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我愛這土地教案設計教學目標1.了解有關艾青的文學常識以及本詩的寫作背景。2.把握詩歌形象,學習象征手法,品味詩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3.感受和體驗作者深沉的愛國情懷,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4.正確劃分詩的節奏, 飽含深情地朗誦詩歌,并發散思維,進行簡單的詩歌創作。教學內容本篇課文屬于中學階段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級下冊語文課本第一單元第一課的內容。學習此詩不僅僅是學習幾個生詞,更重要的是希望學生能掌握學習詩歌的門徑,為后面幾首詩的學習打下基礎,因此,本首詩將分兩個課時著重分析。本課的教學是在七、八年級的詩歌學習的基礎上, 對學生提出更高的鑒賞要求,并提出了一些形式上的要求,如掌握本詩的象
2、征手法。詩是文學的最高形式, 學習優秀的詩歌可以陶冶情操,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本詩是艾青在抗戰初期寫的,充滿了深沉而熱烈的愛國情懷。另外,也希望學生通過對本詩的學習,初步培養詩歌創作能力。學情分析九年級學生經過將近三年的初中學習,掌握了常用的修辭手法和表現手法,也學習欣賞了不少的詩歌,對詩歌有了一定理解感悟能力,具備了一定的分析能力, 能夠較好地理解詩歌,并且在語言文字功底上也有了一定積累,適宜進行簡單的詩歌寫作。但是,學生對貫穿全詩的象征手法還是比較陌生的,其意象的象征意義需要深入細致的分析,又由于學生缺乏對時代背景的了解,因此還是存在著難度。教學方法、教學過程與環節設計教學思路第一課時1)
3、介紹作家生平和本詩寫作背景。2)導入新課。3)由同學按感覺先劃分詩的節奏,然后老師再糾正,教給大家朗讀要領, 之后全班朗讀,讓同學們進入詩歌的意境。4)在同學們熟悉詩歌的基礎上,將學生分組進行討論分析詩歌,再以小組為單位輪流發表意見,最后由老師整合做總結。第二課時1)通過問題的形式具體分析關鍵詩句及意象的象征意義, 分析作品的 藝術特色。2)引導學生得出詩歌主旨和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通過播放愛國小短片或愛國歌曲激發同學們的愛國熱情3)最后簡述詩歌創作,欣賞幾首詩歌,鼓勵同學們課后進行創作。教學重點1)朗讀詩歌22)理解關鍵詞和關鍵句3)得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本詩的主旨。3.教學難點1)詩歌描寫
4、對象的象征意義。2)象征表現手法的運用。4.教學方法1)朗讀教學法2)討論法3)欣賞探究法教學手段本著課堂上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這節課的教學主要采用教師展示課 件,學生合作探究,教師指導點撥,師生共同學習的策略。為了達到課堂的最佳效果,在教 學過程中關鍵是營造詩意氛圍,激活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并且我還利用網絡信息資源,增加了視頻和音頻的教學,增強了直觀性,趣味性。教學環節第一課時1)介紹作家生平和本詩寫作背景作家生平:艾青(1910 1996),原名蔣海澄,浙江金華人,現代著名詩人。1929 年赴法國學習繪畫,并開始寫詩。早期詩風格渾厚質樸,調子深沉憂郁。1932 年回
5、國,在上海參加了“中國左翼美術家聯盟”。抗戰時期的詩作,格調昂揚。建國后曾任人民文學 副主編、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等職,其作品思想更趨成熟,感情深沉,富于哲理。他生長在 農村,自幼為貧苦農婦哺養,對農民有著兒子般的深情,長大后的曲折經歷、坎坷遭遇,使 他很快成為一個革命者。主要詩集有大堰河、火把等,成名作為大堰河 我的保姆。詩人曾自稱為“悲哀的詩人”。在中國新詩發展史上,艾青是繼郭沫若、聞一多等 人之后又一位推動一代詩風,并產生過重大影響的詩人,在世界上也享有聲譽,1985 年,法國授予艾青文學藝術最高勛章。寫作背景:本詩寫于抗戰初期的1938 年,日本侵略軍連續攻占了華北、華東、華南的廣大地區
6、,所到之處瘋狂肆虐,妄圖摧毀中國人民的抵抗意志。祖國山河淪陷,生靈涂炭, 在這民族存亡的危難時刻,中華兒女紛紛投身到抗日的洪流之中。詩人在國土淪喪、民族危亡的關頭,滿懷對祖國深沉的愛和對侵略者切齒的恨,寫下了這首慷慨激昂的詩。2)導入新課土地,自古以來便是眾多詩人飽含深情歌頌的對象。中國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農業社會,土地孕育了千千萬萬的勞動人民,土地也就成了國家的象征。 首先,我們先來回憶一下我們曾經學過的表達愛國主義感情的詩文名句。例如:“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而當中華民族走到了最危險的時刻,詩人艾青
7、用飽含深情的詩歌表達了自己對祖國的熱愛。他曾說過:“這個無限廣闊的國家和無限豐富的農村生活一一無論舊的還是新的一一都3要求在新詩上有它重要篇幅。”艾青對土地的關注,就是對祖國的摯愛。現在,就讓我們一同來學習艾青的我愛這土地。3)先由學生劃分節奏,后老師糾正,集體朗讀。注意把握三個方面的要領: 感情基調一一憂郁;語速一一緩慢;節奏一一停頓恰當假如/我是/ 一只鳥,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這永遠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里面。為什么/我的眼里/常
8、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4)自由討論,老師總結本次討論根據班級人數分為 46 個小組進行分組討論,最后選出代表發表對詩歌看法。老師綜合各小組看法,對此次討論做簡單總結。第二課時1)分析關鍵詩句及意象的象征意義,分析作品的藝術特色問題:a.詩中的“鳥”,它都歌唱了哪些內容?這些內容又有什么象征含義呢?b.詩歌開頭寫著“假如我是一只鳥,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 唱”,請你結合以上歌唱的內容,思考為什么這里用“嘶啞”一詞,而不用“清脆”或“瞭亮”。c.“假如我是一只鳥,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然后我死了,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你是怎樣理解這兩句詩的?d.鳥兒歌唱的內容中,“土地
9、”、“河流”、“風”的前面分別有“暴風雨 所打擊的”、“悲憤的”、“激怒的”這些修飾語,其作用是什么?參考答案:a.鳥歌唱的內容有“土地”、“河流”、“風”、“黎明”。“土地”象征繁衍養育中華民族的祖國大地。這“土地”“被暴風雨所打擊著”,說明祖國大地正在被日本帝國主義摧殘、肆虐。“河流”“風”象征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反抗精神。“悲憤”“激怒”都表現出人民心 中對侵略者暴行的憤怒,中國人民正滿懷悲憤地進行不屈不撓的斗爭。“黎明”象征充滿生機與希望的解放區。“無比溫柔”充滿了對那里的向往。4這些描寫形象地表達了當時祖國大地遭受的苦難,人民的悲憤以及對光明的向往和希 冀。b.“嘶啞”表達出“鳥兒”歌
10、唱不已,哪怕唱至喉嚨充血,聲音嘶啞,面對困難斗爭的幾多悲傷, 也不會停息對大地的歌唱,不會停止對祖國的愛的表達。如果用“清脆”或“瞭亮”雖添了亮色,但少了艱辛,減弱了對大地摯誠感情的表達。c.“鳥”是詩人自己的象征, 這只鳥是一個飽受磨難、拼盡全力用整個生命去歌唱的形象。這兩句詩充分表達了詩人對土地的眷戀,為祖國獻身的愿望。生前和死后,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而在這強烈的對比和反差中,一以貫之的乃是“鳥”對土地執著的愛, 表達了詩人對土地、對祖國的愛。這真是生于斯,歌于斯,葬于斯,至死不渝。d.這些修飾語限定語豐富了意象的內涵,表明中華民族的祖國大地, 在日本帝國主義的鐵蹄下正遭受苦難,中國人民正滿
11、懷悲憤地進行不屈不撓的斗爭。藝術特色:a.意象內涵豐富(象征手法)。在詩中的每一個事物都賦于豐富的 內涵,“鳥”是詩人的虛擬,是泛指,是共名,嘶啞著喉嚨歌唱的既是“鳥”,也是我(作者自己),同樣,大地河流風和黎明等,都是詩人心目中賦于了一定意義的形象。b.抒情方式巧妙,感情表達分層強化。 運用比喻借物抒情, 這是抒 情方式的巧妙;為了能久久撥動讀者的心弦, 還要不斷的強化作品本身的感情, 作品開頭就 用“假如”這是第一層強化;以“嘶啞”來形容鳥聲(一反鳥聲優美清脆),這是第二層強化;又用一系列描摹土地、河流等景觀的長句,加上一系列的修飾語,這是第三層強化。2)文章主旨和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并播
12、放愛國小短片或愛國歌曲(如電影地道戰節選、紅星歌、延安頌)主旨和作者情感:詩人以鳥的形象自喻, 用飽含激情的詩句歌唱祖國,歌唱神圣的民族解放戰爭,這種鳥兒對土地的癡情,表達出詩人愿為祖國奉獻一切的赤子衷情。詩人艾青用“嘶啞”來形容鳥兒鳴唱的歌喉,更能表達詩人為祖國前途、命運擔憂,心力交瘁的情狀。3)簡述詩歌創作,詩歌欣賞,鼓勵同學們課后進行詩歌創作詩歌創作:要求形象生動傳神,創造優美意境,思想內容深刻,語句高度凝煉集中,概括性強,優 美形象生動,韻律節奏鮮明界,高度集中地反映社會生活,凝聚著作者強烈的思想感情,富于想象,語言凝練而形象,有鮮明的節奏感。詩歌作為文學體裁,以抒情為主,或敘事,或
13、說理,想象豐富,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學形式。欣賞兩首詩歌:劉湛秋中國的土地艾青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教學評價優點:本次教學采取寓教于樂的方式,注重學生詩歌鑒賞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培養,而且形式多樣,包括朗讀感知、師生討論、問題探究與課外詩歌欣賞等。在教學工具上,采用的 多媒體教學的方式, 結合視頻或音頻,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由此,整個教學很好地營造了文 本學生老師三者的詩意對話,讓學生的自主學習思考的能力得到提高。缺點:由于課時安排較長,內容較多,可能造成課程不集中的學習脫節的現象。5課時分配與課后延伸1)課時分配本詩學習分為兩個課時,第一課時注重培養學生的感知感悟能力,第二課時注重培養學生的理
14、解分析能力。2)章節與總結同學們,“土地”是艾青詩歌的中心意象之一,它表達了詩人對祖國深沉的愛。艾青的詩有著特有的憂郁美。詩人的這種憂郁,源自民族的苦難,體現著他深刻的憂患意識,博大的歷史襟懷和濃烈的愛國真情!通過學習,我們感受到了詩歌的魅力,學習了象征的手法, 同時,我們還感受到了那個民族危亡年代的人民遭受了巨大的苦難。憶古思今,今天我們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更應好好珍惜。愛國,是歷久不衰的主旋律, 更是永唱不盡的主題。 在這首詩中,我們沐浴在作者的飽含愛國熱淚中,我們感動,也激勵我們,為祖國更好的明天奮斗,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3)作業與答疑作業:a.完成課后思考練習二詩中“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的“鳥”是一個怎樣的形象?這只 “鳥”歌唱至死,最后“連 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對此應如何理解? 2、這首詩的第二節與第一節之間有什么聯系? 怎樣理解最后兩句詩之間的因果關系?)b.背誦全詩c.課后延伸:請同學們課外閱讀艾青詩選課后答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AI技術在基因測序中的發展與應用
- 從產業角度看區塊鏈對商業環境的重塑作用
- 從透明到信任深度解析區塊鏈的巨大飛躍
- 企業如何有效利用注冊檢驗報告
- 以結果為導向的醫患溝通實踐
- 企業數據安全的基石-區塊鏈技術的應用與前景
- 人工智能驅動的診療模式創新研究
- 地質勘探專用儀器企業縣域市場拓展與下沉戰略研究報告
- 種植業機械制造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略研究報告
- 聯軸器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略研究報告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課件
- DB12 596.1-2015 道路交通智能管理系統設施設置規范 第1部分:設施設置要求
- 安踏組織架構分析
- DZ∕T 0221-2006 崩塌、滑坡、泥石流監測規范(正式版)
- 大眾速騰2009年型電路圖
- 兒童故事小壁虎借尾巴ppt課件
- 《春日》PPT課件
- 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資金申請報告寫作模板
- 公路路基土建工程項目拌合站建設方案詳細
- 中考講座化學中考失分分析及教學對策ppt課件
- 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說專業,人才培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