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S脫硫技術原理_第1頁
PDS脫硫技術原理_第2頁
PDS脫硫技術原理_第3頁
PDS脫硫技術原理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DS脫硫技術原理1.名詞解釋1.1 PDS在縮寫詞PDS中,P為phthalocyanine(酞菁)的字頭,而D為dinucleus(雙核)的字頭,S為sulfonation(磺化)的字頭,“PDS”的綜合意思就是“雙核磺化酞菁化合物”,這里指的是雙核磺化酞菁鈷。1.2 磺化酞菁鈷磺化酞菁鈷為酞菁鈷與濃硫酸縮合的產物,工業上主要作為催化劑使用,從結構上,磺化酞菁鈷屬于鈷鉬型催化劑,性能上,磺化酞菁鈷是典型液相氧化還原催化劑。2.歷史發展情況1907年,Braon 和 Teherniae 合成出第一個酞菁化合物。 1938年,Cook 發現了酞菁化合物的催化作用。1958年,Peter urb

2、an等開始了酞菁化合物對催化氧化硫化物的研究,解決了汽油脫臭、脫硫的問題。1960年,蘇聯人昆道等開始了用酞菁化合物進行氣體脫硫的研究。1983年,東北師大化學系楊樹卿教授解決了PDS產品HCN中毒問題。 1983年6月,東北師大楊樹卿團隊的PDS工藝在安慶石化總廠煉油廠實現汽油脫硫工業化。1984年7月,PDS在吉林省蛟河縣化肥廠實現半水煤氣常壓脫硫的工業化。1986年8月,甘肅省劉家峽化肥廠完成中型氮肥廠加壓變換氣PDS脫硫的工業化。1987年,PDS脫硫開始在國內全面推廣。3.脫硫工藝原理3.1總反應方程式2H2S + O2 2S + 2H2O (1)這方程式是整個脫硫的目的和整體過程,

3、也是經常被大多數人忽略的一個反應方程式,總方程式決定了總體思維模式。3.2脫硫原理對于無機硫:H2S+Na2CO3 NaHS + NaHCO3 (2)這是典型的復分解反應,也是酸堿中和反應,無須任何催化劑,即使加入催化劑,也不能影響到反應平衡。對于有機硫:RSH + Na2CO3 RSNa + NaHCO3 (3)雖然有機硫的平衡常數比無機硫小,但酸堿中和的推動力,能夠使反應進行的深度也很高。3.3再生原理對于無機硫:NaHS + 1/2 O2 S + NaOH (4)對于有機硫:2RSNa + 1/2 O2+ H2O RSSR + 2NaOH (5)3.4催化原理正常條件下,H2S與空氣中的

4、O2發生反應而生成硫磺的速度非常慢,可以看成是不反應,要想獲得理想的速度,必須借助于催化劑才能夠實現。很多參考文獻認為:催化劑的本質作用是氧迅速的結合在催化劑的分子上,同時又迅速的促使結合的氧與液體中的硫氫化鈉反應,使化合態的硫轉化成單質硫?!逼鋵嵾@是錯誤的,問題在于很多設計院和研究院也在這個誤區之中。事實上,在磺化酞菁鈷催化的反應中,是催化劑中的鈷參與了反應,下面的兩個反應方程式用鈷(Co)代表磺化酞菁鈷進行描述。4Co2+ + O2 + 2H2O 4Co3+4OH- (6)Co2+很容易被氧化成Co3+,這也是堿液再生的反應方程式。2Co3+ + HS-2Co2+ S+ H+ (7)Co3

5、+具有強的氧化能力,能夠將NaHS氧化成單質硫,同時也完成了催化劑的再生。3.5脫HCN原理首先,HCN與NaHS在氧化條件下反應,生成NaSCN,方程式如下:4CN-+ 4HS- + O2 4SCN-+2H2O然后,NaSCN發生水解,生成NaHS和NH4HCO3,由于NaHS可以在再生步驟生成硫磺,而NH4HCO3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得以去除,從而實現了脫除HCN的目的,反應方程式如下:2SCN-+ 6H2O2HS-+2NH4HCO3 由于PDS的高效性,HCN轉化非常完全,實際生產中很難檢測到CN-的存在,而NH4HCO3的積累是必然的,長期的積累造成的結果是硫磺產品不合格,因此,必須給雜質

6、一個出口,而目前國內PDS脫硫的設計都沒有出口,所有廠家的硫磺都不合格。由于雜質的長期積累,勢必造成再生堿液的脫硫效果,不設雜質出口,那就只能一次性的排放后,統一配制新的脫硫液。4. PDS技術與性能特點4.1抗HCN中毒性能抗HCN能力強是PDS系列催化劑的工業化的前提,也是PDS經過改進后成為脫硫主流工藝的根本原因。4.2超高的反應和再生性能PDS系列催化劑反應活性高,催化劑應用濃度低,用量少,脫硫液中一般只需13ppm就能生效,這是其它脫硫法所無法比的,降低了用戶的PDS使用量,有效降低了使用成本。PDS脫硫液的氧化再生速度也快,且生成硫顆粒大,有利于分離。4.3溫和的理化性能PDS性能溫和,無毒副作用,這提高了其使用安全性能,便于脫硫液的配制的同時,也減少了對設備和管道的腐蝕。4.4廣譜的使用性能4.4.1既能脫高硫又能脫低硫。4.4.2適用于各種氣體和低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