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常見的酸 同步練習(含解析) (2)_第1頁
1.3常見的酸 同步練習(含解析) (2)_第2頁
1.3常見的酸 同步練習(含解析) (2)_第3頁
1.3常見的酸 同步練習(含解析) (2)_第4頁
1.3常見的酸 同步練習(含解析) (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常見的酸一、單選題1.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入一定量銅粉,無氣泡冒出;用導管向稀硫酸中通入空氣并加熱,銅粉逐漸減少,溶液由無色變為藍色。測得溶液質量與實驗時間的關系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ab段說明Cu不能置換出硫酸中的HB.從b點到c點,溶液的pH逐漸增大C.從c點到d點,溶液中的溶質只可能有一種D.bc段溶液中有硫酸銅生成2.下列關于H2SO4性質描述中,不屬于酸的通性的是( ) A.濃硫酸滴到白紙上使紙變黑B.使無色酚酞溶液不變色C.與NaOH發生酸堿反應D.與Fe反應放出氫氣3.下列實驗操作規范的是( ) A.稀釋濃硫酸 B.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C.稱量物體的質量 D.蒸發氯化鈉溶

2、液 4.規范的操作是實驗成功的基本保證,下列操作規范的是( ) A.取用液體后滴管的放置 B.測量溶液 PH C.稀釋濃硫酸 D.還原氧化 5.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過濾B稱取氯化鈉C稀釋濃硫酸D測溶液的pH值A.AB.BC.CD.D6.如圖是硫酸卡片和物質 a、b、c、d 的“化學拼圖”,相鄰兩張卡片所標的物質(或其溶液)間能發生化學反應。氧化物 d 不可能是( ) A.MgOB.CO2C.CuOD.Fe2O37.某實驗小組探究稀硫酸和氫氧化鈉(滴有酚酞試液)反應過程中溶液 pH的變化規律,得到如圖所示曲線。下列有關該實驗事實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該實驗是將稀硫酸滴入氫氧化鈉溶

3、液中B.B 點時表示硫酸和氫氧化鈉恰好完全反應,溶液呈無色C.C 點時,溶液中的溶質只有硫酸鈉D.實驗通過證明堿溶液的消失來證明發生了酸和堿發生了反應8.在托盤天平的兩盤上各放一只質量相同的燒杯,在兩只燒杯里分別加入100g溶質質量分數為19.6%的稀硫酸,將天平調節至平衡,然后向左盤的燒杯中投入一定質量的鐵,向右盤的燒杯中投入一定質量的鎂,均恰好完全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實驗結束后,指針偏向右盤B.由于消耗的硫酸質量相等,實驗結束后,指針不偏轉C.實驗結束后,欲使天平重新平衡,則可向左盤的燒杯中加入6.4g的鐵D.實驗結束后,欲使天平重新平衡,則可向右盤的燒杯中加入6.4g的鎂9

4、.往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過量的鋅粒,如圖是反應過程中某種量y隨加人鋅粒的質量變化的圖像。由此可知,y不可能表示( ) 。 A.硫酸的質量分數B.生成硫酸鋅的質量C.溶液的pHD.生成氫氣的質量10.食醋里通常含有3%5%的醋酸(CH3COOH),食醋與雞蛋殼反應產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產生的氣體是二氧化碳B.加水稀釋食醋,溶液pH變小C.醋酸在水溶液里能電離出HD.不宜用鋁制容器盛裝食醋11.三氧化二碳(化學式C2O3)通常情況下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可溶于水,與水反應生成草酸,且常溫下不穩定,其他的化學性質與一氧化碳相似。下列有關三氧化二碳的說法錯誤的是

5、( ) A.C2O3具有還原性B.C2O3中碳元素的化合價為+3價C.C2O3能用來滅火D.C2O3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12.小金發現稀硫酸和氧化銅反應時,短期內觀察不到明顯現象。于是改進了實驗(如圖),很快觀察到有明顯現象。取反應后溶液于試管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無現象。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 A.傾倒濃硫酸時操作不規范B.該實驗不能說明一定是由于升高溫度加快了反應速率C.小金觀察到的“明顯現象”是:黑色固體消失,溶液呈藍色D.反應后燒杯中溶液的溶質是CuSO4二、填空題13.“潔廁靈”的有效成分為鹽酸可以清除污垢小除去異味;而“管道疏通劑”的主要成分是氫氧化鈉和鋁粉,可使堵塞的管道暢

6、通無阻。 (1).管道疏通劑疏通管道的原理是: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偏鋁酸鈉(NaAlO2)和氫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潔廁靈”的另外一個用途: 14.將氧化銅和氧化鎂分別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當生成等質量的水時,需要消耗氧化銅和氧化鎂的質量比為 , 寫出氧化銅和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式: 。 三、解答題15.將8.1 g氧化鋅固體放入100 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應。試計算: (1)生成硫酸鋅多少克? (2)所用稀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是多少? (化學方程式:ZnOH2SO4=ZnSO4H2O) 答案解析部分一、單選題1.【答案】 C 【解析】【分析】如果銅和稀硫酸反應,那么溶液的質量肯定

7、會增大,據此確定反應的進度;酸性溶液的濃度越小,酸性越小,而pH越大,據此分析判斷即可。 【解答】A.因為ab段溶液質量不變,說明Cu不能與稀硫酸反應,即不能轉換出硫酸中的氫,故A正確不合題意; B.從b點到c點,溶液質量增大,說明在加熱條件下,銅、氧氣、稀硫酸發生了反應,稀硫酸被消耗,隨著稀硫酸的減少,酸性減弱,pH增大,故B正確不合題意; C.從c點到d點,如果硫酸恰好完全反應,則溶液中的溶質是硫酸銅;如果稀硫酸過量,則溶液中的溶質是硫酸銅和硫酸,故C錯誤符合題意; D.銅、氧氣、硫酸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u+2H2SO4+O2=2CuSO4+2H2O , 故D正確不合題意。

8、 故選C。2.【答案】 A 【解析】【分析】根據酸的通性分析判斷。 【解答】A.濃硫酸滴到白紙上使紙變黑,說明濃硫酸具有脫水性,不屬于酸的通性,故A符合題意; B.使無色酚酞溶液不變色,屬于酸的通性,故B不合題意; C.與NaOH發生酸堿反應,屬于酸的通性:酸+堿=新鹽+新堿,故C不合題意; D.與Fe反應放出氫氣,屬于酸的通性:活潑金屬+酸=鹽+氫氣,故D不合題意。 故選A。3.【答案】 D 【解析】【分析】A、根據濃硫酸稀釋時要“酸入水”中分析; B、根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瓶底要放少量水分析; C、根據天平“左物右碼”分析; D、根據蒸發的操作步驟分析。 【解答】A、 稀釋濃硫酸要將濃硫酸沿

9、器壁緩緩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攪拌 ,不符合題意; B、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時為防止集氣瓶底炸裂,需在瓶底加少量水或細沙,不符合題意; C、天平稱量物質質量時要將藥品放左盤,不符合題意; D、蒸發氯化鈉溶液時,要用玻璃棒攪拌,防止液體局部受熱造成外濺,符合題意; 故選D。4.【答案】 C 【解析】【分析】A、根據滴管取液或放置都不能橫或倒置分析; B、根據pH試紙的使用要求分析; C、根據濃硫酸稀釋要“酸入水”中分析; D、根據加熱固體時試管口略向下傾斜分析。 【解答】A、 取用液體后滴管 不能橫放在桌面上,不符合題意; B、pH試紙不能直接浸入待測液中,要用玻璃棒蘸到液體滴在試紙上,不符合題意;

10、C、稀釋濃硫酸時要將濃硫酸沿燒杯內壁緩緩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攪拌,符合題意; D、氫氣還原氧化銅加熱試管時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不符合題意; 故選C。5.【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據實驗操作的規范分析判斷。 【解答】A.過濾操作時,應該用玻璃棒引流,不能直接倒入漏斗,故A錯誤; B.稱量氯化鈉時,應該左盤放氯化鈉,右盤放砝碼,故B錯誤; C.稀釋濃硫酸時,應該將濃硫酸緩緩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故C正確; D.測量溶液的pH值,應該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滴在試紙上,然后再與標準比色卡比較,故D錯誤。 故選C。6.【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據酸的通性分析判斷。 【解答】一般情況下,

11、酸只能和金屬氧化物反應,不能和非金屬氧化物反應,則不能與硫酸反應的就是二氧化碳,故B符合題意,而A、C、D不合題意。 故選B。7.【答案】 C 【解析】【分析】(1)根據圖片確定開始時溶液的pH即可; (2)當酸和堿完全反應時,溶液呈中性; (3)注意此時加入的稀硫酸過量; (4)根據酚酞試劑的顏色變化判斷堿溶液的變化即可。 【解答】A.根據圖片可知,開始時溶液的pH大于7,呈堿性,因此是將稀硫酸加入到氫氧化鈉溶液中,故A正確不合題意; B.B點時,溶液的pH=7,呈中性,因此硫酸和氫氧化鈉恰好完全反應,且溶液無色,故B正確不合題意; C.C點時,溶液呈酸性,即稀硫酸過量,因此溶質為稀硫酸和硫

12、酸鈉,故C錯誤符合題意; D.加入酚酞試液后,溶液呈紅色,隨著稀鹽酸和氫氧化鈉的反應,紅色逐漸消失,說明氫氧化鈉消失了,即發生了酸和堿的反應,故D正確不合題意。 故選C。8.【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據方程式計算出加入一定量硫酸恰好完全反應時消耗鎂和鐵的質量,然后利用左右盤增重質量金屬質量+稀硫酸質量氫氣質量分析。 【解答】鎂、鐵與硫酸反應的方程式和質量關系如下,設 100g溶質質量分數為19.6%的稀硫酸 恰好反應需鎂的質量為 x,鐵的質量為y MgH2SO4=MgSO4H2 FeH2SO4=FeSO4H2 24 98 2 56 98 2 x 19.6g y 19.6g x=4.8g

13、y=11.2g A、 由方程式可知等質量酸完全反應產生氫氣相等,因加入鎂的質量小于鐵,實驗結束后,指針偏向左盤 ,不符合題意; B、 由于消耗的硫酸質量相等,因加入鎂的質量小于鐵,產生氫氣質量相等,實驗結束后,指針偏左 ,符合題意; C、 實驗結束后,天平指針偏向加鐵的一邊,欲使天平重新平衡,應向右盤加一定質量鎂,不符合題意; D、 實驗結束后,欲使天平重新平衡,可向右盤的燒杯中加入鎂的質量為11.24.86.4g,符合題意; 故選D。 9.【答案】 A 【解析】【分析】根據鋅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反應物質量會減少,生成物質量會增加,至反應結束不再改變,溶液pH會從小于7增加至等于7分析

14、。 【解答】A、硫酸的質量會隨著鋅的加入發生反應而減少,符合題意; B、生成硫酸鋅的質量會隨鋅的加入而增加,至硫酸反應結束后不再改變,不符合題意; C、鹽酸為酸,溶液pH小于7,產生硫酸鋅為中性溶液,pH等于7,加入鋅后,溶液的pH會從小于7增加至反應結束后不再發生改變 ,不符合題意; D、生成氫氣質量會隨鋅的加入而增加,至硫酸反應結束后不再改變,不符合題意; 故選A。10.【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據酸的化學性質及二氧化碳的驗證方法分析。 【解答】A、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氣體為二氧化碳,不符合題意; B、 加水稀釋食醋,溶液酸性變弱,pH變大,符合題意; C、 醋酸屬于酸,在水溶液里能

15、電離出H , 不符合題意; D、醋酸屬于酸,能與活潑金屬發生反應,不宜用鋁制容器盛裝食醋 ,不符合題意; 故選B。11.【答案】 C 【解析】【分析】(1)根據“ 其他的化學性質與一氧化碳相似 ”進行判斷; (2)在化學式中,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據此計算即可; (3)分析三氧化二碳是否能夠燃燒即可; (4)根據“ 與水反應生成草酸”分析判斷。 【解答】A.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所以 C2O3具有還原性 ,故A正確不合題意; B.根據化學式 C2O3 得到:2x+(-2)3=0,那么碳元素的化合價:x=+3價,故B正確不合題意; C.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那么 C2O3 也具有可燃性,不能用來滅

16、火,故C錯誤符合題意; D. C2O3能 與水反應生成草酸 ,而草酸能夠和氫氧化鈉反應,故D正確不合題意。 故選C。12.【答案】 B 【解析】【分析】(1)根據濃硫酸稀釋的操作過程分析; (2)將原來的實驗和后來的實驗進行對比,找出其中的不同因素即可; (3)氧化銅為黑色固體,而硫酸銅溶液呈藍色; (4)根據氧化銅和稀硫酸的反應產物分析。 【解答】A.傾倒濃硫酸時速度要緩慢,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使產生的熱量迅速散失,防止發生液體飛濺,故A正確不合題意; B.前后兩個實驗其他因素都相同,不同的就是稀釋濃硫酸時會產生大量的熱,因此一定是升高溫度加快了反應速率,故B錯誤符合題意; C.氧化銅和稀硫

17、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因此看到的現象是:黑色固體消失,溶液呈藍色,故C正確不合題意; D.氧化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因此反應后燒杯中溶液的溶質肯定是硫酸銅,故D正確不合題意。 故選B。二、填空題13.【答案】 (1)2Al+2NaOH+2H2O=2NaAlO2+3H2(2)去除鐵銹 【解析】【分析】(1)確定反應物、反應條件和生成物,據此寫出反應的方程式; (2)鐵銹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據此分析解答。 【解答】(1)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偏鋁酸鈉(NaAlO2)和氫氣,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Al+2NaOH+2H2O=2NaAlO2+3H2。 (2)潔廁靈”的另外一

18、個用途:去除鐵銹。14.【答案】 2:1;CuO+H2SO4=CuSO4+H2O 【解析】【分析】(1)根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結合題干中生成等質量的水,計算出所需氧化銅和氧化鎂的質量,最后計算二者的質量之比; (2)確定反應物、反應條件和生成物,然后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解答】(1)氧化銅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uO+H2SO4=CuSO4+H2O, 80 18 其中氧化銅與水的質量比為:80:18; 氧化鎂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MgO+H2SO4=MgSO4+H2O, 40 18 其中氧化鎂與水的質量比為:40:18; 則生成等質量的水時,需要消耗氧化銅和氧化鎂的質量比為:80:40=2:1; (2)氧化銅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方程式為:CuO+H2SO4=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