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教師教學水平模型_第1頁
評價教師教學水平模型_第2頁
評價教師教學水平模型_第3頁
評價教師教學水平模型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評價教師教學水平模型評價教師教學水平模型摘要在中學,學校常拿學生考試成績評價教師教學水平,雖存在一定合理性,但這與素質教育相悖。在高校不存在以學生考試成績評價教師教學水平的條件。很多高校讓每一位學生給每一位授課教師教學效果打一個分,來評價教師的教學效果,這樣能全面體現教師教學效果。教師評價不僅僅用工作量來評價教師的勞動,同時評價教師的人員有很多,方式多種多樣。評價教師的標準不僅與學校的教學質量有很大的關系,而且與教師教學的積極性有關,所以教師評價對一個學校很重要。評價的功能應注重激勵、反饋與調整;評價內容應從過分注重學業成績轉向注重多方面發展的潛能;評價主體應從單一轉向多元。教師評價應該在保持

2、公正、客觀地評價教師的同時,還要有效地保護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和幫助提高學校的辦學水平。在建立數學模型時更加合理地分析、評價,就是為了更公平,公正地對教師做出合理的評價,從而促進學生發展和教師提高。我們所建的模型主要用了模糊數學模型和對各項評價付權重的方法進行建模分析。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建模: (1)教師對自己的評價;( 2)學生對教師的評價;(3)由領導組對教師的評價。通過量化,加權,得出結果。等級標準好Q>=0.8較好0.8>Q>=0.7一般0.7>Q>=0.6較差0.6>Q>=0.5差Q<0.5然后確定三方面的比重來評價教師。同時通過確定教師自

3、評與他人評價的比值范圍,而確定這次評價是否有效。關鍵詞:教師評價自我評價學生評價領導評價積極性第2頁共19頁目錄一、問題重述.4二、問題假設.5三、符號說明.5四、模型準備.64.1教師對自己的評價 .64.2學生對教師的評價 .64.3由學校領導組成通過聽課對教師的評價.7五、問題分析.7六、模型的建立與求解 .86.1評價辦法 .86.2模型的建立與求解 .96.2.1 模型一 教師對自己的評價 96.2.2模型二 學生對教師的評價.116.2.3模型三 學校領導對教師的評價.15七、結果分析.18八、模型評價.18九、模型改進以及推廣 .19參考文獻.19第3頁共19頁一、問題重述為了培

4、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二十一世紀的社會主義建設高級人才,高等學校的課程教學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進行有效的評估教學質量,真實地反映教師的教學能力與水平,就成為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一個學校如果在管理過程中不注重對教師的激勵,就會人浮于事,人心渙散。如果運用激勵藝術,激勵就是激發教師的熱情,調動教師的積極性;激勵的作用就是讓教師個人的潛力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提高工作成效。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加大競爭力度,教師就會有目標、有干勁。在激勵因素的作用下,教師內在的潛能得到激發,就會形成一股推動力、造就一種發展力。一個和諧的校園氛圍是骨干教師成長的土壤。教師要在一起和睦共處,必須形成一個健康、融洽、和諧、

5、寬松、友愛、民主的心理環境,形成一個干群、同事、師生之間團結共進的人際環境,形成一個廣開言路,心理溝通,寬嚴適度,管理得當的工作環境。教師評價的實質是促使人們的工作和學習日趨完善,是行為的自覺性和反思性的體現。課程與教學評價同樣如此,它的根本目的要立足于“幫”,而不是局限于“評” ;要注意幫助教師提高教學實效。在一線教學的教師們同樣鼓勵、需要得到尊重,評價應該保護教師的自尊和改進教學的積極性;評價應該幫助教師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分析與反思,建立以教師自評為主的多元化評價體系。如何公正、客觀地評價教師的同時,有保護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幫助提高學校辦學水平。在以往教師評價方面存在很多的問題,如教師多

6、處于被動接收第4頁共19頁檢查、被評判的地位,在最終的評價結果里很少有自己發表意見的機會;評價結果通常與獎勵、評職稱掛鉤,很少提出能夠真正幫助教師提高的發展性建議;評價總是面面俱到,不能提供具有針對性的、有重點的指導。如何利用全校同學的打分給每一位教師整體教學效果一個更合理、更公平的評價,對提高教師和同學的積極性,提高學校的教學氛圍有促進作用。建立如下模型:1、已知一個班的同學給某一教師打的分,怎樣合理給出該教師的教學效果得分。2、已知全校的所有同學給所有教師的打分,請建立一個模型給出各位教師更合理、更公平的教學效果得分,并根據你的模型給出后面某高校的數據,給各位教師一個得分。若學校采用了你的

7、模型,請給全校同學寫一封信給教師打分應注意那些事項,讓你的模型更合理、更公平。二、問題假設1、所有人均沒有帶有個人情緒去評價老師。2、所有人評價基本上都很誠實。三、符號說明i 表示在三次評價中各項要求的項數 j 表示五種不同的評語:當 j=1 表示“好” ;當 j=2 表示“較好” ;當 j=3 表示“一般” ;當 j=4 表示“較差” ;當 j=5 表示“差” 。Pi表示教師對自己各項符合度而打的分數D i表示對教師自評要求各項所加給的權重Q 表示教師自評所得的總分U 表示學生對教師的課堂教學評價的主要因素和基本要求構成的集合V 表示學生對教師的評語構成的集合C i表示學生對教師的各項評價要

8、求所付的權重第5頁共19頁d j表示在學生對教師評價中所對應的評語v 的等級R 表示在學生對教師評價中所得的總分C ij(i=1 ,2,3,4;j=1 , 2, 3, 4,5)表示在學校領導對教師評價中學校領導對教師贊成的第 i 項因素為第 j 種評價的票數W 表示學校領導對教師評價所得的總分 M 表示教師自評與他人評價的比值四、模型準備4.1 教師對自己的評價教師對自己的滿意度,既體現教師的主人翁意識也保護教師的教學積極性。16Pii 1,16Qi 1D i 160其中:Q 表示教師自評的得分Pi表示教師對自己各項符合度而打的分數D i表示對教師自評要求各項所加給的權重4.2 學生對教師的評

9、價表明以學生為主體,體現了模型的客觀性,公平、公開的原則。9uijd jci aijaijU ,Vaiji0n其中:U 為評價的主要因素,V 為評價因素分等。Ci為學生對教師的各項評價要求所付的權重第6頁共19頁N 為填寫有效調查表的人數4.3 由學校領導組成通過聽課對教師的評價學校領導對教師指導性,可以幫助教師提高教學水平。體現了評價的權威性,真實性。同時也是作為教師提拔的一個方面。gijcij5cijk 1建立綜合評價矩陣BARb1 , b2,bmB,-主因素決定型B jmaxai ,rij 1 in j 1,2, m分別上式中加權進行如下計算以表明確定得分的有效性,超出的、這個范圍就意味

10、著無效。QMR60%W40%其中:M為教師的分的有效性(0.75M1.25 )Q 為教師自評的總分 W 為學校領導評判的總分 R 為學生評價的總分五、問題分析教師評價是學校管理的重要環節,教師評價的目的是激勵教師提高教育教學能力。教師評價可分為行政性評價和發展性評價兩大類。我們研究的是教師的發展性評價,即幫助教師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改善教育教學行為,提高教師教學質量。模型的建立是以教師自評為主,校長、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的評價制度,是教師從多種渠道獲得信息,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在一線教學的教師們同樣鼓勵、需要得到尊重,評價應該保護教師的自尊和改進教學的積極性;教師需要個性化的幫助

11、,尤其需要專業發展方面的指導,評價應該幫助教師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分析與反思,建立以教師自評為主的多元化評價體系。教師自己為自己打分。體現教師的主人翁意識,有利于提高教師對自己的滿意度。在一線教學的教師們得到了鼓勵、需要得到了尊重,評價在保護教師的自尊和改進教學的積極性;還幫助教師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分析與反思,同時容易形成一個健康、融洽、和諧、寬松、友愛、民主的心理環境,形成一個干群、同事、師生之間團結共進的人際環境,形成一個廣開言路,心理溝通,寬嚴適度,管理得當的工作環境。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學生是顧客、是上帝,教師服務的滿意度應有學生說了算,只有他們滿意了,學校才能生存、發展。學生對教師的

12、評價肯定不會看你在外面上了多少節公開課,他看你的上課就是平時實實在在的家常課上得怎么樣。他也不會管你在報刊雜志上發表了多少文章,而只看你教學是否有條理,第7頁共19頁學生考試的成績怎么樣。他一般也不會在乎你受過什么級別的獎勵,只要你對學生好,學生喜歡你并最終喜歡你的課就成。他們在評價教師的時候心里都有一桿看不見的稱,即使這桿稱不一定精確,可他們心目中好教師的形象一點也不比身處教育教學第一線的人來得模糊,由于他們的動機的單純,他們對教師的個人經歷不是很感興趣,正是如此由于身處局外而看得異常清晰。學校領導組成通過聽課對教師的評價。表明學校領導對教師指導性,幫助教師提高教學水平。體現了評價的權威性,

13、真實性。同時也是作為教師提拔的一個方面。通過以上三個方面的評價,評價小組召開評議會,根據評價小組和學生的評價,結合教師自評及小組評價時教師個人的申辯,給教師一個分數,給受評教師一個定性意見,定性意見要用事實說話,并提出今后改進的建議和努力的方向,真正體現評價的發展性、引導性和促進性。本模型主要用了模糊數學模型和對各項付權重和方法進行建模分析。 從( 1)教師對自己的評價,( 2)學生對教師的評價; (3)由學校領導組對教師的評價的角度出發,通過量化,加權,得出結果。然后確定三方面的比重來評價教師。同時通過教師自評與他人評價的比值范圍,而確定這次評價是否有效。六、模型的建立與求解6.1 評價辦法

14、(一)教師教學工作評價指標體系包括四部分內容:學校領導評價小組、學生的評價,學校領導對教師的評價。學校領導評價小組、學生的權重分別為 40%、60%。教師教學工作的評價結果根據得分分為 5 級。(二)教師自評:1、教師之間不能進行相互考慮。2、教師應該誠實守信、以人格為重。3、教師應該寫出自己在一年中的總結,自己教學的長處和不足。4、教師應該從別人評價不了的方面考慮,認真反省自己的主觀方面的不足。(三)學生評價:1、學生評價必須在課程考試前進行。2、參與評價的學生不得少于該教師授課學生總數的2/3 。3、學生評價由學校領導安排人員組織學生認真填寫測評表,并及時回收與統計。(四)學校領導評價:1

15、、學校領導在進行測評前,首先要對學生進行宣傳和動員,認真學習教學工作評價指標體系內涵,認真對待評價工作,嚴格掌握評價標準,客觀地反映第8頁共19頁教師教學情況和質量,使評價工作真正起到對今后教學工作的促進作用。2、評價要應側重于教學內容的規范性和先進性、教學方法和方式的適用性和科學性以及作業批改、論文指導、試卷批改的準確性和認真程度等,在聽取教師個人自我評以及聽課、查看作業、學生論文、試卷等基礎上,填寫評價表。3、學校領導評價小組根據平時聽課、召開學生座談會、檢查學生作業、學生試卷、教師教案以及了解教師教學方法的改革情況等,對教師的教學工作進行全面評價,并進行測評。4、主要從教學態度、教學內容

16、、教學方法、教學基本功等方面進行教學規范程度的評價,評價結果記入總分。5、評價小組要根據評價的指標體系,對教師教學工作的各項評價分數進行綜合折算,確定相應的等級,并通知教師本人,聽取教師意見,受理教師本人的申訴與重新核實,提出處理意見。評價分數作為教師年度考核、聘任、職稱晉升以及獎懲的依據。實行教學工作評價結果公示制度,學校領導在年度考核前,以適當的方式公示評價結果。(五)教師教學工作綜合評價:教師教學工作綜合評價每年進行一次,其中學生評價每學期進行一次,兩學期的平均分納入綜合評價。教師自評、系(部)評價小組、學生評價、教學視導組的評價每學年進行一次。(六)有下列情況之一者評價結果按降一級處理

17、:1、出現教學事故一次(含一次)以上者。2、具有五年高校教齡的教師,每一年開設課程(含選修課)不足兩門或未開設必修課者(跨學期課程按學期計算課程門數) 。(七)有下列情況者直接定為不合格:1、出現多次教學事故兩次者。2、參與測評的學生中有半數以上學生對其教學效果的總評價為不滿意及其以下者。6.2 模型的建立與求解模型一 教師對自己的評價對教師教學行為的評價要立足于“幫” ,而不是局限于“評” ,要注意幫助教師提高教學實效,而不是為了展現評價者自己的水平。在一線教學的教師們同樣鼓勵、需要得到尊重,評價應該保護教師的自尊和改進教學的積極性,評價應該幫助教師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分析與反思,建立以教師

18、自評為主的多元化評價體系。因此本模型主要從以下的16 個方面來考察教師對自己的評價。教師姓名學科班級項目內涵要求分值得分(1) 條理清楚,邏輯性強,教學P1內容充實,能突出重點,對所授10 分課程有獨到見解(2) 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講解透P2徹,并能恰當的選擇實例講解授10 分課內容第9頁共19頁(3)注意吸納相關學科的研究成10 分被評果,介紹本專業的最新研究動態教師(4)教學工作認真負責,能為人10 分認為師表本學(5)善于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10 分期我獨立工作的能力,及時介紹前沿校教知識給學生師教(6)有意學習新東西,掌握該課學中程的最新內容,勇于對教學內容10 分較成不斷更新,不斷改

19、革功的(7)備課認真,上課精神飽滿,方面注意啟發學生的參與,能用自己10 分的獨特講解啟發學生思維(8)能夠把自己的科研同教學結合起來,把理論方法同教學實踐結合起來,努力探索一條既能培10 分養學生基本素質,又能鍛煉學生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1)進一步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10 分性(2)加強教材建設,可編制能輔助課堂教學的聲像教材或計算10 分對今機輔助軟件(3)主動與同行研討,不斷調整后教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更好10 分學工地做到因材施教作的(4)在教學內容上加入最新科研10 分建成就和新內容議:(5)擴大多媒體教學手段的使用10 分(6)根據文理科學生基礎的差10 分別,不斷調整

20、教學計劃(7)提高教師自身的教學水平及10 分教學基本功(8)加強與學生的交流,根據學10 分生的反饋來調整教學總分( 10.6 分)P3P4P5P6P7P8P9P10P11P12P13P14P15P16P表(1)表( 1)中 Pi 表示教師對自己各項符合度而打的分數, P 表示總分。量化模型:在收回的表( 1)中對每一項進行加權向量 D,這樣就可以相對準確的反應教師的結果。第10頁共19頁確定權向量 D 的每一份量 D i ,要求 D i 0 。 i 0,1616且 D i 1。i 0比如:d1 0.11, d2 0.10, d3 0.09, d 4 0.12, d50.095,d60.10

21、, d 70.085, d80.11, d90.095d100.09,d110.10, d120.095, d13 0.12,d140.11, d150.085, d160.095于是可以得到教師對自己的評價的結果:16Pii 1,16QD ii 1160根據大量的數據確定教師自評的等級標準范圍:比如:如果 Q0.8 , 則教師自評為“好”如果 0.8Q0.7, 則教師自評為“較好”如果 0.7Q0.6, 則教師自評為“一般”如果 0.6Q0.5, 則教師自評為“較差”如果 Q0.5, 則教師自評為“差” 。教師所得總分為Q所在范圍的值: Q由于模型一比較簡單,而且不具有公平性和代表性,具有粗

22、略性。所以我在模型一的基礎上建立了模型二。模型二 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學生對教師的評價也很重要,而其中學生對教師的課堂教學進行評價是對教師評價的一個重要的方面,為了簡化模型,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只從這一個方面考慮。由于課堂教學的優良的度量是模糊的,因此很難明確界定。教師課堂教學是一種很復雜的智力活動與勞動,不僅涉及到所有授課程的知識,而且涉及到教育學,心理學,語言學等,跟教師的工作熱情,工作態度,和業務水平有相當的關系,因此我們考慮抓住課堂教學的主要因素和記者講授的基本要求后設計評定量表。一、課堂教學的主要因素和基本要求課堂教學的主要因素和基本要求構成集合u ,評語構成集合 v 。U u0、 u1、

23、u2、 u3、 u4、 u5、 u6、 u7、 u8、 u9 V v1、 v2、 v3、 v4、 v5第11頁共19頁其中:u0 =儀態端莊親切:對學生既親切又能大膽管理。u1 =講話清晰從容:音量適中,語言通俗易懂。u2 =板書工整得當:板書設計合理,板書能標明所講內容的條理頭緒和現在的進度。u3 =條理清楚好記:敘述內容層次分明,脈絡清晰,筆記好記。u4 =進度掌握適中:做到快慢適中,輕重適度。u5 =內容正確無誤:力求講解正確無誤,不能出現知識性的錯誤。u6 =講課內容熟練:熟悉所講的內容,致使課堂講授連貫,深刻。u7 =注意前后呼應:引導學生融會貫通所學知識。u8 =主次有所區分:對重

24、要的關鍵的內容能加以強調突出。u9 =舉例說明問題。所舉例子至少要合下列標準之一:(1)、學生熟悉的事物。(2)、對準了學生的難點或問題的要害。(3)、所要說明的問題具有典型的說服力。(4)、形象、生動、具體、富有趣味。v1 =好 v2 =較好 v3 =一般 v4 =較差v5 =差評語集合v2v3v4v5v1教學基本要求u0u1u2u3第12頁共19頁u4u5u6u7u8u9表(1) 統計表填寫課堂教學定量表( 2)如下:評語集合v1v2v3v4v5教學權數要求u0C 0U 01U 02U 03U 04U 05u1C1U 11U 12U 13U 14U 15u2C 2U 21U 22U 23U

25、 24U 25u3C 3U 31U 32U 33U 34U 35u4C 4U 41U 42U 43U 44U 45u5C 5U 51U 52U 53U 54U 55第13頁共19頁u6C 6U 61U 62Uu7C 7U 71U 72U63U 64U 6573U 74U 75u8C8U 81U 82U 83U 84U 85u9C 9U 91U 92U 93U 94U 95表( 2) 定量表其中表( 2)中 U ij i 0,9 , j1,5 為統計表中 ui ,v j 檔打“”的數目。不妨設 n 為所收回的定性表(1)的有效張數,構造矩陣 A :Aaij 10 5uij, 其中 aijn二,第

26、一次量化模型:確定權向量 C的每一份量 Ci ,要求 Ci 0 。( i 0,99)且C i 1 。i 0比如取:C 0 =0.10,C1 =0.11,C 2 =0.11,C 3 =0.09,C 4 =0.08,C 5 =0.08,C 6 =0.09,C 7 =0.10,C8 =0.12,C 9 =0.12于是作: D=C*A, D9j= ( 1,2,3,d1, d 2 , d3 ,d 4 ,d 5 其中 d jci aiji04,5)填第一次量化表:好較好一般較差差d1d2d 3d4d5三:第二次量化模型第14頁共19頁確定常數: m,n1, n2 , n3且 0.75<m<1,

27、 0.5<n3 <n2 <n1 <1.1如果: d1m , 則課堂教學“好” 。總分為 Rd1如果: d1m 且 d1n1d 2m , 則課堂教學“較好” 。總分為 Rd1n1d 2如果: d1n1d2m 且 d1n1d2n2d 3m , 則課堂教學“一般” 。總分為 Rd1n1d 2n2d3如果:d1n1d2n2d3m 且 d1n1d 2n2 d 3 n3 d 4 m , 則課堂教學“較差”。總分為 Rd1n1d 2n2d3n3d4如果: d1n1d2n2d3n3d4m , 則課堂教學“差”。總分為 Rd1n1d 2n2d3n3d4學生對教師的評價的最終得分為分數所在

28、范圍里的R值(比如取: m =0.8n1 =0.8n2 =0.7n3 =0.6 )在模型一和模型二的基礎上,引入了模型三,使得模型更加完善,使得模型更加合理。模型三 學校領導對教師的評價設 U= u1 , u2 , ,un 為 n 個因素, V= v1 , v2 , , vm 為 m個評判。由于各種因素所在的地位不同,作用也不同,可用權重A= a1 , a2 , , an 來描述,模糊綜合評價的方法如下:一、建立模糊綜合評價用 Rij 0 Rij1 表示 v j 對因素 ui 所作的評價,得到模糊綜合評判矩 . Rrij n m二、綜合評判綜合評判 B=AR=( b1 , b2 , , bm

29、)是 V 上的一個模糊子集,根據運算的不同定義,可得到不同的模型。M(,) -主因素決定型B jmax ai ,rij 1inj1,2, m 由于綜合評判的結果b j 的值僅由第15頁共19頁ai 與 rij ( i=1 ,2, n)中的某一個確定(先取小,后取大運算),著眼點是考慮主要因素,其他因素對結果影響不大,這種運算有時出現決策結果不易分辨的情況。因素集 U=政治表現及工作態度,教學水平,科研水平,外語水平 ,評判集 = 好,較好,一般,較差,差 。(1) 建立評審模糊綜合評判矩陣教師督導團的每個成員對被評判的對象進行評價,假定教師督導團由7 人組成,用打分或投票的方法表明各自的評價,

30、例如對張某,教師督導團中有 4 人認為政治表現及工作態度好, 2 人認為較好, 1 人認為一般,對其它因素也做類似的評價,其結果如表( 3)所示。評判集好較一較差因素集好般差政治表現及工作態度42100教學水平61000科研水平00511外語水平22111表( 3)設 cij (i=1 ,2,3,4;j=1 ,2,3,4,5)表示贊成的第 i 項因素為第 j 種評價的票數,令cij; j=1 ,2,3,4, 5) ,g ij5(i=1,2,3,4cijk1得到模糊綜合評判矩陣0.570.290.14000.860.14000G0 00.71 0.14 0.140.29 0.29 0.14 0.

31、14 0.14(2) 綜合評價由于高校有的教師是以教學為主,有的是以科研為主,所以對各個因素的側重程度是不同的,下面給出兩種不同的側重:第16頁共19頁以教學為主的教師,給出權重A1 =(0.2,0.5,0.1,0.2);以科研為主的教師,給出權重A2 =( 0.2,0.1,0.5,0.2).用模型 M(,)計算得:B1 =(0.5,0.2,0.14,0.14,0.14)B2 =(0.2,0.2,0.5,0.14,0.14)將 B1,B2 歸一化(即將每個分量除以分量總和),得:B1 =(0.46,0.17,0.12,0.12,0.12)B2 =(0.17,0.17,0.42,0.12,0.1

32、2)在對有些實際問題的處理中,為了充分利用綜合評判帶來的信息,可視評判結果所形成的向量為一權重(歸一化) ,將評判集的等級用 1 分制數量化,則將評判結果進行加權平均,就可以得到最后的學校領導對這位教師的評判總分了。比如,就以這個模型中的數據,以教學為主的評判結果B1 =(0.46,0.17,0.12,0.12,0.12),評判集 V=好,較好,一般,較差,差 把其數量化為評判集:V=( 1.0,0.8,0.7,0.6,0.5)則可以得到總分為W=(0.46,0.17,0.12,0.12,0.12)(1.0,0.8,0.7,0.6,0.5)T=0.82(分 )可以規定總分在 0.85 分以上為

33、好, 0.80 分為較好, 0.70 分為一般, 0.65 分為較差, 0.60 分為差。推而廣之,用這樣的方法可以得出學校領導對每個教師的評價總分: W 這樣的話就可以和前面的學生對教師的評價結果相對應來綜合評價一位教師了。三綜合評價以上三個模型的建立分別對應了 1,教師自評。 2,學生對教師的評價。 3,學校領導對教師的評判。為了使這次對教師評價的公正和有效。可以調節一個合理的數據使它們的比值波動控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MQRW為了突出學生在評價的比重,可以在學生和學校領導的評價中分配權重值。比如:學生占 0.6%,學校領導占 40%。則這個公式可以表達為:MQR60%W40%假設 0.75 M 1.25M在這個范圍內這次評價有效,超出這個范圍這次評價無效。在有效的前提下再對教師分出等級,看教師屬于五種評價集( “好”“較好” “一般”“較差”“差”)中的哪一個。而在這里,在有效的前提下,采用教師的自評得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