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T 12967.5-2022 鋁及鋁合金陽極氧化膜及有機聚合物膜檢測方法 第5部分:抗破裂性的測定》與《GB/T 12967.5-2013 鋁及鋁合金陽極氧化膜檢測方法 第5部分:用變形法評定陽極氧化膜的抗破裂性》相比,主要存在以下幾點差異:

  1. 適用范圍擴展:2022版標準不僅涵蓋了鋁及鋁合金的陽極氧化膜檢測,還新增了對有機聚合物膜抗破裂性的測定方法,這表明新標準的應用范圍更廣,適應了材料技術的發展和多樣化需求。

  2. 測試方法更新:雖然兩版標準都涉及抗破裂性的評定,但2022版可能在具體測試方法、操作步驟或評價指標上進行了修訂或補充,以更準確、科學地反映當前技術水平下材料的性能。具體變化需參考標準詳細內容,未明確列出所有技術細節變動。

  3. 技術指標調整:新標準可能根據近年來的研究成果和行業實踐,對陽極氧化膜及有機聚合物膜的抗破裂性評價標準進行了優化或重新定義,包括但不限于測試條件、合格判定準則等,以更好地符合實際應用要求。

  4. 標準化語言和格式更新:按照國家標準制定的一般規律,新版標準會根據最新的標準化要求,對文檔的語言表述、章節結構、引用標準等進行更新,以提高標準的規范性和可讀性。

  5. 國際接軌性增強:新標準在制定過程中可能會考慮與國際相關標準的接軌,吸收國際先進的測試理念和技術,促進檢測結果的國際互認,增強我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以上變化體現了從2013年到2022年間,針對鋁及鋁合金陽極氧化膜及新增的有機聚合物膜抗破裂性檢測技術與標準要求的進展和優化。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現行
  • 正在執行有效
  • 2022-03-09 頒布
  • 2022-10-01 實施
?正版授權
GB∕T 12967.5-2022 鋁及鋁合金陽極氧化膜及有機聚合物膜檢測方法 第5部分:抗破裂性的測定_第1頁
GB∕T 12967.5-2022 鋁及鋁合金陽極氧化膜及有機聚合物膜檢測方法 第5部分:抗破裂性的測定_第2頁
GB∕T 12967.5-2022 鋁及鋁合金陽極氧化膜及有機聚合物膜檢測方法 第5部分:抗破裂性的測定_第3頁
GB∕T 12967.5-2022 鋁及鋁合金陽極氧化膜及有機聚合物膜檢測方法 第5部分:抗破裂性的測定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2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GB∕T 12967.5-2022 鋁及鋁合金陽極氧化膜及有機聚合物膜檢測方法 第5部分:抗破裂性的測定-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犐犆犛25.20.20犆犆犛犎20

$ 4 [ $ ¤ @ ' ' ? ? ‰

犌犅/犜12967.5—202

fis犌犅/犜12967.5—2013

§%?%(?5+§$fl?%"+0?fi3 ?55y:7 ?: ?;

犜犲狊狋犿犲狋犺狅犱狊犳狅狉犪狀狅犱犻犮狅狓犻犱犪狋犻狅狀犮狅犪狋犻狀犵狊犪狀犱狅狉犵犪狀犻犮狆狅犾狔犿犲狉犮狅犪狋犻狀犵狊狅狀犪犾狌犿犻狀犻狌犿犪狀犱犪犾狌犿犻狀犻狌犿犪犾狅狔狊—犘犪狉狋5:犃狊犲狊犿犲狀狋狅犳狉犲狊犻狊狋犪狀犮犲狋狅犮狉犪犮犽犻狀犵

2020309=$ 2021001?@

'?)§-.s0? =$

'??‰fls0a5?

犌犅/犜12967.5—20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

本文件是GB/T12967《鋁及鋁合金陽極氧化膜及有機聚合物膜檢測方法》的第5部分。GB/T12967已經發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耐磨性的測定;

——第3部分:鹽霧試驗;

——第4部分:耐光熱性能的測定;

——第5部分:抗破裂性的測定;

——第6部分:色差和外觀質量。

本文件代替GB/T12967.5—2013《鋁及鋁合金陽極氧化 用變形法評定陽極氧化膜的抗破裂性》。與GB/T12967.5—2013相比,除結構調整和編輯性改動外,主要技術變化如下:

——更改了“范圍”的適用對象,增加了鋁及鋁合金陽極氧化復合膜及有機聚合物膜(見第1章,

2013年版的第1章);

——增加了“規范性引用文件”(見第2章);

——增加了“術語和定義”(見第3章);

——更改了“方法概述”(見第4章,2013年版的第2章);

——在“試劑、材料”中增加了材料的要求(見第5章,2013年版的第3章);

——在“儀器設備”中增加了沖擊試驗設備、杯突試驗設備、Ⅰ型彎曲試驗設備、Ⅱ型彎曲試驗設備、碎石沖擊試驗設備、尖銳工具加工試驗設備、千分尺及直尺的內容(見第6章,2013年版的第4章);

——更改了“試樣”(見第7章,2013年版的5.1);

——更改了“測試步驟”(見第8章,2013年版的5.2);

——更改了“結果表示”(見第9章,2013年版的第6章);

——更改了“試驗報告”的內容(見第10章,2013年版的第7章)。

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提出。

本文件由全國有色金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243)歸口。

本文件起草單位:國合通用測試評價認證股份公司、廣東豪美新材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建科創新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廣東廣鋁鋁型材有限公司、中汽研(天津)汽車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建省閩發鋁業股份有限公司、遼寧忠旺集團有限公司、四川三星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偉業鋁廠集團有限公司、美國科潘諾實驗設備公司上海代表處、佛山市質量計量監督檢測中心、國標(北京)檢驗認證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張文梅、樊志罡、蔡月華、張凱、劉暢、孟憲明、吳昊、黃長遠、李洪林、郝雪龍、王爭、梁美嬋、張恒、李志勁。

本文件于191年首次發布,2013年第一次修訂,本次為第二次修訂。

庫七七標準下載

引 言

鋁及鋁合金陽極氧化膜及有機聚合物膜主要用于鋁及鋁合金表面的保護、裝飾,在交通、建筑、家具、家電、裝飾、食品包裝、機械零部件及功能材料等多領域廣泛使用。GB/T12967.5《鋁及鋁合金陽極氧化膜及有機聚合物膜檢測方法第5部分:抗破裂性的測定》規定了鋁及鋁合金陽極氧化膜及有機聚合物膜的抗破裂性試驗方法,可作為快速評價鋁及鋁合金陽極氧化膜及有機聚合物膜受到機械變形影響時,表面膜層抵抗變形破裂的能力,也可用于具有相似膜層試樣的工藝質量比較。

GB/T12967《鋁及鋁合金陽極氧化膜及有機聚合物膜檢測方法》與GB/T8014.1《鋁及鋁合金陽極

氧化氧化膜厚度的測量方法第1部分:測量原則》、GB/T8014.2《鋁及鋁合金陽極氧化氧化膜厚度的測量方法第2部分:質量損失法》、GB/T8014.3《鋁及鋁合金陽極氧化氧化膜厚度的測量方法第3部分:分光束顯微鏡法》、GB/T8752《鋁及鋁合金陽極氧化薄陽極氧化膜連續性檢驗方法硫酸銅法》、GB/T8753.1《鋁及鋁合金陽極氧化氧化膜封孔質量的評定方法第1部分:酸浸蝕失重法》、GB/T8753.3《鋁及鋁合金陽極氧化氧化膜封孔質量的評定方法第3部分:導納法》、

GB/T8753.4《鋁及鋁合金陽極氧化氧化膜封孔質量的評定方法第4部分:酸處理后的染色斑點

法》、GB/T8754《鋁及鋁合金陽極氧化膜及有機聚合物膜絕緣性的測定》、GB/T20503《鋁及鋁合金陽極氧化陽極氧化膜鏡面反射率和鏡面光澤度的測定》、GB/T20504《鋁及鋁合金陽極氧化陽極氧化膜影像清晰度的測定條標法》、GB/T20505《鋁及鋁合金陽極氧化陽極氧化膜表面反射特性的測定積分球法》共同構成鋁及鋁合金陽極氧化膜及有機聚合物膜檢測方法標準體系。

GB/T12967由五個部分構成:

——第1部分:耐磨性的測定。目的在于確立陽極氧化膜及有機聚合物膜層的耐磨性能評價方法。

——第3部分:鹽霧試驗。目的在于確立陽極氧化膜及有機聚合物膜層的耐鹽霧腐蝕性能評價方法。

——第4部分:耐光熱性能的測定。目的在于確立陽極氧化膜及有機聚合物膜層的耐候性能和耐

熱性能評價方法。

——第5部分:抗破裂性的測定。目的在于確立陽極氧化膜及有機聚合物膜層的抗破裂性評價方法。

——第6部分:色差和外觀質量。目的在于確立陽極氧化膜及有機聚合物膜層的色差和外觀質量

評價方法。

191年,我國等同采用ISO321:197《鋁及鋁合金陽極氧化用變形法評定陽極氧化膜的抗破裂性》,首次制定了GB/T12967.5—191《鋁及鋁合金陽極氧化用變形法評定陽極氧化膜的抗破裂性》。2013年,我國修改采用ISO321:2010《鋁及鋁合金陽極氧化用變形法評定陽極氧化膜的抗破裂性》,發布了GB/T12967.5—2013。GB/T12967.5—2013代替GB/T12967.5—191,增加了試劑部分、修改了關于儀器基座的要求、增加了試樣及浸泡溶液使用壽命的要求。近年來,各種表面膜層制備技術制成的陽極氧化膜及有機聚合物膜在鋁合金制品上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發展前景廣闊,現有標準不能滿足不同類型膜層抗破裂性能的評價要求,因此有必要在GB/T12967.5中規定不同類型膜層的抗破裂性試驗方法,以滿足不同膜層產品的測試與評價需求。

本文件重點補充了有機聚合物膜的沖擊試驗、杯突試驗、彎曲試驗、柔韌性試驗、碎石沖擊試驗,陽

極氧化膜、陽極氧化復合膜及有機聚合物膜的尖銳工具加工試驗。

鋁及鋁合金陽極氧化膜及有機聚合物膜檢測方法 第5部分:抗破裂性的測定

1范圍

本文件給出了鋁及鋁合金陽極氧化膜及有機聚合物膜抗破裂性測定的方法概述,并規定了試劑、材料、儀器設備、試樣、測試步驟、結果表示和試驗報告等內容。

本文件適用于鋁及鋁合金陽極氧化膜、陽極氧化復合膜、有機聚合物膜抗破裂性的測定。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T805.3鋁及鋁合金術語第3部分:表面處理

GB/T8170數值修約規則與極限數值的表示和判定

3術語和定義

GB/T805.3界定的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4方法概述

在受控的試驗室環境、規定的儀器設備、固定的試驗步驟條件下進行下列試驗,考察試樣處于不同的變形和受力狀態下的膜層破裂情況,評價產品在不同試驗條件下的抗破裂性。

——彎曲變形率測試試驗:將試樣沿刻有變形指數的螺線彎曲,按變形指數從小到大的方向進行觀

察,標記樣品出現第一個橫向膜層裂紋位置,并由此換算出試樣的曲率半徑,進而計算試樣的彎曲變形率。方法適用于鋁及鋁合金陽極氧化膜(厚度一般不超過5μm)的彎曲變形率的測定。

——沖擊試驗:將規定質量的重錘置于適當的高度自由落下,沖擊試樣的膜層表面或背面,檢查變

形位置及周邊的膜層變化情況。方法適用于有機聚合物膜耐沖擊性的測定,不適用于陽極氧化膜或經陽極氧化預處理的有機聚合物膜耐沖擊性的測定。

——杯突試驗:使用規定規格的沖模固定試樣,將沖頭沿固定路徑移動至規定深度,使試樣發生變

形,檢查試樣凸起部位及周邊的膜層變化情況。方法適用于有機聚合物膜抗杯突性能的測定。

——彎曲試驗:使試樣在規定的曲率半徑下彎曲,目視觀察彎曲部位的膜層變化情況,或用黏膠帶檢查膜層表面有無黏落現象。方法適用于有機聚合物膜層抗彎曲性的測定。

——柔韌性試驗:將試樣彎曲180°至貼合,重復向內裹卷彎曲180°至貼合,以持續提高膜層彎曲半

徑,直至膜層首次不產生開裂或脫落,根據彎曲次數評價膜層柔韌性。方法適用于評價有機聚合物膜層的柔韌性。

——碎石沖擊試驗:在規定的條件下,使碎石沖擊試樣表面,移除碎屑后根據選定評估區域的凹坑

數量及凹坑尺寸進行凹坑等級評定。方法適用于評價有機聚合物膜層的耐碎石沖擊性。

——尖銳工具加工試驗:采用鋸切、銑或鉆等方式加工試樣,觀察試樣加工處膜層的剝落、分離情況。方法適用于陽極氧化膜、陽極氧化復合膜及有機聚合物膜層耐尖銳工具加工性的測定。

5試劑、材料

除非另有說明,僅應使用確認為化學純的試劑。

5.1硫酸銅溶液:稱取20g硫酸銅(CuSO4·5H2O,狑≥9%)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20mL鹽酸(ρ=1.18g/mL),用水稀釋至刻度,混勻。硫酸銅溶液可重復使用,但當反應速度明顯下降時,應重新配制。

5.2碎石:應為外表圓滑的公路碎石,不應為壓碎的石灰石或巖石,單個碎石外部輪廓長度應為

9.5mm~16.0mm,初次使用前應沖洗干凈。

6儀器設備

6.1彎曲變形率測試試驗設備示意圖見圖1、圖2。

標引序號說明:1——夾緊上螺絲;2——橡膠墊;3——金屬基板;4——變形指數;5——夾緊下螺絲。

圖1彎曲變形率測試試驗設備示意圖——正視圖

標引序號說明:1——螺旋板;2——木基座。

圖2彎曲變形率測試試驗設備示意圖—側視圖

螺線狀金屬基板安裝在基座上,其邊部刻有1~18的變形指數(犈),曲率半徑(犚)通過公式(1)進行

計算,以厘米(cm)表示。

6.2沖擊試驗設備示意圖見圖3。

犚=21-犈 (1)

標引序號說明:

1——導管蓋; 6——沖頭導槽;

2——重錘; 7——沖頭;

3——重錘控制器; 8——沖模;

4——刻度; 9——支架;

5——導管; 10——底座。

圖3沖擊試驗設備示意圖

6.3杯突試驗設備示意圖見圖4。

單位為毫米

6.4Ⅰ型彎曲試驗設備示意圖見圖5,Ⅱ型彎曲試驗設備示意圖見圖6。

標引序號說明:

1——軸;

2——相對于軸高的擋條。

圖5Ⅰ型彎曲試驗設備示意圖

標引序號說明:

1——螺旋手柄; 5——調節螺栓;

2——彎曲部件; 6——夾緊鄂;

3——軸棒; 7——止推軸承。

4——軸棒支承件;

圖6Ⅱ型彎曲試驗設備示意圖

6.5碎石沖擊試驗設備示意圖見圖7,設備參數應符合表1的規定。

標引序號說明:

1——試樣; 4——噴嘴;

2——噴射圓筒; 5——壓力表接口;

3——碎石入口; 6——壓縮空氣入口。

圖7碎石沖擊試驗設備示意圖

單位為毫米

表1碎石沖擊試驗設備參數

單位為毫米

項目

設備參數

噴射圓筒內徑

53.0±0.8

噴嘴內徑

6.8±0.1

碎石入口中心到圓筒端面距離

184.0±2.0

6.6尖銳工具加工試驗設備應采用適合的加工工具,如電鋸、鉆床或銑床等。

6.7千分尺,分辨力不低于0.01mm。

6.8直尺,分辨力為1mm。

7試樣

7.1試樣的尺寸應符合表2的規定,或由供需雙方商定。

表2試樣的尺寸要求

項目

試樣的尺寸要求

彎曲變形率測試試驗

250mm×20mm(犔×犠),厚度不應超過5mm

沖擊、杯突、彎曲試驗

150mm×75mm×1mm(犔×犠×犎)

柔韌性試驗

20mm×25mm(犔×犠)

碎石沖擊試驗

30mm×10mm(犔×犠)

尖銳工具加工試驗

試樣長度不宜小于50mm

注:犔——長度;犠——寬度;犎——厚度。

7.2按表3規定進行試樣的狀態調節。

表3試樣的狀態調節要求

膜層類型

狀態調節要求

溫度

相對濕度

時間

陽極氧化膜

23±2

≥120

陽極氧化復合膜

≥24

有機聚合物膜

自干型

50±5

≥168

其他

≥24

7.3無法截取符合表2要求的試樣時,可使用標準試板代替。

7.4試樣應清潔,無污垢、污漬和其他異物。如有污漬,應采用水或適當的有機溶劑(如乙醇)潤濕后,使用干凈的軟布或類似材料去除。不應使用會腐蝕試驗區域或在試驗區域產生保護膜的有機溶劑。

8測試步驟

8.1彎曲變形率測試試驗

8.1.1用游標卡尺測量試樣厚度(犱)。

8.1.2用夾緊上螺絲將試樣的一端固定,并將試樣有效面向外。

8.1.3將試樣沿著螺線方向逐漸彎曲,并保持試樣和螺旋板外側面一直完全接觸,之后用夾緊下螺絲將試樣的另一端固定。

8.1.4進行裂紋觀察,可借助手電筒等輔助光源變換角度進行觀察。

8.1.5如果裂紋難以觀察,可將試樣取下并放入硫酸銅溶液中浸泡約5min,清洗、干燥后,再重新安放在設備上,標記第一條裂紋出現的位置。

8.1.6記錄開始出現裂紋的位置所對應的最小變形指數值。

8.2沖擊試驗

8.2.1將沖擊試驗設備放在穩固的平臺上,導管應垂直于水平面。通過重錘控制器調節沖擊試驗設備的重錘到某一高度。將試樣平放在底座上(正沖時測試面朝上,反沖時測試面朝下),試樣受沖擊點邊緣與試樣邊緣的距離不少于10mm,相鄰沖擊點邊緣的距離不應少于10mm。

8.2.2重錘(100g±5g)自由落于沖頭(沖頭直徑為16.0mm±0.3mm)上,在試樣上沖出深度為

2.5mm±0.3mm的凹坑。

8.2.3目視觀察試樣凹坑及周邊的膜層變化情況。

8.2.4當需采用黏膠帶1)進一步檢查時,應立即將黏著力大于10N/25mm的黏膠帶覆蓋在試驗后的膜層表面上,壓緊以排去黏膠帶下的空氣,然后以垂直于膜層表面的角度快速拉起黏膠帶,目視檢查膜層表面有無黏落現象。

8.3杯突試驗

8.3.1將試樣固定在固定環和伸縮沖模之間,不施加額外壓力,測試面面向沖模,并使沖頭半球形的頂端剛好與非測試面接觸(沖頭處于零位)。調整試樣,使沖頭與試樣的接觸點距離試樣邊緣至少35mm。

8.3.2使沖頭的半球形頂端以0.1mm/s~0.3mm/s的恒速推向試樣,直至試樣壓陷深度(沖頭從零位

開始移動的距離)達到5mm。

8.3.3目視觀察試樣凸起部位及周邊的膜層變化情況。

8.3.4當需采用黏膠帶1)進一步檢查時,應立即將黏著力大于10N/25mm的黏膠帶覆蓋在試驗后的膜層表面上,壓緊以排去黏膠帶下的空氣,然后以垂直于膜層表面的角度快速拉起黏膠帶,目視檢查膜層表面有無黏落現象。

8.4彎曲試驗

8.4.1用Ⅰ型彎曲試驗設備:

——將設備完全打開,裝上規定曲率半徑的軸棒,將試樣測試面面朝座板插入設備,并固定一端;

——在1s~2s內以平穩的速度合上設備,使試樣繞軸彎曲180°;

——目視觀察試樣彎曲部位及周邊的膜層變化情況;

——當需采用黏膠帶1)進一步檢查時,應立即將黏著力大于10N/25mm的黏膠帶覆蓋在試驗后

1)Scotch610黏膠帶或Permacel9黏膠帶是適合的市售產品的實例。給出這一信息是為了方便本部分的使用者,并不表示對這些產品的認可。

的膜層表面上,壓緊以排去黏膠帶下的空氣,然后以垂直于膜層表面的角度快速拉起黏膠帶,目視檢查膜層表面有無黏落現象。

8.4.2用Ⅱ型彎曲試驗設備:

——將設備放穩,使其在測試過程中不發生位移,操作者可自由操作螺旋手柄。在彎曲部件和軸棒

(規定曲率半徑)之間以及止推軸承和夾緊鄂之間,從上面插入試樣,使測試面背朝軸棒;拉動調節螺栓以移動止推軸承,使試樣處于垂直位置,并與軸接觸;通過旋轉調節螺栓用夾緊鄂將試樣固定;轉動螺旋手柄使彎曲部件與膜層接觸;在1s~2s內以恒定的速度抬起螺旋手柄使其轉過180°,使試樣同時彎曲180°。

——轉動螺旋手柄至初始位置,取出試樣;然后用合適的操作部件(螺旋手柄、調節螺栓)松開彎曲

部件和夾緊鄂。

——目視觀察試樣彎曲部位及周邊的膜層變化情況。

——當需采用黏膠帶2)進一步檢查時,應立即將黏著力大于10N/25mm的黏膠帶覆蓋在試驗后的膜層表面上,壓緊以排去黏膠帶下的空氣,然后以垂直于膜層表面的角度快速拉起黏膠帶,目視檢查膜層表面有無黏落現象。

8.5柔韌性試驗

8.5.1試樣留出13mm~20mm的夾持段,將試樣的測試面朝外彎曲超過90°,再用帶有光滑鉗口套的臺鉗夾緊使試樣自身緊貼成180°,見圖8。

8.5.2采用5倍~10倍的放大鏡觀察膜層,如有開裂或脫落,將試樣繼續裹卷彎曲180°至貼合,如圖8

所示。

8.5.3重復8.5.2直至膜層首次不產生開裂或脫落為止。記錄試樣的彎曲次數(狀)。

單位為毫米

圖8柔韌性試驗(彎曲4次)示意圖

2)Scotch610黏膠帶或Permacel9黏膠帶是適合的市售產品的實例。給出這一信息是為了方便本部分的使用者,并不表示對這些產品的認可。

8.6碎石沖擊試驗

8.6.1按表4給出的試驗條件調整設備。

8.6.2試樣在溫度為25℃±5℃的試驗箱中保溫1h后取出,用碎石對試樣表面進行沖擊,沖擊后采用膠帶移除試樣沖擊面上的碎屑后,檢查沖擊面。用直尺測量凹坑外接圓直徑,并統計對應的凹坑數量,進行凹坑等級評定。

8.6.3另取一塊試樣在溫度為-35℃±3℃的試驗箱中保溫1h后取出,在1min內,用碎石對試樣表面進行沖擊,沖擊后采用膠帶移除試樣沖擊面上的碎屑后,檢查沖擊面。用直尺測量凹坑外接圓直徑,并統計對應的凹坑數量,進行凹坑等級評定。

表4碎石沖擊試驗條件

項目

試驗條件

噴射角度

90°±1°

噴射壓力

480kPa±20kPa

噴射時間

7s~10s

碎石噴射量

473mL±3mL

噴嘴到測試面的距離

50.0mm±3.0mm

噴射圓筒到測試面的距離

350.0mm±3.0mm

8.7尖銳工具加工試驗

采用電鋸、鉆床或銑床等尖銳工具對試樣(或標準試板)進行加工,然后用4倍放大鏡觀察加工邊緣附近的膜層現象,判斷膜層是否開裂、剝落。

9結果表示

9.1彎曲變形率

犃=

按公式(2)計算試樣的彎曲變形率(犃),結果保留小數點后兩位有效數字,數值修約按GB/T8170的規定進行。

式中:

10犱2犚+犱

×10%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