序,還需配置相應的引腳。由于DSP 提供了與 FLASH 的無縫接口,因此設計 FLASH 的接口電路就變得相對較簡單。其模塊電路 圖如下圖所示。圖4-2 FLAS

30、H存儲器模塊電路圖4.3USB接口電路為了實現從 PC 端高速地下載數據,我們采用 Philips 公司的 PDIUSBDI2 芯片做為 橋接芯片,它完全符合 USBI. 1 標準,同時內部集成 320 字節多結構 FIFO 存儲器,主要通過 RD讀信號, WR 寫信號, CS 片選, AO 地址標志位, ALE 地址鎖存, DOD7 數據線來實現與 DSP 的接口。為了能和不同類型微處理器接口, PDIUSBDI2 的 AO 和 ALE 可有兩種不同設置方式:當 ALE=0,表示數據線和地址線分開,此時AO=0,傳送數據;A0=I,傳送指令。當 AO=1 ,表示數據線和地址線復用,此時 AL

31、E 的下降沿就用來鎖存地址信息。USB 芯片和 DSP 的接口采用第一種方式,如圖 4-3 所示,通過 AO 的設置來確定I/O 總線上傳輸的是數據或者指令內容。對 USBDl2 的操作也是通過模擬它的讀寫時 序來完成的。USB 芯片與 DSP 及 PC 的連接如圖 4-3 所示, 其中 DO. D7、 AO、 INT USB 連接 到 DSP的相應管腳。圖4-3 USB接口電路圖4.4 PCB圖圖4-4 PCB圖5系統仿真與調試整個硬件平臺經過原理圖設計、 PCB 設計及硬件制版后,就要進行系統的調試。 調試的目的是保證平臺各部分模塊的正常運作,為 MP3 播放器功能的實現提供基礎。硬件的調

32、試主要是把電路各種參數調整到符合設計要求。先排除硬件故障,包括 設計性錯誤和工藝性障礙。一般原則是先靜態后動態。利用萬用表或邏輯測試儀器, 檢查電路中的各器件以及引腳是否連接正確,是否有短路障礙。若這些都沒問題,則 可上電調試。在串口調試過程中,采用串口與閃存聯合調試的方法,對串口接收到的數據直接 存入閃存中。對串口的調試主要是對寄存器的編程配置。對寄存器的編程主要包括兩 部分:初始化和數據收發。初始化編程主要完成對其工作模式的設定及內部寄存器的 設置;對于數據的收發,一般采用中斷方式,并且在每次收發數據時,都要通過握手 信號來判斷通信鏈路的當前狀態,以確保通信的可靠性。寄存器初始化完畢后,便

33、可 從 PC 機接收數據。PC 端的軟件采用串口調試,可以發送或接收任意字節的數據。調 試開始時,首先對串口芯片進行初始化,然后再對閃存進行塊擦除;擦除成功后,PC端開始發送 MP3 數據,寄存器接收串行數據并轉換成并行數據后,以中斷的形式通知 DSP,DSP 以字節為單位從寄存器讀取數據存在片內 RAM 中,存滿一頁(512 字節)便 啟動閃存卡編程操作,將數據寫入閃存中。最后檢驗寫入閃存中的數據,如不成功將 重新執行以上操作。在對這一模塊調試成功后,可以實現 PC 機與硬件平臺間的數據 交換。在音頻調試過程中,采取聲音回放的方法來驗證 CODEC 的正常工作。先對模擬 音頻信號進行采樣,

34、采樣值存在 DSP 的內部緩沖區中, 積累了一定數量的采樣值后,再通過 MCBSP口傳送給 CODEC 播放。如能實現這樣的過程證明 CODEC 能夠正常 工作。程序編譯完成后,通過仿真器下載到目標板運行,在 CODEC 的音頻輸入端輸 入模擬音頻信號,在 CODEC的輸出端插上耳機就能聽見悅耳的音樂,說明 CODEC 的工作正常。總結這次課程設計對我來說應該算是一次意義非凡的實踐了。雖然最后做出來的結果 并沒有實現預期目標里面的所有要求,但就做出的成果對我而言,已經是收獲頗多 了。這次所選的課題是基于 DSP 的 MP3 播放器的設計,這個課題并不是教材上面規 定的課題,選擇它的一部分原因或

35、許也是想對自己學習認知能力的一次考驗。從課題 的選擇開始,到硬件和軟件系統的設計,這其中經歷了很多困難,但是更重要的是在 這個過程中我得到了很大的鍛煉。通過學習本次課程設計包含的軟件和硬件知識,并讓我切實體會到了DSP 在實際中的應用,所以在完成課程設計的同時也讓我們了解到知識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還間 接地反映了我們在軟硬件設計和制作方面的不足。在這一周的設計過程中我從對原理 圖的設計到對程序的編譯、仿真工作,讓我充實的體會到了課程設計的樂趣。一些原 理雖然看似簡單,但做起來卻是一個細致的工作。另外,通過本次課程設計,我對 Protel 99 SE 軟件有了新的認識,并且對于 CCS 仿真軟件也

36、能熟練掌握。當然,在課程設計的過程中我也遇到了諸多的困難,一些是 經過自己的摸索得到解決,一些是在同學和老師的幫助下理解運用,總之這是個不斷 學習,不斷嘗試,不斷進步的過程,也是我們發揮我們想象力和創造力的過程,在這 個過程中,不斷地磨練自己的耐心,耐性,無論是理論還是現實都讓我獲益匪淺。通過這一周的設計讓我深深的了解了我在軟件、硬件方面的許多不足之處,對于 今后的學習和工作都有了一次很好的借鑒經驗。致謝在此對給予我幫助的老師表示深深地感謝!同時對給予我幫助的同學表示深深地 感謝。我想說的是,在指導老師和同學們的幫助下我學到了很多東西,也發現了自己 的很多不足之處,促使我在以后的學習中更加努力

37、的學習。我們回顧這過去的一周 時,我們會發現自己收獲了很多,也成長了很多,懂得了如何去學習以前未曾學過的 新思維新方法,懂得了如何去多方位地查找資料,完善和創新一些舊的思維方式,懂 得了如何同老師和同學交流和協作,尤其要說的是,馬岱、常波兩位老師老師在此過 程中對我們悉心的輔導,認真的講解,幫助我們解決問題,循循善誘,使我門受益匪 淺。還有同學們的幫助,互相推薦好的資料。相信這次課程設計的體驗將成為今后我 們更多更廣學習中的奠基石。課程設計的過程,是學習的過程,也是鍛煉的過程,更 是教會我們同學之間相互幫助,共同克服困難的過程,這將是人生中一筆寶貴的財 富,使我受用不盡的同時,我一定將之好好珍

38、惜。參考文獻1 喬瑞平,崔濤 .TMS320C54x DSP 原理及應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5.22 高西全,丁美玉 .數字信號處理 .第 1 版 .北京: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20083 海因斯,張建華 .數字信號處理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024 周潤景,張麗娜.基于 PROTEUS 的電路及單片機系統設計與仿真M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 20065 呂海平,基于 DSP 的 MP3 編碼器技術研究,碩士學位論文,2007指導教師評語學號姓名班級選題 名稱基于 DSP 的 MP3 播放器設計序號評價內容權重(%)得分1考勤記錄、學習態度、工作作風與表現。52自學情況:上網檢索機時數、文獻閱讀情況(筆 記)。103論文選題是否先進,是否具有前沿性或前瞻 性。54成果驗收:是否完成設計任務;能否運行、可操作性 如何等。205報告的格式規范程度、是否圖文并茂、語言規 范及流暢程度;主題是否鮮明、重心是否突 出、論述是否充分、結論是否正確;是否提出 了自己的獨到見解。306文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