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背涵背回填施工方案_第1頁
臺背涵背回填施工方案_第2頁
臺背涵背回填施工方案_第3頁
臺背涵背回填施工方案_第4頁
臺背涵背回填施工方案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4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工程概況1.2編制依據與原則1.3施工組織2.4首件選擇2.5施工工藝及方法3.5.1 施工工藝流程3.5.2 施工方法3.6質量保證體系和質量保證措施6.6.1 質量保證體系6.6.2 質量保證措施7.7安全保證體系和安全保證措施8.臺背回填施工方案1工程概況S353省道A2標為本標段,位于大公鎮境內,起點樁號K10+700,000,終點樁號K19+030.000O本標段路線長度8.330km,其中7.655km為新建,0.675km為老路改造。本標段設橋梁1024m/6座,占線路總長的12.51%。大橋84702m/1座,小橋19408m/5座;圓管涵12道,倒虹吸12道,箱涵4道。其中

2、橋梁和箱涵需要進行臺背和涵背回填,需要回填約28707m36%5灰處治土。臺背、涵背回填數量表樁號單位臺背回填工程數量表工程名稱及部位K10+887.8m32480臺背回填(四洋村中橋)K12+090.3m33628臺背回填(春風河中橋)K12+499.3m32852臺背回填(農場河中橋)K13+953.114m34278臺背回填(跨沿海高速公路大橋)K16+554.3m32429臺背回填(立公河中橋)K16+805.3m3986臺背回填(奔北小橋)K14+709m36008涵背回填(箱涵)K17+791m31546涵背回填(箱涵)K17+943m31903涵背回填(箱涵)K18+072m32

3、547涵背回填(箱涵)2編制依據與原則(1)353省道海安段建設工程A2標施工合同。(2)353省道海安段建設工程A2標施工設計圖紙。(3)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G/TF502011)(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JTJ07695)(5)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F80/12004(6)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JTGF10-2006)3施工組織(1)熟悉圖紙、合同文件、技術規范和對線路控制點進行復測。(2)施工前進行技術交底,充分(2) 當橋臺或涵洞的碎強度達到100犯后,按照設計要求對臺背回填范圍基坑進行清理與碾壓,開挖臺階并作好簡易防護,避免水土流失給周圍環境造成破壞。(3) 試驗

4、室進行用于該段填筑的場地取樣試驗并檢測填筑灰土灰劑量,確定灰土的最佳含水量等技術參數。(4) 為滿足工程需要,根據本工程特點、施工方法及施工現場的狀況綜合考慮配備機械設備及儀器配備。所有準備用于臺背回填施工的機械設備應進行檢查和維修、保養,保證最佳工作狀態。主要機械設備表序號設備名稱型號數量功率情況1壓路機W1803D2良好2挖掘機PC2202良好3推土機T1601良好4灑水車8T18m3良好5裝載機502良好6運輸汽車12良好7旋耕機250型良好8夯實機W1254良好(5)作好臨時施工便道,便于運輸設備通行。(6)臺背回填必須在地基穩定的條件下進行,必須將基坑內的浮土及廢棄物徹底清除干凈,并

5、做好施工前排水,確保基坑內不留積水。4首件選擇根據工程實際情況項目部擬定臺背回填施工首件位置為:K17+791箱涵涵背回填,回填方量1546方。首件施工計劃于2014年3月8日開工,于2014年3月15日完成。5施工工藝及方法5.1 施工工藝流程5.2 施工方法5.2.1 測量放樣全站儀將路線中樁、邊樁進行實地放樣,測量原始高程,繪制橫斷面圖。臺背回填范圍從清理后的地面線算起,計算回填厚度,確定回填范圍。5.2.2 臺階開挖為保證回填灰土與路基有效結合,回填前必須挖臺階,臺階尺寸為:寬度為1.5m,高度1m,且應形成2%勺內傾斜度。為避免機械開挖不徹底,所有臺階均采用人工配合機械開挖,使其滿足

6、設計要求。開挖完成后將開挖的土方及時清理出臺背回填范圍外,然后對臺階進行壓實度檢測,對于達不到設計要求的采用小型沖擊夯進行夯實至滿足要求為止。5.2.3灰土填筑臺背回填采用6縱土填筑,回填至箱涵頂齊平后,若標高與設計路床頂標高相比大于80cm,則回填路基中部填料至路床底標高,原地面以下布置兩層3m寬雙向土工格柵。臺背回填每一壓實的松鋪厚度不超過20cm每層壓實度不小于96%因每個臺背回填層次較多、寬度不一,為防止填土厚度超厚或漏檢,在回填之前,應在臺背背面用紅油漆標好每層填料的界限、標明層次,以便施工時易于控制填土厚度和質量檢測人員掌握被檢驗層次和各項技術指標。壓路機壓不到的地方用小型機械振動

7、夯實,夯實不留缺口,其他部位用18噸以上壓路機碾壓,回填材料采用透水性材料的情況下,要求用羊足碾配合,確保填料粒徑和層厚符合要求。碾壓時須在通涵兩側對稱施工作業,確保構造物兩側受力均勻。填筑前應在處理好的基底上用紅漆在結構物上標識厚度分劃線,線高應事先計算好,計算時考慮每車的裝車方量和規范要求的松鋪厚度,推土機推開后能夠互相連續且厚度均勻局部機械受限制地方用人工填筑。當層填料進場倒滿后,立即用人工和平地機由臺背兩側邊緣由外向內,先粗攤,后精平,并使填料層形成拱度為3%勺雙向橫坡,以便壓實后雨天排水。(1) 開始碾壓前檢測橫坡、平整度、松厚,凡未能達到標準應立即找補。(2) 測試含水量:為了保證

8、壓實效果,經理部試驗室在現場隨機抽樣,用酒精法快/速測定該層填料含水量,與最佳含水量相比較。填料太干則應用灑水車分次慢速噴灑,太濕則應采用旋耕機翻曬使之達到最佳含水量。(3)鋪料成形之后,壓路機進場由臺背邊緣向中心輾壓,第一遍慢速(4KM/h)靜壓至中樁,再又轉邊向中心靜壓,使臺背頂面形成雙向拱度。然后按上述方向先慢后快,由弱振至強振,自第2遍至符合壓實度要求均應進行振動碾壓(并做好施工紀錄)。每次碾壓縱向應重疊4050CM橫向接頭應重疊1.01.5M。對靠近臺背壓路機不能碾壓到的地方用夯機夯實。壓實或夯實后的臺背要求壓度不小96%其程序為:靜壓一弱振一補料一再振壓一終壓(靜壓),碾壓前后無明

9、顯輪跡。(4)沉降觀測:每層測松鋪標高,壓一遍測一遍(一個來回算一遍)。碾壓6遍后測沉降差,差值05mm繼續填第二層,檢測同上。最后一層,測定對應各測點的標高。碾壓到規定的振動壓實遍數后,測量對應各測點的最終標高。以松鋪標高與原標高之差為松鋪厚度。以壓實后標高與松鋪標高之差為壓實沉降量,沉降率為沉降量與松鋪厚度的百分比。(5)碾壓完成后,應及時組織測量人員和質檢人員檢查高程、壓實度,通過壓實前高程和壓實后高程、基底高程對比,可以確定該層的松鋪系數,壓實度檢查合格可確定壓路機合理的碾壓遍數和不同填料的最佳含水量,否則需要繼續碾壓和調整。(6)土工格柵鋪設時,兩端應拉緊,不應有皺褶。鋪設完畢后,應

10、及時施工墊層,以防土工格柵長時間暴露。土工格柵鋪設采用垂直路線方向鋪設,土工格柵長度方向搭接寬度不小于20cm,橫向搭接用0.9mm鉛絲綁扎連接固定,固定間距不大于30cm,周邊及縱向搭接采用6mmi岡筋彎制成的U型釘固定,固定問距不大于1.0m。5.2.4施工注意事項(1)嚴格控制臺背回填施工程序。未經監理工程師許可,不得對結構物(橋涵)進行臺背回填。橋涵未形成矩形四角受力結構(必須在支撐梁及蓋板安裝且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100%以上)不得進行臺背回填。臺背回填必須做好及時排水,基坑的積水必須排出,不得在水中進行回填施工。臺背回填應兩個(側)臺身同時對稱填筑,同時在兩側(河底鋪砌以下還包括

11、內側)對稱回填,特別要防止對結構物形成單側施壓。未經實驗監理工程師檢測的填料不得進入施工現場。嚴格控制臺背回填施工質量臺背回填必須分層填筑,每層松鋪厚度不得超過20cm每填一層,檢測一層,壓實度經監理工程師檢測合格方可填筑下一層。檢查頻率(每側)每100褶以下檢驗2個點,1001tf以上按每501tf檢驗1個點,必須點點合格。為確保臺背填筑壓實度滿足下沉的要求,其壓實度從回填基底至路床頂面不小于96%。臺背回填必須做到全方位壓實,應配備足夠壓實碾機具和用于角落的小型壓實設備。嚴禁橋涵基礎超挖回填虛土。臺背回填必須建立登卡制度(橋涵)臺背回填管理卡,臺背回填必須責任到人。臺背回填填方內的邊坡必須

12、挖成臺階狀,每層臺階寬不小于150cm高100cm)在臺背回填過程中,要嚴格控制填筑速度,防止路堤失穩。橋頭錐坡應道地基沉降基穩定或預壓結束后進行,以避免由于沉降而使錐坡裂縫變形。6質量保證體系和質量保證措施6.1 質量保證體系質量保證體系是以保證和提高工程質量為目標,運用業務系統的嚴格組織和科學管理制度,把各部門、各環節的質量管理職能組織起來,形成一個有明確任務,具體職責、相應權限、互相協調、互相促進的有機整體,使質量管理制度化。6.1.1 質量檢查組織機構與人員配置組織機構與人員配置:組長:任碧副組長:高君福組員:王旭、柳橋寧、曾海華、黃海洲、鐘小東、鄭明君、王宏春、郭其勇王建軍(1)貫徹

13、執行國家質量管理的方針、政策、法律、法令,負責實施上級有關質量管理工作的規章、制度和辦法;(2)依據我單位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制定質量管理工作規劃,負責項目工程質量的綜合管理;(3)對項目工程質量進行宏觀控制,依據質量監察評定標準,定期或不定期組織工程質量檢查,監督質量計劃的落實;(4)積極開展最終檢驗和試驗工作,負責優質工程的審核上報,組織和管理項目質量管理小組活動,并做好統計技術的指導工作。6.1.2 明確質量目標,嚴格質檢程序積極響應業主號召,創全優工程,認真組織施工人員和質檢人員學習業主提供的技術規范,明確全優工程的各項要求。采用計算機管理各類檢測數據,并根據計算機成果得出保證質量最優施

14、工方法。依照ISO9000標準,制定質量體系化文件,編制質量手冊,設專門人員負責信息、檔案管理工作,及時搜集、傳遞、整理、分類與歸檔。施工始終堅持“五不施工”、“三不交接”制度。五不施工是:未進行技術交底不施工;圖紙和技術要求不清楚不施工;測量樁和資料未經換手復核不施工;材料無合格證或試驗不合格不施工;工程不經檢查簽證不施工。三不交接是:無自檢紀錄不交接;未經專業人員驗收合格不交接;施工記錄不全不交接,切實把好質量關。提高全行業人員的質量思想意識。強化全員的質量意識,使職工牢固樹立“質量第一,用戶至上,信譽第一”的思想。在一項工程開工前,認真組織全體施工人員學業主方頒發的技術規范設計圖紙及有關

15、文件,使施工人員熟悉施工內容,保證施工質量,建立技術規范交底制度,一般工程由施工處主辦工程師向施工工程師或技術員現場交底,并由各級主管領導和工程師定期進行檢查督促,提高工程質量水平,并制定各項規章制度和獎罰辦法,保證制度的嚴肅性,強化質量管理的控制手段。6.2 質量保證措施(1)人員保證措施項目經理部安排有協調組織能力和專業技術水平的職員任部室負責人,并安排具有一定工作能力和工作實踐經驗,敢于堅持原則,廉潔奉公,不徇私情,有較強的事業心、工作責任心的專業工程師進行現場管理。(2)機械設備及檢測儀器的保證措施各種機械設備必須保證機況良好,建立了能滿足本項目常規標準試驗和質量檢測工作需要的工地試驗

16、室,能獨立展開各種類型常規試驗和質量檢測。(3)材料質量的保證措施嚴格履行材料出廠(場)檢驗和進場抽樣試驗制度,并報業主工程師復查,凡無出廠質量檢驗單或進場抽樣試驗不合格的產品,一律不得驗收和使用,已進場的限期清理出場。7安全保證體系和安全保證措施(1)成立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成立以項目經理為首的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并領導本項目的安全生產工作。(2)制定安全生產崗位責任制,落實各級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的安全職責,做到縱向到底,橫向到邊,作好本崗位的安全工作。(3)嚴格執行逐級安全交底制度,施工前由項目部組織有關人員進行詳細的安全交底制度,工區對施工班組及具體操作人員進行安全交底。各級專職安全人員對安全措施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督促并作好記錄。(4)所有參加施工的人員都必須進行安全教育。未經安全教育的管理人員及施工人員不準上崗。對專職安全員、安全監督員、班組長應進行重點教育和考核,學習安全生產必備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提高安全意識。(5)從事特種作業的機械工、機動車輛駕駛員等特殊工種的安全培訓和考核,嚴格按照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管理規則執行。經過培訓考核合格,獲取操作證方能持證上崗。對已取得上崗證者,要進行登記存檔規范管理。對上崗證要按期年檢年審,并要設專人管理。(6)安全管理機構組織全體施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