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動物的行為 同步練習(含解析) (1)_第1頁
3.4動物的行為 同步練習(含解析) (1)_第2頁
3.4動物的行為 同步練習(含解析) (1)_第3頁
3.4動物的行為 同步練習(含解析) (1)_第4頁
3.4動物的行為 同步練習(含解析) (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動物的行為一、單選題1.下列關于動物行為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老鼠走迷宮屬于先天性行為                                B. 母雞孵小雞屬于后天學習行為C. 老馬識途屬于先天性行為

2、0;                                   D. 驚弓之鳥屬于后天學習行為2.一種蝴蝶一眼蝶遇到敵害時,會抬起前翅,暴露出翅上的“眼斑"(四只眼睛的圖形)。眼蝶的這種行為屬于(  

3、  ) 。 A. 攻擊行為                           B. 防御行為                 &

4、#160;         C. 繁殖行為                           D. 社群行為3.如圖表示先天性行為與學習行為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其中陰影部分表示相同點。下列哪一項可以寫在陰影部分(

5、0;  ) A. 生來就有            B. 由生活經驗和學習獲得            C. 有利于生存與繁殖            D. 能伴隨動物一生4.下列有關動物行為的說

6、法中,錯誤的是(    ) A. 動物的行為從其獲得途徑上可以分為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B. 動物的學習行為一旦形成,就不會改變C. 動物的先天性行為使動物能適應環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D. 動物的學習行為可以讓它們更好地適應復雜環境的變化5.楚漢相爭末期,漢王劉邦派謀士在項王必經之地“召集”螞蟻排出“項王必死于此地”幾個字,項王因此被攻破心理防線。在這一事件中,漢王的謀士主要利用了螞蟻的(    ) A. 生殖行為      

7、                     B. 社群行為                           

8、C. 覓食行為                           D. 防御行為6.下圖表示先天性行為與學習行為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其中陰影部分表示相同點,下列哪一項可以寫在陰影部分(    ) A. 生來就有     

9、       B. 由生活經驗和學習獲得            C. 有利于生存和繁殖            D. 能伴隨動物一生7.黃鼬在遇到敵害追擊時會釋放一種“臭氣”,利用這種氣體將敵害“擊退”或“擊暈”該行為屬于(   

10、) A. 先天性、攻擊行為      B. 先天性、防御行為      C. 后天學習、防御行為      D. 后天學習、攻擊行為8.白居易的詩:“須臾十來往,猶恐巢中饑;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描繪的是母燕的(    ) A. 貯食行為        &#

11、160;                  B. 繁殖行為                           C. 攻擊行為&#

12、160;                          D. 防御行為9.珍妮.古道爾在非洲叢林觀察到幼小的黑猩猩能模仿成年黑猩猩用樹枝釣取白蟻作為食物,從行為獲得的途徑來看,下列實例與上述的動物行為類型相同的是(    ) A. 春蠶吐絲結繭   

13、60;                   B. 機器人學彈琴                       C. 老馬識途   &

14、#160;                   D. 蜘蛛結網10.在鳥類繁殖的季節里,親鳥捉到小蟲后自己并不立即吃驚掉,而是將蟲帶回巢哺育雛鳥。這一行為屬于(     ) A. 領域行為             

15、60;             B. 繁殖行為                           C. 防御行為     

16、60;                     D. 節律行為11.“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詩句中分別描述了昆蟲的(     ) A. 覓食行為、繁殖行為             

17、0;                             B. 攻擊行為、覓食行為C. 防御行為、繁殖行為               

18、                            D. 覓食行為、防御行為12.下列各項神經活動中,不是通過后天學習獲得的是(    ) A. 聽到開飯鈴響就分泌唾液        &

19、#160;                           B. 突然看見一只蒼蠅飛到眼前,就會眨眼睛C. 學生聽到鈴聲就進入教室              

20、0;                     D. 騎車人看到紅燈就停止前進二、填空題13.自然界中,動物的有些行為是與生俱來的,是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決定的,我們稱之為先天性行為,也稱為_。這些行為的反射活動是由_以下的神經中樞來完成的,如嬰兒吮奶。有些動物的行為是在_的基礎上,由生活經驗和學習而獲得的,稱為_行為。這些行為的反射活動必須由_參與來完成,如馬戲表演中狗熊騎車等

21、。 14.動物的行為非常有趣,實驗人員在剛孵化出的小鴨它們沒有見過自己的母親)周圍放置一個大氣球,經過若干天,發現小鴨會模仿和跟隨飄蕩的氣球,而不會去模仿和跟隨它們自己的母親。小鴨的這種行為屬      (選填“先天性”或“后天學習”)行為。由此可以得出怎樣的假設?      。為了驗證假設,可以進行如下實驗:剛孵出的小鴨一睜開眼睛,你立即出現在它的面前經過一段時間后,小鴨會模仿和跟隨在你的后面嗎?      (選填

22、“會”或“不會”)。 三、解答題15.下表是切除貓腦的部分結構后。某些機能改變的情況(“+”表示能完成,“一”表示不能完成),請回答下列問題:手術 前去大腦兩半球再去間腦再去中腦去掉延髓后天學習行為+-先天性行為+(1)完成后面學習的條件是具有   1    ,說明如果缺乏   2    ,那么   3    不完整,后天學習行為也就不能完成。(2)控制完成的中樞位于 

23、;  1    。四、實驗探究題16.科學家曾經做過這樣的實驗:把章魚(軟體動物)放到大魚缸里,中間放一塊玻璃板,將魚缸隔成兩部分,其高度低于玻璃缸的高度,使章魚能從玻璃缸的一側越過玻璃板游向另一側。將食物放入遠離章魚的那一端,當它看見食物時,只是撲向玻璃板,在玻璃板上亂撞,不會繞過玻璃板去捕食。多次碰撞之后,才能學會繞道。而猴子只要碰撞一次就學會了繞道捕食。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在上述實驗中,章魚、猴子越過障礙物而獲得食物,都屬于_行為。這是動物在成長過程中,通過生活經驗和_逐漸建立起來的行為活動。 (2)上述實驗證明,章魚等

24、_(填“低等”或“高等”)動物也可以形成后天學習行為;動物越高等,_行為越復雜。 答案解析部分一、單選題1.【答案】 D 【解析】【分析】先天性行為是動物與生俱來的,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 后天學習行為是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 【解答】A、老鼠走迷宮需要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新的行為,屬于后天學習行為,A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 母雞孵小雞是動物的一種本能,是與生俱來的,屬于先天性行為,B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 老馬識途需要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新的行為,屬于后天學習行為,C說

25、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D、驚弓之鳥需要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新的行為,屬于后天學習行為,D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2.【答案】 B 【解析】【分析】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動物的行為。解答時可以從動物行為的目的、獲得途徑方面來切入。 【解答】A、攻擊行為:同種動物個體之間常常由于爭奪食物、配偶、領地或巢區而發生相互攻擊或戰斗。A錯誤,不符合題意;  B、防御行為:為了保護自己,防御敵害的各種行為都是防御行為,如逃跑、裝死、釋放臭氣、保護色、警戒色、機體防御等,眼蝶靜止時,抬起前翅,暴露出后翅上的“眼斑”,目的是恐嚇其它動物,不要靠近我,從而起到保護自己的作

26、用,因此屬于防御行為。B正確,符合題意; C、繁殖行為是與動物繁殖有關的一切行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為,C錯誤,不符合題意;  D、社群行為是群體內形成了一定的組織,成員間有明確分工的動物群集行為,有的高等動物還形成等級。D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3.【答案】 C 【解析】【分析】從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的共同點方面切入解題即可。 【解答】先天性行為是指動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種行為方式,是動物的一種本能,由體內的遺傳物質決定的,如蜘蛛織網、蜜蜂采蜜等;而學習行為是動物出生后在成長的過程中通過環境因素的影響,由生活經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來的,是在先天性行為的基

27、礎上建立的一種新的行為活動,也稱為后天性行為如蚯蚓走迷宮等,但是先天性行為和后天性行為的意義都是動物為了適應體內外環境的變化,有利于種族的延續,C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4.【答案】 B 【解析】【分析】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學習行為是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來的新的行為。 【解答】A、先天性行為是指動物生來就有的行為,后天學習行為是由生活經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來的行為。 動物的行為從其獲得途徑上可以分為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 ,A正確,不符合題意; B、學習行為是動物由生活經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來的行為,當刺激動物產

28、生該行為的環境因素消失后,該行為就會逐漸消失,B錯誤,符合題意; C、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 使動物能更好地適應環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 ,C正確,不符合題意; D、學習行為是后天通過生活經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來的新的行為, 該行為能使動物更好地適應復雜環境的變化,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5.【答案】 C 【解析】【分析】從行為獲得的途徑,動物的行為分為: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先天性行為是指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得行為,稱為先天性行為;學習行為是動物出生后通過學習得來的行為。是動物成長過程中,通過生活經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

29、來的新的行為。 【解答】A、生殖行為是與動物繁殖有關的行為,包括雌雄兩性動物的識別、占有繁殖的空間、求偶、交配、孵卵以及對子代的哺育等,對種族的延續有重要意義,A不符合題意; B、社群行為是群體內形成的一定的組織,成員間由明確的分工的動物群集行為,B不符合題意; C、覓食行為是動物通過各種方式獲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為, 召集”螞蟻排出“項王必死于此地”幾個字,是利用螞蟻喜歡取甜食的特性,先用甜食寫出項王必死于此地”幾個字,螞蟻嗅到氣味,聚集于此,從而使螞蟻排出“項王必死于此地”幾個字,因此是利用了螞蟻的覓食行為,C符合題意;  D、防御行為是為了保護自己,防御敵害的各種行為,D不符合

30、題意。 故答案為:C6.【答案】 C 【解析】【分析】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學習行為是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來的新的行為。 【解答】A、生來就有的是先天性行為,學習行為是出生后才有的,因此不可以寫在陰影部分,A不符合題意; B、 由生活經驗和學習獲得的是學習行為,先天性行為是不學就會的本能,因此不能寫在陰影部分,B不符合題意; C、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都有利于生存和繁殖,C符合題意; D、先天性行為能伴隨動物一生,學習行為不能伴隨動物一生,學習行為如果不強化,就會慢慢喪失,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7.【答案

31、】 B 【解析】【分析】從行為獲得的途徑來看,動物的行為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稱為先天性行為。另一類是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稱為學習行為。 【解答】 黃鼬在遇到敵害追擊時會釋放一種“臭氣”,利用這種氣體將敵害“擊退”或“擊暈” 目的是為了嚇跑敵害,保護自己避免受到傷害,因此屬于防御行為。黃鼬的這種行為是生來就有的,是體內的遺傳物質決定的行為,因此屬于先天性行為。 故答案為:B8.【答案】 B 【解析】【分析】動物的行為多種多樣,如取食行為、防御行為、攻擊行為、繁殖行為、遷徙行為、領域行為、社會行

32、為等。 【解答】繁殖行為是指動物與繁殖有關的一切行為,包括占領繁殖的區域、雌雄兩性的識別、求偶、交配、繁殖后代或產卵、對后代的哺育、以及鳥類的孵卵、筑巢等一系列行為。“須臾十來往,猶恐巢中饑;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體現了鳥類的育雛行為,屬于繁殖行為。 故答案為:B9.【答案】 C 【解析】【分析】 幼小的黑猩猩能模仿成年黑猩猩用樹枝釣取白蟻作為食物 是一種模仿學習,屬于后天學習行為。 【解答】春蠶吐絲結繭是蠶一生中的一個蛹的時期,不需要后天學習,A錯誤;機器人學彈琴,是已經設定好的程序,不是后天學習行為B錯誤;老馬識途,是馬長時間的活動積累下來的一種行為是屬于后天學習行為,與題中動物的行為

33、相同,C正確;蜘蛛結網,是一種本能的行為,D錯誤。 故選C10.【答案】 B 【解析】【分析】自然界中,動物的有些行為是與生俱來的,是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決定的,我們稱之為先天性行為。動物的先天性行為有很多,生兒育女、傳宗接代是動物極為重要的生命活動。與動物的繁殖有關的行為,叫做動物的繁殖行為。 【解答】親鳥捉到小蟲并將蟲帶回巢哺育雛鳥屬于繁殖行為,故答案為:B11.【答案】 A 【解析】【分析】自然界中,動物的行為多種多樣,其功能也不盡相同。與動物繁殖有關的行為,叫做動物的繁殖行為。動物要生存,就必須不斷地從外界獲取食物,這是動物的覓食行為。同種動物之間常常由于爭奪食物、配偶、領域等發生相互

34、攻擊或爭斗,這種行為稱為攻擊行為。動物對付外來侵略,保衛自身的生存,或者對本族群中其他個體發出警戒而發生的行為,是動物的防御行為。 【解答】蛺蝶穿梭在花叢中是在覓食,屬于動物的覓食行為。蜻蜓繁殖時會將卵產在水中,所以蜻蜓點水是動物的繁殖行為。 故答案為:A12.【答案】 B 【解析】【分析】動物的行為多種多樣,按照其獲得途徑可分為先天性行為和后天學習行為。動物的有些行為是與生俱來的,是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我們稱之為先天性行為,也稱為本能。除了先天性行為,動物的有些行為是在成長過程中,通過生活經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來的。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

35、,稱為后天學習行為。 【解答】A、聽到開飯鈴響就分泌唾液是后天將鈴響與食物結合而建立起來的,A不符合題意。 B、突然看見一只蒼蠅飛到眼前眨眼睛是動物生來就會的,B符合題意。 C、學生聽到鈴聲進入教室是學生上學后通過學習獲得的,C不符合題意。 D、騎車人看到紅燈就停止前進是人通過后天生活經驗和學習獲得的,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二、填空題13.【答案】 本能;大腦皮層;遺傳因素;后天學習;大腦皮層 【解析】【分析】動物在其生活過程中所進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們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動,稱為動物的行為。 動物的行為多種多樣,它們是通過一系列神經系統的反射活動和激素分泌活動共同協調后完成的。動物的行為按

36、獲得方式可分為先天性行為和后天學習行為。 【解答】從行為獲得的途徑來看,把動物的行為分為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動物與生俱來的,是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決定的,我們稱之為先天性行為,又稱本能行為, 如嬰兒吮奶。動物的先天性行為是一些簡單的、出生時就有的行為,這些行為的反射活動是由大腦皮層以下的神經中樞來完成的,是一種非條件反射,較低級的反射;有些動物的行為是在后天學習的基礎上,由生活經驗和學習而獲得的,稱為后天學習行為。這些行為的反射活動必須由大腦皮層參與來完成,是一種高級神經活動,如馬戲表演中狗熊騎車等。 故答案為:本能;大腦皮層;遺傳因素;后天學習;大腦皮層  14.【答案】 后天學習;小鴨會把出生后第一眼看到的(大)物體當成自己的母親;會 【解析】【分析】一些剛孵化出來不久的幼鳥和剛生下來的哺乳動物學著認識并跟隨著它們所見到的第一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