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高考2020高考化學試題分項版解析專題21化學實驗設計與探究(含解析)_第1頁
三年高考2020高考化學試題分項版解析專題21化學實驗設計與探究(含解析)_第2頁
三年高考2020高考化學試題分項版解析專題21化學實驗設計與探究(含解析)_第3頁
三年高考2020高考化學試題分項版解析專題21化學實驗設計與探究(含解析)_第4頁
三年高考2020高考化學試題分項版解析專題21化學實驗設計與探究(含解析)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8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專題21化學實驗設計與探究1 .12018北京卷】實驗小組制備高鐵酸鉀(KFeQ)并探究其性質。資料:&FeQ為紫色固體,微溶于 KOH§液;具有強氧化性,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快速產生O,在堿性溶液中較穩定。(1)制備&FeQ (夾持裝置略)A為氯氣發生裝置。 A中反應方程式是 (鎰被還原為 Mni+)o將除雜裝置 B補充完整并標明所用試劑。 C中得到紫色固體和溶液。C中Cl2發生的反應有3Cl2+2Fe(OH)3+10KO=2K2FeQ+6KCl+8H2O,另夕卜還有 。(2)探究RFeQ的性質取C中紫色溶液,加入稀硫酸,產生黃綠色氣體,得溶液 a,經檢驗氣體中含有

2、Cl2。為證明是否K2FeQ氧化了 C而產生Cl2,設計以下方案:方某I取少量a,滴加KSCN§液至過量,溶液呈紅色。方某n用KOH溶液充分洗滌C中所得固體,再用 KOH溶液將K2FeO4溶出,得到紫色溶液 bo取少量b,滴加鹽酸,有 Cl 2產生。i .由方案I中溶液變紅可知a中含有 離子,但該離子的產生不能判斷一定是&FeQ將C氧化,還可能由 產生(用方程式表示)。ii .方案n可證明 &FeQ氧化了 Cl,用KOH洗滌白目的是 。根據K2Fe。的制備實驗得出:氧化性 Cl2 FeO4 (填“>”或"V”),而方案n實驗表明,Cl2和FeO4的氧化

3、性強弱關系相反,原因是 資料表明,酸性溶液中的氧化性FeO: > MnO4 ,驗證實驗如下:將溶液 b滴入MnSOm足量H2SO的混合溶液中,振蕩后溶液呈淺紫色,該現象能否證明氧化性FeO: >MnO4。若能,請說明理由;若不能, 進一步設計實驗方案。理由或方案:。【答案】2KMnO4+16HCl=2MnCl2+2KCl +5CI2T+8HO-他和食處水 Cl 2+2OHCl-+ClO-+HOFe3+ 4FeO 42-+20H+=4Fe3+3QT+10噸0 排除ClO-的干擾 > 溶液的酸堿性不同 若能,理由:FeO2-在過 量酸的作用下完全轉化為 Fe3+和Q,溶液淺紫色一

4、定是 MnO的顏色(若不能,方案:向紫色溶液 b中滴加過量稀H2SQ,觀察溶液紫色快速褪去還是顯淺紫色) 【解析】精準分析:(1)根據A卬所加藥品,A裝置是制備氯氣的裝置,即化學方程式為2KMnO16HCl (液廠 =NKCl-2MnCk-5cH-8地0離子方程式為 2&rTOCI6HTMi"-5CLtTH:Oj 裝置 E 應是洗氣 裝司,長管進氣,短管出氣j由干鹽酸具有揮發性,所得匚::中混有HQ和HiO (g>, HC1會消耗Fe (OH)3、KOH用飽和食鹽水除去HCl,除雜裝置B為 匕三!一也和食處水;C中Cl2發生的主要反應有3Cl 2+2Fe (OH 3+1

5、0KOH=2KFeO+6KCl+8H2O,還有Cl2與KOH勺反應,Cl 2與KOFK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l2+2KOH=KCl+KClO+H>,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Cl2+2OH=Cl +ClO+H2Q (2)根據上述制備反應,C的紫色溶液中含有K2Fe。、KCl,還可能含有KClO等;I.方案I加入KSCN§液,溶液變紅說明 a中含Fe3+。(1 Fe3+ 的產生不能判斷 &FeO與Cl-發生了反應,根據題意 K2FeC4在酸性或中性溶?中快速產生Q,自身被還原成Fe3+,根據得失電子守恒、原子守恒和電荷守恒,可能的反應為4FeO 42 +20H+=3C2T+4Fe3

6、+10HQ II.產生Cl2還可能是ClO-+Cl-+2Hh=Cl2,+H2。,即KClO的存在干擾判斷; &Fe。微溶于KOHB液,用KOHB液洗滌 的目的是除去 KClO,排除ClO-的干擾,同時保持 RFeQ穩定存在;制備 RFeQ的原理為3CL+2Fe (OH 3+10KOH=2KFeQ+6KCl+8H2O,在該反應中 Cl元素的化合價由 0價降至-1價,Cl2是氧化劑,Fe元素的化合 價由+3價升至+6價,Fe (OH 3是還原劑,&FeQ為氧化產物,根據同一反應中,氧化性:氧化劑 > 氧化產 物,得出氧化性 Cl2>FeQ2-;方案 II 的反應為 2F

7、eO2-+6Cl-+16H+=2Fe3+3Cl2 T +8H2。,實驗表明,Cl2 FeG42- 氧化性強弱關系相反;對比兩個反應的條件,制備&FeQ在堿性條件下,方案II在酸性條件下;說明溶液的酸堿性的不同影響物質氧化性的強弱。該小題為開放性試題。若能,根據題意K2FeO4在足量H2SO溶液中會轉化為Fe3+和Q,最后溶液中不存在FeO2-,溶液振蕩后呈淺紫色一定是 MnO-的顏色,說明FeO2-將mK+氧化成MnO,所以該實驗方案能證明氧化fFeO2-|>Mn。(或不能,因為溶液 b呈紫色,溶液b滴入MnSO口 H2SQ的混合溶液中,c (FeO2-)變 小,溶液的紫色也會變

8、淺;則設計一個空白對比的實驗方案,方案為:向紫色溶液b中滴加過量稀HbSO,觀察溶液紫色快速褪去還是顯淺紫色) 。考點定位:考查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物質的分離和提純、常見離子的檢驗。【試題點評】思路點撥:與氣體有關的制備實驗裝置的連接順序一般為:氣體發生裝置一除雜凈化裝置一制備實驗裝置一尾氣吸收。進行物質性質實驗探究是要排除其他物質的干擾。尤其注意最后一空為開放性答案,要注重多角度思考。2.12017新課標3卷】綠磯是含有一定量結晶水的硫酸亞鐵,在工農業生產中具有重要的用途。某化學興趣小組對綠磯的一些性質進行探究。回答下列問題:(1)在試管中加入少量綠磯樣品,加水溶解,滴加 KSCN溶液,溶液

9、顏色無明顯變化。再向試管中通入空氣,溶液逐漸變紅。由此可知: 、。(2)為測定綠磯中結晶水含量,將石英玻璃管(帶兩端開關K和%)(設為裝置A)稱重,記為 mg。將樣品裝入石英玻璃管中,再次將裝置A稱重,記為m2 g o按下圖連接好裝置進行實驗。儀器B的名稱是。將下列實驗操作步驟正確排序 (填標號);重復上述操作步驟,直至 A恒重,記為m3 g。a.點燃酒精燈,加熱 b.熄滅酒精燈c.關閉K和6d.打開K和K2,緩緩通入N2e.稱量A f.冷卻到室溫根據實驗記錄,計算綠磯化學式中結晶水數目x= (列式表示)。若實驗時按a、d次序操作,則使x (填“偏大” “偏小”或“無影響”)。(3)為探究硫酸

10、亞鐵的分解產物,將(2)中已恒重的裝置 A接入下圖所示的裝置中,打開K和K2,緩緩通入N2,加熱。實驗后反應管中殘留固體為紅色粉末。C、D中的溶液依次為 (填標號)。C D中有氣泡冒出,并可觀察到的現象分別為 。a.品紅 b. NaOH c. BaCLd. Ba(NQ)2e.濃 HSO寫出硫酸亞鐵高溫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答案】(1)樣品中沒有Fe3+Fe2+易被氧氣氧化為 Fe3+(2)干燥管dabfce76(m2 m3)偏小9(m3 mi)(3)c、a生成白色沉淀、褪色2FeSO心空 FezQ+SOT+SQT【解析】(I)樣品涔于水滴加博港,溶液顏色無明顯變化,說明樣品中無FQr再向試

11、管中通入空 氣廠溶液逐漸變紅,這說明有錢離子產生,艮IW亞鐵易被空氣氧化為硫酸鐵鐵商子遇KSCX溶液顯紅 色。(2)根據儀器構造可知E是干燥管。由于裝置中含有空氣,空氣能氧化硫酸亞鐵,所以加熱前需要排盡裝置中空氣,利用氮氣排出空氣,為了使生成的水蒸氣完全排除,應該先熄滅酒精燈,再冷卻,然后關閉Ki和Ka,最后稱量,即正確的排序是dabfce 。樣品的質量是(m m) g,加熱后剩余固體是硫酸亞鐵,質量為(mm) g,生成水的質量為(mm)g,FeSQ xHO=FeSO+XH2O15218x(m m) g(m m) g則:-152生,解得:x 3必;(m3 mi)g (m2 m3)g9(mh m

12、J若實驗時按a、d次序操作,在加熱過程中部分硫酸亞鐵被空氣氧化為硫酸鐵,導致 m增加,使測得生成的 水偏小,生成的硫酸亞鐵偏大,因此 x偏小。(3)最終得到紅色粉末,說明有氧化鐵生成,即分解過程發生了氧化還原反應,根據化合價變化可知一定有SO生成,這說明硫酸亞鐵分解生成氧化鐵、SO和三氧化硫。三氧化硫溶于水生成硫酸,硫酸和鋼離子結合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銀,由于硝酸鋼在酸性溶液中有氧化性,能氧化SO,所以應該用氯化鋼,檢3經SO用品紅溶液,所以C D的溶液依次為氯化鋼溶液和品紅溶液,實驗現象是C中溶液變渾濁,產生白色沉淀,D中品紅溶液褪色。根據以上分析可知硫酸亞鐵高溫分解生成氧化鐵、SQ和SO,根據

13、電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得此反應的方程式為 2FeSQ" FaQ+SO T +SQT。【名師點睛】以綠磯為載體考查無機物的性質實驗方案的探究,通常解答綜合性實驗設計與評價題的基本 流程:原理一反應物質一儀器裝置一現象一結論一作用意義一聯想。具體分析為:實驗是根據什么性質 和原理設計的?實驗的目的是什么?所用各物質名稱、狀態、代替物(根據實驗目的和相關的化學反應原理,進行全面的分析比較和推理,并合理選擇)。有關裝置:性能、使用方法、適用范圍、注意問題、是否有替代裝置可用、儀器規格等。有關操作:技能、操作順序、注意事項或操作錯誤的后果。實驗現 象:自下而上,自左而右全面觀察。實驗結論:直接結論

14、或導出結論。3.12017北京卷】某小組在驗證反應“ Fe+2Ag +=Fe2+2Ag”的實驗中檢測到 Fe3+,發現和探究過程如下。 向硝酸酸化的0.05 mol 硝酸銀溶液(pH-2)中加入過量鐵粉,攪拌后靜置,燒杯底部有黑色固體,溶 液呈黃色。(1)檢驗產物取出少量黑色固體,洗滌后, (填操作和現象),證明黑色固體中含有 Ag。取上層清液,滴加 K3Fe(CN) 6溶液,產生藍色沉淀,說明溶液中含有 。(2)針對“溶液呈黃色”,甲認為溶液中有Fe3+,乙認為鐵粉過量時不可能有Fe3+,乙依據的原理是 (用離子方程式表示)。針對兩種觀點繼續實驗:取上層清液,滴加KSCN§液,溶液

15、變紅,證實了甲的猜測。同時發現有白色沉淀產生,且溶液顏色深淺、沉淀量多少與取樣時間有關,對比實驗記錄如下:序號取樣時間/min現象i3產生大量白色沉淀;溶液呈紅色ii30產生白色沉淀;較 3 min時量少;溶液紅色較3 min時加深iii120產生白色沉淀;較 30 min時量少;溶液紅色較30 min時變淺(資料:Ag+與SCN生成白色沉淀 AgSCN 對Fe3+ 產生的原因作出如下假設:假設a:可能是鐵粉表面有氧化層,能產生Fe3+;假設b:空氣中存在 Q,由于 (用離子方程式表示),可產生Fe3+;假設c:酸性溶液中NO-具有氧化性,可產生 Fe3+;假設d:根據 現象,判斷溶液中存在

16、Ag,可產生Fe3+。 下列實驗I可證實假設 a、b、c不是產生Fe3+的主要原因。實驗n可證實假設d成立。實驗I:向硝酸酸化的 溶液(pH-2)中加入過量鐵粉,攪拌后靜置,不同時間取上層清液滴加 KSCN溶液,3 min時溶液呈淺紅色,30 min后溶液幾乎無色。實驗H:裝置如圖。其中甲溶液是 ,操作及現象是 鹽橋石曙甲溶液Mg-Hg 溶液(3)根據實驗現象,結合方程式推測實驗iiii中Fe3+濃度變化的原因: 。【答案】(1)加硝酸加熱溶解固體,再滴加稀鹽酸,產生白色沉淀Fe2+ (2) Fe+2Fe3+=3Fe2+4Fe2+Q+4H+=4Fe3+2HO加入KSCN§液后產生白色

17、沉淀0.05 mol - L -1 NaNQ 溶液FeSQ溶液(或 FeCL 溶液)分別取電池工作前與工作一段時間后左側燒杯中溶液,同時滴加KSCN§液,后者紅色更深(3)溶液中存在反應:Fe+2Ag+=Fe2+2Ag , Ag+Fe2+=Ag+FS+, Fe+2Fe3+=3Fe2+。反應開始時,c(Ag+)大,以反應、為主,c(Fe3+)增大。約30分鐘后,c(Ag+)小,以反應為主,c(Fe3+)減小。【解析】(1)黑色圄體中含有過量鐵,如果時寸含有銀,則可以加入HC:或氐SQ*溶解Fu;而銀不能溶 解。或者先用硝酸滲解固體,再用口匚:檢驗工次,會二貳5:是檢險E*的試劑,所以產

18、生藍色沉淀說 明含有F。)過量鐵粉與F6反應生成"7即門-下6口及;。O二氧化Fe生成FQ的反應為2H0 加入KSCN溶液后產生白色同淀AgSG,所以實蛉可以說明溶清甲含有故可以假設至一可能氧化Fe生成F詼。證明(陽§h6匚錯誤,就是寸除Ag4擦險的干擾,相當于沒有Ag+存在的空白實驗,考慮其他條件不要變化,可以選用 0.05 mol NaNO溶液。原電池實驗需要證明的是假設d的反應Ag,+FeAg+Fe5+能夠實現,所以甲池應當注入 FeCl2 (或者FeSO溶液)。假設d成立,則上述原電池中能夠產生電流,左側溶液中生成的Fe3+遇到KSCN寸紅色會更深。(3)由于加入過

19、量鐵粉,溶 液中存在反應有Fe+2Ag+=Fe2+2Ag,反應生成的Fe2+能夠被Ag+氧化發生反應Ag+Fe2+=Ag+Fe+,生成的Fe3+ 與過量鐵粉發生反應 Fe+2Fe3+=3Fe2+。反應開始時,c(Ag+)大,以反應為主,c(Fe3+)增大。約30分鐘 后,c(Ag+)小,以反應為主,c(Fe3+)減小。【名師點睛】該題是一個探究性試題,主要考查部分基礎化學反應原理、物質的檢驗、實驗分析、有鹽橋的原電池結構、實驗設計等知識,考查考生實驗理解能力、根據要求進行實驗設計的能力和對問題的綜合 分析能力。注意控制變量思想方法的應用,探究實驗異常現象成為近幾年實驗探究命題的熱點,突出對實驗

20、能力的考查。該題為實驗探究題,裝置圖、流程圖很簡單,但探究過程較復雜,準確全面獲取信息、通過控制變量思想進行邏輯分析是解題的關鍵,憑感覺做題,不容易準確獲取題中信息。該類試題的解題策略為: ( 1 )確定變量:解答這類題目時首先要認真審題,理清影響實驗探究結果的因素有哪些。( 2)定多變:在探究時,應該先確定其他的因素不變,只變化一種因素,看這種因素與探究的問題存在怎樣的關系;這樣確定一種以后,再確定另一種,通過分析每種因素與所探究問題之間的關系,得出所有影響因素與所探究問題之間的關系。( 3)數據有效;解答時注意選擇數據( 或設置實驗)要有效,且變量統一,否則無法做出正確判斷。另外探究性題型

21、中考慮問題的思路不能局限于個別問題、不能局限于固定的知識,需要全面考慮。如本題最后的一問解答以及中間涉及的Fe與Fe3+反應在本題中的理解。證明一個問題時,為了防止干擾,一般都需要做對比試驗、空白試驗。4.12016新課標2卷】某班同學用如下實驗探究Fe2+、Fe3+的性質。回答下列問題:(1)分別取一定量氯化鐵、氯化亞鐵固體,均配制成 0.1mol/L的溶液.在FeCl 2溶液中需加入少量鐵屑,其目的是。(2)甲組同學取2mL FeCl 2溶液,加入幾滴氯水,再加入 1滴KSCN§液,溶液變紅,說明C12可將Fe2+氧化。FeCl2溶液與氯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3)乙組同學認為

22、甲組的實驗不夠嚴謹,該組同學在2mLFeCl2溶液中先加入0.5mL煤油,再于液面下依次加入幾滴氯水和l滴KSCN§液,溶液變紅,煤油的作用是 。(4)丙組同學取10 mL0.1mol/LKI溶液,加入6mL0.1mol/LFeCl 3溶液混合。分別取 2mL此溶液于3支試管中進行如下實驗:第一支試管中加入 1mLCC4充分振蕩、靜置,CC14層呈紫色;第二只試管中加入1 滴 K3Fe(CN) 6 溶液,生成藍色沉淀:第三支試管中加入 1滴KSCNB液,溶液變紅。實驗檢驗的離子是 (填離子符號);實驗和說明:在過量的情況下,溶液中仍含有 。(5) 丁組同學向盛有 H2Q溶液的試管中加

23、入幾滴酸化的FeCl3溶液,溶液變成棕黃色,發生反應的離子方 程式為; 一段時間后.溶液中有氣泡出現,并放熱,隨后有紅褐色沉淀生成。產生氣泡的原因是;生成沉淀的原因是 (用平衡移動原理解釋)。【答案】(1)防止 Fe2+被氧化(2) 2Fe2+Cl2=2Fe3+2C(3)隔絕空氣(排除氧氣對實驗的影響)(4) Fe2+; Fe3+;可逆反應(5) HkQ+2Fe2+2H+=2Fe3+2H2O, Fe3+催化 H2O2分解產生 Q;HbQ分解反應放熱,促進 Fe3+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動。【解析】試題分析士 (1)亞鐵離子具有還師性,熊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所以在配制的FeCb溶注申加入少量鐵屬 的目

24、的是防止FF哪氧化,(2)氏可將FF奉化成鐵離子,自身得電子生成氟高子,反應的離孑方程«為2F"-CL:YF*7ch 防止空氣中的氧氣將FE逐化產生干擾?所以煤油的作用是隔絕空氣。(4)根據F3底檢臉方法,向溶海中加入1滴&氏(0山洛港生成籃色沉淀,一定含有亞鐵離子則 實驗檢臉的離子是建易溶于CC"在中呈紫色,F4湛港液顯血組邑,實臉和說 明j在丁過量的情況下,溶液中仍含有F6,由此可以證明該氧化還原反應為可逆反應*(6) HQ溶液中加入幾滴酸化的 FeCl3溶液,溶液變成棕黃色,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HQ+2Fe2+2H+= 2Fe3+ 2HO,鐵離子

25、的溶液呈棕黃色;一段時間后.溶液中有氣泡出現,并放熱。隨后有紅褐色沉淀生成,產生氣泡的原因是HO分解放出氧氣,而反應放熱,促進Fe3+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動。【考點定位】考查鐵離子和亞鐵離子的性質,離子的檢驗,HbQ的性質,鹽類的水解等知識。【名師點睛】本題以常見的鐵離子和亞鐵離子的性質、H2Q的性質為基礎,考查了探究實驗方案的設計與評價,學生讀題不會感到陌生,有利于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涉及鐵離子和亞鐵離子的性質,離子的檢驗,HO的性質,鹽類的水解等知識。人們常用KSCNB液4金驗Fe3+的存在,若向溶?中加入幾滴KSCN§液,溶液呈血紅色,則該溶液中含義Fe3+;人們常用 KFe(CN

26、)6溶液檢驗Fe2+的存在,若向溶液中加入幾滴K3Fe(CN) 6溶液,生成藍色沉淀,則該溶液中含義Fe2+。5.12016北京卷】以 N&SO溶液和不同金屬的硫酸鹽溶液作為實驗對象,探究鹽的性質和鹽溶液間反應的 多樣性。實驗試齊I現象滴管試管10.2 mol - L-1NaSO溶液飽和Ag2SO溶液I .產生白色沉淀一一._-1 一 一一 > ,-A- 、.0.2 mol - L CuSQ溶放n.溶液變綠,繼續滴加2 mL產生棕黃色沉淀0.1 mol I/1 Al 2 (SO) 3溶液出.開始無明顯變化,繼續滴加產生白色沉淀(1)經檢驗,現象I中的白色沉淀是Ag2SQo用離子方

27、程式解釋現象I : (2)經檢驗,現象H的棕黃色沉淀中不含SO2-,含有Cu+、Cu2+和SQ2-。已知:Cu+ 稀硫酸 Cu+Cu2+, Cu2+ I Cui J (白色)+I2 用稀硫酸證實沉淀中含有 Cu+的實驗現象是通過下列實驗證實,沉淀中含有Cu2+和SO2-。取上層宿酒分成兩份試劑洗凈的儻黃魚沆淀白色沉淀無明顯現象白色沆淀A13KI溶液洗凈的棕黃色沉淀取上層清液 分成兩份淀粉溶液試劑1 無明顯現象 白色沉淀Aa.白色沉淀 A是BaSO,試劑1是。b.證實沉淀中含有 Cu2+和SO2-的理由是 。(3)已知:Al 2 (SO) 3在水溶液中不存在。經檢驗,現象出的白色沉淀中無SO2-

28、,該白色沉淀既能溶于強酸,又能溶于強堿,還可使酸性KMn麗液褪色。推測沉淀中含有亞硫酸根和 。對于沉淀中亞硫酸根的存在形式提出兩種假設:i .被Al (OH 3所吸附;ii .存在于鋁的堿式鹽中。對假設ii設計了對比實驗,證實了假設ii成立。a.將對比實驗方案補充完整。9 一卻稍過盤十 湘薇2 inL 0.1 nwl L-t Al式30)溶液8分離' 洗煤廣口 淌摭稀NaOH港混保用固體至沉淀恪好溶解自色沉淀白色固體皿用都殂"步驟二: (按上圖形式呈現)(4)根據實驗,亞硫酸鹽的性質有 。鹽溶液間反應的多樣性與有關。【答案】(1) 2Ag+SO2= Ag2SO J。(2)加入

29、稀硫酸后,有紅色固體生成; a. HCl和BaCl2溶液。b.在I-的作用下,Cu2+轉化為白色沉淀 CuI, SQ2-轉化為SO2-。(3)Al3+、OHH。a、,b Vi明顯大于V(4)還原性、水解溶液顯堿性;兩種鹽溶液中陰陽離子的性質和反應條件。【解析】試題分析D實驗中ONmcllT05。三溶浦飽和必$6溶液發生反應生成白邑沉淀A型箝離子方 程式為 YOP-=Ag:5。小(2)根據反應:Cir s >Cu可知若沉淀中合有Cu-,加入稀硫酸會發生岐化反應生成銅單質)實臉現象是有紅色固體生成m分析實險流程知實蛉原理為2Cu2-4r=2CuI-I:, kSOA出0$6二且二2H7 則a.

30、白色沉淀A是BaSO,試劑1是鹽酸酸化的 BaCM溶液。b.證實沉淀中含有 Cu+和SO2-的理由是棕黃色沉淀與 KI溶液反應生成白色沉淀 (CuI),證明含有C/,白色 沉淀A為硫酸鋼,證明含有 SO32 o(3)根據題意可知實驗出的白色沉淀中無SO2-,該白色沉淀既能溶于強酸,又能溶于強堿,還可使酸性KMnO褪色,則推測沉淀中含有亞硫酸根和氫氧化鋁。a、鋁的酸式鹽與氫氧化鈉反應消耗的氫氧化鈉的含量大于氫氧化鋁,所以反應應該設計一個定量對比試驗,根據白色固體消耗氫氧化鈉的量不同來證實假設ii成立,即實驗方案設計步驟二為:H 修洗滌 口旗碣聲. r笠理pH丁保質*4里沉淀恰班洛解y*記量簟耳.

31、上2mLQ 1 rnol -L AJ:1SO4?,且Vi明顯大于 沖,可說明沉淀中亞硫酸根存在于堿式鹽中。(4)根據實驗白色沉淀能使酸性高鎰酸鉀溶液褪色,說明亞硫酸鹽具有還原性, 另外亞硫酸根水解呈堿性。根據實驗現象可得鹽溶液間反應的多樣性與鹽的性質和溶液的酸堿性有關。【考點定位】本題主要是考查化學實驗方案的分析、評價和設計等【名師點晴】控制變量思想方法,探究實驗異常現象成為近幾年實驗探究命題的熱點。該題為實驗探究題,裝置圖、流程圖很簡單,但探究過程較復雜,準確全面獲取信息、通過控制變量思想進行邏輯分析是解題的關鍵,憑感覺做題,不容易準確獲取題中信息。該類試題的解題策略為:(1)確定變量:解答

32、這類題目時首先要認真審題,理清影響實驗探究結果的因素有哪些。(2)定多變:在探究時,應該先確定其他的因素不變,只變化一種因素,看這種因素與探究的問題存在怎樣的關系;這樣確定一種以后,再確定另一種,通過分析每種因素與所探究問題之間的關系,得出所有影響因素與所探究問題之間的關系。(3)數據有效;解答時注意選擇數據(或設置實驗)要有效,且變量統一,否則無法做出正確判斷。6.12016江蘇卷】鐵炭混合物(鐵屑和活性炭的混合物)、納米鐵粉均可用于處理水中污染物。(2)在相同條件下,測量總質量相同、鐵的質量分數不同的鐵炭混合物對水中Cu2+和Pb2+的去除率,結果如圖所示。00,20 040 0.60 0

33、.80 1.00鐵炭混合物中鐵的場量分數E +翟眼曲慟當鐵炭混合物中鐵的質量分數為0時,也能去除水中少量的 Cu2+和p£+,其原因是。當鐵炭混合物中鐵的質量分數大于50%寸,隨著鐵的質量分數的增加,Cu2+和Pb2+的去除率不升反降,其主要原因是。(3)納米鐵粉可用于處理地下水中的污染物。一定條件下,向FeSO溶液中滴加堿性 NaBH溶液,溶液中BH(B元素的化合價為+3)與Fe2+反應生成納 米鐵粉、H2和B(OH)J,其離子方程式為 。納米鐵粉與水中 NO-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4Fe+NO+10H=4Fe2+Nhl+3H2O研究發現,若pH偏低將會導致NO-的去除率下降,其原因是 。相同條件下,納米鐵粉去除不同水樣中NO-的速率有較大差異(見圖),產生該差異的可能原因是5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