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護林退化林分現狀20150326003_第1頁
防護林退化林分現狀20150326003_第2頁
防護林退化林分現狀20150326003_第3頁
防護林退化林分現狀20150326003_第4頁
防護林退化林分現狀2015032600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夷陵區人工防護林退化林分現狀與改造措施周丹趙曉玲張軍蓮 劉成金張啟東朱建忠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林業局宜昌443100)摘 要:本文通過對夷陵區人工防護林退化林分的現狀分析,闡述了楊樹、華山松防護林退化林分的現狀及成因,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改造措施,供同仁參考。關鍵詞:人工防護林;退化林分;原因;措施夷陵區屬于長江流域和三峽水利樞紐工程的生態敏感區域,是長江水系及其眾多支流、湖庫的重要源頭和水源涵養區,是三峽大壩、葛洲壩及水利樞紐工程的重要綠色屏障。防護林體系建設不僅大幅度提升森林質量和生態功能,而且對構建長江上游地區生態屏障,確保長江三峽國家重點水利工程和長江中下游地區生態安全,具有十分重要作

2、用。夷陵區營造的人工防護林,存在樹種單一、結構簡單、樹齡老化、樹勢漸弱、病蟲害嚴重、林分生長不良等現象,導致林木損失較大、防護功能下降,影響林業生態建設作用的發揮。因此,加強退化防護林林分改造與修復,增強森林生態系統整體功能,已成為我區防護林體系建設的重點工作之一。1夷陵區人工防護林退化林分的現狀1.1林地面積與林種結構夷陵區土地總面積335385hm2,其中:林地面積267902hm2,占79.9%;非林地面積67483hm2,占20.1%。在林地面積中,有林地193357hm2,占72.2%;灌木林地59817hm2,占22.3%;其他林地14728hm2,占5.5%。有林地面積按林種劃分

3、,防護林185680公頃,占96.0%;其他林種7677公頃,占4.0%。1.2人工防護林退化林分的現狀全區人工防護林面積8697.5hm2,占防護林面積的4.7%。其中,楊樹Populus 2471.2 hm2,華山松Pinus armandii Franch258.9hm2,以松類、柏類、杉類為主的針葉混交林3892.8hm2,以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銀杏Ginkgo biloba L.等為主的闊葉林954.2hm2,以松、杉、雜為主的針闊混交林1120.4hm2(見表1)。除楊樹、華山松林分出現退化現象外,其他林分防護功能均能得到正常發揮。原因,一是早期營造

4、的松、杉、柏等防護林,通過多年封山育林和經營管護,造林樹種與天然生櫟類等闊葉樹種已形成結構合理、生長良好的混交林分;二是天然林保護工程、退耕還林工程營造的刺槐、銀杏等防護林由于樹種選擇、經營管理得當,加之該樹種適宜性廣,對立地條件要求不嚴,目前已成林,防護效能逐漸提高。表1人工防護林面積按樹種統計表單位:hm2林種樹種合計楊樹華山松針葉混闊葉林針闊混防護林8697.52471.2 258.9 3892.8 954.2 1120.4 退化防護林1027.9769.0 258.9 比例11.8 31.1 100.0 據調查統計,全區退化的人工防護林面積1027.9hm2,占人工防護林面積的11.8

5、%。按退化程度分1,重度退化345.6hm2,占33.6%;中度退化318.0hm2,占31.0%;輕度退化364.3hm2,占35.4%。造林樹種以楊樹、華山松為主(見表2)。1.2.1楊樹防護林退化林分的現狀2000年、2001年,天然林保護工程、退耕還林工程在夷陵區相繼實施,20002005年兩項工程共營造楊樹防護林面積2471.2hm2。其中,2000年造林404.7hm2,按湖北省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操作細則齡組劃分標準,目前剛進入近熟林期;20012005年造林2066.5hm2,已進入中齡林期。據調查,共有769.0hm2出現退化現象,占退化防護林總面積的74.8%,占楊樹防護林

6、總面積的31.1%。主要分布于龍泉、鴉鵲嶺、分鄉、黃花、小溪塔、霧渡河等鄉鎮。(1)重度退化:防護功能嚴重下降,枯死木、瀕死木比例占單位面積株數40%以上的防護林面積210.0hm2,占27.3%,均屬于近熟林。(2)中度退化:防護功能明顯下降,枯死木、瀕死木比例占單位面積株數1040%的防護林面積194.7hm2,占25.3%,均屬于近熟林。(3)輕度退化:防護功能出現下降,枯死木、頻死木比例占單位面積株數10%以下的防護林面積364.3hm2,占47.4%,均屬于中齡林。1.2.2華山松防護林退化林分的現狀全區華山松防護林退化林分面積258.9hm2,占退化防護林面積的25.2%,占華山松

7、防護林面積的100%。主要分布于國有樟村坪林場,為上世紀60年代人工栽植,樹齡達55a以上,均屬于成熟林。目前,樹木老化、生理機能衰退、逐漸枯老死亡,林分明顯退化,防護功能嚴重下降。按退化程度劃分,重度退化135.6hm2,占52.4%;中度退化123.3hm2,占47.6%。表2退化防護林面積按退化程度統計表單位:hm2樹種退化面積重度中度輕度計成熟林近熟林計成熟林近熟林中齡林合計1027.9 345.6 135.6 210.0 318.0 123.3 194.7 364.3 楊樹769.0 210.0 210.0 194.7 194.7 364.3 華山松258.9 135.6 135.6

8、 123.3 123.3 2退化原因分析2.1造林樹種選擇不當造成林分退化立地條件、造林樹種選擇不當,造林違背適地適樹的原則,是導致楊樹林分退化的重要因素。我區退耕還林工程營造的楊樹防護林,部分造林地塊屬坡耕地或崗地,土壤保水能力差,加之土壤貧瘠,不能滿足楊樹生態特性的要求,導致林木生長不良。楊樹在幼林生長階段長勢還一般,但進入中齡林后,隨著對水分和肥力的需求不斷增加,由于缺水、缺肥而表現出生長衰弱,年生長量低下,形成小老樹林分和干頭樹林分。此原因形成的退化防護林面積388.0hm2,占37.7%。2.2蛀干害蟲危害造成林分退化人工防護林,因樹種單一,生長不良,抗性又差,致使蟲害不斷發生并蔓延

9、迅速。近幾年來,在楊樹人工防護林中,以楊干象甲、白楊透翅蛾、青楊天牛、黃斑星天牛、桑天牛等蛀干害蟲發生面積大,對楊樹中、近熟林分危害嚴重,并防治困難。由于蛀干害蟲的猖獗危害,致使林木成片死亡,防護林“帶斷網破”,從而導致林木生長量減少和部分死亡。此原因造成的退化防護林面積155hm2,占15.1%。2.3生理過熟造成林分退化由于國有樟村坪林場在2000年納入天然林保護工程范圍,華山松人工林劃分為生態公益林管護區,該林分已進入成熟齡期,郁閉度均在0.85以上,至今從未采伐更新,也未進行過間伐撫育,因生理過熟造成林分退化十分嚴重。此原因造成的退化防護林面積225.9hm2,占22.0%。表3退化防

10、護林面積按退化原因統計表樹種退化面積立地條件差蛀蟲危害生理過熟其他因素面積/hm2比例/%面積/hm2比例/%面積/hm2比例/%面積/hm2比例/%合計1027.9 388.0 37.7 155.0 15.1 225.922.0 259.025.2 楊樹769.0 388.0 50.4 155.0 20.2 226.029.4 華山松258.9 225.987.3 33.012.7 2.4其他因素造成林分退化營造的楊樹防護林,普遍存在初植密度過大。隨著林分郁閉,林木生長瘦弱、細小,森林生態功能等均不斷下降。楊樹為速生樹種,林木之間生長競爭激烈,相互爭奪養分和水分。加之林地立地條件差、未能及時

11、撫育間伐,造成林地衛生狀況差,病蟲害發生嚴重,抑制林木生長,致使林分整體質量出現退化。此外,造林整地粗放、栽植技術不當、生產經營不當、病蟲害防治不及時、人為破壞、牲畜踐踏、自然因素等也是造成林分退化的重要因素。由于上述原因造成的退化防護林面積259.0hm2,占25.2%(見表3)。3改造措施3.1更新改造(1)皆伐更新:對因生理過熟造成重度退化的華山松防護林,采取逐年小面積皆伐更新或帶狀采伐更新等方式改造,然后選擇歐洲云杉Picea abies、鵝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或其它闊葉樹種造林更新,并以營造針闊混交林或闊葉混交林為主;對低山、丘陵地區重度退化的楊樹防護林,選

12、用欒樹Koelreuteria paniculata、銀杏Ginkgo biloba L等速生樹造林更新。皆伐更新面積以5hm2以下為宜,坡度平緩,不易造成水土流失且能及時更新的地方,面積可適當擴大。(2)擇伐更新:對部分中度、重度退化防護林,根據枯死、頻死木分布狀況,可采取塊狀、帶狀擇伐的方式,伐除枯死、頻死木,進行補植補造,并以營造混交林為主,優化防護林結構,同時注意保留自然更新的幼樹。(3)漸伐更新:坡度較大、人工更新困難、皆伐后易發生水土流失的中度、重度退化防護林,可分2至3次漸伐后更新造林。第1次采伐退化林木的30%,第2次采伐保留退化林木的50%,最后將留下的退化林木全部伐光。若分

13、2次漸伐,每次各采伐退化林木的50%,并做到每次采伐后及時更新造林。3.2撫育改造(1)撫育間伐:造林密度是否合理,在一定條件下是影響樹木生產力的關鍵。對密度過大的楊樹中齡林林分,通過撫育間伐調整密度,減少單位面積株數,增加單株的營養空間,調整土壤養分和水分的供應狀況,減少遮蔭,增加光照,促進保留木生長。對因病蟲危害、經營不當、人為破壞、牲畜踐踏、自然因素等造成輕度和中度的楊樹退化林分,可采取透光伐、衛生伐、疏伐等方式,清除死亡和生長不良的林木,調節密度、改善通風和光照狀況,促進林木生長,提高林分質量。對林間空地進行補植補造,結合保留的優良植株,形成復層混交林。(2)調整結構:對立地條件、造林

14、樹種選擇不當形成的楊樹退化林分,進行塊狀或帶狀間伐后,大穴整地,選用對立地條件要求不高、抗逆性強的欒樹、銀杏等速生樹造林。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進行樹種更替,豐富造林樹種,改善林分結構,逐步調整成塊狀或帶狀混交,提高林分質量。(3)林藥間作:發展林下經濟,林藥復合經營,以耕代撫,使其根系復壯,增加根幅,擴大營養面積,提高根系吸收養分、水分的能力。同時增強土壤的透氣性,改善微生物活動環境,加速腐殖質分解,增加土壤肥力,促進楊樹生長。間作2麥冬、百合第1年,楊樹胸徑連年生長量均比對照提高15.8%,樹高連年生長量分別比對照提高31.6%和26.3%;間作麥冬第3年,楊樹胸徑和樹高連年生長量分別比對照提高33.3%、13.3%。(4)防治蛀蟲:對蛀干害蟲造成成片楊樹防護林重度退化的林分,采用更新改造外,可對楊樹的中、輕度退化林分采用撫育除雜,保持林內通風透光,防止病蟲危害。對蛀干害蟲3在幼蟲期用毒簽或500倍有機磷農藥用注射器注入蛀孔再用濕泥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