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對外貿易政策2_第1頁
第五章 對外貿易政策2_第2頁
第五章 對外貿易政策2_第3頁
第五章 對外貿易政策2_第4頁
第五章 對外貿易政策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試計算: 以2000年為基準年,某國進出口價格指數均定為100,到2009年,出口商品價格下降7%,進口商品價格下降3%,即2009年出口價格指數為93,進口價格指數為97,而同期該國的出口量指數為130,出口商品的勞動生產率指數為140,進口商品的勞動生產率指數為110,則該國2009年的凈貿易條件=收入貿易條件=單項因素貿易條件=雙項因素貿易條件=(9397)100=95.88(9397)130=124.64(9397)140=134.23(9397)(140/110)100=122.031、對外貿易政策的基本類型包括( )A、自由貿易政策 B、保護貿易政策C、總貿易政策 D、商品和服務貿

2、易政策2、早期的重商主義絕對禁止 ( )A、貨物外流 B、資本外流C、貨幣外流 D、資源外流3.晚期重商主義也稱貿易差額論,其主要政策主張是( )A.禁止貨幣出口 B.禁止貴重金屬外流C.獎出限入,保證貿易出超 D.由國家壟斷全部貨幣貿易1.重商主義 是歐洲資本原始積累時期代表商業資產階級利益的一種經濟思想和政策的體系。它出現于14世紀末15世紀初,流行于1617世紀,衰落于18世紀。這是封建社會末期商業資產階級和封建專制國家為了追求金銀財富而在理論和政策上的反映。 第二節 重商主義對外貿易理論2.產生背景 14 世紀末,西歐社會進入封建社會的瓦解時期,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開始萌芽和成長;地理大發

3、現擴大了世界市場,給商業、航海業、工業以極大刺激;商業資本發揮著突出的作用,促進各國國內市場的統一和世界市場的形成,推動對外貿易的發展;與商業資本加強的同時,西歐一些國家建立起封建專制的中央集權國家,運用國家力量支持商業資本的發展。隨著商業資本的發展和國家支持商業資本的政策的實施,產生了從理論上闡述這些經濟政策的要求,逐漸形成了重商主義的理論。 3.基本思想內容 早期重商主義(15世紀16世紀中葉) 又稱重金主義。以英國威廉斯塔福為代表,其所著對我國同胞某些控訴的評述一書,集中體現了重金主義的思想。 早期重商主義以“貨幣差額論”為中心,絕對禁止貨幣出口,由國家壟斷全部貿易,外國人來本國進行貿易

4、時,必須將其銷售貨物所得到的全部款項用于購買本國的貨物。 這一理論又被馬克思稱為“貨幣差額論”。 晚期重商主義(16世紀下半期到18世紀) 代表人物是英國的托馬斯孟,代表作英國得自對外貿易的財富。該著作被稱為是重商主義的圣經。 晚期重商主義認識到貨幣在流動中可以升值,因此對貨幣的運動不過分加以限制, 但貿易要保持順差,即多出少入,出口大于進口,實行獎出限入政策以保證貨幣流回本國。 這一學說被馬克思稱為“貿易差額論”。托馬斯孟 (15711641) 英國晚期重商主義的代表人物,英國貿易差額說的主要倡導者。4.貿易政策 貨幣政策 早期的貨幣差額論主張通過立法禁止金銀輸出。到了晚期重商主義階段,貨幣

5、政策有所放寬,準許輸出適量貨幣,以期獲得更多的貨幣。 獎出限入政策 主張國家管制對外貿易,通過獎出限入政策促進出口,減少進口,實現貿易順差,積累貨幣財富。 保護關稅政策 對進口的制成品設置關稅壁壘,課以重稅,使進口的商品價格提高,售價昂貴,從而達到限制進口的目的;對進口的原料和出口的制成品,則減免關稅或出口制成品時退還進口原料所征的關稅,以支持和鼓勵本國制成品的生產和出口。 發展本國工業政策 重商主義者認為,保持貿易順差的關鍵在于本國能夠多出口競爭力強的工業制成品,因此他們主張實施鼓勵國內工業發展的政策。5.評價 意義p重商主義的理論和政策,促進了資本主義的原始積累和歐洲各國工業生產的發展。p

6、重商主義重視貨幣、追求貿易順差、強調國家干預對外貿易、推行“獎出限入”措施以及鼓勵發展出口工業等政策措施至今仍對國際貿易有重要影響,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p重商主義提出的許多重要概念,為后人研究貿易理論與政策打下了基礎,尤其是關于貿易的順差、逆差,進一步發展到后來的“貿易平衡”概念。 局限性p重商主義把經濟活動局限于流通領域。認為流通過程特別是對外貿易是財富和價值增值的源泉,而忽視了生產領域創造財富,未能真正揭示財富產生和積累的源泉。p重商主義的財富觀是錯誤的。它把貨幣(即金銀)當作唯一的財富,建立在這種財富觀基礎上的理論,只研究如何從國外得到金銀,沒能進一步探索國際貿易產生的原因,以及能否為參

7、加國帶來利益,沒有認識到國際貿易對促進各國經濟發展的意義。p重商主義者錯誤地認為國際貿易是一種“零和游戲”,一方得益必定使另一方受損,出口獲得財富,而進口減少財富。(一)英國自由貿易政策的產生背景 英國18世紀中葉開始產業革命后,“世界工廠”地位逐步建立并逐步鞏固,競爭力大大提高,而重商主義成為英國經濟發展和英國工業資產階級對外擴張的一大障礙,成長起來的英國工業資產階級要求實行在世界市場上進行無限制的自由競爭和自由貿易政策。1、英國產業革命發生后,出于工業發展的需要,要求從國外取得廉價的工業原料與糧食,以降低工資和提高利潤,因而反對各種限制進口的保護貿易措施2、英國產業革命早于其他國家,其產品

8、物美價廉,具有強大的國際競爭力,因而自由貿易政策對其有利一、自由競爭時期的自由貿易政策(二)英國自由貿易政策的勝利 19世紀20年代,英國工業資產階級開展了一場大規模的自由貿易運動,經過不斷的斗爭,最終戰勝了地主、貴族階級,取消了重商主義的保護貿易政策,使自由貿易政策逐步取得勝利。1、廢除谷物法2、降低關稅與減少應稅商品3、廢除航海法4、取消特權公司5、殖民地貿易自由6、簽訂貿易條約(三)自由貿易政策的理論起始法國重農主義形成古典政治經濟學亞當斯密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古典自由貿易理論的要點1、自由貿易可以形成互相有利的國際分工 2、自由貿易可以擴大國民的實際收入 3、自由貿易可以阻止壟斷

9、 4、自由貿易有利于資本積累古典自由貿易理論與政策評價1、作用(1)促進了英國及其他西歐國家對外貿易的發展,使英國經濟躍居世界首位(2)自由貿易理論為自由貿易政策提供了有力的武器2、不足(1)沒有考慮生產力水平的差異對貿易利益分配的影響(2)片面強調自由貿易對參與國家的積極效果,卻忽視了消極影響(3)研究出發點是一個靜態均衡的世界,沒有考慮動態的因素對分工與貿易的決定性影響二、二戰后至20世紀70年代中期的貿易自由化(一)貿易自由化的表現1、大幅度削減關稅2、降低或撤銷非關稅壁壘(1)關貿總協定締約方之間的削減(2)歐共體成員國內部及與其他國家的減讓(3)通過普惠制實施的關稅優惠(1)放寬進口

10、數量限制(2)放寬或取消外匯管制(二)貿易自由化的主要特點 1、美國是積極的推行者 2、各國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是其物質基礎 3、具有濃重的政府干預色彩 4、各區域貿易集團、關貿總協定均以其為宗旨 5、發展不平衡 6、促進了世界經濟的迅速發展一、保護幼稚工業貿易政策的提出亞歷山大漢密爾頓(1757 - 1804) 漢密爾頓于1791年12月提交了他的關于制造業的報告。他在報告中認為美國當時的工業屬于幼稚工業,與英國等當時的發達國家相比,美國似乎不具有什么工業上的國際競爭力,所以為了維護美國工業的發展,就必須采取政府干預和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其主要方式就是提高進口商品的關稅。美國的開國元勛之一,憲法的

11、起草人之一,財經專家,是美國的第一任財政部長。二、李斯特保護幼稚工業貿易政策理論(一)產生背景 保護幼稚工業理論產生于18世紀的美國與德國,與美德經濟發展的現實密切相關。1760年,英國首先開始工業革命,并于1846年開始實行自由貿易政策,而此時,美德兩國在19世紀初才逐漸完成國家獨立或國家統一任務,并進入工業革命時期,它們的生產力發展較英國落后。由于英國出口的廉價商品嚴重威脅著美國和德國民族工業的生存,美德兩國客觀上要求實行貿易保護。弗里德里希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李斯特(17891846) 李斯特是德國19世紀上半葉著名的經濟學家和社會活動家,德國歷史學派的先驅者,保護貿易理論的倡導者。 主要著

12、作:美國政治經濟學大綱、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德國政治經濟學的國民統一等。(二)主要內容1、生產力論 李斯特保護幼稚工業理論的理論基礎是生產力理論,他認為生產力是決定一個國家興衰存亡的關鍵所在,一個國家只有生產力提高了,才能獲得更多的財富。 “財富的原因與財富本身完全不同。一個人可以據有財富,那就是交換價值;但是他如果沒有那份生產力,可以產生大于他所消費的價值,他將越過越窮。一個人也許很窮,但是他如果據有那份生產力,可以產生大于他所消費的有價值產品,他就會富裕起來。”2、經濟發展階段論原始未開化時期畜牧時期農業時期農工業時期農工商業時期 李斯特認為,當時的英國已處于農工商業時期,因而英國極力提

13、倡自由貿易,而當時的德國和美國尚處于農工業時期,因此,德國和美國必須實行保護貿易政策。自由貿易政策保護貿易政策3、國家干預論 李斯特反對古典自由貿易理論的自由放任,主張國家干預經濟。李斯特認為,一國經濟的增長,生產力的發展,不能僅依靠市場機制的自發調節而必須借助于國家的力量對經濟進行干預和調節。 “固然,經驗告訴我們,風力會把種子從這個地方帶到那個地方,因此荒蕪原野會變成稠密森林;但是要培養森林,因此就靜等著風力作用,讓它在若干世紀的過程中來完成這樣的轉變,世上豈有這樣愚蠢的辦法?如果一個植林者選擇樹木,主動栽培,在幾十年內達到同樣的目的,這不算是一個可取的辦法嗎?歷史告訴我們,有許多國家,就

14、是由于采取了那個植林者的辦法,勝利實現了它們的目的。”4、保護幼稚工業理論的政策主張保護對象保護對象幼稚產業,即新興的、面臨國外強有力競爭的并具有發展前途的工業。保護目的保護目的為了保護和促進國內生產力的發展,最終仍然是進行國際貿易。保護的保護的主要手段主要手段有許多手段可以選擇,關稅制度是最為重要的政策選擇。針對不同類型的產品制定不同的關稅稅率。保護時間保護時間保護的時間不宜過長,最多為30年。保護的保護的最終歸向最終歸向保護關稅并不是永久性的政策,它隨著國內工業國際競爭力的逐漸提高而逐步降低乃至取消。(三)評價1、進步意義C.他把對生產力的研究放在首位,以生產力理論同古典學派的絕對成本說和

15、比較成本說分庭抗禮,用保護貿易理論來抨擊自由貿易理論,用歷史發展階段論和民族主義來反對英國古典學派的世界主義;強調保護的過渡性和有選擇性,且最終目的是實行自由貿易,具有一定的進步性。A.李斯特國際貿易學說體系的建立,標志著從重商主義分解出來的資產階級國際貿易學說的兩大學派自由貿易學派和保護貿易學派的形成。B.李斯特的保護貿易理論不僅對德國工業資本主義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而且為經濟較落后的國家指明了一條比較切合實際的國際貿易發展道路,至今,仍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2、局限性 A、對生產力的理解比較含糊,對影響生產力的 因素的分析也很混亂 B、對經濟發展階段的劃分歪曲了社會經濟發展 的真實過

16、程 C、保護對象的選擇缺乏客觀具體的標準 三、超保護貿易政策(一)含義 超保護貿易政策是指國家借助壟斷實行以補貼、傾銷等方式擴大出口,以關稅和非關稅措施限制進口,達到壟斷國內市場、爭奪世界市場、追求貿易順差、帶有進攻和壟斷性質的貿易保護政策。(二)特點1、保護對象從幼稚產業到成熟產業 2、保護范圍從國內轉向國外市場 3、保護目的從防御轉為進攻 4、保護的企業從一般轉向大企業 5、保護措施從關稅到非關稅約翰梅納德凱恩斯18831946)現代西方經濟學最有影響的經濟學家之一,他創立的宏觀經濟學與弗洛伊德所創的精神分析法和愛因斯坦發現的相對論一起并稱為二十世紀人類知識界的三大革命。以他的理論為基礎而

17、形成的“凱恩斯主義”是20世紀西方經濟思潮中最大的一個流派,不論是對西方經濟學說,還是對世界各國 的經濟政策,都有重大影響。凱恩斯的思想后來形成了資本主義改良性質的主要思想體系,即凱恩斯主義及其流派凱恩斯學派,其追隨者也被稱為凱恩斯主義者。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1936年首次出版就引起了西方經濟學界的轟動,有人把他的理論譽為一場像“哥白尼在天文學上,達爾文在生物 學上,愛因斯坦在物理學上一樣的革命”。 該書中提出的關于政府應采取積極的財政政策以消除失業和克服蕭條的新理論,奠定了現代西方宏觀經濟學的理論基礎。 一本拯救資本主義的名著 一本影響世界歷史進程的書(三)代表人物19291933年的大危機

18、(四)凱恩斯的超保護貿易理論1、歷史背景 20世紀30年代的大危機,使資本主義國家陷入長期蕭條,市場問題非常尖銳,國外市場的爭奪日益激烈。面對這一局面,資本主義國家過去所實行的自由放任政策顯得無能為力,正因為如此,資本主義國家開始運用政權力量直接干預對外經濟活動,力求通過人為措施,擴大出口、限制進口,以緩和國內危機,保護在國外市場的競爭能力。同時資產階級也迫切需要某種理論為其政策措施提供理論依據。凱恩斯的超保護貿易理論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產生的。1929l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歷史上最深刻、破壞性最大的經濟危機美國失業者在百老匯前排長隊等待救濟 因股票破產被迫廉價出售的車經濟危機中日本東京平

19、民窟一景失業的德國工人露宿街頭經濟危機下的日本失業工人(1)批評古典自由貿易理論,主張國家干預對外經濟,利用貿易順差保持國內充分就業 A.批判古典貿易理論“充分就業”、“國際收支自動調節機制”。 B.極力鼓吹貿易順差,反對逆差,主張國家對經濟生活進行全面干預,實行貿易保護政策,減少進口,擴大出口,改變國際收支狀況,促進國內經濟發展,提高一國國民收入。2、主要內容(2)凱恩斯的外貿乘數理論A.投資乘數理論投資乘數理論:是指投資增加所引起國民收入的增加是投資的倍數。含義:新增加的投資引起對生產資料需求的增加,從而使從事生產資料生產的人們(工人、企業主)收入增加;收入的增加引起對消費品需求的增加,又

20、引起從事消費品生產的人們收入的增加如此反復下去,其結果是:由此增加的國民收入總量會等于原增加投資的若干倍。B.外貿乘數理論 對外貿易乘數理論:出口的增加所引起國民收入的增加是出口的倍數。 含義:當本國投資生產的商品出口時,從國外得到了貨幣收入,首先會使出口商品的產業部門收入增加,消費也隨之增加,對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需求也相應帶的增加,從而也必然會引起其他產業部門生產的增長、就業的增加和收入的增加,如此連鎖反應、反復進行下去,收入的增加將為出口增加量的若干倍,國家就可以從貿易順差中解決國內的經濟危機和失業問題。公式表示 Y=I+( X-M )K式中:Y國民收入增量 I投資增量X出口增量M進口增

21、量K乘數 在 I 與K一定時,如果貿易順差越大, Y越大;反之,如果貿易存在逆差時,則Y要縮小。 因此,一國貿易順差越大,對本國經濟發展作用越大。由此可見,凱恩斯及其追隨者的對外貿易乘數理論為保護貿易政策提供了理論依據。意義(1)從理論上看,凱恩斯主義的國際貿易理論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對外貿易與國民經濟發展之間的內在規律性,具有一定的科學性。 不可否認,為了追求順差而擴大出口,通過前后連鎖的作用,能夠促進有關經濟部門經濟收益的增加。在國際經濟日益全球化的現代經濟中,一國經濟發展對于世界其他國家經濟的輻射作用也是客觀存在的。乘數理論就是反應這種相互聯系的內在規律之一。只要條件具備,成熟的經濟機制作用就會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到經濟增長。(2)從方法論上看,把經濟學的分析從微觀擴展到宏觀是一種進步。 傳統的貿易理論側重于要素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