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門氏菌基本知識及檢測方法_第1頁
沙門氏菌基本知識及檢測方法_第2頁
沙門氏菌基本知識及檢測方法_第3頁
沙門氏菌基本知識及檢測方法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沙門氏菌基本知識及檢測方法沙門氏菌屬(Salmonella是腸桿菌科的一個大屬,有2000多個血清型,我國發現的約有100個。沙門氏菌廣泛存在于豬、牛、羊、家禽、鳥類、鼠類等多種動物的腸道和內臟中。1880年Eberth首先發現傷寒桿菌,1885年Salmon分離到豬霍亂桿菌,由于Salmon發現本屬細菌的時間較早,在研究中的貢獻較大,遂定名為沙門氏菌屬Salmonella 。本屬細菌絕大多數成員對人和動物有致病性,能引起人和動物的敗血癥與胃腸炎,甚至流產,并能引起人類食物中毒,是人類細菌性食物中毒的最主要病原菌之一。根據沙門氏菌的致病范圍,可將其分為三大類群。第一類群:專門對人致病。如傷寒沙

2、門氏菌、副傷寒沙門氏菌(甲型、 乙型、丙型。第二類群:能引起人類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沙門氏菌群,如鼠傷寒沙門氏菌、豬霍亂沙門氏菌、腸炎沙門氏菌、紐波特沙門氏菌等。第三類群:專門對動物致病,很少感染人,如馬流產沙門氏菌、雞白痢沙門氏菌。致病性最強的是豬霍亂沙門氏菌(Salmonella cholerae,其次是鼠傷寒沙門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和腸炎沙門氏菌(Salmonella enteritidis。一、 沙門氏菌屬的生物學特征:1.形態染色特性:G-無芽孢桿菌。大小通常為 0.71.5m ×2.05.0m,菌端鈍圓,散在,偶有短絲狀,無莢膜,除雞白痢沙門氏菌

3、和雞傷寒沙門氏菌外均有周身鞭毛,能運動,絕大多數菌株有菌毛。需氧或兼性厭氧菌,生長溫度范圍為1042,最適生長溫度為37,適宜pH為6.87.8,對營養要求不高,在普通培養基中生長旺盛,膽鹽可促進其生長。2.培養特性:需氧或兼性厭氧菌;生長溫度范圍為1042,最適生長溫度為37;適宜pH為6.87.8;對營養要求不高,在普通培養基中生長旺盛;膽鹽可促進其生長。§普通瓊脂:圓形、光滑、無色半透明、邊緣整齊或不太整齊的中等大小(2 4mm菌落。雞白痢、雞傷寒、豬副傷寒、甲型副傷寒沙門氏菌等只能長成細小菌落。§麥康凱瓊脂和伊紅美蘭瓊脂(EMB:菌落無色半透明§SS瓊脂和

4、DHL瓊脂:無色半透明、中心黑色或幾乎全部黑色(多數菌株的菌落§HE瓊脂:形成藍綠色或藍色菌落,產硫化氫菌株菌落中心帶黑色。3.生化特性:發酵葡萄糖、麥芽糖、甘露醇和山梨醇產氣;不發酵乳糖、蔗糖、水楊苷和側金盞花醇;產生硫化氫;原硝酸鹽;不水解尿素;不液化明膠;V-P反應陰性;不產吲哚(靛基質試驗陰性;能利用枸櫞酸鹽(個別菌株不利用。                 表  沙門氏菌屬細菌一般生化特性

5、0;           硫化氫     +     枸櫞酸鹽利用        d        甘露醇           +尿素酶  

6、   -     賴氨酸脫羧酶        +        棉子糖           -靛基質     -     精氨酸雙水解酶   

7、0;  (+      鼠李糖           +M.R.       +     鳥氨酸脫羧酶         +       蔗糖   

8、60;         -V-P        -     苯丙氨酸脫羧酶       -       衛矛醇           +KCN 

9、0;      -     分解葡萄糖產氣       +       丙二酸鈉         -動力       +     側金盞花醇  

10、60;        -       明膠(22       -水楊苷     -     氧化酶          -       乳糖  

11、0;  -    O/F試驗  發酵型            注:+  陽性;- 陰性;d  有不同的生化型;(+ 遲緩陽性二、 沙門氏菌屬的致病性:沙門菌的致病因素有侵襲力、內毒素和腸毒素3種。臨床上可引起胃腸炎、腸熱癥、菌血癥或敗血癥等。其中腸熱癥屬法定傳染病。 1.腸熱癥:即傷寒與副傷寒病。由傷寒與副傷寒沙門菌所引起的慢性發熱癥狀。為法定傳染病之一。 2.食物中毒:引起食物中毒的沙門菌以鼠傷寒、腸炎、湯卜遜、豬

12、霍亂、乙型及丙型副傷寒沙門菌為常見。 3.慢性腸炎:沙門菌可引起老人和兒童的慢性腸炎。 4.敗血癥:多由豬霍亂沙門菌引起。 5.沙門菌的局部感染如頸部、腰部等。 三、 沙門氏菌屬的微生物學檢查:1.標本采集:根據不同疾病采取不同的標本進行分離與培養。腸熱癥的第一、二周采血液,第二、三周采糞便與尿液。整個病程中骨髓分離細菌陽性率較高。食物中毒采集食物與糞便。 2.檢查方法及鑒定 (1)分離培養 1)糞便:一般將糞便或肛拭直接接種于SS和麥康凱平板上,用兩種培養基的目的是為提高標本的陽性檢出率。 2)血液和骨髓:抽取患者血液5ml或骨髓0.5ml,立即接種于含0.5%膽鹽肉湯或葡萄糖肉湯5ml試管

13、中進行增菌,48h將培養物移種到血平板和腸道鑒別培養基上,若有細菌生長取菌涂片革蘭染色并報告結果。對增菌培養物連續培養7天,仍無細菌生長時,則報告陰性。 3)尿液:取尿液23ml經硫磺酸鹽肉湯增菌后,再接種于腸道菌選擇培養基或血平板上進行分離培養,亦可將尿液離心沉淀物分離培養。 4)局部感染的膿液。 (2)鑒定:沙門菌屬的鑒定與志賀菌屬相同,須根據生化反應和血清學鑒定兩方面進行。 1)初步鑒定:如為革蘭陰性桿菌時作氧化酶試驗,陰性時,挑取可疑菌落分別移種于KIA和MIU上。并作生化反應。以沙門菌多價診斷血清作玻片凝集試驗。 凡符合KIA:KA、產氣+-、H2S+-、MIU:動力+、吲哚-、脲酶+,氧化酶-,觸酶+,硝酸鹽還原+,以沙門菌多價血清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