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語文版語文必修三第1課《千篇一律與千變萬化》(第2課時同步練習_第1頁
2018-2019年語文版語文必修三第1課《千篇一律與千變萬化》(第2課時同步練習_第2頁
2018-2019年語文版語文必修三第1課《千篇一律與千變萬化》(第2課時同步練習_第3頁
2018-2019年語文版語文必修三第1課《千篇一律與千變萬化》(第2課時同步練習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 2 課時測試與反饋(分值: 60 分 )一、基礎知識 (15 分,每小題 3 分 )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有誤的一項是()A 鱒魚 (zn)寥寥幾筆 (li o)á廊廡 (w)B左睇右盼 (t )ì 梁枋 (f n) 頤和園 (y )íC一幢 (zhu àn)眼花繚亂 (li o)á模糊 (mó)D纖細 (xi n)前瞻后顧 (zh n)絢爛 (xu àn)2下列選項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A 鱒魚枯躁寥寥數筆B賦與自己前瞻后顧C琢磨瓦壟荒謬絕倫D辯證青睞一如即往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溫家寶總理

2、說: “人的生命是我們這次救災工作的重中之重,現在要抓緊時間, 對于被困人員,只要有一線生還的希望,我們就要用百倍的努力把他們_出來。”對于北川的孩子們來說,_大部分仍然住在板房里,地震后的第一個寒假依然也有快樂。災難讓這些孩子更成熟,也教會他們去珍惜每一天的幸福生活。生命的河流就是這樣,不舍晝夜,奔向它理想的海洋。在它奔向大海的過程中,_錯過!直到今天才開始自己的網絡日記生涯,沒想到真的是 _,原本懷著開導別人的心去體驗他們所述說的經歷,沒想到自己居然成了別人開導的對象。A 營救即使不免瞬息萬變B搶救雖然難免瞬息萬變C搶救即使難免千變萬化D營救雖然不免千變萬化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

3、的一句是()A 一曲優美動聽的樂曲引來金光四射、雍容華貴、儀態萬千的千手觀音,她們舉手投足,無不千人一面,給人們呈現出安然祥和的美好心境。B制片方透露, 非誠勿擾完成版本與最初有所偏離,更多的笑料來自馮小剛對當下熱門事件的調侃,讓該片的劇情變得撲朔迷離。C為了不讓下一代輸在起跑線上,年輕的父母紛紛送孩子去練鋼琴,學圍棋,上英語興趣班,真是費盡心思,無所不為。D漫步萬盛石林景區,石林、溶洞、飛瀑顯露出鬼斧神工的魅力,濃郁淳樸的苗家風情及豐姿綽約的民族歌舞增添了人文情趣。5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A 如何在肯定草根文化的同時,不過分鼓吹偶像崇拜,而是放大草根中“勵志”的因素,把社會主流價值

4、觀傳遞給大眾,是值得娛樂媒體深思的問題。B當今世界自主知識產權所占比重是衡量一個國家科學發展水平的標志,而科學技術進步與否是國家富強的標志。C面對席卷全球的經濟危機,我國經濟在第三季度還能夠保持持續穩步增長,表明我國應對經濟危機的調控措施和抗擊危機的能力不斷提高。D經國家有關部門鑒定,“打字通”輸入易學、好記、快速、規范的特點,成為國家重點推廣項目,同時作為電腦基礎教材的一部分,進入大學、中學、小學的必修課。二、文本閱讀(12 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8 題。 音樂就是一種時間持續的藝術創作。在一首歌曲或樂曲從頭到尾持續的過程中,我們往往可以聽到一些重復的樂句、樂段 或者完全相同, 或者略有

5、變化。 作者通過這些重復而取得整首樂曲的統一性。 音樂中的主題和變奏是在時間持續的過程中,通過重復和變化而取得統一的另一例子。在舒伯特的鱒魚五重奏中,我們可以聽到貫串全曲的、極其樸素明朗的“鱒魚”主題和它的層出不窮的變奏。但是這些變奏又“ 萬變不離其宗” 主題。水波涓涓的伴奏也不斷地重復著, 使你似乎看到幾條鱒魚在這片伴奏的“ 水 ” 里悠然自得地游來游去嬉戲,從而“ 知魚之樂 ” 焉。 舞臺上的藝術大多是時間與空間的綜合持續。幾乎所有的舞蹈都要將同一動作重復若干次, 并且往往將動作的重復和音樂的重復結合起來,但在重復之中又給以相應的變化;通過這種重復與變化以突出某一種效果,表達出某一種思想感

6、情。 在繪畫的藝術處理上,有時也可以看到這一點。 宋朝畫家張擇端的 清明上河圖 是我們熟悉的名畫。它的手卷的形式賦予它以空間、時間都很長的 “ 持續性 ” 。畫家利用樹木、船只、房屋,特別是那無盡的瓦壟的一些共同特征,重復排列,以取得幾條街道(亦即畫面 )的統一性。當然,在重復之中同時還閃爍著無窮的變化。 不同階段的重點也螺旋式地變換著在畫面上的位置,步步引人入勝。 畫家在你還未意識到以前,就已經成功地以各式各樣的重復把你的感受的方向控制住了。 宋朝名畫家李公麟在他的放牧圖 中對于重復性的運用就更加突出了。整幅手卷就是無數匹馬的重復,就像一首樂曲, 用“ 騎 ” 和“ 馬 ” 分成幾個 “主題

7、 ” 和“ 變奏 ” 的“ 樂章” ,表示原野上低伏緩和的山坡的寥寥幾筆線條和疏疏落落的幾棵孤單的樹就是它的“ 伴奏” 。這種 “ 伴奏 ” (背景 )與主題間簡繁的強烈對比也是畫家慘淡經營的匠心所在。 上面所談的那種重復與變化的統一在建筑物形象的藝術效果上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古今中外的建筑, 幾乎都以重復運用各種構件或其他構成部分作為取得藝術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6對第段中音樂演奏中的“重復”與“變奏”的關系理解錯誤的一項是(4分)()A 照映首段中的“時間持續性”,說明音樂是一種時間持續的藝術。B音樂的重復是指它的主題,變化是指它的變奏。C以舒伯特的鱒魚五重奏為例對重復與變奏加以具體說明,并

8、引用“知魚之樂”的典故,目的是使文章富有文學色彩。D作為有持續性的藝術創作,音樂具有重復和變化的統一。7下列各項表述中,與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項是(4 分 )()A舞臺藝術是時間與空間的綜合持續,舞蹈表演不需要借助“重復”與“變化”來突出某種效果,表達某種思想感情。B第段中的“也”字起到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C事實勝于雄辯,第段舉張擇端、李公麟的典型事例,使得文章更具有說服力。D在繪畫的處理上,繪畫中的“手卷”也多是時空綜合持續的藝術,也可以看到重復與變化的統一。8根據文意,下面的推斷不恰當的一項是(4 分)()A 作者以音樂、舞蹈、繪畫等藝術形式為例,具體闡釋文章中提出的藝術創作中重復與變化相統

9、一的原則。B從人們熟悉的音樂、舞蹈談起,引入到建筑這一人們不很熟悉的藝術門類,讓讀者由熟悉的到不熟悉的,有一個認識上的過渡。C.本文用具體可感的實例來闡釋抽象的美學原則, 打開了視野, 讓讀者馳騁想象的翅膀,去理解藝術中重復與變化相統一的普遍規律。D梁思成是著名的建筑學家,對音樂、舞蹈、繪畫也頗為精通。但音樂、舞蹈、繪畫與建筑沒有任何關聯,作者這樣寫有偏題的嫌疑。三、類文閱讀(25 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9 12 題。攀登物理高峰 尋找J 粒子的丁肇中20 世紀 50 年代,丁肇中就對探索新的基本粒子發生了興趣。前輩科學家們的著作和思想,對丁肇中有巨大的吸引力,他在前人理論的基礎上,進一步探

10、索基本粒子的新世界。但是,正在這時,誹議和疾病向他襲來。1966 年至 1970 年的粒子研究是他科學道路上最為艱苦的 5 年。他和研究小組的科學家們制定攻克新粒子的實驗計劃,忙著設計制造儀器設備,進行一次又一次的實驗,但所得到的結果卻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始終找不到使人欣慰的新粒子。 丁肇中陷入困境之中,然而科學研究的責任心鞭策著他不能停步。他和同事們不斷地修改實驗方案,反復進行實驗,經常日夜奮戰在儀器旁,實驗室成了他們的臥室。就這樣,他們艱苦奮戰5 個春秋,科學實驗數據仍然不能令人滿意。正當他們的實驗處于困境的時刻,學術界對他們發出了種種議論。有的說, 丁肇中所設想的尋找新粒子的實驗是異想天

11、開,已走到死胡同啦!1966 年至 1970 年,丁肇中為了在高能物理最厚的地方鉆孔,尋找新的基本粒子,弄得筋疲力盡,全身無力,他虛脫了,不得不去醫院治療。醫生在他的病歷表上寫著:“ 因經常勞累患神經衰弱癥。” 醫生看看病歷表,按一按他的脈搏,又看看丁肇中無力支撐自己身子的樣子,耐心地說: “ 我勸你最好休息一年。” 醫生的話晴空霹靂似的向他擊來,他頓時感到束手無策。丁肇中嘆了一口氣,用祈求的口吻說:“ 大夫, 難道沒有別的方法嗎?”醫生斬釘截鐵地說: “ 這是唯一的辦法! ”醫生的決斷,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5 年的汗水將毀于旦夕,丁肇中只好在醫院中痛苦地回憶過去,思索未來。 5 年來,他領

12、導美國和西德兩個實驗研究小組,夜以繼日地埋頭在實驗室之中, 希望能揭開高能物理的新天地。在這5 年里, 他受到不少同行的指責, 他拋開天倫之樂, 難道這條路走錯了嗎?他依然有一個信念:“ 在某一個能量階層內,一定存在著未被發現的基本粒子。 ”丁肇中回顧了 5 年來的物理實驗工作,更加堅定地認為,5 年的道路方向是正確的,在這條道路上,還需要掃除許多障礙。他下定決心, 進一步總結過去5 年來的得失, 著手修改實驗計劃。一年的休假,經過醫生的治療,妻子細心的照顧,丁肇中的體質逐漸恢復過來。經過冬去春來的考驗, 他現在精力更加充沛。隨著春天的到來, 他對未來的事業充滿了信心,比以往更加堅定不移,像一

13、顆永恒的星在宇宙中閃光。他說:“ 我要尋找到宇宙的真相! ”丁肇中的研究是從揭示基本粒子的內部結構開始的。盡管在這以前, 科學界曾對基本粒子結構提出種種設想, 他們都堅持基本粒子是由3 個更基本的粒子所組成的。但丁肇中并沒有邯鄲學步,而是另辟蹊徑。 他這樣提出問題: 難道基本粒子只有3 個更基本的粒子組成嗎?它為什么不會有更多的基本粒子組成呢?研究小組經過長期的觀測, 1974 年 8 月把能量控制在3040 億電子伏特時,計數器開始顯示出結果了。 丁肇中的研究小組對所觀測得到的數據進行分析。他們發現一個重大的事實:那就是,在 31 億電子伏特附近反應數目急劇增加而形成了一個極端顯著的尖鋒。丁

14、肇中對這一奇跡般的現象進行分析研究,認定在這個尖鋒處有一個新粒子存在。為了慎重起見,丁肇中遲遲不向外公開他們的實驗結果, 而丁肇中研究小組的同事一直堅持要盡快發表他們的實驗結果。 研究組的陳先生曾對丁肇中博士說: “ 有一只鳥在手中總比在森林中的兩只鳥好。 ” 在種種壓力下,丁肇中終于同意發表他們發現J 粒子的結果。經過 10 年的艱苦奮戰,丁肇中領導的研究小組終于在物理學這個皇冠上添加了一顆珍珠。在丁肇中發現新粒子的同時,美國西海岸的伯頓·里希特博士領導的研究組也發現了性能相同的新粒子。二人一同獲得1976 年諾貝爾物理獎。(節選自鮑振元丁肇中 跨世紀科學家的典范 ,有刪節 )9下

15、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 分 )()A由于前輩科學家們的著作和思想對丁肇中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他在前人理論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基本粒子的新世界,所以他的研究是有繼承性的。B1966 年至 1970 年的 5 年中,丁肇中和研究小組的科學家們進行了一次次實驗,雖然一次次失敗,始終沒有找到使人欣慰的新粒子,但是卻為后來獲得成功打下了基礎。C在學術界對他的研究發出的種種議論,以及不少同行的指責中,丁肇中認為“在某一個能量階層內,一定存在著未被發現的基本粒子”,是信念支撐他獲得了成功。D科學界都堅持基本粒子是由3 個更基本的粒子所組成的,但丁肇中認為基本粒子是由更多的基本粒子組

16、成的,他率先發現J 粒子的事實也證明了他的說法。E本文對丁肇中發現新的粒子的研究過程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尤其是對他因尋找新的基本粒子累病,不得不去醫院治療的描述,表現出一位偉大的科學家的研究精神。10丁肇中的研究精神具有怎樣的特點?請概括說明。(6 分 )答:_11丁肇中得病后休假一年,這和他發現新的粒子(J 粒子 )有怎樣的關系?請簡要分析。(6 分)答:_12在認定有新粒子存在的情況下,丁肇中和他的同事想法不同,丁肇中是“遲遲不向外公開他們的實驗結果”, 而同事“堅持要盡快地發表他們的實驗結果”, 請你任選一個方面,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 (8 分 )答:_四、語言運用(8 分)13給“寫

17、得好”加上一定的上下文,使它分別符合下面的表達要求。或下文,字數不限)(4 分)( 可以只有上文(示例 )表達的是“贊揚”:文章有氣勢,有文采,寫得好!(1)表達的是“嘲諷”:_(2)表達的是“威脅”:_14把下面關于“科學發展觀”概述的長單句改為三個短句。(4 分)科學發展觀是在適合中國國情和順應時代潮流的前提下,按照統籌兼顧的總體要求,堅持以人為本和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一種方法論。答:_【答案解析】1 B “ 睇 ”讀 dì。 2 CA 項枯躁枯燥;B 項賦與賦予;D 項一如即往一如既往。3B 搶救:在緊急危險的情況下迅速救護。營救:設法援救。即使:表假設的讓步。“即使 ” 所表示的條件,可以是尚未實現的事情,也可以是與既成事實相反的事情。雖然:連詞, 表示承認甲事為事實, 但乙事并不因為甲事而不成立。 “ 不免 ” 和 “ 難免 ” 都有不容易避免的意思,但 “難免 ” 可用于肯定式或否定式, “ 不免 ” 只能用于肯定式。千變萬化:形容變化極多。瞬息萬變: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有很多變化。形容變化很快。4 BA 項 “千人一面 ” ,一千個人的面孔都一個樣子。比喻文章或對人物的描寫公式化,都是一個樣子,含有貶義。C 項 “ 無所不為 ” ,意為沒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壞事都干,貶義詞。 D 項“ 豐姿綽約 ” 形容女子姿態柔美的樣子,對象誤用。5AB 項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