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5-2016 學年山西省大同一中九年級(上)期末化學試卷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以下變化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A.煤的干餾B石油的分餾C.充有氖氣的霓虹燈發出紅光D.高壓鍋壓力過大而爆炸5.環境、資源問題是人類目前普遍關注的,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人類通過化石燃料燃燒獲得能量的過程對環境無污染B.乙醇汽油中添加的乙醇屬于可再生能源C.將煤球制成“蜂窩煤”是為了增大與空氣的接觸面積,使其燃燒更充分D.愛護水資源一方面要防治水體污染,一方面要節約用水2.A.C.3.A.B.C.D.下列實驗基本操作正確的是( 點燃酒精燈取用塊狀固體.
2、鋅粒微粒是構成僅有碳原子定含有質B.檢查裝置氣密性、.讀構成的橄體積質*的基礎,下列對微 物丿質屬于純凈物 子、中子、電子粒的描述正確的是(原子中NaCI是由離子構成的,4.A.B.C.D.水是生產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質.下列明磯溶液可以區分硬水和軟水在自來水廠凈化水的過程中,發生的變化 水與過氧化氫的組成元素相同,均可用于制備氧氣 為了節約用水,可以用工業廢水直接澆灌農田U關于水的說法中正確的是(匕都是物理變化6.反應前后的模甲 乙 丙 丁甲 乙 丙 丁7.在一密閉容器內加入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化學反應,反應前后 各物質的質量變化如圖.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反應前反應后W
3、-D反應物“1曜應前種單質|兩種不同的分子,它們在一定條件下能發生化學反應,a ”用“”擬模型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35T物JR水中主墓成外(陽比)2源和環境人們日益關注的問題.氯離手Wtii評0.2慣0.2目前煤炭在我國能源結構中占有的比例最大.&邏輯推理是化學學習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A.水能滅火,所以電腦一旦失火應立即用水澆滅B.金屬銅是固體,所以固體都是金屬C.原子種類在化學變化前后沒有改變,所以元素種類在化學變化前后沒有改變D.單質都由同種元素組成,所以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都是單質9.下列除去雜質的方法中,不正確的是選項物質(括號內為雜質)除去雜質的方法ACu
4、(Zn)加入過量的稀鹽酸,過濾,洗滌,干燥BFeCb(ZnCI2)加入過量的鐵粉,過濾CCO(CQ)通過足量的Ca(OH 2溶液、干燥DFeSQ溶液(HbSQ)加入足量Fe粉、過濾( )A. AB. BC. CD. D10.下列實驗方案及現象與結論一致的是()A. AB. BC. C D. D三、填空題(共17分,化學方程式2分,其他每空一分)11. (1)礦物質水中元素及國標含量如右表所示,請用化學用語回答下列問題.1礦物質水中含有的鈣元素 _;2久置的水中溶有一定量的氧氣,請表示出n個氧分子 _;3右表中的一種陰離子_4硫酸鎂中鎂元素的化合價為 _.(2)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在當
5、地的卡羅琳斯卡醫學院揭曉,愛爾蘭醫學研究者威 廉?坎貝爾、日本科學家聰大村以及中國藥學家屠呦呦榮獲了該獎項.此次獎項由三人共同獲得.據悉,屠呦呦是中國著名藥學家,中國中醫研究院終身研究員兼首席研究員,青蒿素研究開發中心主任.她多年從事中藥和中西藥結合研究,突出貢獻是創制新型抗瘧藥-青蒿素(C5H2Q),C5H2Q除表示青蒿素外,還表示的意義有:_ :匚15H2Q中項目A方案.白磷在通入干點燃某氣出現無燃燒該氣體中一素和氧元素g紅紫色石使鐵生銹只需要與氧 氣接觸兀=J 二專色石蕊試液在入二氧化碳后 變紅Wtid石石蕊變紅的是植碳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 _4(1)我國正在推廣家庭中用天然氣逐步代替
6、煤作燃料,寫出天然氣主要成分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_ ;家中油鍋著火了,用鍋蓋蓋滅的原理是 _(2)含硫煤燃燒會產生大氣污染,其中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氣中會導致的環境問題是_ (3)為應對人們對能源和環保的需求,需要“節約現有能源、開發新能源、環保與發展共進”下列做法符合該理念的有 _(填序號).屋頂安裝太陽能發電裝置焚燒田間秸稈,草木灰返田 優化建筑設計,減少空調使用乘坐軌道交通,減少私家車使用.13.人類的生活和生產都離不開金屬材料.(1)_ 在汽車電路中, 經常用銅作導線,這是利用了銅的 _ 性.(2)工業上煉出的是生鐵, 生鐵和鋼都是鐵的合金; 生鐵和鋼的主要區別是 _(3)某同學為了驗證鎂
7、、鐵、銅的活動性順序,你認為他需要的藥品和試劑為 _請根據選定的試劑寫出上述實驗中發生反應的一個化學方程式_(4)如圖表示的是一定質量的Fe、Al分別與等濃度的兩份酸充分反應.下列情況一定符合該圖象的是(填序號).A.質量不等的稀鹽酸與過量的Fe、Al反應B.質量相等的稀鹽酸、稀硫酸分別與過量的Fe、Al反應C.質量相等的Fe、Al與過量的酸反應D.質量比為28:9的Fe、Al與過量的酸反應.中,有硬度極高的金剛石、最軟的礦物之一石墨;有植物光合作用所依賴的二氧化碳,也有有毒氣體一氧化碳;還有可用作建筑材料的大理石、生命的基石-蛋白質等.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利用水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生成葡萄糖并釋
8、放出氧氣;而動植物的呼吸過程和化石燃料的燃燒則消耗氧氣,放出二氧化碳;從而完成了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的循環.1828年,德國化學家維勒用無機化合物氰酸銨(NHCNO合成出有機化合物-尿素C0( NH)2,由此突破了無機化合物與有機化合物之間的界限.繼維勒之后,人們以含碳無機化合物 為原料,相繼合成出大量的有機化合物,滿足了人類在能源和材料等方面的需要.現在,工 業上用液氨和二氧化碳為原料,在高溫高壓條件下直接合成尿素和水.吐1A/分,.周末的時光,閱讀是小2分,其他每空一分)在自然界化學方程式 、明的最愛.碳元素既是組5總之,碳及其化合物間的轉化有單質與氧化物、氧化物與酸、氧化物與氧化物,以及無機
9、物與有機物之間的轉化等.閱讀中請我們共同思考(1)金剛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但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質,其原因是_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具有不同的化學性質,其原因是 _(2)_ 木炭在氧氣中燃燒后的生成物可能不同,其原因是 _ .(3)_ 工業上制取尿素的方程式為.(4)_ 關于有機物和無機物之間的關系的一點新認識是 _ .615.A- H都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它們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A B均為黑色粉末;D、F均為紅色固體,且D為單質;C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請回答:(1)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所屬基本反應類型為反應.(3)用收集到的氧氣和二氧化碳分別完成如圖G H所示實驗,G中集氣瓶底部盛
10、有少量水的原因是 _,H中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紙花顯 _色.17鐵、銅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金屬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探究金屬的有關性質時,進行了如圖實驗:將A實驗結束后、試管內的物質倒入燒杯中,一段時間后過濾.為確定燒杯內物質的成分,同學們做了如下兩個實驗:(1)實驗一:向濾渣中加入稀硫酸,無氣泡產生,則濾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質是 _(2)實驗二:為確定濾液的成分,同學們設計了如下方案:實驗步驟實驗現象結論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向其中加 入有氣泡產生,有紅色固體析 出(3)該實驗涉及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_(4)反思,有同學提出濾液中硫酸銅的確定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原因是(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_ ,
11、在反應中E表現出(3)寫出一個能實現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性.a8冋 miF 你根據所學知識并結合 +F口 * 口rsj恤|其他每空一分)舫圖所示裝置回答有關問題:収并收集一疋里氣密性檢查,具的二氧化碳,應選擇的發生裝置是i; 欲E裝置收集氧氣的原因端(填a或b)進丿入-稀硫酸硫酸銅濬浹占A計算題(共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其他成分不與水也不與鹽酸反應) 鈣的含量,進行如下實驗:I六、18.7分)雞蛋殼的為了測定雞蛋殼碳酸加入1罰克怖鹽嚴酸鈣的質量分數.*酸鉀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廠曰DgE用該裝置前,將氣體從固滾混合物1比2克72015-2016學年山西省大同一中九年級(上)期末化學試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
12、析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以下變化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A.煤的干餾B石油的分餾C.充有氖氣的霓虹燈發出紅光D.高壓鍋壓力過大而爆炸【考點】 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判別.【專題】物質的變化與性質.【分析】化學變化是指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指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區別是否有新物質生成;據此分析判斷.【解答】 解:A、煤的干餾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選項正確.B石油的分餾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C充有氖氣的霓虹燈發出紅光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D高壓鍋壓
13、力過大而爆炸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 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解答時要分析變化過程中是否有新物質生成,若沒有新物質生成就屬于物理變化,若有新物質生成就屬于化學變化.2.下列實驗基本操作正確的是()60酒精燈;測量骨見儀器及化學實驗基本操作. 厶對禁止用酒精燈引燃另一只酒精燈,而應用燃著的火柴或木條來引燃;B在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時,先將導管放入水槽中,然后用手握住試管外壁;C取用塊狀藥品或金屬顆粒時可以用藥匙,或者用鑷子夾取.操作要領是:“一橫、二放、 三慢豎”.具體的操作是:先把容器橫放,把塊狀藥品或金屬顆粒放入容器口,再把容器慢 慢的豎立起來,使藥品滑落到試管底部
14、,以免打破容器.D讀數時,量筒必須放平,視線要跟量筒內液體的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再讀出液體 體積.【解答】解:A、點燃酒精燈要用火柴,禁用燃著的酒精燈引燃另一只酒精燈,以防引起火 災,故本選項實驗操作錯誤;B在檢驗裝置的氣密性時,利用的是裝置內氣體的壓強改變,有氣泡冒出時,說明裝置氣 密性良好,否則氣密性不好,故本選項實驗操作正確;C取用鋅粒時,要把試管橫放,故本選項實驗操作錯誤;D讀數時,視線要跟量筒內液體的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不能俯視,故本選項實驗操 作錯誤;A.點燃酒精燈C.取用塊狀 讀取體積【考點】【專題】【分析】容器-量筒;固體藥品的取用;檢查裝置的氣密性.議子8故選:B.9
15、【點評】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同學們必須掌握正確的化學實驗技能操作,此類題目.3.微粒是構成化學物質的基礎,下列對微粒的描述正確的是()A.僅有碳原子構成的物質屬于純凈物B.原子中一定含有質子、中子、電子C. NaCI是由離子構成的,所以HCI也是由離子構成的D. C的離子結構示意圖為【考點】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原子的定義與構成;原子結構示意圖 與離子結構示意圖.井$【專題】物質的微觀構成與物質的宏觀組成.【分析】A根據碳原子構成的物質的種類分析;B根據構成原子的粒子分析;C根據構成物質的粒子分析;D根據氯離子的結構特點分析.【解答】 解:A、僅有碳原子構成的物質不一定
16、屬于純凈物,金剛石和石墨的混合物,僅有 碳原子構成,故A錯誤;B原子中一定含有質子、電子.有的原子中不含有中子,例如氫原子,故B錯誤;C HCI是由分子構成的,故C錯誤;D C的離子結構示意是,故 正確 故選D.【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構成物質微粒的知識, 識的學習.4.水是生產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質.下列關于水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明磯溶液可以區分硬水和軟水B.在自來水廠凈化水的過程中,發生的變化都是物理變化C.水與過氧化氫的組成元素相同,均可用于制備氧氣D.為了節約用水,可以用工業廢水直接澆灌農田【考點】硬水與軟水;水的性質和應用;自來水的生產過程與凈化方法;水資源的污染與防治.【專題】空氣
17、與水.【分析】A根據明磯可以凈化水,但是不能區分硬水和軟水解答;B根據在自來水廠凈化水的過程中,消毒是化學變化解答;C根據質量守恒定律解答;D根據工業廢水中可能含有污染水的物質解答.【解答】 解:A、明磯可以凈化水,但是不能區分硬水和軟水,用肥皂水可以區分,該選項 說法不正確;B在自來水廠凈化水的過程中沉降、過濾、吸附是物理變化,消毒是化學變化,該選項說 法不正確;C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水與過氧化氫的組成元素相同,均 可用于制備氧氣,該選項說法正確.D工業廢水中可能含有污染水的物質,因此可以用工業廢水直接澆灌農田,該選項說法正確;才可做好微粒是構成化學物質的基礎,應加
18、強微粒知10答案:C【點評】利用肥皂水可以區分硬水和軟水,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時, 軟水;如果產生的泡沫很少,或不產生泡沫,是硬水.5環境、資源問題是人類目前普遍關注的,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人類通過化石燃料燃燒獲得能量的過程對環境無污染B.乙醇汽油中添加的乙醇屬于可再生能源C.將煤球制成“蜂窩煤”是為了增大與空氣的接觸面積,使其燃燒更充分D.愛護水資源一方面要防治水體污染,一方面要節約用水【考點】常用燃料的使用與其對環境的影響;燃燒與燃燒的條件;保護水資源和節約用水; 常見能源的種類、能源的分類.【專題】化學與能源;空氣與水.【分析】A根據化石燃料燃燒的產物考慮;B根據乙醇的制取方法考慮;C
19、根據促進燃燒的方法解答;D根據愛護水資源就要節約用水和防止水體污染進行解答;【解答】解:A、石燃料燃燒時放出大量的熱,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氣體.化石燃料對 環境的污染主要體現在全球氣候變暖、熱污染、大氣污染等方面.故說法錯誤;B乙醇可通過糧食發酵制得,所以屬于可再生資源,故說法正確;C促進燃燒的方法有增大與空氣的接觸面積,氧氣的濃度增大,故說法正確;D愛護水資源就要節約用水和防止水體污染,故正確;答案:A【點評】解答本題關鍵是要知道乙醇的制取方法,促進燃燒的方法,氫氣的特點.本題聯系生活實際的問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興趣和分析問題的能力.I兩種不同的分子,它們在一定條件下能發生化學
20、反應,反應前后的模擬模型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考點】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從組成上識別氧化物;單質和化合物的判別.【專題】化學反應模擬圖型.【分析】比較反應前后分子的構成關系可以得出:該反應的模擬模型圖中,6個分子全部參加反應,而3個分中只有2個分子參加反應;反應生成的4個分子構成相同,屬于同一種物質的分子,可判斷圖示的反應只生成一種物質.如果產生的泡沫較多,是D反應物“反應551種單質6.用11故選:D.【解答】解:由反應前后的模擬模型圖可知各物質反應的微粒個數關系是:由上圖可知,參加反應的分個數比為B反應生成的2個分子構成相同,為同種物質的分子,即反應生成一種物質,故C“”分
21、子是由兩種原子構成,如果一種原子是氧原子就是氧化物,故C不正確;D反應同種原子構成的分子,屬于單質,故D正確.-反應前6:2=3:1,故A不正12【點評】根據分子構成判斷反應物與生成物的種類,構成相同的分子為同種物質的分子;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反應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為化合反應.7在一密閉容器內加入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化學反應,反應前后 各物質的質量變化如圖.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_ g)=3g,故乙為反應物,甲、丁為生成物,丙可能為催化劑,該反應為分解反應,A.該反應為分解反應,故正確;B丙可能為催化劑,故正確;C參加反應的乙、丁質量比為:(10g-4g): (8g-4g)
22、=3:2,故正確;D生成甲、丁的質量比為:(6g-4g): (8g-4g)=1:2,由于未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中的化學計量數,故無法確定甲、丁的相對分子質量比,故錯誤.故選D.【點評】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即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原子的種類、總 個數不變,這是書寫化學方程式、判斷物質的化學式、判斷化學計量數、進行相關方面計算 的基礎.&邏輯推理是化學學習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A水能滅火,所以電腦一旦失火應立即用水澆滅B.金屬銅是固體,所以固體都是金屬C.原子種類在化學變化前后沒有改變,所以元素種類在化學變化前后沒有改變D.單質都由同種元素組成,所以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都
23、是單質【考點】滅火的原理和方法;金屬的物理性質及用途;單質和化合物的概念;化學反應的實 質.【專題】物質的微觀構成與物質的宏觀組成;物質的分類;金屬與金屬材料;化學與生活.【分析】A用水滅火不能在任何情況下都合適,電器著火要先斷電,而后進行滅火操作,據此分析即可;B金屬銅是固體,但固體都是金屬,是不對的;C元素種類在化學變化前后沒有改變;D根據單質和同素異形體的關系判斷.【解答】 解:A、電腦等電器著火必須先切斷電源,用水會導致觸電或其它不良的后果,故 錯誤;B金屬銅是固體,但固體都是金屬是不對的,如碳是固體,但不是金屬,故錯誤;C原子種類在化學變化前后沒有改變,所以元素種類在化學變化前后沒有
24、改變,是正確的;13D單質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單質一定由同種元素組成但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 不一定是單質例如,氧氣和臭氧組成的物質,是由氧元素組成的物質,屬于混合物,不屬 于單質故錯誤; 故選C.【點評】邏輯推理是一種科學的學習方法,應提倡學生學習這種學習方法,但應注意推理的合理性、正確性.9.下列除去雜質的方法中,不正確的是選項物質(括號內為雜質)除去雜質的方法ACu(Zn)加入過量的稀鹽酸,過濾,洗滌,干燥BFeCb(ZnCI2)加入過量的鐵粉,過濾CCO(CO)通過足量的Ca(OH 2溶液、干燥DFeSQ溶液(HzSQ)加入足量Fe粉、過濾( )A. AB. BC. C D. D【
25、考點】物質除雜或凈化的探究;常見氣體的檢驗與除雜方法;金屬的化學性質;酸的化學性質;鹽的化學性質.【專題】物質的分離和提純;物質的分離、除雜、提純與共存問題.【分析】根據原物質和雜質的性質選擇適當的除雜劑和分離方法,所謂除雜(提純),是指除去雜質,同時被提純物質不得改變.除雜質題至少要滿足兩個條件:加入的試劑只能與雜質反應,不能與原物質反應;反應后不能引入新的雜質.【解答】解:A、Zn能與過量的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鋅和氫氣,銅不與稀鹽酸反應, 再過濾,洗滌,干燥,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正確.B鐵的金屬活動性比鋅弱,過量的鐵粉不能與氯化鋅溶液反應,不能除去雜
26、質,不符合除 雜原則,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錯誤.C CQ能與足量的Ca(OH 2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CC不與足量的Ca(OH 2溶液反應,再干燥,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正確.D HSQ能與足量Fe粉反應生成硫酸亞鐵溶液和氫氣,再過濾,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入新 的雜質,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正確.故選:B.【點評】物質的分離與除雜是中考的重點,也是難點,解決除雜問題時,抓住除雜質的必需 條件(加入的試劑只與雜質反應,反應后不能引入新的雜質)是正確解題的關鍵.10.下列實驗方案及現象與結論一致的是()A. AB. BC. C D. D【考點】化
27、學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金屬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 質量 守恒定律及其應用;燃燒與燃燒的條件.項目A方案,-后燃繪辿空氏燃燒需需要氧氣才業Br._ _點燃某氣體后 出現無色液滴, 渾濁素和氧元素變土紫色石,使石蕊變紅的是二氧化碳元植鐵生銹只需要與氧 氣接觸色石蕊試液在入二氧化碳后紅徑冷 h14【專題】簡單實驗方案的設計與評價.【分析】A、燃燒需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可燃物、氧氣或空氣、溫度要達到著火點, 據此進行分析判斷.B點燃某氣體后,干冷燒杯內壁出現無色液滴,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生成了水和二氧 化碳,據此結合質量守恒定律,進行分析判斷.C紫色石蕊試液在通入二氧化碳后變紅,二
28、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據此進行分析判 斷.D根據鐵銹蝕的條件進行分析判斷.【解答】解:A、熱水中未燃燒的白磷在通入氧氣后燃燒,說明燃燒需要氧氣,故選項實驗 方案及現象與結論一致.B點燃某氣體后,干冷燒杯內壁出現無色液滴,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生成了水和二氧 化碳,CO和H0兩種物質中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元 素種類不變,反應物氧氣中只含有氧元素,則該氣體中一定含有碳、氫兩種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選項實驗方案及現象與結論不一致.C紫色石蕊試液在通入二氧化碳后變紅,無法確定使石蕊變紅的是否是二氧化碳,因為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由本實驗無法確定是碳酸、 還是
29、二氧化碳使石蕊變紅, 故選項實驗方案及現象與結論不一致.D水中的鐵釘生銹,不能說明鐵生銹只需要與氧氣接觸,因為還有水存在,故選項實驗方 案及現象與結論不一致.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不是很大, 化學實驗方案的設計是考查學生能力的主要類型,同時也是實驗教與學難點,在具體設計時要對其原理透徹理解,可根據物質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結合實驗目的進行分析判斷.三、填空題(共17分,化學方程式2分,其他每空一分)11.(1)礦物質水中元素及國標含量如右表所示,請用化學用語回答下列問題.1礦物質水中含有的鈣元素Ca;2久置的水中溶有一定量的氧氣,請表示出n個氧分子nQ;3右表中的一種陰離子Cl或SQ2;4硫
30、酸鎂中鎂元素的化合價為_S.(2)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在當地的卡羅琳斯卡醫學院揭曉,愛爾蘭醫學研究者威 廉?坎貝爾、日本科學家聰大村以及中國藥學家屠呦呦榮獲了該獎項此次獎項由三人共同獲得.據悉,屠呦呦是中國著名藥學家,中國中醫研究院終身研究員兼首席研究員,青蒿素研究開發中心主任.她多年從事中藥和中西藥結合研究,突出貢獻是創制新型抗瘧藥-青蒿素(C5H2Q5) ,C5H2Q5除表示青蒿素外,還表示的意義有:05出05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1個青蒿素分子,1個青蒿素分子由15個碳原子、22個氫原子和5個氧原子構成:C15HZ2O5中碳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9:4根據物質的化學式和
31、相對原子質量可以計算組成元素的質量比.【解答】解:(1)礦物質水中含有的鈣元素可以表示為Ca;礦物厲水中主農成井(時讓)【考點.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化暑化學式的計算;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 菱元素符號可以表示 例如金屬元素的元素彳: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元素質量比的計算.物物質的化學式可以表示該物邈: 還可以表示該元素的1個原子,有時還可以表示一種 以表示該金屬元素組成的物質;童物質的元素組成,該物質的1個分子,該物質的分子構成;152n個氧分子可以表示為;3右表中的陰離子是氯離子、硫酸根離子,每個氯離子帶1個單位負電荷,每個硫酸根離子帶2個單位負電荷,分別可以表示為C、SQ2;4硫酸鎂
32、中鎂元素的化合價為+2,可以表示為故填:Ca;nQ;Cl或SQ2;SQ.咀(2)C15H2O除表示青蒿素外,還表示的意義有:C5H22Q5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1個青蒿素分子,1個青蒿素分子由15個碳原子、22個氫原子和5個氧原子構成;C5H2Q中碳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2X 15) : (16X 5)=9:4.故填:C5H2Q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1個青蒿素分子,1個青蒿素分子由15個碳原子、22個氫原子和5個氧原子構成;9:4.【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化學用語的書寫和理解能力,題目設計既包含對化學符號意義的了解,又考查了學生對化學符號的書寫,考查全面,注重基礎,題目
33、難度較小.12能源和環境成為人們日益關注的問題目前煤炭在我國能源結構中占有的比例最大.(1)我國正在推廣家庭中用天然氣逐步代替煤作燃料,寫出天然氣主要成分燃燒的化學方程式:CH+2QCQ+2tQ;家中油鍋著火了,用鍋蓋蓋滅的原理是隔絕氧氣 .(2)含硫煤燃燒會產生大氣污染,其中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氣中會導致的環境問題是酸 雨_.(3)為應對人們對能源和環保的需求,需要“節約現有能源、開發新能源、環保與發展共進”下列做法符合該理念的有(填序號).1屋頂安裝太陽能發電裝置焚燒田間秸稈,草木灰返田 優化建筑設計,減少空調使用乘坐軌道交通,減少私家車使用.【考點】常用燃料的使用與其對環境的影響;酸雨的產生
34、、危害及防治;滅火的原理和方法;資源綜合利用和新能源開發.【專題】化學與環境保護;化學與能源.【分析】(1)根據天然氣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進行解答,根據滅火的原理來分析;(2)二氧化硫會形成酸雨;(3)根據節能觀點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天然氣是常用的燃料, 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甲烷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化學方程式為:CH4+2QCQ+2HQ.用鍋蓋蓋滅著火的油鍋,是隔絕空氣滅火,故填:CH+2QCQ+2HQ隔絕氧(2)二氧化硫會與水反應生成亞硫酸,從而形成酸雨,故填:酸雨;(3)屋頂安裝太陽能發電裝置能節約能源,正確;2焚燒田間秸稈,草木灰返田會造成環境污染,錯誤;3優化建筑設計
35、,減少空調使用可以節約能源,正確;4乘坐軌道交通,減少私家車使用可以節約能源保護環境,正確;故填:.【點評】 本題考查的是化學與環境的知識,完成此題,可以依據已有的知識進行.13.人類的生活和生產都離不開金屬材料.(1)在汽車電路中,經常用銅作導線,這是利用了銅的導電 性.(2)工業上煉出的是生鐵,生鐵和鋼都是鐵的合金; 生鐵和鋼的主要區別是含碳量不同16(3)某同學為了驗證鎂、鐵、銅的活動性順序,你認為他需要的藥品和試劑為硫酸鎂、硫酸銅、鐵.請根據選定的試劑寫出上述實驗中發生反應的一個化學方程式Fe+CuSFeSQ+Cu(4)如圖表示的是一定質量的Fe、Al分別與等濃度的兩份酸充分反應.下列
36、情況一定符 合該圖象的是D(填序號).A.質量不等的稀鹽酸與過量的Fe、Al反應B.質量相等的稀鹽酸、稀硫酸分別與過量的Fe、Al反應C.質量相等的Fe、Al與過量的酸反應D.質量比為28:9的Fe、Al與過量的酸反應.;金屬的物理性質及用途;金屬活動性順序及其應用;生鐵和鋼. 有導電性和延展性等性質進行分析;區別是含碳量不同進行分析;(3)根據驗證金屬活動性順序可以選用適當的金屬和鹽溶液反應進行分析;(4)根據圖象的轉折點和生成的氫氣量,以及金屬與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進行分析.【解答】 解:(1)在汽車電路中,經常用銅作導線,這是利用了銅的導電性;(2)工業上煉出的是生鐵,生鐵和鋼都是鐵的合金
37、;生鐵和鋼的主要區別是:含碳量不同;(3)為了驗證鎂、鐵、銅的活動性順序,需要的藥品和試劑為:硫酸鎂、硫酸銅、鐵,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化學方程式為:Fe+CuSOFeSO+Cu;(4)A、質量不等的稀鹽酸與過量的Fe、Al反應,氫氣中的氫元素來自酸,所以生成的氫 氣不相等,故A錯誤;B質量相等的稀鹽酸、稀硫酸所含氫元素不相等,所以生成的氫氣也不會相等,故B錯誤;C質量相等的Fe、Al與過量的酸反應,生成的氫氣不相等,故C錯誤;D質量比為28:9的Fe、Al與過量的酸反應,通過化學方程式可知,生成的氫氣相等,故D正確.故選:D.故答案為:(1)導電;(2)含碳量不同;(3)硫酸鎂、硫
38、酸銅、鐵,Fe+CuSO- FeSQ+Cu;(4)D.【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應用,難度不大,根據金屬與酸反應的“時間-氫氣質量”關系圖,可推斷金屬的活動性、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的大小關系等.四、簡答題(共12分,化學方程式2分,其他每空一分)14.周末的時光,閱讀是小明的最愛.碳元素既是組成生物體的基本元素, 也是組成地殼中巖石和化石燃料的主要元素. 在自然界 中,有硬度極高的金剛石、最軟的礦物之一石墨;有植物光合作用所依賴的二氧化碳, 也有有毒氣體一氧化碳;還有可用作建筑材料的大理石、生命的基石-蛋白質等.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利用水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生成葡萄糖并釋放出氧氣;而動植
39、物的呼吸過程和化石燃料的燃燒則消耗氧氣,放出二氧化碳;從而完成了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的循環.1828年,德國化學家維勒用無機化合物氰酸銨(NHCNQ合成出有機化合物-尿素CO( NH)金屬的化學性質X/金屬與金屬材料匕)根據金屬具 根據生鐵和鋼的主要172,由此突破了無機化合物與有機化合物之間的界限.繼維勒之后,人們以含碳無機化合物1815.A- H都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它們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A B均為黑色粉末;均為紅色固體,且D為單質;C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請回答:C+2CuO蠱U+CO(1)(2)(3)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寫出一個能實現反應的化學方程式+A.高溫C+CO
40、2CO園在【考點乓質的鑒另別、推斷;唆應類型的判定;仃高溫【專題】型推斷題.D、F,所屬基本反應類型為置換反應.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為原料,相繼合成出大量的有機化合物,滿足了人類在能源和材料等方面的需要.現在,工業上用液氨和二氧化碳為原料,在高溫高壓條件下直接合成尿素和水.總之,碳及其化合物間的轉化有單質與氧化物、氧化物與酸、氧化物與氧化物,以及無機物與有機物之間的轉化等.閱讀中請我們共同思考(1)金剛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但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質,其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具有不同的化學性質,其原因是分子構成不同(2)木炭在氧氣中燃燒后的生成物可
41、能不同, 其原因是反應物氧氣的量不同,生成的產 物不同 .(3)工業上制取尿素的方程式為2NH+COCO(.(4)關于有機物和無機物之間的關系的一點新認識是?有機物和無機物在一定的條件下能 相互轉化 【考點】碳元素組成的單質;有機物的特征、分類及聚合物的特性;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碳的化學性質;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專題】結合課本知識的信息;碳單質與含碳化合物的性質與用途.【分析】 金剛石中的碳原子是以正四面體排列的,石墨中的碳原子是一種層狀結構;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結構不同;碳燃燒時,如果氧氣足量,則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如果氧氣不足,則發生不完全燃燒生成一氧化碳;
42、根據反應物、生成物、反應條件和質量守恒定律可以書寫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有機物和無機物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解答】解:(1)金剛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但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質,其原因 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具有不同的化學性質,其原因是分子構成不同.故填: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分子構成不同.(2)木炭在氧氣中燃燒后的生成物可能不同,其原因是反應物氧氣的量不同,生成的產物 不同,氧氣足量時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不足時反應生成一氧化碳.2NH+COCO._(4)關于有機物和無機物之間的關系的一點新認識是有機物和無機物在一定的條件下能相 互轉化.故填:有機物和無機物在一定的條件下能
43、相互轉化.【點評】書寫化學方程式要注意四步:一是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化學式要正確;量守恒定律,即配平;三是要有必要的條件;四是看是否需要“r或“J”.故填:反應物氧氣的量不同,生成的產物不同.工業上制取尿素的方程式為:2NH+COCO(N藹壓H故填:2NH+COcO(NHi)JffiH2O.是要遵循質19【分析】 本題的題眼為:“A、B為黑色固體,D為紅色固體的單質,F為紅色固體,C能使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B為氧化銅,D為銅,A為碳,C為二氧化碳,E為一氧化碳,F為氧 化鐵,G為鐵,H為可溶性銅鹽,把結論代入框圖中驗證即可.【解答】 解:A B為黑色固體,D為紅色固體的單質,C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
44、濁,且C和A反應生成E,所以A為碳,B為氧化銅,C為二氧化碳,D為銅,E為一氧化碳;F為紅色固 體,且和一氧化碳反應,所以F為氧化鐵,G為鐵;鐵和H反應生成銅,所以H為可溶性銅鹽,常見的為硫酸銅;把結論帶入框圖中符合題中轉化關系.(1)反應為碳和氧化銅在高溫下反應,化學方程式為:C+2CuOgC溫Cp,該反應由單質 和化合物生成單質和化合物,屬于置換反應;(2)反應為二氧化碳和碳高溫下生成一氧化碳,反應的方程式為:C+CO二;;反應為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生成鐵和二氧化碳,該反應中一氧化碳得到氧使氧化鐵發生還原反應,| 具有還原性;(3)反應為鐵置換出可溶性銅鹽中的銅,常見的為硫酸銅,鐵和硫酸銅反
45、應生成銅和硫酸亞鐵,化學方程式為:Fe+CuSA FeSQ+Cu.故答案為:(1)C+2CuO2CUflCQ;置換反應;(2)C+CG .還原; (3)Fe+CuSO CupFeSCG等.【點評】本題為框圖式推斷題, 解題時往往需要從題目中挖出一些明顯或隱含的條件,抓住突破口(突破口往往是現象特征、反應特征及結構特征),導出結論,最后把結論代入原題中驗證即可.五、實驗題(共14分,化學方程式2分,其他每空一分)16.請你根據所學知識并結合如圖所示裝置回答有關問題:氧氣的原因是 (2)制取并收集一定量的二氧化碳, 應氣密性檢查,具體方法是彈簧夾夾緊段時間后,液面不下降,表明裝置氣密性良好;欲用F
46、F裝置收集二氧化碳將氣體從(填a或b)進入.(3)用收集到的氧氣和二氧化碳分別完成如圖G H所示實驗,G中集氣瓶底部盛有少量水的原因是 防止生成物濺落炸裂瓶底,H中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紙花顯紅 色.F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 |氣不易溶于水.前,應先進行 段成一段液柱,2KMn GKMnQ用E裝置收集20【考點】常用氣體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與選取方法;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二氧化 碳的實驗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專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常見氣體的實驗室制法、檢驗、干燥與凈化.【分析】(1)根據寫方程式的基本步驟寫出反應原理,根據反應裝置
47、的選取方法來考慮;(2)據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為固液常溫型反應選擇發生裝置,據二氧化碳密度比空 氣大,溶于水選擇收集裝置;(3)G中集氣瓶底部盛有少量水的原因是:防止鐵的熔化物濺落而炸裂集氣瓶;H中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紙花顯紅色,因為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解答】解:(1)高錳酸鉀在加熱的條件下分解為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 程式是:2KMnGK2MnQ+MnO+Of;反應物是固態,并需要加熱,故選擇A裝置來制取;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且不易溶于水,故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或排水法來收集:故填:2KMnOKMO+MnO+Of;氧氣不易溶于水;21(2)據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為固液常溫型反應選擇發生裝置為B,據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溶于水選擇收集裝置為E;對該裝置進行氣密性檢驗的方法是把分液漏斗的開關關上,導氣管插到液面以下,用熱毛巾裹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汽車租賃托管協議書
- 土地抵押擔保協議書
- 藥品委托物流協議書
- 異地過戶協議書范本
- 通信施工免責協議書
- 現金托管協議書范本
- 農戶果樹變賣協議書
- 幼師租房誠信協議書
- 裝修后續承諾協議書
- 機電就業協議書范文
- 2025年廣東能源集團云浮蓄能發電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4年考生面對挑戰時的心理調整試題及答案
- 2025-2030全球及中國4,4-二氟二苯甲酮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市場深度研究發展前景及規劃可行性分析研究報告
- 【初中地理】撒哈拉以南非洲課件-2024-2025學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級下冊
- 2024年信息安全試題及答案
- 藥物治療管理MTM
-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2024-2025學年七年級外研版英語期中練習題(含答案)
- 鋼筋精算管理操作手冊
- 2025年河南水利與環境職業學院單招職業技能測試題庫審定版
- 近十年英語中考完形填空試題
- 《孟子》導讀PPT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