瀝青路面設計范例_第1頁
瀝青路面設計范例_第2頁
瀝青路面設計范例_第3頁
瀝青路面設計范例_第4頁
瀝青路面設計范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路基路面課程設計(瀝青路面設計)范例1.1 道路等級確定根據調查資料,基年交通量組成如下:表3.1 基年交通量組成 車型數量折算系數三菱FR4151501.5五十鈴NPR595G801.5江淮HF140A1001.5江淮HF1501502.0東風KM3401201.5東風SP9135B1203.0五十鈴EXR181L1103.0由于路線為縣級公路,因此道路等級為一級公路以下,則由預測年限規(guī)定:具有集散功能的一級公路及二、三級公路的規(guī)劃交通量應按15年預測,則由公式: Nd =N0(1+8%)n-1 (式1-1) 其中:Nd規(guī)劃年交通量(輛/日) N0基年平均日交通量(輛/日) 年平均增長率(%

2、) n預測年限(年)即:規(guī)劃年交通量為: Nd=(150+80+100+120)×1.5+150×2.0+(120+110)×3.0×(1+8%)15-1=345+150+300+180+360+330 ×(1+8%)15-1=4890輛/日由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 B012003)(以下簡稱標準),雙車道三級公路應能適應將各種車輛折合成小客車的年平均日交通量為20006000輛,綜合考慮選定道路等級為三級。1.2 結構設計6.2.1軸載分析路面設計以雙輪組單軸軸載100kN為標準軸載。 6.2.1.2.1軸載換算(基本參數見表6.1)軸載換

3、算公式如下:N= (式6-1) 式中:N標準軸載的當量軸次,(次/日);Ni被換算車輛的各級軸載,(KN);P標準軸載,(KN);Pi被換算車輛的各級軸載,(KN);K被換算車型的軸載級別;C1軸載系數,C1=1+1.2×(m-1),m是軸數。當軸間距大于3m時,按單獨的一個軸載計算,當軸軸間距小于3m時,應考慮軸數系數;C2輪組系數,單輪組為6.4,雙輪組為1,四輪組為0.38。標準軸載BZZ100標準軸載BZZ100軸載P(KN) 100單輪傳壓面當量圓直徑d(cm) 21.3輪胎接地壓強P(Mpa) 0.7兩輪中心距(cm)1.5d 表6-1 標準軸載計算參數 表6-2 預測交

4、通量組成車型前軸重(KN)后軸重(KN)后軸數后軸輪組數后軸距(m)交通(次/日)江淮HF140A18.941.81雙輪組100五十鈴NPR59523.5441雙輪組80三菱FR41530511雙輪組150東風KM34024.667.81雙輪組120江淮HF15045.1101.51雙輪組150五十鈴EXR181601003雙輪組110東風SP9135B20.172.62雙輪組 >3120 6.2.1.2.2累計當量軸次根據設計“規(guī)范”三級瀝青混凝土設計年限取8年,雙車道系數為0.60.7,本設計取0.7。 Ne= (6-2)式中:Ne設計年限內一個車道沿一個方向通過的累計標準當量軸次(

5、次);t設計年限(年); N1路面營運第一年雙向日平均當量軸次(次/日); r設計年限內交通量平均增長率(%); 與車道有關的車輛橫向分布系數,簡稱車道系數。通過計算得出:Ne =1902361次。 6.2.2.3驗算半剛性基層層底拉應力中的累計當量軸次驗算半剛性基層層底拉應力的軸載換算公式為:N= 表6-4 軸載換算結果表(半剛性基層層底拉應力)車型Pi(KN)C1C2ni(次/日)N=江淮HF140A前軸18.9后軸41.8 1 1100五十鈴NPR595前軸23.5后軸441180三菱FR415前軸3011150后軸51111500.69東風KM340前軸24.6后軸67.8111205

6、.36江淮HF150前軸45.111后軸101.511150168.97五十鈴EXR181前軸601后軸10015110550.00東風SP9135B前軸20.1后軸72.61312027.78N=()8752.80 注:軸載小于50KN的軸載作用不計。 6.2.2.3.2累計當量軸次參數取值同上,設計年限是8年,車道系數0.7。 Ne= (6-3)通過計算得出:Ne=1530042次。6.2.2結構組合與材料選取由上面的計算得到設計年限內一個車道上的累計標準軸次約100萬200萬左右,參照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guī)范中表4.1.3-1和4.1.5的推薦結構,結合實際,擬定路面結構層次為:面層采用瀝青

7、混凝土,其中中粒式瀝青混凝土(5cm),粗粒式瀝青混凝土(6cm),基層穩(wěn)定碎石土(18cm),底基層采用石灰土(27)。 6.2.2.1各層材料的抗壓模量和劈裂強度抗壓模量取20oC的模量(根據具體規(guī)范),各值均取規(guī)范給定的中值計算參數如下表6-5:抗壓模量計算參數表 表6-5 配合比或規(guī)格要求抗壓模量(20)(Mpa)劈裂強度中粒瀝青混凝土密級配11000.9粗粒瀝青混凝土密級配10000.8石灰穩(wěn)定碎石土9000.35石灰土30:703000.25 6.2.2.2土基回彈模量的確定該路段處于4區(qū)為粉質土,稠度為0.95,查“二級自然區(qū)劃各土組土基回彈模量參考值(Mpa)”查得土基回彈模量

8、39.5Mpa(內插法求得)。 6.2.2.3設計指標的確定對于三級公路,“規(guī)范”以設計彎沉值作為設計指標并進行結構底基層拉應力驗算。設計彎沉值 Ld600×(Ne)-0.2 Ac×As×AbLd路面設計彎沉值(0.01mm). Ne設計年限內一個車道上累計當量軸次; Ac公路等級系數,高速公路、一級公路1.0,二級公路為1.1,三、四級公路為1.2; As面層類型系數,瀝青混凝土面層為1.0;熱拌瀝青碎石、乳化瀝青碎石、瀝青表面處治1.1;Ab基層類型系數,對半剛性基層、底基層總厚度等于或大本設計為三級公路,公路等級系數Ac1.2,面層為瀝青混凝土取As1.0,

9、半剛性基層總厚度大于20cm,基層類型系數Ab =1.0.則 Ld =600×(Ne)-0.2 Ac×As×Ab =600×1902361-0.2×1.2×1.0×1.0 =39.9(0.01mm) 6.2.2.4設計資料總結設計彎沉值為39.9(0.01mm),相關設計資料如表6.6:表6.6 方案計算表 材料名稱厚度h(cm)20°C模量(Mpa)容許拉應力(Mpa)中粒式瀝青混凝土511000.50粗粒式瀝青混凝土610000.40石灰穩(wěn)定碎石土189000.19石灰土?3000.14土基39.56.2.3新建路面結構厚度驗算公 路 等 級: 三級公路新建路面的層數: 4 標 準 軸 載: BZZ-100路面設計彎沉值: 39.9(0.01mm)路面設計層層位: 4 設計層最小厚度: 15 (cm)表6.7 路面結構層設計表 層位結構層材料名稱厚度(cm)抗壓模量(MPa)1中粒式瀝青混凝土511002粗粒式瀝青混凝土610003石灰穩(wěn)定碎石土18900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