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傳感器數據融合的助行機器人防摔倒技術研究_第1頁
基于多傳感器數據融合的助行機器人防摔倒技術研究_第2頁
基于多傳感器數據融合的助行機器人防摔倒技術研究_第3頁
基于多傳感器數據融合的助行機器人防摔倒技術研究_第4頁
基于多傳感器數據融合的助行機器人防摔倒技術研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基于多傳感器數據融合的助行機器人防摔倒技術研究-電氣論文基于多傳感器數據融合的助行機器人防摔倒技術研究 張玉葉(咸陽師范學院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陜西咸陽712000)摘要:助行機器人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了身體支撐和行走輔助。在此設計的助行機器人防老年人摔倒系統將人體在站立、行走、摔倒等狀態所獲得的觸滑覺信號、角速度信號、加速度信號作為神經網絡的訓練樣本和試驗樣本。首先在信息層將一種傳感器采集的單一信號送入局部決策器,進行局部處理后再送入融合中心綜合決策,形成多傳感器數據融合的防摔預測研究,并進行了相關仿真。仿真結果表明該系統可靠,對實現滿足老年人在戶外獨立、安全行走需求的機器人開發提供理論

2、及實驗依據。關鍵詞:助行機器人;多傳感器;數據融合;BP神經網絡中圖分類號:TN302?34;TP30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73X(2015)14?0036?03收稿日期:2015?01?07基金項目:2013咸陽學院教研基金項目:下肢助力外骨骼康復機器人動力學分析與仿真(13XSYK015)0 引言中國人口老齡化形勢嚴峻,甚至世界人口正在走向老齡化。可以預計,在不遠的將來,老年人的護理將成為社會的一個重要負擔;而且,可以作為保姆角色的為老年人和殘疾人提供看護的人員也會非常短缺,甚至沒人愿意從事這個方面的工作;所以,老齡化問題所涉及的醫療和社會保險體系也面臨巨大的壓力,

3、助老問題正日益成為一個重大的社會問題;尤其是近年來,腦卒中發病已呈“井噴”態勢。根據最新統計,2012 年我國腦卒中患病率達1.82%,估算我國40歲以上的腦卒中患者達1 036萬人。腦卒中患者大多會留下步履蹣跚,動作不協調的后遺癥。對此運用Bobath技術、Brunnstrom技術,神經肌肉本體促進技術等,幫助患者恢復肌體功能,早日回歸家庭和社會。腦卒中患者主動訓練過程中意外傷害的首要原因是摔倒,意外失足或者某種疾病突然發作及惡化很可能引起跌倒;在發生跌倒事件后,如得不到及時救護,延誤救助時機將危機生命。因此,研制開發專為老人服務的產品防老年人摔倒的助行機器人,在不影響老年人的正常生活情況下

4、,準確地將摔倒事件與日常生活事件區分開來,并且在發生摔倒事件時,及時的報警聯系救護,這對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提高醫療工作的效率,促進我國社會的穩定具有重要作用1?3。1 多傳感器數據融合防摔技術1.1 多傳感器數據融合的摔倒預測多傳感器數據融合摔倒預測的主要思想是:設計基于決策層信息融合的摔倒預測系統,即對每個傳感器所采集的信息先局部決策,再利用局部決策信息進行全局融合,總體思路框圖如圖1所示。 1.2 樣本提取與預處理4?5使用機器人過程中,取站立、行走、摔倒等狀態所獲得的觸滑覺信號、加速度信號、角速度信號作為神經網絡的訓練樣本和試驗樣本。其中觸滑覺信號的獲取是使用助行機器人時各個狀態的

5、觸滑覺傳感器數據。數據提取的有效信號通道數作為觸滑覺信號樣本。角速度信號的獲取是采集各狀態的角速度數據。在計算x,y,z 軸的軀干傾角時,由于y 軸軀干傾角變化明顯,所以選取y 軸數據作為角速度信號樣本。加速度信號的獲取是采集摔倒過程的加速度值組成的加速度時間序列,訓練隱馬爾可夫模型,獲取助行時的各運動狀態的加速度值組成加速度時間序列,通過已訓練的HMM得到輸出概率P 作為樣本。1.3 局部決策處理6?7摔倒預測融合系統首先在信息層將一種傳感器采集的單一信號送入局部決策器,進行局部處理,再送入融合中心綜合決策。多傳感器數據預處理后的值組成一向量為: 這種方法具有兩個優點:其一是局部決策沒有異常

6、時不送入融合中心,減輕融合中心數據處理工作量;其二是一旦有異常就進行數據融合檢測摔倒傾向,最大限度的實現摔倒的預測。1.3.1 基于觸滑覺信號的摔倒預測助行機器人觸滑覺扶手上有6 個觸滑覺傳感器。一般在正常行走時有2個有效信號通道數。人在摔倒時可能出現手脫離扶手,此時信號通道數為0;或者本能的緊握住扶手,則出現多個信號通道數。算法流程如圖2所示。1.3.2 基于角速度信號的摔倒預測軀干傾角報警門限STD ( ) p 的選取方法:取摔倒行為過程中合加速度曲線距離第一次峰值300 ms時的軀干傾角作為集合;選取日常行走過程數據樣本軀干傾角為集合,使用SVM 算法進行分類。特征空間維數為n=1。最優

7、分類界面實質上是一個點,即y = b 。通過SVM 計算得最優分類超平面p = 28.3° ,算法流程如圖3所示,其中p 為軀干傾角閾值,運用SVM 支持向量機對摔倒行為和行走行為進行分類,取最優分類界面上的值作為傾角閾值8?9。 1.3.3 基于加速度信號的摔倒預測基于加速度信號的摔倒預測算法流程如圖4 所示。閾值P1的選擇應該位于日常生活中對HMM模型的輸出概率最高值,與摔倒運動過程對HMM 模型的輸出概率的最低值之間。經過多次實驗數據仿真得到加速度曲線和輸出概率曲線,如圖5 所示。由仿真結果可以看出,選擇log P1 = -25 。1.4 決策層的數據融合實現融合中心采用BP神

8、經網絡,在此設計BP神經網絡的結構、選取網絡參數和算法。利用訓練樣本訓練BP神經網絡。網絡結構采用3層BP神經網絡。輸入層分別是歸一化的觸滑覺信號、歸一化的加速度信號和歸一化的角速度信號。隱蔽層數目的選取可按下面經驗公式獲得 根據公式取nH = 10 ,輸出層有2 個神經元,對應摔倒的概率和安全的概率。采用改進的BP算法,即采用自適應學習速率和附加動量法相結合的算法。 2 神經網絡預測模型建立輸入層數目為3,隱含層數目為10,輸出層數目為1。采用改進的BP算法,即采用自適應學習速率和附加動量法相結合的算法10。訓練樣本的組成:摔倒時單手握住扶手10 組,摔倒時雙手緊握扶手10 組,摔倒時脫手1

9、0組,正常行走10組。其中摔倒的數據采用的是在摔倒與地面沖擊前300 ms的,軀干傾角值和經過HMM輸出的概率值及觸滑覺信號狀態。BP 網絡輸出值,摔倒時為0.9,正常時為0.1。訓練樣本部分數據表1所示。 利用Matlab神經網絡工具箱對訓練樣本進行訓練,在多次仿真實驗后得到較好的實驗結果,神經網絡的誤差收斂狀況見圖6。樣本集當中一般很少出現互反的樣例,不然樣本集就有問題了。神經網絡學習算法本來就是不穩定的,這與訓練樣本有很大的關系,從圖6的神經網絡誤差曲線的收斂狀況來看,訓練樣本集的選取以及改進的神經網絡算法基本合理。 神經網絡訓練后的權值和閾值如下: 網絡訓練以后,輸入測試樣本,表2 對

10、期望值和實際輸出值進行了比較。 4 結論步履蹣跚的老年人以及腦卒中患者步態訓練時都離不開助行機器人,防摔系統將人體在站立、行走、摔倒等狀態所獲得的觸滑覺信號、加速度信號、角速度信號作為神經網絡的訓練樣本和試驗樣本,首先在信息層將一種傳感器采集的單一信號送入局部決策器,進行局部處理后再送入融合中心綜合決策,形成多傳感器數據融合防摔預測研究,滿足老年人在戶外獨立、安全行走的需求;并且對所采用的防摔倒預測方法進行了算法樣本的提取與試驗,關鍵點進行了仿真。仿真結果顯示:所采用的訓練樣本集的選取以及改進的神經網絡算法基本合理有效,從神經網絡訓練前后期望值和實際輸出值比較結果來看BP神經網絡訓練算法有效。

11、參考文獻1 魏曉娟.一種觸滑覺控制的助行服務機器人J.電子世界,2014(3):80?81.2 馬培錚.老齡社會背景下智能家庭機器人系統的必要性研究J.現代家電,2012(20):42?43.3 王云霞,張小棟.一種福利友好的助行機器人設計C/2008年第三界北京國際康復論壇論文集.北京:中國康復醫學會,2008:673?677.4 常曉軍.老年人群意外跌倒過程中的身體姿態感知技術研究D.西安:西北大學,2011.5 薛源,高向陽.基于多傳感器信息融合的跌倒監測系統設計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信息與管理工程版,2011,33(5):712?716.6 吳艷.多傳感器數據融合算法研究D.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3.7 牟文杰,葉凌云.基于多傳感器融合的車載航位推算系統J.傳感器與微系統,2015,34(1):94?96.8 陳貴亮,李長鵬,劉更謙.下肢外骨骼康復機器人的自適應控制研究J.制造業自動化,2012(24):5?9.9 金純,伊遠陽.一種基于統計學判別分析的老人摔倒檢測算法J.計算機應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