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十七、白洋潮【教學目標】1、朗讀課文,落實字詞,理解文意,熟讀成誦(背誦第三段)。2、品析課文,引導學生領略白洋潮景色的壯麗之美。3、欣賞課文,指導學生揣摩作者寫景筆法之妙。學習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相結合的景物描寫方法。說明:白洋潮是一篇精彩的游記。課文對于白洋潮來潮時不同角度的景致進行了細膩的描寫,向我們展現了白洋潮的壯麗風光。文章寫景生動,用詞精準,有著一種特殊的藝術魅力,尤其是作者成功地運用了比喻、夸張等修辭手法和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相結合的寫景手法,更是令人贊嘆。通過對于它的學習,讓學生逐步接觸、了解我國古代的優秀文化,引起學生學習古代詩文的興趣;同時也使學生感受到古代文學作品的美,初步了
2、解我國古代散文取得的輝煌成就。【教學重點與難點】1、重點:在初步朗讀的基礎上,學習作者比喻寫景的方法。2、難點:品析課文,學習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相結合描繪景物特點的方法。說明: 基于初中學生的特點和知識結構,教學重點放在以引導學生體會白洋潮景觀的壯麗入手,學習抓住景物的特點,運用比喻等修辭,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相結合的寫景手法上,這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同時應以誦讀法貫穿始終,讀讀譯譯,想想品品,通過多種朗讀方法,使學生能對課文的理解層層深入,并能通過朗讀體會作者寫景的手法,以古鑒今,提高學生的現代文寫作能力。【課時安排】兩課時。第一課時【教學重點】1、朗讀課文,落實字詞,理解文意,熟讀成誦。2、
3、理清層次,學習第一部分。【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同學們,你們見過海水漲潮嗎?好,我們一起來欣賞海水漲潮的畫面。(多媒體顯示)同學們,看過這些美好的畫面,你有什么感受呢?是啊,壯麗的白洋潮吸引了多少人為之而摧眉折腰,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揮毫潑墨盡情描繪,也寫不盡它的俊美。而明末清初的文學家張岱就以其精妙的筆法為我們揭開了白洋潮的面紗,下面就讓我們隨著作者張岱的筆端,去感受那氣勢宏偉的白洋潮。(板書課題)二、走近作者張岱(1597-1679):字宗子,號陶庵,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明末清初的一位散文家、史學家,還是一位精于茶藝鑒賞的行家。 一生落拓不羈,淡泊功名,具有廣泛的愛好和審美情趣。他
4、喜游歷山水,深諳園林布置之法;懂音樂,能彈琴制曲;善品茗,茶道功夫頗深;好收藏,具備非凡的鑒賞水平;精戲曲,編導評論追求至善至美。其小品文聲譽尤高,多描寫江南山水風光,民風民和對過去生活的回憶。文筆豐神綽約,富有詩意。陶庵夢憶、西湖夢尋等。被譽為明末杰出的散文家和歷史學家。盡或出家或就義。岱本欲殉國,為完成自傳體明史巨著石匱書,忍辱偷生,輾轉逃亡,生活極度困窘。三、檢查字詞預習情況(1)正音:戊(w)遄(chun)踵(zhng)擘(b)蹴(c)鏃(z)颶(j)辟(b)礴(b)龕(kn)赭(zh)漱(sh)湫(qi)(2)重點字詞:故事:舊例。 喧傳:哄傳。吊:哀悼。 海塘:海堤。遄:急速。 踵
5、至:一個接一個來,踵,腳后跟。辟易:驚懼后退。 礴:拍擊。旋:很快。四、理清全文思路(從表達方式入手)第一部分(1、2)交代了看潮的時間、地點、人物。(記敘) 第二部分(3)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相結合描寫潮水漲起的過程。(描寫)第三部分(4)提出疑問作結,給讀者留下想象空間。(議論)五、小組合作學習1、2節,劃出不理解或者不會翻譯的句子,同小組之間相互交流意見。討論完后代表發言六、學習課文第一部分(1、2) 故事,三江看潮,實無潮看。午后喧傳曰:“今年暗漲潮。”歲歲如之。庚辰八月,吊朱恒岳少師至白洋,陳章侯、祁世培同席。海塘上呼看潮,余遄往, 章侯、世培踵至。重點詞語:故事 實 喧傳 歲 吊 海
6、塘 遄 踵至研讀文本,回答問題:1、從這兩段來看,作者及其友人對觀潮一事抱以何種態度?你的依據是什么?預設:據文意可見他們對此頗感興趣,十分期待。“遄往”、“踵至”兩詞表現出他們急于觀潮的迫切心情。2、為何“海塘上呼看潮”,他們就“遄往”、“踵至”去觀潮?預設:原知“三江看潮,實無潮看”,不免失望,現今有潮看,自是激動萬分。七、作業:1、完成課后表格,梳理閱讀思路。2、完成課后積累字詞。3、熟讀第三段,力爭背誦。板書設計: 白洋潮張岱記敘:看潮的時間、地點和人物。白洋潮描寫:正側結合描寫潮水漲起的過程。議論:提出疑問作結,給讀者留下想象的空間。第二課時【教學重點】品析課文,學習作者比喻寫景的方
7、法以及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相結合描繪景物特點的方法。【教學過程】一、集體背誦第三段(不會背的可以看課文朗讀)二、繼續學習品讀第二、三部分:1、小組合作學習3、4節,劃出不理解或者不會翻譯的句子,同小組之間相互交流意見。討論完后代表發言立塘上,見潮頭一線,從海寧而來,直奔塘上。稍近,則隱隱露白,如驅千百群小鵝 擘翼驚飛。漸近,噴沫濺花,蹴起如百萬雪獅,蔽江而下,怒雷鞭之,萬首鏃鏃,無敢后先。再近,則颶風逼之,勢欲拍岸而上。看者辟易,走避塘下。潮到塘,盡力一礴,水擊射,濺起數丈,著面皆濕。旋卷而右,龜山一擋,轟怒非常,炮碎龍湫,半空雪舞。看之驚眩,坐半日,顏始定。重點詞語:擘翼 蹴起 鏃鏃 辟易 礴
8、 著 旋 炮 龍湫 驚眩2、提問:張岱筆下的白洋潮具有怎樣的特點?請找出作者寫潮水變化的幾個層次。 預設:以時空為序:立塘上-稍近漸近再近潮到塘旋卷而右3、作者運用了什么方法寫出潮水之“情”呢?(1)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完成表格:4、討論:颶風逼之后,潮大起,作者為什么要寫觀潮者的表現呢?明確:文中兩次提及觀潮者的表現,是為了側面烘托白洋潮的聲勢和龐大。追問:課文從哪幾個側面來寫颶風之大,海潮之大?明確:先是觀者退避,這是從行為上表現潮水。接著寫到潮水使人“著面皆濕”,這是從觀潮者的感覺上表現潮水。再后是觀潮者“看之驚眩,坐半日,顏始定。”這是從觀潮者的心理上表現潮水。 先輩言:浙江潮頭,自龕、
9、赭兩山漱激而起。白洋在兩山外,潮頭更大,何耶? 重點詞語:漱激思考:從全文看,末段有何作用呢?(1)點出白洋潮比浙江其他地方的潮水還要大;(2)以疑問結尾,發人思索,引人探究。三、探究本文主旨。明確:本文描繪了作者與朋友在白洋上看到漲潮時的浩浩蕩蕩、氣勢宏偉的景觀。表現了大自然的壯美。四、總結全文:本文運用奇特的想象,形象地比喻,從不同角度對白洋潮漲潮時的浩浩蕩蕩、氣勢宏偉的景觀進行了描繪。以其精妙的筆法為我們揭開了白洋潮的面紗,讓我們感受到了氣勢宏偉的白洋潮。五、布置作業:1、積累重點字詞。2、背誦默寫第三段。 板書設計:立塘上看者辟易,走避塘下 潮稍近看潮潮漸近正面描寫潮再近潮到塘側面烘托
10、著面皆濕 看之驚眩,顏始定篇二:白洋潮教案1 篇三:白洋潮、天目教案十七、白洋潮【教學目標】1、朗讀課文,落實字詞,理解文意,熟讀成誦(背誦第三段)。2、品析課文,引導學生領略白洋潮景色的壯麗之美。3、欣賞課文,指導學生揣摩作者寫景筆法之妙。學習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相結合的景物描寫方法。說明:白洋潮是一篇精彩的游記。課文對于白洋潮來潮時不同角度的景致進行了細膩的描寫,向我們展現了白洋潮的壯麗風光。文章寫景生動,用詞精準,有著一種特殊的藝術魅力,尤其是作者成功地運用了比喻、夸張等修辭手法和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相結合的寫景手法,更是令人贊嘆。通過對于它的學習,讓學生逐步接觸、了解我國古代的優秀文化,引
11、起學生學習古代詩文的興趣;同時也使學生感受到古代文學作品的美,初步了解我國古代散文取得的輝煌成就。【教學重點與難點】1、重點:在初步朗讀的基礎上,學習作者比喻寫景的方法。2、難點:品析課文,學習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相結合描繪景物特點的方法。說明: 基于初中學生的特點和知識結構,教學重點放在以引導學生體會白洋潮景觀的壯麗入手,學習抓住景物的特點,運用比喻等修辭,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相結合的寫景手法上,這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同時應以誦讀法貫穿始終,讀讀譯譯,想想品品,通過多種朗讀方法,使學生能對課文的理解層層深入,并能通過朗讀體會作者寫景的手法,以古鑒今,提高學生的現代文寫作能力。【課時安排】兩課時。
12、第一課時【教學重點】1、朗讀課文,落實字詞,理解文意,熟讀成誦。2、理清層次,學習第一部分。【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同學們,你們見過海水漲潮嗎?好,我們一起來欣賞海水漲潮的畫面。(多媒體顯示)同學們,看過這些美好的畫面,你有什么感受呢?是啊,壯麗的白洋潮吸引了多少人為之而摧眉折腰,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揮毫潑墨盡情描繪,也寫不盡它的俊美。而明末清初的文學家張岱就以其精妙的筆法為我們揭開了白洋潮的面紗,下面就讓我們隨著作者張岱的筆端,去感受那氣勢宏偉的白洋潮。(板書課題)二、走近作者張岱(1597-1679):字宗子,號陶庵,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明末清初的一位散文家、史學家,還是一位精于茶
13、藝鑒賞的行家。 一生落拓不羈,淡泊功名,具有廣泛的愛好和審美情趣。他喜游歷山水,深諳園林布置之法;懂音樂,能彈琴制曲;善品茗,茶道功夫頗深;好收藏,具備非凡的鑒賞水平;精戲曲,編導評論追求至善至美。其小品文聲譽尤高,多描寫江南山水風光,民風民和對過去生活的回憶。文筆豐神綽約,富有詩意。陶庵夢憶、西湖夢尋等。被譽為明末杰出的散文家和歷史學家。且極富才情,多才多藝。張岱五十歲時,清兵占領紹興,國破家亡。張岱的許多親朋或自盡或出家或就義。岱本欲殉國,為完成自傳體明史巨著石匱書,忍辱偷生,輾轉逃亡,生活極度困窘。三、檢查字詞預習情況(1)正音:戊(w)遄(chun)踵(zhng)擘(b)蹴(c)鏃(z
14、)颶(j)辟(b)礴(b)龕(kn)赭(zh)漱(sh)湫(qi)(2)重點字詞:故事:舊例。 喧傳:哄傳。吊:哀悼。 海塘:海堤。遄:急速。 踵至:一個接一個來,踵,腳后跟。辟易:驚懼后退。 礴:拍擊。旋:很快。四、理清全文思路(從表達方式入手)第一部分(1、2)交代了看潮的時間、地點、人物。(記敘) 第二部分(3)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相結合描寫潮水漲起的過程。(描寫)第三部分(4)提出疑問作結,給讀者留下想象空間。(議論)五、小組合作學習1、2節,劃出不理解或者不會翻譯的句子,同小組之間相互交流意見。討論完后代表發言六、學習課文第一部分(1、2) 故事,三江看潮,實無潮看。午后喧傳曰:“今年
15、暗漲潮。”歲歲如之。庚辰八月,吊朱恒岳少師至白洋,陳章侯、祁世培同席。海塘上呼看潮,余遄往, 章侯、世培踵至。重點詞語:故事 實 喧傳 歲 吊 海塘 遄 踵至研讀文本,回答問題:1、從這兩段來看,作者及其友人對觀潮一事抱以何種態度?你的依據是什么?預設:據文意可見他們對此頗感興趣,十分期待。“遄往”、“踵至”兩詞表現出他們急于觀潮的迫切心情。2、為何“海塘上呼看潮”,他們就“遄往”、“踵至”去觀潮?預設:原知“三江看潮,實無潮看”,不免失望,現今有潮看,自是激動萬分。七、作業:1、完成課后表格,梳理閱讀思路。2、完成課后積累字詞。3、熟讀第三段,力爭背誦。板書設計: 白洋潮張岱記敘:看潮的時間
16、、地點和人物。白洋潮描寫:正側結合描寫潮水漲起的過程。議論:提出疑問作結,給讀者留下想象的空間。第二課時【教學重點】品析課文,學習作者比喻寫景的方法以及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相結合描繪景物特點的方法。【教學過程】一、集體背誦第三段(不會背的可以看課文朗讀)二、繼續學習品讀第二、三部分:1、小組合作學習3、4節,劃出不理解或者不會翻譯的句子,同小組之間相互交流意見。討論完后代表發言立塘上,見潮頭一線,從海寧而來,直奔塘上。稍近,則隱隱露白,如驅千百群小鵝 擘翼驚飛。漸近,噴沫濺花,蹴起如百萬雪獅,蔽江而下,怒雷鞭之,萬首鏃鏃,無敢后先。再近,則颶風逼之,勢欲拍岸而上。看者辟易,走避塘下。潮到塘,盡力
17、一礴,水擊射,濺起數丈,著面皆濕。旋卷而右,龜山一擋,轟怒非常,炮碎龍湫,半空雪舞。看之驚眩,坐半日,顏始定。重點詞語:擘翼 蹴起 鏃鏃 辟易 礴 著 旋 炮 龍湫 驚眩2、提問:張岱筆下的白洋潮具有怎樣的特點?請找出作者寫潮水變化的幾個層次。 預設:以時空為序:立塘上-稍近漸近再近潮到塘旋卷而右3、作者運用了什么方法寫出潮水之“情”呢?(1)運用多種修辭手法。4、討論:颶風逼之后,潮大起,作者為什么要寫觀潮者的表現呢?明確:文中兩次提及觀潮者的表現,是為了側面烘托白洋潮的聲勢和龐大。追問:課文從哪幾個側面來寫颶風之大,海潮之大?明確:先是觀者退避,這是從行為上表現潮水。接著寫到潮水使人“著面
18、皆濕”,這是從觀潮者的感覺上表現潮水。再后是觀潮者“看之驚眩,坐半日,顏始定。”這是從觀潮者的心理上表現潮水。 先輩言:浙江潮頭,自龕、赭兩山漱激而起。白洋在兩山外,潮頭更大,何耶? 重點詞語:漱激思考:從全文看,末段有何作用呢?(1)點出白洋潮比浙江其他地方的潮水還要大;(2)以疑問結尾,發人思索,引人探究。三、探究本文主旨。明確:本文描繪了作者與朋友在白洋上看到漲潮時的浩浩蕩蕩、氣勢宏偉的景觀。表現了大自然的壯美。四、總結全文:本文運用奇特的想象,形象地比喻,從不同角度對白洋潮漲潮時的浩浩蕩蕩、氣勢宏偉的景觀進行了描繪。以其精妙的筆法為我們揭開了白洋潮的面紗,讓我們感受到了氣勢宏偉的白洋潮
19、。五、布置作業:1、積累重點字詞。2、背誦默寫第三段。 板書設計:立塘上潮稍近看潮潮漸近正面描寫潮再近潮到塘看者辟易,走避塘下 側面烘托著面皆濕 看之驚眩,顏始定 十八、天目一、教學目標:1、掌握并積累常用的文言詞匯。2、反復朗讀,體會作者用形象、生動的語言介紹“七絕”,表達作者對大自然喜愛的情感。3、了解字里行間所傳達的作者的清高脫俗的生活態度。說明:本文是袁宏道的游記散文中的一篇,內容短小,但文中的一些詞語,涉及到的有一詞多義,古今異義、通假字等,因此有必要給學生進行梳理;另外,它與一般的以介紹行蹤和沿途景色的游記散文有所不同,重點介紹了天目的“七絕”,緊扣“幽邃奇古”這個特征,引導學生品
20、詞讀句,從而領悟其描寫的佳境。而文章中所透露的作者的思想,含而不露,但卻很分明的告訴了讀者自己的生活態度。二、教學重點難點:重點: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抓關鍵詞語,品讀“七絕”之妙。難點:字里行間所表達的清高脫俗的生活態度。說明,引導學生領會用生動形象的語言,采用比喻,擬人等修辭,調動視覺,聽覺等各種感官器官,對“七絕”“幽邃奇古”的特征予以描述,這是本文的重點,正是有了這種溢于言表的喜愛山水的熱情,才能自然表現作者清高脫俗的生活態度,而文章中作者思想感情的流露,含而不露,體會可能會有難度,所以,它應該是教學的難點。三、教學時間:兩課時第一課時教學重點:1、掌握并積累常用的文言詞匯。2、熟讀課文
21、,疏通文意。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浙江是一個旅游的好去處,請你列舉一下你所知道的風景名勝,并列舉一例說說它有什么值得一游的原因。2、今天我們學習天目,讓我們跟隨作者的文字記錄去游覽一番天目的景色。二、簡介作者:袁宏道,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他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在文學上創立了“性靈說”。與兄宗道,弟中道,并稱“三袁”,為“公安派”的創始人。在小品、散文的創作上對后世有一定的影響。本文選自袁宏道集箋校三、初讀課文,疏通文意1、請學生朗讀課文,要求:(1)借助工具書,掃除文字障礙2、梳理一詞多義,通假字等,疏通文意黑板出示:逾、峭、壑、鎬、迂、學生注音一
22、詞多義:可(大約;可以)、鮮(鮮艷,少)通假字:由莊至顛 同“巔”,山頂 雖幽谷縣巖 同“懸”,懸空一株直萬余錢 同“值”,價值 天目山某等亦有些子分 同“份”,份額 凡山深辟者多荒涼 同“僻”,偏僻3、定語后置的句子:凡山深辟者 幽深偏僻的山 頭茶之香者 清香的頭茶四、再讀課文,整體感知篇四:甘肅省酒泉第四中學八年級語文下冊 白洋潮教學案白洋潮一、導入新課:二、學習目標:1、掌握生字詞,理解課文內容。2、學習借鑒作者從不同角度描繪景物特點的方法。3、學習作者運用比喻寫景、借景抒情的方法。三、課內檢測 本文作者張岱,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明末清初的一位散文家、史學家。
23、其著作有陶庵夢憶、西湖夢尋等。給加點的字注音:戊寅(w) 遄(chun) 踵至(zhng) 擘翼(b) 蹴起(c)鏃鏃(zz) 颶風(j) 辟易(b) 礴(b) 龕(kn)赭(zh) 漱激(sh) 湫(qi) 四、疏通文意。結合注釋或工具書,通過互助探究理解文義,掌握重點文言字詞的含義。1重點字詞:1) 故事:舊例。 2)喧傳:哄傳。 3)吊:哀悼。 9)旋:很快。4)海塘:海堤。 5)遄:急速。 7)辟易:驚懼后退。8)礴:拍擊。 6)踵至:一個接一個來,踵,腳后跟。2需掌握的虛詞:1)“之”的不同用法看之驚眩(代詞,動詞之后指事物性狀)歲歲如之(指示代詞,這樣)怒雷鞭之(代詞,動詞之后指事
24、物)則颶風逼之(同上)2)“而”的不同用法從海寧而來(句中連接,表示行動)1如百萬雪獅蔽江而下(同上)勢欲拍岸而上(同上)旋卷而右(句中連接,表結果)浙江潮頭自龕赭兩山漱激而起(句中連接,表結果)翻譯下列句子如趨千百只小鵝,擘翼驚飛。怒雷鞭之,萬首鏃鏃,無敢后先。著面皆濕。旋卷而右。炮碎龍湫,半空雪舞。五、合作交流1、理清文章思路:(板書) 近潮頭一線稍近千百群小鵝 浩浩蕩蕩再近怒雷鞭之 驚天動地更近轟怒非常2、作者寫白洋潮,多處運用了比喻手法,試從文中找一兩處加以分析。3、作者多次描寫觀者的表現,請你寫出相應的句子,想想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2篇五:白洋潮白洋潮白洋潮張 岱第一課時【學習目標】
25、落實字詞,理解文意,熟讀成誦,領略白洋潮的壯麗之美。學習作者比喻寫景、借景抒情的方法,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多角度描寫的手法。了解古代優秀文學作品,培養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樹立科學人生觀。【重點難點】重點:體會白洋潮景觀的壯麗,抓住景物的特點,運用比喻等寫景的方法。難點:從不同角度描繪景物特點的描寫方法。【課文提示】白洋潮是一篇精彩的游記。白洋,山名,在浙江西北海濱;潮,本文描寫對象。張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別號蝶庵居士,明末清初的散文家、史學家。他一生落拓不羈,淡泊功名,具有廣泛的愛好和審美情趣。晚年避居山中,窮愁潦倒而堅持著述。其小品文聲譽尤高,多描寫江
26、南山水風光,民風民俗和對過去生活的回憶。文筆綽約,富有詩意。其著作有石匱書、瑯環文集、陶庵夢憶、西湖夢尋等。【正音正字】戊w 遄chun 踵zhng 擘b 蹴c 鏃z 辟b 礴b 龕kn 赭zh 漱sh 湫qi【積累詞語】實詞:故事:舊例。 喧傳:哄傳。 吊:哀悼。海塘:海堤。 遄:急速。 踵至:一個接一個來,踵,腳后跟。辟易:驚懼后退。 礴:拍擊。 旋:很快。虛詞:看之驚眩(代詞,動詞之后指事物性狀,這里指代涌起的潮水。) 歲歲如之(指示代詞,這樣,這里指代“午后喧傳曰:今年暗漲潮。”)怒雷鞭之(代詞,動詞之后指事物,這里指代涌起的潮水。) 則颶風逼之(代詞,動詞之后指事物,這里指代涌起的潮
27、水。) 從海寧而來(句中連詞,表示行動)如百萬雪獅蔽江而下(句中連詞,表示行動)勢欲拍岸而上(句中連詞,表示行動)旋卷而右(句中連詞,表結果)浙江潮頭自龕赭兩山漱激而起(句中連詞,表結果)【初學課文】1朗讀課文。2從表達方式看,全文寫了哪幾方面的內容?記敘交代看潮的時間、地點和人物。描寫 “立塘上”“顏始定” 正面描寫潮水漲起的過程。 議論提出疑問作結,給讀者留下想象的空間。3寫海潮起來時,作者是怎樣觀察的?找找課文相關的詞。作者是從遠及近觀察、描寫的。 相關的詞語有:見、稍近、漸近、再近。【課外作業】1完成“學習建議”。2按要求,逐句翻譯全文。3通過圖書館、因特網,了解張岱的生平及其有關文學
28、知識。 第二課時【朗讀課文】【串講課文】原文:故事,三江看潮,實無潮看。午后喧傳曰:“今年暗漲潮。”歲歲如之。翻譯:舊例,在三江看潮,實際上無潮可看。午后有人喧鬧著傳說:“今年暗漲潮啊!”每年都這樣。要點:故事:古義舊例。今義表現講述對象的事情。 喧傳:哄傳。 原文:庚辰八月,吊朱恒岳少師至白洋,陳章侯、祁世培同席。海塘上呼看潮,余遄往,章侯、世培踵至。翻譯:庚辰年八月,到白洋吊唁朱恒岳少師,(我)與陳章侯、祁世培坐在一桌。海塘上有人呼叫看潮,我迅速前去,章侯和世培接踵而到。要點:吊:哀悼。 海塘:海堤。 遄:急速。 踵至:接踵而至,一個接一個來;踵:腳后跟。原文:立塘上,見潮頭一線,從海寧而
29、來,直奔塘上。翻譯:站在海塘上,遠遠望見潮頭像一條白線,從海寧奔來,一直沖到向塘上。要點:而:句中連詞,表示行動。原文:稍近,則隱隱露白,如驅千百群小鵝擘翼驚飛。翻譯:稍稍近了一點,就隱隱露出白色,像驅趕著千百群小鵝張開翅膀,拍水振飛。要點:擘翼:張開翅膀拍水飛迸。原文:漸近,噴沫濺花,蹴起如百萬雪獅,蔽江而下,怒雷鞭之,萬首鏃鏃,無敢后先。翻譯:(潮水)越來越近,噴出泡沫濺起水花,蹦跳起來好像百萬雪白的雄獅,遮蔽了大江奔流而下,像用怒雷鞭打它們一樣,所有的獅子聚集在一起,沒有一頭甘愿落后而爭先。要點:蹴起:蹦跳。 鏃鏃:同簇簇,形容攢聚。原文:再近,則颶風逼之,勢欲拍岸而上。翻譯:再近一點,
30、就如颶風逼迫它們,順勢要拍岸而上。要點:之:代詞,動詞之后指事物,這里指代涌起的潮水。原文:看者辟易,走避塘下。翻譯:看潮的人驚恐地退開,跑到塘下躲避。要點:辟易:驚懼后退。原文:潮到塘,盡力一礴,水擊射,濺起數丈,著面皆濕。翻譯:潮水沖到塘上,用盡力量噴薄而起,水花激射,濺起幾丈高,濺到的地面都濕了。要點:礴:拍擊。原文:旋卷而右,龜山一擋,轟怒非常,炮碎龍湫,半空雪舞。翻譯:潮水快速卷向右邊,被龜山一擋,轟隆著好像十分憤怒,瀑布像像被火炮擊碎一樣,在半空中飛舞。要點:旋:很快。 龍湫:雁蕩山的瀑布。原文:看之驚眩,坐半日,顏始定。翻譯:看了這個景象(讓人)心驚目眩,坐了好一會兒,臉色才鎮定下來。 原文:先輩言:浙江潮頭,自龕、赭兩山漱激而起。白洋在兩山外,潮頭更大,何耶?翻譯:先輩說:浙江的潮頭,從龕、赭兩座山沖刷激蕩而起。白洋在這兩座山之外,潮頭卻更大了,是為什么呢?要點:漱激:沖刷激蕩。【朗讀課文】【課外作業】1整理課堂筆記。2根據自己的情況,完成若干思維訓練題。第三課時【朗讀課文】【課文簡析】白洋潮吸引了多少人為之摧眉折腰,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揮毫潑墨盡情描繪,也寫不盡它的俊美。明末清初的文學家張岱以其精妙的筆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房地產銷售人員工作總結(19篇)
- 小學一年級差生評語差生評語(32篇)
- 聯通公司述職報告(7篇)
- 二年級上美術教學設計(A)-灑水成畫-湘教版
- 2025慶祝建團百年演講稿(4篇)
- 文明禮儀演講稿3范文(17篇)
- 庫管員的述職報告(19篇)
- 2025年大一工作計劃范文(5篇)
- 2025大學生暑假實踐心得體會800字(20篇)
- 電臺廣告合同(5篇)
- 大班韻律《朱迪警官破案記》
- 《永輝超市S店庫存管理問題及產生原因和優化建議》8700字(論文)
- 《光儲充一體化電站技術規范》標準編制說明+征求意見稿
- 【MOOC】中國傳統藝術-篆刻、書法、水墨畫體驗與欣賞-哈爾濱工業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財報分析-伊利
- 菜鳥驛站轉讓合同協議書范本
- 多物理場模擬仿真
- 常見職業病危害和預防基礎知識
- 山東省2024年夏季普通高中學業水平合格考試地理試題02(解析版)
- 英語四級模擬試題(附答案)
-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中考生物必背知識復習提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