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 1 頁專題 3 功與能第 2 講 功能關系、能量守恒(B 卷)選擇題1.(2015?揚州開學考試?1).自然現象中蘊藏著許多物理知識, 如圖所示為一個盛水袋,某人從側面緩慢推袋壁使它變形。則水的勢能()A .增大B .變小C.不變D .不能確定2.(2015?廣東七校三聯?16).質量相等的物體 A、B 通過一輕質彈簧相連,開始時B 放在地面上,A、B 均處于靜止狀態,此時彈簧壓縮量 Xi。現通過細繩將 A 向上緩慢拉起,第一階 段拉力做功為 Wi時,彈簧變為原長;第二階段拉力再做功W2時,B 剛要離開地面,此時彈簧伸長量為 X2。彈簧一直在彈性限度內,則 ()A. XiX2B. 拉力做的
2、總功等于 A 的重力勢能的增加量C. 第一階段,拉力做的功等于 A 的重力勢能的增加量D. 第二階段,拉力做的功等于 A 的重力勢能的增加量3.(2015?鹽城 1 月檢測?3).如圖 a 所示,小物體從豎直彈簧上方離地高 由靜止釋放,其動能 Ek與離地高度 h 的關系如圖 b 所示.其中高度從AHh1處h1下降到 h2,圖象為直線,其余部分為曲線,h3對應圖象的最高點,輕彈簧勁度系數為k,小物體質量為 m,重力加速度為 g.以下說法正確的 是 ( )A .小物體下降至高度 h3時,彈簧形變量為 0B .小物體下落至高度 h5時,加速度為 0C.小物體從高度 h2下降到 h4,彈簧的彈性勢2
3、2能增加了m gkD .小物體從高度 h1下降到 h5,彈簧的最大彈性勢能為mghj-h54.(2015?揚州開學考試?9). 一質量為 m 的小球以初動能 Ek0從地面豎直向上拋出,已知上升 過程中受到阻力 f 作用,如圖所示,圖中兩條圖線分別表示小球在上升過程中動能、重力勢 能中的某一個與其上升高度之間的關系,(以地面為零勢能面,h0表示上升的最大高度,圖第 2 頁第 3 頁上坐標數據中的 k 為常數且滿足 Ovkv1)則由圖可知,下列結論正確的是(A 、分別表示的是動能、重力勢能隨上升高度的圖象B .上升過程中阻力大小恒定且f = kmg1C.上升高度 h = ho時,重力勢能和動能相等
4、k+ 2D .上升高度 h =殳時,動能與重力勢能之差為 mgho5.(2015?煙臺高考測試?15).個質量為 m 的鐵塊以初速度vi沿粗糙斜面上滑,經過一段時間又返回出發點,整個過程鐵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鐵塊上滑過程處于超重狀態B. 鐵塊上滑過程與下滑過程的加速度方向相反C. 鐵塊上滑過程與下滑過程滿足vitl= V2( t2- tj12D. 鐵塊上滑過程損失的機械能為2mv16.(2015?濟南一模?20).如圖所示,絕緣粗糙斜面體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斜面所在空間存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勻強電場 E,輕彈簧一端固定在斜面頂端,另一端拴接一不計質量的絕緣
5、薄板。一帶正電的小滑塊,從斜面上的P 點處由靜止釋放后,沿斜面向上運動,并能壓縮彈簧至 R 點(圖中未標出),然后返回。貝 UA .滑塊從 P 點運動到 R 點的過程中,其機械能增量等于電場 力與彈簧彈力做功之和B. 滑塊從 P 點運動到 R 點的過程中,電勢能的減小量大于重力 勢能和彈簧彈性勢能的增加量之和C.滑塊返回能到達的最低位置在P 點的上方D .滑塊最終停下時,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電勢能的減小量與重力勢能增加量之差7.(2015?濰坊二模?20).如圖甲所示,一輕彈簧的下端固定在傾角為30 的足夠長光滑斜面的底端,上端放一小滑塊,滑塊與彈簧不拴接.沿斜面向下壓滑塊至離斜面底端丨=0
6、. 1m 處后由靜止釋放,滑塊的動能Ek與距斜面底端的距離丨的關系如圖乙所示.其中從 0. 2m 到2)第 2 頁A .小滑塊的質量為0. 4kg0.35m 范圍內圖象為直線,其余部分為曲線,不計空氣阻力,取g=10m/s,下列說法正確的是()第 5 頁B 彈簧的最大形變量為0. 2mC.彈簧最大彈性勢能為0. 5JD .彈簧的勁度系數為100N/m8.(2015?吉林三模?16)如圖所示,足夠長的傳送帶以恒定速率順時針運行。將一個物體輕輕放在傳送帶底端,第一階段物體被加速到與傳送帶具有相同的速度, 對靜止勻速運動到達傳送帶頂端。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 第一階段摩擦力對物體做正功,第二階段
7、摩擦力對物體不做功B. 第一階段摩擦力對物體做的功等于第一階段物體動能的增加C. 第一階段物體和傳送帶間的摩擦生熱等于第一階段物體機械能的增 加D.物體從底端到頂端全過程機械能的增加等于全過程物體與傳送帶間的摩擦生熱9.(2015?青島統一檢測?19).如圖所示,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斜面傾角為30,質量分別為 M、m 的兩個物體通過細繩及輕彈簧連接于光滑輕滑輪兩側,斜面底端有一與斜面垂直 的擋板開始時用手按住物體 M,此時 M 距離擋板的距離為 s,滑輪兩邊的細繩恰好伸直, 且彈簧處于原長狀態已知M = 2m,空氣阻力不計松開手后,關于二者的運動下列說法 中正確的是( )A. M 和 m 組成
8、的系統機械能守恒B. 當 M 的速度最大時,m 與地面間的作用力為零C. 若 M 恰好能到達擋板處,則此時 m 的速度為零D 若 M 恰好能到達擋板處, 則此過程中重力對 M 做的功 等于彈簧彈性勢能的增加量與物體m 的機械能增加量之10.(2015?宿遷市三校檢測?9).物塊 A 和 B 用繞過定滑輪的輕繩相連,A 的質量為 m, B 的質量為 2m. A 穿在光滑豎直固定的長直桿上,滑 輪與桿間的距離為 I.將 A 移到與滑輪等高處由靜止釋放,不考慮繩與 滑輪間的摩擦,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 A 在下降過程中加速度先變大后變小第二階段與傳送帶相第 2 頁B . A 剛釋放時它的加速度
9、大小等于重力加速度gC.當 A 在下降過程中速度達到最大時,A 與 B 速度大小之比為 2 : 1D .當 A 的機械能最小時,B 的重力勢能最大第 7 頁二非選擇題11.(2015?蘇錫常鎮四市二調?15). (16 分)如圖所示,一足夠長的水平傳送帶以速度 vo勻速運 動,質量均為 m 的小物塊 P 和小物塊 Q 由通過滑輪組的輕繩連接, 輕繩足夠長且不可伸長.某 時刻物塊 P從傳送帶左端以速度 2vo沖上傳送帶,P 與定滑輪間的繩子水平已知物塊 P 與 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 尸 0.25,重力加速度為 g,不計滑輪的質量與摩擦求:(1) 運動過程中小物塊 P、Q 的加速度大小之比;(2)
10、物塊 P 剛沖上傳送帶到右方最遠處的過程中,PQ 系統機械能的改變量;(3)若傳送帶以不同的速度v ( OvEK0.3l sin300(0.35 0.2) 1N = 4N二mg,所以:m = 0.4kg,故 A 正確;第 16 頁則此時m受力為mg,故m恰好與地面間的作用力為零;故 B 正確;c、從m開始運動至到M到達底部過程中,彈力的大小一直大于m的重力,故m直做加速運動,M到達底部時,m的速度不為零;故 C 錯誤;D、重力對M做的功轉化為彈簧的彈性勢能的增加量和m機械能的增加量;故 D 正確。故選:BD10. 【答案】BCD【命題立意】本題旨在考查牛頓第二定律、機械能守恒定律。【解析】A、
11、對 A 分析,設繩子與豎直方向上的夾角為-,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a二mg -TCOST,拉力在豎直方向上的分力逐漸增大,先小于A的重力然后大于 A 的重m力,所以加速度先減小后增大故A 錯誤;B、 當 A 剛釋放的瞬間,繩子的拉力方向與桿子垂直,A 所受的合力等于mg,則加速度為 g, 故 B正確;C、 當繩子在豎直方向上的分力等于 A 的重力時,速度最大,此時T =2mg,有Ts日書 ,1解得:cos=,二-600,將 A 的速度分解為沿繩子方向和垂直繩子方向,根據平行四2邊形定則得:VACOS60=vB,則vA:vB=2:1,故 C 正確;D、 因為除重力以外其它力做的功等于機械能的增量,
12、在A 運動的最低點的過程中,拉力一直做負功,則 A 的機械能一直減小,知 A 運動到最低點時,機械能最小,此時B 上升到最高,所以 B 的重力勢能最大.故 D 正確。故選:BCD11. 【答案】(1)運動過程中小物塊 P、Q 的加速度大小之比是 1: 2;(2)物塊 P 剛沖上傳送帶到右方最遠處的過程中,PQ 系統機械能的改變量;(3)若傳送帶以不同的速度V( 0vvv2vo)勻速運動,當V取多大時物塊 P 向右沖到最遠 處時,P 與傳送帶間產生的摩擦熱最小,最小值為Q = mv:8【命題立意】本題旨在考察牛頓定律和功能關系第 17 頁【解析】(1)由圖可知,P 與 Q 的位移關系始終滿足 P
13、 的位移是 Q 的位移的 2 倍,結合:12s at求得加速度的比值;2(2)分別以 P 與 Q 為研究的對象,由牛頓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然后結合運動學的公式, 求出 P 與傳送帶的速度相等之前的位移;當P 的速度與傳送帶相等后,分析摩擦力與繩子的拉力的關系,判斷出 P 將繼續減速,求出加速度,在結合運動學的公式求出位移,最后 由功能關系求出機械能的該變量;(3)結合(2)的解答過程,寫出物體P 相對于傳送帶的位移的表達式以及Q=fx相對,然后即可求出產生的最小的熱量.(1 )設 P 的位移、加速度大小分別為3、ai, Q 的位移、加速度大小分別為S2、a?.i共速后,由于 f=卩 mg X2
14、B. 拉力做的總功等于 A 的重力勢能的增加量C. 第一階段,拉力做的功等于 A 的重力勢能的增加量D. 第二階段,拉力做的功等于 A 的重力勢能的增加量3.(2015?鹽城 1 月檢測?3).如圖 a 所示,小物體從豎直彈簧上方離地高hi處由靜止釋放,其動能 Ek與離地高度 h 的關系如圖 b 所示.其中高度從 h1下降到 h2,圖象為直線,其余部 分為曲線,h3對應圖象的最高點,輕彈簧勁度系數為 k,小物體質量為 m,重力加速度為 g .以下說法正確的是()如圖所示為一個盛水袋, 某人AR第 22 頁A.小物體下降至高度h3時,彈簧形變量為B.小物體下落至高度h5時,加速度為 00第 23
15、 頁C.小物體從高度 h2下降到 h4,彈簧的彈性勢能增加了2 2m gkD .小物體從高度 h1下降到 h5,彈簧的最大彈性勢能為mgh1-h54.(2015?揚州開學考試?9) . 一質量為 m 的小球以初動能過程中受到阻力 f 作用,如圖所示,圖中兩條圖線分別表示小球在上升過程中動能、重力勢 能中的某一個與其上升高度之間的關系,(以地面為零勢能面,ho表示上升的最大高度,圖上坐標數據中的 k 為常數且滿足 0vkv1)則由圖可知,下列結論正確的是()A 、分別表示的是動能、重力勢能隨上升高度的圖象B .上升過程中阻力大小恒定且f = kmgkt1C.上升高度 h=-ho時,重力勢能和動能
16、相等k+ 2D .上升高度 h =羅時,動能與重力勢能之差為 2mgho5. (2015?煙臺高考測試?15).一個質量為 m 的鐵塊以初速度vi沿粗糙斜面上滑,經過一段時間又返回出發點,整個過程鐵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鐵塊上滑過程處于超重狀態B. 鐵塊上滑過程與下滑過程的加速度方向相反C. 鐵塊上滑過程與下滑過程滿足V1t1= V2( t2- t1)12D. 鐵塊上滑過程損失的機械能為2mv16.(2015?濟南一模?20).如圖所示,絕緣粗糙斜面體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斜面所在空間存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勻強電場 E,輕彈簧一端固定在斜面頂端,薄板。一帶正電的
17、小滑塊,從斜面上的P 點處由靜止釋放后,沿斜面向上運動,并能壓縮彈簧至 R 點(圖中未標出),然后返回。貝 UA .滑塊從 P 點運動到 R 點的過程中,其機械能增量等于電場 力與彈簧彈力做功之和B. 滑塊從 P 點運動到 R 點的過程中,電勢能的減小量大于重力 勢能和彈簧彈性勢能的增加量之和C.滑塊返回能到達的最低位置在P點的上方Eko從地面豎直向上拋出,已知上升另一端拴接一不計質量的絕緣第 24 頁D .滑塊最終停下時,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電勢能的減小量與重力勢能增加量之差第 25 頁7.(2015?濰坊二模?20) 如圖甲所示,一輕彈簧的下端固定在傾角為30 的足夠長光滑斜面的底端,上
18、端放一小滑塊,滑塊與彈簧不拴接沿斜面向下壓滑塊至離斜面底端丨=0. 1m 處后由靜止釋放,滑塊的動能Ek與距斜面底端的距離丨的關系如圖乙所示.其中從 0. 2m 到20.35m 范圍內圖象為直線,其余部分為曲線,不計空氣阻力,取g=10m/s,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小滑塊的質量為 0. 4kgB 彈簧的最大形變量為0. 2mC.彈簧最大彈性勢能為0. 5JD .彈簧的勁度系數為100N / m8.(2015?吉林三模?16)如圖所示,足夠長的傳送帶以恒定速率順時針運行。將一個物體輕輕放在傳送帶底端,第一階段物體被加速到與傳送帶具有相同的速度, 對靜止勻速運動到達傳送帶頂端。下列說法中正確的
19、是()A. 第一階段摩擦力對物體做正功,第二階段摩擦力對物體不做功B. 第一階段摩擦力對物體做的功等于第一階段物體動能的增加C. 第一階段物體和傳送帶間的摩擦生熱等于第一階段物體機械能的增 加D.物體從底端到頂端全過程機械能的增加等于全過程物體與傳送帶間的摩擦生熱9.(2015?青島統一檢測?19).如圖所示,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斜面傾角為30,質量分別為 M、m 的兩個物體通過細繩及輕彈簧連接于光滑輕滑輪兩側,斜面底端有一與斜面垂直 的擋板開始時用手按住物體 M,此時 M 距離擋板的距離為 s,滑輪兩邊的細繩恰好伸直, 且彈簧處于原長狀態已知M = 2m,空氣阻力不計松開手后,關于二者的運動
20、下列說法 中正確的是( )A. M 和 m 組成的系統機械能守恒B. 當 M 的速度最大時,m 與地面間的作用力為零C. 若 M 恰好能到達擋板處,則此時 m 的速度為零D 若 M 恰好能到達擋板處, 則此過程中重力對 M 做的功 等于彈簧彈性勢能的增加量與物體m 的機械能增加量之10.(2015?宿遷市三校檢測?9).物塊 A 和 B 用繞過定滑輪的輕繩相連,第二階段與傳送帶相B第 26 頁A 的質量為 m, B 的質量為 2m. A 穿在光滑豎直固定的長直桿上,滑輪與桿間的距離為 I 將A 移到與滑輪等高處由靜止釋放,不考慮繩與滑輪間的摩擦,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 A 在下降過程中加
21、速度先變大后變小B.A 剛釋放時它的加速度大小等于重力加速度 gC.當 A 在下降過程中速度達到最大時,A 與 B 速度大小之比為 2 : 1D .當 A 的機械能最小時,B 的重力勢能最大二.非選擇題11.(2015?蘇錫常鎮四市二調?15). (16 分)如圖所示,一足夠長的水平傳送帶以速度 vo勻速運 動,質量均為 m 的小物塊 P 和小物塊 Q 由通過滑輪組的輕繩連接, 輕繩足夠長且不可伸長.某 時刻物塊 P 從傳送帶左端以速度 2vo沖上傳送帶,P 與定滑輪間的繩子水平.已知物塊 P 與 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 尸 0.25,重力加速度為 g,不計滑輪的質量與摩擦.求:(4)運動過程中
22、小物塊 P、Q 的加速度大小之比;(5) 物塊 P 剛沖上傳送帶到右方最遠處的過程中,PQ 系統機械能的改變量;(6) 若傳送帶以不同的速度 v ( 0v2v0)勻速運動,當 v 取多大時物塊 P 向右沖到最遠處 時,P 與傳送帶間產生的摩擦熱最小?最小值為多大?12.(2015?天津武清三模?10). ( 16 分)如圖所示,水平軌道與半徑1R=0.2m 的1圓弧軌道第 27 頁計旋轉平臺的厚度及各處摩擦。求:AB 平滑連接,B 點正上方有一離 B 點h =0.05m的旋轉平臺,沿平臺直徑方向開有兩個離軸 心距離相等的小孔 P、Q。一質量 mr= 0.3kg 的小球 a 在水平軌道上以 v0
23、=5m/s 的速度向右運動,與靜止在圓弧軌道最低點A,質量 m2=0.2kg 的小球 b 相碰并立即粘在一起,后沿圓弧軌道上升。小孔 P、Q 的孔徑大于小球 a、b 結合體的尺寸,重力加速度g =10m/s2,不第 28 頁(1) 小球 a、b 結合體與圓弧軌道 A 點間的壓力;(2) 若 a、b 結合體滑過 B 點后從 P 孔上升又恰能從 Q 孔落下,平臺的轉速 n 應滿足什么 條件。13.(2015?荷澤二模?23). (18 分)如圖所示,傾角為0=45 的粗糙平直導軌與半徑為R 的光滑圓環軌道相切, 切點為 B,整個軌道處在豎直平面內。 一質量為 m 的小滑塊從導軌上離 地面高為 h=
24、3R的 D 處無初速下滑進入圓環軌道.接著小滑塊從圓環最高點C 水平飛出,恰好擊中導軌上與圓心 O 等高的 P 點,不計空氣阻力.求:(1 )滑塊運動到圓環最高點 C 時的速度的大小;(2 )滑塊運動到圓環最低點時對圓環軌道壓力的大小;(3)滑塊在斜面軌道 BD 間運動的過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14.(2015?連徐宿三調?15). (16 分)一根細繩繞過輕質定滑輪,右邊穿上質量M=3kg 的物塊A,左邊穿過長 L=2m 的固定細管后下端系著質量m=1kg 的小物塊 B,物塊B 距細管下端 h=0.4m 處,已知物塊 B 通過細管時與管內壁間的滑動摩擦力 F1=10N,當繩中拉力超過 F2=
25、18N 時物塊 A 與繩之間就會出現相對滑動,且 繩與 A 間的摩擦力恒為18N。開始時 A、B 均靜止,繩處于拉直狀態,同時 釋放 A 和 B。不計滑輪與軸之間的摩擦,g 取 10m/s2。求:剛釋放 A、B 時繩中的拉力;B 在管中上升的高度及 B 上升過程中 A、B 組成的系統損失的機械能; 若其他條件不變,增大 A 的質量,試通過計算說明 B 能否穿越細管。第 29 頁第 2 講 功能關系、能量守恒(B 卷)參考答案與詳解1. 【答案】A【命題立意】本題旨在考查重力勢能。【解析】從側面緩慢推袋壁使它變形,水的重心升高,根據Ep=mgh,知重力勢能增大.故A 正確,B、C、D 錯誤。故選
26、 A2. 【答案】B【命題立意】本題旨在考查功能關系。【解析】A、開始時 A 壓縮彈簧,形變量為x1=mg;要使 B 剛要離開地面,則彈力應等于kmgB 的重力,即kx2二mg,故形變量X2,則 =冷二x,故 A 錯誤;A、緩慢提升物k體 A,物體 A 的動能不變,第一階段與第二階段彈簧的形變量相同,彈簧的彈性勢能Ep相同,由動能定理得:W|,Epmgx = O,她EPmgx = 0,W =mgx-EP,-mgx EP,由于在整個過程中,彈簧的彈性勢能不變,物體A、B的動能不變,B 的重力勢能不變,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拉力做的功轉化為A 的重力勢能,拉力做的總功等于 A 的重力勢能的增加量,故
27、 B 正確;C、 由 A 可知,W=mgx-Ep,物體重力勢能的增加量為mgx,則第一階段,拉力做的功 小于 A 的重力勢能的增量,故 C 錯誤;D、 由 A 可知,= mgx Ep,重力勢能的增加量為mgx,則第二階段拉力做的功大于A的重力勢能的增加量,故 D 錯誤。故選:B【舉一反三】 本題對學生要求較高, 在解題時不但要能熟練應用動能定理,還要求能分析物體的運動狀態,能找到在拉起物體的過程中彈力不做功。3. 【答案】D【命題立意】本題旨在考查功能關系。【解析】A、高度從h下降到,圖象為直線,該過程是自由落體,h, -h2的坐標就是自由下落的高度,所以小物體下降至高度h時,彈簧形變量為 0
28、,故 A 錯誤;第 30 頁B、物體的動能先增大,后減小,小物體下落至高度h時,物體的動能與h2時的動能相同,由彈簧振子運動的對稱性可知, 在 m 時彈簧的彈力一定是重力的2 倍;小物體下落至高度 館第 31 頁2 22m g kD、小物體從高度hi下降到h5,重力做功等于彈簧彈性勢能的增大,所以彈簧的最大彈性能為:mg(0 - h5),故 D 正確。故選:D4.【答案】BCD【命題立意】本題旨在考查動能定理的應用、重力勢能的變化與重力做功的關系、功能關系。【解析】A、根據動能定理可知上升高度越大,動能越小,重力勢能越大,故、分別表示重力勢能、動能隨上升高度的圖象,故A 錯誤;B、從圖線看,重
29、力勢能、動能隨著高度的變化成線性關系,故合力恒定,受到的阻力大小恒定,由功能關系可知從拋出到最高點的過程中機械能的減少量等于阻力的功的大小,由Ek0圖線可知:fho=Eko,且由圖線根據動能定理可知Ek0二(mg f)h0,解得k +1f二kmg,故 B 正確;C、設 h 高度時重力勢能和動能相等,圖線的函數方程為得h二匕h0,C 正確;同理可得,D 正確。k +2故選:BCD時,動能又回到 0,說明h5是最低點,彈簧的彈力到達最大值,一定大于重力的 此時物體的加速度最大,故 B 錯誤;2 倍,所以c、小物體下落至高度h時,物體的動能與h2時的動能相同,由彈簧振子運動的對稱性可在h時彈簧的彈力
30、- -定是 重力的2 倍;此時彈簧的壓縮量:厶x二型,小物體從高度h2下k降到h,重力做功:W =mg;:x =mg2mgk2 22m g,物體從高度h2下降到h,重力做功等于彈簧的彈性勢能增加,所以小物體從高度h2下降到3,彈簧的彈性勢能增加了故 c 錯誤;Ek=Ek-(mg f)h,圖線的函數方程為EpEk0(k 1)ho令Ek=Ep,及Ek。=(mg - f)ho和f =kmg,聯立解第 32 頁5.【答案】C【命題立意】本題旨在考查功能關系、牛頓第二定律。第 2i 頁【解析】AB、上滑過程勻減速上滑,加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下滑過程勻加速下降則加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故上滑和下滑過程加速度
31、方向相同,物體都處于失重狀態, 故 AB 錯誤;1C、 速度時間圖象與坐標軸圍成的面積表示位移,由圖可知,上滑的位移為:viti,下滑21的位移為V2(t2-切,經過一段時間又返回出發點說明Viti二V2(t2- ti),故 C 正確;22D、 根據能量守恒知上滑損失機械能為AE=EKI- mghmviVihmg,故D錯誤。2 2故選:C6. 【答案】BCD【命題立意】本題旨在考查功能關系、機械能守恒定律。【解析】由題可知,小滑塊從斜面上的 P 點處由靜止釋放后,沿斜面向上運動,說明小滑塊開始時受到的合力的方向向上,開始時小滑塊受到重力、電場力、斜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小滑塊開始壓縮彈簧后
32、,還受到彈簧的彈力的作用,小滑塊向上運動的過程中,斜面的支持力不做功,電場力做正功,重力做負功,摩擦力做負功,彈簧的彈力做負功。在小滑塊開始運動到到達 R 點的過程中,電場力做的功轉化為小滑塊的重力勢能、彈簧的彈性勢能以及內能。A、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滑塊從 P 點運動到 R 點的過程中,其機械能增量等于電場力與彈簧彈力做功、摩擦力做功之和,故A 錯誤;B、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電場力做的功轉化為小滑塊的重力勢能、彈簧的彈性勢能以及內能,所以電勢能的減小量大于重力勢能和彈簧彈性勢能的增加量之和,故B 正確;C、 小滑塊運動的過程中,由于摩擦力做功,小滑塊的機械能與電勢能的和增加減小,所以滑塊返回
33、能到達的最低位置在 P 點的上方,不能在返回 P 點,故 C 正確;D、 滑塊運動的過程中,由于摩擦力做功,小滑塊的機械能與電勢能的和逐漸減小,所以滑塊最終停下時,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電勢能的減小量與重力勢能增加量之差,故D 正確。故選:BCD【易錯警示】該題中,小滑塊的運動的過程相對是比較簡單的,只是小滑塊運動的過程中,對小滑塊做功的力比較多,要逐個分析清楚,不能有漏掉的功,特別是摩擦力的功。第 34 頁7. 【答案】ACD【命題立意】本題旨在考查功能關系、機械能守恒定律。第 35 頁【解析】A、A、在從0.2m上升到0.35m范圍內,圖像是直線,機械能守恒,則:.: E = .: EP=
34、 mg.) h = mg. 11 sin300,圖線的斜率絕對值為:BC、根據能的轉化與守恒可知,當滑塊上升至最大高度時,增加的重力勢能即為彈簧最大彈性勢能,所以:.:Epm二mg:h =mg.:l si n30=0.4 10 (0.350.1)0.5J,此時也彈簧的最大形變量,即為:.:xm= 0.35 - 0.1(m) = 0.25m,故 B 錯誤,C 正確;1 ,20.5汽2D、由=EPmkxm= 0.5 J,解得:k廠N m = 100 N;m,故 D 正確。20.1故選:ACD8. 【答案】C【命題立意】本題旨在考查機械能守恒定律、功的計算、功能關系。【解析】A、對小滑塊受力分析,受
35、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摩擦力一直沿斜面向上,故摩擦力一直做正功,故A 錯誤;B、 根據動能定理,第一階段合力做的功等于動能的增加量,由于重力和摩擦力都做功,故第一階段摩擦力對物體做的功不等于第一階段物體動能的增加,故B 錯誤;C、 假定傳送帶速度為V,第一階段,小滑塊勻加速位移為,傳送帶位移X2=Vt,除2重力外其余力做的功是機械能變化的量度,故小滑塊機械能增加量等于fx1,一對滑動摩擦力做的功是內能變化的量度,故內能增加量為Q = ff|_(x2-xj,故第一階段物體和傳送帶間的摩擦生熱等于第一階段物體機械能的增加,故C 正確;D、 除重力外其余力做的功是機械能變化的量度,由于支持力不做功
36、,故物體從底端到頂端全過程機械能的增加等于全過程摩擦力對物體所做的功,故D 錯誤。故選:C9. 【答案】BD【命題立意】本題旨在考查機械能守恒定律、功能關系。【解析】A、因Mm之間有彈簧,故兩物體受彈簧的彈力做功,機械能不守恒,故A 錯誤;B、M的重力分力為Mg si- mg;物體先做加速運動,當受力平衡時M 速度達最大,畑300=(o.35_0.2) f=4N = mg,所以:m = 0.4kg,故 A 正確;第 36 頁則此時m受力為mg,故m恰好與地面間的作用力為零;故 B 正確;c、從m開始運動至到M到達底部過程中,彈力的大小一直大于m的重力,故m直做加速運動,M到達底部時,m的速度不
37、為零;故 c 錯誤;D、重力對M做的功轉化為彈簧的彈性勢能的增加量和m機械能的增加量;故 D 正確。故選:BD10. 【答案】BCD【命題立意】本題旨在考查牛頓第二定律、機械能守恒定律。【解析】A、對 A 分析,設繩子與豎直方向上的夾角為71,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mg -T cosO.、,a,拉力在豎直方向上的分力逐漸增大,先小于A 的重力然后大于 A 的重m力,所以加速度先減小后增大故A 錯誤;B、 當 A 剛釋放的瞬間,繩子的拉力方向與桿子垂直,A 所受的合力等于mg,則加速度為 g, 故 B正確;C、 當繩子在豎直方向上的分力等于 A 的重力時,速度最大,此時T=2mg,有T s 9 =
38、rg,1解得:cos,- - 600,將 A 的速度分解為沿繩子方向和垂直繩子方向,根據平行四2邊形定則得:VACOS60=vB,則vA:vB=2:1,故 C 正確;D、 因為除重力以外其它力做的功等于機械能的增量,在A 運動的最低點的過程中,拉力一直做負功,則 A 的機械能一直減小,知 A 運動到最低點時,機械能最小,此時B 上升到最高,所以 B 的重力勢能最大.故 D 正確。故選:BCD11. 【答案】(1)運動過程中小物塊 P、Q 的加速度大小之比是 1: 2;(2)物塊 P 剛沖上傳送帶到右方最遠處的過程中,PQ 系統機械能的改變量;(3) 若傳送帶以不同的速度V( 0vvv2vo)勻
39、速運動,當V取多大時物塊 P 向右沖到最遠處時,P 與傳送帶間產生的摩擦熱最小,最小值為Q =5mv:8【命題立意】本題旨在考察牛頓定律和功能關系【解析】(1)由圖可知,P 與 Q 的位移關系始終滿足 P 的位移是 Q 的位移的 2 倍,結合:12s at求得加速度的比值;第 37 頁2(2)分別以 P 與 Q 為研究的對象,由牛頓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然后結合運動學的公式, 求出 P 與傳送帶的速度相等之前的位移;當P 的速度與傳送帶相等后,分析摩擦力與繩子第 38 頁的拉力的關系,判斷出P 將繼續減速,求出加速度,在結合運動學的公式求出位移,最后由功能關系求出機械能的該變量;(3)結合(2)的解答過程,寫出物體P 相對于傳送帶的位移的表達式以及Q=fx相對,然后即可求出產生的最小的熱量.(1 )設 P 的位移、加速度大小分別為&、印,Q 的位移、加速度大小分別為S2、a2,因 Si=2 S2,故 ai=2a2色=322(2)對 P 有:卩 mg+T=ma 對 Q 有:mg- 2T=ma2得:P 先減速到與傳送帶速度相同,設位移為xi,2 2 2(2v) -Vo5VoXi2ai2g1共速后,由于 f=卩 mg - mg , P 不可能隨傳送帶一起勻速運動,繼續向右減速,1設此時 P 加速度為 ai, Q 的加速度為a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秋季第一學期小學創新思維培養計劃
- 綠色品牌形象塑造-全面剖析
- 醫療AI技術中的隱私保護與同意權問題
- 煤炭開采過程中的粉塵控制技術-全面剖析
- 數字經濟時代個人學習計劃
- 綠色供應鏈管理在制造業綠色制造與綠色供應鏈金融報告
- 醫療影像診斷人工智能輔助系統在神經科的2025年應用研究報告
- 汽車零部件再制造產業綠色制造技術發展趨勢與市場應用報告
- 區塊鏈技術助力構建高效、安全的供應鏈體系
- 綠色建筑認證體系在綠色辦公樓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制定中的應用與發展趨勢報告
- 人教版數學八年級下冊17.1《勾股定理》(第1課時)聽評課記錄
- 中職高教版(2023)語文職業模塊-第七單元語文綜合實踐-走進傳統節日-探尋文化根脈【課件】
- 2025屆高考英語讀后續寫提分技巧+講義
- 舞蹈療法在兒童精神疾病康復中的應用-洞察分析
- 重大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下冊期中試卷(含答案含聽力原文無聽力音頻)
- 糧食熏蒸培訓課件
- 《基于Spring Boot的學生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 砂石場生產線承包合同
- 2024秋國家開放大學《四史通講》形考作業、期末大作業試卷ABC參考答案
- 遼寧省第二屆職業技能大賽(健康照護賽項)理論參考試題及答案
- GB/T 44770-2024智能火電廠技術要求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