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第三單元)教材分析_第1頁
四上(第三單元)教材分析_第2頁
四上(第三單元)教材分析_第3頁
四上(第三單元)教材分析_第4頁
四上(第三單元)教材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蘇教版國標本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教材分析一單元教材分析(一)單元教材基本分析 在哺育了萬物生靈的廣闊大地上,孕育了眾多的奇山異水、風景名勝。本單元選編了四篇精美的描繪各地自然風光的課文泉城、九寨溝、田園詩情、桂花雨,它們猶如朵朵奇葩,讓我們走近它們,領略它們迷人的風采吧!泉城介紹了濟南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觀,贊美了泉水的奇麗,抒發了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九寨溝介紹了九寨溝的美麗自然景色,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田園詩情讓我們領略了荷蘭作為牧場之國的田園風光,體會草原、牲畜與人和諧地交融,充滿了詩情畫意。桂花雨是講作者回憶童年桂花,花落如雨的快樂和幸福,表達了對故鄉的懷念。(二)單元教學目標

2、及重點難點分析本單元教學目標:1、認識“剔、嘯”等23個生字,會寫會用“濟、著”等39個生字。2、理解本單元的新詞,并注意積累,能讀讀寫寫課文后面的32個詞語,會讀讀背背練習中8個成語和5條歇后語。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背誦泉城全文、九寨溝的3、4、5自然段,田園詩情中喜歡的段落。4、 領悟課文內容,感受風景名勝的美麗,認識課文語言的表達特點和寫作方法。模仿課文例段,學習片段描寫。 5、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學會用恰到好處的語句真誠地贊美別人,培養學生人際交往的能力。 6、能按習作要求,選擇自己想說心里話的對象,寫清自己想要說的內容,注意書信格式,詳略得當。重點難點分析

3、在教學本單元時,要加強整合,圍繞本單元美景美文的主題特點來統籌教學安排。課文教學中,先要疏通生字詞,引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從而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然后緊扣重點段落邊讀邊思,入境對話,體驗文本之美,意境之美,獲得精神的陶冶;接著由品到誦,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促進語言的內化和積累;最后,指導學生進行仿寫遷移。但仿寫的對象,從過去的單純運用詞語,提高到對段式編排,布局謀篇等文章結構的學習。(三)每篇課文的訓練點篇目名稱訓練點泉城借助閱讀提示,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習慣。在交流中以一處名泉為重點,品讀出作者介紹的方法。然后舉一反三,遷移感悟其他名泉的特點。九寨溝欣賞九寨溝迷人的自然風光和有趣的異獸珍

4、禽,解讀文中優美詞語和精彩語段,有效內化并積累。田園詩情憑借文本的優美語言感受寧靜悠閑的荷蘭牧場景觀。桂花雨一邊讀一邊結合課文插圖想象搖花樂的情景,和作者分享童年的歡樂。二篇目教學分析泉城1、文本解讀泉城是一篇寫景狀物的散文,介紹了泉城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觀。作者在細致觀察的基礎上,按“總分總”的順序介紹、描寫了濟南名泉的奇麗景色,抒發了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全文共六個自然段,可分三個部分。第一自然段為第一部分,總寫濟南泉水多和美。第二至五自然段為第二部分,具體寫四大名泉。第六自然段為第三部分,總寫泉城得名的由來。課文的語言優美,生動形象。寫作點面結合,特點鮮明。作者首先以寫意的筆法,從面上概括敘

5、寫了濟南泉水的多和美,用“有的有的”這兩種句式,從形態和聲音兩個方面,展現了濟南名泉的全貌。接著,作者又從七十二名泉中精選了珍珠泉等四大名泉,抓住各自的特點進行重點勾勒和描繪。這樣點面結合,相得益彰,形象地寫出濟南泉水的姿態各異及其中的盎然情趣。全文結構嚴謹,首尾呼應,總分層次清楚,無論布局謀篇,還是文字運用,都是學生模仿寫作的好教材。2、教學目標分析(1)掌握本課10個生字,認識3個生字,能聯系上下文理解、體會“匯注”“噴吐”等詞語的妙用。積累“白浪翻滾”“明珠散落”等描寫泉水的詞語。(2)理解第1自然段的段式并學會遷移,會用“有的有的”練習寫話。(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

6、文。(4)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觀,體會泉城的泉水多,泉水美,激發熱愛祖國大自然的思想品德。3、教學資源運用利用網絡搜集濟南泉水的圖片,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新補充讀本拓展閱讀。4、課時分配及目標設置建議本課采用兩課時。第一課時:(1)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識3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清課文脈絡。(3)理解第1自然段的段式并學會遷移,會用“有的有的”練習寫話。第二課時: (1)通過引導學生品讀描寫泉水流動的句子,體會“匯注”“噴吐”等詞語的精妙;(2)采用圖文對照等方式,體會泉城的泉水多,泉水美,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感受泉城的魅力。5、教學構想或建議第一課

7、時板塊一: 復習城市別稱,導入新課。1、三年級的時候我們了解了許多城市的別稱,比如:拉薩叫,哈爾濱叫,昆明叫(生答)2、 今天,我們就要走進“泉城”(讀課題)你知道是哪座城市? 你想知道什么?板塊二:初讀課文,理清課文脈絡。1、 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不動筆墨不讀書。2、 檢查生字詞認讀情況,分自然段正確、流利朗讀課文。3、把課文讀通讀順了,嘗試完成填空題。課文先寫濟南 ,然后分別介紹了 、 、 、 ,最后再寫濟南的泉水 。板塊三: 初步感受泉水的聲音、姿態,遷移練筆。1、播放多媒體課件,展示各種各樣的泉以及泉水的流勢??戳诉@樣的畫面,大家

8、有什么感受?2、畫面上的泉城如此美麗,作者筆下的泉城又是怎樣的呢?現在我們就跟隨作者一起到泉城去游一游。    (1) 自由讀第1自然段,數一數這一段共有幾句話?(三句)(2) 指名讀第一句。這一句告訴我們什么?(泉水多) (3)默讀第二句,看看這句話共有幾個分句,從哪幾個方面來寫濟南的泉水的?出示:這些泉水有的白浪翻,好像銀華盛開;有的晶瑩剔透,好像明珠散落;有的聲音洪大,聽起來如虎嘯獅吼;有的聲音低細,聽起來如秋雨瀟瀟。a.指名讀,回答問題。(這句話有4個分句,前兩句寫泉的形態,后兩句寫泉的聲音。)b.作者為了把泉的不同形態和聲音寫出來,用什么詞連接

9、的?你能用“有的有的”說一段話嗎?    c.小結:第二句話從形態和聲音寫出了泉水的美麗。  d.指導朗讀第二句。(一、三兩句聲音高些,二、四句聲音要低緩)(4)濟南72泉,最著名是哪些?讀第三句。  “著名”是什么意思?(有名)你能想到哪些詞語也表示有名?(聞名、馳名)   5、通過對這一段的學習,現在你對濟南的泉水有什么印象?邊讀邊想像,練習背誦第一自然段。第二課時板塊一: 復習詞語,鞏固第一自然段。1、出示詞語朗讀:白浪翻滾、銀花盛開、晶瑩剔透、明珠散落、秋雨瀟瀟、虎嘯獅吼2、借

10、助填空,復述第一自然段:說到濟南,自然會想到濟南的七十二泉,這些泉有的 , ;有的 , ;有的 , ;有的 , ;其中最著名的要數 、 、 和 了。板塊二:自主學習,感悟品讀。1、課文的25自然段介紹了最著名的珍珠泉、五龍潭、黑虎泉和趵突泉,你最喜歡哪一處泉水,選擇一處仔細地學習一下。老師給大家一些提示,開始學習吧!【友情閱讀提示】(1)以你喜歡的朗讀方式讀一處泉水,把段落讀通讀順。(2)找出泉水的位置,劃出描寫泉水特點的詞語或句子,在旁邊簡單寫一寫感受。 2、自主選擇交流名泉的位置、特點。例如珍珠泉點撥方法:(1)朗讀喜愛的珍珠泉(第二自然段)(2)談談你讀后的體會。(學生零散的個

11、體體驗)(3)聚焦:這段話中,大家能找到一個詞來概括珍珠泉的特點嗎?(神奇)你從哪些詞中感受到了珍珠泉的神奇?(品“忽聚忽散,忽斷忽續,忽急忽緩”“涌”“ 拎”等重點詞句,讀出神奇)(4)【出示珍珠泉圖片】這么美的泉水,這么美的句子,我們一起把它們都記下來吧!試背,會背的一起背!五龍潭、黑虎泉和趵突泉的點撥方法類似板塊三:內化語言,爭當小導游。1、同學們,如果你是泉城的小主人,你會怎樣向游客介紹你們這里的泉水呢?選擇你最喜歡的一處泉水試著介紹介紹。2、我們興致勃勃地游完了濟南的四大名泉,要給這次旅行做一個總結的話,你想說些什么呢?3、同學們,現在明白濟南為什么叫做泉城了吧?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12、板塊四:拓展延伸,課外閱讀 。1、關于濟南名泉還有許多的文字介紹,課后大家不妨去搜集一下,讀一讀,你會對濟南的泉水有更多的了解! 2、這里,老師就向大家推薦老舍爺爺寫的趵突泉,閱讀新補充讀本中的為什么濟南的泉水特別多。課后大家讀讀,下節課我們一起來交流你的感想。 6、課時作業設計(1)依照課文第二自然段的寫法,介紹學校的一處景物,先交代在什么地方,再具體地把它的特點寫出來。(2)同學們通過找料或者上網的方式查閱關于泉城的一些信息,回去辦一份手抄報,看看誰的內容新穎。九寨溝1、文本解讀九寨溝以生動的筆觸,飽蘸著對祖國大好河山的一片深情,精心描繪了九寨溝奇麗美妙的自然景觀。全文共五個自然段。課文一

13、、二自然段交代了九寨溝的位置及名字的來歷。然后如導游般地帶領讀者啟程進入景區。從第三到第四自然段,如數家珍似的描寫了九寨溝奇麗原始的自然風光和那里的珍禽異獸。第五自然段回味總結,贊嘆九寨溝真是個充滿詩情畫意的人間仙境。讀后令人有一種實地瀏覽的酣暢,使人不禁陶醉于祖國的山水美景。課文層次清楚,詞句清新,詞藻華麗,重墨濃情,易于朗讀和背誦。2、教學目標分析(1)掌握本課10個生字,認識8個生字,能通過圖片,聯系上下文理解 “雪峰插云”“古木參天”等詞語,積累課文中的好詞句。(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第三、四、五自然段。(3)了解最后一個自然段在全篇中的作用。(4)感受九寨溝美麗自然

14、景色,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3、教學資源運用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新補充讀本拓展閱讀。4、課時分配及目標設置建議本課采用兩課時。第一課時:(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2)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初步感知課文內容。(3)學習第一、二自然段,了解九寨溝名字的來歷和它所處的地理位置。第二課時:(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三、四、五自然段。(2)體會九寨溝神奇而又瑰麗的景色,了解課文中所介紹的珍稀動物的特點。(3)了解最后一個自然段在全篇中的作用。(4)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5、教學構想或建議第一課時板塊一:神話引入,質疑課題。1、教師娓娓描述: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剽悍

15、的男神達戈用風云磨成一面寶鏡,送給心愛的女神,不料魔鬼插足,女神不慎打碎寶鏡,碎片散落人間,變成114個晶瑩的海子,于是,地球上便有了一個“夢幻仙境”九寨溝。(板書課題)2、讀了這個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學生質疑)3、歸納出:九寨溝在哪里?為什么稱為“九寨溝”?它是一條怎樣的山溝?學貴有疑,帶著這些問題學習課文,相信你們一定會有收獲的。    板塊二:從字詞到句段,讀準讀通課文。1、為了更好地閱讀課文,請同學們認真地學習課文中的生字、詞。(1)學生自學。(2)檢查交流。a.生字詞語:  九寨溝 三縣    

16、; 圖畫   恰似 繼續       逃竄     若無其事 敏捷       異獸珍禽b.四字詞語:清澈見底    色彩斑斕    銀花四濺   高低錯落    蔚為壯觀    林深葉茂     憨態可掬    古木參

17、天    詩情畫意c.鋼筆描紅,指導書寫:縣  竄  捷  禽2、指名讀課文,指導學生讀好文中的一些長句子,爭取將課文讀通讀順。板塊三:走近九寨,初步感知1、課的一開始,同學們特別想知道“九寨溝在哪里?為什么稱為九寨溝?它是一條怎樣的山溝?”請大家自由讀讀課文的1、2兩個自然段,看看你能解決什么問題。2、學生交流反饋。3、讓我們隨著優美的歌聲去欣賞一番吧!播放樂曲神奇的九寨交流:欣賞了九寨溝的美景,你有什么感受?(九寨溝真是一個美麗的地方;九寨溝真是一個人間仙境)4、所以書上說它是一個童話世界。(相機板書:童話世界)幾條普通的山溝怎么

18、會像童話世界呢?下節課我們一起去游覽一番。第二課時板塊一:重溫課文,激情導入新授。1、上節課我們初步走近九寨溝,還記得這些詞語嗎?(出示課文后面的四字詞語朗讀)能和大家說說你了解九寨溝的那些情況?(復習1、2自然段的內容) 2、九寨溝的美具體表現在那兒呢?今天我們再次走進這個神奇的童話世界,欣賞這篇課文是怎樣來表現九寨溝的美麗。板塊二:入情入境,品評賞析(一) 學習第三自然段,品讀九寨溝的“自然風光”。 1、自由讀課文第三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想像文中所描繪的畫面,再說說九寨溝美在哪兒?引導學生練說:“九寨溝真美??!美在那”(自由選擇“雪峰、森林、湖泊、瀑布”來欣賞) 2、聽了大家的交流,老師發

19、現九寨溝的湖泊最引人注目,難怪有人說:“黃山歸來不看山,九寨歸來不看水”呢!我們就來重點品讀描寫湖泊的語句,領略它的美麗迷人風采吧!3、學生找出能生動表現湖泊美的詞句,并進行想像說話:“讀著這些句子,我仿佛看到了”4、假設:如果此時你就站在湖泊面前,會有怎樣的心情呢?(學生交流)5、老師和你們的心情一樣,誰愿意來美美地讀一讀?6、想不想親眼目睹九寨溝神奇美麗的自然風光???(多媒體展示美妙風光,老師配圖朗誦)7、想把這美妙的畫面、文字印在你的腦海里嗎?放聲讀讀、背背。(二)學習第四自然段,品讀九寨溝的“異獸珍禽”。1、九寨溝的自然風光是神奇美麗的,九寨溝的異獸珍禽也是有趣可愛的。想去看看嗎?(多

20、媒體動畫展示異獸珍禽活動的場景)2、學生交流看到的最感興趣的一種動物。3、同學們都說了自己感興趣的動物,如果能用生動具體的文字介紹出來就更好了。請同學們細細品讀第四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樣把四種動物寫得活靈活現的?著重體會哪些詞句用得好?并說說理由。4、九寨溝的珍稀動物還有很多很多,有扭角羚、水獺、天鵝、雪豹能仿照書上的句子用“也許”說一說么?  5、讓我們用聲情并茂的朗讀一起再現這些可愛的小動物。(三)學習第五自然段,深入體會“九寨溝真是個充滿詩情畫意的人間仙境?。 ?、齊讀第五自然段。2、聯系上下文,找出描寫“雪峰插云、古木參天、平湖飛瀑、異獸珍禽”的語句再讀一讀。3、思

21、考:第五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4、交流小結:本小節總結全文,告訴我們九寨溝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人間仙境。使文章首尾呼應:最后一句與前文的“一進景區,就像到了一個童話世界”相照應。5、指導有感情背誦第五自然段。板塊三:總結全文,拓展延伸1、九寨溝真是個充滿詩情畫意的人間仙境?。⊥瑢W們有機會一定要親眼去看看。我國著名歌手容中爾甲看到九寨溝這么美也忍不住高歌一曲,欣賞神奇的九寨。2、課外閱讀介紹祖國名勝的文章,可舉行“游名勝大川、頌美麗祖國”朗誦會。6、課時作業設計(1)閱讀新補充讀本中的九寨溝的水(2)繪聲繪色地誦讀全文,背誦課文三、四、五自然段。田園詩情1、文本解讀這是一篇描寫荷蘭田園美景的

22、文章,全文圍繞“牧場之國的荷蘭”來寫:碧綠的草原,黑白花牛,乳白色的綿羊,黑色的豬群,金色的晚霞,默默擠奶的人,寧靜安謐的夜晚,閃爍的燈美麗富饒的荷蘭就像一幅幅田園畫展現在我們面前,從文章的字里行間,我們能體會和感受到荷蘭田園那詩情畫意的美以及作者恰佩克內心深處溢發的對荷蘭田園風光的贊美和向往之情!2、教學目標分析(1)學會“頑”等9個生字,認識“氈”等8個生字,能聯系上下文理解“儀態端莊”等詞語。(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兩個自然段。(3)憑借課文語言文字,感受荷蘭如詩如畫的田園風光,在誦讀中體會作者的情感。3、教學資源運用網絡搜集荷蘭田園風情的圖片,新補充讀本拓展

23、閱讀。4、課時分配及目標設置建議本課采用兩課時。第一課時:(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綠意盎然”等詞語。 (2)把課文讀正確、流利。(3)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初步感受荷蘭詩情畫意的田園風光。 第二課時:(1)品讀課文,憑借語言文字體會課文所展示的詩情畫意。(2)在誦讀中感悟作者的情感,并有意識地積累優美詞句,背誦自己喜歡的兩個自然段。5、教學構想或建議第一課時板塊一:想象“田園”,調動“詩情”。1、板書課題“田園詩情”,看到“田園”這兩個字,你的腦海中會浮現出怎樣的畫面?(田野、農舍、莊稼)2、今天,讓我們去歐洲西部,世界上著名的低地之國荷蘭,欣賞那里的無限風光,感受那里的田園詩情。3、播放荷蘭

24、的風景圖片,相機介紹荷蘭的特色:水之國,花之國,牧場之國。荷蘭擁有這樣令人向往的田園風情,打開課本,用心聆聽,課文是怎樣描寫荷蘭的。(播放課文朗讀)板塊二:學習生字詞,初讀課文,厘清思路。1、同學們都深深陶醉了,相信大家一定也想像剛才的示范朗讀那樣,把課文讀得正確流暢,那么,我們首先讀準課文的生字詞語。課前大家已經預習了課文,文中的生字詞能讀準確嗎?2、出示詞語練讀、檢查。(1)讀準新詞頑皮 嚴肅 汽笛 牲畜 偶爾 舒緩平穩 一抹晚霞 (2)讀清多音字吆喝 喝水 圓圈 牛圈 記載 滿載(3)讀好四字詞語極目遠眺 儀態端莊 綠意盎然 剽悍強壯 自由馳騁 遼闊無垠 默默無語 悠然自得3、掃除字詞的

25、障礙后,我們就能更好地感受荷蘭田園醉人的風景了。請同學們自由輕聲讀課文,邊讀邊想,作者在荷蘭看到了哪些風光?讀完后,你能用文中的詞語來完成老師大屏幕上的填空嗎?白天,奶牛 ,駿馬 ,家畜 。傍晚,人們 ,這里一片寂靜, 。夜晚, 不斷地運往遠方,車船過后, 。4、填完以后,你有沒有什么發現?(發現點預設:時間順序表達、概況了文章的主要內容)板塊三:聚焦總起句,了解句式特點。1、剛才我們用填空的方式描述了課文的主要內容,其實課文的第一自然段用一句話概況了荷蘭的特點,一起讀:“荷蘭,是水之國,花之國,也是牧場之國?!?、這一句話概括了什么?強調了什么?3、句式訓練:是也是板塊四:指導寫字。1、獨立

26、觀察體會。2、教師重點指導“頑”、“肅”、“畜”,提醒學生注意穿插配合。3、學生練寫體會。 第二課時板塊一:復習詞語,練說課文大意。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相信同學們一定能將下面的詞語讀得既快又準!遼闊無垠 儀態端莊 自由馳騁 悠然自得2、你能聯系課文內容,用上這些詞語說幾句話嗎?板塊二:細讀課文,感悟積累。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對荷蘭田園有了初步的了解,這節課,讓我們繼續品味文章細膩優美的語言,感受這里獨一無二的田園詩情。請大家默讀課文的26自然段,劃一劃你最喜歡的詞語、句子,簡單地寫寫感受。2、學習第二自然段。(1)出示“奶牛圖”,觀察:你覺得圖上最吸引你的是什么?(2)交流:

27、“奶牛的姿態”,“奶牛的活動”指導方法:a.讀描寫姿態或活動的句子。b. 想象:在這碧綠如絲絨般的草原上,奶牛會思考些什么呢?奶牛的活動讓你體會到什么?c. 感情朗讀句子(陶醉、喜愛)(3)除了奶牛,你覺得還有什么也吸引了你?(品讀郁金香的美麗)(3)碧綠如絲絨般的草原,快樂的奶牛,大片大片的郁金香,這是真正的田園風光,試背第二自然段。(4)小結學法:看圖讀句體會背誦3、根據學法學習第三自然段“駿馬圖”,第四自然段“綿羊圖”。4、學習第五、六自然段。(1)相比之下,荷蘭牧場的夜就另有一番獨特的豐韻了,請同學們前后比較一下,你能找出不同嗎?(2)朗讀句子體會夜的寧靜安詳。5、選擇自己喜歡的兩個自

28、然段,練習背誦。板塊三:回歸整體,內化語言。1、課文學完了,能說說你心目中的荷蘭嗎?出示“ 的荷蘭”,先總的概況一個你印象最深的特點,然后用一兩句話來敘述。2、對啊,真正的荷蘭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國度,是動物們自由的天堂。讓我們在舒緩的音樂中有感情地朗讀全文。6、課時作業設計(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2)搜集有關荷蘭的文字資料、圖片進行班級主題研討。(3)閱讀新補充讀本中的游人駐足。桂花雨1、文本解讀桂花雨是一篇意蘊豐富、語言質樸的狀物抒情散文。臺灣作家琦君描寫了在家鄉搖落桂花時的情景,字里行間,桂花香氣彌漫,故鄉如影隨形,表現了兒時生活的樂趣,充滿了對家鄉、對童年生活的無

29、比懷念,文章四溢濃濃思鄉之情。課文以“桂花雨”為題,以“桂花香”為線索,寫了“我”童年時代的“搖花樂”,作者以童年時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純真的童趣、純樸的情感,豐富而真摯,這種情感集中體現在搖花樂中。文章的語言質樸淡雅,一如桂花,散發著濃濃的思鄉懷舊情韻,讀后讓人回味綿長。   2、教學目標分析(1)學會本課“左”等10個生字,認識“拙”等4個生字,通過查字典、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想象課文描寫的情景,理解“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里的金桂?!边@句話的意思,體會作者母親以及作者深深的思

30、鄉之情。 3、教學資源運用搜集有關桂花的詩詞、圖片,作者生活經歷的資料。4、課時分配及目標設置建議本課采用兩課時。第一課時:(1)學會本課生字,讀準新詞,理解“浸”、“姿態”等詞語。(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疏通課文,能說出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第二課時:(1)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想象課文描繪的情境,將學文的感受蘊涵在朗讀中。(2)理解“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里的金桂。”這句話的意思,體會作者母親以及作者深深的思鄉之情。5、教學構想或建議第一課時板塊一: 探討課題,導入新課。板書:雨,你知道哪些帶有雨的詞語?(學生討論)那么你們見過這樣的雨嗎?(板

31、書:桂花)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就是一篇很美的課文,由臺灣的現代女作家琦君寫的。(簡要介紹作者的人生經歷)看了課題,你們有哪些疑問?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板塊二:解決“攔路虎”,讀準讀通課文。1、自由讀課文,提示學生注意讀準生字字音。2、請學生先在書上先描紅一遍生字,一邊描一邊想:這些生字中有哪些字比較難寫;再集體交流,鞏固生字。3、學生再次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遇到長句或者難讀的句子要多讀幾遍。板塊三:概括自然段的意思,感知課文主要內容。1、桂花雨這篇課文到底寫的是什么事呢?我們分自然段來讀課文,讀完以后試著用一句話說說這段話的意思。2、邊讀邊交流,老師板書關鍵詞。3、每個自然段的要點

32、都被同學們找到了,誰能看著板書,試著說一說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板塊四:細讀第一自然段,探討“我”愛桂花的原因。1、出示桂花圖片,用一兩句話說說你眼中的桂花?2、作者眼中的桂花什么樣,放聲讀一讀第一自然段。3、找到中心句:“小時候,我最喜歡桂花。”說說文中的“我”為什么喜歡桂花?4、有感情地朗讀這些句子,在讀中理解。第二課時板塊一:復習引入,體會桂子飄香。 1、談話:金秋十月,桂子飄香,桂花走進了我們的世界,也走進了臺灣女作家琦君的童年生活。這節課,我們繼續欣賞美麗的桂花雨。 2、文章開始,作者說:“小時候,我最喜歡桂花?!弊髡呦矚g桂花的什么?復習朗讀第一自然段。板塊二:質疑問難,直奔重點。1、

33、作者最喜歡桂花,僅僅是因為桂花香嗎,還有什么?出示最后一節(每到這時,我就會想起童年時代的“搖花樂”和那陣陣的桂花雨。)2、仔細讀這句話,讀著讀著,你產生了什么疑問。(學生質疑:怎樣搖?搖桂花的心情如何?搖桂花的“樂”在哪里?是怎樣的桂花雨?為什么叫桂花雨)板塊三:精讀感悟,自主探究。1、讓我們跟著作者一起去搖桂花,享受那落英繽紛帶給我們的快樂吧。誰愿意給大家讀讀“搖桂花”這段文字。讀了這個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學生討論)2、老師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指導。(1)搖桂花的迫切心情。隨機出示句子指導朗讀對話:“搖桂花”對我來說可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纏著母親問:“媽,怎么還不搖桂花嘛!”母親說:“還早呢

34、,沒開足,搖不下來的”學生點評讀的好不好?重點抓住“纏”來讀好這句話,然后分角色朗讀。(2)搖桂花的快樂。畫出描寫作者搖桂花的有關動作,然后一邊讀一邊想象當時的情景。(想象一下桂花雨和春雨的感覺。桂花落在你的頭上、頸上、身上,你有什么樣的感受?)指導朗讀:桂花紛紛落下來,落得我們滿頭滿身,我就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3)父母的桂花情。孩子們期盼搖桂花,享受搖花樂,父母呢?引讀母親拿桂花前先要“洗凈雙手”,并且“撮一點桂花放在水晶盤中”。父親則要“點上檀香”,兩種香混合在一起。由此可見父母對桂花也是十分虔誠的。特別是父親詩興大發,口占一絕“細細香風淡淡煙,競收桂子慶豐年。兒童解得搖花

35、樂,花雨繽紛入夢甜。”更是體現了對桂花的情意。板塊四:突破難點,升華感情。 1、完整地寫了作者兒時“搖花樂”這件事,按照我們同學平時的寫作習慣,一件事到這兒就寫完了,已經把事情寫具體寫生動了,但是作者琦君不是就此擱筆,誰來讀5、6自然段。2、你讀懂母親的心思了嗎?(對家鄉桂花的回憶,難忘家鄉的深厚感情。)3、每到這時,作者琦君又是怎樣的心情?最后兩小節能省略不寫嗎?4、小結:桂花是作者的童年,作者難忘童年的桂花雨,桂花雨中,有甜甜的回憶,桂花雨中,有濃濃的鄉情,讓我們再一次讀出作者內心深處濃濃的情。齊讀最后一自然段。6、課時作業設計請同學們在下面四種方式中任意選擇一種跟大家交流。1、 讀:閱讀

36、琦君的有關作品,如水是故鄉甜、母心似天空、琦君說童年等,寫一些簡短的讀書感受。2、 背,打開記憶的寶庫,搜索一下古今鄉愁詩詞,背誦給大家聽。3、 說:假如我現在離開家鄉,你準備借什么來表達對家鄉的思念和熱愛。4、唱、唱一兩句思鄉的歌給大家聽。  習作31、文本解讀本次習作是讓學生寫一封信。教學時應注意書信的格式和要求。書信除了格式的特殊要求外,還要強調表情達意的功能,文字里透露的應該是親情、友情、關愛之情等等。通信的對象不必限制得太死,可根據例文要求給遠方的親朋好友介紹自己的家鄉,也可給學生更大的空間,如給老師、家長寫信,說說心里話等等。只要做到內容有條理,表達真情實感即可。為引導學

37、生在生活中寫作,讓習作為生活服務,需要指導信封的格式和要求,讓學生自己寄信。家中有電腦的也可以使用電子郵件。 2、教學目標分析(1)能借助“習作要點討論”的提示讀懂“例文”給李陽同學的一封信,了解書信的寫法和格式,學習抓住家鄉與眾不同的風景、風俗等,介紹家鄉一兩方面特色的寫法。(2)通過組織“我的家鄉”主題活動,培養善于搜集資料,仔細觀察生活的能力和習慣,同時能借鑒“例文”的方法,學會寫書信,學會介紹自己的家鄉。也可以自選書信內容。(3)能按習作要求,選擇自己想說心里話的對象,寫清自己想要說的內容,并注意詳略得當; 3、課時分配建議本課采用兩課時。4、教學構想或建議第一課時

38、板塊一:閱讀例文,指導寫法。1、輕聲讀例文,思考:這封信作者著重介紹了家鄉的什么有特點的事物?記敘了哪些材料?2、再讀例文,思考:作者詳細寫了哪些材料?略寫了哪些?為什么略寫?3、提問:從中,你得到了什么“秘訣”?4、小結:在寫一兩個特點的時候,要根據材料的生動性,安排詳略。5、再讀例文,思考:在詳寫的內容中,作者是抓住什么來寫的?小結:在寫作時,要記敘活動或場面,要寫好過程,過程要完整,要選擇一個場面具體寫。板塊二:交流體驗,確定內容。1、提示:課前,我們開展了一次“我的家鄉”主題收集活動,大家都搜集了家鄉的不少資料,現在我們展開交流吧。2、組織交流。3、選擇一兩個特色,確定內容。(也可以根

39、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確定寫作內容)板塊三:進行習作教師巡視,提醒學生注意書信的格式。第二課時板塊一:習作練習教師巡視,指導修改。板塊二:指導修改1、出示一篇有共性問題的習作,并且出示討論題:(1)這一篇習作與剛才的習作比,存在什么問題?(2)這個問題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3)可以怎樣解決?(4)如果是你,你會怎樣修改?2、組織交流。板塊三:嘗試修改教師巡視修改情況。練習31、文本解讀本次練習安排了五個項目:一是處處留心。主要指導學生認識一些讀書記號,并以說勤奮為例練習使用讀書記號。同時學習兩則讀書名言,領會讀書的意義和好處。二是讀讀背背。積累描寫山水景色的成語,誦讀歇后語,讀中感悟它的特征。三是

40、寫好鋼筆字。觀察書寫戴“帽子”的字的變化。四是口語交際。練習根據不同情境,使用恰當的語言,真誠贊美別人。五是學寫毛筆字。練習日字旁和月字旁的字。 2、教學目標分析(1)指導學生處處留心學語文,學習讀書使用記號的方法,養成邊讀邊思考的良好閱讀習慣,培養閱讀的興趣。(2)幫助學生積累成語和歇后語,豐富學生的語言。(3)指導學生掌握上下結構字的寫法和變化。(4)進行口語交際練習,使學生懂得贊美的重要,并學會真誠地用恰當而美好的語言去褒揚別人。 3、課時分配建議本課采用三課時。4、教學構想或建議第一課時板塊一:指導學生學習讀書做記號。1、談話:開學初,我們就學習過怎樣認真讀書的方法

41、。要做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邊讀邊思考,還要邊讀邊做記號,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2、指名讀書上的一段話。討論:對書上的這些話,哪些你有同感?能說說讀書做記號對自己的幫助嗎?3、提問:到現在,你已經掌握了哪些讀書記號?它們表示什么意思?4、講述:做記號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也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它可以幫助我們理解文字內容,突出理解重點,增加記憶效果,以便今后查找、運用有關知識。5、出示書上的表格。討論:(1)從表格中看,一般在什么地方做記號?做怎樣的記號?(2)為什么要在這些地方做記號?(3)除了這些記號,你還知道哪些?6、小結學法:剛才我們圍繞“在什么地方做記號?做怎樣的記號?為什么要

42、在這些地方做記號?”等問題進行了討論,還把做記號的地方朗讀了一遍。板塊二:訓練學生使用讀書做記號的方法。1、布置自學:下面4人一小組,自學下面的名人名言,并做記號。2、組織交流。3、提問:這兩句話都在說什么?各打了什么比方?你喜歡哪一句?為什么?4、齊讀,嘗試背誦。板塊三:小結,布置作業。1、小結:(1)本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2)你覺得讀書做記號這個方法好嗎?2、布置作業:按預習要求預習第16課說勤奮,在書上做記號。第二課時板塊一: 進行詞句積累訓練1、出示成語,請學生輕聲自讀成語,思考:這些成語為什么會分在一組?你知道其中哪些成語的用法?舉個例子。2、齊讀成語。3、默讀成語,思考:根據自己

43、的生活體驗,你知道哪些成語的意思?4、嘗試背誦成語。5、出示望洞庭的插圖,思考:你能用這些成語描述圖畫上的景象嗎?6、再讀成語。7、出示歇后語,提問:你知道這是什么嗎?8、小結:歇后語是我國民間廣為流傳得最的語言文化之一,它集詼諧幽默于一體,讀了之后往往能令人會心地一笑。歇后語集中反映了人民群眾的聰明才智。它最大的特點是諧音和比喻,如“泥菩薩過江自身難?!?,“搟面杖吹火一竅不通”等一些膾炙人口的歇后語。歇后語的另一個重要特點是會意,通過會意后再進行概念擴充和延伸,如“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等。9、默讀歇后語,思考:你能理解它前后的意思之間的聯系嗎?10、齊讀。11、出示應用練習,嘗試填空:(1)雖然周瑜想出種種辦法陷害諸葛亮,但是最后都( )。(2)姐姐惱火了:“我教的再認真,你卻一點兒都不認真學。難怪你到現在還是( )呢!”(3)包公的人品,那真叫( ),難怪廣受后人敬仰呢?。?)“哼,他來看我,那還不是( )呀!”大伯憤憤地說。12、齊讀歇后語。嘗試背誦。板塊二:拓展訓練,布置作業。1、小結:這一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2、布置拓展訓練:(1)根據歇后語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