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問題的幾點思考_第1頁
寧夏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問題的幾點思考_第2頁
寧夏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問題的幾點思考_第3頁
寧夏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問題的幾點思考_第4頁
寧夏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問題的幾點思考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賀亞曼(寧夏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系,寧夏銀川 750002摘要:農村養老保險是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對保障農村老齡人口的基本生活、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隨著寧夏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農民的養老保險問題已成為擺在各級政府面前的一個重大的社會現實問題。本文分析了寧夏農村養老保險的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寧夏農村養老保險的發展方向和對策。關鍵詞:農村;養老保險;問題;發展方向中圖分類號:C9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0292(200801-0074-02農村養老保險是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

2、重要內容,對保障農村老齡人口的基本生活、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長期以來,受各種社會、經濟條件和因素的制約,就寧夏而言,占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村人口還沒有完全列入養老保險范圍,他們的生老病死得不到保障,將給社會留下極大的隱患。隨著寧夏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農村的養老保險問題已成為擺在各級政府面前的一個重大的社會現實問題和事關全局、迫在眉睫的戰略任務,必須認真加以解決。一、寧夏農村養老保險的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寧夏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起步于1992年,首先在吳忠市利通區、平羅縣、靈武市、鹽池縣試點,1996年在全區各市縣全面推開,由民政部門所屬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局負責具體

3、經辦工作。截至1998年,全區共有18個市縣開展了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業務。1999年,將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業務由民政部門劃轉到勞動保障部門,但由于機構、人員問題一直沒有妥善解決,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陷于 民政不管,社保不接的尷尬境地,有12個市縣停止了業務辦理并將收取的養老保險費全部退還了投保者本人。截至2004年10月,全區已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業務的人數為1.25萬人。2005年,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在明確移交勞動保障部門以后,寧夏重點開展了以村干部和被征地農民為主的養老保險試點工作。目前,開展村干部養老保險試點的有銀川市、靈武市、永寧縣、賀蘭縣、鹽池縣、平羅縣、中寧縣等7個市縣,參保人數1903人,

4、累計積累養老保險基金417萬元。開展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試點工作的有銀川市、靈武市、賀蘭縣、永寧縣4個市縣,參保人數14258人。繼續按原民政部!縣級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本方案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原州區、彭陽縣、中寧縣、平羅縣、靈武市、利通區等6個區市縣目前的參保人數為1.51萬人,覆蓋率為1.71%。總體看,寧夏的農村養老保險現狀可以概括為低水平、窄覆蓋、功能弱、效果差,農村養老保險工作基本上陷于停滯不前的局面。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1.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缺乏社會保障應有的社會性和福利性。根據原民政部農村養老辦公室制訂的!縣級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本方案規定:農村養老保險由政府主導,

5、以縣級為單位實施。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在資金籌集上堅持以 個人繳納為主,集體補助為輔,國家給予政策扶持的原則。個人和集體的繳費全部進入個人養老基金賬戶。農民達到退休年齡(即60歲后,可按照個人賬戶的積累額領取養老金。但實際情況卻是大多數集體無力支付農村養老保險補助或不愿對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給予補助,政收稿日期:2007-12-10作者簡介:賀亞曼(1964-,女,陜西人,寧夏職業技術學院(寧夏廣播電視大學經濟管理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區域經濟。#74#府財政的支持力度不夠甚至沒有,絕大多數普通農民得不到任何補貼。這種資金籌集方式下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實際上是一種強制性儲蓄或鼓勵性儲蓄, 農民個人交費

6、為主的模式實際上就是 一個農民自己養活自己的模式,農民享有的養老金水平與交費多少直接掛鉤,集體和財政基本不承擔義務。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在個人繳納8%的自籌部分時,單位配套的資金是個人自籌部分的2.5倍,為20%。兩者相比,同為社會保險,在資金的籌集上,農民和企業職工由于差距過大,社會保障應有的社會性和福利性得不到體現,農民的參保積級性普遍不高。2.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保障水平過低,缺乏科學計算和嚴謹設計。!縣級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本方案規定,農民交納保險費時,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分2元、4元、6元、8元20元等10個檔次繳費。但由于農村經濟發展水平低,農民對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缺乏信心等原因,大

7、多數地區農民投保時都選擇了保費最低的2元/月的投保檔次。在不考慮通貨膨脹等因素的情況下,如果農民在繳費10年后開始領取養老金,每月可以領取4.7元,15年后每月可以領取9.9元,這點錢對農民養老來說,幾乎起不到作用,養老保險失去了應有的保障意義。3.管理體制不順,政府引導不到位。2005年,自治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編辦、民政廳聯合下發的!關于開展寧夏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寧勞社發%2005&65號雖然就管理體制作了明確規定,但由于對原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經辦機構及人員劃轉到社保局后的規格以及人員編制的解決辦法仍然沒有明確,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擴面征繳工作徘徊不前,并有萎縮的趨勢。

8、4.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宣傳的高度、力度不夠。農村養老保險政策是黨和國家施惠于廣大農民的一項福利,不是負擔;是存款,不是集資;是為自己,不是為別人。時至今日仍然有不少群眾說不清農村養老保險是怎么一回事,思想疑慮沒有解決,因此參加養老保險的積極性不高。二、寧夏農村養老保險的發展方向和對策1.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農村養老保險工作。按照黨的十七大提出的 要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的要求,要把這項服務農民、服務農村的工作作為改善民生的重要著力點,擺到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好做實。2.各級政府必須加大對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扶持。針對目前集體補助比重過小,政府扶持微乎其微的狀況,應適當提高集

9、體補助的比重和加大政府扶持的力度。只有這樣,才能使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真正具有社會保障應有的 社會性與 福利性,才能真正調動農民投保的積極性。3.完善政策,區分不同情況,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就寧夏而言,應本著 政府引導、農民自愿的原則,突出重點,循序漸進,因地制宜,對不同地區,不同人群采取多層次、多樣化的養老保險模式。一是進城務工的農民工的養老保險問題。隨著國務院!關于解決農民工問題的若干意見的出臺,其政策思路已經清晰,即由職工本人選擇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或單獨的農民工養老保險辦法。二是被征地農民的養老保險。目前寧夏的銀川市等4個市縣已經按照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起草的被征地農民

10、社會保障有關指導意見進行試點,下一步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總結經驗并逐步推開。三是村干部的養老保險。目前寧夏的銀川市、賀蘭縣、永寧縣等6個市縣按照私營企業、個體工商戶基本養老保險的辦法和市縣財政、鄉財政或村集體按比例負擔的原則進行了試點,但繳費水平相對較高,在有一定經濟條件的地區可以采取這種辦法進行試點。四是務農農民的社會養老問題。關于務農農民的社會養老問題,目前還有待更完善的制度設計和改革方案的出臺。基于前述對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存在問題的分析,筆者認為,寧夏農村養老保險的發展方向和對策應從以下四點著手。第一,進一步完善政策。要充分考慮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合理確定農民的保障水平,要保證退休后養老金待

11、遇不至于太低,太低起不到保障的作用,參保也沒有太大的意義。在繳費水平上,既要充分考慮務農農民當前的適應程度和承受能力,又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在確保政府財力能夠承受、集體經濟組織能夠承擔、農民能夠接受的前提下,確定籌資渠道和制度模式的建立。第二,積極擴大農村養老保險的籌資渠道,如從扶貧資金提取一部分,從國家財政收取的個人所得稅、財產稅、消費稅提取一部分。第三,根據寧夏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農民非農化程度,寧夏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發展可考慮分三步走:第一步,從2005年起,一類地區(銀川市、石嘴山市大部分市縣農村養老保險工作開始起步,農民參保率達到15%(目前為1.71%;第二步,到2010年,在總結經驗、規范完善養老保險制度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